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二百六十六卷目录

 王姓部列传十四
  辽
  王郁       王白
  王继恩      王继忠
  王观       王棠
  王鼎
  宋一
  王祚       王格
  王溥       王审琦
  王彦升      王景
  王晏       王彦超
  王继涛      王全斌
  王仁赡      王仁镐
  王晖       王易简
  王著       王祐
  王贵       王明
  王晋卿

氏族典第二百六十六卷

王姓部列传十四

王郁

《辽史·王郁传》:郁,京兆万年人,唐义武军节度使处直之孽子。伯父处存镇义武,卒,三军推其子郜袭,处直。逐郜,郜奔太原。乱兵推处直为留后,遣人请事梁王。梁表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初郜之亡也,郁从之。晋王克用妻以女,用为新州防禦使。处直料晋必讨张文礼,镇亡,则定不独存。阴使郁北导契丹入塞以牵晋兵。郁大喜。神册六年,奉表送款,举室来降,太祖以为养子。从太祖平渤海,战有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崇义军节度使。太祖崩,郁与妻会葬,其妻泣诉于淳钦皇后,求归乡国,许之。郁奏曰:臣本唐主之婿,主已被弑,此行夫妻岂能相保。愿常侍太后。后喜曰:汉人中,惟王郎最忠孝。寻加政事令。还宜州,卒。

王白

《辽史·王白传》:白,冀州人,明天文,善卜筮,晋司天少监,太宗入汴得之。应历十九年,王子只没以事下狱,其母求卜,白曰:此人当王,未能杀也,母过忧。景宗即位,释其罪,封宁王,竟如其言。凡决祸福多此类。保宁中,历彰武、兴国二军节度使。撰《百中歌》行于世。

王继恩

《辽史·王继恩传》:继恩,棣州人。睿知皇后南征,继恩被俘。初,皇后以公私所获十岁已下儿容貌可观者近百人,载赴凉陉,并使阉为竖,继恩在焉。聪慧,通书及辽语。擢内谒者、内侍左厢押班。圣宗亲政,累迁尚衣库使、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灵州观察使、内库都提点。继恩好清谈,不喜权利,每得赐赉,市书至万卷,载以自随,诵读不倦。每宋使来聘,继恩多充宣赐使。后不知所终。

王继忠

《辽史·王继忠传》:继忠,不知何郡人。仕宋为郓州刺史。统和二十一年,宋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耶律奴瓜等,获之。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以康默记族女女之。继忠亦自激昂,事必尽力。宋以继忠先朝旧臣,每遣使,必有附赐,圣宗许受之。二十二年,宋使来聘,遗继忠弧矢、鞭策及求和劄子。诏继忠与宋使相见,许讲和。五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封琅邪郡王。六年,进楚王,赐国姓。拜枢密使。太平三年致仕,卒。子怀玉,仕至防禦使。

王观

《辽史·王观传》:观,南京人。博学有才辨。重熙七年,中进士乙科。兴宗崩,充夏国报哀使;还,除给事中。咸雍初,迁翰林学士。兼乾文阁学士。七年,改南枢密副使,赐国姓,参知政事,兼知南枢密事。坐矫制修私第,削爵为民,卒。

王棠

《辽史·王棠传》:棠,涿州新城人。博古,善属文。重熙十五年擢进士。乡贡、礼部、廷试对皆第一。累迁上京盐铁使。或诬以贿,无状,释之。迁东京户部使。大康二年,辽东饥,民多死,请振恤,从之。三年,入为枢密副使,拜南府宰相。大安末,卒。棠练达朝政,临事不怠,在政府修明法度,有声。

王鼎

《辽史·王鼎传》:鼎,字虚中,涿州人。幼好学,居太宁山数年,博通经史。时马唐俊有文名燕、蓟间,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鼎偶造席,唐俊见鼎朴野,置下座。欲以诗困之,先出所作索赋,鼎援笔立成。唐俊惊其敏妙,因与定交。清宁五年,擢进士第。调易州观察判官,改漆水县令,累迁翰林学士。当代典章多出其手。上书言治道十事,帝以鼎达政体,事多咨访。鼎正直不阿,人有过,必面诋之。寿隆初,升观书殿学士。一日宴主第,醉与客忤,怨上不知己,坐是下吏。状闻,上大怒,杖黥夺官,流镇州。居数岁,有赦,鼎独不免。会守臣召鼎为贺表,因以诗贻使者,有谁知天雨露,独不到孤寒之句。上闻而怜之,即召还,复其职。乾统六年卒。鼎宰县时,憩于庭,俄有暴风举卧榻空中。鼎无惧色,但觉枕榻俱高,乃曰:吾中朝端士,邪无干正,可徐置之。须臾,榻复故处,风遂止。

