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晏相公湖上十月九日三首 其三 北宋 · 韩维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秋花含练犹强发,映水依林黄复丹。
已觉微阳在波底,浴凫沈鹭不知寒。
僧彦修草书 宋 · 李丕绪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金石续编》卷一五
乾化中僧彦修善草书,笔力遒劲,得张旭法。
惜哉,名不振于时!
遂命摸刻以贻同好。
嘉祐戊戌岁冬十月九日司农少卿知解梁郡李丕绪题。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二一一五。
将国史实录付翰林院收掌熙宁二年十月九日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七九(第三册第二七九四页)
近领史馆修撰,所有龙图阁抄写国史一部,欲乞依仁宗时所降指挥,付本院收掌
并新修仁宗、英宗《实录》亦各写一本,留本院。
皇侄孙故右内率府副率叔疾石记嘉祐五年十月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七、《公是集》卷五四
皇侄孙、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叔疾,其父克广,右监门卫大将军
其祖承矩,赠洺州防禦使广平侯
其曾祖德彝,赠中书令、颍川王
其母杨氏。
其生以皇祐元年八月,其赐名以五年四月,其卒以九月
其他官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武骑尉
其葬以嘉祐五年十月甲子,实祔其高祖秦悼王之园。
有诏刻其世系于石,而藏于其墓,所以异宗室之恩云。
谨记。
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九、《华阳集》卷五五
永寿郡太君沛国朱氏,赠给事中始平冯公讳式之夫人。
其先家京兆之万年,遭唐季之乱,关中旧族多散适荆湖间,夫人皇祖,亦挈其家至潭之衡山,后又徙江陵,遂为江陵人
皇曾祖讳秘,夏州安抚判官检校尚书比部员外郎
皇祖讳葆光,赠尚书兵部郎中
皇考讳昂,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赠刑部尚书
尚书翰林学士,请老江陵
方是时,夫人年十四,端重寡言。
尚书爱贤夫人,择所宜归。
及见给事所为文,大器之,遂以归。
夫人之归,其治家有法,自冠婚丧祭,牲帛俎醢,莫不有礼意。
接内外姻族,尊者恭之,下者拊之,而恩勤一也。
又自薄奉养,虽尺帛不妄费。
一有嫁婚,视箧中所积,盖十具八九。
故冯氏虽甚贫,而嫁婚能不失其时。
凡嫁姑二人,女五人,子若孙娶妇者八人。
凡受诸女妇之事甚众,若鞶刻组绘之工,其学皆精巧过人,至今荆襄间称冯氏家法。
给事左侍禁,自以负所学而不得志,几欲易一簿尉
夫人辄谓曰:「穷达顾不有命?
宁介而踦,将屈而遂之乎」?
给事为止。
给事既捐馆舍,夫人携诸孤居鄂州,自教读书。
宾客之过门者,夫人知其贤,尝躬为饮食之,故其子虽少而名动京师
皇祐元年,天子亲试进士,而其子遂以文章为天下第一。
及其归里巷,皆欢呼动色,而夫人独不为之动。
迨其子为翰林学士,题名之日,夫人复自为具,令尽会两制玉堂上。
已而翰林君即尚书名下题曰「外甥冯某」,归以告夫人,于是夫人喜不自胜矣。
夫人方困约时,惟知教子之为乐,不以不自给为忧。
后其家日愈显,夫人犹衣故时之衣,盖终身不以贫富易其节。
其性素严,若不可犯,故虽幼稚过夫人前,必歛手,无敢戏侮。
至子出为官,然未始不以宽恕为言也。
治平二年翰林知贡举,闻夫人被疾,数请归。
上报曰:「朕自敕太医日夜视夫人疾,毋深念也」。
又尝赐御膳者再,间遣使者至夫人卧内,所以抚存之甚厚。
夫人春秋高,稍间辄复病,翰林君致四方名医,又叫号神明祷禳之,无不至。
明年八月丙午,夫人卒不起,享年七十有二。
其年十月庚寅,祔于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给事之墓。
夫人初封仁寿县太君,嘉祐祫飨,翰林君时为龙图阁待制,愿上所迁官,封长安郡太君,后累封永寿郡
四男子:襄,定州原武县主簿
衮,大理评事
京,翰林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群牧使
奕,将作监主簿
五女子,以归尚书屯田员外郎周傅,比部郎中康卫国子博士张湜,进士刘诰大理寺丞宋称。
孙男十一人:诜、咨、谞、谊、諲、谂、䜣、诘、许、证、諰。
孙女二人。
曾孙男四人:铣、镐、铏、钺。
曾孙女四人。
铭曰:
谆谆尚书,知女所从。
不择高华,而择于冯。
冯公有闻,仕非其志。
夫人勉之,毋屈而遂。
有节夫人,而又知子。
能为尚书,实始以喜。
亦既受祉,以莫不增。
帝出玉馔,夫人是承。
奄其不存,尚有遗则
维子维孙,其服无斁。
