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奏止百僚拜陵 东晋 · 桓谦
 出处:全晋文
百僚拜陵,起于中兴,非晋旧典,积习生常,遂为近法。
武皇帝诏,乃不使人主诸王拜陵,岂惟百僚,谓宜遵奉(《宋书·礼志二》,又《通典》五十二,安帝元兴元年左仆射桓谦奏)
下书讨桓玄元兴元年正月 东晋 · 晋安帝
 出处:全晋文卷十二
竖子桓玄,故大司马不腆之息,少怀狡恶,长而不悛,遂与王恭,协同奸谋,阻兵内侮,三方云集,志在问鼎,窥拟神器。
赖祖宗威灵,宰辅神略,忠义奋发,罪人斯殒。
等猖狂失图,回舟鸟逝。
便宜乘会,歼除奸源,于时同异之论,用惑庙策,遂使王宪废挠,宠授非所。
犹冀当洗濯胸腑,小惩大诫,而狼心弗革,悖慢愈甚,割据江湘,擅威荆郢,矫命称制,与夺在手。
又对侍中王谧放肆丑言,欲纵凶毒,陵陷上京。
无君之心,形于音翰;
不臣之迹,日月弥著。
是可忍也,孰不可怀!
宜明九伐,以宁西
尚书令、后将军元显可为征讨大都督、督十八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以刘牢之为前锋,行征西将军,权领江州,命司马尚之沔水(《魏书·桓玄传》)
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张君墓志铭熙宁元年1068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八、《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知安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张君,年五十六,以皇祐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卒,以熙宁元年某月某日葬。
君讳祹,字圣休馀杭人
曾祖曰浩,祖曰文宝,弗仕。
考曰延遇,仕至左侍禁,赠官至左骁骑将军
君少孤,与其弟祗皆文行知名,以布衣教授宗室。
后中进士第,历宣州宣城县主簿抚州司法参军
用举者迁大理寺丞,知雅州名山洪州奉新两县,监海州榷货务通判池、广两州。
乃自尚书屯田员外郎召拜殿中侍御史,用磨勘,迁侍御史
劾奏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恃恩骄嫚;
宦官虽高,不当坐侍燕,而谪请求者;
又论不当禁谏官御史风闻言事。
仁宗皆以为然。
君之为吏也,数决疑狱,所至称辨治。
及是言事,又能举其职。
方是时为御史者,援举多不次,君素宽裕静退,耻以弹治人得用。
未几,即称疾求出,乃知安州,州大治。
会卒,人追丧车恸哭。
初,骁骑府君湖州兵,遂葬卞山,至是,君从葬,以夫人京兆县君施氏祔。
施氏生一子稚恭,为进士
一女,适信州司理参军王汶
孙大正、大成大亨、大钧,今尚幼。
君事母孝,友其弟甚笃,于权势财利能廉,吏治尤可纪。
广州,奏请城之,未及筑外郛而召。
侬智高反,州人赖君所筑活,以不卒功为恨。
铭曰:
有嘉张君,质静宽徐。
进非所好,人用称誉。
视利在前,蹲循弗趋。
退施一州,用智之馀。
嘻其葬矣,次有铭书。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遗教经》译于姚秦弘始四年,在王右军没后数年。
弘始中虽有译本,不至江南
至陈氏时,有译师出《遗教经论》,于是稍行。
长安雷氏家《遗教经》石上行书,贞观中行《遗教经》,敕令择善书经生书本颁焉,敕与经字是一手,但真行异耳。
余平生疑《遗教》非右军,比来考寻遂决定,知非右军矣。
书姚诚老所书遗教经后1103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五、《山谷全书·别集》卷六、《豫章先生遗文》卷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诚老书《佛垂般涅盘略说教戒经》,用笔有意态,惜乎不能耆老毕其能事也。
世有贞观中敕书班行经生书小楷一本,最端谨娴丽,世因谓之王右军书,盖不知弘始四年译出此经,右军没已数十年矣。
又有参军畅整书大字一本,笔法亦劲润,宋宣献书法度多出于此。
诚老兴安秦少游播迁岭海,诚老有先后奔走之义,可谓不以险易易其操,不愧此波罗提木叉者也。
其遗书,三叹不能已。
崇宁二年四月十四日修水黄某书。
吴翼万庠赴省试序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八、《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七
韩退之作《师说》,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弟子」。
予初怪其言,谓师者人之模范,宁有不弟子如耶?
绍兴甲子,予辟馆梅溪,朋友以予年居其先,妄以师席见推,执卷而从者四十人。
常月较其文,用三等以品第之,其间颖然以才名称者十馀辈,齿颊锵锵,类能道惊人语。
予疏缪,反资其发药者居多,然后知退之言为不妄。
是岁朝廷修三载故事,下诏取士,予欣然对乡人语:「吾徒其必有人乎」!
既而,有燕巢于堂,形如品字,识者知其为祥。
是秋万子中乡选,徐子大亨中国学选,吴子翼同文馆选。
一时物论咸推梅溪为盛事,且二三子尤予平昔游扬侈大,号为上游者,予用是窃知人之名。
冬十一月,同舍展饯礼,时徐子居贤关,独吴子、万子预焉。
酒三行,予祝之曰:昔公孙弘以贤良召,辕固生谓之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今二子将战艺春闱,射策天庭,当不负平日所学。
公孙不用辕生言,以阿合取容,虽能褒然为举首,用布衣取封侯,君子不贵焉。
子慎无忽吾言。
西行见徐子,问讯无恙外,道予语告之,果能如张籍不叛退之否?
