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七夕前一日与内自梁溪返舍舟中晚眺 清 · 徐德宗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阑风伏雨乍阴晴,罨画秋天晚景明。
霞散波摇千锦碎,日沉云凑万山横。
岸头戌火孤城近,槛外星河双桨迎。
抛掷良宵愁病里,半痴半醉卧桃笙。
秋日招饮湖上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七月六日流火骄,故人重有濠梁
洗车快借双星雨,打鼓如迎八月潮。
下马题诗岳王寺,解貂沽酒段家桥。
西湖颜面晚更好,水晶宫中吹玉箫。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孟秋
七月六日与寅友登紫薇楼小酌和雷大参韵 其一 明 · 韩雍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蝉噪夕阳残暑天,高楼同上思茫然。
几株古树当窗外,一带吴山在目前。
知命已甘居草野,置身不觉到峰巅。
酒阑莫道休衙晚,醉眼犹思望日边。
七月六日与寅友登紫薇楼小酌和雷大参韵 其二 明 · 韩雍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高楼一目尽吴天,抚景题诗独怅然。
功业敢誇犹在后,聪明已愧不如前。
思乡欲敛江湖迹,避暑期登泰华巅。
翘首不堪心事切,迢迢亲舍白云边。
无为长老月公塔铭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澹斋集》卷一六
临济之传至五祖演公,如河出昆崙,放乎中国,沃日荡空,其浸益大。
有大弟子曰圆悟勤,道愈光显,能师天人。
其所證可,皆龙象杰特,若佛性泰大慧杲,固已焯焯表著,而平日执巾盂、操杖锡,旦暮乎其侧,微言密旨,得于耳目之所染濡,去而闻于时者尚多有之。
今无为山无为禅院主持僧道月者,盖其一也。
坐昭觉道场,自卿公穹严无不折势貌尊事,而衲子得一容足地,略觇颜色,亦自谓祇林鹫峰,亲授记莂。
师是时已为其侍者,则亦固可见矣。
甘氏,汉州德阳人
,老书生,终右修职郎广安军录事参军
少有奇志,乐空寂,不喜服儒衣。
年十三,依县之东山龙居院僧自乐祝发。
既授具戒,往见正法明,咨决大事,明器之,与语未契。
圆悟归自东吴,遂往从焉。
其始至也,自以未越户限,已豁然省,圆悟印之,自是以心法相付。
未几,圆悟即世,卷包南下,尽行诸方,遇名德老衲,皆刮眦相视,曰:「是法窟中来龙种凤雏也」。
不自厌,更从其掊击,而其豁然者,卒无以异也。
久之西还,挂锡昭觉。
太师萧公振命主保福,地杂贾区烦秽中,居之如在山林。
越五年,谢去,再住长松,未阅朔,会有无为之招。
无为为刹望西南,人争得之,席一夕虚,凡青赤之服者辄涎流波道,独以太王公刚中迫出之。
予时尉灵泉,得檄日一再,皆督予礼遣之者。
时师方领徒丐食旁县,故逗留不乐去。
山中之逆者至,彷徨近境,弥旬无所归。
予譬晓谆数,乃强行。
居七年而寺赫然其最,巨丽瑰壮,若客阁、阿罗汉阁尤雄一山。
师则曰:「彼岂我事哉!
使吾师慧命不断如系,吾当任斯责,彼岂吾事哉」!
乾道三年春得脾疾,七月六日忽索笔书四句偈,端坐而化,寿六十五,腊四十七。
荼毗得舍利数十,分其骨一葬冠鳌山下,一葬龙居之受业院。
度弟子法然等凡十六人。
儒家子,喜读书,有侠气,遇急难勇往不顾,党类道未振,孳孳掖起之。
间出一二偈章,清圆可爱。
大丞相国张公数贻书奖叹,且常祝其为山中留也。
性刚不可屈,在保福时,有连墙拓其巢,几侵寺之半,人谓是额额不可与校,毅然升堂,鸣鼓数之即去。
茶使许公尹摄府事,闻之,亟追还,归以地,而谪侵者。
后数年,邑之吏假牛车于寺,寺厌苦却之,吏恚笞主寺僧,曰:「彼何罪?
逐我可哉」!
