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文学总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七十卷目录

 文学名家列传五十八
  宋八
  梅尧臣      江休复
  章望之      王逢
  孙唐卿      黄庠
  杨寘       聂冠卿
  狄遵度      周尧卿
  谢伯初      张景
  柳永       张在
  黄晞       史炤
  杨备       李淑
  郑戬       丘浚
  管师复      詹庠
  宋咸       齐唐
  郭铨       蔡仲舒
  郑玉伯      单锡
  单锷       鲁交
  潘邠老      蔡高
  林通       方仲谋
  唐则       姚辟
  李阳孙      计有功
  谢景初      曾朝阳
  吴师孟〈缜〉   于焘
  金君卿      李谨交
  覃昌       吴穆
  慎伯筠      王鸿
  李详       王奇
  高怿       赵师民
  苏随       王观
  张洞       徐无党
  于房       张亚卿
  施昌言      蔡元导
  黄庶       黄通
  田辟       宗翼
  何涉

文学典第七十卷

文学名家列传五十八

宋八

梅尧臣

《宋史·文苑传》: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簿,钱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倡,一府尽倾。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精思苦学,繇是知名于时。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尝语人曰: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世以为知言。历德兴县令,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税,佥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预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录其子一人。宝元、嘉祐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又尝上书言兵。注《孙子》十三篇,撰《唐载记》二十六卷、《毛诗小传》二十卷、《宛陵集》四十卷。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善谈笑,与物无忤,诙嘲讥刺托于诗,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名重于时如此。
按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驺呼属路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恤其家粤六月甲申其孤,增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自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氏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閒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馀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驩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馀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馀人列,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三年,冬祫于太庙御史中丞韩绛言,天子且亲祠当更制,乐章以荐祖考惟梅,某为宜亦不报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曾祖讳远,祖讳邈皆不仕父讳让,太子中舍致,仕赠职方郎中母曰仙游县,太君束氏又曰清河县,太君张氏初娶谢氏封,南阳县君再娶。刁氏封某县君子男五人,曰增曰墀曰坰曰龟儿一,早卒女二人长,适太庙斋郎薛通次尚幼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铭曰不戚其穷不困其鸣不踬于,艰不履于倾养其和平以发。厥声震越浑锽,众听以惊以扬其清,以播其英以成,其名以告诸冥。
《虚谷閒抄》: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预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书也,语其妻曰吾今修书可谓胡孙入,布袋矣。妻曰君于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闻者皆谓确对。
《六一诗话》:苏子瞻学士蜀人也。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彝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此诗在圣俞集中未为,绝唱盖其名重天下一篇,一咏传落戎狄而异域之人,贵重之如此耳子瞻以,余尤知圣俞者得,之因以见遗余家旧蓄琴,一张乃宝历三年雷会所斲距今二百五十年矣。其声清越如击,金石遂以此布,更为琴囊二物真余家之宝玩也。按《归田录》:王副枢畴之夫人,梅鼎臣之女也景彝。初除枢密副使梅夫人入谢,慈寿宫太后问夫人:谁家子对曰梅鼎臣女也。太后笑曰:是梅圣俞家乎。由是始知圣俞名闻,于宫禁也圣俞在时家,甚贫余或至其家饮酒,甚醇非常人家所有问,其所得云皇亲有。好学者宛转致,之余又闻皇亲有以钱数千,购梅诗一篇者,其名重于时如此。

江休复

《宋史·文苑传》:休复,字邻几,开封陈留人。少彊学博览,为文淳雅,尤善于诗。喜琴、奕、饮酒,不以声利为意。进士起家,为桂阳监蓝山尉,骑驴之官,每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得之。举书判拔萃,改大理寺丞,迁殿中丞。献其所著书,召试,为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与苏舜钦游,坐预进奏院祠神会落职,监蔡州商税。久之,知奉符县,通判睦州,徙庐州,复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登闻鼓院,为群牧判官,出知同州,提点陕西路刑狱,入判三司盐铁勾院,修起居注,累迁尚书刑部郎中,卒。休复外简旷而内行甚饰,事孀姑如母,所与游皆一时豪俊。为政简易。尝著《神告》一篇,言皇嗣未立,假神告祖宗之意,冀以感悟。又尝言昭宪太后子孙多流落民间,宜甄录之。著《唐宜鉴》十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文集二十卷。

