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二十六卷目录

 凤翔府部汇考四
  凤翔府驿递考
  凤翔府兵制考
  凤翔府物产考
  凤翔府古迹考〈坟墓附〉

职方典第五百二十六卷

凤翔府部汇考四

凤翔府驿递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凤翔县
岐山驿 设马一百一十匹,马夫六十名,岁支银三千六百二十五两四分。
县马十匹,岁支银二百四十六两六钱六分。扛轿夫一百四十二名,岁支银一千五百三十三两九钱八分。
审平铺 东十里。
光瑶铺 二十里。
横水铺 三十里。
尹家铺 四十里接岐山县界。
指湖铺 南十里。
乱冢铺 二十里。
连村铺 三十里接宝鸡县界。
柿林铺 西十里。
柳林铺 二十里。
半坡铺 三十里接汧阳县界。
风北铺 正北接灵台县界。
柳家铺 东北二十里。
杜杨铺 四十里。
梨树铺 六十里接麟游县界,铺司兵共六十五名。
岐山县
岐周驿 设马一百一十匹,马夫六十名,岁支银三千六百二十五两四分。
县马十匹,岁支银二百四十六两六钱六分。扛轿夫一百四十七名,岁支银一千五百八十八两三钱二分五釐。
在城总铺 县大门西。
十字铺 东十里。
龙尾铺 东二十里。
益店铺 东三十里三铺,俱通扶风路。
佛儿沟十里铺 在西通凤翔路。
枣林铺 东南三十里通郿县路。
宝鸡县
陈仓驿 设马一百匹,马夫五十五名,岁支银三千三百两四钱。
东河驿 设马八十匹,马夫四十五名,岁支银二千六百五十一两八分二釐。
东河桥递运所 设夫四十名,岁支银五百一十三两三钱二釐。
县马十匹,岁支银二百四十六两六钱六分。扛轿夫一百六名,岁支银一千四百四十六两九钱七釐。
在城铺 治东。
西壕铺 治东十里。
东壕铺 治东二十里。
萧村铺 治东三十里。
底店铺 在底店中街北。
石家营 治南二里。
桑园铺 治南十里。
玉女铺 治南二十里。
杞柳铺 治西南二十里。
二里关铺 治西南四十里。
煎茶铺 治西南五十里。
冻河铺 治西南六十里。
石窑铺 治西南七十里。
扶风县
凤泉驿 设马一百匹,马夫六十名,岁支银三千六百二十五两四分。
县马十匹,岁支银二百四十六两六钱六分。扛轿夫一百二十九名,岁支银一千三百九十四两七分三釐。
急递铺 县治西。
案板铺 县治西。
定安铺 县治西。
杏林铺 县治西。
分界铺 俱东赴武功四十里为交界。
岐阳铺 县治西。
柳店铺 俱西赴岐山二十里为交界。
郿县
设马一十四匹,马夫十名,岁支银四百六十一两七钱二分。
扛轿夫一十二名,岁支银一百二十四两三钱五分七釐。
急递总铺 在县门西戴公生祠右,东递清湫横渠及盩厔场化方七十里北递西硙及岐山枣林方三十里。
麟游县
见走递马十匹,岁支银三十两五分。
扛轿夫九名,岁支银六两四钱五分。
总铺 县治东。
镇头铺  南坊铺  西坊铺
良舍铺  十八岭 俱西抵本府。
石窑铺  稠廊铺  画阁铺
火烧铺  三沟铺  招贤铺
两停铺 俱西北抵灵台。
土桥铺  崔木铺 俱东北抵邠州。
汧阳县
设马一百匹,马夫五十五名,岁支银三千一百二十两五钱八分。
扛轿夫四十六名,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总铺 在县治南。
马跑泉铺 在县治东。
黄里铺 在县治东。
新兴铺 在县治西。
葫芦铺 在县治西。
安化铺 在县治西。
陇州
设马一百匹,马夫五十五名,岁支银三千一百二十两五钱八分。
长宁驿 设马六十匹,马夫三十四名,岁支银一千八百八十三两一钱四分八釐。
扛轿夫五十六名,岁支银六百四两八钱。在城铺 在城中。
沟铺 在州东十里。凉泉铺 在州东三十里。
川口铺 在州东四十里。
辛平铺 在州北二十里。
金斗铺 在州北四十里。
白崖铺 在州北五十里。
麻坊铺 在州西二十里。
流渠铺 在州西三十里。
咸宜铺 在州西四十里。
头桥铺 在州西五十里。
焦家铺 在州西七十里。
捉驼铺 在州西八十里。
分水岭铺 在州西一百里。
杨家铺 在州西一百一十里。
南寨铺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凤翔府兵制考

《府志》本府〈按《州县志》兵制阙略无考,仅从《府志》所载采入。〉凤翔县民壮二百一名。
岐山县民壮一百二十名。
宝鸡县民壮一百六十四名。
扶风县民壮一百六十四名。
