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彰德府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一卷目录

 彰德府部汇考一
  彰德府建置沿革考
  彰德府疆域考〈有图〉
  彰德府星野考
  彰德府山川考

职方典第四百一卷

彰德府部汇考一

彰德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本府
禹贡冀州之域,商河亶甲居相即此。春秋时为晋之羛阳地,战国魏之邺地,秦为邯郸郡之南境,上党郡之东境。汉置魏郡而以冀州刺史领之,东汉仍旧。魏曹操受封于此,称为邺都。晋复置魏郡,以司州刺史领之。后赵石虎前燕慕容隽并据之以为都。南宋武帝灭燕,尽有其地,仍侨置魏郡。后魏改置相州,东魏静帝徙都,改曰魏尹及司州牧。北齐又都之,改为清都郡。后周复曰相州,兼置魏郡。隋因之。唐置相州,或为邺郡,属河北道。五代梁置昭德军节度。晋改彰德军。宋仍为相州,金升彰德府。元改彰德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改路为府。皇清因之,领州一县六。
安阳县〈附郭〉
殷本纣都之地,周《左传》羛阳即此。战国为魏宁新中邑。秦始置安阳县,属邯郸郡。汉省入荡阴县。东汉三国魏皆因之。晋复置安阳、长乐二县,属魏郡。南北朝刘宋仍旧。后魏并入荡阴,寻复置。后周移相州治此。隋开皇十年析置相县。大业初省入。唐天宝元年改长乐为永定,属相州邺郡。五代梁置昭德军。晋置彰德军。熙宁五年省,永定县入焉。仍属相州彰德军。金明昌三年升军为府,县如故治。元改府为路,县属如故。明属彰德府。皇清因之,编户八十四里。
汤阴县
商羑里地。周、战国时为魏荡阴地。汉置荡阴县,以临荡水为名,属河内郡。东汉三国魏皆因之。晋改属魏郡。南北朝后魏北齐俱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汲郡。唐贞观元年始改曰汤阴,属相州邺郡。宋属彰德军。元改府为路,县属如故。明属彰德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二里。
临漳县
周为邺地。战国魏文侯封于此。汉置邺县,属魏郡。东汉三国魏皆因之。晋避悯帝讳,始改曰临漳县。以其北有漳水,故名。南北朝刘宋大明初复置邺县,属魏郡。七年改属高阳郡。东魏析置临漳,与邺并。附郭属魏尹。后周仍属魏郡。隋因之。唐属相州邺郡。宋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属彰德军。金属彰德府。元改府为路县,属如故。明属彭德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六里。
林县
汉置隆虑县,属河内郡。东汉避殇帝讳,改曰林虑县。三国魏属朝歌郡。晋属汲郡。南北朝后魏北齐俱属林虑郡。东魏省入邺县。隋开皇初复置,又析置淇阳县。十六年改置岩州,大业初州又废省,淇阳县入焉,属魏郡。唐武德二年复置岩州。五年废州,仍置林虑,属相州邺郡。唐武德二年复置岩州。五年废州,仍置林虑,属相州邺郡。宋属彰德军。金贞祐三年升为林州,又析安阳地,置辅岩县属焉。元省辅岩入安阳县,以州属彰德路。明初降为县,属彰德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五里。
磁州
秦为邯郸郡地。汉东汉三国魏晋俱为武安县地。南北朝后魏置临水县,属林虑郡。东魏改属魏尹。北齐改属清都郡。后周割临水,置滏阳县及成安郡。隋开皇十年罢郡,始置磁州。大业初州罢,以二县属魏郡。唐武德元年复为磁州。永泰元年改临水曰昭义县。天祐三年改磁州曰惠州,以滏阳昭义二县并治之。五代梁因之。唐复改曰磁州,二县属如故。宋熙宁六年以昭义县省入滏阳,属磁州。金仍旧。元初升为滏源军节度,属广平路。后复为磁州。明省滏阳县入焉,改属彰德府。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一里。领县二。
武安县
