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二十六卷目录

 官制部汇考四
  汉〈总〉

铨衡典第二十六卷

官制部汇考四


汉因秦制,设百官之职。
《汉书·百官公卿表》:秦兼天下,立百官之职,汉因循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王莽篡位,慕从古官,而吏民弗安,亦多虐政,遂以乱亡。故略表举大分,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
〈注〉应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

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太尉,秦官。
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

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
应劭曰:司马,主武也,诸武官亦以为号。

以冠将军之号。
师古曰:冠者,加于其上,共为一官也。

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有长史,秩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
应劭曰:侍御史之率,故称大夫云。臣瓒曰:茂陵书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

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
服虔曰:直指,指事而行,无阿私也。师古曰:衣以绣者,尊宠之也。

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后省。八年复置,后省。哀帝元寿二年复置,位在三公上。
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绶,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
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裔,有长史,秩千石。
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
应劭曰:常,典也,掌典三礼也。师古曰: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也。后改为太常,尊大之义也。

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均官、都水两长丞。
服虔曰:均官,主山陵上槁输入之官也。如淳曰:律都水,治渠堤水门。《三辅黄图》云:三辅皆有都水也。

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又廱太宰、太祝令丞。
如淳曰:五畤在廱,故特置太宰以下诸官。

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庙祀,初置太卜。
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诸陵邑属三辅,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郎中令,秦官。
臣瓒曰: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

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
应劭曰:光者,明也。禄者,爵也。勋,功也。

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
服虔曰:与期门下以微行,后遂以名官。师古曰:羽林亦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

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郎掌守门户,出弃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
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也。

秩皆比千石。
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仆射。
应劭曰:谒,请也,白也。仆,主也。

秩比千石。
期门掌执兵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员,多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
师古曰:贲,读与奔同,言如猛兽之奔。

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师古曰:五兵谓弓、矢、殳、矛、戈、戟也。

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
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取其领事之号。
孟康曰:皆有仆射,随所领之事,以为号也。若军屯吏,则曰:军屯仆射,永巷,则曰永巷仆射。

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
师古曰:汉《旧仪》云:卫尉寺,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区庐者,若今之仗宿屋矣。

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
师古曰:《汉官仪》云: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令,秩六百石。旅,众也。贲与奔同,言为奔走之任也。

卫士三丞,又诸屯卫候、司马二十二官皆属焉,长乐、建章、甘泉卫尉皆掌其宫。
师古曰:各随所掌之宫以名官。

职略同,不常置。
太仆,秦官。
应劭曰:周穆王所置也,盖大御众仆之长中大夫也。

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
师古曰:家马者,主供天子私用,非大祀戎事,军国所须,故谓之家马也。

又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
伏俨曰: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軨,今之小马车,曲舆也。师古曰:軨,音零。

又龙马、闲驹、橐泉、騊駼、丞华五监长丞。
如淳曰:橐泉厩,在橐泉宫下。师古曰: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騊駼出北海中,其状如马,騊音徒高反,駼,音涂。

又边郡六牧师菀令各三丞。
师古曰:《汉官仪》云:牧师,诸菀三十六所,分置北边西边,分养马三十万头。

又牧橐、昆蹄令丞,
如淳曰:《尔雅》曰:昆蹄研,善升甗者也,因以为厩名。师古曰:牧橐,言牧养。橐,驼也。昆,兽名也。蹄研者,谓其蹄下平也。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而能升之也。蹄,即古蹄字耳,研音五见反。甗,音言,又音牛偃反。

皆属焉。
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
应劭曰:主乳马取其汁,挏治之味酢,可饮,因以名官也,如淳曰:主乳马,以韦革为夹兜,受数斗,盛马乳,挏取其上肥,因名曰挏马,《礼乐志》:丞相孔光奏省乐官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今梁州亦名马酪为马酒。师古曰:挏,音徒孔反。

初置路軨。
廷尉,秦官。
师古曰: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哀帝元寿二年,复为大理,王莽改曰作士。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裔,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
应劭曰:郊庙行礼,赞九宾鸿声胪传之也。

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
如淳曰:《汉仪注》,别火,狱令官,主治改火之事。

及郡邸长丞。
师古曰: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初置别火,王莽改大鸿胪曰典乐。初,置郡国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
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
如淳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

内官长丞。
师古曰:《律历志》:主分寸尺丈也。

又诸公主家令、门尉皆属焉,王莽并其官于秩宗。初,内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
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
孟康曰:均输,谓诸当所有,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地,土所饶平其所在,时贾官更于佗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也。

斡官、铁市两长丞。
如淳曰:斡音筦,或作干。斡,主也,主均输之事,所谓斡盐铁,而榷酒酤也。

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騪粟都尉。
服虔曰:騪音搜,狩之搜,搜,索也。

武帝军官,不常置,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初,斡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
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
应劭曰:名曰禁钱,以给私养,自别为藏少者,小也,故称少府。师古曰:大司农供军国之用,少府以养天子也。

