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十七部
无一日不醉,未尝见有疾。
三日偶无酒,咄咄怪病出。
肺壅鼻垂涕,不饮踰十日。
醉死政自佳,性命安足惜。
奈何官价贵,典衣买灰汁。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十六部
献岁亦未春,骤暖似炮烙。
衣汗欲索扇,一变雪霰作。
头岑万钧重,喉棘痰屡壳。
旬日不能出,如虎坐受缚。
脱或死客中,何异纥干雀。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十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七部
江皋残雪霁,想见东风还。
可览不可拾,春容有无间。
城市鬨灯火,强作元夕天。
乱离痛甫定,物华非自然。
栖栖坐羁旅,嘿嘿悲徂年。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虞韵
西邻几老革,六博喝雉卢。
倚楼俯长道,饮豪语言粗。
东邻乃贩子,遇夜召朋徒。
大鼓恣考击,吹弹更歌呼。
书室一灯暗,笑此寒老儒。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洽韵
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
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
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
疲瘵困茧丝,遐荒敝戈甲。
谁方拥倾城,乐死有玉柙。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翰韵
夏日客此楼,买冰敌炎暵。
冱寒不买冰,辍费用买炭。
冰炭役浮生,倏忽凉燠换。
故山饶甘泉,落叶足炊爨。
曷不归去来,作此琐屑叹。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六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庚韵
有马可代步,无马徒步行。
有酒醉亦佳,无酒神思清。
客楼卧病中,日夜唯雨声。
此病尚可起,当如雨复晴。
气尽死期至,岂容强求生。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真韵
炯炯君子心,至死能忍贫。
炎炎小人胆,为利宁杀身。
我年三纪后,登朝忤权臣。
逮逾四五纪,破家蒙战尘。
纵不当君子,终当非小人。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八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七部
近代一人耳,吾乡老朱先。
甲子如我今,犹活十许年。
漳州潭州,说经入从班。
无何党祸作,委顺不怨天。
馀生几明日,小子其勉旃(自注:晦庵绍熙元年庚戌六十一岁。后为漳州潭州,及入侍经筵,六十五矣。庆元遭学党之祸,七十一卒。以隆兴乾道淳熙之盛际,二十八年间不能一立朝始终,避远近习甲寅内禅,事未可知也。七日而召,不两月而至,乃厄于侂胄,而无所复伸。出处之际,岂非天哉。朱先者,谓朱先生也,本《汉书》例。)
陶靖节文集1205年1月4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九、《渭南文集》卷三○、《放翁题跋》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张演季长学士遂宁寄此集来,道中失调护,前后皆有坏处,遂去之,而存其偶全者。
末有年谱辨正,别缉为编云。
开禧元年正月四日务观书。
恤死事军人诏光大二年正月庚子 陈朝 · 陈伯宗
 出处:全陈文卷三
华皎军人死王事者,并给棺槥,送还本乡,仍复其家(《陈书·废帝纪》)
即位改元大赦诏太建元年正月甲午 陈朝 · 陈顼
 出处:全陈文卷三
夫圣人受命,王者中兴,并由懿德,方作元后。
高祖武皇帝揖拜尧图,经纶禹迹,配天之业,光辰象而利贞,格地之功,侔川岳而长远。
世祖文皇帝、体上圣之姿,当下武之运,筑宫示俭,所务唯德,定鼎初基,厥谋斯在。
朕以寡薄,才非圣贤,夙荷前规,方传景祚,虽复亲承训诲,志守藩维,咏季子之高风,思城阳之远托,自元储绍国,正位君临,无道非几,伫闻刑措;
岂图王室不造,频谋乱阶,天步艰难,将倾宝历,仰惟嘉命,爰集朕躬,我心贞确,坚誓苍昊,而群辟启请,相喧渭桥,文母尊严,悬心长乐,对扬玺绂,非止殷汤之三辞,履涉春冬,何但代王之五让,今便肃奉天策,钦承介圭,若据沧溟,逾增兢业,思所以云行雨施,品物咸亨,当与黔黎,普同斯庆。
可改光大三年为大建元年,大赦天下,在位文武,赐位一阶,孝悌力田,及为父后者,赐爵一级,异等殊才,并加策序,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赐谷五斛(《陈书·宣帝纪》)
谏亲征表靖康元年正月四日 北宋 · 赵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
臣奏圣慈:都城内是自家社稷之地,兼仓场在内,万不可舍去。
况有城壁坚固,若坚心守之,天地宗庙必降祐护。
若人主一出,都城人乱,宗庙亦不可保。
况西北两番皆有人使在驿,若主人出外,内外相应,如何保宗庙社稷?
