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七百七十四卷目录

 画部名流列传八
  宋三
  杨圭       南简
  刘文通      赵昌
  王友       镡宏
  易元吉      龙章
  龙显       张昉
  冯清       李隐
  庞崇穆      荀信
  毕显       曹仁希
  戚文秀      刘常
  燕肃       刘永年
  高克明      王端
  陈用志      宋澥
  宋道       宋迪
  李玮       任从一
  裴文睍      胡九龄
  孟显       陈士元
  叶进成      叶仁遇
  纪真       黄怀玉
  商训       丘讷
  郝锐       董赟
  侯封       符道隐
  郝澄       武洞清
  毛文昌      尹质
  欧阳黉      支选
  梁忠信      来松
  孙仲方      郭熙
  蒲永升      郭元方
  李延之      刘赞

艺术典第七百七十四卷

画部名流列传八

宋三

杨圭

《图画见闻志》:杨圭胐子,有父风。

南简

《圣朝名画评》:南简,平凉人,太宗朝待诏高。元亨奉使过渭川,睹简画得其名氏,遽召之。尽礼相遇,因求简笔。简遂披纸运思,挥染如埽,穷百番无相犯者,元亨益重之。
《图画见闻志》:南简,平凉人,工画佛道,人物世传其名,未见其迹。
《图绘宝鉴》:南简性。简傲闭门独居,以画自乐,传于世者。

刘文通

《圣朝名画评》:刘文通,京师人,善画楼台屋木。真宗时入图画院,为艺学大中祥符。初,上将营玉清,昭应宫敕,文通先立小样图。然后成葺,丁朱崖命移写道士,吕拙郁罗萧台仍加飞阁于其上,以待风雨,画毕下匠氏为准,谓之七贤阁者是也。

赵昌

《圣朝名画评》:赵昌,剑南人,性傲易虽遇,强势亦不肯下之。游巴蜀梓,遂间善画花果。初,师滕昌祐。后,过其艺时,州伯郡牧争求笔迹。昌不肯轻与,故得之者以为珍玩。大中祥符中,丁朱崖奉白金五百为寿,昌感其意,亲往谢之。朱崖延于东阁,求画生菜数窠及烂瓜生果等。命笔遽成而去。晚年,还蜀尤有声誉,多出金购其旧画,以自秘有门生,王友亦知名。
《归田录》:赵昌花写生,逼真时未有其比。
《米芾画史》:赵昌王友之流,如无才而善佞士。初,甚可恶。终,须怜而收录,装堂嫁女亦不弃。
《宣和画谱》:昌字昌之,广汉人,善画花果,名重一时。作折枝极有生意,傅色尤造其妙,兼工于草虫。然虽不及花果之为胜盖。晚年,自喜其所得,往往深藏而不市,既流落则复自购以归之。故昌之画,世所难得。且画工特取其形似耳,若昌之作则不特取,其形似真与花,传神者也。又杂以文,禽猫兔议者以谓非其所长,然妙处正不在是,观者可以略也。
《皇朝事实类苑》:赵昌,善画花。每晨朝露下时,绕阑槛谛,玩手中调彩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人谓赵昌画,染成不布采色验之者,以手扪摸不为采色所隐,乃真赵昌画也,其为生菜折枝果尤妙。

王友〈一作王有〉

《圣朝名画评》:王友,字仲益,蜀人。师赵昌,画花不由笔墨,专尚设色,得其芳艳。今豪贵家得友之笔往往目为赵昌。
《图画见闻志》:王友,汉州人,少隶本郡克宁军籍。工画花果,师赵昌,为高足。虽穷傅彩之功,终乏润泽之妙。
《东斋记事》:王有者,汉州卒也。州将每令赵昌画则遣有服事供应,久之,其画遂亚于昌。其为人亦清洁,有巧思非卒之流辈也。