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六官令丞。
如淳曰:若卢,官名也,藏兵器品令曰若卢,郎中二十人,主弩射。《汉仪注》:有若卢狱令,主治库兵、将相、大臣。臣瓒曰: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也。师古曰: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导官,主择米,左弋,地名,东园匠,主作陵内器物者也。

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
师古曰:胞人,主掌宰,割者也,胞与庖同。

又上林中十池监。
师古曰:《三辅黄图》云:上林中池,上籞五所,而此云十池监,未详其数。

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
师古曰:钩盾,主近苑囿,尚方,主作禁器物,御府,主天子衣服也。

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
师古曰:中黄门,谓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佽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廷,佽飞掌弋射,有九丞两尉,太官七丞,昆台五丞,乐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钩盾五丞两尉。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初置尚书,员五人,有四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绥和二年,哀帝省乐府,王莽改少府曰共工。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
如淳曰: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师古曰:徼,谓遮绕也。徼,音二钓反。

有两丞、候、司马、千人。
师古曰:候及司马及千人,皆官名也。属国都尉云:有丞、候、千人。西域都护云: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凡此千人,皆官名也。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
师古曰: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禦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

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
如淳曰:《汉仪注》,有寺互、都船、狱令、治水官也。

都船、武库有三丞,中垒两尉,又式道左右中候、候丞及左右京辅都尉、尉丞兵卒皆属焉。
应劭曰:式道,凡三候,车驾出还,式道候持麾至宫门,门乃开,师古曰:式,表也。
初,寺互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中尉,自太常至执金
吾,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
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
应劭曰:员五人,秩六百石。

庶子,
应劭曰:员五人,秩六百石。

先马,
张晏曰:先马,员十六人,秩比谒者。如淳曰:前驱也。《国语》曰:句践亲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

舍人,
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如淳曰:章,谓大材也。旧将作大匠,主材吏,名章曹掾。师古曰:今所谓木钟者,盖章声之转耳。东园主章,掌大材,以供东园大匠也。

又主章长丞。
师古曰:掌,凡大木也。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东园主章为木工。成帝阳朔三年,省中候及左右前后中校五丞。
詹事,秦官。
应劭曰:詹,省也,给也。臣瓒曰:茂陵书詹事,秩真二千石。

掌皇后、太子家,有丞。
师古曰: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

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
张晏曰:太子称家,故曰家令。臣瓒曰:茂陵中书,太子家,令秩八百石。应劭曰:中盾,主周卫徼道,秩四百石。如淳曰:《汉仪注》,卫率,主门卫,秩千石。师古曰:掌知漏刻,故曰率更,自此以上,太子之官也。

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
师古曰:自此以上,皆皇后之官。

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官,并属大长秋。
师古曰:省皇后詹事,总属长秋也。

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
张晏曰:以太后所居宫为名也,居长信宫,则曰长信少府,居长乐宫,则曰长乐少府也。

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长乐少府。
将行,秦官。
应劭曰:皇后卿也。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长秋。
师古曰: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

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师古曰:中人,奄人也。

典属国,秦官,掌蛮裔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水衡都尉。
应劭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张晏曰:主都水及上林苑,故曰水衡。主诸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师古曰:衡,平也,主平其税入。

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
如淳曰:御羞,地名也,辑濯,船官也。钟官,主铸钱官也,辩铜,主分别铜之种类也。师古曰:御宿,则今长安城南御宿川也。不在蓝田,羞宿声相近,故或云御羞,或云御宿耳,羞者,珍羞所出,宿者,止宿之义,辑,读与楫同音,集濯音直孝反,皆所以行船也。《汉旧仪》云:天子六厩,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辂軨、大厩也,马皆万匹,据此表大仆属官,以有大厩、未央、辂軨、骑马、騊駼、承华。而水衡又云:六厩、技巧官。是则技巧之徒,供六厩者,其官别属水衡也。

又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又甘泉上林、都水七官长丞皆属焉。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均输四丞,御羞两丞,都水三丞,禁圃两尉,甘泉上林四丞。成帝建始二年省技巧、六厩官。王莽改水衡都尉曰予虞,初,御羞、上林、衡官及铸钱皆属少府。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
师古曰:《地理志》云:武帝建元六年,置左右内史,而此表云:景帝二年,分置,《表》《志》不同。又据《史记》,知《志》误矣。

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
师古曰:京,大也,兆者,众数言大众所在,故云京兆也。

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左内史更名左冯翊。
张晏曰:冯,辅也,翊,佐也。

属官有廪牺令丞尉。
师古曰:廪,主藏谷,牺,主养牲,皆所以供祭祀也。
又左都水、铁官、云垒、长安四市四长丞皆属焉。
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中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
张晏曰:扶,助也。风,化也。

