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目录

 大名府部汇考一
  大名府建置沿革考
  大名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大名府星野考
  大名府山川考

职方典第一百三十三卷

大名府部汇考一

大名府建置沿革考

    《畿辅通志》本府
禹贡冀兖二州之域,本商旧都,周封武庚于此。春秋为晋地,战国为魏、卫二国之境,秦属东郡,汉置魏郡治元城。东汉分魏郡为东、西部,置都尉。魏置阳平郡,晋因之。刘宋尝置东阳平郡,前燕于此置贵乡郡,寻省。后周置魏州,隋改州为武阳郡。唐武德中,复为魏州,治贵乡。贞观初,置都督府。龙朔初,改为冀州。咸亨中,复为魏州。天宝初,改为魏郡,属河北道。魏博节度治此。乾元初,复为魏州。号曰:天雄军。五代唐升为东京兴唐府,寻改邺都。晋改广晋府,汉改大名府,周复改天雄军。宋初因之。庆历初,升为北京大名府,治元城。金为大名府路,又改武安军。元为大名路,明洪武初改为大名府,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初,直隶京师。皇清因之,领州一县十。
元城县〈附郭〉
周为卫地,春秋名沙麓。秦属东郡,汉始置元城,县属魏郡。三国魏因之。晋属阳平郡。南北朝后,魏析置贵乡县。北齐省入贵乡。隋开皇六年,复置唐贞观中,复省入贵乡。圣历初,复置。开元中,属魏州。宋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治元城。金因之,元属大名路,总管府。明属大名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九里。
大名县
周春秋时为卫国地,汉为元城县之贵乡。南北朝后魏析置贵乡县,属昌乐郡。周于此置魏州,隋改置武阳郡。唐复置魏州,宋省入元城县。金改置屯营,元复置为县。明初省入元城,永乐中复置,属大名府。皇清因之,编户十九里。
魏县
周为洹水,战国时为魏武侯别都。汉置魏县,属魏郡。晋因之。南北朝后魏分置昌乐县。北齐省入昌乐。隋初复置,又析置漳阴县。大业中,以漳阴省入,属武阳郡。唐武德中,复置漳阴县。贞观中,复省入,属魏州。宋属大名府,金元明皆因之。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五里。
南乐县
汉为乐昌县,属东郡。东汉因之。晋改长乐县,属魏郡。南北朝后魏因之,兼置昌乐郡。隋开皇初,废郡,析置繁水县。大业初,以昌乐省入繁水,属武阳郡。唐复置昌乐县,省繁水入焉,属魏州。宋属开德府。金属大名府。元明皆因之。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三里。
清丰县
周春秋时为卫地,名顿丘。汉置顿丘县,属东郡。晋置顿丘,治顿丘,属司州。南北朝后魏属汲郡,复改黎阳郡。后齐省。隋复置,属武阳郡。唐大历中,析顿丘及昌乐县,置清丰县,属澶州,以隋孝子张清丰,故名。五代晋天福中,以顿丘为德清军。宋庆历中,徙德清军治清丰。熙宁中省,顿丘入焉。金罢军,以县属开州。元因之。明洪武初改入大名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
内黄县
商河亶甲居相,即此。周初为卫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汉置内黄县,属魏郡。晋属顿丘郡,南北朝后魏省入临漳。隋复置,属相州。唐初属黎州,贞观中,还属相州。天祐中,属魏州。宋属大名府。金属滑州。元因之,明属大名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四里。
浚县
汉为黎阳县,属魏郡。东汉三国魏晋俱仍名黎阳,属魏郡。南北朝后魏置黎阳郡及黎州。隋初,州郡皆废,寻复置黎州。大业初,州废,以县属汲郡。唐复置黎州,贞观中,州废,以县属卫州。宋为通利军。熙宁初,改为黎阳县,属卫州。政和初,升浚州,号浚川军。寻改平川军。金改通州,后复为
浚州。元因之。明降为县,属大名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
滑县
商豕韦氏之国。汉置白马县,属东郡。晋为濮阳国地。南北朝刘宋于此置兖州及东郡。后魏罢兖州,以东郡属司州。后周改札州。隋改滑州。大业初,改东郡。唐复为滑州。天宝初,改灵昌郡。乾元初,复为滑州。后置义成军。光启初,改宣义军。宋改武成军。后改滑州。金初属开封府。后属大名府。元因之。明降为县,属大名府。皇清因之,编户七十九里。