章望之

《宋史·文苑传》:望之,字表民,建州浦城人。少孤,喜问学,志气弘放。为文辩博,长于议论。初由伯父得象荫为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逾年辞疾去,求举贤良方正,得象在相位,以嫌扼之,乃上书论时政凡万馀言,不报。丁母忧,毁瘠过制。服除,浮游江、淮间,犯艰苦,汲汲以营衣食,不自悔,人劝之仕,不应也。其兄拱之知晋江县,忤其守蔡襄,怒,诬以赃,贬。望之号泣,力诉于朝。时襄方贵显,事久不得直。望之诉不已,章十馀上,起狱数年,朝廷为再劾,卒脱拱之冤,复官如初,望之遂不复仕。覃恩迁太常太祝、大理评事。翰林学士欧阳修、韩绛、知制诰吴奎、刘敞、范镇同荐其才,宰相欲稍用之,除佥书建康宁节度判官,不赴。又除知乌程县,趣令受命,固辞,遂以光禄寺丞致仕,卒。望之喜议论,宗孟轲言性善,排荀卿、扬雄、韩愈、李翱之说,著《救性》七篇。欧阳修论魏、梁为正统,望之以为非,著《明统》三篇。江南人李觏著《礼论》,谓仁、义、智、信、乐、刑、政皆出于礼,望之订其说,著《礼论》一篇。其议论多有过人者。尝北游齐、赵,南汎湖、湘,西至汧、陇,东极吴会,山水胜处,无所不历。有歌诗、杂文数百篇,集为三十卷。

王逢

《宋史·文苑传》:逢,字会之,太平州当涂人。其四世祖居岩,仕唐为骁卫长史。遭乱弃官,归居青山,杨行密据淮南,使人以兵迫起之。居岩散遣其家人,而以一身归行密,授以湖州别驾,不遣。一日,行密大会,失居岩,亟使人掩其家,无一人在者。其后有人于嵩山见空石室,访其旁,或云有道人王居岩居此,去而莫知其所终。子孙仕无显者,至逢,博学能属文,尤长于讲说。少举进士不中,去,教授苏州,学者尝数百人。晚始登第,补南雄州军事判官,归为国子监直讲兼陇西郡王宅教授,李玮从学,事之甚谨。岐国公主既降,玮为逢求迁官,且有命,逢辞不受。久之,以太常博士通判徐州,卒。逢为人乐易,笃于朋友,与胡瑗最善。喜著书,有《易传》十卷、《乾德指说》一卷、《复书》七卷。妻陈氏亦有贤行,无子。

孙唐卿

《宋史·文苑传》:唐卿,字希元,青州人。少有学行,年十七,以书谒韩琦,琦甚器之。与黄庠、杨寘自景祐以来俱以进士为举首,有名一时。唐卿初中第,通判陜州,于吏事若素习。民有母再适人而死,及葬其父,恨母之不得祔,盗母之丧而同葬之。有司论以法,唐卿时权府事,乃曰:是知有孝而不知有法尔。乃释之以闻。未几,丁父忧,毁瘠呕血而卒。诏赙其家。

黄庠

《宋史·孙唐卿传》:庠字长善,洪州分宁人。博学强记,超敏过人。初至京师,就举国子监、开封府、礼部,皆为第一。比引试崇政殿,以疾不时入,天子遣内侍即邸舍抚问,赐以药剂。是时庠名声动京师,所作程文,传诵天下,闻于外夷,近世布衣罕比也。归江南五年,以病卒。

杨寘

《宋史·孙唐卿传》:寘字审贤,察之弟。少有隽才,庆历二年举进士京师,试国子监、礼部皆第一。既试崇政殿,帝临轩启封,见名,喜动于色,谓辅臣曰:杨寘也。遂擢第一,公卿称贺为得人。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未至官,持母丧,病羸卒,特诏赙恤其家。先是,其友梦寘作龙首山人,寘自谓:龙首,我四冠多士;山人,无禄位之称。我其终是乎。已而果然。