汉始置武安县,属魏郡。东汉因之。三国魏晋俱属广平郡。南北朝东魏属魏尹。北齐属清都郡。隋开皇十年析置阳邑县。大业初复省入,属武安郡。唐初属洺州,后改属惠州。宋金俱属磁州,元初省入邯郸县,寻复置。仍属磁州。明属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四里。
涉县
上古沙侯国地,汉初置沙县,后因漳水人,民徒涉,遂名涉县,属魏郡。东汉因之。三国魏晋俱属广平郡。南北朝后魏并入临水县。隋开皇十八年复置,属上党郡。唐宋皆因之。金贞祐三年升为崇州,四年复置县,属潞州。元初复为崇州,寻废州为县,属真定路。明属磁州。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八里。

彰德府疆域考

        《府志》彰德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内黄一百一十里,为直隶大名府。
西至壶关一百六十里,为山西潞安府。
南至洪县一百三十里,为本省卫辉府。
北至邯郸一百四十里,为直隶广平府。
东西广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
安阳县
东至内黄县界七十里。
西至林县界六十里。
南至汤阴县界三十里。
北至磁州界四十里。
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汤阴县
在府南四十五里。
东至内黄县界六十里。
西至林县界七十里。
南至浚县界二十五里。
北至安阳县界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临漳县
在府东北七十里。
东至魏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磁州界三十五里。
南至安阳县界五十里。
北至成安县界五十里。
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林县
在府西一百二十里。
东至安阳县界四十里。
西至壶关县界五十里。
南至辉县界一百里。
北至涉县界八十里。
东西广九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磁州
在府北七十里。
东至临漳县界三十五里。
西至涉县界一百里。
南至安阳县界四十里。
北至武安县界五十里。
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武安县
在府西北一百九十里。
东至邯郸县界二十八里。
西至涉县界八十里。
南至磁州界五十里。
北至沙河县界五十里。
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涉县
在府西北二百七十里。
东至磁州界一百里。
西至黎城县界四十里。
南至林县界七十里。
北至武安县界七十里。
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彰德府星野考

        《府志》星躔室壁之分
《帝王世纪》:黄帝分星次,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韦之次,一名娵訾于辰。在亥谓之大渊。《尔雅》:娵訾之口,室壁也。
舆地彰德府建置志:禹贡冀州之域,天文室壁分野。
《汉书·地理志》:营室东壁,卫之分野。
《晋志》:分野曰昴、毕,赵冀魏郡入昴一度。
《地理志》:河北道,盖古幽冀二州之境。孟、怀、澶、卫,及魏博相之南境。为娵訾分。邢洺惠贝冀深赵镇定,及魏博相之北境,为大梁分。
《文献通考》:营室东壁,卫分野。兼得魏、宋、齐、赵之交。昴毕,赵分野。兼得卫、魏之交。
《清类分野书》云:澶怀、卫相皆卫分也。
《明一统志》: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大名府俱室壁分野。
斗枢冀州之域
