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代宏敬与泽潞军将843年5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昨览大将等陈情表。
未知迷复。
颇事游词。
宏敬任忝专征。
兼许招谕
思欲布朝廷大信。
解彼深疑。
指事而言。
更无文饰。
只如公等本使。
疾病绵惙。
既以上闻。
便须请监军权知兵马。
以俟朝旨。
岂有表章未发。
邪计已萌。
遽遣刘稹衙内决事。
不令常侍父疾。
既亏子道
深累国章。
远近闻知。
无不骇听。
姜崟四月十三日到城。
至二十三日
圣上惊异此事。
要知端的。
遂令追问。
冀得实情。
姜崟状称。
四月六日大衙宅内小听
实见本使。
至八日晚后。
刘稹传本使处分。
令入城请医。
并不见本使。
又云。
女婿李方四月五日降职至十将
妹婿王再晟被发遣山东
邯郸镇佐军虞候
崟见女婿辈皆被降黜。
遂怀忧惧。
郭谊觅使入城。
至四月三十日
追问梁叔乂。
亦只缘公等本使不见。
宣慰问疾使又不见。
医官梁叔乂自通状云。
刘守义扶刘稹时。
叔乂对都押衙郭谊向守义道。
且莫如此。
若拟扶郎君
待国家处分。
不可依河朔自专。
刘守义因此怀恨叔乂。
诈传本使处分。
令入奏谢医药方。
便夺叔乂职事。
姜崟梁叔乂是彼心腹。
尚不得面见本使。
于朝廷通状。
称本军尽云已亡。
军中法严。
不知委细
宣慰使既不得面见。
固难辨明。
今公等表章。
仍云故使初奏疾病。
姜崟梁叔乂并云被台司收系。
军人闻此消息。
且言故使尚未薨背。
事已如此。
自是公等行诡谲之计。
诬罔朝廷。
凡所施为。
事多矫诈。
在朝廷须知事实。
焉得不一一追问。
及奏公等本使丧亡。
圣上三日废朝。
宠赠师傅。
方欲遣使吊祭。
以备哀荣。
寻属薛常侍回。
知不入衙门不受敕。
镇州省使方回及常道军将樊琮
知公等拒命之心。
必无悛改。
圣上曲为含忍。
询访百僚。
朝廷大臣。
藩翰戎帅。
切齿愤惋。
如报私雠。
圣上事非获已。
方降明制。
始终恩礼。
可谓无遗。
公等须知罪恶贯盈。
神人共弃。
更不得扇虚妄之说。
归怨朝廷。
聊布所怀。
各当知悉。
释武豹门记 唐 · 韦承造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七
往之事不知者。多以故老之传而实之。
舛生于讹。以至大谬。
至若正气为邪气所偪。本非正气也。
盖疑生于莫析。以逮于言思耳。
咸通甲午岁孟春十有七日奉天子诏来牧兹郡之人。
以武豹门为祛邪禦魅之所作也。其门北向。
左画白虎。执以苍头之手。
右画大豕。拒以雄武之威。
门之东壁。有刻石焉。
乃故大光禄李公暨前牧是邦为文以解之。义与夫郡人之说不贰也。
又曰。图于寝室。
恍恍焉疑有所压。愈不知其所由来者矣。
适有多才能之士胡姓承裕名。为愚释之曰。
是州也。其宅东西。
广正北倾。后无乾地。
南北崄巇。林木森耸。
水自北来。山势岗阜。
即是八难地。而武豹门正当九苦风。
时俗以武豹为辟邪。按韩王元嘉始创之。
旨乃以五行所尅。胜其灾而灭之祸。
武属木。以木临亥位。
故以豕承之。寅主东方。
故画东垣。豹主西方。
故志西壁。禦祸之风。
制空之位。一其义也。
今愚所筑池北望月台池南钓丝台。亘及此门。
中架虹梁。正与韩之设色三兽。
暗合其理也。愚故命笔书之。