明年之夏绿槐夹道,拂面薰风,有青衫少年联骑而归,天香满袖,喜气津津出眉宇间,遇我于梅溪者,其三子乎!
夜宴邓卿云将军府第同诸生李明卿安卿陈子晋潘子敬大亨史先生与严思孔刘近之驾扁舟送余湖中风涛大作暮薄相失末首却寄 其一 明 · 陈吾德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尊酒维舟与细论,咏歌深夜在辕门。
高怀此日真吾党,何处河桥可断魂。
夜宴邓卿云将军府第同诸生李明卿安卿陈子晋潘子敬大亨史先生与严思孔刘近之驾扁舟送余湖中风涛大作暮薄相失末首却寄 其二 明 · 陈吾德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匡庐万仞插青霄,彭蠡千源接海潮。
领略湖山千古意,不妨分手木兰桡
夜宴邓卿云将军府第同诸生李明卿安卿陈子晋潘子敬大亨史先生与严思孔刘近之驾扁舟送余湖中风涛大作暮薄相失末首却寄 其三 明 · 陈吾德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日暮风涛尚未平,舟人渔子太相惊。
扁舟今夜归何处,回望枫林树树青。
魏十四主东魏一主拓跋圭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称帝,什翼犍之孙也,在位十二年,被弑。明元,十四年。太武,二十九年,被弑。文成,十三年。献文,六年。传位于子孝文,二十八年。宣武,十四年。孝明,十三年,被弑。孝庄,二年,被弑。节闵,一年,被弑。孝武,一年,被弑。东魏孝静,十七年,被废。西魏文帝,十八年。子钦,三年,被废。恭帝,二年,丙子禅于周。共一百五十九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曷韵
拓跋圭之先世居朔野,自晋悯建兴三年诏进猗卢爵为代王,开国所自始也。及孝武之世,秦苻坚击代,什翼犍奔阴山之北,其孙圭依母走依贺纳,不数年而即位。乘慕容之衰,南取并州,东举幽、冀,称魏,僭号,遂命朝野束发加帽,分尚书诸曹,置五经博士,命郡县大索书籍。虽戎狄,而进乎中国,岂飞鸮食桑椹而音始改,习渐使然;抑厉人取夜火而视所生中情自逼邪?明元绍绪,寇盗群起,乃能歼渠散胁以安内,筑塞修边以攘外,其规模益远矣。太武继之,摧赫连,取统万,枭蒲洪,开关中,吞辽羯,臣燕冯,虏沮渠,并河右,高车稽颡,蠕蠕匿形。奈何哉雄心不已,思造瓜步饮江湖以疗渴,竟至六州皆赤地而无馀。宋之遭掠不可胜,魏之死伤亦过半。国人皆尤,宗爱逞逆,吾犹恨佛狸之不死于卯而死于辰也。所幸文武镇静,中外复宁。献文清刚,付托有子。及孝文亲政,乐善好贤,情如饥渴。移风易俗,雅慕中原。禁胡服而断北语,定族姓而改元氏。亲祠孔子,广立四门。自左衽以来,文治之盛未有至于斯者,可以为文矣!惜乎宣武弗负,孝明幼冲,胡后宣淫,毒主开衅;于是尔朱荣兴晋阳之甲,挥鞭伊雒。母后幼主殒首河阴,公卿百官濡血马足。虽孝庄勇决,手刃贼臣,而轻兵叩宫,祸不旋踵。节闵幽酖于门下,孝武奔死于长安孝静立于高欢,为澄所殴,为洋所残。文帝立于宇文,至钦而废,至廓而禅。东西分裂,相继皆亡。虽天厌夷德,假手齐周,以授命隋、唐;然而传主十四,历年百六,风声文物,斑斑可考。以视、齐、梁、陈朝倾暮夺,未能望其肩背也。予读《北史》而重慨夫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信夫。
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
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
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
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
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
宣武閒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雒阳喝。
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
堪怜孝武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
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拓跋氏自晋悯帝诏进猗卢爵代王,及符坚击代,什翼犍奔阴山北,其孙圭安帝戊戌僭号,为太祖道武帝清河王绍弑之。子齐王嗣,为太宗明元帝。子焘立,为世祖太武帝中常侍宗爱弑之。太子晃先一岁卒,孙浚立,为高宗文成帝子弘立,为显祖献文帝。传子宏,称太上皇帝。又五年太后弑之,宏改姓元氏,为高祖孝文帝子恪立,为世祖宣武帝。子诩立,为肃宗孝明帝胡太后弑之,立临洮王世子钊。尔朱荣杀后及钊,立献文长乐王子攸,为敬宗孝庄帝尔朱兆弑之,立长广王晔,一年,尔朱世隆废之。立广平王恭,为节闵帝。高欢灭尔朱,并酖节闵,立孝庄孙平阳王脩,为孝武帝。奔长安,就宇文泰,为所酖。欢立孝文清河世子善见,为孝静帝号东魏己巳高洋弑之。孝文孙南阳王宝炬,为文帝子钦立,废之,立文帝第四子廓,为恭帝。丙子,禅于周宇文护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