聂冠卿

《宋史本传》:冠卿,字长孺,歙州新安人。五世祖师道,杨行密版奏,号问政先生,鸿胪卿。冠卿举进士,授连州军事推官。杨亿爱其文章,于是大臣交荐,召试学士院,校勘馆阁书籍。迁大理寺丞,为集贤校理、通判蕲州。坐尝校《十代兴亡论》谬误落职。再迁太常博士,复集贤校理。言:天下旬奏狱,虽笞、杖并覆,而徙、流不系狱者乃不以闻,非所以矜慎刑罚之意。请自今罢覆笞、杖罪,自徙以上虽不系狱,亦奏覆。从之。判登闻鼓院,历开封府判官、三司盐铁度支判官,同修起居注。累迁尚书工部郎中。初,翰林侍讲学士冯元修大乐,命冠卿检阅事迹。又预撰《景祐广乐记》,特迁刑部郎中、直集贤院。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判太常礼院,纠察刑狱。奉使契丹,其主谓曰:君家先世奉道,子孙固有昌者。尝观所著《蕲春集》,词极清丽,因自击毬纵饮,命冠卿赋诗,礼遇甚厚。还,同知通进银台司、审刑院,入翰林为学士。母亡,起复,判昭文馆。未几,兼侍读学士。冠卿每进读《左氏春秋》,必引尊王黜霸之义以讽。一日,坠笏上前,帝悯冠卿丧毁羸瘠,既退,赐禁中汤齐。未几,告归葬亲,至扬州卒。诏以其弟太常博士世卿通判宣州。初,世卿监延丰仓,掘地得古砖,有隶书字,半漫灭。其可辨者云:公先世饵霞栖云,高尚不仕,累石于江滨。又云:昭王大丞相聂。又云:水龙夜号,夕鸡骇飞。其年九月十二日卒,年五十五。冠卿始见而恶之,至是,校所卒岁月及其享年,无少异者。冠卿嗜学好古,手未尝释卷,尤工诗,有《蕲春集》十卷。

狄遵度

《宋史·狄棐传》:棐,潭州长沙人。子遵度,字元规。少颖悟,笃志于学。每读书,意有所得,即仰屋瞪视,人呼之,弗闻也。少举进士,一斥于有司,耻不复为。以父任为襄县主簿,居数月,弃去。好为古文,著《春秋杂说》,多所发明。尝患时学靡敝,作《拟皇太子册文》《除侍御史制》《裴晋公传》,人多称之。尤嗜杜甫诗,尝赞其集。一夕,梦见甫为诵世所未见诗,及觉,才记十馀字,遵度足成之,为《佳城篇》。后数月卒。有集十二卷。

周尧卿

《宋史·儒林传》:尧卿,字子俞,道州永明人。警悟强记,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举进士,历连、衡二州司理参军、桂州司录。知高安、宁化二县,提点刑狱杨纮入境,有被刑而耘苗者,纮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我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纮至县,以所闻荐之。后通判饶州,积官至太常博士。范仲淹荐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以庆历五年卒,年五十一。始,尧卿年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知而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矣。卒能如母之言。及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既葬,慈乌百数衔土集陇上,人以为孝感所致。其于昆弟尤笃友爱。又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必以周宗族朋友,罄而后已。为学不专于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也。郑之笺欲详,或远于性情,非以意逆志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由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耶。读庄周、孟子之书,曰:周善言理,未至于穷理。穷理,则好恶不缪于圣人,孟轲是已。孟善言性,未至于尽己之性。能尽己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而可与天地参,其唯圣人乎。天何言哉。性与天道,子贡所以不可得而闻也。昔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惟不言,故曰不能而已,盖言生于不足者也。其讲解议论皆若是。有《诗》《春秋说》各三十卷,文集二十卷。七子:论,鼎州司理参军;诜,湖州归安主簿;谥、讽、諲、说、谊。