东明县
秦为阳武之户牖乡,属三川郡。汉初为阳武县,武帝始置东昏县,属陈留郡。后新莽改为东明。东汉复为东昏。三国魏废为镇,隋并废陈留郡。宋乾德元年,复置东明县,属开封府。金因之。后改属曹州。元初因之。至元二年,改属开州。明改属大名府。寻废。弘治四年,复置。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六里。
开州
上古为高阳氏之都,故名帝丘。周春秋时为澶渊,属卫。汉为顿丘县地,属魏郡。晋属顿丘郡及魏郡。隋属东郡及武阳郡。唐置澶州,又分置澶水县。贞观中,州废。以县属魏州。后复置。宋为开德府。金为澶州,后改为开州,属大名府。元明皆因之。皇清因之,编户八十八里,领县一。
长垣县
周春秋时为卫之匡邑及蒲城。秦属陈留郡。汉置长垣县,属如故。晋属陈留国。南北朝后魏属东郡。隋为匡城县。唐因之。宋复为长垣,属开封府。金因之。元改属开州。明属大名府、开州。皇清因之,编户六十里。
大名府疆域考〈形胜附〉 《通志》府县《志》合大名府疆域图

本府
《畿辅通志》:东至山东东昌府之冠县界,六十里。
西至河南彰德府之临漳县界,一百一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之封丘县界,四百里。
北至山东东昌府之馆陶县界,一百里。
东西广二百里,南北袤五百里,由府治北一千一百六十里,达于
京师。
元城县〈附郭〉
东至山东冠县界,六十里。
西至魏县界,十里。
南至大名县界,五里。
北至山东馆陶县界,一百里。
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由县治达
京师,里数与府治同。
大名县
东至元城县界,三十里。
西至魏县界,十五里。
南至南乐县界,二十里。
北至元城县界,五里。
《大名县志》:东南至南乐县北张铺界,十二里。西南至内黄县蔡村界,六十里。
东北元城县三齐庙北任村界〈里关〉
西北至魏县村界,二十里。东西广四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北至府城,八
里,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魏县
东至大名县界,三十里。
西至河南临漳县界,四十里。
南至内黄县界,四十里。
北至广平府广平县界,十五里。
《魏县志》:东南至大名县界,五十里。
西南至河南彰德府,一百四十里。
东北至丘县,九十里。
西北至成安县,四十里。
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七十里,东南至府城四十里,北至
京师一千一百二十里。
南乐县
东至山东朝城县界,五十里。
西至大名县界,三十里。
南至清丰县界,十五里。
北至元城县界,三十里。
《南乐县志》:东南至山东观城县,一百里。西南至内黄县,七十五里。
东北至山东冠县,一百里。
西北至大名县,四十里。
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西北至府城四十五里,北至
京师〈阙〉里。
清丰县
东至山东观城县界,四十五里。
西至内黄县界,三十里。
南至开州界,三十里。
北至南乐县界,三十里。
东西广五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西北至府城九十里,北至
京师〈阙〉里。
内黄县
东至清丰县界,十五里。
西至河南安阳县界,四十里。
南至开州界,三十五里。
北至魏县界,五十里。
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北至府城九十里,至
京师一千二百六十里。
浚县
东至滑县界,一十五里。
西至河南淇县界,五十五里。
南至河南胙城县界,八十里。
北至河南汤阴县界,四十里。
《浚县志》:东西至滑县界,十五里。
西南至河南汲县界,七十里。
西北至河南汤阴县界,五十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北至
京师陆路一千三百里,水路二千三百里。
滑县
东至开州界,一百里。
西至浚县界,八里。
南至河南封丘县界,一百里。
北至开州界,八十里。
《滑县志》:东南至长垣县,九十里。
西南至河南胙城县,一百里。
东北至开州,九十里。
西北至浚县,二十五里。