镡宏

《图画见闻志》:镡宏,成都人,工画花果,复师王友。初,云齿教后即肩随,有图轴传于世。

易元吉

《图画见闻志》:易元吉,字庆之,长沙人,灵机深敏,画制优长花鸟蜂蝉,动臻精奥。始,以花果专门。及见赵昌之迹,乃叹服焉。后,志欲以古人所未到者,驰其名。遂写獐猿尝游荆湖。间入万守山,百馀里以觇猿狖,獐鹿之属逮,诸林石景物一一心传足记。得天性野逸之姿,寓宿山家,动经累月,其欣爱勤笃。如此又尝于长沙,所居舍后,疏凿池沼,间以乱石丛花疏篁,折苇其间,多蓄诸水禽每穴。窗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画笔之妙。治平甲辰岁,景灵宫建孝严殿,乃召元吉画,迎釐斋殿御扆。其中扇,画太湖,石仍写都下,有名鹁鸽及雒中,名花其两侧扇,画孔雀又于神游。殿之小屏画牙獐,皆极其思。元吉始蒙其召也,欣然闻命谓所亲曰吾平生至艺。于是,有所显发矣,未几果敕令就开先殿之。西庑张素,画百猿图,命近要中贵人领其事,仍先给粉墨之资二百千,画猿才十馀枚,感时疾而卒。元吉平日作画,格实不群,意有疏密,虽不全拘师法,而能伏义古人,是乃超忽时流,周旋善誉也。向使元吉卒就百猿,当有遇于人主。然而,遽丧其命矣,夫有獐猿孔雀四时花鸟写生蔬果等传于世。建隆观翊教殿,东獐猿林石绝佳,又尝于馀杭。后市都监厅屏风上,画鹞子一只,旧有燕二巢,自此不复来,止。
《米芾画史》:易元吉,徐熙后一人而已。善画草木,叶心翎毛如唐徐后,无人继世。但以獐猿称可叹,或云画孝严殿壁画,院人妒其能。只令画獐猿,竟为人鸩。〈又〉余收易元吉逸,色笔作芦如真。上一鸲鹆活动,晋卿借去不归。
《宣和画谱》:元吉字庆之,长沙人,天资颖异善画,得名于时。初,以工花鸟专门,及见赵昌画,乃曰世未乏人。要须摆脱旧,习超轶古人之所未到,则可以谓名家。于是,遂游于荆湖间,搜奇访古名山大川,每遇胜丽佳处,辄留其意,几与猿狖鹿豕同游,故心传目击之妙。一写于毫端间,则是世俗之所不得窥其藩也。又尝于长沙所居之舍后,开圃凿池,间以乱石丛篁梅菊葭苇,多驯养水禽山兽,以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于画笔之思,致故写动植之状,无出其右者。治平中,景灵宫迎釐御扆,诏元古画花石珍禽又于神游殿作牙獐,皆极其妙。未几复诏画百猿图,而元吉遂得伸其所学。
《图绘宝鉴》:元吉画,上多自书长沙助教。易元吉画。

龙章

《圣朝名画评》:龙章,字公绚京兆人。善画虎兔,亦工佛道及冕服等,尤长于装染。祥符中,玉清昭应宫成,召令彩绘列壁外,有玉皇尊像,犹未装饰画,院僚属争先创意,至于团科斜枝,莫不详画主者。中,贵人刘承圭曰:天帝法服岂如是耶。命检寻道藏,及真境录无有晓其仪者。上不怿宫,使丁朱崖置赏募工。章应之曰:京兆府,长洛乡,北乐村,古太华观,有玉皇像,乃唐人杨惠塑。被九色螭罗帔,可为法。丁朱崖闻,于天子遣使验之,如章言,由是得装其像,工毕乞还田里,复本户租赋,久之,不报诏入。图画院非其好也,尝游食于京师,时乐游坊市。药人杨氏锁活虎于肆,章熟视之,命笔成于一挥,识者惊赏之,平生所画止有六虎。
《图画见闻志》:龙章,京兆栎阳人,工画佛道人物,兼工传写,尤善画虎。曾有货药人杨生,槛中养一虎,章因就视写之,故画虎最臻形似。