郿县民壮八十七名。
麟游县民壮五十五名。
汧阳县民壮六十四名。
陇州民壮八十九名。
营屯三十六处:
河北屯  河南屯  八旗屯
三岔屯  沙窑屯  羊圈屯
刀子村营 郭店营  六道村营
散里村营 符太史庵营 西柳村营
杨柳村营 麦河营  宣旗营
太子村营 什字铺营 横渠营
小儿营  赵村营  旱风营
草滩营  北通坊营 蔡家坡营
陈村营  脱下务营 海子城营
槐原营  边村营  丘村营
乔务村营 三家店营 章华台营
二郎沟营 火星庙营 第六寨
《凤翔县志》
西凤协营 在城东街,康熙九年设立。
城守营 在城东街,因防守郡城设立。
教场 在南门外。
本县额设民壮五十名,快手八名。
《岐山县志》本县游兵军一百三十七名,民壮一百五十六名,夜守城昼操练,今裁止留五十名,外马快八名,防秋民壮一百五十六名,久裁排门杆子手,六百七十名。
烽火台 在县北十里山上,宋末建。
敌台二座 一在东郭门外,一在西郭门外。
《宝鸡县志》
演武场 旧在南门外,因文明之方不宜诘戒,移之东郭,筑墩构堂植垣,树柳规模一新。陈仓逼近南山,时有鼠窃,辄选丁壮而民快之。在官者,坐縻饩廪而巳,今号令约束,乘农隙时加简阅。
《陇州志》〈按以上四县兵制阙〉关山营设游击一员,带领千总、把总,分防镇守。马战兵一百五十名,步战兵五十名,守兵二百四十名,马一百五十匹。
大将军炮八座   手把铳二百杆
连珠炮二百杆   神鎗八十杆
长柄刀十九把   斧刀十把
长鎗一十二根   涌珠炮六十七杆皮袋四百个    铅子三百斤
木马子一十二万个 火药三百斤
火线一千条

凤翔府物产考

    《通志》《府志》合载谷属
黍   稷    稻    粱
麦   大麦   荞麦   芝麻麻子  荏子   菜子   燕麦青稞  油麦   胡麻   苦荞黑豆  白豆   青豆   黄豆菉豆  邠豆   豌豆   小豆槐豆  薥秫蔬属
葱   韭    蒜    薤
芥   芹    茄    匏
瓠   苋    笋    菠薐胡荽  莴苣   萝卜   王瓜冬瓜  菜瓜   丝瓜   苦苣南瓜  香菜   莙荙   白菜茼苣  蔓青   扁豆   豇豆龙爪豆 不老菜  圆根   蕨菜香椿  刺椿头  木耳   莼菜茄莲
果属
桃   李    杏    枣
栗   柿    梨    核桃蒲萄  石榴   林檎   沙檎羊枣  樱桃   西瓜   甜瓜莲蓬  藕    榛    菱〈出陇州〉松子〈出宝鸡县〉
药属
半夏  桔梗   麻黄   山药远志  木贼   白芷   漏芦木通  青木香  防风   荆芥甘遂  百合   天南星  青皮枳壳  枳实   厚朴   款冬花苍朮  牵牛   柴胡   前胡车前子 槁本   五加皮  乌药甘草  桑白皮  细辛   泽泻莳萝  苦参   五味子  茯苓茯神  栝蒌   茅香   五棓子管仲  芫花   芍药   商陆何首乌 枣仁   牛蒡子  地骨皮升麻  兔丝子  黄芩   皂角蛇床子 千金子  金银花  茵陈瞿麦  秦艽   乾葛   天仙子紫苏  羌活   红花   独活益母草 粟壳   牡丹皮  吴茱萸山茱萸 代赭石  葶苈   薄荷白头翁 地肤子  银精石  木瓜麝香  山茨菰  青黛   藜芦通草  黄檗   天花粉  天门冬麦门冬 莨菪   寄生   刺蓟百部  扁蓄   败酱   蒲黄桃仁  杏仁   云母石
木属
松   柏    桐    槐
楸    椿    榆    杨柳    棠    桑    漆柘    柽    荆    楮栎    椵    橡    梓枣    梨    棕    桧竹    黄杨   青棡   五柞莎萝   银杏   皂角   白杨花属
莲    菊    牡丹   探春迎春   海棠   木槿   荼𧃲鸡冠   金盏   扁蓄   萱草凤仙   紫荆   玉簪   龙白合欢   山丹   卷丹   蜀葵黄葵   戎葵   石竹   水红木瓜   芍药   蜡梅   蔷薇丽春   百合   芙蓉   月季棣棠   罂粟   千枝柏  落叶兰海石榴  十样锦  珍珠花  串枝莲红茨梅  火蝴蝶
草属
苇    蒲    荻    蓼莎    萍    蕳    藻蓝    荠    藜    苜蓿水葱   马蔺   黄蒿   蒺藜畜属
驼羊 出郡县,南山背有肉峰类驼。