及上出外,粮草之类置于何处?
猝办取索,岂无贼徒之变?
若坚守都城,万一有不虞之事,亦不失社稷。
兼百姓皆恐主上出外,更乞亲御宣德门抚谕万姓,三军尚未知主上圣明忧民爱军之意。
新城诸门,乞差得力能臣守护。
臣意逼切,不避万死。
闻隋军至下诏祯明三年正月戊辰 陈朝 · 陈叔宝
 出处:全陈文卷四
犬羊陵纵,侵窃郊畿,蜂蜂有毒,宜时埽定。
朕当亲御六师,廓清八表,内外并可戒严(《南史》十采石戍主子建至告变乃下诏。)
怛忉歌 明 · 金宗直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三
照知王十年。王游天泉亭。有老翁自池中出献书。外面题云。开见二人死。不开一人死。王曰。与其二人死。莫若不开。但一人死耳。日官云。二人者。庶民也。一人者。王也。王惧。拆而见之。书中云射琴匣。王入宫。见琴匣。倚壁射之而倒。乃内殿焚修僧也。王妃引与通。因谋弑王也。于是。王妃伏诛。自后国俗。每正月上辰,上亥,上子,上午。忌百事。不敢动作。目之为怛忉日。必以四日者。其时适有乌鼠豕之怪。令骑士追之。因遇龙也。又以十六日。为乌忌之日。以粘饭祭之。
怛怛复忉忉,大家几不保。
流苏帐里玄鹤倒,扬且之晢难偕老。
忉怛忉怛,神物不告知奈何,神物告兮基图大。
吴汉西(金署)表兄以正月四日与邑中诸名士游程氏园林得联句十四韵明日见示索和余用其韵四百二十言奉酬兼示诸君子 清 · 金和
 押江韵 出处:椒雨集下
新年俗所尚,聚欢纷杂哤。
入市输金钱,剪䌽矜春釭。
夜燕爇高烛,钲鼓喧击摐。
或招群少年,枭雉喝不降。
何异儿童嬉,抛堶而缘橦。
诸君非其伦,闭户酒一缸。
乘兴偶寻幽,胜侣奚寡双。
虽无鸾控车,不用骢系桩。
虽无海人槎,不费吴娘艭。
蜡屐平生踪,行行渡渔矼。
梅信有人家,新香姑射娏。
叩门忘主宾,席地憩劳𨇯。
是时雪初霁,斜日红半窗。
坐谈松涛边,轻风时琤瑽。
溪流带冰声,石上鸣漎漎。
尘梦欣游仙,直至天色䵨。
茶力逼酒消,八斗才同扛。
作诗印鸿泥,字字吹铁腔。
归来不厌晚,新月刚垂杠。
诘朝写示我,气结徒■(目空)(目空)
清福独我悭,莫振聋与𥆙。
一世黄埃多,坦途亦巇㟅。
况我遭乱离,脱身从戈鏦。
忍死背乡井,幸托甥舅邦。
此邦亦风鹤,日日心鹿撞。
惊弓鸟之孽,弥觉寒战𢥠。
敢云乞食乐,遂若佛卓幢。
傥复志名利,死真谥騃憃。
安得武陵源,地可承耕䎫。
我欲偕诸君,追陪足音跫。
其间有佳趣,古风尤敦厖。
人皆老不死,发秃眉且庞。
春酒广种秫,冬粥兼蓺豇。
先人安坟墓,何必阡表泷。
子孙不读书,恒农性乃悾。
山鬼饷萝荔,游女秉藇茳。
病馀自采药,每得苓垹。
居然天上人,雅驯及鸡尨。
不遣青鸟使,谁驰万里駹。
不许桃花飞,谁挂三春䉶。
斯境徒妄想,我心系南江。
薄醉聊呻吟,哀音答村梆。
周帝郑王建隆元年正月四日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一
封二王之后,备三恪之宾,所以示子传孙,兴灭继绝。
、商之居杞、宋,周、隋之启介、酅,古先哲王,实用此道。
矧予凉德,历试前朝。
虽周德下衰,勉从于禅让,而虞宾在位,岂忘于烝尝?
