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一百七卷目录

 谥法部汇考三
  宋二〈高宗建炎一则 绍兴七则 孝宗乾道二则 淳熙一则 光宗绍熙二则 宁宗庆元三则 嘉泰二则 开禧二则 嘉定四则 理宗宝庆一则 绍定二则 嘉熙一则 景定一则 度宗咸淳二则〉
  金〈太宗天会二则 熙宗天会一则 皇统二则 海陵天德一则 贞元一则 世宗大定八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二则 哀宗正大一则 天兴一则〉

礼仪典第一百七卷

谥法部汇考三

宋二

高宗建炎元年,皇太子薨,谥元懿。
《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元懿太子传》云云。
绍兴元年,上隆祐皇太后谥。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元年四月,隆祐皇太后崩,册谥皇太后曰昭慈献烈。
《文献通考》:请谥于南郊。先是,太常寺巳依例集谥号于尚书省,侍从、台谏两省官、监察御史以上,赴尚书省集谥,郎官以上书谥,考功拟谥,诏恭依谥号既定,翰林学士撰谥议谥议既定,摄太傅上谥议投进入内。次日,奉皇帝命上谥册宝于灵座前,摄太傅以宰臣为之南郊请谥仪注。其日,文武百僚并赴南郊,幕次各服其服,行事官服祭服,陪位官服常服,吉带。有司设权置谥议匣案、褥位于午阶下,稍西,东向。次设礼科御史台、閤门、太常寺分引文武百僚,入诣午阶下之南,北向立。次引奉礼郎、太祝、太官令诣陪位班之前褥位,北向立。次引读谥议官诣谥议案之后褥位立。次引举谥议官诣谥议案之后褥位立。次引举谥议官诣读谥议官之后褥位立。次礼直官引太傅诣阶下少东西向褥位立。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奉礼郎、太祝、太官令:升坛,各就位立。礼直官引太傅诣盥洗位,搢笏,盥手,执笏,诣爵洗位。搢笏,洗爵,拭爵,执笏,升坛,诣昊天上帝神位前,搢笏,跪,三上香。奉礼郎搢笏,跪,奉玉币,授太傅。凡执事并搢笏事已,执笏太傅受玉币,奠玉币,执爵,三祭酒于茅苴,奠爵,执笏,俛伏,兴,少立。太祝跪,读祝文。太傅再拜,降坛,复位,少立。礼直官再引太傅诣谥议案,权置位立,举谥议官跪,举谥议匣,兴。执事者先捧谥议案,诣昊天上帝神位前,当中,置于褥位。太傅搢笏,捧谥议匣,升坛,至位,跪,奠谥议置于案上,执笏,兴,少退,立次。读谥议官诣举谥议官后立,举谥议官跪,举谥议,读谥议官跪,读谥议讫,复位。举谥议官奠谥议,举谥议匣。兴,执事者先捧案降坛,置于褥位。举谥议官举匣降坛,太傅后从至权置位置定,太傅、举谥议官俱复位立。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次考功郎官诣谥议权置位前,立,举谥议官诣谥议案,举谥议以授。考功郎官受之,加于笏上,退,归本班。太傅率行事官诣望燎位,有司取祝版币帛,升燎坛。燎讫,文武百僚退合书,谥议官并归次,考功郎以谥议付部,以俟书毕,投进。皇太后谥,则摄太尉率百官诣太庙,告于祖宗。后谥,告太庙仪注:前一日,有司进入内中。至日,文武百僚径赴告庙处,奉上册宝。太尉、读册宝官、举册宝官并入内,于殿门外幕次,俟谥册宝降出,至殿门上,太尉以下迎拜讫,权退,俟谥册宝入门于殿西阶下,东向,权置位定,册北宝南。太尉以下权退归幕次。有司实设酒脯排办讫,御史台、閤门,分引文武百僚入就位。礼直官引班首以下立定,次引太尉诣殿下东西向立,奉礼郎、太祝、太官令立于庭中,北向西上立。读册宝官、举册宝官立于册宝之后,东向,以北为上,立定。礼直官赞:拜。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先引奉礼郎、太祝、太官,令各人就位。次礼直官引太尉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洗爵,拭爵,执笏,升阶,诣僖祖室香案讫,搢笏,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奉礼郎西向跪,奉弊,太尉受币,奠币,执爵,三祭酒于茅。奠爵,执笏,俛伏,兴,少立。俟太祝东向,搢笏,跪,读祝文讫。太尉再拜。讫,次诣翼祖室,次诣宣祖室,次诣太祖室,次诣太宗室,次诣真宗室,次诣仁宗室,次诣英宗室,次诣神宗室,次诣哲宗室,次诣惠恭皇后室,行礼,并如上仪。讫,降阶,复位立。礼直官引太尉诣册权置位,搢笏,奉册,举册官搢笏,举册,至殿上当中褥位,跪,奠册,执笏,兴,少退,立。举册官跪举册,读册官搢笏,跪,读册文。讫,执笏,兴,举册文讫,执笏,兴。