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北至府城二百里,西北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东明县
东至山东曹州,三十里。
西至长垣县界,二十五里。
南至河南兰阳县界,六十里。
北至开州界,二十五里。
《东明县志》:东南至山东定陶县界,九十里。西南至河南兰阳县界,一百二十里。
东北至山东濮州,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滑县,一百二十里。
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西北至府城二百二十里,北至
京师,陆路一千三百里,水路二十站,由浚县抵临
清。
开州
东至山东濮州界,一百里。
西至河南汤阴县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长垣县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清丰县界,四十里。
《开州志》:东南至山东兖州府曹州,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滑县,九十里。
东北至山东东昌府观城县,六十里。
西北至内黄县,六十里。
东西广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府城一百二十里,北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长垣县
东至东明县界,七十里。
西至滑县界,三十里。
南至河南兰阳县界,四十里。
北至开州界,二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六十五里,北至开州城一百五十里,至府城三百里,至
京师一千四百五里。
形胜附本府总
《史记》:苏秦说魏襄王:南有鸿沟,东有淮、颖,西有长城,北有河外。
《汉书》:郦生说沛公,守白马之津,示诸侯形制之势。
宋刘攽魏京诗:屹屹魏土,山河之固。
江休复县壁记:矗如巨防,扼为要津。
宋黄庭坚上梁文:九河绵络之奥区。
澶渊《地域志》:地当两河之驿路。
滑州《沿革志》:襟山带河。
《浚州志》:介东西山水之间。
元城县〈附郭〉
各州县
大名县:倚沙麓,蹋博望,洹洺左附,寇氏右邻。魏县:环漳水而襟卫河,面大行而背沙麓。南乐县:南控两河,北藩三辅。
清丰县:倚秋山以为屏,引淇水而作带。
内黄县:介澶濮漳邺之间,据洹上黎阳之胜。浚县:伾浮列峙,淇卫环流。
滑县:股肱淇濮,臂指卫梁。控远势于金堤,扼要津于白马。
东明县:长堤捍其洪流,巨津升为沃壤。居鲁卫之域,当南北之中。
开州:川原萦带,河朔隩区,疆场恢弘,畿南重镇。
长垣县:南大河,北澶水。东连鲁鄙,西接卫郊。

大名府星野考

《府志》杂引书传。
《汉书·地理志》:卫地,为营室、东壁之分。
《晋书》: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为娵訾,于辰在亥,卫之分野,属并州。
费直云:危十四度。蔡邕云:危十度。
《旧唐书》:营室、东壁,娵訾之次。亥初起危十三度。中室十二度。终奎一度。其分野:自王屋、太行而东,尽汉河内之地。
今为怀州各卫所之西境。北负彰、邺,东及馆陶、聊城。
汉地自黎阳、内黄及邺、魏、武安,东至馆陶、元城,皆属魏郡;自顿丘、武阳,东至聊城,皆属东郡。又为相州、魏州、卫州。
东尽汉东郡之域。
汉东郡、清河,西南至白马、濮阳,东至东阿、须昌,滨济,至于郓城。又为滑州、濮州、郓州。其须昌、济东之地,属降娄,非豕韦也。
郜氏曰:天文之为十二次,所以上考七曜之宿度,下配万方之分野,仰观变谪,而验之于郡国,其应如响。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伶州鸠曰:我有周之野也,则星野之说,久矣。及七国时,善星者有甘德,石申,更配十二分野,而张衡、蔡邕、李淳风等又各以汉唐州郡配焉。夫悬象,终古不易,而郡国沿革,名称屡变,其乖舛固宜。如营室、东壁为卫,并州是也。夫并州非卫地,而又系以天水陇西,武威燉煌等郡,细分其入室壁之度,噫,亦谬甚矣,故《旧志》略而不载。尝考沙门一行之书,以山河两界,及云汉始终,为分野之据,其说甚悉。兹取其切于吾郡者述之,用补其阙。其言曰:十月阴气进,踰乾维始上,达于天。云汉至营室、东壁间升气,悉究与紫宫相规接。故自南正至于西正,得云汉升气,为山河上流。自北正达于东正,得云汉降气,为山河下流。娵訾在云汉升降中居水行正位,故分野当中州,河济之间,于国为卫。且王良阁道由紫垣,绝汉,抵营室。