龙显

《图绘宝鉴》:龙显章子有父风。

张昉

《圣朝名画评》:大中祥符中,玉清昭应宫成。召昉画三清殿天女奏音乐像。昉不假朽画,奋笔立就,皆丈馀高。于本郡开元寺,画护法善神,最为精致。
《图画见闻志》:昉临汝人,工画佛道人物,迹专吴体。尝画玉清昭应宫奏乐天女高丈馀,掇笔而成,本郡开元寺有画壁亦佳手也。
《图绘宝鉴》:昉字升,卿佛道人物,学吴生仅得其法,然用意敏,速变态皆善。

冯清

《圣朝名画评》:冯清阌乡人。真宗时,入图画院,所居城南,相近逆旅。多橐驼,清常遇之。虽身务所迫,必引视不已,求其情状,然后命笔,遂致声誉。
《图画见闻志》:冯清,陕郡阌乡人,善画橐驼,兼工平画。景灵宫北廊墙壁,道经变相乃清之笔。
《图绘宝鉴》:冯清,真宗时,入图画院。兼工平画,亦能画火。

李隐

《图画见闻志》:李隐,五原人,工画山水。大中祥符末,营会灵观,命隐写五岳山形于壁,及画山水于五殿。屏扆观其危峰叠嶂远水疏林,可谓尽美矣。然而,钩描笔困枪淡墨焦斯,为未至尔。
《图绘宝鉴》:李隐善画山水,其势超峻,截空而立,复有平远之趣,止以焦墨皴淡,全无勾斫。

庞崇穆

《圣朝名画评》:庞崇穆,字季和,右北平人。大中祥符初,营玉清昭应宫,召入画山水列壁,而林峦草竹溪谷嶝道,莫不精备,又于空穴间作游云,直上之状为风所驾,卷舒聚散,其势不拘。诏入图画院,崇穆不就而去。

荀信

《图画见闻志》:荀信,江南人,工画龙水。真宗朝为翰林。待诏天禧中,尝被旨画会灵观御座屏扆,看水龙妙绝一时,后移入禁中。

毕显

《图画见闻志》:毕显,不知何许人。真宗朝,为翰林。待诏工画马,有韩干之风,而笔力劲,健有按,御马图《伯乐相马》秣马渲马等,图传于世。

曹仁希〈图画见闻志作曹仁熙〉

《圣朝名画评》:曹仁希,字企之,毗陵人,善画水,无与敌者。凡为惊涛怒浪,万流曲折以至,轻波细溜于一笔,自分浅深之势,以为佳尔。
《图画见闻志》:曹仁熙工画水,善为惊涛怒浪,驰名江介。
《米芾画史》:曹仁熙水,今古无及。四幅图内中心一笔,长丈馀,自此分去高邮,有水壁院。

戚文秀

《图画见闻志》:戚文秀,工画水,笔力调畅。尝观所画清济《灌河图》,旁题云:中有一笔,长五丈。既寻之,果有。所谓一笔者,自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与众毫不失。次序超腾,回摺实逾五丈矣。

刘常

《宣和画谱》:刘常,金陵人,善画花竹,极臻其妙,名重江左。家治园圃,手植花竹,日游息其间,每得意处辄索纸落笔。遂与造物者为友,染色不以丹铅,衬傅调匀,深浅一染而就。顷时,米芾赴书学博士,过金陵有以常。所画折枝桃花献者,于是芾置之于屏间,坐卧其下,夜索烛与对,若相晤,言赏叹者,累月以谓常之,所学不减于赵昌之流。
《米芾画史》:江南刘常,花气格清秀,有生意固在赵昌王友上。