举册官举册,降阶,至权置位,置册后,立。次引太尉降阶,诣宝权置位,搢笏,奉宝,举宝官搢笏,举宝至殿上,当中褥位,跪,奠宝,执笏,兴,少退,立。举宝官跪,举宝。读宝官搢笏,跪,读宝。讫,执笏,兴。举宝官举宝,降阶,至权置位,置定于宝位后,立。太尉降阶,复位,西向立。礼直官赞:拜。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有司奉册宝至幄,文武百僚退。太尉以下,诣望燎位,立定。有司瘗币帛,祝版讫。各宿册宝幄之侧。〈绍兴元年隆祐太后仪注〉绍兴三年,改谥昭慈献烈皇后为昭慈圣献。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七年,改上惠恭皇后,并太上皇、皇后尊谥。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七年,何鲜、范宁之至自金国,始闻上皇及宁德皇后崩。六月,改上惠恭皇后谥曰显恭皇后。九月,上太上皇帝谥曰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庙号徽宗,皇后曰显肃皇后。
绍兴十二年,上皇后邢氏谥。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二年夏四月,皇后邢氏崩讣初至。秋七月,上皇后谥曰懿节。
绍兴十三年,加上徽宗谥。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三年,加上徽宗谥曰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按《礼志》:绍兴十三年正月九日,皇帝御文德殿,命宰臣秦桧奏请太庙。十日,内殿宿斋,文武百僚集于发册宝殿门幕次,次礼仪使、閤门官、大常博士、礼直官分立御幄前,次分引百僚入就殿下,东西相向立定,礼直官引奉册宝使、侍中、中书令、举宝举册官诣殿下西阶之西,东向立。俟斋室帘降,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礼部侍郎奏中严外办。次礼直官、太常博士引礼仪使当幄前俛伏跪奏:礼仪使臣某言,请皇帝行奉上徽宗皇帝发册宝之礼。奏讫,俛伏,兴。帘卷,前导官前导皇帝出幄,执大圭,诣册宝幄东褥位,西向立,礼仪使奏请再拜,皇帝再拜,三上香,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前导还褥位,西向立,侍中、中书令、举册举宝官升殿,入册宝幄。举册宝官俱搢笏跪,举册宝与侍中、中书令奉册宝进行,皇帝后从,降自西阶,至殿下褥位,南向立。礼仪使奏皇帝再拜,举册官奉册,举宝官奉宝,皇帝搢大圭,跪奉受册宝使,皇帝执大圭再拜,在位官皆再拜。持节者持节导册宝进行,出殿正门。礼仪使奏礼毕。皇帝释大圭,升自东阶,入斋室。礼部郎中奏解严。次册宝出北宫门,奉册宝使以下骑从,至太庙灵星门外下马,步从至太庙南神门外。次日,文武百僚集于太庙幕次,分引诣殿下再拜,册宝使诣各室行奠献礼。次赞者引举册官举册。举宝官举宝,礼直官引侍中、中书令前导册宝入自南正门,至殿西阶下权置定,各再拜。次诣徽宗室,册宝使俛伏跪奏称:嗣皇帝臣某,谨遣臣等奉徽号册宝。奏讫,俛伏,兴。举册官举册进,中书令跪读册文,举宝官举宝进,侍中跪读宝文,册宝使以下各再拜,至册宝幄安奉。礼毕,以次退。文武百僚奉表称贺。
绍兴二十九年,上皇太后韦氏谥。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二十九年九月,皇太后韦氏崩。冬十月,册谥皇太后曰显仁。
绍兴三十一年,上钦宗谥。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金遣高景山、王全来贺天申节,且以钦宗皇帝讣闻。九月,册谥大行皇帝曰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孝宗乾道二年,追封子恪为邵王,谥曰悼肃。
《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乾道三年,皇太子薨,谥曰庄文。
《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淳熙十五年,上太上皇谥号,又改谥懿节皇后曰宪节。
《宋史·孝宗本纪》:淳熙十四年,太上皇崩于德寿殿。翰林学士洪迈言大行皇帝庙号当称祖,诏有司集议以闻,用礼官颜师鲁等言,大行太上皇帝上继徽宗正统,庙号称宗。十五年,王淮等上大行太上皇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上高宗谥册宝于德寿殿,又上懿节皇后改谥宪节册宝于别庙本室。