游山记1046年9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四、《曾子固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
余与南阳张侨、颍川仲升九月壬子太平观宿。
癸丑,过东、西林寺,与道士任禹恭、丁宗元、僧本全俱过化成、护国、石盆寺、宝兴岩,宿普照寺
甲寅,止峰顶、大林、天池寺佛手岩,至定心石,还大林寺宿。
乙卯乃归。
凡观游之得石有名者十:刘仙、峰顶、文殊、头陀、把针、睡魔、定心、南北石柱。
峰有名者三:峰顶、掷笔,皆至其上;
香炉,坐峰顶下视之。
谷一:锦绣。
坐掷笔下视之,池四:白莲、白氏草堂、东南天地。
台二:讲经、十八贤
煮茶试泉二:虎跑,石盆。
书姓名刻石二:掷笔峰、佛手岩
余既游其间,而因思慧远等十八人,相与避晋于此者,诚山水之佳处也。
然十八人者,知避晋而自肆于山水之间,而不知自溺于异学,此陶令所为不取也。
自文武没,君臣相得之际少,士之有道者所以难仕。
陶令者,从容于浊世,以道自守,进不受污,知时之去,隐不离正,非十八人者所能到也。
若予者虽能知其是非,而岂能仿佛及之,而徒知山水之为乐。
将归,遂书之,所以使余心与后之游者有考焉。
大理寺丞致仕杜君墓志铭熙宁八年十月1075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八、《元丰类稿》卷四四、《曾文定公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君姓杜氏,澶州濮阳人
卒于皇祐元年十月庚申,葬于熙宁八年十月丁酉
其墓在濮阳县桂枝里之栾村,以夫人仙居县太君潘氏祔。
君曾王考佑,王考延嗣,考珣。
子男三人。
曰言,曰宗谏,皆蚤世。
曰宗诲,殿中丞
女二人,嫁马氏、栾氏。
孙男二人,曰良辅,馀未名也。
君讳莹,字德温,赠大理评事,又赠大理寺丞
为人孝友温良,以清静为学,而以淡泊自足。
行修于家而誉闻于乡,其自得者寿考见于身,其有馀者流泽见于后。
故其年至于八十,而有子能大其门,言理之士,以此多君也。
宗诲为人,质厚恬夷,世俗之所为有不为者。
余为襄阳,宗诲实佥书节度判官公事,爱其所守,而知其有所受也。
其以君之铭乞于余,故不辞。
铭曰:
有以养其内,克遐者寿。
有以行于远,克昌者后。
帝原厥初,追锡命书。
余与此铭,贲于幽墟。
真像堂记熙宁三年十月 北宋 · 张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八
关中为九州奥墟,山水之壮,西自长河陇坻,东属泾渭八川。
太白终南,负九嵏、嵯峨,表以荆、华,势盛气美。
至者目悦心甘,过之叹恋。
其秀豪丰润,盖必有主奥尤剧、悦人心之甚者焉。
盩厔仙游山,怪石停渊,林泉石壑,为古伟观。
四方来者继踵比肩,赏叹之不足,去则踟蹰顾慕,以不得久休自恨。
岂所悦我心之甚者欤!
然考之山经地图,无美实嘉纵,道为故事;
玉女祠前有马融石室传于旧,东偏浮图有吴生佛画显于近年,岂名墟胜游,亦将俟昌明而后显哉?
秘书监致仕赵公庆历中赞善大夫知邑事,乐是石泉之富,志蕲家焉。
后二十年,以光禄少卿就地,相视境内,得仙游东峰,夕阳林恋极邃处,朝莫携家人、率宾从,徒步登览,不知有寒暑之倦、高年之勤,爱不能已。
乃筑居其上,目之曰卧云堂。
又欲著仪形以名诸己,贻后世以久其传,于是屋卧云西陲,俯瞰川容,峞然一轩,模赋其象。
既成,飘如翛如,鹤发森如,兔袍襜如。
望之足以警民嚣,尊之足以忘轩冕。
近世王右丞退居辋川,白乐天老龙门香山,虽素风清韵,为悬车者之美谈,大率惑转化,私死生,蔽异学猥妄之言,不知安常处顺,训忠义、显子孙,殆为公愧焉尔。
熙宁庚戌十月九日乙丑崇文院校书张载子厚记。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唐公墓志铭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彭城集》卷三八
公讳某,字彦猷
幼清警介特,其守气精壹,而内志端直,故其于为学深而简,文章高耸。
其以应物不烦,而达规矩绳墨,粲然有常,而枉直判于彼矣。
始皇待制公以清修著称,而公能世之。
士大夫论贤父子,多举唐氏云。
公初以荫为将作监主簿
天圣间,献所为文章,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除知湖州长兴县
以忧去,其后四迁至太常博士,历知华亭诸暨县梧州归州
用近臣荐,拜监察御史
未至都,丁太夫人忧。
既除服,而荐公者适当执政,以故事避嫌,出知庐州
御史中丞张公方平言于朝,上因为留公。
公既在朝,言事举大体,其所刺讥,不避权贵。
初,诏书设六科以求士,谓之贤良方正茂材异等,而许人自荐。
又三岁辄一举,士大夫徒以文词进,无益于治也。
公始建议,请使公卿荐贤良,又欲如汉故事,须天子特诏乃举之,不以岁年限也。
天子使两制近臣议,参知政事吴公育以为不可许,论难上前,遂寝。
公自以所言直,独不可大臣意,故见沮格耳,即大臣有过,孰当言者?