宋一

王祚

《宋史·王溥传》:溥父祚,为郡小吏,有心计,从晋祖入洛,掌盐铁案,以母老解职归。汉祖镇并门,统行营兵拒契丹,委祚经度刍粟;即位,擢为三司副使。历周为随州刺史。移刺商州。显德初,置华州节度,以祚为刺史。历郑州团练使。宋初,升宿州为防禦,以祚为使。因求致政,至阙下,拜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

王格

《宋史·王侁传》:侁父朴,朴弟格,宋初为右补阙、直史馆,至都官员外郎、广东转运使。

王溥

《宋史·王溥传》:溥字齐物,并州祁人。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迁太常丞。从周祖镇邺。广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二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户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恭帝嗣位,加右仆射。宋初,进位司空,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五年,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赠侍中,谥文献。溥性宽厚,美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位者甚众。子贻孙、贻正、贻庆、贻序。贻正至国子博士。贻庆比部郎中。贻序,景德二年进士,后改名贻矩,至司封员外郎。贻正子克明,尚太宗女郑国长公主,改名贻永。

王审琦

《宋史·王审琦传》: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广顺中,历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从世宗征刘崇,力战有功,迁都虞候。领勤州刺史。世宗围濠州,审琦率敢死士拔其水砦,夺月城。及攻楚州,为南面巡检,城将陷,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击之,斩数千级。淮南平,改铁骑右厢都校。又从平瓦桥关。恭帝即位,迁殿前都虞候。宋初,擢为殿前都指挥使、领泰宁军节度。建隆二年,出为中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开宝二年,从征太原。六年,与高怀德并加同平章事。七年,卒。审琦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

王彦升

《宋史·王彦升传》:彦升字光烈,善击剑,号王剑儿。本蜀人,后唐同光中,蜀平,徙家洛阳。初事宦官孟汉琼,汉琼以其趫勇,言于明宗,补东班承旨。晋天福中,转内殿直。周广顺中,从向拱破太原兵虎亭南,以功迁都虞候。领合州刺史。世宗征淮南,从刘崇进、宋偓破金牛水砦。又从张永德攻瀛州,改散员都指挥使。太祖北征,至陈桥,为众推戴。彦升以所部先入京,遇韩通于路,逐至第杀之。初,太祖誓军入京不得有秋毫犯,及闻通死,意甚不乐。以建国之始,不及罪彦升,拜恩州团练使。后为京城巡检,中夜诣王溥第,溥出,既坐,乃曰:此夕巡警甚困,聊就公一醉耳。彦升意在求贿,溥佯不悟,置酒数行而罢。翌日,溥密奏其事,乃出为唐州刺史。开宝二年,改防州防禦使,是冬,又移原州。西人有犯汉法者,彦升不加刑,召僚属饮宴,引所犯以手捽断其耳,大嚼,卮酒下之。其人流血被体,股慄不敢动。前后啖者数百人。西人畏之,不敢犯塞。七年,以病代还,卒。

王景

《宋史·王景传》:景,莱州掖人,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梁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晋祖天福初,授相州刺史。少帝幸澶渊,景与高行周等大破契丹众于戚城,拜横海军节度。汉乾祐初,加同平章事。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广顺初入朝,民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馀,迁镇凤翔。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恭帝即位,进封凉国公。宋初,加太保,封太原郡王。四年,卒。赠太傅,谥元靖。初,景之奔晋也,妻坐戮,二子逃获免。晋祖待之厚,赏赐万计,尝问景所欲,对曰:臣昔为卒,屡过官妓侯小师家,意甚慕之。今妻被诛,诚得小师为妻足矣。晋祖大笑,即以小师赐景。后封楚国夫人。侯氏尝盗景金数百两,私遗旧人,景知而不责。子廷义、廷睿、廷训。

王晏

《宋史·王晏传》:晏,徐州滕人。少壮勇无赖,尝率群盗行劫。后唐同光中,应募隶禁军,累迁奉国小校。晋开运末,与赵晖、侯章等戍陕州。会契丹至汴,遣其将刘愿据陕,恣行暴虐,晏与晖等谋,斩愿首县府门外。遣其子汉伦奉表晋阳。时汉祖虽建号,威声未振得晏等来归,甚喜,即日以晏为绛州防禦使,迁建雄军节度。汉祖入汴,加同平章事。周祖即位,加兼侍中。以晏家彭城,授武宁军节度,俾荣其乡里。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初,晏至镇,悉召故时同为盗者遗以金帛,置酒语之曰:吾乡素多盗,我与诸君昔尝为之。后来者固当出诸君之下,为我告谕,令不复为,若不能改,吾必尽灭其族。由是境内安静,吏民诣阙举留,请为晏立衣锦碑。显德三年,移凤翔节度。太祖即位,封赵国公。乾德元年,进封韩国公,拜太子太师致仕。卒,赠中书令。