光宗绍熙二年,加上高宗谥。
《宋史·光宗本纪》:绍熙二年,册加高宗徽号曰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熙五年,上大行寿皇及改上安穆、安恭二后谥。按《宋史·宁宗本纪》:绍熙五年六月,孝宗崩,光宗以疾不能出,汝愚率百官诣大行柩前,太皇太后垂帘。汝愚袖出所拟以进,云:皇帝以疾,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皇帝位。太皇太后览毕,曰甚善。帝衰服出,就重华殿东庑素幄。百官起居讫,乃入行禫祭礼。十月,上大行至尊寿皇圣帝谥曰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改上安穆皇后谥曰成穆皇后,安恭皇后谥曰成恭皇后。 按《詹体仁传》:体仁,为太常少卿。时议大行皇帝谥,体仁言:寿皇圣帝事德寿二十馀年,极天下之养,谅阴三年,不御常服,汉、唐以来未之有,宜谥曰孝。卒用其言。
宁宗庆元三年,加上孝宗谥。
《宋史·宁宗本纪》:庆元三年,加上孝宗皇帝谥曰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庆元四年,上钦宗皇后及大行太皇、太后谥。
《宋史·宁宗本纪》:庆元四年正月,上钦宗皇后谥曰仁怀皇后。二月,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宪圣慈烈皇后。庆元六年,上太上帝后、大行皇后及子坦增谥。按《宋史·宁宗本纪》:庆元六年六月,太上皇后李氏崩。八月辛卯,太上皇崩。丙申,上大行太上皇后谥曰慈懿皇后。壬寅,子坦薨,追封邠王,谥冲温。十一月己未,皇后韩氏崩。丙寅,上大行太上皇谥曰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乙亥,上大行皇后谥曰恭淑皇后。十二月,子增薨,追封郢王,谥冲英。
嘉泰二年,秀王伯圭及子坰薨,并加封谥。
《宋史·宁宗本纪》:嘉泰二年九月,嗣秀王伯圭薨,追封崇王,谥曰宪靖。冬,子坰生,未踰月薨,追封华王,谥冲穆。
嘉泰三年,加上光宗谥。
《宋史·宁宗本纪》:嘉泰三年,加光宗皇帝谥曰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开禧二年,追谥吴兴郡王秉。按《宋史·宁宗本纪》:开禧二年夏五月,吴兴郡王秉薨,追封沂王,谥曰靖惠。
开禧三年,追谥皇子圻墌及上太皇太后谥。按《宋史·宁宗本纪》:开禧三年春二月,子圻薨,追封顺王,谥冲怀。夏四月,子墌薨,追封申王,谥冲懿。五月,以太皇太后谢氏有疾,赦,是日崩。秋八月,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成肃皇后。
嘉定元年,追赠皇子垍谥。按《宋史·宁宗本纪》:嘉定元年夏四月,子垍薨,追封肃王,谥冲靖。
嘉定十三年,追谥太子询。
《宋史·宁宗本纪》:嘉定十三年八月,皇太子询薨,谥曰景献。
嘉定十六年,子坻薨,追封邳王,谥冲美。
《宋史·宁宗本纪》云云。
嘉定十七年,请帝谥于南郊。
《宋史·宁宗本纪》: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丁酉,皇帝崩于福宁殿。宝庆元年,谥曰仁文哲武恭孝皇帝,庙号宁宗。 按《理宗本纪》:嘉定十七年十二月辛酉,请大行皇帝谥号于南郊。宝庆元年正月己丑,上宁宗谥册、宝。
理宗宝庆三年,追上宁宗徽号。
《宋史·理宗本纪》:宝庆三年九月丙午,追上宁宗徽号曰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十一月,奉上宁宗徽号册宝于太庙。
绍定三年,追赠故皇子缉绎谥。
《宋史·理宗本纪》:绍定三年春正月甲申,诏故皇子缉赠保信、奉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永王,谥冲安。二月壬子,诏故皇子绎赐忠正、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昭王,谥冲纯。
绍定六年,上大行皇太后谥。
《宋史·理宗本纪》:绍定五年,皇太后崩。六年春二月,上大行皇太后谥曰恭圣仁烈皇后。
嘉熙二年,子维薨,追封祁王,谥冲昭。
《宋史·理宗本纪》云云。
景定五年,追谥济王竑。
《宋史·理宗本纪》不载。 按《度宗本纪》:景定五年十月,理宗崩。受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十一月,复济王竑元赠少师、节度使,追封镇王,谥昭肃。
