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元朝
高天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阳人
高宣子。
初在忽必烈藩府为必阇赤,入宿卫
世祖中统二年袭父官,为鹰坊都总管
四年,兼燕京路按察副使
丞相孛罗、左丞张文谦留意农桑。
遂立司农司,迁司农少卿、巡行劝农使
官至兵部尚书
卒谥庄懿
释如珙南宋 1222 — 1289
全宋诗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
预戒于本州广慈院。
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灵隐,继留从痴绝冲
又往太白天目礼
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
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广利寺
二十六年卒。
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
事见《语录》及《牧潜》卷三《横川和尚塔记》,《续灯存稿》卷四、《增集续传灯录》卷四有传。
 释如珙诗,以辑自《语录》卷上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语录》卷下的诗编为第二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如珙
字子璞
永嘉林处士
宗正寺丞康公丕祖之女举三子。
师其季也。
生于宋嘉定壬午
处士
以师孩孤。
狷洁不肉食。
难养于俗。
其季父。
有为禅沙门者。
名正则
年十五从其祝发。
预戒后即行参访。
初从石田于灵隐
及痴绝至。
犹留从之。
然终疑碍无入。
天目礼禅师太白众盛。
往投以疑。
目察其可受。
为举南山东海乌贼。
师儗对。
目随掌之。
因忽有省。
遂留给侍。
国清断桥。
明眼谨肯可求藏主得师。
桥迁净慈。
为第一座。
桥尝言。
第一座有行解。
可师表宰相
乃以师领雁山灵岩禅寺
说法嗣天目
师疾宗唱之滥古响。
瘖郁于可不可。
黑无所讳。
为提拈赞示。
必崖耸标立。
务特起以映于古。
不少牵避于俗好恶。
其辩强自胜若此。
然与人语嗫吻。
促刺不敢出。
视之巽愿人也。
其蓄众慈以诚。
不为衔勒威控之术。
或面诤抗倔不逊旁听皆愤。
师终无所罚。
更收拭进。
使之不以忤己为衔。
人始嫌其不威。
久而怀之。
举迁能仁。
丙子之乱。
乃归放牧寮。
辞病闭卧。
不应外。
至元二十年
忽有旨。
授师育王广利禅寺
师愕眙。
谓非己。
疑拒累月乃受。
盖有奏于上者。
而不以告。
其迁能仁亦然。
自公选道废。
位以求得。
惟师皆自至。
时论荣之。
师既引宗据祖。
屏遏今学。
年渐岁炙。
以取慕信。
当教法衰残。
诸老师物故。
学者无所往。
皆聚于师。
故季年声实喧震。
倾撼天下。
然师未尝以望誉怙挟。
慢略细故。
虽瓦埏木植。
羹𦵔辛咸。
碎屑之间。
即众所资仰。
必尽其虑力。
咸有迹可观述。
凡六年乃退。
前退之岁。
为藏穴寺侧。
曰此庵。
将没造曰。
吾旦日行矣。
归坐。
书所以诀众者而化。
年六十八。
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也。
师朴
外少饰中凝不杂。
能持坦坦。
不变于怒喜怨爱。
晚居能仁育王。
道益光。
师亦惧于无传。
讲诱孜孜。
未有厌位。
却众嗜闲意。
或迫而欲之则忻然。
避脱弃比毛秕。
不以进退顺通怀虿芥。
弟子禀遗诫。
窆全身于塔。
师自预为塔铭及诀众语。
与所说法。
有录。
高安释圆至
序而行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如珙字横川姓林氏永嘉人也。
生有特性,不尝肉食,叔父正则乃为之落发。
初见石田于灵隐,时国清断桥延典藏錀。
及迁净慈,命为首座
元至元十年,有旨授育王,懋畅宗风,行修精实,指示法门,深入玄妙。
敩人行履,自明去来。
一日忽自谓曰:“今年六十六,死日将至,火之乎,土之乎?