燕肃

《宋史·燕肃传》:肃,字穆之。官至礼部侍郎。性精巧,能画,入妙品,图山水罨布浓淡,意象微远,尤善为古木折竹。在明州,为《海潮图》,著《海潮论》
《图画见闻志》:燕肃字穆之,其先燕蓟人,后徙家曹南。位龙图阁直学士,以尚书礼部侍郎致政。文学治行外,尤善画山水寒林,澄怀味象应会感神,蹈摩诘之遐,踪逼咸熙之懿,范太常寺有所画屏风,玉堂刑部景宁坊居第,暨许雒佛寺中,皆有画壁。公以寿终于康定元年,赠太尉公画与所藏。古笔仅百卷,皆取入禁中,故人间所传图轴几稀矣。
《东坡集》:燕公之笔,浑然天成,粲然日新,已离画工之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也。
《山谷集》:燕肃始作生竹,超然免于流俗,文同遂能极其变态。
《宣和画谱》:燕肃,字穆之,其先本燕蓟人也,后徙居曹南。祖葬于阳翟,今为阳翟人,文学治行,缙绅推之。其胸次潇洒,每寄心于绘事,尤喜画山水寒林。与王维相上下,独不为设色,旧传太常与玉堂屏等,皆肃之真迹。而肃尝寓于景宁坊,所居亦有其画,今皆湮没焉。独睢颍洛佛寺尚存遗墨,肃心匠甚巧,不特善画山水。凡创物足以惊世绝人,且如徐州之莲花,漏是也。又尝有造鼓既毕,而忘易镮者无因,可以使钉脚拳于鼓之腹,遂造。肃请术肃乃呼锻者,作一大锁簧,入之众皆服其智。由是知肃画之妙,皆类于此也。而王安石于人物慎,许可独题肃之所画,《潇湘山水图》诗云: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燕王盖元俨也。为元俨寮属不肯下之,有以见肃之操守焉。至其抗章论献,天下疑案奏谳,自肃始也。全活至今,何啻亿万计。故安石又曰:仁人义士埋黄土,只有粉墨归囊楮。则叹息于斯,不亦宜乎。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子孙既显,赠太师天下,止称燕公。

刘永年

《图画见闻志》:刘永年,字君锡,章献明肃皇后之侄孙。才敏有神,力兼于画笔,错综万类,非常格可拟。按《宣和画谱》:刘永年,字公锡,章献明肃皇后之侄孙。其先本彭城人,后徙于开封,因以家焉永年生,四岁会仁宗。初,总万机录外氏子孙之未,仕者于是以永年为内殿崇班,出入两宫,仁宗使赋小诗,有一柱会擎天之句,帝乃惊,异之。又尝误投金盏于瑶津亭下,戏顾左右曰:孰能为我取之者,永年一跃,持之而出。帝抚其顶曰:刘氏千里驹也。自尔待之,甚异,置内从中年十二,始听出外,永年喜读书,通晓兵法,勇力兼人尝。使虏会以职事,致虏人怒,夜以巨石塞驿门,众皆恐。独永年如无,素以勇力闻。乃取其巨石而掷弃之,虏人以为神使,遂还朝。称旨擢知泾州,帝制诗以宠,其行疑其铁心石肠,而雄豪迈往之,气不复作。婉媚事乃能从事翰墨丹青之学,濡毫挥洒,盖皆出于人意之表。作鸟兽虫鱼尤工,又至所画道释人物,得贯休之奇逸,而用笔非画家,纤毫细管。遇得意处,虽垩帚可用,此画史所不能及也。尝任侍卫,步军马军亲军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邕州观察使,崇信军节度使,谥壮恪。