王彦超

《宋史·王彦超传》:彦超,大名临清人。少事后唐魏王继岌,从至渭南。会明宗即位,继岌遇害,彦超乃依凤翔重云山僧含晖道人为徒。时晋祖帅陕,召至帐下,委以心腹。天福初,累迁奉德军校。汉初,领岳州防禦使,从周祖入汴。会革命,拜彦超武宁军节度。与枢密使王峻拒刘崇于晋州,改河阳三城节度,移镇河中。显德初,加同平章事。宰相李谷征淮南,以彦超为前军行营副部署,败淮南军于寿州。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师。宋初,兼中书令,代还。太平兴国六年,封邠国公。致仕。雍熙三年,卒。赠尚书令。孙克从,咸平元年进士及第。

王继涛

《宋史·王继涛传》:继涛,河朔人,少给事汉祖左右。乾祐初,补供奉官。仕周,为右武卫大将军。显德五年,迁和州刺史。宋初,为左骁骑大将军,乾德二年,随大军伐蜀,俄以为彭州刺史。绵州军乱,攻彭州,继涛拒之,身被八枪,单骑至成都。素与通事舍人田钦祚有隙,会钦祚入朝,乃诬奏继涛以他事。太祖驿召继涛,将面质之,道病卒。

王全斌

《宋史·王全斌传》: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军使,以全斌为质,因隶帐下。及庄宗入洛,累历内职。同光末,国有内难,兵入宫城,近臣宿将皆弃甲遁去,惟全斌与符彦卿等十数人居中拒战。庄宗中流矢,扶掖至绛霄殿,全斌恸哭而去。明宗即位,补禁军列校。晋初,以功迁护圣指挥使。周广顺初,为右厢都指挥使。宋初,以功拜安国军节度。乾德二年冬,又为忠武军节度。即日下诏伐蜀,命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由凤州路进讨。召示川陕地图,授以方略。十二月,率兵拔乾渠,遂下兴州,至嘉陵,分兵治阁道,度桔柏江。遂克利州。趋剑门。四年正月,师次魏城,孟昶遣使奉表来降。旬馀,刘延让等至。两路兵相嫉,蜀人亦搆,主帅遂不协。俄诏发蜀兵赴阙,人给钱十千,未行者,加两月廪食。全斌等不即奉命,由是蜀军愤怨。至绵州叛。有蜀交州刺史全师雄者,常为将,士卒畏服。适以其族赴阙下。为乱兵所获,推为主帅。成都十县皆起兵应师雄。未几,曹彬破师雄之众于新繁。师雄病死,贼众始息。召还。全斌责授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开宝末,车驾幸洛阳郊祀,召全斌侍祠,以为武宁军节度。谓之曰:朕以江左未平,虑征南诸将不遵纪律,故抑卿数年,为朕立法。今已克金陵,还卿节钺。全斌至镇数月卒。子审钧,富州刺史。审锐,供奉官、閤门祗候。曾孙凯。

王仁赡

《宋史·王仁赡传》:仁赡,唐州方城人。少倜傥,不事生产,委质刺史刘词。词迁永兴节度,署为牙校。词将卒,遗表荐仁赡材可用。太祖素知其名,请于世宗,以隶帐下。宋初,授武德使,出知秦州,改左飞龙使。建隆二年,迁右领军卫将军,充枢密承旨。高继冲请命,以仁赡为荆南巡检使。继冲入朝,命知军府。乾德初,迁左千牛卫大将军。二年,召赴阙,擢为枢密副使。七月,加左卫大将军。兴师讨蜀,命仁赡为凤州路行营前军都监。蜀平,坐没入生口财货、杀降兵致蜀土扰乱,责授右卫大将军。帝幸洛,以仁赡判留守司、三司。及召沈伦赴行在,以仁赡为东京留守。驾还,遂判三司,俄命权宣徽北院事。太平兴国初,拜北院使,加检校太保。四年,亲征太原,充大内部署,总辖里外巡检司公事。师还,加检校太傅。五年,车驾北巡,仁赡为大内部署。七年春,以政事与僚属相矛盾,争辩帝前,仁赡辞屈,责授右卫大将军。翌日,改唐州防禦使。仁赡既失权势,因怏怏成疾,数日卒。子昭雍,为崇仪副使。

