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八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0655
人物库2493
古籍库81067
活动2590
诗文库
第三次辞免参知政事奏状端平二年八月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九、《崔清献公集》卷四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端明殿学士大中大夫南海郡开国公崔与之
照对臣昨者两尝具奏,辞免参知政事恩命,奉御笔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窃以九重图任,陈力莫能;
一劄颁荣,趣行愈急。
仰服丁宁之训,实深危迫之忧。
情有未孚,言不容默。
伏念臣起自寒远,出际昌期,中外回旋,寘身华近。
年至耄及,久窃休闲。
不图齿发之衰,俾作股肱之助,眷隆数异,邮命交驰,何自而得此耶!
士有怀才抱艺,老死岩穴,而叹不遇时者多矣。
如臣才碌碌以无闻,景翳翳以将入,虽不堪世用,而犹未忍弃捐,可谓末路遭逢之幸。
矢心自励,期报涓埃。
岁月压头,有孤初志。
兹闻命不敢俟驾,而有疾不能造朝。
累疏恳祈,出于真悃,天高莫测,尚閟俞音。
臣一身茕独而畴依,百病侵陵而自苦。
孤根已蠹,残息如丝,头风为菑,积成奇证,发作殆无虚日,或遇风寒,时复眩绝。
加以心疾益深,惊悸自汗,或睡而觉神不附体,恍然久之而后定。
此皆垂亡之证。
今若扶惫贪荣,四千里行役,冲冒跋涉,能免颠踣于道路乎?
况弼亮近臣,实为千一之遇;
血气虽衰,岂无得心?
自非病瘁,大不获已,其敢方命,自取谴诃。
辄不避三渎之诛,披沥控告。
伏望圣慈垂念旧物,特寝误恩,免为赴阙之行,俾遂首丘之愿,就令致仕,以毕余生,实出天地始终生全大赐。
按:奉圣旨,依屡降诏不允,不得更有陈请。
跋輶轩唱和诗集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四、《梅岩文集》卷七
六飞南渡,使金者几三十辈,其得生渡卢沟而南者,番阳洪公皓、新安朱公弁、历阳张公邵,才三人耳。
洪公、张公十五年,朱公十七年,其归皆以绍兴癸亥秋八月
此集盖三公归途吟卷也。
今世说毡雪不屈者,欢曰忠宣公,而朱、张姓名几湮没无闻,何哉?
忠宣公八男,三为名臣,是故贵有子也。
犹记甲寅乙卯间,予尝为朋友言曰:富如陶、石,贵如金、张,未足恃,而有子可恃;
贫如原、范,贱如奚、敖,未足忧,而无子可忧。
请以天下譬之。
始皇灭六国,吞二周,混一区宇,气势何如。
是时太公特丰沛中一细人耳,较始皇于太公,何啻泰山与毫毛。
无何而太公为天子父,以天下养;
始皇死,肉未寒,已为不祀之鬼。
始也,太公欲为始皇不可得;
卒也,始皇欲为太公不可得。
何也?
太公以高祖为之子,始皇胡亥为之子。
此有子无子之效也。
大而天下,小而一家,均此理耳。
史传所载士大夫家,此类不可殚举,姑以近事为證。
南渡前,说诗文家必曰苏、黄,南渡后,说道学家必曰朱、张。
老苏雄词健笔,成一家言,虽无坡、颍,无伤也;
亚夫若非山谷,则康州之名何以显?
魏公功在社稷,何在南轩之增润;
韦斋不得晦庵,窃料吏部声价未必如今日赫赫也。
是故贵有子也。
此予少年之说,因读《輶轩集》,并识于此,使世之为人子者知所振拔,庶有裨于立身扬名之教云。
山园赋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二、《梅岩文集》卷一
景定元年春二月凤山查亭叔以书抵梅岩曰:「近筑山园为游息之地,思欲得巨笔铺张之,敢以为请」。
夏四月,一再不懈。
家惟奔走于贫,不暇抒思。
秋八月,养痾弥旬,少间,气力未裕,未可与尘埃酬酢,于是始克运笔。
班固《两都赋》体,离为前后篇,所谓极昔之眩耀,而折以今之法度者也。
子胡子一日延四友而语之曰:「繄霜台之胄裔,启山园之秀丽,累徵予以品题,将何辞而模写」?