郑樵曰: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一曰天枢,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瑶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
《春秋纬》:文耀钩曰:太行以东至碣石,王屋砥柱。冀州属枢星。
丹元子步天歌曰: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冀为枢星。
天市垣:东垣第十一星主魏。
《天文志》:曰天垣星在房心东北,下照二十二处,其东西各列十一星,东垣曰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魏。西垣曰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中。
女分十二国星,晋北一星主魏。
《天文志》曰:牛女下有十二诸侯之星,晋北一星曰魏。
郑樵曰:十二国分野,随其所隶,其星有变,各以其国当之。

彰德府山川考

    府州县《志》合载本府〈安阳县附郭〉
韩陵山 在安阳县东北十七里。父老云汉韩信尝屯兵,故号韩陵。或曰有冢,曰韩陵,故名山也。后魏普泰间高欢破尔朱兆于此,山下立定国寺旌功,令温子升作碑。陈徐陵奉使过此,读之,叹赏不置。及南归,人问北朝人物何如,曰唯韩陵一片石耳。
龙山 在县西四十里,周四十里,高五里。晋左思魏都赋云鸳鸯交谷,虎涧龙山即此。山东南有村曰善应。洹水洑流出焉。
宝山 在龙山西南十馀里,山产白石,陶人取以为器,至今不穷。山有八峰,峰下有泉,古曰白石谷。山之西北有山,曰清凉、曰马鞍。高出诸山而清凉山尤绝耸拔。
铜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旧产铜。
鲁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春秋时鲁般居其下,亦称鲁般谷。《水经注》云:苍石溪出鲁般门,入林虑界。
高望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山最高耸,远望俨立云表。
蒙赉山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后魏孝文帝南迁洛阳,于山下颁赉从臣。
艾山 在艾口去县七十里。
愁思冈 在县南十五里,周七里,高二丈二尺。曹魏陈思王植不为文帝所容,尝陟此冈,愁思悲吟,因名。隋文帝改为崇义冈,冈上有防城。周回五里六十步,高一丈八尺。《史》曰:纣囚文王于羑里,又城此以防之,故又曰防城冈。
野马冈 在县北三十三里,故老云势如驰马。或曰古尝牧马焉。冈下冢累累,皆葬王侯也。冈东南有黄衣水,入于鸬陂清流涧,经冈北又过烂石山下,在故邺县西南五十里折而东入于漳。
洹水 一名安阳河。在府北四里,深者三丈,浅者不能没胫。其源出上党故洹氏县,经林虑洑而瀑于善应高平。自城西南绕城而东,经永和曲店伏恩村,入卫河。《战国策》:纣将甲百万,左饮于淇谷,右饮于洹水,淇水竭而洹水不流。《史记》:苏秦令天下将相盟于洹水之上,指此。明崇祯间河决姚家湾,在府东北二十里,不由故道,屡筑屡决,垂三十年舟楫不通。民生穷困。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府吴肇、新知县武烈申请抚院阎兴邦捐俸筑堰,河归故道,形势始成。漳水 去府四十里,源有二。一出山西潞安府长子县,名浊漳。自林县西北入境。一出山西平定州乐平县,名清漳。自涉县西入境。俱东至林县合流。东过临漳,又东北至馆陶县,入卫河。明正德庚辰,秋水汎溢,南决自显王村,南流折而东至崔家桥,又东过永和吕村入卫。袤百馀里,广至四十里,其患甚钜。至今临漳犹屡被焉。虎涧 在县西三十里野马冈下。因避石虎讳,改名彪涧。
珍珠泉 周二十步,在县西四十里。旧经曰后魏时引水鼓炉,名水冶。仆射高隆之监造。深一尺、广一步半。泉东北流十里,入于洹。民激水为磨,凡数十。灌田数百顷,故又名广遂渠。
圣水 在县西南大禧镇东北三泉寺中。有井泉,冬夏常温,俯手可挹。
零泉水 在县西南四十里。有零泉县旧址。防水 在县西南,东经防城,故名。