谢伯初

《石林诗话》:闽人谢伯初者,字景山,当天圣景祐之间以诗知名余,谪夷陵时景山方为,许州法曹以长韵,见寄颇多佳句有云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余答云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盖景山诗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如乱,云之句故余以此。戏之也景山诗颇多,如自种黄花添野景,旋移高竹听秋声园林换,叶梅初熟池馆无人。燕学飞之类皆无愧,于唐诸贤而仕宦不偶终以困,穷而卒其诗今已不见于世。其家亦流落不知所,在其寄余诗殆今三十五年矣。余犹能诵之盖,其人不幸既可哀其诗,沦弃亦可惜因录于此诗,曰江流作险似瞿塘满峡猿声断,旅肠万里可堪人谪宦经年,应合鬓成霜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异域化为儒,雅俗远民争识校雠郎才如梦,得多为累情似安仁久悼亡下国。难留金马客新诗传与竹枝,娘典辞悬待修青,史谏草当来集皂囊莫,谓明时暂迁谪便将缨足濯沧浪。

张景

《湘山野录》:张晦之景,以古学尚气义走河朔与,冀州一侠少游后侠者,不轨事败景亦连继,捕之甚急遂改姓名,李田遁窜四海所至即题,曰我非东方儿木子也。不是牛耕土田也欲识,我踪迹一气万物母,盖景尝撰《河东柳先生集》,序破题曰一气万物之母也。世尽知之景所以遍题者,亦欲导于知己简寂观,道士陈履常善奏章,能游神于冥寞景,以李田姓名谒之,求奏一章以决休否,陈许之一夕天虚夜清冠,简精恪自初夜抱,章俯伏于露坛后夜方,起起忽谴之曰:阴冥之事尔尚欺之,况人间乎吾上及三清,下逮九幽阅籍无李田者,子以欺阴固无休徵矣。景终于一散官寿不五十,陈康肃尧咨知荆南怜其道,穷为葬于龙山落庐,在荆江之沲阴枯桑废田子,孙凋零尽为渔樵佣,估嗟哉陆鲁望。所谓莫倚文章庇子,孙集三十卷行于世。

柳永

《避暑录话》: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初举进士登科为睦州,掾旧初任官荐举法不限,成考永到官郡将知其与,监司连荐之物议,喧然及代还至铨有摘以言者,遂不得调自是诏初任官,须满考乃得荐举自永始永初,为上元辞有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之句传禁中多称,之后因秋晚张乐有使作,醉蓬莱辞以献语不,称旨仁宗亦疑有欲为之,地者因置不问永亦善为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为。己累后改名三变,而终不能救择术不可,不慎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明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永终屯田员外郎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时求其后不得乃为出钱葬之。
《渑水燕谈录》:柳三变,景祐末登进士第,少有俊才,尤精乐章,后以疾更名永字耆卿,皇祐中久因选调入。内都知史甚爱其才而怜,其潦倒会教坊进新曲,醉蓬莱时,司天台奏老人星见史,乘机荐之仁宗大悦。
《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骪,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三变闻之作宫,词号醉蓬莱因内,官达后宫,且求其助仁宗闻而觉之,自是不复歌其词矣会改京官,乃以无行黜之后,改名永仕至屯田员外郎。
《画墁录》:柳三变,既以调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袛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会道绿,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福建通志》:柳永,字耆卿,崇安人。景祐进士博学能文,仁宗诞辰太史奏老人星见,永为醉蓬莱词以献大臣,荐之仁宗曰此人工,于填词岂可令之仕宦,永闻遂自称奉,旨填词卒于襄阳范镇见,其词尝叹曰仁宗四十年,太平镇在翰苑不能出一语歌咏,乃于耆卿见之。