其封周帝郑王,以奉周祀,正朔服色,一如旧制。
务遵典礼,称朕意焉。
按:《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排印本。又见《东都事略》卷一,《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六九(第三册第二三二三页),《宋史》卷一一九《礼志》二二,《宋史记》卷一,《宋史新编》卷二八,乾隆《续通典》卷七一等。
劝农诏乾德二年正月辛巳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玉海》卷七七、《宋史记》卷一
朕以农为政本,食乃民天,必务穑以劝分,庶家给而人足。
今土膏将起,阳气方升,苟播种之失时,则丰登之何有?
卿任隆分土,化洽编氓,所宜趋东作之勤,副西成之望。
使地无遗利,岁有馀粮。
勉行敦劝之方,体我忧勤之意。
按:《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二。又见《东都事略》卷二,《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一六(第五册第四八○九页)、食货六三之一六二(第七册第六○六七页)。
嗣汉三十六代天师简斋张真人墓志铭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隐居通议》卷一六
昌意以来,号称神明之胄者,既无不历乱磨灭,独汉天师张氏祖讳良,以剑印传,如禹鼎,延至魏、晋、六朝、隋、唐、五季,逾久而著。
其承承至此,必亦有尤异,取信不惑者,然犹未至益人国也。
祥符,冠褐始召,崇、观符箓始盛,其时有虚靖先生,道始显。
穆陵赐号观妙先生可大甫,三十五代,其退潮拯旱犹信。
由是龙虎山宫观压东南,为福地第一。
化人之蒙袂四出者致方物,修士之赢粮访道者贾挚币,祈者谢者、不宁令者膝行而踵至,居如市,市如邑,儿童下走,顺风而呼,赝而售者滋富,至莫辨,于是用物宏矣。
乃三十六代天师宗演,起绍陵,讫德祐,且十年,方禁中奉秘祝,谨然不召。
至乙亥、丙子间,金陵已不守,信未下,然北使已先传张天师召,召且亟。
当是时,环江南之冰泮者无息壤,兹山独师是恃,而师不自保。
然未几时,而锡冠剑,陟师号,予护持,免徵发,掌教事,度诸品,若曰神仙子孙而不名。
由是宠光赫然,又前代盛时所未有。
由是士大夫有不能出者,贫无处者,阡陌之负耒往者,亲者故者,莫不挂冠易服,庇风雨寒暑,由是入其境者若华胥。
军行而狼顾者曰「天师之四履也」,催科而旦适者曰「天师之所抚存也」。
物之熙熙然者不惟不知陵谷,亦不知谁氏之子
如是者十又七年,而演道灵应冲和真人死,其君子曰:「是号简斋,真能者也」。
其弟子曰:「吾师度世解厄,非死也,殆天师复生」。
先是,相传其教三十六代厄,故一终一摄,不以闰居正,惧及也。
至师而遭讫箓之难,或谓道盈亦无所逃于数,然惟师以愚守智,惟师以俭致福,惟师以清静禦外物,故能涉乎边境而不祸,抟乎九万而不中道夭,而又能以馀力济世得名,又非特脱于其厄而已,乃至是始昌
若论其存亡绝续之际,有不可胜述者焉。
其从容,若不得已而应;
其寡默,善为上而不争。
或曰,天师非世人也,盖必有出乎人间耳目之表者,独恨不尽知耳。
闻其初至北也,不敢挟剑以行,及其呼剑而剑至。
又云,北有二虎,抚之,「汝吾左、汝吾右」,皆靡然如命。
凡流俗好怪,所传闻皆若此,皆如说东方朔者,非实也,亦非道也,道在平易,即简斋者是已。
吾方以其为近道,而彼欲以小夫曲说神之,以此胜魔,非魔道邪?