则上帝之离宫,内接成周河内,皆豕韦之分。又曰:云汉自坤抵艮,为地纪,北斗自乾携巽,为天纲。其分野与帝车相直,皆五帝墟,而在乾维之外。叶北宫之政者,娵訾也,实为颛顼氏之墟。今颛顼故都在开东,而大名本商故都地,即周王所以封武庚者也。其为娵訾之分,无疑矣。

大名府山川考

   《通志》府县《志》合载本府〈元城县附郭〉
沙麓山,在府北四十里。春秋僖公时沙麓崩,即此。汉王翁孺尝徙居其下。
惬山,汉时河决,王延世运土成阜,塞之以惬人心。与沙麓对峙,遥映相属,春草秋萝,含烟带月,有拱揖迎人,翠色欲滴之状。
屯氏河,土人误呼为王莽河,在元城县。唐朱滔攻魏州,壁此。《明一统志》:一名毛河。
沙河,近沙麓地。旧自西南引漳入城灌御河,复西北出城,灌流沙河。南北长二十里,东西阔二里,流常转徙不定。按《滑县志》:亦载沙河在滑县南五十里。
大名县〈无山〉
雕马河,在县北。按《大名县志》:宋尝引漳流于此,今涸旧渠犹存。
支河,在县西涂公新开,距城仅半里许。累肆冲没,知县赵一鹤塞之。
三角潭,在县东十五里。有牧李范三堤,鼎踞于此,故名。方塘百亩,岁久不涸,或以为龙湫也。土人建龙神祠于其上,岁旱祷雨辄应,今卫水灌合,滔滔巨川,帆樯联泊,尤为奇概。
莲花池,在县东二十里。上峙重冈,下冽深泓。蒲苇菱荇,葳蕤可玩,今成腴壤矣。
白水潭,在县西五里,林树交匝,风清水绕,近郊胜地也。
张家潭,在县东二里许,冬夏不涸,沛县令张珩结庐读书其上,故潭以张名,今半成平田。漳河堤,南接楼底旧堤,至老堤头止,约三十馀里。北接龙王庙旧堤,至艾家口止,约二十馀里。隆庆五年筑,后渐圯,今重筑。
护城堤,环抱城外,正德乙卯年筑。隆庆三年加筑,高三丈五尺,阔五丈。
甄侯堤,起骈村新河口,至内黄田石界,约百里有奇。嘉靖三十四年筑。
老堤头,在县北二里,嘉靖己酉,为潭水逼近城郭筑,今断于支河。
红船湾堤,在艾家口东北一里许。
逯家堤,在县东南三里。
李茂堤,在县东北八里。
牧堤,在县东十八里。
范胜堤,在县东南十里。
匡公堤,在县北三里。
华侯堤,起县西关堤北隅,至回隆,九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筑。
南乐县
方山,在县北七里。相传有东西二土山,其形方正,后为河决所荡,今村名仍呼之。
御河,即白沟水,隋炀帝引洹水为游览之所,故名,今不见。或曰:亦并于卫,然土人犹曰:御河。赤龙河,在县西南四里,相传宋太祖微时,登澶州城,观水涨。遥见赤龙,射之中左目,水遂奔溃。是日,周世祖梦游水中,被射,觉而目痛。按《南乐县志》:作朱龙河,源出开州澶渊,分流过清丰城北,至本县赵家庄。曲折南回,复入开州界黑龙潭。
繁水,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王村堤。西流入内。黄界古称县曰:繁。水曰:繁阳。由此得名。
岳儒固河,在县北四里岳儒固村西南。自清丰界来经本县,近得固村、豆村迤东流至此,汇为傅潭。今乐清桥跨其上,东北注,为方山固河,又北为潘家河,北入大名县界,即今堤所障者。河久枯竭,每夏秋水盛,瀰漫数里,至冬春乃涸,亦黄河之支流也。
龙窠河,在县东四十五里。水自观县大周村来,经流本县,至龙窠村而止。世传龙潜此地,故名。
繁泉,澶水在顿丘废县西南三十里,伏流至古繁水城西南,复见,故名。
傅家潭,在县西北四里岳儒固村,周约二里馀,清可见底,今涸废。
莲花池,一在县东十八里古庄村东南,宋堤
之西,乃东黄河所溢。堤西又筑月堤,障水上。人呼为:来堤。昔有莲生其内,故名。今湮为田畴,每夏秋雨积,尚蓄水下泄。或曰:蛇多聚此,掘则辄见,亦名蛇窟。一在县西北三十里,仓帝陵东。旧为繁水所溢,遇夏莲花盛开,故名。今理为平地。王村堤,在县西北三十里,未详何代筑。
金堤,在县西十里。汉文帝十二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成帝建始四年,河决东郡金堤。河平元年,以王延世为河堤使者,塞河决。自金堤而增修之。按《南乐县志》:南接清丰,北入元城县界。按《清丰县志》:在清丰县南四十五里。按《滑县志》:金堤在滑县南二十三里,筑禦河患。按《大名县志》:金堤自东南入县界,凡大名、元城、南乐、清丰、开州、东明、滑台之境,皆有之。绵亘三百馀里。宋堤,在县东十八里,宋元丰四年筑。河堤自大名至于瀛州,故名。按《南乐县志》:宋堤在县东十八里,黄河故道西岸,自清丰六塔河来。宋仁宗至和二年修六塔河堤。神宗熙宁四年,河决澶州。元丰四年,筑河堤,自大名至于瀛州,故曰:宋堤。按《开州志》:宋熙宁间,河决。程明道先生判州,筑东西两岸,高三丈。
魏县