遂径去,不复返,帅王公愈高之,故长松、无为皆公特招。
住山有方略,而禁戒严峭,人心服之。
丈室所须,皆取诸褚中,一钱不以累常住。
夜漏尽三鼓犹履声跫然,燎香行道未休,故其徒相视亦不敢惰以嬉。
自号栗蓬庵主,盖志其所得云。
予于里人,丁丑秋始识之于保福,倾盖相契,往往语以佛法大意。
有贵公解《金刚经》,尝举而问之,笑曰:「是钳锤不妙,吾恐使人之不能脱然也」。
予始试吏,年壮褊心,遇触辄不堪。
曰:「子有朗彻灵明者,待之有馀矣」。
予每愧叹其言。
既葬,法然行五百里,持甘君镇所次状来请铭曰:「师之遗意」。
予不敢辞,因按状并以所亲闻见者足之,而为之铭。
铭曰:
阇黎三昧何者是,栗棘全吞不遗滓。
堂堂大用谁抵当,水为逆流山卓峙。
住山非住去非去,老木十围蜩甲蜕。
魔强法羸臂相紾,翳途冲冲颡应泚。
转陶家轮幻佛界,有妙庄严尚其细。
不知其人视其演公之孙勤之子。
戊辰七月六日举子命名廷璧 清 · 戴亨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夜乏维熊兆,朝闻异雀鸣。
果能承父业,敢望大家声。
白首嗟余老,何时见汝成
几篇残著作,辛苦历平生。
睢阳五老图淳熙四年七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七、《铁网珊瑚》卷一二、《洪文敏公集》卷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道德之人,其言穆如。
观此图像,诵此赓章,虽至细人,宁有不肃拜敛衽者!
大司农卿寿至九十有四,又于五公为最高,而希文克承先德,宗尚其事,真毕司农孙矣。
淳熙四年七月六日鄱阳洪迈敬书。
四民月令 其八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七月四日,命置曲室,具箔槌,取净艾。
六日,馔治五谷磨具(《齐民要术》三)
七日,遂作曲(《齐民要术》三,又七,《初学记》四,《岁华纪丽》三,《御览》三十一,又八百五十三),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注)(《齐民要术》三,《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五,《艺文类聚》四,《初学记》四,《白孔六贴》四,《岁华纪丽》三,《御览》三十一)
习俗然也(《御览》三十一)
作干糗,采葸耳(《齐民要术》三),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注)
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
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云,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艺文类聚》四)
藏韭菁(注),菁韭耙出(《齐民要术》三)
别种䪥(《齐民要术》三)
可种芜菁(《齐民要术》三),可种大小(注),夏葱日小,冬葱日大(《齐民要术》三)
可种小蒜(《齐民要术》三),可种芥(《齐民要术》三),可种苜宿(《齐民要术》三)
处暑中,向秋节,沅故制新,作舍薄以备始凉。
粜大小麦豆,收缣练(《齐民要术》三),收柏实(《初学记》二十八,《御览》九百五十四)
明州雪窦山资圣寺第六祖明觉大师塔铭治平二年二月 宋 · 吕夏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明觉禅师语录、《延祐四明志》卷一七、《四明图经》卷一一、《雪窦寺志》卷六
夫真空不空,是有无證;
寂灭不灭,是往来相。
佛以权实一法,开顿渐之径,使随器而趋之,有不离道场得大智慧,有难行苦行为人天业。
日月为明矣,而盲者不见睫毛;
舟枻可济矣,而溺者沦于波浪。
人之未有恶明而忘济者,其心一也,其途异矣。
昆蚑之性,群行食啄,倦则息,触则避,求所以安乐,不待教而能也。
人之于贵贱贫富寿夭得丧,不知自然之分,爱恶悲欣,廉贫静躁,纠缠桎梏,无所解脱。
昼劳形骸,夜动梦寝,至于老死,且不知息。