”西堂唯庵贯云:“古鄮山中有一片地,荒草凄然,足安舍利。
”因叠石为塔,而自铭焉,词曰:“天生一穴,藏我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结个葫芦挂赵州壁,永脱轮回起三世佛。
”将殁,书诀而化。
时至元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也。
张易元初 ? — 12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2 【介绍】: 元太原交城人字仲俦一字仲一
入侍世祖于潜邸。
中统初燕京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迁中书平章政事,进枢密副使知秘书监事,兼领太史院司天台事。
丞相阿合马擅权,人心愤怒。
至元十九年王著高和尚所矫太子令,发兵给等诛阿合马
事后弃市。
忙兀台元初 ? — 12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0 【介绍】: 元塔塔儿氏。
亦译忙古歹、忙忽带、蒙古带。
初为博州路奥鲁总管至元八年,为万户,攻樊城,夺西南角入城。
十一年,从伯颜阿术攻宋。
次年丁家洲之战,夺宋将孙虎臣巨舰。
十四年,为闽广大都督,追宋二王。
二十一年,为江淮行省平章政事。
后以丞相枢密院事,出镇江西
卒官。
周密南宋至元初 1232 — 12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298 【介绍】: 宋济南人,后徙吴兴
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弁阳老人四水潜夫等。
理宗时,曾为临安府幕属,监和剂局、丰储仓,又为义乌
宋亡不仕,居杭州,广交游。
工诗词,善画。
有《草窗词》、《草窗韵语》、《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又选南宋词人佳作为《绝妙好词》。
全宋诗
周密(一二三二~一二九八)字公谨号草窗蘋洲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四水潜夫等,祖籍济南(今属山东),南渡后居湖州(今属浙江)
以荫监建康府都钱库。
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入浙西安抚司幕(《癸辛杂识》后集),因剔除毗陵民田浮额忤时宰,遂以母病归。
度宗咸淳初两浙运司掾属(《清容居士》卷三三《师友渊源录》)。
十年(一二七四),监丰储仓(《癸辛杂识》前集、续集卷上)。
端宗景炎间义乌县清嘉庆义乌县志》卷八)。
宋亡家破,居杭州
元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
生平撰述甚多,有《草窗韵语》一至六稿,卷首有咸淳七年陈存序,系宋亡前作品;另有《蘋洲渔笛谱》、《草窗词》、《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钞》、《绝妙好词》等传世。
事见《珊瑚木难》卷五《弁阳老人自铭》、近人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周草窗年谱》,《宋史翼》卷三四有传。
 周密诗,以民国乌程蒋氏韵楼景刊宋咸淳本《草窗韵语六藁》为底本。
参校吴县徐氏景印宋本(简称徐本)。
另从《武林旧事》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七卷。
词学图录
周密(1232-1298) 字公瑾号草窗蘋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
原籍济南,后居吴兴
能诗词,善书画,与吴文英并称"二窗"。
有笔记《武林旧事》、《齐东野语》、《浩然斋雅谈》、《癸辛杂识》、《云烟过眼录》。