治内史右地,属官有掌畜令丞。
如淳曰:《尹翁归传》曰:豪强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东方朔曰:益为右扶风,畜牧之所在也。

又有都水、铁官、厩、廱厨四长丞皆属焉。
如淳曰:五畤在廱,故有厨。

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
师古曰:《三辅黄图》云:京兆,在尚冠前街,东入故中尉府。冯翊,在太上皇庙,西入右扶风,在夕阴街,北入故主爵府,长安以东为京兆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也。

皆有两丞,列侯更属大鸿胪。元鼎四年,更置三辅都尉、都尉丞各一人,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丞六百石。
护军都尉,秦官。武帝元狩四年,属大司马。成帝绥和元年,居大司马府比司直。哀帝元寿元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护军。
司隶校尉,周官。
师古曰:以掌徒隶而巡察,故云司隶。

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
师古曰:中都官,京师诸官府也。

捕巫蛊,督大奸猾。
师古曰:督,谓察视也。

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元帝初元四年,去节。成帝元延四年省。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为司隶,冠进贤冠,属大司空,比司直。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
师古曰:八屯各有司马也。

十二城门候。
师古曰:门,各有候,萧望之置小苑东门候,亦其比也。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
师古曰:掌北军垒门之内,而又外掌西域。

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
如淳曰:越人内附,以为骑也。

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师古曰:长水,胡名也。宣曲,观名,胡骑之屯于宣曲者。

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
师古曰:胡骑之屯池阳者也。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
服虔曰:工射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也。应劭曰:须诏所命而射,故曰待诏射也。

虎贲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马。
师古曰:自中垒以下,凡八校尉,城中不在此数中。

自司隶至虎贲校尉,秩皆二千石。
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
师古曰: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戌己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说戊己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抚诸国也。

有丞、司马各一人,候五人,秩比六百石。
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
师古曰: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为驸马,一曰:驸,近也,疾也。

皆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应劭曰:入侍天子,故曰侍中。晋灼曰:《汉仪注》:诸吏给事中,日上朝谒,平尚书奏事,分为左右曹,魏文帝合散骑,中常侍为散骑常侍也。

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
如淳曰:将谓郎将以下也,自列侯下至郎中,皆得有散骑及中常侍加官,是时,散骑及常侍各自一官,亡员也。

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
师古曰:并,音步,浪反,骑而散从,无常职也。

给事中亦加官。
师古曰:《汉官解诂》云:掌侍从左右,无员,常侍中。

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皆秦制。
爵:一级曰公士,
师古曰: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

二上造,
师古曰: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也。

三簪袅,
师古曰:以组带马,曰袅,簪袅者,言饰此马也。

四不更,
师古曰:言不豫更卒之事也。

五大夫,
师古曰:列位从大夫。

六官大夫,七公大夫,
师古曰:加官公者,示稍尊也。

八公乘,
师古曰: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

九五大夫,
师古曰:大夫之尊也。

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
师古曰:庶长,言为众列之长也。

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
师古曰: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

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师古曰:言皆主上造之士也。

十七驷车庶长,
师古曰:言乘驷马之车,而为众长也。

十八大庶长,
师古曰:又更尊也。

十九关内侯,
师古曰:言有侯号而居京畿,无国邑,

二十彻侯。
师古曰:言其爵位,上通于天子。

皆秦制,以赏功劳,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国令长名相,又有家丞、门大夫、庶子。
诸侯王,高帝初置。
师古曰:蔡邕云:汉制,皇子封为王,其实诸侯也,周末诸侯,或称王,而汉天子自以皇帝为称,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也。

金玺盭绶,
晋灼曰:盭,草名也。出琅琊平昌县,似艾可染绿,因以为绶名也。师古曰:玺之言信也,古者印玺通名,今则尊卑有别。《汉旧仪》云:诸侯王,黄金玺橐佗钮,文曰玺,谓刻云:某王之玺。

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师古曰:《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陵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埶,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贿赂,割损正令也。

秩六百石,员十三人。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
都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
关都尉,秦官,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初置。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师古曰:吏,理也,主理其县内也。

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
师古曰:《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俸十一斛,佐史月俸八斛也。一说,斗食者,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

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矌,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裔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
师古曰:《汉旧仪》云:银印背龟钮,其文白章,谓刻曰:某官之章也。

光禄大夫无,
师古曰:无印绶。

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
师古曰:大夫以下,亦无印绶。

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
师古曰:《汉旧仪》云: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鼻钮,文曰印,谓钮但作鼻,不为虫兽之形,而刻文云:某官之印。

成帝阳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绥和元年,长、相皆黑绶。哀帝建平二年,复黄绶,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三万二百八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