章疏凡七上,不能得。
徙为工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
吴公为御史者也,公持正不阿如此。
其后制举亦竟使近臣荐之,用公初议也。
江南西路转运使,总六路漕运事。
有建议欲自重其权者,请使六路转运使事皆禀己,其于文移,当如郡县上台省,不如是,漕事不集。
朝廷从之,诸路皆承命不敢有异。
公独以谓赋入有经,转运使不待督责而足。
即凶年饥岁,虽盛督责犹无益也。
今事皆禀己,是将以势临之,有求将必取盈,非祖宗之旧,上疏争之。
朝廷犹欲伸前议,乃徙公福建路
居顷之,发运使亦复自请罢其议云。
明堂覃恩,刑部员外郎,入为三司户部判官、改判磨勘司
张尧佐由女宠骤用,公数刺讥尧佐
陈丞相执中故尝请建上为储贰,天子以为其功,厚报之。
复为上言:「执中何得为功」?
上不以为忤,待公甚厚。
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入辞,上曰:「吾今召卿」。
未至江东修起居注阙,上遂用公补之。
顷之,召试知制诰,赐金紫,判流内铨礼部郎中奉使契丹
还,曾丞相政府,与公亲嫌,出知苏州,徙杭州
数岁,徙青州吏部郎中,道拜翰林侍读学士
今天子即位,谏议大夫
召还,勾当三班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给事中
治平元年十月九日,薨于京师,年六十。
诏赠礼部侍郎,予四子官,赙赠加等。
公善与人交,意所许与,坚不可间;
其所不可,不假借矫强以为欢。
性嗜书画研墨,尺牍与人,多珍藏之。
未尝问家有无,田园皆推以予他昆弟。
始娶萧氏,再娶陈氏,皆先公卒。
子四人某。
三女子。
唐氏本鲁北海人,自公五世祖徙家杭州
曾祖讳某,仕钱氏为盐铁巡官,累赠谏议大夫
祖某,衢州龙游县,累赠工部侍郎
讳某天章阁待制,赠尚书左仆射
数世皆葬其乡里。
公之为杭州,岁时盛车骑,宾从上冢,乡里荣之。
及公之薨后一年某日月,从葬于先兆,以夫人陈氏祔。
铭曰:
唐氏居吴,迨公五世。
由祖及孙,浸以显贵。
其贵维何?
侍从帝侧。
章贲襚,辉光幽穸。
维其令德,有继有承。
其德维何?
直哉惟清。
公葬旧墓,有祔有从。
永世不忘,寘铭公宫。
宣仁圣烈皇后谥议元祐八年十月 北宋 · 顾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二、《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一一(第二册第一二四三页)
奉诏,以今月九日,集官太庙,请大行太皇太后谥曰「宣仁圣烈皇后」,俾臣考谥撰议,以备玉册易名之大典。
臣稽首再拜,谨昧死上议。
洪惟大行太皇太后高楚王武烈王之孙也。
妣镇国太夫人曹氏,武惠韩王之孙也。
武惠太祖太宗,削平僭伪,混一区宇,有慈惠不杀之仁。
武烈真宗,有见危致命、协策平难之义。
二人咸有大勋劳于太常
兹所以发祥演庆,诞降睿圣,配英皇,生神考,保佑圣孙,德备道隆,巍巍乎其极三后之崇也。
方英皇龙蟠濮邸,乃公姓承华履泰之时,历数冥会,天作之合。
夙夜相与稽求经训,博观史氏历代之载,乐将终身焉。
仁皇在御,日月久,春秋高,天下之本未立,眷求宗藩,烛见潜隐,试难皇子,正命储宫嘉祐末年,乃位天德,配体俪极,母仪四方,夤事庆寿,师其矩度。
崇高之奉,弥以敦素为修身刑家之本,其服御顾非弊极,虽更历年纪,未尝辄易以茍费天物。