张在

《渑水燕谈录》:青州布衣,张在少能文尤精诗,奇蹇不遇老死场屋尝,题兴龙寺老柏院诗云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大为人传诵文潞公皇,祐中镇青诣老柏树访,在所题字已漫灭公惜其不传为,大字书于东廊之,壁后三十馀年当元丰癸亥,东平毕仲甫将叔见,公于洛下公诵其诗嘱,毕往观毕至青访其故处,壁已圯毁,不可得为刻于天宫石柱,又刻其故所题之处。
《青州府志》:张在齐乘,曰毕仲愈至洛谒文潞,公公曰青州富庶,地宜牡丹春时游乐之盛,不减洛阳古今人。作诗者甚多而布衣张在,一绝最为可爱其诗,曰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去复回惟,有观中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文公为刻老,柏院壁下老柏院在府,城西北隅今故址亦不复,存矣在盖宋之能诗者。

黄晞

《渑水燕谈录》:建安黄晞,庆历中游京师高文,苦学为世称重著,书数万言自号謷隅,子贫有守不干科举,而貌寝气寒不自修饰,石守道太学生员厚礼币,聘为学正踰垣避之,故欧文忠公诗曰羔雁聘,黄晞晞惊走邻家近臣交章。荐其道义诏受京官将,为国子司业拜命数月暴卒僧舍。

史炤

《四川通志》:史炤,眉山人,博古能文苏轼兄弟,以师事之著《通鉴释文》三十卷。

杨备

《苏州府志》:杨备,天圣中知长溪县忽梦,作诗云月俸蚨钱数甚微,不知从宦几时归东吴,一片轻波在欲问何人买,钓矶意甚异之明道,初改知华亭丁内艰,遂家于吴乐风俗之美因悟,梦中语尝效白居易,体作姑苏好十章,又作姑苏百题每题笺,释其事官至郎中。

李淑

《江南通志》:淑,字献臣,若谷子年,十二真宗幸亳献文行在真宗,奇之命赋诗赐童子出,身试秘书省校书郎寇准,荐之授馆阁校勘后修,真宗实录为检讨,官书成改国史院,编修官召试进士及第,历官翰林学士卒赠尚,书右丞淑警敏过人,博习诸书详练朝廷典故,凡有沿革帝多咨访制作诰命为时所称。

郑戬

《江南通志》:戬,字天休,吴县人。戬少孤,客京都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天圣二年进士与,兄载齐名官至宣徽北院使,卒赠太尉谥文肃弟戭登景,祐元年进士历官刑,部侍郎戡宝元元年进士,太子中舍人。

丘浚

《江南通志》:浚,黟人,天圣中进士为句容令,历官至殿中丞多宦绩,尝上感事百篇往往刺讥权贵,执政请诛之仁宗,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古有郇谟哭市,其斯人之徒欤。

管师复

《浙江通志》:师复,龙泉人,从胡安定学有盛名隐居,不仕仁宗召至问曰:卿诗所得如何对,曰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钓无痕臣所得也。赐爵不受归人,称卧云先生有集行于世。

詹庠

《福建通志》:庠,字周文,崇安人。祥符进士官至三,门白波辇运判,景祐中进君臣龟鉴六十卷,赐诏褒谕。

宋咸

《福建通志》:咸,字贯之,建阳人。天圣进士累官韶州,守有治声以馈饷功转职,方员外郎至都官郎中著,书甚富欧阳修尝叹赏之。

齐唐

《绍兴府志》:唐,字祖之,山阴人。唐观察使浣之后,少贫苦学得书辄手,录之过诵不忘郡从事,魏庭坚闻士也谓唐曰今士多不,读书唐曰幸公任意以,几上书令唐一诵,之如何庭坚以一帙,开示乃文选头陀。寺记而唐诵不遗一字,庭坚大惊服,登天圣八年进士,常进龙韬豹略赋两应制科,对策皆第一当路忌,其切直复排去之后,为南雄州佥判会交趾,进麒麟唐据史传非之斥蛮人。绐中国众服其博物,以职方员外郎致仕初鉴,湖东北有山岿然与禹陵,相望最为山水奇,绝处唐命其山曰少微,而卜筑焉所著有学苑《精英少微集》各三十卷。

郭铨

《江西通志》:铨,初名仅,泰和人。与子之美同登,景祐进士通判,河南府帝嘉其父子,同科下诏褒宠特赠,太常博士之美屯,田员外郎上强国富民,书词藻赡蔚天子悦之,进编修国史迁集贤学士。