然吾闻山中人言,其将逝也,亦不能无小异。
最后北行之日,所居面里所山崩,辛卯得白兔,然不死,此其可信者。
其三代见世系,其子孙见碑阴。
淳祐甲辰,死至元辛卯,葬里之澥田,实己亥九月癸酉
天师与棣,赐号体元宏道广教真人,是为三十七代。
观妙先生铭,吾师庐山相国老笔也。
天师能不远介其徒以属我曰:「斯文托再世矣」。
以吾从古心之后,为有愧也,乃依楚歌为辞以系之。
辞曰:
山龙衣兮翠黄,英琼瑶兮五梁
俨归奏兮玉皇,我祖兮抚我大荒。
途迷兮屏翳骖左,指穷于薪兮不穷于火。
阳平兮赐履于讴,于讴兮山中之子。
风枝号兮,老龙吉死。
我祖兮在天,览揆锡兮兹兹千,重斯文兮以传。
皇朝龙飞记 唐末宋初 · 赵普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
周显德七年郑王在位。
正月定州奏北虏倾国入寇,朝廷震恐。
初二日,帝命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北伐。
是日,又命上总领大兵北面讨伐,宣赐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
初三日,上拥众出爱景门,车骑整肃,有不可犯之势。
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奉敕安排御筵,饯送于郊外,大臣枢近祖席相望,送行为一时之盛。
先是,都下军民相与谣言,有扶策之议,士庶恐怖,扶老携幼寄于他所者不可胜数,惟内庭之间晏然不知。
及启行之日,军律甚严,都人始安堵。
日昃,师次陈桥驿。
余时年三十九,为归德军节度掌书记从军北征,宿于此驿。
初夜,皇弟匡义为内殿祗候供奉官从行,忽来谓余曰:「适人有报,驿门外诸军将士皆喧然聚议,称欲扶策太尉为天子,安有此不祥之事」?
遂密令人侦之。
未及反,列校等突入余寝所,喧哗言曰:「我辈犯霜雪,忘性命,盖为国家。
今上无君长,功成谁赏我哉?
众议今策太尉为天子,则北殄戎虏,亦不为难」。
余与皇弟及都押衙李处耘各以逆顺之理晓谕,且折之曰:「强敌寇边,雄师在此,尔等甲兵几何,便欲扶策天子?
太尉一心忠赤,通于神明,若闻此事,必诛杀汝辈,不可草草」。
列校等相顾,亦有稍稍引退者。
良久复集,挺刃张弓,言词粗暴,皆云:「太尉功德高于天下,我辈营中已有定议。
言说出口,岂可退而受祸哉!
理在必听也!
太尉亲从都来几人,虚受杀伤,岂能当抵万众」?
察其情状,顷刻不虞,锋刃交横,势不可遏。
皇弟与余同声斥之曰:「尔等本为上无君长,皆欲扶竖天子。
事关成败,成则佐命功臣,败则狂迷叛卒。
且须稳审,何得便肆喧悖」!
遂相率列坐房中聚议。
余复谓曰:「比以并寇与犬戎结连侵犯封疆,诸公此行,奉命征讨,今忽萌此大事,北面强敌,使谁支梧?