毛颖辈欣然应曰:「媪神奠位,坤维隤然,高者为山,坦者为园,求其具美,戛乎难兼。
故山而不园者有矣,若司空之中条,庞公鹿门,虽崔巍而乏平旷,何以骋騕袅而展辐轮?
园而不山者有矣,若李氏之仁丰,牛相之归仁,虽坦夷而乏埼礒,何以排阊阖而摘星辰?
羌山园之风物,真东南之鲜丽。
唐有工部之诗,近有博士之记。
未获登临,实劳梦寐。
谁驱鳌首而来,移在凤山之里。
玉垒崭崭,青螺簇簇。
突龙蟠而虎踞,稍凤翥而鸾伏。
涧户欹林而嵽巀,石径封苔而屈曲。
中有百弓之园,是为硕人之轴。
譬犹义夫节士,岩岩不可犯,而即之坦然,中有容卿百人之腹。
土平以衍,地旷而沃。
可台可榭,可亭可屋。
可畹可,可畦可
窈而深,障千章之古木;
缭而曲,森万个之修竹。
南崖青精,北岫黄独,东丘,西崦豆菽。
芋栗满坡,兰桂漫谷,申椒盈阿,荔薜披麓。
正肥,角如束。
橘柚秋香,瓜李夏熟。
亦有甘,亦有旨蓄。
盼缭白而萦青,绚纷红而骇绿。
异芬彻骨,滟色眩目。
带经而锄,可叩角而牧。
楗尺枳以为篱,满杜蘅之丰缛。
希晋宫之蒲萄,陋城东之苜蓿
疑两间之贡巧,与五丁之献伎。
不然则斯山在檐楹间旧矣,何今出而昔閟也。
不然则山神之命有时,而塞亦有时而遇也」。
言未既,陈玄剿说进曰:「颖知其一,未知其二。
澹风日之明媚,纷蜂蝶之游戏,竹影琐碎而侵阶,花阴扶疏而卧砌,是则山园宜霁。
滃云气于山椒,栖烟霭于木末,点芭蕉而滴沥,喧败荷之潇飒,是则山园宜雨。
朔风嗥而枯声,梢橚惨而离披,或陇破白,或霜叶赐绯,是则山园宜寒。
蒸火云于肉山,俯佳木之繁阴,或曲岪送风,或高岭输云,是则山园宜暑。
河低玉绳,浴铜铛,赫明暾之熹微,林霏烱其廓清,是则山园宜晓。
暝色苍茫,返照依稀,牧笛怨而羊牛下来,樵路阒而禽鸟哢枝,是则山园宜暮。
鹿随筇杖,鹤认茶烟,蔑红尘之污人,对清嶂以忘言,是则山园宜閒。
虎啸风烈,猿啼月高,飞羽觞之潋滟,颓玉山于林皋,是则山园宜醉。
群嶂供题,列卉献科,是则山园宜唱而宜和。
俗客不来,柴扉昼掩,是则山园宜图而宜史。
至于可喜可愕、可游可戏者,盖不能一二而悉数也」。
楮先生在旁,捧腹不已,笑定而曰:「玄知其浅,未知其深。
吾尝随至人以舒卷,洞主人之胸襟。
曰山间之妙处,不独在乎园林。
前辈谓丝不如不如肉,盖又有海棠睡起之姝,荷花解语之嫔。
故秾李韶华者山园之奇卉,歌莺飞燕者山园之名禽。
绛桃花貌,碧杏珠唇。
袅娜乎章台青青之,缥缈乎石榴醋醋之神。
别有閒花野草逻列左右,恼公子而怨王孙。
故夫是山也,迫而睨之似东山之偕妓,遥而望之如巫山之行云。
良时美景,挈榼游赏,试捲帘而通盼,滟娉婷之缤纷。
刺史之肠,绝坐客之缨。
欢声沸山园之鼎,和气盎山园之春。
后土琼花羞颜而却走,洛阳牡丹失色而逡巡。
熙乎爽哉,此山园之小天台也。
吾言誇矣,不知所裁」。
陶泓起而评曰:「韩愈称颖,为人强记而便敏,又通当世之务,故能援引古昔,敷陈名义。
陈玄之先世生长山间,故极诧林泉之风味。
楮乃白面书生也,故目恍纷华,口出丽语。
之二三子之言,言各有为。
我石心人也,难乎去取,听主人之自择,以何说之为是」。
主人倾耳以听,开口而笑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其楮先生之谓乎」!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八月刀镮冷,驱兵山海关
横摩三十万,鼓角满秋山。
薄海讴歌起,深宫鸟雀閒。
勋名颓九仞,来日大艰难山海关之战,以政变败绩。时各军二十馀万,云集长城。公率卫队航海,欲假烟台,鲁督士琦拒焉。)
静观二十四首 其七 辛酉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三
日月之运行,以东西为程。
寒暑之早晚,则南北为限。
吾尝出塞北,八月大雪
又尝游滇中,冬至桃花红。
江南黄梅雨,京畿大暑
闽南腊月蚊,浙东蛙春分
此皆身亲历,非自传闻得。
大概气早迟,百里一日差。
以此计天咫,三万六千里。
然而南海南,不知几暹耽
以及北海北,不知几獯羯。
重译所不通,气候更难穷。
所以虽圣智,六合外不议。
嵇春源山长招集济南院看灵芝戊午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