诗有《草窗韵语》,词有《草窗词》、《蘋洲渔笛谱》,并编纂《绝妙好词》。
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人
流寓吴兴,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
淳祐中,为义乌
刘宣元初 1233 — 12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3—1288 【介绍】: 潞州人,徙太原字伯宣
沉毅清介,有经世志。
张德辉荐为中书省掾,改行省郎中
南宋时,多所赞画,累迁吏部尚书
时世祖侵交趾日本,均上疏谏阻。
行台御史中丞,忤江浙行省丞相忙古台,被诬就逮,自刭死。
仁宗时追谥忠宪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宣潞人
太原以荐为省掾累迁吏部尚书集贤学士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卒谥忠宪
脱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人,札剌儿氏。
袭父兄职为千户守蔡州
至元十一年,从丞相伯颜攻宋,渡江下鄂汉诸州。
次年,破建康平江等地。
十四年,授怀远大将军太平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后从亲王斡鲁忽台、丞相孛罗西征有功,加定远大将军福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改武昌路卒。
释原妙宋末元初 1238 — 12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8—1295 【介绍】: 宋元间僧。
吴江人俗姓徐号高峰
出家净慈寺,住持天目山狮子院
全宋诗
释原妙(一二三八~一二九五)号高峰俗姓徐吴江(今属江苏)人。
年十五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为师。
十六岁薙发,十七岁受具,十八岁习天台教,二十岁更衣入净慈,立限学禅。
二十二岁请益断桥妙伦
继扣雪岩祖钦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悟。
三年,由国清过雪窦,谒西江谋、希声叟、寓旦过。
祖钦挂牌于道场,开法于天宁,皆随侍。
度宗咸淳二年(一二二六),入临安龙须寺,苦行九年
十年,迁湖州双髻庵。
帝炳祥兴二年(一二七九),至天目西峰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入张公洞扁死关,不越户十五年。
成宗元贞元年卒,年五十八。
南岳下二十一世,雪岩祖钦禅师法嗣。
有《高峰原妙禅师语录》二卷、《高峰原妙禅师禅要》一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释原妙诗,以辑自《语录》、《禅要》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依次分编为二卷。
原妙高峰姓徐氏吴江人出家崇德密印寺(后析桐乡)得法于雪岩钦禅师立死关于西天目之狮子岩设三关语以验学者世寿五十八有语录
禅师讳原妙
苏州吴江徐氏。
雪岩钦禅师入室之真子也。
弘法于天目之狮子岩
因以高峰自号。
关居三十载。
横拈倒施。
而令行吴越
南宋嘉熙戊戌年三月。
而公生。
公生性迟重寡言。
笑行如瘦鹤。
望之似懦弱。
然其神气精悍夺人。
幼喜趺坐。
凡见髡流。
必合爪劳问成礼。
淳祐壬子
秀水密印寺法住沙门得度。
年十五。
备知大僧事。
及戒得满分。
于其律度。
开遮进止。
不期而咸合焉。
寻习教观于天台
其文句义。
学弗可难也。
公每忖达磨一宗。
不立文字。
为教外别传。
能了当人大事。
为之立地成佛。
岂徒然哉。
即出杭州
参访宗门知识。
湖南净慈净慈。
武林禅窟
伦断桥居焉。
公参僧堂。
立死限三载。
拟求妙悟。
竟无所发。