高克明

《圣朝名画评》:高克明,绛州人,喜幽默。多行郊野间,览山林之趣,箕坐终日,归则求静室以居。沈屏思虑,神游物外,景造笔下。景德中,游京师。大中祥符中,入图画院,与太原王端,上谷燕文贵,颍川陈用志,为画友。上尝诏入便殿,命画图壁,迁至待诏守少府,监主簿,赐紫景祐。初,上命画臣鲍国资,画四时景于彰圣阁,国资战惧不已,不能下笔。诏克明代之。淮海富商陈永以百千求《春龙起蛰图》,克明坚让不从,时辈多之。克明亦善佛道,人马花竹翎毛禽虫畜兽鬼神屋宇,皆造于妙。
《挥麈后录》:仁宗即位,方十岁,章献明肃太后临朝,命儒臣冯章靖元孙宣公奭宋宣献绶等,采摭历代君臣事迹,为观文览古一书。祖宗故事,为三朝宝训十卷,每卷十事,又纂郊祀仪仗,为《卤簿图》三十卷诏。翰林待诏。高克明等绘画之极为精妙,叙事于左令傅,姆辈日夕侍,上展玩之。
《图画见闻志》:高克明,京师人,仁宗朝为翰林,待诏工画山水,采撷诸家之美,参成一艺之精,团扇卧屏,尤长小景,但矜其巧密殊乏飘逸之妙。〈又〉皇祐初元,上敕待诏高克明等,图画三朝盛德之事,人物才及寸馀宫殿山川銮舆仪卫咸备焉。命学士李淑等编次序赞之,凡一百事为十卷,名三朝训鉴图。
《宣和画谱》:高克明,绛州人,端愿谦厚,不事矜持,喜游佳山水,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心期得处,即归燕坐静室沈屏思虑。几与造化者,游于是,落笔则胸中丘壑尽在目前。祥符中,以艺进入图画院,试之,便殿图画壁,迁待诏守少府,监主簿赐紫,克明亦善工道释,人马花鸟鬼神楼观山水等,皆造高妙。也时人有以势利求者未必答。朋友间有愿得者,即欣然与之。疏财好义,画流辈中未易得也。

王端

《圣朝名画评》:端善丹青,长于传写及山水花竹等。写真庙御容无及之者,敕入图画院,让而不受。止乞国子监,书各一部,上嘉之,特授奉职转右班殿直。按《图画见闻志》:端字子正,瓘之子,工画山水,专学关同,得其要者,惟刘永与端耳。相国寺,净土院,旧有画壁,惜乎。主僧不鉴,遂至圬墁。端虽以山水著名,然于佛道人马自为绝格,兼善写真。尝写真庙御容,称旨授三班奉职,有佛道功德故事,人物四时山水,传于世。
《米芾画史》:王端学关同,人物益入俗。
《图绘宝鉴》:王端喜读书,工画山水人物花竹山水。专师关同,好为罅石溅水,怪树老根有出人意表,亦善墨竹,取唐希雅生竹情状而为之,故于向背不失。尤长写真画鉴,谓端人物古拙无神气描法亦不秀。

陈用志〈一作用智一作用之〉

《圣朝名画评》:陈用志,许州郾城人。天圣中,为图画院祇候,景祐初,上营慈孝寺,敕用志及待诏等笔。东殿御座侧其间,王华希宫中别赐屏,上为龙水饰以花竹。用志不乐,因私遁去。人间多求用志画,日走于门,用志但以半幅纸绢信笔自适,故其迹甚少。按《图画见闻志》:陈用智工画佛道人马,山川林木精详巧赡,难跨伊人。但意务周勤格乏清致,有功德蕃马故事人物等,传于世。
《宣和画谱》:陈用志颍,川郾城人,居小窑,因而时人皆呼为小窑陈。初,为图画院祗候已而,告归于家。在乡里中,工画道释人马山林等,虽详悉精微,但疏放全少而拘制,颇严。故求之于规矩之外,无飘逸处也,大抵所学不能恢廓耳。
《画继》:陈用之,居小窑村,善山水。宋复古见其画曰:此画信工,但少天趣耳。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倚之,墙上朝夕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势,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则随意命笔,自然景皆天就,不类人为。是为活笔,用之感悟,格遂进。按《图绘宝鉴》:陈用志,学胡瑰而多出己意。

宋澥

《图画见闻志》:宋澥字则未,闻长安人,故枢密湜之。弟司封道之,从祖也。姿度高洁不乐,从仕图书之外。无所婴心,善画山水林石,凝神遐想,与物冥通,遇兴登楼,有时操笔,故人间不多见其迹,有烟岚晓景奔滩怪石等图传于世。

宋道

《图画见闻志》:宋道以进士擢第,善画山水寒林情致,娴雅体像,雍容今时,以为秘重矣。
《宣和画谱》:宋道字公达,洛阳人,以进士擢第为郎。善画山水閒淡简远,取重于时。但乘兴即寓意非求售也,故传于世者绝少。