咸丰八年岁戊午,行省十一试乡举。
山东屡年书大有,士气蒸蒸古邹鲁。
西南小丑时报警,官吏剔除仍固圉。
联翩英彦八千人,矮屋才华斗机杼。
八月九月造榜天,少晴多雨风云连。
济南讲社肄经处,瑞芝坌茁东墙偏。
初擢三秀头角异,渐高一尺槃盂圆。
鲜明忽作金碧绚,轮囷不待冰霜坚。
锡山嵇翁客此久,皋比兀坐三十年。
今科得隽称极盛,嘉植孕灵乘气先。
同人传说竞走视,满城车马来喧阗。
吟诗写记染图画,归功尽颂先生贤。
我思此物非草亦非木,自古休徵炳图箓。
当为天下大平机,何止一堂文字福。
更钟伟器储国桢,允叶嘉祥比丰玉
滋培已见华葩丽,灌溉益令根氐足。
兴贤育才在畺吏,与有责焉君与仆。
为君一醉归自省,大月园林烂松菊。
邵梅墩年兄请告还 明 · 张一桂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六十
去去若为别,秋声满灞桥
漫辞燕市酒,独听浙江潮。
八月枫林冷,千山雁影遥。
相期各努力,且莫混渔樵。
黎州兵变奏嘉定十六年八月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五(第五册第四○九一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黎州禁军之变,已将知郡方简按劾去讫。
寻行体访,缘前知黎州友谅垂满之际,给帖补排军五六十人,失之太滥;
方简到官,悉拘收文帖,又失之太遽。
此曹包羞怀忿,变所由生。
使执讯与赵盾 春秋郑国 · 公子归生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
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
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事于执事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
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
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
又曰:「鹿死不择音」。
小国之事大国也。
德,则其人也;
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修,彡改鱼】,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齐。
四年二月壬戌,为齐侵蔡,亦获成地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左传》文十七年)
请严肃法纪奏淳熙十四年八月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七
近年以来,循习成俗,事无巨细,关节交通,私祷公行,违弃法令,变乱黑白,殽乱是非,上误政刑,不无乖戾。
扬州重修城濠记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一、《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一、乾隆《江都县志》卷三一、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一五
扬州,登城临眺形势,谓濠河堙狭,褰裳可涉,守禦非宜,乃度远近,准高下,程广狭,量深浅,为图请于朝,许之。
河面阔十有六丈,底杀其半,深五分,广之一,环绕三千五百四十一丈。
壕外馀三丈,护以旱沟。
又外三丈,封积土以限淋淤。
又广地七丈以受土,使与危堞不相陵。
复作业城五门,为月河,总百十七丈,而南为里河,丈八十七丈。
西北曰堡城寨,周九里十六步,相去馀二里,属以夹城,如蜂腰地所必守左右充浅隘浚之概如州城壕计七百三十一丈。
且甓女墙,以壮其势。