蔡仲舒

《江西通志》:仲舒,字王臣,新昌人。景祐中进士初不,善治生产而苦志,于学初为鄂州崇阳,簿监司列荐其才授通山,令寻更湘潭缙云会,昌以弭盗有功奏改承奉郎,武胜军佥判致仕,加太子中允居家犹力。学不辍性喜吟咏,有诗数百篇人多脍炙之。
郑伯玉
《福建通志》:伯玉,字宝臣,莆田人。景祐元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韩琦荐为殿中侍御史,为人峭直不屈权贵好,为诗所作三百馀篇名锦,囊集异己者多嫉之,以亲老弃官归二十馀年卒。

单锡

《宜兴县志》:锡,字君赐,嘉祐二年进士,明阴阳图纬星历诸书无,不该贯尝修本邑风,土记传于世与苏,轼为同榜进士轼,爱其贤以女兄之子,妻之来宜兴每寓其家弟锷。

单锷

《江南通志》:锷,字季隐,宜兴人。嘉祐四年进士,博学明经尝著吴中水,利书苏轼录进于朝不果,行后之言水利者必宗之。

鲁交

《四川通志》:交,字叔达,梓州人。刻苦力学长于诗仁,宗手录交清夜吟,赐天台山嘉其清绝也。仕至虞部员外郎。

潘邠老

《陕西通志》:潘邠老,邠州人,读书于州北蒲泽谷中,以诗见重于范文正,公如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尤为古今绝调。

蔡高

《福建通志》:高,字君山,襄弟景祐进士,初调长溪尉迁太康主簿尝与,欧阳修言曰天子以六科策士,而学者以记,闻应对为事非古取士意也。乃自攻苦为学及卒,襄发其遗稿得十数万言,皆当世急务后朝廷,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条,目于高稿得其五六因,共叹为奇才年仅二十八。

林通

《广西通志》:通,字达夫,富川人。仁宗时仕为御史,弃归隐县之豹山人。因名其山曰隐山岩,曰潜德岩时往来郎山,穿石岩有诗云凿开混沌,鸿濛地透出明通公溥天其学,不流枯寂当于时用所遭不,偶遂退而终身焉。

方仲谋

《浙江通志》:仲谋,字公辅,淳安人。登进士第刚直,自持仁宗奇之手诏,褒美出为歙州推官时户,税不以式仲谋力为辨,之继擢大理丞知溧阳县,累官殿中丞仲谋禀性贞介,而文藻蔚然所著有雉山集二十馀卷。

唐则

《广西通志》:则,字世范,兴安人。少以学行称,举进士历官至侍郎晚,归筑馆授徒以身率后进,虽极寒盛暑不少倦经,史皆训诂成一家言二子,叔夏叔献相继登第。

姚辟

《江南通志》:辟,字子张,金坛人。第进士授项城令通,州通判所至有声,时以辞章相尚辟独究心,六经而论说多所开,发修礼书有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欧阳修甚称之。

李阳孙

《江西通志》:阳孙,字祖德,崇仁人。庆历二年三礼出,身主封川簿官满,挈妻子徒步归道逢晏,元献深器重之赠诗,有三年 旧一家,贫之句官至殿中丞,有古律诗号挂冠集。

计有功

《四川总志》:有功,临邛人,用章之孙其父良辅,庆历三年进士有,功夙好学有至行尝著唐,诗纪事行于世。

谢景初

《浙江通志》:景初,字师厚,绛之子。庆历六年甲科及,第以大理评事知越州,馀姚县始作海塘防水患民。赖以安累迁,益州路提点刑狱以屯田,郎致仕性倜傥劲峭博学能文,尤长于诗婿黄庭坚以诗名。家庭坚自谓,本从谢公得句法。

曾朝阳

《江西通志》:朝阳,永丰人。庆历进士,宰石首宽其赋税改,忠州从事教民力兴文学,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吴师孟〈缜〉