敬以妇道风天下,骏惠我慈圣之懿则,克相英宗,绍仁宗之休荣,薄海内外,罔不配天其泽。
迨英皇厌代,神考继序,崇庆宝慈,敬致色养。
益怀谦抑,以尊东朝,清明内融,仰稽天若,超心道微,泠然乎万物之表。
日绎旧学,覃思前往,增益其所自修。
元丰八年神宗寝疾,请同听览。
鼎湖上仙,玉几遗命,拥保圣嗣,出震继照,其御延和,制政四海,安正明微,不踰防范。
以至拜庆册礼,上寿坤成,率避临前朝,以推乎先后。
监观前世后族之家,怙势干政,乱国殄家,昏迷颠覆,相踵而不戒者,训饬厥家,毋得妄祈恩宠,以玷国章。
乃大出所奉,营第合族,阜其僦入,毕给常养,惇我亲仁,以修正义。
有拟仲父,践更有劳,请擢置法从,明喻非欲,以戒开宠。
有以恩入官者实繁,宜以时损,首裁外家,以申厥命。
妙选坤极,咸属贤阀。
兴言满盈,确乎不可。
肇自治平,格于元祐,历年踰世,家无一人翱翔任事乎显要之路。
咸以抑畏退藏,承教自励,罔或一毫之私,冒谒诸朝。
宾帝之后,其内亲外戚,左右侍御之臣,惟朝夕论德流涕,而无平时侥倖之虞。
考诗任姒,徽音相承,以周家,而光绝乎后,其治内有如此者。
体坤用乾,妙乎其不为首。
研极论相,以统百官,代天器工,分乂庶务,未尝出聪明,见适莫,专智擅事,或罹偏吝之累,旷然凝然,以仰厥成。
故当国大臣,敬委任责,咸得以程大猷,申故实,曲列详说,周旋事情,以承可否之命。
尤屏绝侧听,峻防奸几,付之庶谟,大同乃绎。
增置谏员,审求端士,俾危言笃论,不留下情,畅乎上闻,以疏壅塞之弊。
听受之际,一以民为度,民之所欲者行,民之所否者已,无所为而不与民同者。
故天下之民,不能离而议也。
间或六气戾和,三辰异轨,则辍食忘寝,反覆究省,询过于朝,引咎于己,侧身咨嗟,威动中外,二帝三王之所以治天下不过乎是。
其治外有如此者。
履天下之利势,运天下之利用,不出闺闼,九年之间,无内外之难。
泰定纯终,由古以来未之有也。
圣心曲妙,不可形容,窃用民言,髣髴其迹。
尊贤在位,使能在官,贵老兴教,哀穷恤隐,省徭惜力,薄赋厚生,常武戢兵,平法轻刑,蠲藏惠民,去吝濯俗,愚夫愚妇,咸孚大公,夫是之谓宣;
饬严其在己,恕裕其在人,内无诸华,外无四夷,哀矜一视,允怀如伤,夫是之谓仁;
研几超睿,迪顺佑神,兢业言动,奠而后发,惟恐一物不当,有忧乎上帝之心,始卒一诚,二配俱极,夫是之谓圣;
政贵有常,人惟求旧,允釐百度,以定众志,倍其笃实,披靡浮华,纯素之风,孚近浃远,克相上帝,宠绥四方,诒谋燕翼,丕承烈圣之鸿绪,以固无疆之大业,夫是之谓
臣谨按《谥法》: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私曰宣,克己复礼曰仁,功施于民曰仁,穷理尽性曰圣,裁成万物曰圣,秉德遵业,安民有功曰
合是众美,宜敬承乎祖宗之命,光大其徽称,以信无穷之传。
谨上尊谥曰「宣仁圣烈皇后」。
同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事文思副使御史大夫赵君墓志铭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四、《长兴集》卷二六
熙宁元年广南东路同提点刑狱缺,文思副使、知廉州赵某有治状,即以命之。
人闻其治,廉誉甚高,喜相戒曰:「若尝知有赵康州乎,视万人贼若孺子,持折箠笞,捶之且死,犹刈旗杀士。
今其弟又贤,庸易知耶?
努力,无为不义」!