外壕既深,水势趍下。
市河涸,不可舟,有警刍饷难为力,又加深广,造舆梁五
经始于八年八月,讫于九年九月
工一百一十五万四百二十五,费朝家缗钱三十四万八千七百五十六,米石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七,州家激犒,为缗钱万一千六百。
节缩有道,劝惩有章,公私不以为病。
迁学记 南宋 · 钱棣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
天下佳山水为不少,而人才亦何所不有。
然其生也有地,其出也有时。
推其大要,则在乎上之人作成之何如耳。
闽、蜀之先,人才固未之闻也。
文翁、常衮一临其地,兴起学校,风化布宣,讲作新激劝之术,人才为之辈出,迄此遂甲天下。
昌国之邑于明,始熙宁癸丑,迄今百二十有二载,前此未有登第入仕者。
淳熙戊申八月九江王君阮来宰,睹学宫芜秽湫隘不足焉,慨然有意迁之。
簿厅之南,隙地数亩,襟山带水,秀气盘结,若天造地设然,阴阳家以为宜。
君于是辨方正位,营新经始,命工度材,不愆于素。
殿宇讲堂,次第以成。
东序甫毕,君以通理去官,且捐缗钱三十万以助其役。
其秋实继之。
念前志不可不成,乃命学长王三锡直阁周端朝专董其事。
明年功成,师生有舍,庖廪有次,观者云集,莫不称美。
明年,邑人应傃荣膺乡荐而一举登上第,远近欣艳,咸勃勃有仕进之意焉。
吁!
昌国之为邑自若也,何向之乏才,而今乃间出也耶?
非敢贪天之功,亦适其时尔。
秩满将归,诸生请书于石。
非老于文墨者,虽然,其敢有辞!
嗟乎!
天下佳山水为不少,人才亦何所不有,在人作成之何如。
昔之闽、蜀,今于昌国见之。
自是而往,安知昌国人才之盛,不伯仲闽、蜀耶?
诸生其勉之。
按:光绪《定海厅志》卷一八,光绪十一年刊本。
冯太师集序嘉定八年八月 南宋 · 何德固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三、《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皕宋楼藏书志》卷七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五
父子传受,古难其兼。
有开于前,后莫之嗣,作者穷矣。
故父作子述,《中庸》以侈周家之盛;
而唐史臣传李德裕,亦首表而出之曰:「元和宰相吉甫之子」。
夫君臣之道,胥贵于缵承者如此,而况斯文乎。
韩昌黎一世儒宗,毫端所向,变化莫测,而得心应手之妙,已不能授其子,他可知也。
司马谈之有迁,刘向之有歆,班彪之有固,父子相承,照耀一世,若可尚矣。
然三家之子,类皆不善用其身,君子或慊焉。
岂文章公器,造物者靳之而不畀人以其全耶?
独吾宋三苏先生之出,掩千古而夺之气。
其文辞浑浩,如长江大河,沛然莫禦,非断港支流之可望。
而其名节峻峙,又如泰山乔岳,岩岩层霄之间,使人耸瞻而不敢议。
父作子述之懿,必如是而后可以无愧也。
彼三家者,溟涬然下风矣哉。
普慈冯公允南,以文名于时,其子澥承之,益大以肆。
今观其父子之作,敷腴典重,不费追琢,自合法度,非有本者畴克尔。
里人君锐阅之,契于心,乃锓诸木,俾德固序其首。
辞不获命,则以其素所感者书焉。
嘉定乙亥中秋日梧溪散人何德固叔坚序。
按:《安岳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松江道中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两袖西风此地过,清秋八月满烟波。
粳田万顷连天远,茅屋千家近水多。
每买鲈鱼供晚饷,爱听稚子唱吴歌。
年来自笑行藏拙,独立蓬窗对素娥。
建法堂记淳祐十年七月 宋 · 杜去轻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五
先王之教尼,人心失所系;
释氏之法怪,易于动人。
于是人自怪而入释,未问也,特以以怪而求释者,必以入水蹈火为神通,及冒水火而焚溺,必弃其法而不信。
既失于此,又失于彼,至是茫无所系,乃一任私情之所欲为。
所入既差,其流弊甚可畏也。
呜呼!