不如退杀戎虏,功成回日,徐图此事」。
诸校复曰:「方今主幼,政令多门,若候杀贼回京,已怀疑忌。
乘此无备,便入京城,策了官家,我辈方是有主,杀贼未晚。
若未扶策,六师亦不肯行」。
余白皇弟曰:「国祚废兴,尽关历数,军情如此,无可柰何,全不商量,恐成误失」。
于是皇弟及诸校曰:「扶策帝王,更改朝代,虽云天命,切在人心。
此际前军已过黄河,宿将咸居节镇京城若乱,诸处不惟戎寇交侵,转恐天下多事,新君纵立,后患不轻。
不如严戒军兵,勿令剽掠京城
京师不乱,诸道自安。
但能全此功勋,可以长久富贵」。
诸校等闻劝谕,已各识变通,皆云:「只为扶策官家,固非劫夺财物,不令乱闹,管取安宁,上下同心,更无异议」。
商量既定,夜至四更,遂差衙队军使郭延赟驰骑入京,告殿前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等言:「圣上以难遏军情,即受扶策,去城不远,即便到来。
安众心,免生惊惧」。
诸头有置,各有区分,事件稍繁,更不备录。
将士围绕,守候天明。
上以祖席连绵,困于杯酌,酣醉熟睡,殊不知军中之谋。
渐分晓色,四面啖叫,震动郊野。
余虑有不测,走白事由已,见将校数人直入寝阁,擐甲露刃,厉声曰:「诸军无主,今日策太尉为天子」。
上惊起,著衣竟,诸校便扶出厅事,以黄衣加上体,脱免不获。
兵马阗咽,剑戟满前,皆罗拜于庭下,万岁之声闻于数十里。
内外腾沸,拥迫上乘马南行数里。
上惊怖未定。
皇弟叩马首谏曰:「此去京城不远,恐将士等倚恃推戴之功,恣行剽夺,反以为乱。
愿赐禁戢」。
上乃勒骑谓诸校曰:「我本奉命北征,尔辈自贪爵禄,以锋刃逼我为君王,命我南归京师
我既从汝矣,今复有命,汝辈亦当从我乎」?
众皆下马曰:「惟命是听」。
上乃谕之曰:「太后少主,我尝北面事之。
当朝权贵与我比肩事主。
尔辈切不可逼迫宫内,有所加害。
京师士庶及诸司局务,朝廷之根本,尔辈不可辄恣剽劫,亦不可惊动居民。
依吾令,即当以金帛爵禄为赏;
不尔,则连队诛戮」。
诸将皆再拜禀命。
六军长驱至都门,秋毫不犯,行在肃然。
皇都百万生民赖上之一言,皆无惊动。
自古改更朝代,未有若此者也。
先是,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副指挥使韩通京城巡检使,粗暴有勇略,时人谓之「韩瞠眼」。
其子亦有智数,每以上得望,常劝为不利。
以为意意。
至是,上勒兵入城,通方在内閤,闻变,惶惧奔归,率众为备。
军校王彦升遇之于路,跃马遂杀之,并杀其妻子。
上以彦升专杀,大怒,欲斩之,以受命之初,故不忍。
自韩氏之外,不戮一人而得天下。
于是,周帝太后及大臣议其去就。
至辰巳间,诸校劝进不已。
辅相枢近相次皆至,上见之呜咽流涕曰:「辜天负地,事出不意。
六军迫胁,我无以处之,奈何」?