雪岩钦禅师寓北涧。
断桥指公往谒。
公谒雪岩
雪岩不许通谒。
公益心切。
乃告香通诚。
雪岩许见。
未作礼即连棒打出。
公垂涕回惶。
复入雪岩
便问。
阿谁拖你死尸来。
又以拳打出之。
于是疑团猛结。
无所攀仰。
乃拟避喧求静。
咬嚼话头。
径山禅堂及月。
忽忆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匊战胸次。
目不交睫者六昼夜。
忽睹演五祖真赞云。
百年三万六千朝。
反覆元来是者汉。
从前话头一并打。
失其年二十有四矣。
雪岩已赴南明
公即走觐。
才入雪岩
便问。
谁拖你死尸来。
公便喝。
雪岩拈棒。
公把住曰。
今日打原妙不得也。
曰。
为甚打不得。
公拂袖而出。
次日雪岩召公问曰。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对曰。
狗舐热油铛。
曰。
那里学者虚头来。
对曰。
正要和尚疑著。
雪岩休去。
公以为契玄旨。
自此随问即答。
久之雪岩谓公曰。
日间浩浩作得主么。
对曰。
作得主。
曰。
睡梦中作得主么。
对曰。
作得主。
曰。
正睡著无梦无想无见无闻。
主在甚么处。
公不能对。
雪岩曰。
从今日去。
也不要你学佛学法。
也不要你穷古穷今。
但只饥来吃饭。
困来打眠才睡。
觉来却抖擞精神。
我者一觉主人公在那里。
安身立命。
公遂别入龙须。
经五载。
因邻僧推枕堕地作声。
大彻乃曰。
元来只是旧时人。
不改旧时行履处。
咸淳甲戌年
湖之双髻峰。
禅者登峰益众。
公即入西天目山狮子岩
岩绝跻攀。
其来决择之者。
又满百许人。
公乃别居岩西石洞。
石洞之险。
非梯莫升。
大书死关二字为额。
尽屏给侍。
日用一食。
以瓮为铛。
断缘撤梯。
岩中弟子罕见其面。
或垂语以验方来。
不契即拒关。
其垂语曰。
大彻底人。
本脱生死。
因甚命根。
不断佛祖公案。
只是一个道理。
因甚有明与不明。
大修行人。
本遵佛行。
因甚不守毗尼。
杲日当空。
无所不照。
因甚被片云遮却。
人人有个影子。
寸步不离。
因甚踏不著尽大地。
是个火坑。
得何三昧。
不被烧却。
元世祖丁亥年
雪岩遣白拂嘱公。
偈曰。
上大今已无人。
雪岩可知礼也。
虚名塞破乾坤。
分付原妙侍者
始升座开导。
其语恳切。
中古尊宿。
未之有也。
丛林谓之禅经。
抱道老成之士并归焉。
一日民间讹谣。
官选童男女。
小师问曰。
忽有人来问和尚
讨童男女时如何。
公曰。
我但度篦子与他。
本大彻于言下。
或问。
诸弟子优劣。
公曰。
若初院主等一知半解。
不道全无如义。
首座固是铁根老
其如七曲八曲。
惟本维那却是上林新篁。
它日成材。
未可量也。
元贞乙未季冬朔日。
命鼓告众曰。
西峰三十年。
妄谈般若。
罪犯弥天。
今日(或云末后)有一句子。
不敢累及平人。
自领去也。
大众还有知落处者么。
良久云。
毫厘有差。
天地县隔。
复曰。
来不入死关。
去不出死关。
铁蛇钻入海。
撞倒须弥山。
跏趺泊然而寂。
七日容色益明润。
舍利结于爪𩬊。
越三七日
塔全身于死关。
坐四十三
历世五十有八。
仁宗戊午
谥普明广济禅师
赞曰。
古以滹沱机用。
如涂毒鼓。
闻者皆立死。
或先后于近远稍异。
迨密庵后。
几不横死矣。
雪岩得无准药授之师。
师复涂而击之。
以立死中峰辈至今。
闻其馀响。
犹自胥丧。
吁何伟也。
非师玄要戈甲。
吴越正令。
曷克臻此。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原妙字高峰吴江人
出家净慈,参断桥伦示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穷究未契,立死限三年,胁不至席,口体俱忘。
或提单遗巾,发箧置鐍,终岁矻矻,若无见闻。
雪岩钦南屏北涧,夙夜孳孳以剖决此心,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一旦冰消,豁然迥露,无依无欲,得大解脱境界。
扣之灵隐石田,天童痴绝,径山无准,莫不印證。
原妙闻之,欣然怀香往谒。
方问讯,即推出闭门,再往稍得就近,忽骂曰:“阿谁与你拖个死尸来?
