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被褐怀玉 (被褐懷玉) 拼音pī hè huái yù
  • 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河上公 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三国 魏 曹操 《求贤令》:“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 渭 滨者乎?” 宋 司马光 《乞以十科举士札子》:“寰宇至广,俊彦如林,或以恬退滞淹,或以孤寒遗逸,被褐怀玉,岂能周知。” 清 钱谦益 《〈孙子长诗〉序》:“ 子长 被褐怀玉,不自矜重。”
国语辞典 被褐怀玉 拼音pī hé huái yù
  • 1.身穿粗布衣,而内怀宝玉。比喻贤能之士,隐藏其才能,不为人知。《老子》第七○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孔子家语。卷二。三恕》:「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被褐而怀玉,何如?』子曰:『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衮冕而执玉。』」也作「被褐怀金」。
  • 2.比喻有真才实学而身处寒微的人。汉。赵壹 刺世疾邪赋:「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也作「被褐怀宝」、「被褐怀珠」、「被褐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