君即其官,未几感厉,病且革,愿还印契,归死中国。
书未报,卒雄州
明年,丧还广陵,遂堋焉。
君之先,砀郡城武人。
曾祖晟,以子为枢密副使,赠太师
至大父赠光禄少卿和,始徙居楚州山阳
尚书比部郎中约言,君之考也。
君讳师望字公弼,以荫补三班奉职
当授使,枢密为请善地。
上曰:「他日未尝有请,必优之」。
以为右班殿直閤门祗候
辞职不敢拜。
六迁为庆州业乐寨主。
寨人多羌胡,狎吏喜讼,有罪常迂文申之,使入羊马自解。
独君持法不少贳,而治雅有恩,故讼为衰息。
镇戎军守相刘贻孙讨叛羌,火虏帐,慢其地。
虏空塞出战。
君为其驻泊兵马都监,摄西路巡检,军彭阳
方与客饮,闻变勒兵,从坐起,不告其家。
妻子驰泣邀与之言,径出不顾身,陷阵奋击,虏即解去。
淮南东路驻泊都监
执政荐,擢仪路。
无军政,将吏废法,恶君之异己,欲去之以罪。
顾无可以挂吏者,独诋其不习边人情,斥徙江南东路
明其被诬者群上,乃起知廉州
州有珠贡,岁发民沈海取珠。
珠有时不至,州县课督惨刻。
民有自相儥卖,或为盗山泽閒。
君至闻之,曰:「是刺史罪也」。
即日皆解纵慰遣,使之还业,而上书自言。
明年珠乃大息,过于异时,人怪之,以为获嘉瑞。
尝諠言交趾入寇,列郡皆闭城,告变京师
君逆策其不然,阴部勒将卒,日开壁纵饮。
使者按督军兴,以廉为有备。
及有诏根治飞语,而廉独无痕迹可议,朝廷始高其能。
甫用之,会不幸。
君性简介,少屈于人。
好书传律令,生平所知,表论其才,皆一时名卿显人。
故事当迁官,必从有司自言,以是君曾十年不迁。
其子以荫补三班,而悉教之学问,卒皆为进士:曰岘、曰靓。
其三子方幼未命,曰觉、览、宽。
夫人,山阳王氏,灵山颐之息,职方郎中柄之孙,邑封秀容,先君两月卒,合葬江都县东宁乡原。
君之寿五十有四。
君之卒,熙宁元年十月乙巳
君之葬,三年十月丙寅也。
铭曰:
赵世其居自皋狼,𦝢嬴中跳土汾漳。
后支播流颠厥常,或泳于渊或天翔。
大夫疏原启芒砀,承家世修揭自强。
珥缨插简营肆方,彼嘉无相逢天戕。
大江斯濒掎崇冈,甓涂固完灵所藏,我铭无穷炳幽光。
易六日七分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永乐大典》卷二○六四八
《乾》《坤》二卦,天地阖辟,阴阳终始于其间,故曰:「《乾》《坤》,其《易》之门也」。
阳不得阴之助,不能任以生物;
阴不得阳之助,不能任以成物。
《乾》《坤》二卦,六阴六阳,天地盈虚消长之道,配于四时十二月,周而复始。
若夫《坤》之纯阴用事,十月之卦也。
上六阴极而阳复,故《乾》之初九,来居坤之初位,是为《复》䷗,此乾之一阳用事,十一月卦也。
以至于《乾》之九二,来居坤之二位,是为《临》䷒,此乾之二阳用事,十二月卦也。
又《乾》之九三,来居坤之三位,是为《泰》䷊,此乾之三阳用事,正月卦也。
又《乾》之九四,来居坤之四位,是为《大壮》䷡,此乾之四阳用事,二月卦也。
又《乾》之九五,来居坤之五位,是为《复》䷪,此乾之五阳用事,三月卦也。
及夫《乾》之上九,来居坤之上位,而《夬》之上六,一阴为五阳决去,故六位纯阳复居于《乾》䷀。
此乾之纯阳用事,四月卦也。
《乾》之上九亢极矣,阳极则阴生,故《坤》之初六,来居乾之初位,是为《姤》䷫,此乾之一阴用事,五月卦也。
以至于《坤》之六二,来居乾之二位,是为《复》䷠,此坤之二阴用事,六月卦也。
又《坤》之六三来居乾之三位,是为《否》䷋,此坤之下体三阴用事,七月卦也。
又《坤》之六四,来居乾之四位,是为《观》䷓,此坤之四阴用事,八月卦也。
《坤》之六五,来居乾之五位,是为《剥》䷖,此坤之五阴用事,九月卦也。
《坤》之上六,来居剥之上位,是一阳剥落也,故六位纯阴,复居于《坤》䷁,《坤》之上六用事者,十月卦也。
阴极则阳来,故复归于《乾》。
观《乾》《坤》六爻之动,则十二月阴阳代谢之功毕矣。
《复》一阳生,故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
《临》二阳生,故曰刚浸而长也。
《姤》一阴生,故曰柔遇刚也。
一阴之来,小人之道亨,故变《复》而为《姤》。
《遁》二阴生,故曰浸而长也。
二阴之长,君子之道消,故变《临》而为《姤》。
《夬》五阳并进,上一阴将陨,众阳之盛,君子之道亨。
以刚夬柔,故变《剥》而云《夬》。
夬,决也。
刚决柔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剥》五阴并进,上一阳将落,而众阴之盛,小人之道亨。
然柔不能以决刚,而刚自陨,故变《夬》为《剥》。
《易》曰:「剥,剥也。
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观夫阴阳相生,刚柔迭用,四时之所变化,万物之所终始,莫不备于斯矣。
《复》卦云:「七日来复」。
或者谓:「日当为月」。
言自五月阳剥而阴长,以至于十一月一阳生是七月来复也明矣。
辅嗣但云:「来复者七日」。
诸儒妄为异端,引《易》六日七分之说。
六日七分之说,以谓一日八十分,一卦之内,六爻主六日而足,馀七分耳。
即当概举六日而言之,不当云七日也。
又况六十四卦,以每卦管六日,即当有三百八十四日。
又每卦益之以七分,计有四百四十八分,得五日馀四十八分,总其数,当有三百八十九日,馀四十八分,则当期之数缪矣。
说者无所依按,故妄《震》《离》《兑》《坎》为四方之卦,独不系于日。
又妄云《震》《离》《兑》《坎》,二至二分用事之日,既云用事之日,岂得不系于日?