马    牛    驴    骡犬    猪    猫    鸡鹅    鸭
羽属
鹦鹉 出陇州,建炎笔录郭浩以秦凤提点刑狱按边,至陇口见一红一白鹦鹉,鸣于树间,问上皇安否,浩诘其因,盖陇州岁贡。徽宗置之安妃阁,教以诗文,及宣和末,放还二鸟,犹感恩不忘,浩因赋诗,陇口山深草木荒,行人到此断肝肠,耳中不忍听鹦鹉,犹在枝头说上皇。
鹤    鹳    鹰    鹞鸢    雀    鸽    鹘雁    燕    雉    鸠乌    鹊    鸮    凫鹭    鸥    鸱    黄鹂鹡鸰   啄木   鸳鸯   寒鸦练雀   寒号   布谷   红鹤锦鸡   绶鸡   鹌鹑   蒿雀毛属
虎    豹    熊    罴豺    狼    獐    狐鹿        猴    狨猿    兔    麂    野猪狸    麃    麝    剌猬鼠    黄黧各种
昆属
鸟蛇 出陇州,能已大风。
蚕    蛙    蝉    蝶萤    蛇    蜂    蝎蟋蟀   蜥蜴   水蛭   伏翼蛴螬   螂   螳螂   蚯蚓介属
鲤    鲫    鳝    鲇䲡    龟    鳖    蟹田螺   蜗牛   金鱼
货属
石墨 出汧阳县东三十里,山下有洞,产石如墨。
石鱼 出汧阳县西四十里,有鱼陇。掘地破石得之,状若䲡鲫,鳞鬣俱备,可辟衣蠹。丝    木棉    绢    绵布蜜    蜡    花椒    红花毡    油    靛    板木炭    苇席   陇酒〈出陇州〉赤白土〈出岐山县〉

凤翔府古迹考

   《通志》府县《志》合载本府〈凤翔县附郭〉
西伯受道台 在府城东北一十八里,启圣宫前。
石鼓 在城南二十里之石鼓,原其数有十。相传周宣王所造,无文者一,有文者九,可见者四百一十七字,可识者二百七十二字,其文同史籀,唐郑馀庆守凤翔得其八,置于学宫,宋皇祐间向传师复求之,得其二大观中,徙置开封,辟雍元季移之京师国子监中。
雍城 《史记》秦德公元年,卜居雍城,后,子孙得东饮马于龙门之河国。由是益广大,后魏又于此置雍城镇,北七里为雍县故址。以地有雍山,雍水故名。
大郑宫 在雍城内,《史记》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
西畤 在故雍县南二十里,秦襄公始为诸侯,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
野人坞 在府城东南十数里,秦穆公时失所乘善马,野人得而食之者三百人,吏捕得,穆公皆赐之酒,其后公伐晋,为晋军所围,三百人驰冒晋军,脱公于难,此乃食马者所居。
凤女台 在府城南五十里,秦穆公时有萧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俱去,故雍宫世有箫管之声,今有凤女祠。
橐泉宫 在城内东南隅橐泉之上,本名祈年宫,秦惠公所居,孝公更名橐泉宫,穆公冢在其下,后人又于此建祈年观。
授经台 在府南终南山之一峰,尹喜既见老子授五千言,退而书道德经,后常居此,侧有崇圣观。
杜阳城 在府城北九十里,杜水在其南,故曰杜阳汉县,王莽改曰通杜。
长安城 在府城西北九里,汉惠帝所筑,今在天兴县城西北苑,中唐至德初改雍为凤翔县,仍析置天兴,旋以凤翔省入,至金始黜天兴,而复凤翔。
古城 在城西二里,相传亦秦时故城,古址尚存。
乾归故城 在府西四十二里,《旧志》以为乞伏乾归所筑。
岐阳宫 在府城内,隋开皇六年建。
李茂贞园 在府城东北五里,唐光启中茂贞节度凤翔时建,修竹万竿,内有竹阁,傍引溪水,灌入深林,苏轼诗云: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维摩诘像 在府城天柱寺,唐杨惠之塑,为毗耶室示疾者,苏子瞻凤翔八观之一也。
真兴阁 在府城内,周末凤翔节度使王彦超所创,高十丈。
凌虚台 在府城东,宋陈希亮知凤翔时建,判官苏轼有记。
喜雨亭 在城东北,宋苏轼判郡时建,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为休息之所,自为文记之。
会景亭 初在城外南溪众亭之中,晦无所见,苏轼迁之水西,可以远眺,易名招隐题诗其上。莲池亭 在城中凤翔廨舍,内有牡丹一丛,四十馀枝,枝大如斗,东坡尝以斗酒赏之,在莲池亭之北。