度宗咸淳二年,上理宗尊谥。
《宋史·度宗本纪》:咸淳二年冬十二月,以请先帝谥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奉册宝请于南郊,上谥曰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咸淳十年,上大行皇帝尊谥。
《宋史·度宗本纪》:咸淳十年秋七月,帝崩于福宁殿。八月己酉,上大行皇帝谥曰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度宗。

太宗天会三年,上太祖尊谥。
《金史·太祖本纪》:天辅七年,上崩于部堵泺西行宫。天会三年三月,上尊谥曰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立原庙于西京。 按《礼志》:天会三年六月,谙班勃极烈杲等表请追册先大圣皇帝。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册、玉宝,恭上尊谥曰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天会十三年,上大行皇帝并太祖二后皇考妣谥。按《金史·太宗本纪》:天会十三年正月,上崩于明德宫。三月,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 按《熙宗本纪》:天会十三年正月己巳,太宗崩。庚午,即皇帝位。二月乙巳,追谥太祖后唐括氏曰圣穆皇后,裴满氏曰光懿皇后。三月庚辰,谥大行皇帝曰文烈,庙号太宗。九月,追尊皇考丰王为景宣皇帝,庙号徽宗,皇妣蒲察氏为惠昭皇后。 按《礼志》:天会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摄太尉皇叔祖大司空昱奉玉册、玉宝,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九月,追谥皇考曰景宣皇帝,庙号徽宗。
熙宗天会十四年,上太皇太后尊谥,并追尊九代祖
以下谥号,百僚表贺。
《金史·熙宗本纪》:天会十四年正月,太皇太后纥石烈氏崩。二月,上尊谥曰钦献皇后。八月,追尊九代祖以下曰皇帝、皇后,定始祖、景祖、世祖、太祖、太宗庙皆不祧。 按《金世纪》:金之始祖讳函普。天会十四年,追谥景元皇帝,庙号始祖。子,讳乌鲁。天会十四年,追谥德皇帝。子,讳跋海。天会十四年,追谥安皇帝。子,讳绥可。天会十四年,追谥定昭皇帝,庙号献祖。子,讳石鲁。天会十五年,追谥成襄皇帝,庙号昭祖。子,讳乌古乃。天会十四年,追谥惠桓皇帝,庙号景祖。第二子,讳劾里钵。天会十五年,追谥圣肃皇帝,庙号世祖。母弟讳颇剌淑,景祖第四子也,是为肃宗。天会十五年,追谥穆宪皇帝。母弟,讳盈歌,字乌鲁完,景祖第五子也。天会十五年,追谥孝平皇帝,庙号穆宗。兄子康宗,乌雅刺,字毛路完,世祖长子也。天会十五年,追谥恭简皇帝。 按《礼志》:天会十四年八月庚戌,文武百僚、太师宗磐等上议曰:国家肇造区夏,四征弗庭,太祖武元皇帝受命拨乱,光启大业。太宗文烈皇帝继志卒伐,奋张皇威。原其积德累功,所由来者远矣。且礼多为贵,固前籍之美谈;德厚流光,实本朝之先务。伏惟皇九代祖,廓君人之量,挺御世之姿。虞舜生冯,迁于负夏,太王避狄,邑此岐山,圣姥来归,天原肇发。皇八代祖、皇七代祖,承家袭庆,裕后垂芳,不求赫赫之名,终大振振之族。皇六代祖,徙居得吉,播种是勤,去暴露获栋宇之安,释负戴兴车舆之利。皇五代祖孛堇,雄姿迈世,美略济时。成百里日辟之功,戎车既饬;著五教在宽之训,人纪肇修。皇高祖太师,质自天成,德为民望,兼精骑射,往无不摧,始置官师,归者益众。皇曾祖太师,威灵震远,机警绝人,雅善运筹,未尝衿甲,临敌愈奋,应变若神。皇曾叔祖太师,机独运心,公无私物,四方耸动,诸部归怀,德威两隆,风俗大定。皇伯祖太师,友于尽爱,国尔惟忠,谋必罔愆,举无不济。累代祖妣,妇道警戒,王业艰难,俱殚内助之劳,实著始基之渐。是宜采群臣之佥议,酌故事以遵行,款帝于郊,称天以诔。谨按谥法,布义行刚曰景,主义行德曰元,保民耆艾曰明,温柔圣善曰懿,请上皇九代祖尊谥曰景元皇帝,庙号始祖,妣曰明懿皇后。中和纯备曰德,道德纯一曰思,请上皇八代祖尊谥曰德皇帝,妣曰思皇后。好和不争曰安,好廉自克曰节,请上皇七代祖尊谥曰安皇帝,妣曰节皇后。安民法古曰定,明德有劳曰昭,尊贤让善曰恭,柔德好众曰靖,请上皇六代祖尊谥曰定昭皇帝,庙号献祖,妣曰恭靖皇后。爱民立政曰成,辟土有德曰襄,强毅执正曰威,慈仁和民曰顺,请上皇五代祖孛堇尊谥曰成襄皇帝,庙号昭祖,妣曰威顺皇后。爱民好与曰惠,辟土兼国曰桓,明德有劳曰昭,执心决断曰肃,请上皇高祖太师尊谥曰惠桓皇帝,庙号景祖,妣曰昭肃皇后。