释氏之法,恐未尽怪也。
吾虽不学释,亦尝求其故矣。
观其立贪、嗔、痴之戒,最合道理、近人情。
独其徒谓戒之外为神通,又谓戒为小乘,神通为大乘,相祖之劳,卒不知其法尔。
今之挟权势而专廪藏,啖豪富而视施予,裒星殖发,过于市贾,其起居坐卧之所缜丽精坚,无虑不尽。
至如奉事庄严之地,则藓壁蜗痕,风踣雨陊,使之自知其法决不如此。
兰溪县建福寺僧行昱,好方便三昧,悟大医王心,拯诸有患,人不召而自施,稍积以办众事,其视贪、嗔、痴之戒庶几乎!
其能自知其法者乎!
法堂以端平三年八月重建,又观音、延寿长寿及诸天等像,寺有罗汉,亡其半者数十年,堂成,像亦复新,以金璧皆稠,置唐之上,甃砌廊庑,绘彩楹题,随力随举,兹不具陈,特其寺中之事,举于外者不在此碑。
案旧碑兴于周显德六年,再兴于天禧二年,迄今二百馀年,未有兴之者。
僧行昱奋然兴之,几年不兴,不足为昱病,今昱以为病,亦可以占其心矣。
昱之徒来乞记,予惧不能发儆世语,且将自明其不随也,故析其怪之说以叙之,复终其词曰:只此一法,便为此堂说法之法;
若以天花乱坠、顽石点头为法,即为非法。
淳祐庚戌七月记。
按:光绪《兰溪县志》卷三,光绪十五年刻本。
吴伯恒太守杭州 明 · 焦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六
东方千骑拥征桡,凉入离亭酒半消。
天竺雁来芳草歇,秣陵人去碧云遥。
六桥衰柳吟风叶,八月寒江急暮潮。
君到扁舟劳问讯,有无高士在渔樵。
扬舍见逃荒者感赋甲子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六
我来暨阳住十日,静看逃荒人乞活。
家住苏松夏潦灾,至今八月尚没膝。
田庐荡尽觅生路,数十人同一舟出。
传闻此地独晏然,老幼扶携聚如虱。
初来开口犹嗫嚅,人给一钱感刺骨。
不三四日习已惯,对人无复可怜色。
脸皮渐老胆渐粗,给钱稍迟意早怫。
呜呼前后数日耳,人情变乃如此捷。
始知饥渴能害心,古来丧节固非一。
仲秋寓径江张伯雅席上作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征衫一路拂轻埃,袖得岚光渡水来。
月色不如今夜好,客怀应为故人开。
香随桂子云间落,梦逐潮声海上回。
醉倚西风赋离别,明年何处共衔杯。
中原纪痛诗 其十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谈笑忘天下,英雄如是观。
画梅师造化,学佛到平安。
班马陪清宴,河山拾古欢。
将军亦写,许我伴高寒。
按:曹公八月郑州侍从文学之士张直卿、夏午贻二公,患难相依,追陪弗去。曹公善书法,寻碑访寺,多留墨迹,近年好阅内典,嘱夏公辑《仁智林》一书,提倡佛学,自撰说偈多篇,以启后人。尤善绘梅花,柔枝劲杆,苍秀绝伦,并吴公画竹及余绘梅花,并付精印。与人言及余,数以忠义见许,闻之惭感。惜余来之日,曹公东游大梁,久未亲炙颜色,与张、夏二公亦神交而未能一晤。今曹公居开封之龙亭,即宋徽宗金明池,日以经典书画消遣,晏如也。
兰阳秋望 清 · 李锴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山色边秋晚翠凝,马兰天险势飞腾。
久湮戍火联三镇,近籍名豪实五陵。
都尉何人传射虎,将军今日竞调鹰。
时平牧马嘶风立,遮莫长河八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