彼昆蚑知所以安乐,人顾不能也。
佛之教人,推性命之际,以极天地之外,乃至观身如掌中物。
传付法宝,不寓文字,是谓禅那。
山岳之大,有时而泐,金石之刚,有时而刓,形器之用也。
我则异于是,无去无住,无取无离,不见于内,不见于外,不见中间。
自利义也,利他仁也。
是谓涅槃妙心诸佛法印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
佛以授摩诃迦叶,传僧伽梨衣,以待补处出世,为成道之符。
自是衣法相传,二十有七世香。
至王子初入中国,谥曰圆觉
圆觉传大祖大祖传鉴智,鉴智传大医,大医传大满大满传大鉴,大鉴藏衣传法而已,大慧继之,大寂承之,其后皆以所居称。
若天皇、龙潭、德山,雪峰、云门、香林、智门,其世次也。
禅师讳重显字隐之,大寂九世之孙,智门之法嗣也。
俗姓李氏,母文氏,以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大师遂州
始生瞑目若寐,三日既浴,乃豁然而寤,屏去荤血,不习戏弄。
七岁,有僧过其门,挽持袈裟,喜不自胜。
闻梵呗之声,辄泣下。
父母问其故,恳请出家。
父母执不可,师不食者累日。
咸平中终父母丧,诣益州普安院仁铣师,落发为弟子。
大慈寺僧元莹,讲《定慧圆觉疏》,师执卷质问大义。
至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伺夜入室请益,往复数四,莹不能屈。
乃拱手称谢曰:「子非滞教者,吾闻南方有得诸佛清净法眼者,子其从之,彼待子之求也久矣」。
师于是东出襄阳,至石门聪禅师之席。
居三岁,机缘不谐,聪谕之曰:「此事非思量分别所解。
随州智门祚禅师,子之师也」。
师乃徙锡而诣之,一夕问祚曰:「古人不起一念,云何有过」?
祚招师前席,师摄衣趋进,祚以拂子击之,师未晓其旨,祚曰:「解么」?
师拟答次,祚又击之,师由是顿悟。
寻往庐山林禅师道场,问之曰:「法尔不尔,云何指南」?
林曰:「只为法尔不尔」。
师遂拂衣而退,众皆股栗。
有毁于林者,林谕众曰:「此如来广大三昧也,非汝等辈以取舍心可了别也」。
师辞往池州景德寺首座,为众解肇法师《般若论》。
知州曾公会以果子抵于地曰:「古人云,不离当处常湛然,即今在何许」?
师指景德长老曰:「只此长老亦不知落处」。
曾公云:「上座知也,不得无过」。
师曰:「明眼人难瞒」。
师南游杭州,住持苏州洞庭翠峰,嗣智门也。
未几,曾公出守明州,手疏请师住持雪窦资圣。
苏人固留不可,师曰:「出家人止如孤鹤翘,去若片云过顶,何彼此之有」?
雪窦本智觉禅师道场,智觉雪峰五世孙,备传琛,琛传益,益传韶,而寿继之,智觉其号也。
一法同源,而地有盈虚,师之至犹家焉。
决潢污,变清泚,掖躄偃,争迅驰,州邦远近,辐辏座下。
驸马都尉和文李公表锡紫方袍,侍中贾公又奏加明觉之号。
师住持三十一载,度僧七十八人。
先是,门弟子建寿塔于寺之西南五百馀步,一日命侍者洒扫塔亭,行至山椒,历览久之,曰:「自今过此,何日复至」?
左右皆大惊。
众迎师还,师坚指塔所,众皆号泣。
随至塔前,或曰:「师无颂辞世耶」?
师曰:「吾平生患语之多矣」。
翌日出杖屦衣盂,散遗其徒。
有问疾者,留食,殷勤与之约曰:「七月七日复来相见。
其夜盥浴整衣,侧卧而灭。
时皇祐四年六月十日,俗寿七十三,僧腊五十
七月初六日入塔,如师之约。
呜呼,师得妙用善机,不敢诸法,能知去来、达性命。
故方是时升堂皇、游墙藩者,悟性相体空,顿息万缘,为大乘法器,曰义怀、在和,凡百五十人,传其法于天下。
彼遮护意根,网绊初心,背觉合尘,逐念流徙,得少为多,妄立知见,虽三诣投子,九陟洞山,师亦援手濡足,而无以救之。
是犹孔子之有宰我孟子之有盆成括,非其师之过也。
自师出世,门人惟益、文轸圆应文政、远尘、允诚、子环,相与裒记提唱语句诗颂,为《洞庭语录》、《雪窦开堂录》、《瀑泉集》、《祖英集》、《颂古集》、《拈古集》、《雪窦后录》,凡七集。
师患语之多,而其徒怆然犹以为编捃有遗,盖利他之谓也。
余得其书而读之,二十馀年,虽瞻仰高行,而录利所縻,无由亲近。
使得稽首避席,沾彼法雨,觉悟尘劳,庶几可教者,今蔑如之何。
师辞世十有三年,碑表未立,馀杭僧惠思撰《行业录》,与其徒元圭觉济大师悟朋继踵,褒文请铭。
跂慕之心,重之以门人之请之勤,抑有待耶?