大而化之曰圣,刚德克就曰肃,思虑深远曰翼,一德不懈曰简,请上皇曾祖太师尊谥曰圣肃皇帝,庙号世祖,妣曰翼简皇后。中情见貌曰穆,博闻多能曰宪,柔德好众曰静,圣善周闻曰宣,请上皇曾叔祖太师尊谥曰穆宪皇帝,庙号肃宗,妣曰静宣皇后。慈爱忘劳曰孝,执事有制曰平,清白守节曰贞,爱民好与曰惠,请上皇曾叔祖太师尊谥曰孝平皇帝,庙号穆宗,妣曰贞惠皇后。爱民长悌曰恭,一德不懈曰简,夙夜共事曰敬,小心畏忌曰僖,请上皇伯祖太师尊谥曰恭简皇帝,庙号康宗、妣曰敬僖皇后。仍请以始祖景元皇帝、景祖惠桓皇帝、世祖圣肃皇帝、太祖武元皇帝、太宗文烈皇帝为永永不祧之庙。须庙室告成,涓日备物,奉上宝册,藏于天府,施之罔极。丙辰,奉上九代祖妣尊谥庙号,是日百僚上表称贺。
皇统三年,上太皇太后尊谥。
《金史·熙宗本纪》:皇统三年春三月,太皇太后唐括氏崩。秋八月,谥太皇太后曰钦仁皇后。
皇统五年,增上太祖尊谥,复增始祖,以下十帝及太宗、徽宗号谥。
《金史·熙宗本纪》:皇统五年十月,增谥太祖。十二月,增谥始祖,以下十帝及太宗、徽宗。 按《太祖本纪》:皇统五年十月,增谥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 按《太宗本纪》:皇统五年,增上尊谥曰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按《世纪》:始祖景元皇帝皇统五年,增谥始祖懿宪景元皇帝。德皇帝皇统五年,增谥渊穆元德皇帝。安皇帝皇统五年,增谥和靖庆安皇帝。献祖定昭皇帝皇统五年,增谥献祖纯烈定昭皇帝。昭祖成襄皇帝皇统五年,增谥昭祖武惠成襄皇帝。景祖惠桓皇帝皇统五年,增谥景祖英烈惠桓皇帝。世祖圣肃皇帝皇统五年,增谥世祖神武圣肃皇帝。肃宗穆宪皇帝皇统五年,增谥肃宗明睿穆宪皇帝。穆宗孝平皇帝皇统五年,增谥穆宗章顺孝平皇帝。康宗恭简皇帝皇统五年,增谥康宗献敏恭简皇帝。 按《礼志》:皇统五年,增上太祖尊谥,礼官议:自古辨祀,以南北郊、太社、太稷、太庙为序。若太庙神主造毕,即合题尊谥,择日奉安,恐在郊社之前于礼未伦。候筑郊兆毕,择日奏告昊天上帝、皇地祇,次奉安社稷神主及奏告,其次恭造太庙神主,题号奉安入室,以此为序。元奉敕旨,候到上京行礼,不见元奏日内,有无指定候修建太庙奉安神主以后行礼,或只于庆元宫奉上谥号。若候奉安太庙神主礼毕,方奉上谥号册宝,即百官并合法服,兼于皇帝所御殿合立黄麾仗及殿中省细仗,太庙殿前亦合立黄麾仗,其册宝在路亦合量设仪仗。若太庙未奉安,只于庆元宫上册宝,即行事及立班官并用常服,及依例量用大小旗、甲骑、门仗官,供奉官引从册宝䌽服。若奉安后发册,即御服通天冠、绛纱袍。若只就庆元宫,即幞头红袍。并庆元宫上册宝,即将来题太庙本室神主,便可用新谥。若于太庙先奉安神主,即先题旧谥。及至就本室上册宝,又须改题新谥。有两节不同。五月九日拟奏告于太庙,上册宝,窃虑法物乐舞难办,只于庆元宫上册宝。从之。十月三日,奉上尊册宝仪:前期,有司供张辰居殿神御床案。少府监、钩盾署设燎薪于殿庭西南,掘坎于其侧。仪鸾司设小次于辰居殿下东厢,又设册宝幄殿于景辉门外东仗舍。殿前司、宣徽院量差甲骑、大小旗鼓、门仗官、香舆,自制造册宝所迎奉册宝,奉安于幄殿,行事官、制造官皆骑马引从,门下中书侍郎在前,侍中中书令在后,大礼使又在其后,举舁奉册宝官、制造官分左右夹侍,以北为上,皆给人从锦帽衫带。是日未明,翰林使、大官令丞铺设香案酒果、供具牲醴膳羞于神御前,仪鸾司设皇帝拜褥四:一在阼阶上,面西;一在香案南,面北;一在殿上东栏子内,面西;一在燎薪之东,面西。设黄道,自小次至阼阶褥位。质明,有司备常行仪仗,驾头扇筤,常朝官常服骑马执鞕前导,以北为上,造册宝官,排办管勾官常服,于庆元宫门外立班,迎驾再拜。皇帝自宫中服靴袍、御马,至景晖门外下马,步入小次。少顷,御史台催班,大礼使、行事官自幄殿奉册宝入正门,置于辰居殿西阶下。大礼使归押班位,閤门使奏:班齐。太常卿奏:请皇帝行奉上册宝之礼。宣徽使、太常卿分引前导,皇帝由黄道升阼阶上面西褥位立,赞:请再拜,閤门使胪传,在位官皆再拜。乃引皇帝由殿上正门入殿,于香案前褥位再拜,上香,又再拜,退稍东于栏子内面西褥位立定。仪鸾司彻香案前拜褥,设册宝褥位于香案南,举册、舁册官取册匣子床,对捧由西阶升,中书侍郎分左右前导。奉册中书令、读册中书令并后从,候于褥位。置定,奉册中书令于褥位南再拜,退就殿阶上西南柱外,面东立。读册官、中书令稍前,再拜。舁册官取匣盖下,寘于西阶下册床。举册官对举册,读册官中书令一拜起,跪,搢笏,读册文曰:孝孙嗣皇帝臣某,谨拜手稽首奉玉册玉宝,恭上尊谥曰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读册毕,就拜,兴,又再拜,退立于奉册中书令之次。