西河 在安阳县境内。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所游之地,故呼为西河。
防水 在县西南二十里,水出西山马头涧,东经防城。
墨井 在府城西南郭村,井中有石如墨,晋左思赋墨井盐池是也。
陷马泉 在府城西南置度村。邺都故事:尔朱兆与高欢战,兆败走经此,马为所陷。
拔剑泉 在府城西水冶村,相传宋韩琦以剑插地,后拔剑泉随涌出。
长鸣沟 在府城西二十里,魏武帝引漳水入城,经铜雀台下,相激水声长鸣。
万金渠 旧在县西北二十里,魏武帝起石堰,引洹水入邺,径临漳东达洹水县,当时溉田有万金利。
高平渠 在县西三十里,即今之万金渠。唐李景自高平堰洹水入渠,东流溉村二十。至郡西南流,越官道入广润陂,仍东流与卫水合。蜀渠 在安阳县二十里,源出蜀村。
青龙河 在安阳临漳二县界,康熙三十四年知府汤传楷、知县马国桢疏浚,水得所归,民享其利。
广润陂 在府东南四十里安汤二县界。地势洼下,汤河及万金渠水注焉。盈则入洹,以达于卫。后漳水南下塞洹,故道陂水不能入洹而洹水反注于陂。陂日益广,夏秋霖潦,没田数千亩,民甚病之。万历庚辰岁知府常存仁览地形水势,特为疏治,由葛家庄凿渠导汤水至高城河口入卫,自汪流桥至杨家庄补筑旧堤,以障渠水,又自戴家沟疏浚淤塞,导陂水入洹,由是二水有归,而不为患,陂多退壤可耕,给民徵赋,遂成水利。
汤阴县
太行山 在县西五十里,绵亘数千里,峰谷岩洞,景物万状。
五岩山 在县西四十里,山有五谷,东南一窟,孙登室也,即五岩洞。
牟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海经》曰:谷顶似牟,因以名焉。
飞凤山 在县西五里,以形名。
柏尖山 在县西五十里,孤峰特峙,群山环拱,洪水奔流其下,汇为深潭,怒号之声,响振林谷,土人呼为白龙潭。
黑山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长沙沟水发源于此,相传犊子游息邑西黑山中,后与连眉女相合俱去。左思魏都赋曰连眉配犊者是也。枉人山 在县东二十五里,《水经注》曰:长沙沟
水又东经枉人山,俗传为博望冈。因上。旧有祀汉荡阴令张迁祠,遂讹为博望侯也。
鹤山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世传双鹤栖此,故名。
浅山 在县西南之尽处,与林县接境,盖太行之麓也。
博望冈 在县
荡水 在县北二里,《水经注》曰:荡水在县西石尚山,东流经县城北,县因水名,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又改名汤。魏都赋所谓温泉毖涌者也。羑水 在县北八里,源出西山。《水经注》曰:羑水出荡西北韩大牛泉。
宜师沟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即长沙沟水也。水殊寒,士人名曰冷泉。《图经》曰:魏文帝幸洛道,病,有巫师以水饮之,立愈,故名。
青岩池 在师家沟西石岩下,周回二亩许,深三四尺,久旱不涸,居民赖之。
淇水 在县西七十里,《水经》曰:淇水出林虑大号山。
卫水 在县东南五十里。
龙泉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龙井 在县西,相传晋孙登尝居此社,时亢阳,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登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疽,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盖龙穿此井以报也。
临漳县
东崓山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滏水 在县西十五里。
污水 在县西。
西门渠 在县西南,西门豹为邺令时所凿,引漳水以溉田。
菊花渠 在县东南垣桥社。《唐志》:咸熙四年县令李仁绰开。今废。
利物渠 在县南看台社。
百阳渠 在县西南。
金凤渠 在县西南。
鸬鹚陂 在县东北四十里,有蒲苇鱼鳖之利。天井堰 在县南看台社。