”声未绝,继之以掌,如是者三。
原妙叩礼逾虔。
一日,忽睹五祖演像赞云:“百年三万六千朝,返覆原来是此身。
”蓦然骛破死尸之疑。
明日诣,又问阿谁话头,举杖方下,原妙喝住曰:“今日郤不得如此。
”拂袖便出。
自此机锋不让,遂辞入天目,立死关于师子严三十馀载,影不出山。
弘悟普度,名冠元世,所著有《高峰语录》。
刘应龟宋末元初 1244 — 13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307 【介绍】: 宋元间婺州义乌人字元益号山南隐逸
少多大志。
宋咸淳间游太学丞相马骥高其才,欲以女妻之,坚不允,由是名益高。
乃筑室南山,卖药以自晦。
部使者强起主教乡邑,官至杭州学正
有《山南先生集》。
全宋诗
刘应龟(一二四四~一三○七)字元益义乌(今属浙江)人。
度宗咸淳间太学生,宋亡,筑室南山之南,卖药自给,自号山南隐逸(《月泉吟社诗》)。
元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为乡邑主教。
大德十一年卒,年六十四。
事见《黄文献集》卷三《山南先生行述》。
今录诗二首。
张九思元 1242 — 13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2—1302 【介绍】: 大都宛平人字子有
世祖至元二年,入备宿卫侍太子真金,以工部尚书兼东宫都总管府事。
十九年高和尚、千户王著丞相阿合马
九思宿卫平定事变,捕获等。
累拜中书平章事,加大司徒
畅师文元 1247 — 13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1317 【介绍】: 南阳人字纯甫号泊然
许衡弟子。
姚燧高凝相友善。
世祖时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
累拜监察御史,纠劾不避权贵。
历官皆有惠政,以翰林学士卒。
谥文肃
有《农桑辑要》。
管如德宋末元初 1247 — 12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1290 【介绍】: 宋元间黄州黄陂人
江州都统制
至元十二年以城降元,授湖北招讨使总管本部军马。
丞相阿朮攻宋,为前锋,屡立战功。
累迁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后任江西尚书省左丞,统兵镇压仲明亮起事。
郝天挺元 1247 — 13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1313 【介绍】: 元太原人,字继先号新斋
郝和尚拔都子。
师事元好问
世祖召见,俾执文字,备宿卫
累拜中书左丞,与宰相论事,有不合,辄面斥之。
成宗崩,武宗即位天挺有定策功。
仁宗临御,召天挺等革尚书省之弊。
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政化大行。
卒谥文定
有《云南实录》。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继先号新斋,出于都尔本族,居安肃州
以勋臣子备宿卫,除云南行省参议,累迁中书右丞,出为江西河南行省右丞
召拜御史中丞,寻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卒赠中书平章政事柱国冀国公谥文定
释广铸元 1248 — 1341年八月十五日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广铸字钟山,未详所出族里。
元至大中,敕主玉泉
禅藻蕴藉,翔声士林。
会好事者,欲毁唐贤题碣。
请于有司,移之寺𠊓,自撰跋语。
其略云:“玉泉覆船,盖神龙宅也。
智者大师开山,二神护法。
高僧硕德,继续提倡,遂为楚汉丛林之首。
殿堂楼阁,岁时增修。
方丈而上,悬崖峭然。
亭观相望,曰楞伽峰,曰慈云,曰山月,曰松风,曰惺惺,曰彼岸,曰翠寒。
亭危径曲,折迥隔尘。
凡巨栋飞甍,修篁古木,参差于烟云杳蔼间,得唐代名公曲江诸贤题咏,而覆船之名,增重于昔。
宋真宗景德初元,颁赐田庄二所。
越四十馀载,至庆历八年荆门太守谢侯,与悟空禅师撰录唐贤题咏八篇。