奉册官进,与中书侍郎率举册、舁册官奉册匣由西阶下,引从如上仪,复置于册床。置定,举宝官以宝盝进,至侍中读毕,由西阶下,复置于床,皆如册匣之仪。有司彻册宝褥位,复设香案南拜褥。宣徽使、太常卿导皇帝进就褥位,再拜,上香、茶、酒,乐作,三酹酒,乐止。太祝读祝文,讫,皇帝再拜,复归阼阶褥位,立定。大礼使升殿,于香案南宣徽使处授福酒台盏,行至皇帝阼阶褥位前,宣徽使赞:皇帝再拜饮福。閤门胪传:赐胙,再拜。应在位官皆再拜。大礼使跪,以酒盏进授皇帝,乐作,饮讫,又再拜。大礼使受酒盏,复以授宣徽使,讫,由西阶下,归押班位。太祝奉祝版,翰林使酌酒,太官令丞量取牲羞,自西阶下,置于燎薪之上。文武班皆回班向燎所立,礼官赞:请皇帝就望燎位。宣徽使取酒盏台于翰林使,以进授皇帝。皇帝酹酒于燎薪之上,执事者举燎,半燎,瘗于坎。宣徽使赞:皇帝再拜。閤门唱:百官皆再拜。太常卿、宣徽使前导,皇帝归小次,即御座,帘降。太常卿俛伏,兴,跪奏:太常卿臣某言,礼毕。百官皆卷班西出。大礼使以下奉册宝床,纳于庆元宫收掌去处。皇帝进膳于别殿,侍食官取旨,有司转仗由来路,皇帝便服还内,教坊作乐前导。次日,大礼使率百官称贺。是岁闰十一月,增上祖宗尊谥,始祖景元皇帝曰懿宪景元皇帝,德皇帝曰渊穆元德皇帝,安皇帝曰和靖庆安皇帝,献祖定昭皇帝曰纯烈定昭皇帝,昭祖成襄皇帝曰武惠成襄皇帝,景祖惠桓皇帝曰英烈惠桓皇帝,世祖圣肃皇帝曰神武圣肃皇帝,肃宗穆宪皇帝曰明睿穆宪皇帝,穆宗孝平皇帝曰章顺孝平皇帝,康宗恭简皇帝曰献敏恭简皇帝,太宗文烈皇帝曰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徽宗景宣皇帝曰允恭克让孝德元功佑圣景宣皇帝,已上庙号如故。十二月一日,奏告如仪。 按《程寀传》:熙宗时,寀,历翰林待制,兼右谏议大夫。上疏曰:臣伏读唐史,追尊高祖以下,谥号或加至十八字。前宋大中祥符间亦加至十六字,亡辽因之,近陛下亦受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十字。臣窃谓人臣以归美报上为忠,天子以追崇祖考为孝。太祖武元皇帝受命开基,八年之间,奄有天下,功德茂盛,振古无前,止谥武元二字,理或未安,何以示将来。臣愿诏有司定议谥号,庶几上慰祖宗在天之灵,使耿光丕烈,传于无穷。疏奏,上嘉纳之,于是始令有司议增上太祖尊谥。
海陵天德元年十二月,追谥皇考太师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庙号德宗。
《金史·海陵本纪》云云。
贞元三年,上皇太后大氏尊谥。
《金史·海陵本纪》:天德二年春正月,尊嫡母徒单氏及母大氏皆为皇太后。各徒单氏宫曰永寿,大氏宫曰永宁。贞元元年夏四月,皇太后大氏崩。贞元三年冬十月,如菆宫,册谥永宁皇太后曰慈献皇后。
世宗大定元年,追尊皇考妣及徽宗、闵宗号谥。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元年十一月,追尊皇考豳王为皇帝,谥简肃,庙号睿宗,皇妣蒲察氏曰钦慈皇后,李氏曰贞懿皇后。乙酉,追复东昏王帝号,谥武灵,庙号闵宗,诏中外。 按《熙宗本纪》:大定初,追谥武灵皇帝,庙号闵宗,别立庙。 按《徽宗世纪》:帝下西京。太祖崩,帝与兄宗干率宗室群臣立太宗。天会二年薨。熙宗即位,追上尊谥曰景宣皇帝,庙号徽宗。海陵弑立,降熙宗为东昏王,降帝为丰王。世宗复尊熙宗庙谥,尊帝为景宣皇帝。
大定二年,谥海陵曰炀。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海陵本纪》:大定二年,降封为海陵郡王,谥曰炀。
大定三年,增上睿宗尊谥。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睿宗世纪》:睿宗讳宗尧,初讳宗辅。天会十三年,薨,追封潞王。皇统六年,进冀国王。正隆二年,追赠太师、上柱国,改封许王。世宗即位,追上尊谥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庙号睿宗。 按《礼志》:大定三年,增上睿宗尊谥。先是,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追册皇考曰简肃皇帝,庙号睿宗,皇妣蒲察氏钦慈皇后,皇妣李氏贞懿皇后。二年八月一日,有司奏:祖宗谥号或十六字,或十四字,或十二字,即今睿宗皇帝更合增上尊谥,于升祔前奉册宝。制可。十七日,左平章元宜等奏请增上尊谥曰睿宗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有司奏:睿宗皇帝未经升祔,合无于衍庆宫圣武殿设神御床案。