愚公叩壤以移山,虽不量力,其则至矣。
谨焚香再拜,系之以铭曰:
噫惷愚,背本源。
一念,生二根。
胜与劣,驷马奔。
嗜所得,自诈谖。
失大道,南北辕。
艾至老,愉朝昏。
正遍觉,人天尊。
迷者挽,溺者掀。
朝暾出,彗霾云。
渴得浆,寒得薪。
悟报化,知非真。
趣安隐,摆客尘。
王叔生,广佛事。
破六宗,弹指。
法来东,非会际。
信衣传,只履逝。
五山真法器。
立积雪,殊其臂。
忍非忍,得法髓。
债必偿,有裔嗣。
皖公潜,佛日翳。
翩南游,立如椔。
乞解脱,彊哉慧。
攘蜂虿,神兵卫。
破头峰,众云从。
横六气,酾二宗。
教任意,任懒融。
黄梅儿,陌上童。
阙七相,了诸空。
圣服劳,杵臼佣。
和心偈,掊争锋。
夜南骛,怀是逢。
帝稽首,晞下风。
舟复新,叶归丛。
有道得,无心通。
世有承,四众依。
灯相绩,埙应篪。
师异禀,自孩提。
斥腴隽,蹈圣梯。
慈固挋,不得施。
恭孝,终苴缞。
铣落发,莹质疑。
汉之东,得我师。
抉盲瞆,柞荒菑。
昔无有,今委蛇。
遇沾洽,发萌荑。
淫蛙鸣,钟未簴。
鱼目藏,明珠吐。
岿二山,下担负。
来万里,足茧踽。
訇春雷,披蛰户。
辩缚解,诀去住。
沃醍醐,𣂏甘露。
百五十,胄蕃庑。
穷车辙,诵句语。
瞻骨肉,轴绘素。
远胡越,近杖屦。
捐粗相,悉开悟。
山茀郁,泉咿幽。
虎迹交,鼪猱啾。
塔门閟,樛。
天南垂,海彪彪。
囊破褐,笈单裯。
来环绕,五体投。
名彊身,禄饱喉。
狃怨憎,甘鲍鱐。
睨真乘,等赘疣。
庆我生,辩蕃莸。
蕲诱掖,邈无由,瑑坚石,摅忧。
治平二年乙巳岁二月五日
七月六日王赡曹子念饮豹孙书屋 明 · 张元凯
 押纸韵
大火忽西流,凉飔起江沚。
萧散据匡床,脱帽仍解履。
高梧障重檐,短墙瓜葛藟。
一室无数椽,长风吹万里。
彷佛坐阴崖,来接居子
旋开竹里厨,言鲙河之鲤。
南阮本不饶,留客乃如此。
旷适林中赏,逾觉贫交美。
何事慕贵游,汗流恒竟趾。
所以蹈海人,弃之如敝屣。
敕尽规谏令延康元年七月庚辰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轩辕明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
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
吾将兼览焉(《魏志·文帝纪》)
孟达杨仆降附令延康元年七月庚辰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吾前遣使宣国威灵,而达即来。
吾惟《春秋》褒仪父,即封拜达,使还领新城太守
近复有扶老携幼首向王化者。
吾闻夙沙之民,自缚其君,以归神农;
幽国之众,襁负其子,而入丰镐。
斯岂驱略迫胁之所致哉?