且《乾》《坤》于八卦为父母,为天地万物之祖,何为亦只主六日七分之数?
如是,则一岁四时之中,《乾》《坤》所主者,十二日一十四分尔。
《乾》《坤》二卦之用,于天地四时之功,何其小也?
孔颖达云:「《剥》卦阳气之尽在于九月之末,十月当乾坤用事。
《坤》卦有六七分,《坤》卦之尽,则《复》卦阳来,是从《剥》至阳《复》。
隔《坤》之一卦,六日七分,举成数言之,故辅嗣七日也」。
颖达所论,何不思之甚也!
夫自五月《坤》之初六一阴用事,至于十月《坤》之上六纯阴用事,是《坤》之六爻于一岁中主六月矣。
设只以十月纯阴用事言之,则一月三十日,又岂可云「七日而复也」?
设以六日七分之说为然,既云一卦主六日七分,则十月一月已隔五卦,非只《坤》之一卦明矣。
如以日推之,即《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则是三百六十日,《乾》《坤》二卦之策已备矣。
卦主六日七分者,汉之《易》家皆无此说。
惟京生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候风雨寒温,言灾变之术,固已妄矣,非圣人设卦垂教之本意也。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1080年10月9日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秋风亭
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
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
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
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定风波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1080年10月9日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秋风亭
两两轻红半晕腮。
依依独为使君回。
若道使君无此意。
何为。
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
不已。
劝君休诉十分杯。
更问尊前狂副使
来岁。
花开时节与谁来。
按: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词
赐皇叔祖建雄军节度观察留后同知大宗正事宗景上表辞恩命不允诏元祐元年十月九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五、《苏文忠公全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宗景:省所上表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初执圭币,祗见上帝。
嘉与百辟,徼福文考
大赉四海,始于亲贤。
皆神之休,义不当避。
国有常典,尔无固辞。
赐皇叔祖宗景上表辞恩命不许诏元祐元年十月九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五、《苏文忠公全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宗景:览所上表辞免恩命事,具悉。
国家有大祭祀,必均庆赏。
邦甸侯卫,辉炮翟阍。
无有远迩,毕蒙惠泽。
矧我懿亲,实维显相。
祗率旧典,毋须固辞。
上皇帝书1064年11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臣轼谨昧死再拜皇帝陛下。
臣伏以今月初五日南至,文武百僚入贺,所以贺一阳来复也。
谨按《易·复卦》:「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说《易》者曰:乾,六阳之气也。
十一月、为十二月、为正月、为二月、为三月、为四月,而乾之阳复矣。
阳极则阴生,阴生则夏至矣。
坤,六阴之气也。
五月、为六月、为七月、为八月、为九月、为十月,而坤之阴极矣。
阴极则阳生阳生冬至矣。
自太极分为二仪,二仪分为四象,四象分为十二月十二月分为三百六十五日。
五日为一候,分为七十二候,三候为一气,分为二十四气。
上为日月星辰,下为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不出此阴阳之气升降而已。
惟人也,全天地十干之气,十月而成形,故能天能地能人,一消一息,一呼一吸,昼夜与天地相通,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