宋迪

《梦溪笔谈》: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往岁。小窑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曰: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伏其言,曰:尝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日进。
《东坡集》:宋复古山川草木,妙绝一时。
《宣和画谱》:宋迪字复古,洛阳人,宋道之弟以进士擢第为郎。性嗜画好作山水,或因览物得意,或因写物创意而运思高妙。如骚人墨客登高临赋,当时推重往往不名以字显。故谓之宋复古,又多喜画松,而枯槎老蘖,或高或偃,或孤或双,以至于千株万株森森然殊可骇也,声誉大过于兄道。

李玮

《宣和画谱》:驸马都尉李玮,字公炤,其先本钱塘人,后以章懿皇太后外家,得缘戚里,因以进至京师。仁宗召见,于便殿问其年。曰:十三质其学,则占对雍容,因赐坐与食。玮下拜谢,而上举止益可观。于是仁宗奇之,顾左右引视中宫,继宣谕尚兖国公主。玮善作水墨画,时时寓兴则写兴,阑辄弃去,不欲人闻知。以是传于世者绝少。士大夫亦不知玮之能也,平生喜吟诗,才思敏妙,又能章草飞白,散隶皆为。仁宗所知大抵作画,生于飞白。故不事丹青,而率意于水墨耳。官至平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赠开府仪同,三司谥修恪。

任从一

《图画见闻志》:任从一,京师人。仁宗朝,为翰林待诏。工画龙水海鱼,为时推赏,旧有金明池水,心殿御座屏扆,画出水金龙势力遒怪,今建隆观翊教院殿。后,有所画龙水二壁。

裴文睍

《图画见闻志》:裴文睍,京师人。仁宗朝为翰林待诏。工画水牛,骨气老重,刷渲谨密,亦一代之佳手也。按《圣朝名画评》:隋唐而下画牛者,止三人,戴嵩厉,归真,与裴文睍也。

胡九龄

《图画见闻志》:胡九龄,绛人。工画水牛,笔弱于裴而意特潇洒,爱作临水到影牛,人多称之。
《安阳集》:韩琦观胡九龄员外画牛,诗云:绛台胡掾文章外,偏向画牛其好酷。海内驰名三十年,得者珍藏过金玉。

孟显

《圣朝名画评》:孟显,字坦之,华池人。画佛像人物车马等,出于己意,自成一家,笔无少滞转动飘逸,观者不能穷其来去之迹。按《图画见闻志》:孟显多谓之小孟,亦云红楼孟家。按《米芾画史》:关中小孟人谓之:今吴生以笔画壁上,绢素一一如刀,划道子界墨讫则去。弟子装之,色盖本笔,再添而成。唯恐失真,故齐如划,小孟遂只见壁画不见其真至于。点睛皆用,浓墨愈光愈失神彩,不活又画人面耳,边地阔口鼻眼相近。武宗元亦然。

陈士元

《图画见闻志》:陈士元,京师人。善画人物屋木,有《嘉庆图》。故事人物传于世。
《图绘宝鉴》:陈士元,初名允好,王士元笔。遂改其名,昼屋宇车骑子女皂隶及人家景物,若太湖石、芭蕉花之类,皆如王士元之迹。

叶进成

《图画见闻志》:叶进成,江南人。工画人物,尝见杨褒虞《曹家醉道图》,颇得阎令之体。
《图绘宝鉴》:叶进成人物士女,设色清润。

叶仁遇

《图画见闻志》:叶仁遇,进成族弟。工画人物,多状江表市肆,风俗田家人物。
《圣朝名画评》:唐紫微家有仁遇,《维扬春市图》状其土俗,繁浩货殖,相委往来,疾缓之态,至于春色,骀荡花光互照,深得淮楚之胜。

纪真

《图画见闻志》:纪真工画山水,学范宽逼真。
《图绘宝鉴》:纪真学范宽,失之似。

黄怀玉

《圣朝名画评》:黄怀玉,华原人,有足疾,时人目为跛子。学范中正,画山水颇得其格。
《图画见闻志》:黄怀玉工画山水,学范宽逼真。按《图绘宝鉴》:黄怀玉学范宽意,思孤特得,其岩峤之骨、树木皴剥、人物清洒,然大约失之工。