庶将释惑表异。为后君子信与不信耳。
时乾符二年四月六日绛州剌史韦承造记。
末帝即位册书 五代 · 李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维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六日乙亥。文武百寮特进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微宫使宏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始平郡食邑二千五百户臣冯道等九千五百九十三人上言。
帝皇兴运。天地同符。
河出图而洛出书。云从龙而风从虎。
莫不恢张八表。覆育兆民。
立大定之基。保无疆之祚。
人谣再洽。天命显归。
须登宸极之尊。以奉祖宗之祀。
伏惟皇帝陛下天资神智。神助机权。
庄宗于多难之时。从先帝于四征之际。
凡当决胜。无不成功。
洎正皇纲。每严师律。
为国家之志大。守臣子之道全
泣遗弓。常悲易月。
欲期同轨。亲赴因山。
而自鄂王承祧。奸臣擅命。
致神祇之乏飨。激朝野以归心。
使屈者伸。令否者泰。
人情大顺。天象至明。
东井以呈祥。拱北辰而应运。
由是文武百辟。岳牧偫贤。
至于比屋之伦。尽祝当阳之位。
今则承太后慈旨。守先朝远图。
抚四海九州。享千龄万祀。
臣等不胜大愿。谨上宝册。
太后令。奉皇帝践祚。
臣等诚庆诚忭。谨言。
拣选诸司军人库子天禧二年四月六日 南汉至宋初 · 蓝继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四四(第三册第二九五八页)
拣选诸司军人、库子等,本额四万七千九百六十六人。
见旧三万六千三百八十八人,今简选得三万三千九百二十二人,仍旧充役;
一千九百五十四人放停,五百一十三人减衣粮之半。
重修应圣公乾德五年四月 唐末宋初 · 阎光度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道光《赵城县志》卷三四、《霍山志》卷五
昔隋氏末季,唐祚未兴,四海黎民,坠诸涂炭,万方豪杰,各举戈矛。
驱虎兕以鸱张,统貔貅而蚕食。
载血腥原野,暴骨成丘山。
时无定君,人思真主。
唐高祖执义为柄,唱义成师,啸集群雄,肃清天下,吊问乱世,起救寰中。
师次吕州,前有勍敌,攻则力寡,战则兵羸,飞挽距前,水潦为患,疑虑不决,人心复摇。
是时也,霍岳之神,幽赞而起,荡清逋役,引导王师,破宋老生霍邑县
临汾既拔,绛郡寻平。
帚扫欃枪,席卷氛祲。
窦建德,降王世充
大风起而云物骆除,太阳出而露华冰铄。
君临大宝,神有力焉。
论曰:天拨乱而启圣功,神献奇而扶唐祚,所以角力杰出者为唐之藉,蜂屯蚁聚者为唐之资。
而后立庙廷,备洒扫。
天宝中,申祀典,行册命,四渎齿诸侯之秩,五岳符三公之位。
冀州镇霍山封为应圣公,盖显幽赞、答灵贶也。
「西方之美,有霍山之多珠玉焉」,即此也。
郦善长《水经》云:霍太山其庙,「鸟雀不栖其林,猛兽常守其庭」,即此庙也。
设险负固,排空耸高。
东会太行,西偶姑射。
扼夷护,却敌藩边,不可议也。
吐翠含芳,罗植万类,出云泄雨,沛润百谷。
即春秋以生杀,同天地之长养,不可穷也。
戎帅天水赵公节制是邦,于今八载。
衽金钺,按雕戈,登将坛,分戎阃。