漳河,在魏县。按魏有浊漳、清漳二河,今清漳不见,或曰:合流于浊漳,又有旧漳、新漳二名,今新漳亦不见,或曰:即清漳,并入卫河。总之,止一浊漳迁徙无常,大为民患。按《大名县志》:清漳出太原府乐平县沙山。浊漳出潞安府长子县发鸠山。至相州邺县,与清漳合。书曰:衡漳,盖漳横流也。周定王五年,河徙而东过列人县,东北过斥漳县,又东北过曲周县,钜鹿县。明初,漳西注魏县,北历元城西店。东注山东馆陶县,入卫。正德初,始徙府南阎家渡,入卫。又十馀年,自双井入卫。嘉靖初,自回隆镇入卫。后复自内黄石村入卫。万历戊子,徙魏县,旋由故道徙肥乡、成安、曲周诸县,会达天津。
卫河,在县东南。经清源达直沽,水清渠深,不为害。按《魏县志》:卫河发源于苏门山下,一股西北流入沁,一股东南流为卫。至合河镇始大涉魏之东南隅,经清源达直沽矣。又按《浚县志》:卫河源出辉县之百泉,自淇门入界受淇水。经县城西,又东北受洹漳二水,至直沽入海。又按《大名县志》:卫河在县治南三里许,源发于河南卫辉府辉县苏门山。自淇门入本府浚县界,受淇、荡诸水。经内黄与漳水合,东北至县境大严屯,横腰南界,又东北注龙王庙,达临清,至直沽入海。同济漕运,故一名御河。
洹水,经县西南下流达于白沟,今无踪迹,疑并卫河云。
清丰县
秋山,在顿丘废县西北,《山海经》:帝喾葬于秋山。
鲋鲤山,在旧顿丘西北三十里,一名广阳山,一名青冢山。《山海经》: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四蛇卫之。按《清丰县志》:鲋鰅。《九域志》作务鰅。又按《滑县志》:在滑县西北七十里,一名高阳山,一名青冢山,一名广阳山,一名商丘,今名土山。又《开州志》:鲋鰅在州西北三十里。
硝河,在县西南十八里,其地产硝。按《大名县志》:硝河者,泄卤下垫,凡所经流,率数岁不能刍牧。一由滑县,北径开州戚城,汇赵村坡傅家河,注岳儒固,达馆陶,或北注大名。一由石村潆内黄县东北,径大名大严屯边马集马村东注,或注南乐县霸王沟北张铺小支河。万历二十九年,大名县知县会同南乐县知县即旧河身,小加挑,浚水直东下,今居民率佃治其间,河身渐为平陆矣。按《开州志》:硝河由滑县径开州马驾河东北,注戚城半东汇,为赵村坡所浸坡地七八百顷,而西引王家潭口,复会于白仓之北,半夹戚城,径白仓北,合赵村坡而来还者,会于傅家河,北注岳儒固,以达束馆镇。按《滑县志》:硝河在县东北六十五里,古黄河经流处。
陆塔河,在县东南三十里,宋嘉祐元年夏四月,河决陆塔,即此。
淇河,在顿丘旧县北五里。按《清丰县志》:淇河上接清丰县,下入元城县。按《滑县志》:淇河一名王莽河,冀州图云:河西从河内界入黎阳,至临河西十四里,至王莽河出焉。
猪龙河,县东七里。一名龙河。南接开州,北入南乐。夏秋霪雨,水数月不竭。
黄龙潭,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约二十馀顷,水深,终岁不竭。在断堤之间,旧传有黄龙居焉。堤
上有龙王庙,今废。
泉源,旧传在顿丘古城东,诗:泉源在左,即此。莲花池,在江渎庙东北百步,相传唐太宗征辽时,灵井水溢,注此为池,莲花生焉,因名。复关堤,在清丰县,按《清丰县志》:在南,黄河北,阜高三百步,自黎阳入清丰县界。按《滑县志》:复关堤在滑县城东北六十里,卫诗云:登彼峗垣,以望复关。按《开州志》:复关堤在开州南门外,去城三百步,自临河县至黎阳下,入清丰县界。见寰宇记。
内黄县
博望冈,《通志》不载,按《明一统志》:内黄县东南一十三里,接汲县界。
沟河,按《方舆胜览》:源出内黄,流经浚县。
荡水,《水经》云: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又东北至内黄县,入于黄泽。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改曰温水。
羑水,水经注羑水出荡阴县西北韩大牛泉,东至内黄,与防水合。《地里志》:羑水出内黄,入荡。防水,水经注防水出西山马头涧,东径防城北。卢谌征艰赋所谓越防者也。其水东南流,注于羑水,又东历黄泽,入于荡水。
白沟,在内黄县东北,《水经注》云:洹水径内黄县北,东流注于白沟。
宜师沟,《水经注》云:淇水自晋鄙城又东,谓之宜师沟。东北至内黄泽右,入荡水。
六辅渠,汉倪宽为内黄令开渠,大溉民田,为利甚厚。
永济渠,内黄县。隋大业中尝增修。按《滑县志》:永济渠在废临河西北三十里,自浚县入界,东北入内黄界。
高鸡泊,在府境。唐宰相王铎出为义昌节度,过大名,乐彦祯子从训,利其裘马妾侍,伏兵于此。铎家属佐吏三百馀人,皆遇害。朝廷微弱,莫理其冤。
鸬鹚坡,在内黄洹水旧县南五里,周八十里,旧有蒲苇之利。