宰相范质等相顾,以军情坚确,太后已有禅让之意。
王溥降阶再拜,等咸降阶再拜,呼万岁。
周帝诏文武百寮班于崇元殿下,降手诏曰:「昨以北戎入寇,边境震惊,遂命讨除,决期平乱。
属以方在幼冲,勉基业,虽大臣竭力以扶持,然禁旅临歧而不进。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今月四日部领内外大军至陈桥驿,军情忽变。
天命有归,既务静于寰区,理难违于推奉,宜行禅让之事,以副亿兆之心。
布告中外,当体朕意」。
宣徽使引帝上龙墀听命,再拜。
宰辅以下策就东阶升殿,易御服,登御座,受群臣朝贺。
是日降诏曰:「帝王废兴,盖由符命。
茍人情之已去,谅天禄之永终。
宜遵至公,式循旧制。
今奉周帝郑王,永为国宾,仍迁于西宫」。
复降诏曰:「封二王之后,备三恪之宾,所以示子传孙,兴灭继绝。
、商之居杞、宋,周、隋之启介、酅,古先哲王,实用兹道。
矧予凉德,历试前朝。
虽周德下衰,勉从于禅让;
虞宾在位,岂忘于烝尝?
其封周帝郑王,以奉周嗣,正朔服色一如旧制。
务遵典礼,称朕意焉」。
又尊帝太后周太后,并迁于西宫,所司供给,丰厚。
诏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祀不止于本朝,义必尊于有德。
著于祭法,朕甚慕焉。
矧惟眇躬,逮事周室。
讴谣狱讼,虽云新造之邦;
庙貌园陵,岂忘旧君之礼?
周朝嵩、庆二陵及六庙,宜令有司以时差官朝拜祭享,永为定式」。
初五日,大赦天下:「门下:朕以五运推移,上帝于焉眷命;
三灵改卜,王者所以膺图。
朕起自侧微,备尝艰阻。
当周邦草昧,从二帝以徂征;
虞舜陟方,翊嗣君而篡位。
但罄一心而事上,敢期百姓之与能。
属以北虏侵疆,边民罹苦。
朕长驱禁旅,往殄胡尘。
鼓旗才出于国门,将校共推于天命。
迫回京阙,欣戴眇躬。
幼主以历数有归,寻行禅让。
兆庶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旷时。
勉徇群心,已登大宝。
昔汤武革命,发大号以顺人;
唐汉开基,始因封而建国
宜国号大宋,改周显德七年建隆元年
乘时抚运,既协于歌谣;
及物推恩,宜周于华夏。
可大赦天下。
正月五日昧爽已前,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结正未结正,已发觉未发觉,罪无轻重,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
应贬降、责授及勒停官等并与恩泽。
诸配徒役男女人等,并放逐便。
其内外马步兵士各与等第优给。
诸军内有请小分料钱者,特与加等第添给,中外见任前任职官,并与加恩。
文武升朝官、内外诸司使、副使、禁军都指挥使已上,及诸道行军司马节度副使、藩方马步军都指挥使,应父母妻子未有官及未有叙封者,并与恩泽;
亡父母未曾封赠者,并与封赠。
诸处逃亡,限赦到日内仰于所在陈首,并与放罪,依旧军分收管;
如出百日不来自首者,复罪如初。
念彼愚民,或行奸盗,属兹解网,咸许自新。
诸有草寇处,仰所在州府及巡检使臣晓谕招唤。
若愿在军食粮者,并与衣粮;
如愿归农业者,亦听取便。
于戏!
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变家为国,洪恩宜被于寰区。
赖将相公王,同心协力,共裨寡昧,以致隆平。
凡百军民,深体朕意」。
翰林学士承旨陶谷行。
是月,契丹之兵皆自引退。
先是,民间有得梁朝沙门宝志铜碑记谶未来事云:「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张弓在左边,子子孙孙万万年」。
江南李王名其子曰「弘冀」,吴越钱镠诸子皆连「弘」字,期应图谶。
及上受禅,而宣祖之讳正当之,始知天命有所归矣。
普以非材,预参军事,目睹昌运,援笔直书,庶使后代知我龙兴,天命自集,非人力也。
建隆元年岁次庚申三月初十日谏议大夫枢密学士赐紫金鱼袋赵普记。
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五,宋庆元三年隐斋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