下车而民悦,考绩而政成。
敌不侵边,人皆勤业。
乡闾丰亨,地方肃静,盗贼屏息。
义安都维那鱼璋等,广化群心,复构新殿,侔诸大壮,焕乎成功。
云攒螮蝀之梁,似生岩嶂;
鱼贯碧烟之瓦,诞下汀洲。
复严如在之容,永享惟馨之祀。
将传不朽,是述斯文。
乾德五年岁丁卯四月六日记。
按:道光《直隶霍州志》卷二五,道光六年刻本。
大宋内酒坊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御史大夫上柱国权知扬州军府张府君墓志铭(并序 太平兴国三年 宋 · 宋玄庆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
粤若将称臧、马,唯彰抚剑之名;
守曰,但播化民之惠。
未有位居列校,职处内庭,负文武之兼才,得政理之要道。
入则侍禁闱而亲旒冕,弼九五之尊;
出则代牧守而镇藩宣,布六条之政。
宽猛必闻于相济,疲瘵由是以皆苏。
视民而有若蒱卢,听讼而自同蔽笫:即府君其人也。
七迁茂族,四姓名家。
在汉则良为万乘之师,受编书于济北
居晋则华处三公之任,识剑气于酆城。
一门多贵盛无双,奕业乃英雄间出。
府君澶州卫南人也。
大王父讳礼,不仕。
玉唯披褐,匪登和氏之场;
珠自媚川,不照魏王之乘。
烈考讳裕,秋霜厉志,旅力过人,奋身初自于戎行,立事遂登于勇爵。
没赠左清道、率府率
夫人阮氏,赠陈留县太君
继夫人王氏,赠太原县太君
皆母以子贵,即府君之庆及于高堂也。
府君率府率之长子也,讳秉字执教
五行钟秀,九畹齐芳,睹英威则鹗在秋天,顾节操则筠生嶰谷。
侍卫亲军使史公之绾兵柄也,公初投班笔,始事辕门。
赵胜囊中,未知毛遂
项梁之戏下,岂识淮阴
周高祖之即位也,知公夙怀义勇,未遂奋飞,俾入侍于春宫,冀渐登于贵仕。
世宗之纂大宝也,起家为东头供奉官
班居近侍,地处深严,忠贞但厉于赤心,慎密肯言于温树。
属并寇未殄,世宗亲征,公负矢石之勤劳,有军旅之勋效,转充虎捷指挥使
屯戍非一,果毅有馀,因擢授内弓箭库副使
未逾旬浃,授弓箭库使,寻迁为军器库使
梁王禅位,皇宋龙飞,汶水澶泉,继充巡检
襄阳岘首,次委监临。
积功效以尤多,致酬赏而不一。
其间一授闲厩使,次授尚食使,又转迁内酒坊使。
属王师西讨,蜀郡初平,命公领马步兵士,自乾渠至利州七百馀里,往来安抚,昼夜警巡,封圻悉于底宁,士庶略无于搔动,兼降下二十馀寨。
其所管部内,则层峦叠翠,阁栈排空,往往有大石当路,负怪状奇形之异,扼穷岩峭壁之巅,飞黄嚼勒以难前,大章蹀足而中辍。
公于是燃大炬以热之,建瓴水以泼之。
剨然坼裂,尽如霆霹之声;
俄尔荡平,非劳畚锸之用。
因改漫天岭朝天岭,盖易险阻而为通路也。
寻授权知利州军州事。
大军之后,馀寇始平,下车既赐于慰安,阖境旋闻于悦服。
枯荑未秀,则偃之以君子之风;
惠政已敷,乃著之于舆人之诵。
政成,再迁权知扬州军府事。
隋朝旧国,江左雄藩,苟非当代名人,孰委皇家利柄?
公莅事之日,匪懈为怀,于是起搉货务千馀间,以备商贾之贸;
修桥道十馀所,以通舟车之便;
凿陈公塘,开怀子河,以益漕运之利。
盖公家之务,知无不为,致四民仰冬日之和,万户有春台之乐。
越二年,群情方洽,臣疹俄钟,因乞告以寻医,遂有诏而归阙。
开宝五年四月六日终于汴之私第,享年六十。
呜呼!
寒暑相推,闇运盈虚之数;
贤愚共尽,谁逃朽没之期?