饮马池 在城南六七里一凹中,相传为秦穆公饮马之地,凹中有大水,云:六十年有水,六十年无水,视岐山卷阿之水,以为往来。俗谓之南凹。
太尉故里 在城西十五里,昔唐段秀实移居于此,因名其里,为太尉里村,为太尉村,今本里段姓公之后裔也。
桥头寨 在城东北十五里,宋吴璘遣将彭青劫金立于此。
陈村镇 在城西二十五里,左右清流环抱,林木茂盛,春夏甚可观,明张鸡山移居于此,为之始立镇书院,遗址尚存。
君子亭 在东湖南岸,以地多莲,因名。按《通志》:明万历八年,佥事张应福建。
章华台 在城西二里,不知所始,今为琳宫所据,碑石尚存。
地山地神庙 在城西北三十里,乃郡城之脉。每雨多于此发,云庙在山根废,弃不敢修,相传庙建则旱,每修成即被人暗焚。康熙二十八年土人复修,因旱又焚,俗呼其山曰地神庙山,或曰即雍山。
吴道子画 在普门寺壁画,佛在双林下,入涅槃像。
王右丞画 双竹两丛,交柯乱叶飞,动若舞,在开元寺东塔。
苏东坡画竹画梅石刻 在本府通判署壁上。秦惠王诅楚文碑 向出之土中,置开元寺,今不存。
唐凤翔司李梁公遗爱颂 《金石录》云:代宗广
德二年,房琯撰文韩择木八分书碑。
肃政廉访司 在府城中元初建于关辅,因陕西立御史台,乃徙廉访司于凤翔,后至元丙子廉访使普颜实等重建,明改为郑王府。
岐山县
姜城 《寰宇记》云:姜泉在岐城外。《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母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而生帝,长于姜水,因以氏之。《水经注》云: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也。
岐阳城 在县东五十里,即太王至文王治岐,国城有太王所立皋门,应门遗迹。《左传》椒举云:成王有岐阳之蒐,隋开皇初移三龙县,于此更名岐山,今废为镇。
冢土 在岐阳镇,太王迁岐所立之社也。凤凰堆 在县北十五里,周公庙后即鸑鷟鸣处石上有爪迹,山出五色土。
周城 在县西北十五里,周公所食釆邑,亦曰周公邸凤山之麓,有卷。阿中建周公庙,前有筀竹园,娑罗树,又有枯柏。黄巢作乱时,庙燬,柏枯,久乃复生,邸内有泉时平则流,乱则竭,宋雍熙年间凤翔奏岐山县,周公庙有泉涌出,赐号润德泉,苏轼作诗,纪其事。
召村 在县西南八里,有召公亭,公尝听政于此故有亭。
古城 在渭水北涯,魏司马懿屯兵之处。耆阇 在县东北四十里,崛山上,唐乾宁间建,旁有金仙洞。
岐山旧县 在今龙尾镇北五里,有遗址。唐武德初析岐阳县于龙尾坡,贞观八年又移猪泉驿南十里,至德中,仍名岐山,即今县城。
石佛像 唐天后避暑九成宫,欲辇过岐山,石险峻,开凿甚艰,有二比丘,杖锡来曰:何不锻以火油,醋淬之,试辄验,知为异人,追及巘,没入土中,掘而求之得二石佛像,因建寺山下,今山上犹有笠锡迹。
青坂 杜子美乐府有悲青坂,自注云,在岐州太白山,房琯起师于此。
黄巢台 在龙尾坡,唐节度使郑畋破巢,于此。凤山楼 在县北十五里,周时凤鸣于岐。后世因构楼于公署之后,而名之,创建未详。
石城 在县东南五十里,按《宋史》:金兀朮自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疑即此。
杜阳故城 在县东北四十里,本汉县晋省,即今杜村是也。〈并见凤翔县〉
平阳故城 在县西四十六里,秦宁公徙都之处,封宫在此,城内秦武公居之。
三龙故城 在县东北五十里,犹有古城隍庙文昌祠,汉马超井即今岐阳镇。
周城县 在县南,后魏建。
怀贤阁 在县东南三十里,宋时建,苏轼有诗盖怀诸葛武侯也,今废。
凤春堂  开济堂  听治堂
明德堂  忠顺堂 俱古堂名,今无。
凤岐亭  清远亭  鸑鷟亭
亭 俱古亭名,今无。肃清台  飞仙堡  畦桑园
姬竹园  冬清园 以上俱见古石刻,今无考。
宝鸡县
磻溪钓石 在县东南磻溪谷中溪,边有石下细上钜,俯临溪中,故老相传为太公钓鱼处。石上有两膝所著迹,按太公钓台,有三,在河南新安城东者一,今去水数丈许,一在咸阳城西土屹然不崩,一在宝鸡磻溪其遇文王处,乃磻溪也。
磻溪石室 在县南六十里,磻溪谷中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其水清冷神异,北流注渭,苏东坡有诗。