乃风化动其情,而仁义感其衷,欢心内发使之然也。
以此而推西南,将万里无外,权、备将与谁守死乎(《魏志·文帝纪》注引《魏略》,王自手笔令)
条奏魏代汉谶纬 其一 曹魏 · 许芝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六
《易传》曰:「圣人受命而王,黄龙以戊己日见」。
七月四日戊寅,黄龙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
又曰:「初六,履霜,阴始凝也」。
又有积虫大穴天子之宫,厥咎然,今蝗虫见应之也。
又曰:「圣人以德亲比天下,仁恩洽普,厥应麒麟以戊己日至,厥应圣人受命」。
又曰:「圣人清净行中正,贤人福至民从命,厥应麒麟来」。
《春秋汉含孳》曰:「汉以魏,魏以征」。
《春秋玉版谶》曰:「代赤眉者魏公子」。
《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
白马李云上事曰:「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于许」。
当涂高者魏也;
象魏者,两观阙是也;
当道而高大者魏。
魏当代汉。
今魏基昌于许,汉徵绝于许,乃今效见,如李云之言许昌相应也。
《佐助期》又曰:「汉以蒙孙亡」。
说者以蒙孙汉二十四帝,童蒙愚昏,以弱亡。
或以杂文为蒙其孙当失天下,以为汉帝非正嗣,少时为董侯,名不正,蒙乱之荒惑,其子孙以弱亡。
《孝经中黄谶》曰:「日载东,绝火光。
不横一,圣聪明。
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太平,居八甲;
共礼乐,正万民,嘉乐家和杂」。
魏王之姓讳,著见图谶。
《易运期谶》曰:「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
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
言午,许字。
两日,昌字。
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
今际会之期在许,是其大效也。
《易运期》又曰:「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
臣闻帝王者,五行之精;
易姓之符,代兴之会,以七百二十年为一轨。
有德者遇之,至于八百,无德者不及,至四百载。
是以周家八百六十七年,夏家四百数十年,汉行夏正,讫今四百二十二岁。
高祖受命,数虽起乙未,然其兆征始于获麟。
获麟以来七百余年,天之历数将以尽终,帝王之兴,不常一姓。
太微中,黄帝坐常明,而赤帝坐常不见,以为黄家兴而赤家衰,凶亡之渐。
自是以来四十馀年,又荧惑失色不明十有馀年。
建安十年,彗星先除紫微,二十三年,复扫太微。
天子气见东南以来二十三年白虹贯日,月蚀荧惑,比年己亥、壬子、丙午日蚀,皆水灭火之象也。
殿下即位,初践祚,德配天地,行合神明,恩泽盈溢,广被四表,格于上下。
是以黄龙数见,凤皇仍翔,麒麟皆臻,白虎效仁,前后献见于郊甸;
甘露醴泉,奇兽神物,众瑞并出。
斯皆帝王受命易姓之符也。
黄帝受命,风后受河图;
舜、禹有天下,凤皇翔,洛出书;
汤之王,白乌为符;
文王西伯,赤鸟衔丹书;
武王代殷,白鱼升舟;
高祖始起,白蛇为征。
巨迹瑞应,皆为圣人兴。
观汉前后之大灾,今兹之符瑞,察图谶之期运,揆河洛之所甄,未若今大魏之最美也。
夫得岁星者道始兴
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有周之分也野也。
高祖入秦,五星聚东井,有汉之分野也。
今兹岁在大梁,有魏之分野也。
而天之瑞应,并集来臻,四方归符,襁负而至,兆民欣戴,咸乐嘉庆。
《春秋大传》曰:「周公何以不之鲁?
盖以为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受命而王」。
周公反政,《尸子》以为孔子非之,以为周公不圣,不为兆民也。
京房作《易传》曰:「凡为王者,恶者去之,弱者夺之。
易姓改代,天命应常,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伏惟殿下体尧、舜之盛明,膺七百之禅代,当汤武之期运,值天命之移受,河洛所表,图谶所载,昭然明白,天下学士所共见也。
臣职在史官,考符察徵,图谶效见,际会之期,谨以上闻(《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元皇后(并上表) 其二 西晋 · 左九嫔
 出处:全晋文卷十三
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晋元皇后杨氏崩,呜呼哀哉!
昔有莘适殷,姜姒归周,宣德中闱,徽音永流。
樊卫二姬,匡齐翼楚;
马邓两妃,亦毗汉主。
峨峨元后,光嫔晋宇。
伉俪圣皇,比踪往古。
遭命不永,背阳即阴。
六宫号咷,四海恸心。
嗟余鄙妾,衔恩特深。
追慕三良,甘心自沈,何用存思?