奉旨崇圣閤借设正位。又奏:皇帝亲授册宝,太尉行事。制可。九月二十二日,奏告太庙。二十八日,大安殿置大乐,阅习。前一日,自衍庆宫奉迎册宝,于大安殿安置。授册日未明三刻,有司各勒所部,整肃仪卫,群臣集于殿门,行事官各法服,陪位官公服。皇帝自宫中常服乘舆,侍卫如仪,赴大安殿后更衣幄次。御史台催班,通事舍人引太尉及群臣就位。侍中跪奏:中严。少顷,又跪奏:外办。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出。太常卿跪奏称:太常卿臣某言,请皇帝行奉上册宝之礼。奏讫,俛伏,兴。宣徽使分左右前导,皇帝步诣册宝幄次。将至幄次,登歌乐作,至幄次前北向,宣徽使赞:拜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再拜。拜讫,奏:请皇帝搢圭。三上香,讫,执圭。奏:请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再拜。讫,各分班东西序立。奏:请皇帝诣稍东褥位。乐止。中书令、中书侍郎奉引册,侍中、门下侍郎奉引宝,行,登歌乐作。宣徽使赞导皇帝随册宝降自西阶,登歌乐止,宫县乐作,至大安殿下当中褥位。中书令、侍中奉册宝于皇帝褥位之西,乐止。宣徽使奏:请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皆再拜。拜讫,中书令搢笏,奉册匣,宫县乐作,至皇帝褥位前,俛伏,跪,奉置讫,执笏,俛伏,兴,退稍西立,东向。太常博士引太尉至褥位,北向立。宣徽使奏:皇帝搢圭。跪捧册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讫,执笏,少东立,宣徽使奏:请执圭。俛伏,兴。舁册官捧册匣,中书侍郎奉册匣置于册床,乐止。侍中搢笏,奉宝盝,宫县乐作,至皇帝褥位前,俛伏,跪,奉置讫,执笏,俛伏,兴,退稍西立,东向。太常博士引太尉至褥位,北向立。宣徽使奏:皇帝搢圭。跪奉宝盝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讫,执笏,少东立。宣徽使奏:请执圭。俛伏,兴。舁宝官捧宝盝,门下侍郎奉置于宝床,乐止。宣徽使奏: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再拜。皇帝南向立,宫县乐作。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床在前,宝床次之,乐止。中书门下侍郎各导于册宝之前,太尉居其后,至大安门外,太尉以次跪奉册宝于玉辂中,中书侍郎于辂旁夹侍,所司迎卫如式。太尉奉册宝讫,步出通天门外,革车用本品卤簿,导从如仪,鼓吹不振作。俟册宝出大安门,太常卿跪奏称:太常卿臣某言,礼毕。奏讫,俛伏,兴,前导皇帝升自东阶,登歌乐作,还大安殿后幄次,乐止。侍中跪奏:解严。乘舆还内,侍卫如来仪。十月一日,摄太尉特进平章政事兼太子太师完国公臣定颜宗宪率百官赴衍庆宫行礼。前一日,设册宝幄次于圣武殿门外,西向。其日质明,太常寺官率所属,于圣武殿设神御床案,宣徽院排备茶酒果、时馔、茶食、香花等,并如太祖皇帝忌辰供备之数。大乐署设登歌之乐于殿上前楹间稍南,北向。迎卫册宝至衍庆宫门外,中书门下侍郎各奉册宝降币,各置于床。太尉至门外降车,率中书令以下导从,赴圣武殿门外幄次,奉安如式。其仪仗兵士并退。次引文武百官各服其服,以次就位。大乐令率工人就位,礼直官亦先就位。应执事者并先入殿庭北向立,礼直官赞:再拜。讫,升殿。次引太尉就东阶下褥位西向立,礼直官赞:拜。在位官俱再拜。礼直官曰:有司谨具,请行事。礼直官赞:拜。在位官俱再拜,讫,引太尉诣罍洗盥手,升殿,诣神座前,搢笏,跪,三上香,乐作,奠茶、奠酒,讫,执笏,俛伏,兴,乐止。太尉再拜,讫,还位少立。次引太尉出,率中书门下侍郎等,奉册宝床入自殿门,中书令侍中等并导从,登歌乐作,册宝床至殿庭,列于西阶之下,承以席褥,乐止。太尉以下各就西北褥位立定,礼直官赞:拜。在位官俱再拜,讫,太尉率中书令侍郎奉册匣升殿,登歌乐作,至殿上,册匣置于食案之前,仍设褥位,乐止。次引太尉诣神位前,俛伏,跪,称:摄太尉臣某言,谨上加尊谥册,宝。奏讫,俛伏,兴,稍西立。次引中书令立于册匣南,举册官举册,中书令俛伏,跪读册,讫,俛伏,兴。中书令奉册匣降自西阶,置于床,登歌乐作,置讫,乐止。次引侍中门下侍郎奉宝盝升殿,乐作,置于食案之前。仍设褥位,乐止。举宝官举宝盝,侍中俛伏,跪读宝,讫,俛伏,兴。侍中奉宝盝降自西阶,置于床,登歌乐作,置讫,乐止。太尉诣殿门外褥位,再拜,讫,太尉而下俱降阶,以次就位。礼直官赞:拜。在位官皆再拜,讫,以次出。寺官、署官率拱卫直,舁册宝床置于册宝殿,各退。次日,百官称贺如常仪。