姜氏城 在治南五里,有遗址,姜水出其南。〈并见岐山县〉
凤女台 在治东南六十里,详见凤翔县。斯飞阁 在县西南,苏轼题云:野阔牛羊同雁鹜,天宽草树接云霄。
黄牛堡 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金徒单合喜与吴璘相战处。
射箭台 在县西南十里,元宪宗入蜀,常驻师于此,较射碑刻尚存。
清风台 在县东南六十里,元真人丘处机所筑,西倚飞云之堡,东临漱玉之溪,北跨渭滨,南引清风,故名吕韦,有记。
益门镇 在县西南十五里,元末李思齐所筑。
以备川蜀。
西虢城 在县东五十里,周文王弟虢叔所封。后魏于此立武都郡,后周置翔州,隋改虢县,元省入宝鸡县。
桃虢城 在县东六十里,《史记》秦武公灭虢为县,谓之小虢,南北大山中有桃川,东西四十里,南北三里,近虢川二城相去十里,俗呼为桃虢川。
祀鸡台 在县东二十里,《汉书》云:秦文公获若石于陈坂,祀之,其神来尝,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殷,以一牢祠,命曰:陈宝祠有台,曰祀鸡台,今为龙宫寺遗址。
陈仓城 在县东二十里,鸡爪峰之下,有二城。上城秦文公筑,下城魏将郝昭筑,二城相连,唐至德中易为宝鸡县。按《明一统志》:诸葛亮出兵陈仓,攻围二十馀日无所利,乃引去,即此。羽阳宫 在陈仓上城秦武公所造。
石鸡 《辛氏三秦记》云:陈仓山有石鸡,与山鸡不别,赵高烧山,山鸡飞去,而石鸡不去,晨鸣山头,声闻三十里,或谓是玉鸡也。
石鼻城 距陈仓城南二十里,诸葛亮所筑。《水经注》云:滠水对城,亮与郝昭相禦处也。东坡诗注云:石鼻在汧水之北,即武城镇。
三交城 在县西四十六里,司马懿与诸葛亮相距于此地处三交,因以为名。后秦苻健于此置武都郡,又为苻秦苑,川县界,苻登太初二年乞伏,乾据苑川,自号西秦即此。
卖酒楼 在陈仓故城内,自唐至宋城邑屡经兵燹,独此楼存,苏轼诗云:晓入陈仓县,惟馀卖酒楼。
武城楼 在县东三十里武城镇,宋陈希亮守凤翔时建。
翠麓亭 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青峰禅寺之下。
扶风县
周杜城 今杜城寺是其地,诗谱曰:岐山南有杜阳,即此太王,立皋门应门处。
茂陵遗址 在县东境汉武帝析槐里茂陵邑。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天汉四年又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今班马耿鲁诸名家,故址皆可考也。
召宅 即召伯采邑,在县东三十里。
召村 在县北三十里,有召公故迹。
邰城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有姜嫄庙。
吕宅 在县东三十里,太公望故居。
南宫庄 周南宫适故居,有古冢存焉。
索姑庄 在县东十五里,湋水南姑坐化于盩厔青山,后人因即其家立庙祀之,祷雨奇应。梁山宫 即太王去邠所踰处,秦立宫北山下。《三辅黄图》云:在好畤界,《史记》始皇尝幸此,望见丞相车骑。
耿家台 在城南汉耿氏故居。
织锦台 在城北,苻秦苏氏织回文处,美阳旧城,亦有织锦巷。
漦亭 在县东南三十里,即王忳察鬼冤之亭也。〈按漦亭即邰亭郿县武功县并载之〉
云亭 在县西南二十里,远望有烟云叆叇故名。
省耕亭 在东郭内。
省耘亭 在西关外,俱明知县杨瞻建,有记今废。
伏波村 在城东四十里,汉伏波将军马援故居。
绛帐村 在县东三十里,即汉马融故宅,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有三年莫见其面者,北海郑元涿郡卢植,咸出其门。
湋川故县 唐武德初于围川故城,置围川县。即今治《元和志》云:围川字作湋,后讹曰围。贞观八年,始改扶风。
舍利塔 在县二十五里法门寺,唐宪宗迎佛骨处。
杏林古驿 在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铺宋石得之,以药济人种杏成林。