不忘德音。
何用纪述?
托辞翰林
乃作诔曰:
赫赫元后,出自有杨。
奕世朱轮,耀彼华阳
惟岳降神,显兹祯祥。
笃生英媛,休有烈光
含灵握文,异于庶姜。
和畅春日,操厉秋霜。
疾彼攸遂,敦此义方。
率由四教,匪怠(《艺文类聚》作「容德」。)匪荒。
行周六亲,徽音显扬。
显扬伊何?
京室是臧。
乃娉乃纳,聿嫔圣皇。
正位闺阈,惟德是将。
鸣佩有节,发言有章。
仰观列图,俯览篇籍。
顾问女史,咨询竹帛。
思媚皇姑,虔恭朝夕。
允釐中馈,执事有恪。
于礼斯劳,于敬斯勤。
虽曰齐圣,迈德日新。
日新伊何,克广弘仁。
终温且惠,帝妹是亲。
经纬六宫,罔不弥纶。
群妾惟仰,譬彼北辰。
亦既青阳,鸣鸠告时。
躬执桑曲,率导媵姬。
脩成蚕蔟,分茧理丝。
女工是察,祭服是治。
祗奉宗庙,永言孝思。
于彼六行,靡不蹈之。
皇英佐舜,涂山翼禹。
惟卫惟樊,二霸是辅。
明明我后,异世同矩。
亦能有乱,谋及天府
内敷阴教,外毗阳化。
绸缪庶正,密勿夙夜
恩从风翔,泽随雨播。
中外禔福,遐迩咏歌。
天祚贞吉,克昌克繁。
则百斯庆,育圣育贤。
教逾妊姒,训迈姜嫄
堂堂太子,惟国之元
济济南阳,为屏为藩。
本支庵艾,四海荫焉。
微斯皇妣,孰兹克臻。
曰乾盖聪,曰圣允诚
积善之堂,五福所并。
宜享高年,匪陨匪倾。
如彭之齿,如聃之龄。
云胡不造,于兹祸殃。
寝疾弥留,寤寐不康。
巫咸骋术,和鹊奏方。
祈祷无应,尝药无良。
形神将离,载昏载荒。
奄忽崩殂,湮精灭光。
哀哀太子南阳繁昌
攀援不寐,擗踊摧伤。
呜呼哀哉!
阖宫号咷,宇内震惊。
奔者填衢,赴者塞庭。
哀恸雷骇,流泪雨零。
歔欷不已,若丧所生。
惟帝与后,契阔在昔。
比翼白屋,双飞紫阁。
悼后伤后,早即窀穸。
言斯既及,涕泗陨落。
追维我后,实聪实哲。
通于性命,达于俭节。
送终之礼,比素上世。
襚无珍宝,含无明月。
潜辉梓宫,永背昭晰。
臣妾哀号,同此断绝。
庭宇遏密,幽室增阴。
空设帷帐,虚置衣衾。
人亦有言,神道难寻。
悠悠精爽,岂浮岂沈。
丰奠日陈,冀魂之临。
孰云元后,不闻其音。
乃议景行,景行已溢。
乃考龟筮,龟筮袭吉。
爰定宅兆,克成玄室。
魂之往矣,于以令日
仲秋之晨,启明始出。
星陈夙驾,灵舆结驷。
其舆伊何?
金根玉箱
其驷伊何?