商训

《圣朝名画评》:商训,善鼓琵琶,学关仝,山水颇为切近。
《图画见闻志》:商训,工画山水,亦学范宽。但皴淡山石图写林木,皆不及纪与黄也。
《图绘宝鉴》:商训,笔势勾研,山石少皴,颇失之拙,宋画评载,学关仝。

丘讷

《图画见闻志》:丘讷,河南雒阳人,工画山水,体近许道宁,笔气不逮,而用墨过之。

郝锐

《图画见闻志》:郝锐不知何许人,工画山水,人或称之,而未见其迹。

董赟

《图绘宝鉴》:董赟,颍川长社人,工画山水寒林。学志精勤,豪峰老硬,但器类近俗,格致非高。

侯封

《图画见闻志》:侯封邠人,为图画院学生,工画山水寒林。始学许道宁,不能践其老格。然而笔墨调顺,自成一体,亦郭熙之亚。

符道隐

《图画见闻志》:符道隐,长安人。工画山水寒林,学无师法,多从己见,当其合作,亦有可观。

郝澄

《圣朝名画评》:郝澄,字长源,江宁句容人。世为右族,至澄以丹青自乐,不事资产,人多求澄画者,赖以资给,于佛道鬼神尤长。
《图画见闻志》:郝澄学通相术,精于传写。
《宣和画谱》:郝澄字长源,金陵句容人也。得人伦风鉴之术,故于画尤长传写,盖传写必于形似。而画者往往乏神,气澄于形外,独得精神。气骨之妙,故落笔过人。澄力学逮二十年,而笔墨乃工,声誉益进。作道释人马,世多传其本清劲,善设色。
《图绘宝鉴》:郝澄,作道释人马,笔法清劲,善设色,尤工写貌,画鉴载。曾见澄画马甚俗,不过一。工人所为殊无古意,二说未知,孰是当质,诸博古者。

武洞清

《图画见闻志》:武洞清,工画佛道人物,特为精妙,有杂功德,十一曜,二十八宿,十二真人等像传于世。按《图绘宝鉴》:武洞清,父岳学吴生,工人物,尤长于天神星象。用笔纯熟,洞清能世,其学过父远甚,作佛像罗汉善战掣,笔作髭发,尤工布置落墨,神妙不俗。按《宣和画谱》:武洞清,长沙人也。工画人物,最长于天神道释等像,布置落墨广狭,大小横斜曲直,莫不合度,而坐作进退向背俛仰,皆有思致,尤得人物,名分尊严之体,获誉于一时。至有市廛人,以刊石著洞清姓名,而求售者,然其他画则未闻传于世者,亦少。独十一曜具在。

毛文昌

《图画见闻志》:毛文昌,蜀郡人。工画田家风物,有江村晚钓、村童入学、郊居丰稔等图传于世。
《图绘宝鉴》:毛文昌,字则之。好画郊野村堡人物,能与真逼,又为《村童入学图》。其行步动止,拜立诵写,备其风概。

尹质

《圣朝名画评》:尹质字化元,成都人。工写貌,善佛像,尤精于真人药王。凡技艺倡优,人所识者,皆能画之,无分毫异处。燕共肃王,召质写真,特优礼之。
《图画见闻志》:尹质,蜀人。工传写,尝写燕王真,颇蒙顾遇。有药王像孙思邈像并画猴传于世。

欧阳黉

《图画见闻志》:欧阳黉,京师人。工传写,宗侯贵戚多所延请。其艺与僧维真相抗,馀无出其右者。

支选

《图画见闻志》:支选不知何许人。仁宗朝,为图画院祗侯。工画太平车及江州车,又画酒肆边绞缚,楼子有分疏界,画之功兼工杂画。

梁忠信

《图画见闻志》:梁忠信,京师人。仁宗朝,为图画院祗候。工画山水,体近高克明,而笔墨差嫩,又寺宇过盛栈道兼繁人,或讥之,有图轴传于世。

来松

《欧阳文忠公集》:来松仁宗时人。欧阳修月石砚屏歌序云:张景山在虢州,命治石桥小板,一石中有月形石,色紫而月白。月中有树,森森然其文黑。而枝叶老劲,虽世之工画者不能为。景山留以遗予,予令善画工来松写以为图。