大理评事张公为之序,镵石于郡亭
至大辛亥,又历二百六十馀年矣。
近岁泉上碑刻,率皆散失,而此碣亦为好事者取去。
深虑玑珠锦绣,久即漫灭,负前人之盛心。
因请于郡侯杜公,迎载而归。
荡拭尘垢,表而出之,以补山中之缺文云尔。
皇庆元年,入都朝觐。
亲聆天语,锡号“佛光慧日普照永福大师”,并赐紫衣、金杯、甘露。
有敕护归,都城法侣,思议功德,止严首倡,赋诗祖饯。
硕德名儒,依韵赓和,累轴盈篇。
荆门太守杜公,州判李公,邑令达鲁花赤那怀,劝之立石,以彰宠惠。
首座宝渊字古源,道行高卓,词翰清超。
为之作记,详具别集。
是秋,复命惠溥取寺中田土四至遗迹碑文汇奏呈览,特蒙俞允,照勘明白,给付搭牒,勒碣于寺。
溥好清修,而勇于护法,极其苦心。
同志,宣之出世,皆屡诏不行。
后坐化于寺,溥则隐于翠寒绝顶以终。
释广铸住山五十馀年,事理双融,性修一贯。
尝与自智、福明白善、明见辈举扬向上,不落言诠。
而维持像教,则使至悟、宗元、至福、至荣诸子,各阐厥力,一时宗门盛,海内贤宿,闻风戾止。
有若能仁寺宝渊,由建康而至。
南源寺绍中,由江西而至。
径山寺虚谷,由浙江而至。
而僧录司福资又来自徽州
相与讲肄经论,研晰秋豪。
居常千僧环绕,四众倾心。
法会之盛,远追梁隋,近接唐宋。
故能作卫道之干城,泯无形之外侮。
至正元年八月望日中夜而寂,寿九十四,腊七十二,塔于罗汉山麓。
示疾时,奏请广铭继领院事
先是延祐间黄门伏氏妙善舍宅为寺,赐额“永福”,命铭主之。
及至玉泉学徒日众,铭造大镬三,以营日膳。
会元季荒乱,寺众散逸。
铭携幼弟广鏔,匿于深山。
草衣木食,卒老于是。
铁哥元 1248 — 13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13 【介绍】: 元迦叶弥儿(怯失迷儿)人,伽乃氏。
斡脱赤为佛教徒,投窝阔台汗
蒙哥汗时为万户。
世祖即位,命铁哥丞相孛罗,备宿卫
至元十七年,为尚膳监
同知宣徽院事大司农
二十四年,从征乃颜,建议设疑兵退敌。
二十九年,进中书平章政事
历仕成宗武宗仁宗,官至中书右丞相、太傅
卒谥忠献
许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太原忻州人字公度
元裕弟子。
十五岁以儒生中词赋选,又举贤良方正孝廉
京师,为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所器重。
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
旋为劝农副使,建议兴关中屯田。
历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治狱明敏
徽州总管户部尚书巨济欲多征民钞,为所拒。
至元二十四年,授东平总管
谢事后二年卒,寿七十。
刘因元初 1249 — 12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293 【介绍】: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
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
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
不久,以母疾辞归。
有《静修文集》。
字梦吉保定容城人
将生之夕。
其父梦神人以马载一儿至其家,曰:「善养之,」故名之曰骃,字梦骥,后乃改今名字焉
天资绝人,日记千百言,六岁能诗。
长而深究于周、程、朱、吕之学,杜门深居,不为苟合,公卿使者过之,避不与相见,人或以为傲,弗恤也。
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
尝游郎山雷溪间,号雷溪真隐
(又号樵庵
至元十九年,徵拜右赞善大夫,以母疾请归。
二十八年,召为集贤学士,固辞不起。
越二年卒,年四十有五。
延祐中,追赠翰林学士容城郡公谥文靖
当世庙初,姚文献公枢许文正公衡杨文献公果商文定公挺辈布列台省,号称盛治。
既而诸公相继告老,中朝贤士大夫多属意于静修丞相不忽木尤力荐之,卒未竟其用。
许文正公之应召也,道过静修静修谓之曰:「公一聘而起,毋乃太速乎?