王仁镐

《宋史·王仁镐传》:仁镐,邢州龙冈人。后唐明宗镇邢台,署为牙校,即位,擢为作坊副使,累迁西上閤门使。晋天福中,为护国军行军司马。汉乾祐中,历昭义、天雄二军节度副使。周祖镇邺,表仁镐为副留守。及起兵,仁镐预其谋。显德初,出为永兴军节度使。世宗嗣位,移河中。五年,拜安国军节度,制曰:眷惟襄国,实卿故乡。分予龙节之权,成尔锦衣之美。郡民扶老携幼,迎于境上,有献锦袍者四,仁镐皆重衣之,省其父祖墓,周视松槚,涕泗呜咽。郡有群盗,仁镐遣使遗以束帛,谕之,悉遁去。恭帝嗣位,移山南东道节度。宋初,加检校太师。建隆二年,以疾召还,卒于传舍。

王晖

《宋史·李万全传》:王晖,太原人。性吝啬,赀甚富,而妻子饭疏粝,纵部曲诛求,民甚苦之。世宗以先朝功臣,知而弗问焉,至右神武统军。建隆四年,终右领军卫上将军。

王易简

《宋史·王易简传》:易简,字国宝,京兆万年人。曾祖朏,唐剑州刺史。祖远,连州刺史。父贯,唐州刺史。易简少好学,工诗。梁乾化中,举进士。明年遂擢第,复隐华山。后唐同光中,遣魏王继岌伐蜀,辟为巡官,改记室参军。明宗即位,罗周恭辟为掌书记。府罢,退居华阴。秦王从荣闻而重之。召为祠部员外郎,知制诰,府中书舍人。晋初,判史馆事。三拜御史中丞,判吏部铨。广顺初,迁礼部尚书。显德四年,告老,以太子少保致仕。宋初,召加少傅。建隆四年,卒。

王著

《宋史·王著传》:著,字成象,单州单父人。性豁达,无城府。幼能属文,汉乾祐中,举进士。周广顺中,世宗镇澶州,辟观察支使。随世宗入朝,迁殿中丞;即位,拜度支员外郎。显德三年,充翰林学士。六年,丁家艰,起复。恭帝嗣位,加金部郎中、知制诰。宋初,加中书舍人。建隆二年,知贡举。四年春,宿直禁中,被酒,发倒垂被面,夜扣滋德殿门求见。帝怒,发其醉宿娼家之过,黜为比部员外郎。乾德初,改兵部员外郎。二年,复知制诰。数月,加史馆修撰、判馆事。三年,就转户部郎中。六年,复为翰林学士,加兵部郎中,再知贡举。开宝二年冬,暴卒。著少有俊才。善与人交,好延誉后进,当世士大夫称之。
王祜
《宋史·王祜传》:祜,字景叔,大名萃人。祖言,仕唐黎阳令。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祜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知潞州。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祜代之。继以用兵岳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卢多逊素恶祜不比己,出为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祜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馀卒,子三人:懿、旦、旭。

王贵

《宋史·王贵传》:贵,并州太原人。广顺初,补卫士。宋初,累迁至散员都指挥使,领胜州刺史。太平兴国二年,出为淄州刺史。受诏从潘美北征,攻沁州,颇立战功。及从杨业,为辽兵所围,亲射杀数十人,矢尽,又击杀数人,遂遇害。擢其子文晟供奉官、文昱殿直。

王明

《宋史·王明传》:明,字如诲,大名成安人。晋天福中,举进士不第。骁骑将药元福,辟为从事。周广顺初,奏署判官。显德初,元福移镇陕,恃功多骄恣,明以直道规之,忤其左右,因谢绝之。诣阙上书,求任州县,历清平、郾城二令。乾德初,举清白有吏干者,召为左拾遗。蜀平,选知荣州,代归,迁右补阙。会用兵于岭南,选为荆湖转运使。开宝三年,大举南征,以明为随军转运使。供亿不阙。既而贺州未下,明入与主帅计曰:当急取之。诸将犹豫。明乃擐甲胄,率所部,堙其堑,直抵城门。城中惧,纳款,遂据有之。因抵广州。广州平,为本道转运使。俄以潘美、为岭南转运使,以明为副。七年,代归。是岁,将用师南唐,以明为黄州刺史。金陵平,诏明安抚诸郡。太宗即位,兼领江南诸路转运使。召为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出知并州。端拱元年,代还。改礼部侍郎。知真定府。淳化初,归阙。二年,卒。

王晋卿

《宋史·王晋卿传》:晋卿,河朔人。周世宗在澶渊,以武艺求见,得隶帐下。及即位,补东头供奉官。从战高平,征淮甸,每遣宣传密旨,甚亲信之。显德四年,领彭州刺史。恭帝即位,出为宾州刺史。乾德中,为兴州刺史。四年,移汉州。时蜀初平,寇盗充斥,晋卿严武备,设方略,禽捕剪灭,靡有遗漏,贼无敢窥其境。然以贿闻,太祖惜其才而不问。开宝四年,授莫州刺史。六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