孙仲方

《宛陵集》:孙仲方,仁宗时人。梅尧臣得孙仲方画美人。诗云: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绝。

郭熙

《图画见闻志》:郭熙,工画山水寒林,施为巧赡,位置渊深。虽复学慕营丘,亦能自放,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壮。今之世为独绝矣。熙宁初,敕画小殿屏风。熙画中扇,李宗成符道隐画两侧,扇各尽所蕴,然符生鼎立于郭李之间,为幸矣。
《宣和画谱》:郭熙,河阳温县人。为御画院艺学,善山水寒林,得名于时。初,以巧赡致工,既久,又益精深,稍稍取李成之法,布置愈造妙处。然后多所自得,至摅发胸臆,则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晻霭之间,千态万状,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熙后著山水,画论言。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所不同。则有春山淡,〈一作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籹冬;山惨淡,而如睡之说。至于溪谷桥彴、渔艇钓竿、人物楼观等,莫不分布,使得其所言皆有序,可为画式文,多不载至其所,谓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则不特画矣,盖进乎道欤。熙虽以画自业,然能教其子思,以儒学起家。今为中奉大夫,管勾成都府,兰湟秦凤等州。茶事兼提,举陕西等,买马监牧公,事亦深于论画。但不能以此自名。
《墨庄漫录》:郭熙河阳温县人。以画得名,其子思,后登科。熙喜甚,乃于县庠宣圣殿内,图山水窠石,四壁雄伟,清润妙绝。一时自云平生所极,得意于此笔矣。熙能为远景,意趣益新,略不相杂,亦名手也。贵人家收,熙一景山水,二十四幅挂高堂上,森然若在林壑间,未易得也。思后为待制,乃重资以收父画,欲晦其迹也。〈又〉郭熙画山水,名盛。昭陵时,尝为翰林院待诏。熙宁初,其子思登进士,第至龙图阁直学士,更帅三路。既贵广以金帛收赎熙之遗笔,以藏于家繇。是熙之画,人间绝少。思亦多材艺,有笑谈可用集行于世。

蒲永升

《图画见闻志》:蒲永升,成都人。性嗜酒,放浪善画水人。或以势力使之,则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苏子瞻内翰尝得永升画二十四幅,每观之,则阴风袭人,毛发为立。子瞻在黄州临皋亭乘,兴书数百言,寄成都僧,惟简具述其妙。谓董戚之流,为死水耳。惟简住大慈寺务相院,其书刻石在焉。

郭元方

《图画见闻志》:郭元方,字子正,京师人,官至内殿承制。善画草虫,备究蜚蠉,潜分造化宜矜妙,艺蔼播佳名。然而著意者不及,疏略盖或点缀过当,翻为失真,颇有图轴传于世。
《宣和画谱》:郭元方,字子正,京师人。善画草虫,信手寓兴俱有生态,尽得蠉飞鸣跃之状。当时,颇为士大夫所喜。然率尔落笔,疏略简当乃为精绝,或点缀求奇,则欲益反损。此正所谓外重内拙,黄金注者也。论者亦以此少之,大抵造物之意。初无心于整齐,至于自形自色则各有攸。当苟物物雕琢,使之妍好,则安得周而遍哉。故刻楮,虽工造一叶,至于三年,君子不取也。岂非直欲渐近自然乎。元方官至内殿承制。

李延之

《宣和画谱》:李延之,善画虫鱼草木,得诗人之风,雅写生,尤工不堕。近时,画史之习状于飞走,必取其俪,亦以赋物各遂其性之意。官止左班殿直。

刘赞

《图画见闻志》:刘赞蜀人,工画花竹翎毛,兼长龙水,迹意兼美,名播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