文正曰:「不如此,则道不行。
」及静修不就集贤之命,人或问之,乃曰:「不如此,则道不尊。
」世祖闻之,叹曰:「古有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
」所著有《四书精要》三十卷,诗五卷,名《丁亥集》,手所选定,尝自讽咏,取他文焚之。
今所传文集十馀卷,又续集、遗诗、拾遗共若干卷,皆刊行于世。
其论诗曰:「魏、晋而降,诗学日盛,曹、刘、陶、谢其至者也。
隋、唐而降,诗学日变,变而得正,李、杜、韩其至者也。
、宋而降,诗学日弱,弱而后强,欧、苏、黄其至者也。
静修诗才超卓,多豪迈不羁之气。
流派师承,于斯言见之矣。
释了万元 ? — 1312年12月3日
禅师了万者。
号一山
临川人也。
其先金氏。
为江右显族。
生貌瘠。
而秀气格精厉。
八岁指挥群小。
肃若朝堂
又八岁好学。
以淹博著声。
每叹孟轲氏未达性理。
同辈惊其狂。
曰。
圣贤亦犹人也。
何无是非眼目乎。
乃毅然求佛为师竟。
金溪常乐院弃发。
是夕芝产户枢。
院主卜之。
得乾之九五。
占者曰。
刚健中正圣徵也。
当为法王
遂游方。
遍见名宿。
得旨于东叟颖。
住后尝谓及门者曰。
我当时初参偃。
溪闻尊宿。
闻以为我齿牙超迈。
每同商略古今间。
谓我曰。
子姿质铦利。
山僧实不及子。
但有一著。
若识得。
山僧在子脚底。
我虽不测弃去。
未尝不珍味其语。
又见灵隐荆叟珏禅师
亦蒙隆遇。
曰。
近日法社凄凉。
鲜合中道。
太过者生易。
不及者生疲。
疲病庶几可振。
易病难医。
何也。
佛祖境界非世聪之可测度。
彼时虽铭。
其说不能当下庆快。
如是展转。
所历非一。
大抵遮前护后。
遂乃拨妄求真。
及到南屏
惟吾师东叟颖和尚
能捋下铁面。
当众以如意指我曰。
书记文彩灿烂。
应酬时机。
则不无管取涅槃堂里一字也用
不著彼时。
我心识俱丧。
乃强曰。
何也。
吾师曰。
别人根钝。
不得利子。
则根利不能钝。
我对曰。
岂无方便。
师曰。
又恁么去也。
自此启口说不出。
举笔写不出。
一日偶经神祠。
见纸钱灰旋风飞起。
尽亡所执。
吾师遂以妙峰师翁禅板如意。
交付于我。
我今日举著大似。
一回吃水。
一回咽矣。
妙峰名之善妙喜之嗣也。
万为人鲠直。
少含蓄好。
樊励后学。
见有小善可录。
必展转发明。
人亦不敢伪。
或有过。
则曰。
人非圣贤。
孰能免焉。
改之为贵人
亦不敢饰。
至若事关法化。
知见差讹。
则切直千馀言犹不已。
当时以此惮而怀之。
初住天台寒岩寺
三年移仙居之紫箨山。
大阐法化。
有僧问曰。
紫箨山庭如锦绣。
是谁按拍画图中。
曰。
深沙休努眼。
僧顾左右曰。
道甚么。
曰。
碧水浪吞钩。
僧曰。
将谓歌谣风日煖。
元来鼓角阵云深。
曰。
八千子弟归何处。
消瘦秋空一笛霜。
僧曰。
恁么则山河无意属英雄也。
曰。
摘杨花。
僧次日复进曰。
昨日公案未圆。
乞师再垂方便。
曰。
分付直岁不得。
普请曰。
古老头巾真难共语。
掷下拄杖。
僧出大叫曰。
紫箨老汉今日方始瞥地。
便休。
十载迁疏山
疏山旧例。
住持须通刺当道。
辄不可曰。
孔席不煖。
墨突不黔。
诚各行其志也。
况我圆顶之夫。
何天不可翱翔。
乃为三间古院。
委曲权门。
是则法化未弘。
僧风先扫地矣。
当道议不合。
留偈法堂。
飘然而去。
偈曰。
叠叠韶华一杖
白云到处有山栖。
等閒爱种蟠桃核。
不把春红赚马蹄。
江淮总统高标。
会诸山于灵隐
直指堂议。
以开先迎
或度其厌丛林不肯来。
有耆宿曰。
万公必来也。
彼虽起居萧洒。
然瞿瞿以法门纲目为任。
若致之以诚。
即十字街头肩栲栳养閒汉。
彼亦欣乐
况开先为山林之胜。
且便于衲子
公岂木强人乎。
公必来也。
果携数禅衲。
惠然而来。
有偈曰。
刹竿扶起本无心。
教外金襕影自深。
肯著三三前后力。
波涛陆地起龙吟。
于是开先鼎新
英俊大聚。
扣问之外。
从未只字。
干及豪贵。
其时道俗蒙示语。
如获珙璧。
笑隐来参。
审其机缘。
指往百丈。
晦机嗣。
无我之风。
海内仰之。
又十载住东瓯江心寺
少不适意。
又弃去。
寺众数百泣挽随。
冯公岭不从。
尝曰。