故于冬至一阳之生也,五阴在上,五阳在伏,而一阳初生于伏之下,其气至微,其兆絪缊,可以静而不动,可以啬养而不可以发宣。
故《乾》之初九爻曰:「潜龙勿用」。
孔子曰:「阳在下也」。
言阳气方潜于下,未可以用也。
先王于是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关者,门户所由以关辟也。
商旅者,动以利心也。
后者,凡居人上者谓之群后,所以治事者也。
方者,事也。
门户不开,则微阳闭而不出也。
心不动,则外物感而不应也。
方事不省,则视听收而不发也。
先王奉若天道,如此之密,用之于国,则安静而不劳,用之于身,则冲和而不竭。
昔者伏羲、神农、黄帝皆得此道。
臣敢因至日以献。
伏乞圣慈留神省览,实社稷无疆之福。
宋故宣德郎尚书屯田员外郎永康军青城县尚书都官郎中蔡公墓志铭(代光禄熙宁十年五月 北宋 · 朱长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乐圃馀稿》卷一○
天圣中范文正公讲学于南都,四方英才踵门受教,睢涣之上,实为渊源。
是时蔡氏有四贤焉,君其长也,子清其弟也,故秦州密直公、今资政南阳公,其从父弟也。
余以勤苦获交于四贤之间,而君之叔父、太傅公以其子妻余,由是相与甚厚。
及既从仕,离群索居久矣,而君不幸没于中年。
君之子无一存者,风迹之美,人罕知之。
于其将葬也,南阳公嘱余以铭。
余安敢辞,姑述其世阀官资与其所闻之美行,以志诸幽。
君讳拯,字仲仁应天府下邑人也。
曾祖讳坚,潜德储庆,以南阳公赠太子太保
妣曰陈氏,庆国太夫人
祖讳陟,位国子博士,知泗州
体用强明,为世吏师,赠太子太傅
妣曰张氏,康国太夫人
考讳希颜殿中丞
治邑称惠,以君贵赠尚书祠部员外郎
妣曰谢氏,永昌县太君
蔡氏世称经术,而吾外舅酷爱进士,以教诸子。
君孝友明悟,强学勇进,足以充其科,初虽黜而业益工。
尤善为律诗,琢词练意,得唐人之清,学中翕然称诵焉。
景祐元年试于廷,赋等几中魁甲,以脱误,才得及第。
与子清及南阳公为同年,拜庆于家,乡党歆慕,君子喜蔡氏之兴焉。
初命德清军判官,以廉辨闻。
河北转运使李统监仓草场于天雄军,庾廥无弊。
荐牍交上,改大理寺丞、知下邳县
属家艰,解职,又宰并州平晋徐州之沛
三司使才之,举勾当作坊,迁殿中丞太常博士,出知永康军青城县,又改屯田员外郎
卒于官,年五十七,皇祐六年十月九日也。
以子官赠尚书都官郎中
君少时名声籍籍在人口,自郡县以至列于朝,风力遒劲,所临必最。
其为人轩辟磊落,洞去阙事可为无少惮也。
于朋友直而不隐,亲仁善谑以发其欢心,人莫不欣欣愿交焉。
太常博士沈唐顷在楚州幕,与州将有隙,因致于罪。
君时过楚,闻其状,即以书讯于大理少卿王告。
告怒以进,坐是龃龉累年。
呜呼!
世俗之友,閒居或煦煦相亲,嗫嚅谄笑,惟惧不合;
一有急难,则弃不之省,若秦越相视肥瘠者多矣。
如君能蹈危以救其友,论者高之。
君之所为皆仿是。
当世名公卿或器待之,然君不亟于进趋也。
俾其克寿,未必不显,而止于此,哀哉!
自子清终于建州推官又逝去,而秦州为英庙旧学之臣,贵重于世,南阳公秉钺殪戎,致位枢府,英胄联进,咸见器使。
天下以蔡氏为华族,而君与子清不及见也。
夫人李氏,封万年县太君,居家整整有法度。
方君之丧,人皆以道远欲火之,独为不可,力护全柩,自蜀归宋。
后五年卒。
三子,长曰天经,淄川高苑县主簿
次天球,都官员外郎
次阙不仕。
二女,长适国子监直讲杨褒,次适著作佐郎刘瑰,今皆亡矣。
孙男曰从,曰复。
孙女三人,睦州巡检张从愈、横海军节度推官凌浩、进士张充,其婿也。
嗟乎!
君亡逾二十年,祗见其孙颇善学,庶几有后。
南阳公尝读君之遗编,乃慨然作诗曰:「一孙身后立,百纸死前书」。
痛之深也。
熙宁十年五月二十三日合葬君夫人宋城县之三里村。
铭曰:
浩浩蔡源,既浚且长。
方宋之隆,继才萃良。
济济四贤,从师于庠。
君倡厥伦,有蔚其章
亦既起家,谓宜联仕。
不剉其刚,不慑于义。
滞淹即潜,用未盈器。
死于岷阳,畴不嗟欷。
君亡二纪,子丧孙孤。
昔时流辈,零星邱墟。
棣存一萼,尝运天枢。
是友是怀,涕泗盈裾。
睢阳北原,冈陵迤逦。
壤沃水深,祖考则迩。
既吉其藏,贻后之祉。
勒铭于幽,庸示来世。
祭妹文元祐七年十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七、《范太史集》卷三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三
维元祐七年岁次壬申十月庚戌朔九日戊午,兄某以清酌时羞之奠,祭于亡妹仙源县之灵。
庆历戊子大江之南,惟汝初生,后我八年。
夙丧先妣,汝始总角。
先君钟爱,怀抱鞠育。
兄弟不夭,早皆孤苦。
我来京师,汝侍祖母。
季父是依,既长有归。
水陆万里,从官东西。
惟汝德性,幽閒令淑。
孝事舅姑,睦于姻族。
我昔在洛,汝惟两川。
自我不见,几二十年。
免丧东来,慰我颜色。
汝无间言,以为我戚。
东游吴越,道丧其子。
忧结于中,继之以死。
嗟我兄弟,白首未亏。
今汝先我,孰知我悲?