《四川总志》:师孟,成都人。庆历进士,及第博学善大,书以文著名官至通议,大夫子缜初登第求与修,唐书欧阳永叔,以其年少拒之及书成缜乃,作唐书纠谬。

于焘

《山东通志》:焘,字彭年,寿光人。博学能文,喜言兵。庆历中,帝春秋高皇嗣,未立焘上疏宜早定储位,后英宗即位人以先识称之。

金君卿

《江西通志》:君卿,字正叔,浮梁人。淹贯百家下笔顷刻,千百言文名甚著景祐中,范仲淹守饶延为师庆历进士,历官至度支郎中,擅能誉尝著易笺有文集。

李谨交

《四川总志》:谨交,成都人。幼颖异读书一过,辄能暗诵父师器之年十四,举进士仁宗中黄门,引内赐坐尝进牡丹,诗官至鄂州观察推官。

覃昌

《广西通志》:昌,融县人。家世业儒祖父以宦,绩显昌独闭门讲学,以求道为己任文峻而整学精,而覈其教人一本六经庆历五年,登王俊民榜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有文集。

吴穆

《江西通志》:穆,南城人,祥符中举进士后皇,祐癸巳推恩。乃以文学赐出身任郴县主,簿为学刻苦自励书未尝释手,所为文辞曲中绳墨故,屡效于有司性宽平,修谨与人接言语不妄,肆而和易以致恭,故无贵贱疏戚皆爱之焉。

慎伯筠

《浙江通志》:伯筠,字东美,西安人。豪于诗贡京师,至礼部贡院见棘闱严,甚曰此非所以待天下士也。拂衣归嘉祐间韩琦,荐之与林和靖俱至伯筠,留京师一日遇髽紒道人,谈论累日人莫能解,自是不饮亦不作诗。

王鸿

《江西通志》:鸿,字翼道,雩都人。工隶篆善八分书皇,祐中以乡举游,太学再荐省试第一,因作失韵被黜丞相王,旦叹息而抚慰之鸿归择邑治之,南四十里泉石清胜筑室隐焉。其山曰峿山岩曰需,岩从学者百馀尝用野,菜四十九盐一作羹饷客,自号曰大衍羹谓是羹胜于五侯,鲭也周茂叔倅郡时以诗,通问郡守刘彝,以书币聘掌郡校不就,肥遁四十馀年尝注太元经今不存。

李详

《福建通志》:详,字自明,光泽人。幼警悟善属文,既长笃志经术议论,纯正知浔州立学校革,颓俗终太仆丞。

王奇

《赣州府志》:奇,字汉谋,赣县人。少为县掾史县令偶,题屏障画雁云只只,衔芦背晓霜昼随鸳鹭立,寒塘奇密续云晚来。渔棹惊飞去书破遥天字,一行令奇之因劝之,学后游京师有声场屋,间居李文靖公沆,客舍文靖薨于位,章圣临奠见屏间秋兴诗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宿寺梦,回荷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问为谁作左右以奇对因召见,占对称旨特许殿试既登科,有谢诗曰不拜春官为座,主亲逢天子作门生官至殿中侍御史。

高怿

《陕西通志》:怿,字文悦,西安人。幼孤养于外家十三,能属文通经史百家之书,筑室豹林谷从种放学,放奇之不敢处,以弟子与张荛许勃号南山,三友寇准闻其名荐之辞,不起文彦博表其经术,该通有高世之行可以励风俗诏,赐第一区嘉祐中除光禄寺丞,复固辞梦道士,持素书聘为白鹿洞主卒。

赵师民

《山东通志》:师民,字周翰,临淄人。九岁能属文举进士,领诸城主簿学问精博孙奭。自以为不及除齐州,推官王尧臣庞籍,荐为国子监直讲加崇政,殿说书会赵元昊。反罢进讲师民上书陈,五十事因献劝讲,箴迁天章,阁侍讲累请补郡,出知耀州三迁刑部郎中,有集三十卷子彦若试中书舍人。