远爱亭 在县南一里,飞凤山顶。明弘治十三年重修,始建未详,宋苏轼游此,诗云:远望若可爱,朱栏碧瓦沟,聊为一驻足,且慰百回头。鸿泽亭 在县幕厅,有石刻记岁月,姓名失传。棫阳宫 在县东北三十里,秦穆公所建。三畤原 在城南二十里,东连武功界。《史记》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又作吴阳上畤,
皆于此地,故名。
高泉宫 在美阳故城内,秦宣太后居之。美阳城 在县北二十里,即今法门镇东城垣。尚存始在武功,后徙于此。
班家台 在县西南,汉三班故居。明置广育庄郿县。
平阳亭 在县西北,《史记》秦宁公二年,徙居平阳。注云郿之平阳亭也。又云岐山县有平阳乡,内有平阳聚。《括地志》亦云:平阳故城在岐山县,西四十六里,今按郿县五丈,原西渭阳原上有平阳镇,是城所也。
平阳封宫 在平阳城内,《郊祀志》大雨坏平阳宫垣,《史记》武公元年,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居平阳封宫。《雍录》云:在华山下,盖因《史记》至于华山之文,而误也。
白起城 在县东北十五里,清远庵下。秦武安君白起家居所筑,今遗址犹存。
故郿城 在县北一十五里,渭水之北,《黄图》云:有辅。都尉理所汉,曰:郿城后,魏改平阳县,隋于此置郿城郡。
故邰城 在渭水南东北距古邰城四十里,汉置邰县于此,后移古邰城,以此为邰亭武功县,亦有邰亭实在郿县界内。
郿坞城 在县东十六里,后汉董卓封郿侯,据北阜筑城,高厚皆七丈,号万岁坞,徙金银杂物于其内,积三十年,谷俗谓之小长安。
吕布城 在县东五里乾沟。
兰坑 在县西三十里五丈,原诸葛亮伐魏就兰坑,膏腴分兵屯田为久驻计,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安堵无害。
碗子城 在县南四十里,王莽时赤眉所筑,按雍宫圣王之迹也。冀阙豪主之迹也。陶穴咏于豳诗,板屋见于秦什,至于郿坞、碗子,亦得附著焉。
斜城 在渭水南斜谷口,后周天和二年置云州于此,唐武德初置郇州城,址尚存。
凤泉城 在县东五里,隋末析置此县,其地有凤泉,人求治病,泉清则愈浊,则无验。隋唐之凤泉县,以此名武德初属郇州。
凤泉宫 在县东隋之离宫也。唐高宗元宗数临幸,辄有恩施。
安仁宫 隋离宫,唐太宗尝幸其地。
金星洞 在太白山,唐天宝八载,太白山人李浑上书,金星洞内有玉版石纪圣皇福寿之符,元宗命御史中丞王拱往求,获之。因御勤政楼,大赦天下,封太白山神为神应公,改金星洞为嘉祥洞。
达摩洞 在太白山下,其石破之,有松柏形色,俗传达摩和尚传神光法处。
金钱石 在阳峪谷,其形上如屋室,下如碾盘,旁临深渊用手摇之,即动视之隐然有金钱。怀贤阁 原名邸阁,在斜谷口。诸葛亮欲大举伐魏,使其子乔与诸将子弟用流马转运谷中,故先治邸阁于此,后人因仿迹作阁,名曰怀贤。宋嘉祐七年,苏轼宿此,自叙云,是日至下马碛憩于此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口,西临五丈原。
井田故地 在横渠南,即横渠所画未就之井田也。
柿林故城 在县东四十里,元时置县,属郿州遗址尚存。
清湫镇城 亦名歹王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元至正十四年元将歹氏所筑。
麟游县
仁寿殿  大宝殿 在县西五里,仁寿宫中。
隋宫殿
九成宫 本隋仁寿宫,义宁元年唐高祖辅政仁寿宫,易隋之后,乃置凤栖郡,及麟游县。贞观初太宗修以避暑,改名九成宫,每四月出幸,九月回长安,其址在城西五里之天台山,王勃赋序云:松峰桂壑红泉碧磴,金石千声,云霞万色,贞观二年醴泉出,魏徵奉敕撰铭。
碧城 在九成宫山巅下,视宫内洞见纤悉,李商隐有诗。
永安宫 在县西三十里,唐贞观八年建。万年宫 在九成宫侧,唐高宗建,永徽四年闰四月帝在万年宫,夜大雨,山水冲元武门,郎将薛仁贵登门桄大呼,以惊宫内,上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寝殿,漂溺三千馀人,即此宫有高宗自制碑,字毁不可读。
排云殿  御容殿 俱隋唐离宫旧址,元董
雄飞有诗。
梳洗楼 隋唐避暑,妃嫔居此故名。
普润故城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本汉漆县地。有铁官城,今城西有小城,盖置铁官之处,隋大业中置为普润县,以杜漆岐三水合流灌溉,利普而名,唐置陇右军,今废为里。