古人因学道。
以立丛林。
事事随缘。
法周备。
为住持者。
观会中或有一个半个。
心务本。
则当不顾安危。
竭力支撑。
虽社庙神坛。
亦可居而不愧。
今人计丛林以学道。
或三百五百。
不顾日逐。
何所用心。
但云。
头头合辙。
物物圆融。
乃崇尚土木。
鹭伺豪家。
然后窃虚器传子孙。
与蚖蛇恋窟。
明无少异。
毫厘既差。
千里悬隔。
良可悲夫。
晚年匡庐月涧明公
东溪
翩然命棹曰。
满望春江兴不违。
一波才动万波随。
烟岚调拍如相委。
何待芳心托子规。
月涧殁。
开先之众复请
力却之曰。
我住持三十载。
而法化寥寥。
更何所望。
而不休乎。
且精神非壮盛之时也。
诸公不复言。
皇庆壬子。
十一月二十六日。
示疾。
越七日
命浴更衣。
据室危坐。
书诀众语。
俨然而化。
阇维。
收五色舍利。
大如菽。
不可计。
目睛齿牙顶骨不坏。
时改建豫章乌遮塔。
江西行省丞相干赤命以旧藏释尊舍利奉于中。
遣使分一山万禅师目睛舍利。
以宝匣秘之。
陪葬焉。
舍利塔东溪
赞曰。
名位虚器也。
道德迹也。
据虚器而核实迹。
则失矣。
余观万公平生。
住持独持大体。
熙于迹不以名位自累。
少不合辄。
弃去。
此其节概。
大过于人。
应庵曰。
衲僧当著草鞋住院。
良有以哉。
李孟元 1255 — 13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21 【介绍】: 潞州上党人,徙汉中字道复号秋谷
七岁能文,博学强记,通贯经史。
世祖时累荐不就。
成宗大德初,侍仁宗于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
武宗之立有策画功。
仁宗嗣立,拜中书平章政事,力以国事为己任。
以宋儒及许衡从祀孔庙,行科举取士之制。
英宗即位,为铁木迭儿诬谤,降授侍讲学士
宇量闳廓,材略过人,三入中书,民间利益,知无不言,士无贵贱,贤者进拔。
为文有奇气。
卒谥文忠
有《秋谷集》。
字道复上党人,徙居汉中
至元中京师裕宗召见东宫,不及用。
成宗立,荐为太子师傅。
大德初,武宗抚军北方,仁宗留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
又从仁宗昭献元圣皇后降居怀州四年诚节如一。
成宗崩,安西王阿难答谋逆,力劝仁宗太后还都,收首谋及同恶者,奉御玺北迎武宗,及事定逃去,不知所之。
武宗即位仁宗皇太子
追叙其功,特授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仁宗立,真拜中书平章政事,赐爵秦国公
皇庆元年,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延祐元年改封韩国公
七年仁宗崩,英宗初立,为丞相铁木迭儿所诬,尽前后封拜制命,降授集贤侍讲学士
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七。
复元官,赠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进封魏国公谥文忠
韩公才气跌宕,落笔纵横,诗尤清壮丽逸。
仁宗尝亲授国公印章,召绘工惟肖其形,赐号秋谷,命集贤大学士王颙大书之,手刻为扁而署其上,又侧注曰:大德三年四月吉日,为山人李道复制。
因自号所著曰《秋谷集》。
元初因仍吏治,士气奄奄仅属。
韩公侍仁宗潜邸,日夕启沃,谓儒可与守成。
迨延祐当国,即议行贡举,其后如泰白野、余忠宣、李浔阳诸公,立节疆场,垂名竹帛,皆出自左右两榜。
元朝尊贤养士之报,于今为烈,揆厥由来,皆韩公主行科举之力也。
王著元初 1254 — 12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282 【介绍】: 元世祖时益都千户。
宰相阿合马奸诈,密铸大铜锤,矫称太子令,夜入中书省,杀阿合马
事后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