苏随

《福建通志》:随,晋江人。嘉祐二年进士任博罗,令弃官归遂不与,俗接一夕梦游异境,觉而赋诗曰梦乘,鸾凤到仙家侍女,风流魏月华琥珀,盏斟千岁酒琉。璃瓶种四时花,金函藏箓文刊玉石壁题,名篆点砂一枕北窗,初睡觉日移门外柳阴斜,后数年端坐而逝。

王观

《江南通志》:观,字通叟,惟熙从子。天资英迈洽闻强记善属文。与从弟觌声称籍甚秦,观谓其昆弟高才力学,无与比者试开封府相继,为第一观中嘉祐二,年第迁大理寺丞知江都,县卒所著有天鬻子及扬州赋。

张洞

《河南通志》:洞,字仲通,祥符人。父惟简太常少卿洞幼开,悟日诵书数千言为文,甚敏未冠奕然有声仁,宗时以布衣上方略,寻举进士调连州判官,以荐充秘阁校理在馆。久数有建明帝以为知经,因赐飞白善经字宠之官,终工部侍郎。

徐无党

《浙江通志》:无党,永康人。从欧阳修学古文词,修尝称其文日进如,水涌而山出又云驰骋之,际非常人笔力可,到尝注五代史妙得良史笔意,皇祐中以南省第一人,登进士第仕止郡教授惜勿究厥施云。

于房〈父皓〉

《浙江通志》:房,浦江人。其先自河内来迁,父皓有学行尤长于文辞,会五季之乱抗志不仕,房为文有父风而精简过之远,迩学徒咸从之游嘉祐四年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应天府南京留守,司子世封正封,亦举进士世封晚乃著易,诗书四十卷正封著春秋三传,是非说二十卷正封善正书,类颜真卿世多传之。

张亚卿

《广西通志》:亚卿,雒容人。种学积文濒老不衰,皇祐初擢第廷对见黜,后不预计偕郡守鲍,安丘奇其才以遗佚荐寻,登郑獬榜进士官至朝议郎廉州,通判同郡有王之才,与张亚卿齐名庆历间,登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工部侍郎。

施昌言

《浙江通志》:昌言,吴兴人。宝元间仕殿中侍,御史尝撰唐文粹后序。

蔡元导

《江西通志》:元导,字浚仲,临川人。博闻强记与弟,元翰共学有市书者,过之留数部经宿还之。曰:吾所熟习也。其人请诵之皆然,客怒焚其书,导笑与之直里人目其所,曰焚书丘兄弟试茂才,异等科报罢张方平来,别曰刘蕡下第我辈何颜元导。应声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后,与子承禧同登嘉祐二年,进士官终南剑州推官。

黄庶

《江西通志》:庶,字亚夫,分宁人。登嘉祐进士,历州郡从事摄康州治,有声因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有诗云: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稚乳。公私鞭笞急,醉眠听秋雨。又题怪石诗云: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莓苔大都。皆奇语云著《伐檀集》

黄通

《福建通志》:通,字介夫,邵武人。嘉祐进士,韩琦范仲淹荐,其才除大理丞有为,元夕灯诗谁将万斛,金莲子撒向皇都,一夜开通以词语未壮,自作云秦楼十二玉,梯横紫府千门夜不,扃疑是嫦娥弄春色彩云,移下一天星其雄伟类如此。

田辟

《江西通志》:辟,字思孟,南康人。性嗜学能诗嘉祐间,游上庠三十年不第,不复应举自号大隐居。士子九人各授一经,擢进士第者五如鹗如鹄,如鳌如鹏如鸿推恩赐,第者二族子杞亦登进士,时称八桂其后裔,终宋世登科者,复九人郡称义方田氏。

宗翼

《河南通志》:冀,虞城人。笃孝恭谨负米,养母好学强,记经籍一见,即能默写书学欧阳虞,柳皆得其楷法能属文,隐而不仕家无斗粟怡怡如也。戚同文谓其有古人风,卒年八十馀,子度举进士,官至西京转运使。

何涉

《四川总志》:涉,汉安人。读书昼夜刻苦六经,百家山经地志,医卜之术无所不通,一过目终身不忘,举进士,知合州迁司户员外郎,著有《春秋本旨卢江集》七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