茂公营 在县南十五里石臼山头,左右对峙,唐太宗避暑九成宫,徐茂公屯兵于此。
唐功臣像 在学宫,即阎立本图画,宋游师雄得其本,于普华间,过九成宫,见遗石颇多,遂令邑令阎上功刻于县庠,今旧刻,止存七人。石林亭 在县治东,宋刘敞有诗,苏轼和之石刻尚存。
龙泉亭 在县西北二里,旧已涸,宋王竦碑记。永阳园 在县东北仙游观后。
张侍郎山池 按唐有张侍郎邑人也。其名不可考,有王勃东台山池赋为张作也。今九成之东,有台一址,其迹其景俱类勃赋,逸侍郎之名矣。
八马坊 有唐韦从训书碑,今已亡。
董仲舒书院 在县东四里杜澄交会处,一峰孤秀,碧湾遍绕,书院已无;今建慈禅寺于上,但仲舒不系,邑人姑据《旧志》载之。
瀛州阁 在仙游观。
龙穴 在县西城外麟溪桥,即通济桥,峭壁悬崖,石佛重重,穴有龙形,隐如鳞甲、爪、角,邑人曰龙穴也。
鞍子坪 加伏里李氏女执火杖入山,坐化插杖,叶生后大数十围,焦顶绿荫,其下有泉涌出,祷有应,土人奉之惟谨。
汧阳县
隃麋城 在县东三十里,本汧县地,汉置隃麋县尝,封耿况于此。
汧阳故城 在县西八十里,后周时于马牢,故城置,宋移于此。
铸剑炉 在县东南二十里,有马迹泉,石上有人马迹,及秦王铸剑炉。
汧阳阁 在县治南,唐韦庄诗云: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黛眉横。
风月楼 在县南汧水岸,侧下临清流,极其爽垲。
双清阁 在县东南四里,玉清宫外,邑人于此观竞渡,可以望远。
汧阳废县 在县西五里,明嘉靖二十六年水决城坏乃迁,今县。
石鱼陇 在县西四十里,相传掘地破石得鱼,形鳞鬣俱备,可辟衣蠹。
陇州
文王故城 在吴山废县东四十五里,按周文王都丰不应于此,有城疑汉杜阳县也。又岐山县东九十里,亦有杜阳故城。二县俱在扶风郡,界据郡道里数陇西杜阳废城,为近之。
秦城 在州南三里秦非子养马汧渭之间,有功,周孝王命为附庸,居此,后迁于雍历,穆公以下又十七世,至孝公始徙咸阳。
长蛇废县 在故吴山县境,其水委曲,流如长蛇,后魏因之名县。
上畤下畤 秦文公后二百十五年,灵公于吴阳作上畤,以祭黄帝,作下畤,以祭炎帝,又有武畤好畤,亦在吴阳,此二畤不知何时所造。参求其地,即灵公所立畤处,灵公既立上下两畤,昔之武畤、好畤,不在五畤之数矣。
汧城 在故汧源县,《史记》秦文公东猎汧田因遂都其地,今在州治东。
陇阪 在州西北六十里,其阪九回泉流四注。登者,七日乃得越,顾瞻悲叹,有歌云:陇头流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盖,登陇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墟舍,桑林与云霞一色,高处可容百馀家,下处容十万户,上有悬溜吐于山中,汇为澄潭名万石潭,流溢散下,皆注于渭。
郁平城 在州西五十里大宁关侧,《汉书》隗嚣围来歙于略阳,光武诏曰:桃花水出船,槃皆至郁。彝陈仓分部而进,王莽改曰:郁平。晋于斯置陇关县,寻废。
回城 在州西北四十里,即汉来歙开导处。吴山故城 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本汉隃麋县地,后魏置长蛇县,隋改吴山县,唐改华亭,元省入汧源,以长蛇华亭二水为名。
南由故县 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本汉汧县地,后魏置南由县,唐武德初于此置仓州,后并
入吴山县。
汧源废县 在州东南,后魏为汧阴县,隋改曰汧源,唐宋并为州附郭县。
临汧故城 在州西北隅本唐汧阳县地,太和初筑寻废。
东秦州 即今州治,北魏于此置陇东郡,及东秦州,西魏大统十七年始改东秦州为陇州。马颊社 在废陇安县,孝感乡社,有前代铸钱旧监址。
一经亭 在城内州治东,唐陇州太守韦皋建。取韦贤一经教子之义,今址犹存。
永信城 在州北,唐大历八年置,贞元三年筑永信城于平茸川,《地里志》汧阳县华亭有义宁军即此。
呜咽亭 在陇山下,汉时歌云: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唐时建亭。
八卦亭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有仙人钟离遗迹。