大定十七年,诏议功臣之无谥号者。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十七年正月,诏诸大臣家应请功臣号者,既不许其子孙自陈,吏部考功郎其详考其劳绩,当赐号者,即以闻。冬十月,有司奏:衍庆宫所画功臣二十人,惟五人有谥,今考检馀十五人功状,拟定谥号以进。诏可。
大定十九年,增上闵宗及悼皇后尊谥。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十九年夏四月,以升祔闵宗,诏中外。 按《熙宗本纪》:大定十九年,升祔于太庙。增谥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 按《礼志》:大定十九年,奉上孝成皇帝谥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诏曰:前君乃太祖之长孙,受太宗之遗命,嗣膺神器,十有五年。垂拱仰成,委任勋戚,废齐国以省徭赋,柔宋人而息兵戈,世格泰和,俗跻仁寿,混车书于南北,一尉候于东西。晚虽淫刑,几于恣意,冤施弟后,戮及良工,虐不及民,事犹可谏,过之至此,古或有焉。右丞相岐国王亮不务弼谐,反行篡弑,妄加黜废,抑损徽称。远近伤嗟,神人愤怒,天方悔祸,朕乃继兴,受天下之乐推,居域中之有大。将拨乱而反正,务在革非。期事亡以如存,聿思尽礼。宜上谥号曰闵宗武灵皇帝。十八年,有司言:本朝祖宗尊谥或十八字,或十四字,或十二字,或四字。今拟增上闵宗尊谥曰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仍加谥悼皇后曰悼平皇后。又言:大定三年追尊睿宗皇帝礼仪,大安殿前立黄麾仗一千人,应天门外行仗二千人,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随册宝降自西阶,搢圭,跪,捧册宝授太尉。今拟大安殿行礼,及依唐、周典故,降阶捧册宝授太尉。所有冠冕仪仗拟依已行礼例。上命仪仗人数约量减之,馀略同前仪。明年四月十日,奉上册宝,升祔太庙。
大定二十五年,赐皇太子允恭谥。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显宗世纪》:大定二十五年秋七月,赐谥宣孝太子。世宗欲加帝号,以问群臣,翰林修撰赵可对曰:唐高宗追谥太子弘为孝敬皇帝。左丞张汝弼曰:此盖出于武后。遂止。
大定二十七年春二月,改闵宗庙号曰熙宗。
《金史·世宗本纪》云云。 按《熙宗本纪》:大定二十七年,改庙号熙宗。 按《礼志》:二十六年,敕再议闵宗庙号,礼官拟上襄、威、敬、定、桓、烈、熙七字,奉旨用熙字,乃以明年四月一日,遣官奏告太庙及闵宗本室,易新庙号。
大定二十九年,上帝尊谥,并追上显宗谥号。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二十九年正月,上崩于福安殿。皇太孙即皇帝位。三月,上尊谥曰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 按《章宗本纪》:大定二十九年二月,追尊皇考为皇帝。 按《显宗世纪》:大定二十九年,太孙即位,是为章宗。夏五月,追谥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显宗。
卫绍王大安元年,上章宗谥号。
《金史·卫绍王本纪》不载。 按《章宗本纪》:泰和八年十一月,上不豫,崩于福安殿。大安元年春正月,谥曰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庙号章宗。
宣宗贞祐三年夏四月丁未,故皇太子启菆,赐谥曰庄献。
《金史·宣宗本纪》云云。
贞祐四年,诏谥故皇太孙,并追复卫绍王谥。
《金史·宣宗本纪》:贞祐四年春正月,诏赐故皇太孙谥曰冲怀。 按《卫绍王本纪》:贞祐四年,诏追复卫绍王谥曰绍。
哀宗正大元年,上宣宗尊谥。
《金史·哀宗本纪》不载。 按《宣宗本纪》:元光二年十二月庚寅,上崩于宁德殿,皇太子,乃即皇帝位于柩前。明年正月戊戌朔,改元正大,谥大行曰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宣宗。
天兴三年,谥帝曰哀宗。
《金史·哀宗本纪》:天兴三年春正月戊申,夜,上集百官,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自缢于幽兰轩。末帝,率群臣入哭,谥曰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