景公堤 在县西南,弘治年知县景芳筑以防漳水。
漳城堤 在县西南。
林县
隆虑山 在县西二十里,一名林虑。东汉时与县名同,改。此山南负太行,北连恒岳,景物雄奇,秀绝一郡。
黄华山 在县西二十里,相传云每秋晚黄华满谷,故名谷之。西南有通圣谷,谷有径,上通天平山,又有桃花溪、狮子峰、漏天岩、石阙蒲、泉澄潭神、囷山、争秀峰、鸡翅洪、碧玉溪、通仙路、试剑石、抱螺峰、三圣洞、王母池、铁镜池、碧阴溪、紫玉岩、插天峰、熊耳峰、瓮肚梯、飞雪岩、玉女峰、玉女洞、凤尾峰、龙须泉、龙口泉、白玉溪、浮屠峰、石屏峰、仙人楼、迸珠帘、桃花岩、摩云峰、玉女楼、连屏峰,诸名胜。
天平山 在黄华谷南二十里,东至林县二十六里,自黄华山迤逦登,涉深涧峻岭,西山之盛,其最著也。上有桃源店、吕谷步、虚坛、倚空石、照碧池、钓台、长者崖、朝元台、醉仙崖、献花崖、漱玉矶、层云壁、将军山、逗雪泉、十八盘路、紫砂缠、甘露泉、流砂岭、倚屏峰、碧霄峰、烟霞峰、连云峰、朝阳峰、罗汉峰、仙居峰、仙人岩、归云洞、天柱峰、清凉岩、舞兽石、昆阆溪、白龙潭、九曲滩、玉虹岩、五凤岩、琴台观、音岩、真珠帘、飞盖岩、燕子岩、冷风门诸名胜。
玉泉山 在天平山吕谷南五里,上有望仙峰、朝霞峰、迎露峰、滴乳泉。
泽阳谷 在玉泉谷南七里。
谼峪谷 在泽阳谷南七里,谷有数峰,曰争秀峰、擎天峰、聚仙峰、玉柱峰、紫霄峰、望帝峰、拱翠峰、石城峰、又有碧阴溪,真隐洞。
栖霞谷 在谼峪南七里,距县四十里,两山相合,中有溪水,故俗名合涧。溯溪而上六七里,两山对峙,中豁然坦夷,居民数百家,是为栖霞谷。鲁班门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两山相去五十步,峰势峻巧,缺然如门。
倚阳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周回八十里,有水泉七十馀处,山巅一峰突兀,又名蚁尖寨。东有路可通太行绝顶,平坦可以避兵。
宝泉岩 在县西北三十里太行山半。汉夏馥
栖隐处。
大头山 在鲁般门西北,乃九州之绝险,为四十五福地。山磴攀萝而上,则庾衮眩坠处。紫团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山产紫团参,人呼为截谷参,盖生必在山谷之口也。
圣符山 在县东南四里,宋宣和间道人张常清炼真于此。能书符活人,因名。
万泉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山多泉,声振岩谷,故名。
矿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有青铁矿,申村煽炉至今,铁滓尚在。
柏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其山产柏茂盛,因名。砺山 在县北六十里,其山有砺石,资为世用。楼儿山 在县东南九十里,山有大楼小楼,每夏秋间,有云雾结成楼阁,因名。
流沙岭 在县西南三十里,其岭多沙,遇暴风飞走如流。
将军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
黄水 在县北五里,《水经》曰:源出黄花谷北崖下鸡翅洪。
武平水 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武平寺后。苇泉 在县西北十五里,源出川泽东,南流与洹水合,因生苇特茂,故名。
双泉 在县西北二十里。
三拥水 在县西南三十里。
淅水 在县南三十里。
沧溪 在县西北四十里,《水经注》云:沧水北经鲁班门,西北至偏桥东,又北合白溪。水过磻阳城西,北流注于漳水。
羊儿池 在县东南五十里,世传池水清邑,有兵。
漳河 其源有二。一出山西潞河长子县,名浊漳。一出平定州乐平县,名清漳。合流经临漳馆陶县界入卫河。
七泉 在县东南七泉社,地出泉,有七窍。洗参池 在县治西,相传为王母洗药之地。照碧池 在县治西南,池水清彻,可以照物。新开水 即天平山水与黄华山水。元至元五年知州事李汉卿凿渠导天平山水,自西南引入城濠,人汲甚便。
桃源水 在县天平山之龙洞,由元都观前东流注南关阜民池,引入县署学宫泮池。