苦寒亭 在州西七十里,故关上宋王庶有诗。陇安废县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本唐汧阳地。宋置陇安寨,金置陇安县,元省入汧源县。仙庵遗迹 在吴山会仙峰上,有架木石孔,窍世传为仙庵遗迹。
倚云楼 在灵湫前明御史方新因旧址增修,更名倚云楼。
塔儿峡 在州东南五十里,有寺今废,砖塔数级。世传梁武帝幸此为志,公师竖两边青石山,堪入画。
青阳峡 在州西南七十里,唐杜甫有诗。回中宫 在州西北一百四十里,秦建汉文帝时匈奴入萧关,烧回中宫,光武八年春来歙将兵二千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袭略阳。陇亭 在陇山官道傍,唐时建,童谣秦陇无人塞草腥,将军一去泣空营,汉家天子东巡狩,行到江南又起兵。
维杨亭 在青岩关。
大宁旧关 在州西五十里近汧水之源。金兜堡 在州西北四十里。
啸月亭 在倚云楼北一里许。
漱玉亭 在灵应峰下,崖高千丈,飞流荡漾谓之晴岩,飞雨明知州李朴立亭于上。
陵墓附本府〈凤翔县附郭〉
秦穆公冢 在府城东南隅。
三良冢 在府南门外东三里,穆公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殉葬,国人赋黄鸟之诗,以哀之。按诗三良盖生纳诸,穆公圹中,此冢殆后人为之葬衣冠处也。
六冢 在城西三十里许,之六冢里,山间冢甚高大,不详所始,疑即秦穆公诸公陵也。
明霍侍郎瑄墓 在府南三十里,敕修。
双冢 在城西十五里,有双冢村。
岐山县
上古仓颉墓 在县南五里,仓颉庙东,石兽石柱犹存,按《一统志》:在白水县,《路史》禅通纪史皇氏仓帝居阳武,葬利乡,疑在寿光者为是。皂角陵 在县东南十里,朝代未详,或云曹交墓非。
周幽王陵 在岐阳镇北,按《一统志》:在临潼县北,幽王死骊山下临潼,为是《旧志》,疑此为太王冢。
唐李淳风墓 在县东北五里。
金完颜元帅墓 在塔店北。
宝鸡县
唐秦王李茂贞墓 在县北五里。
元李思齐墓 在县东三十里。
明侍郎刘俊墓 在县东二十里敕修。
侍郎张抚墓 在县东十里敕修。
扶风县
周姜太公夫人墓 在湋水南八里。
师旷冢 在漆坑。
汉阴皇后陵 在临平亭部。
伏波将军马援墓 在县西七里有碑。
司徒鲁恭墓 在县北四十里鲁马村。
兰台令史班固墓 在县东十八里,有碑。上官皇后母敬夫人墓 在郭东,见《汉书》。苻秦安南将军窦滔墓 在县北周秦坡。隋文帝泰宁陵 在邑东南四十五里,陵地九顷馀城垣,遗址尚存。
唐武部尚书杨恂墓 故美阳城北二里,有穹碑,高二丈五尺,广三之一,元帝御制文太子亨
书。
元孝子杨皞墓 在县南二十里。
孝子赵荣墓 在县西二十里石碣存。
招讨将军胡昱墓 在县东北。
明胡府尹宗道墓 在东郭外奉敕修。
双烈女墓 在县东十里。
四女墓 在县十里。
郿县
春秋宁戚墓 在县东南十五里,有二冢,故村名宁曲按戚墓别见,此疑误。
宋涪州张迪墓 在大振谷口。
张横渠墓 在县横渠镇祠堂南十五里,弟戬以下四世孙墓俱在,明成化十八年提学副使戴珊开广茔域,弘治八年提学副使杨一清筑垣树,扁命,以春秋致祭。
金张中孚墓 在县西北十里,碑记俱存。张中伟墓 在县西北十里,碑记俱存。
明王尚书卺墓 在县东十五里,敕修。
麟游县
周康王陵 在县八十里,春秋致祭,按《一统志》:康王陵在咸阳县,此或未是。
汉马武墓 在县北三十里,五原坊邑人传识未考其详。
汉董永墓 在县东常丰里,墓侧有庙。
唐魏徵墓 在县北八十里澄名里,按徵陪葬昭陵,其墓不应在此。
三贤墓 在县西五十里,招贤里之南山上,里名由此,失传无徵,不知何代人矣。
宋参政甄海墓 在县西二十二里。
二女冢 在县西二十五里,龙窝道左,有二冢。故老相传明初时,有兵见二女妍色,欲挟之,不从,二女相对刎死,土人怜葬路傍,世远姓氏莫考邑人刘崙有诗吊之。
明侍郎甄仪墓 在县西五里凤鸣山,后内有遣官谕祭文及大学士杨士奇墓表。
汧阳县
唐赠扬州大都督段行琛墓 在县北七十里。段秀实墓 在县西北。
陇州
周赧王陵 在州北三十里,按赧王入秦,秦受其赐,归赧王于周,自洛阳徙河南墓,不应在陇。汉娄景墓 在州西四十里。
相公墓 在州东三十里,相传为汉右丞相墓,遗其姓氏碑缺无考。
明阁尚书仲宇墓 在州西北五里,敕修。李尚书善墓 在州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