惟汝之夫,清介特立。
将护汝柩,返于乡邑
念汝藁殡,旅魂飘扬。
告别终天,酹此一觞。
呜呼哀哉,尚飨!
宋故朝散大夫尚书虞部郎中护军司勋郎中太原王公墓志铭 北宋 · 段绎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四、《千唐志斋藏志》下册第一二七六页
公讳珣瑜,字唐辅
王父燕公,事太祖皇帝,以丞相封为祁国公
曾祖祚,宿州防禦使,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晋国公
曾祖母严氏,追封兖国太夫人
祖溥,太子太师,累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燕国公谥文献
祖母常氏,追封魏国太夫人
父贻矩,尚书司封员外郎,累赠吏部侍郎
母潘氏,长乐县追封永宁县太君
王氏居太原之祁盖数世,名人大官不乏,至丞相遂大于其乡。
种德之厚,既远愈光。
燕公而下,子孙又为开封府祥符近善里人。
公用从兄康靖公荫,初命将作监主簿
仁宗即位,迁太常寺奉礼郎,再授廷尉平,又丞卫尉大理,佐洛都留守判官,陟太子赞善大夫,出宰缑氏
殿中丞国子博士
用荐者言,督河、汴漕运。
得对筵和便座,敷纳详允,赐五品服,入尚书虞部员外郎
通判西京留守,改比部
祀明堂,升驾部
复入虞部郎中,出守汝州,代还,再领阆州
嘉祐元年十二月二日,以疾终于京师明德坊之私第,年五十有二。
熙宁郊祀,赠司勋郎中
始公为留守判官太傅张邓公居守,卒有铸印为过所离屯省亲,法当斩。
公曰:「是可死也,何以劝天下之为人子者」?
即启邓公,得不死。
缑氏,岁旱,觋男子以圣水惑众,远近奔走,公即其所,弃水而杖男子,天即大雨。
政尚慈惠,缑山之人,至今思之。
将漕也,治所在河清。
河清军号龙骑,皆州郡夙贼,吏不能捕,乃贳之以隶其军,河清反侧不安。
范忠献公移公贰邑事,公取其黠凶置左右,奸令者,行法无贷,权以济威,遂弭以定。
忠献启公自佐,诏俾副管籥。
岁满,课法领州,于是夏文庄公继至,借公助己,公欣然为留。
文庄素贵,以才高天下士,又方龃龉于世,为文庄佐者,率难其为,由是客主多违言。
公不阿顺,不矫激,一进以诚,文庄德之,而终不能以亲疏得公意。
汝控荆襄,流人过叶,叶卒护之,虐取资橐,流人无所诉,号叶为关
公牒州郡,悉移其数,又得犯者置于法,流人感之至泣下。
盗杀人,有司执逻兵为之谳,具置不问,更命察之,果得真盗。
民艰食,发常平仓赈而后闻。
翰林杨文公大中祥符中丁晋公,出守,公于其所起居,构思贤亭,图文公之像,从事刘攽刻文于石以记。
吏部宰相子,不乐以任子进,逮康靖以诸侄尚主,犹称乡贡进士,卒取甲科,为御史,安行直道。
居府凡六年,手写经史数百卷。
公躬自牡鐍,宝惜如新。
公之恬声利,不与世驱驰,本其世风致然。
天性嗜学,大臣累荐,请贴职儒馆,使绍世绪,属康靖与当柄者忌,皆不报。
文庄之归镇也,剡奏辟士,虚姓名,托曰:「君其丐我」。
公诺不让,远近喜河阳得人。
文庄殁后数岁,所辟士选为御史云
公尝以职事责部吏,后每言其人,则怃然有悔邑。
人或加己,不见辞气,逢其缓急,则煦煦周恤,若有恩于己者。
考公之存之为政,使公且寿,其惠于人可涯也?
君子有善恶之效,未必有阴骘者,盖公是矣。
公积阶与官等,勋累弟四品
夫人陇西李氏,封寿安县君,赠旌德县太君刑部尚书、换相州观察使维之长女,作配君子,恭勤靖淑,以嘉祐六年十月九日,殁于洛阳肃之官舍,享年五十有六。
二子:长肃也,今为内殿承制
仲曰鉴,今为内殿崇班
一女,适尚书都官郎中、知解州东平吕希道封仁寿县君
男孙八人:审求,太庙斋郎
审交、审言、审文、审立、审奇、审方、审之。
孙女六人。
熙宁二年十一月十日,葬于河南府洛阳县宣武村,祔先茔,礼也。
受公之知最深,凡公之行己接物,虽其子弟有不得知者,而知之为详。
而肃见托铭于墓,义不当辞。
铭曰:
王氏显姓,烈烈公卿。
燕公之起,益大其闳。
惟公之德,能世其声。
正而治邑,敏而佐京。
位跻五品,寄专列城。
民熙兵肃,盗伏吏惊。
恬有所守,不极其荣。
善则报施,维后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