磁州
神麇山 在州西四十里,形如鹿麇,故名。贺兰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宋贺兰真人隐居于此,故名。
白土山 在州西六十里,地产白土如粉,可绘。滏源泉 在州西四十里,涌沸翻澜,如汤出釜。隆冬则温,盛夏则冷。
黑龙洞泉 在州神麇山底石罅中,如龙之喷水。
开河 在州东北五里。
滏阳河 即龙洞鼓山,二泉汇而为一。
贺兰河 在州西北三十里,其水从贺兰山出。流泉 在州西白土里,群山翠拥,有泉下流。八字涧 在州西北七十里,支分泒引,流为八字。
五瓜渠 在州西十里。
西闸 在州西十二里。
东闸 在州东北二十五里。
武安县
紫金山 在县东二十里,下有紫泉出焉,泉色苍碧,山色返照则赤如金,生九节菖蒲及乌石,有晋王乔洞、元太保刘秉忠隐室。
磁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宋置滏阳,元以名州,产铁及磁石。
灵山 在县东二十里。
粟山 在县南十二里,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起将绝粮,命将士以布囊盛粟积山巅,赵军乃退,土人呼为粟山。
赭山 在县南三十五里,山石皆赤,故名。脱甲岭 在县南三十里隋军败,窦建德解甲此山。
鷟驻岭 在县南三十里,凤常止此,故名。玉峰山 在县西十八里其山草木不生,岩石望之如玉。
香炉山 在县西五十二里,山畔有石,形如鼎立,上有云气,旋绕如烟篆然。
青龙山 在县西二十里。
滴翠岩 在县西十五里,泉悬石壁,滴如钟乳。天井峤 在县西八十里,适晋要途,削壁四围
如井状,下有黑龙洞。昔抚按因其险,檄县筑隘以禦,迄今雉堞如故。
皇母山 在县北四十五里,相传赵太祖西下河东,圣母随之。
白云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绝壁独径,可避兵燹。
定静岩 在县西北八十里,旧名定晋岩,其山高百馀仞。
鼓山 在县南三十里,有二石如鼓,南北相当,叩之有声。冀州《图经》:邺城西有石鼓,鸣则兵起。高齐之末,此鼓常鸣,而齐遂灭。隋末鼓又鸣,声闻数百里,而隋亡。
寖水 在县东三十里。
南洺河 在县南八里。
北洺河 在县北八里。
响水河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水注石岸,淙闻数里。
圣水池 在县西六十里,其地无井,居民千家,仰给不匮。
化瘿池 在县西四十里,阔十八亩,有瘿者饮之可化。
白龟泉 在县东北二里,北有龙王庙,岁旱祷雨,有白龟现,雨即降。
曹公泉 在县东北八里,元曹生隐此,故名。儒教河 源出太行山,流至武安县沙窝里,伏流至洺河。
通利渠 在县西里许,每值霖雨,辄遭水患。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县李永昂注水入洺,民赖之,谓其渠曰通利。
涉县
青头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
熊耳山 在县南十里,山峰有石,形如熊耳。风洞山 在县西南十里,洞口时出大风,山上建龙王庙,有司致祭。
龙山 在县东北形如龙。
符山 在县北四十里。
唐王山 在县西二十里,传唐王驻跸此山,故名。
神山 在县东北十五里。
台科山 在县即李鉴遇仙处。
铁马岩 在县西三十五里,可避兵。
摇铃岩 在县南二十里,亦可避兵。
虎头山 在县东一里,魏都赋云虎涧即此。韩王山 在县东五里。通鉴云韩信击魏豹、定河东,北举燕赵,驻兵于此,故名。
紫云洞 在县东南四十里,中有潭水极清冷,遇旱取之辄雨。洞似龙口,仅容一人,常出紫色云气。
玉泉 在县东一里,其源大小不一,涌如珠玉,因以得名。
水溢河 在县北四十里符山麓。
城西渠 在县。
王公堤 在县城东南,岁被河水冲崩,民不宁居,元延祐间知县王琚仁作堤一道,以防河患。城西渠 金承安三年县令李遹所开,溉田可千亩,引入城中以资民用,积久湮废,嘉靖末疏浚通行,民咸利之,今虽阻塞,故迹犹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