二骆双黄。
习习容车,朱服丹章。
隐隐轜轩,弁绖繐裳。
华毂曜野,素盖被原。
方相仡仡,旌旐翻翻。
挽童引歌,白骥鸣辕。
观者夹涂,士女涕涟。
千乘万骑,迄彼峻山。
峻山峨峨,曾阜重阿。
高显敞,据洛背河。
左瞻皇姑,右睇帝家。
惟存揆亡,明神所嘉。
诸姑姊妹,娣姒媵御。
追送尘轨,号咷衢路
王侯卿士,云会星布。
群官庶僚,缟盖无数。
咨嗟通夜,东方云曙。
百祇奉迎,我后安厝。
中外俱临,同哀并慕。
涕如连云,泪如湛露。
扃闿既阖,窈窈冥冥。
有夜无昼,曷用其明。
不封不树,山坂同形。
昔后之崩,大火西流。
寒往暑过,今亦孟秋
自我衔恤,倏忽一周。
衣服将变,痛心若抽。
逼彼礼制,惟以增忧。
去此素衣,结恋灵丘
有始有终,天地之经。
自非三光(《艺文类聚》作「昧」。),谁能不零。
存播令德,没图丹青。
先哲之志,以此为荣。
温温元后,实宣慈焉。
抚育群生,恩惠滋焉。
遗爱不已,永见思焉。
悬名日月,垂万春焉。
呜呼庶妾,感四时焉。
言思言慕,涕涟洏焉(《晋书·左贵嫔传》,《艺文类聚》十五。)
刘混康崇宁元年七月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茅山志》卷三
刘混康:自别以来,必守安静。
尔冲和养气,得其妙道;
学术精深,博通奥旨。
救危难以积善,观德业以养高。
小大之事,常所访问。
尽规极虑,颇勤忠恪
济人利物,功莫大焉。
近览所奏,并皆惟允。
已差郝随专董其事,馀地土等亦一一应副,更有所需,依前奏来。
按:崇宁元年七月六日降到。
熙河兰会路德音崇宁二年七月七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九
门下:朕域彼四海,式于九围。
邈川故疆,西夏冲会。
神考立武,泰陵奏功。
地入版图,实墉实壑;
民皆耕稼,乃积乃仓。
奸臣纷更,横议捐弃。
盖承恭默,已正罪愆。
比遣将臣,往修戎略,绥纳降附,万众一心,荡平顽恶,六日四捷。
无沾项渐襟之战,皆稽首请命而归。
遗种齿寒,远人胆落。
方隅抚定,人神豫和。
举事应期,近古鲜俪。
然念行师暴露之苦,转饷艰险之勤,克复云初,申谕尚众,宜覃惠泽,用浃群情。
熙河兰会路云云。
于戏!
肇造区夏,共惟帝臣;
自彼氐羌,莫非王土。
其究安宅,惟怀永图。
播告一方,咸知朕意。
崇宁三年冬至有事南郊御札崇宁三年七月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七、《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一三(第二册第一○二五页)
朕钦若昊天,丕釐景命,稽七圣之彝训,谨三岁之亲祠,粤自缵图,敢忘继志?
尝率循于典礼,己祗见于郊丘。
寔赖顾歆,益臻绥靖。
故七政靡忒,三农屡丰,四夷咸宾,九功惟叙。
爰念高穹之眷,聿当大报之时。
礼于泰坛,敬称秩于元祀;
侑以烈祖,严陟配之上仪。
申戒前期,诞为众听。
朕以今年冬至有事于南郊。
咨尔有司,各扬乃职,相予祀事,罔或不恭。
七月六日舟过广陵别同行诸子并柬庞与虔明府 明 · 卢龙云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相从理棹下扬州,葭菼离离满目秋。
却笑此身非跨鹤,又将时序会牵牛。
弟兄海内希长合,萍梗天涯不自由。
二十四桥今夜月,箫声谁与伴维舟。
今年冬日至祀天来年夏日至祭地御札政和六年七月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四、《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一八(第二册第一○二八页)
朕祗膺骏命,嗣守丕图。
诞昭报本之诚,式广奉先之孝。
肆遵成宪,专诏亲祀,大阐弥文,寖兴坠典。
万邦作乂,囹圄空虚,休祥纷至。
荐获平成之治,允资高厚之功。
求念圜坛,敢怠忘于元祀?
眷言方泽,宜修讲于盛容。
昭格二仪,陟配烈祖
庶告成于熙事,庸溥被于鸿休。
申戒先期,具孚群听。
朕以今年冬日至祀天于圜坛,来年夏日至祭地于方泽
咨尔攸司,各扬乃职,相予肆祀,罔敢不恭。
费修治熙河等地震州军城壁诏政和七年七月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七、《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八一五页
熙河环庆泾原地震旬日,坏城壁楼橹、官私庐舍,民覆溺死伤者众。
宜速修治城壁,朝廷给其费,仍遣使抚恤军民。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九之一○(第六册第五八四三页)。又见同书食货六八之一一七(第六三一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