集贤陂,在内黄县东郭门外,南达硝河,北通卫流,积雨水溢,瀰望无涯。
黄泽,在内黄县西北,泽数十里,又名黄雀沟。黄泽堤,在内黄县西北五里,汉世祖尝破五校于此。
鲧堤,在内黄县。鲧治水筑。按《滑县志》:鲧堤在废临河县西十五里。又按《开州志》:鲧堤在州西郭村,去城十里。又按《浚县志》:鲧堤在浚县东。倪公堤,在内黄县,倪宽所筑,长十数里。
古堰,在内黄县卫河东,沿河修垒,出境方止。
浚县
大伾山,在县东南二里,山高四十丈,周围踰五里,峰峦秀拔,若依屏障,禹贡导河至于大伾,即此。一名黎阳山,又名青坛山。《尔雅》曰:山一成曰伾。孔安国曰:山再成曰伾。今观山形,当以安国为是。按汉光武于上筑青坛,方望刘祯赋所谓:青坛成祀,高碑颂灵者是也。
浮丘山,在县西南隅。半在城内,势若行舟,故名。按《明一统志》:峰巘三层,宋浚州故城在山西二里。宋天圣初,以地陷为湖,移城此山。明移治于山东北之平地。
紫金山,在浚县东五里,大伾山之东。山无馀土,翠石棱棱。相传玉女修炼于此,丹成飞去。有玉女观、白金泉、拖裙石、玉女岩、仙迹观,今废。凤凰山,与紫金山东西相对,相传凤凰集此,故名。
善化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县治之乾冈也。山出云气,为楼观亭台,舟车、旗鼓,人马之状,变幻不常,故曰:善化。形如鼎足,故曰:三山。宋孟昌龄修三山石桥,即此。俗传纣杀比干于此,故又曰:枉人山。按浚县旧产花石,因凿取过多,遂致云气全无。又按《明一统志》:山有三峰,如鼎峙。南北连跨巨冈,左右溪涧不啻数百,西南峰近西有黑龙潭,上有龙祠,又有仰泉,如盆者七十二。春夏水常不减,山产紫班石,居人以其能兴云致雨,故名善化。
童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尔雅》曰:山无草木曰童。隋宇文化及与李密战于童山之下,即此。一名同山,以为武王伐纣,诸侯会同于此,故名。按:武王会在孟津,不应在此。然今山下有百僚村,又似非误。
白祀山,在县西二十里,西连龙脊冈,按《浚县志》:相传秦始皇曾祀西岳于此,故曰:白祀。山有巨碑无字,人呼为秦皇碑。
黑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汉献帝时,黑山贼十馀万众掠魏郡,即此。山多峭壁怪石,回溪曲涧,盘郁其中,形如展箕。嘉祐寺正在箕中,尤奇者,温泉西涌,冷泉北流。盖诸山之最胜也,相传黑子居此,食苓,寿五百岁。
大佛岩,在大伾山东,石勒以佛图澄之言,劖岩石为佛,像高十馀丈,以镇河流。拓拔魏时,覆以重阁。元末,燬于兵。按《浚县志》:今重建,极壮丽。观音岩,在大伾山北,岩今凿为洞,劖石为像。龙洞,在大佛岩北百馀步,大小三穴,天将雨,穴中先出云气。宋政和间,祷雨辄应,敕封康显侯。洞前建丰泽庙,西日返照,穴中有光,故又曰西阳明洞。
千佛洞,在浮丘山巅。平峰突起,如冠巾状。下有洞二,闳邃如室。中有佛像千馀。唐永隆中,僧大渊所凿。
藏军洞,在白祀南冈上,洞宽丈馀,不可测。入数步则寒气凛冽,父老相传为古藏军之所,不详其何时也。
寒波洞,在黑山南五里许,下临淇水,深邃幽窈。盖昔人凿以避兵者。
风穴,在黑山嘉祐院中,穴口如斗,风从中出,附口处草皆外偃,寺僧嫉游人之多也,以石土塞之。
陈家山,按《县志》:在黑山西南连亘,临于淇水,石壁峭拔,高二十仞。相传昔有陈氏居此,因名。此下至吕祖洞,俱按《县志》
土山,在童山西南五里。四山连峙,皆高数丈。龙脊冈,在县西二十里。连亘善化、白祀、童山。势如游龙,当脊处若龙脊,故曰龙脊冈。
达西冈,在脊冈西,其西皆崇冈,连络不绝,直达太行。
吕祖洞,在大伾西崖,峭嶂之间。知县刘德新创凿,幽深精洁,殿庑崇闳,结构异致,景物潇洒,真仙境也。
沟河,方舆胜览云:出内黄南。自浚、滑经颛顼、帝喾陵之南,绕东北入内黄界。
波罗河,在童山西麓,南流至龙口峡,伏流地中,值潦溢则会于长丰泊。按《浚县志》:一名渿河。淇水,源出林县西大号山,绵历太行,而东自浚县西北入界,南流至枋头入卫。诗云:淇澳菉竹。又汉书武帝伐淇园之竹,据此,则地最宜竹,今无一个。按《明一统志》:在废临河县东南五里,源出林虑山中。
亭子陂,在城西一里许,长寿村之南,李家庄之北。
长丰泊,在县二十里,即白祀、童山二陂水所汇。每逢夏秋雨集,河水泛滥,渰没民田,经年不涸。明知县陆光祖凿渠疏水,民免垫溺。继而知县徐廷祼等相继有功。皇清知县张中选疏凿深广其渠,南起交卸村,北抵屯子镇,工成九十馀里。按《明一统志》:天下水不泊者有二,一梁山泊,一长丰泊。后为牧地,然当为水所渰。
白龙潭,在县西南四十里,新集大堤之西,四时不竭。明嘉靖时,深处时有龙吟。
黑龙潭,在县南四十馀里,大屯东南,岁旱祷雨辄应。乡人建龙王祠于潭上。
井固,在井固村,其深不测,相传中有水兽,东北入卫。
耿家潭,在县西南三十里耿家庄。
圣水井,在县西三十里西冈之巅。岁旱,父老设空瓶于井上祷之,有水则雨,恒以水之多寡有无卜雨泽焉。
白金泉,在紫金山下。按《明一统志》:相传古玉女鍊丹于此,丹成飞去,即今泉内。色碧如酒,味甘香。山南壁有太守徐闳中泉铭,字剥落不可辨。
甘泉,在黑山涧中,味甘美,土人因呼为甘泉涧。
槛泉,在善化山下,共七十有二。《尔雅》曰:槛泉正出,正出者,涌出也。近日湮塞过多,其存仅半。荆家砦、张家洼、王枫园、石桥头、东阳涧、西阳涧、大屯、大泉、小泉则最著者也。
十里铺堤,南自长寿村,北至侯固寨,长十馀里。明嘉靖时,知县陆光祖筑,董世彦再筑。亭子陂堤,南自傅家庄,北接十里铺,长十里。明万历时,知县任养心筑。
黎水,按《明一统志》:卫河淇水合流至黎阳故城,为黎水。亦曰:浚水。俗传旧水流至浚县南十里,有名外郎河,乃黎之故渠。西经长丰泊,东北
历善化山,复西北会于漳。金时,浚州守以州城象舟,乃自外郎河疏引东北浸而流于此,若舟在水也。
滑县
白马山,在县东北三十四里。开山图云: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故津与县皆以此名。今县有村曰白马墙,盖亦因以名。天台山,在滑县。按《滑县志》:宋天禧三年,河决滑州,发丁夫数万塞之。十月成,高数丈,王曾率百官入贺。一名天台埽,以其近天台山麓。狗脊山,按《县志》:与城西北隅相连,其地出狗脊草,乃名。
滑河,在县南,经北而东,滑最大,自洛以西众水会于滑。唐沈亚之作魏滑分河录。明皇时,得龙于此以献。
王莽河,在县北临河境内。
滹沱泽,在县西北三里,周五里。
白马津,在县西北十里。汉郦食其说沛公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即此。
灵昌津,在废临河县东北二十里,旧名延津。石勒伐刘曜至河,不得渡,流澌风结,济讫,勒自以为得天助,号灵昌津。
双龙潭,在南门外龙王庙东。世传有龙𩰚此,故名。南潭十顷六十亩,西潭十顷四亩,有鱼莲。北龙潭,在县西狗脊山北,十三顷三十六亩。豢龙井,在废韦城内东南隅,即古豢龙氏之乡。
圣井,在县北二十里显灵王庙西。有碑云:无故而汲之者速受其谴,有病而饮之者立愈。冰井,在县西南二十里,韩襄王藏冰之所。八角井,一名新井,在城外北濠下。《太平广记》云:唐贞元中,节度使贾眈因城北有昏垫之患,凿井镇之,潜令人窥,有老人问曰:谁凿此。对曰:节度。老人曰:大妙手,但近东西南北耳。耽曰:是太大也。自此患随息。
陈公堤,在县南门外,一曰:相公堤,州守陈尧佐筑。
瓠子堤,在城西南三里。汉武帝时,河决。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塞之。
东西大堤,一在县西南邢村,一在黄塔儿。东西堤,一在大船头,西接卫辉,东达开州,土人呼为夹堤。一在八字口后,此护灵河堤也。新堤,正统九年,河决胙城,复泛县之马村、大关村、三十馀里,因筑大堤禦之。东接长安界青冈村,号曰:新堤。
灵平埽,元丰元年,塞曹村决河,名其埽曰灵平。
黄河故道,在县西二里。北尽县境,东北有苗固鱼池,蔡、胡诸漯,皆河经流处。今河南徙旧道淤矣。按《清丰县志》:在清丰县东十五里。按《南乐县志》:黄河故道有二,一在南乐县西北郭村,距县十五里。河自浚县大伾山北流,经内黄黄滩村至此,东北入元城界,今惟断岸沙碛存焉。此西黄河故道也。一在南乐县东宋堤之东,距县十八里,自澶州坡,经清丰东六塔,河流至此,北入元城束馆镇。今亦枯竭,故道犹存,此东黄河故道也。按《开州志》:在州南秦台,距城一百二十里,即俗所称响子口,后南徙益远。明正统十三年,河决阳武,循响子口故道东流,抵濮州张秋入海,今塞。按《浚县志》:西南自石济,经黎阳遮害亭,走大伾山下,南为黎阳津,宋南渡后,河身南徙,流沙壅积,山阜重叠,大有深谷为陵之势。卫南坡,在县东五十里。
东明县
白云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郊原平衍,土山突起。当平旦时,白云与山色相映,蔚然可观因名。史称:张良辟榖于东昏之白云,即此。故东明有白云里,附近有怀良村,有白云寺,旧传前有张良洞,今废。
龙光山,在东明县东南三十里龙光集。迤西垒土为台,势高耸。虽经黄河淤没,形尚突然特起元。时有乡民见龙乘于上,赤光闪闪,故又名龙挂山。按《东明县志》:岁旱祷雨于此,辄应。济河,在县南三里,即今之洪河。盖二水合流之会也。按桑钦水经济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流为济,隐见无常。下流出东昏县故城之北,即阳武之户牖乡也,汉陈平家焉。按《东明县志》:济河过东昏,又过平丘县故城南,又东经济阳县南,又北圈东过冤句县故城南,东北会汶水,达于海。
贾鲁河,在县南六十里断头堤,元漕运所也。
元工部尚书贾鲁所开,故名。按《东明县志》:自断头堤流入山东界。
濮河,在县西北,东北流与洪河合,相传庄子垂钓处。按《东明县志》:濮河俗误为普,盖讹,传云。灉河,在县南五十里。《禹贡注》云:水自河出为灉,乃黄河之支流也,今涸。
漆河,在县北门外玉带桥下,西自漆堤,东北入洪河,抵张秋,入海。
响子口,按《东明县志》:在县西南二十里,即黄河之故道也。按《一统志》:其流奋激,声闻数十里,故名。
此下至夹堤俱《县志》
枯河,在县南六十里,杜胜集稍东南,夹河、内河之支流也,今涸,故名。
洪河,在县东南三里许。西由滑县卫南波,经洪门云台口,会济水。东北抵张秋等处入海。每秋水至,自洪门村至十里铺,数十里俱遭渰没,屡岁不收。四十年,知县李遇知督理开凿,还其故道,民得稼穑。
佘家潭,在县东十里。北曰:长潭,南曰:圆潭,相去一里许。
护城堤,周围八里许,阔二丈,高丈馀。
海头集堤,在县东二十里,嘉靖四十二年修。漆堤,在县西十里。
孟华堤,在县南二十五里,柳园店南一里许,东抵山东界,西入滑县界,绵亘二三百里。断头堤,在县南七十里,长堤截其首,故名。杜胜赛堤,在县南六十里杜胜集,迤北。嘉靖十三年增修。
大堤,在县南六十里杜胜集东。西起自胙城,历长垣、东明、曹县、单县,下至徐州,数百里。夹堤,在长堤北大堤南。
长堤,在县南六十里。西入长垣,即新丰长村等堤。东入曹州界,绵亘二百馀里,铺八十馀所。
开州
鸡鸣山,在开州儒学北,莲花池后。
洪洋山,在州东南义井里。《旧志》:明道郎真人尝游于此,一名红羊,按《开州志》:土冈南北绵亘数里。
杏花冈,在开清河西北岸堤口,高约三丈,上可坐三百人,下临河水,草木殊秀,有大杏数株,环列于冈上,花开烂熳可爱,上有观凫亭。吕团冈,在州东南李村里。
龙泉冈,在州清河岸北。按《开州志》:冈上有寺,因名。
望河冈,在开州清河里十字街北,高可二丈许,清河之胜,举在目睫,而河在其西南,登眺者必先焉。
卫阳山,按《开州志》:在东南二十里,居卫之阳,故名。今莫知其处。此下二山俱《州志》
岭子头,在东郭里颛顼城之东,巉岩连络,几一二里。相传颛顼子葬岭东,俗名遮羞岭。瓠子河,在州西新惠里。汉元封元年,河决。武帝自泰山还,率众塞之,筑宫于河上,名曰:宣防。按《开州志》:未载此河。
清河,在州东二十里,澄碧汪洋,终岁不竭,居民造纸为业,长数里。
西湖,在州治西南,空洞可爱,按《开州志》:州西。今久无蓄水,所谓西湖者,惟存沙碱不毛之地而已。
澶渊,在州南。春秋襄公二十年,盟于澶渊处。濮水,按《开州志》:在州东南孟里,距城六十里。《旧志》:以为庄子垂钓,楚使人相问之处。
黑龙潭,在宣房宫下,瓠子河口,大旱不竭,俗称龙湫,多题咏。
莲花池,在儒学后,池水渊洁,后壅塞。明天顺间,浚之。万历间,复浚之。
南湖,在州东南得胜堤下。每秋潦辄成巨浸,望之如湖。
莲花潭,在龙潭南三里。方五六顷,每秋水泛溢则与龙潭通。
澶州坡,或曰古澶水也。《旧志》:在顿丘废县西南二十里,伏流至古繁水,谓之繁泉。今按:澶水由开州南界,东北径清河头,十之七分注于霸家河。又东径濮州,入于张湫,十之三分注于清丰县东南界孙古城北,汇为朱龙河。又西受硝河之水,自傅家河而东注者,流次邵家湾,次英满城,而北潴于南乐赵庄间。溢则东引清流桥,以达束馆镇。万历七年,知州丘东昌始浚坡,筑郭家寨口,距城五里,长四百八十步。今濮州清丰南乐多有阻塞,水不能泄。
高平渠,水经注濮阳有寒泉冈,诗所咏:在浚之下,乃高平渠也。
百尺沟,今湮为田,不知其处。
赵村坡,在州东北。
韩村堤,此堤外为滑水,水发则祸州,州四面去水道甚远,下无所泄,故不能仰受滑水。横龙埽、王八埽、王楚埽、孙陈埽、
小吴埽、大吴埽、商胡埽、明公埽。
此诸埽自河南徙,多湮废。
长垣县
宜丘,在县北十五里,四围约数亩,高耸数仞。断续起伏,形势蜿蜒,上有古寺,曰:万寿。
学堂冈,在县北十里。平广突兀,为一邑主山。大冈,在县东五十里,雄峙环抱,屹然而高。卢冈,在县东二十五里,南北两阜相望,中贯以河。
荆冈,在县东南四十里。
黄河,在县南六十里。按《东明县志》:黄河原在县南十里响子口,后徙杜胜集南关外,去县六十里,上接三门七井,下灌吕梁二洪,波涛汹涌,今南徙。
淘背河,在县南三十里,连年黄河水即由此东行,亦一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