越明年建辰之月,葬于浚仪县新里乡之大原。
夫人琅琊县君王氏,先府君七年而亡,合祔于此,礼也。
有子二人。
长曰昭允,文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次曰昭易,摄郓州别驾
并谢家玉树,王氏瑶林,既承积庆之门,终有大来之望。
而后长男迁授右班殿直,次男以我皇纂位,攀附鳞翼,累授军器库副使
无何,于皇朝太平兴国三祀秋七月二十六日,次男军器库副使不幸短命,三十云亡。
俄降天恩,署官锡葬,因是改卜于洛之邙山,从吉地也。
是宜纪诸盛美,志彼贞珉,冀陵谷之虽迁,且功名而不朽。
铭曰:
五岳四渎,三才二仪。
聚彼精粹,实产英奇。
作皇王之羽翼,俾家国以俱肥。
入则侍从禁闱,出则安辑黎庶。
两郡咸留于惠爱,四民共歌于春暮
生有德化,殁存政声。
虽复蔓草萦骨,深谷为陵,彼令闻兮不朽,实千载以知名。
贡进士宋玄庆撰,昭允书。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六九九。
谢转刑部郎中997年4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小畜集》卷二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臣某言:今月六日进奏院递到敕牒一道、官告一通,伏蒙圣慈,特授臣尚书刑部郎中散官勋赐如故,仍放朝谢者。
圣泽大赉郎曹序迁,闻命若惊,省躬知幸。
伏念臣顷因薄技,逮事先朝,误记姓名,过有奖擢,两知制诰,一入翰林
报国之功,虽无绩效;
事君之道,粗守贞方。
虚名既高,忌才者众;
直道难进,黜官亦多。
始贬商于,实因执法
后出滁上,莫知罪名。
大行皇帝渐察非辜,移领大郡。
方且精求民瘼,少报皇恩,期牵复于词臣,再发挥于王命。
不图上玄降祸,先帝登遐,奉讳之辰,号天罔极
不得趋朝夕之临,无以为臣子之心,泪如绠縻,悲入骨髓。
伏遇皇帝陛下祗奉顾命,钦承庆基
荼蓼之情,既遵于易月;
蓼萧之泽,遂洽于溥天。
爰自起曹,升于宪部
金銮之殿,诚隔烟霄;
入白云之司,亦非冗散。
得不恪居官次,虔奉诏条,谕淮海之遗民,识朝廷之新命?
汲黯积薪之叹,有子牟阙之心。
感愧旧恩,追惟往事,西陵目断,泣血难收;
东海日升,倾心更切。
伏限权司藩服,不获拜赐玉阶,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
泰山樵采诏大中祥符元年四月六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四(第一册第八八四页)、《宋大诏令集》卷一一七
朕将陟介丘,祗答鸿贶,方遵先志,已谕至怀。
而岳镇之宗,神灵攸处,尤宜安静,以表寅恭。
虑草木之有伤,在斧斤之不入,庶致吉蠲之恳,式符茂育之仁。
应公私不得于泰山樵采,违者具名以闻,重行科断。
封禅泰山诸事诏大中祥符元年四月六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四(第一册第八八四页)
山下工作,无得调发丁夫,止籍兖、郓州兵级役。
山上斋宫,山下行宫,除殿宇外,并张幕为屋,覆以油帕。
工作之所,清洁。
应杂户、妇人得留止山下。
仍增自京至泰山驿递马。
礼部贡院择诏敕编为条例诏大中祥符五年四月六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一○(第五册第四二六六页)
礼部贡院取前后诏敕经久可行者,编为条例。
不得以举人就他郡试诏大中祥符八年四月六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二六(第五册第四四九五页)
自今诸路发解官,本处阙进士出身者,令转运司于部内选邻州官充,不得以举人并就他郡试。
陕西缘边都监等知蕃兵侵寇熟户即部兵策应诏大中祥符八年四月乙卯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
陕西缘边镇寨都监监押、寨主,知蕃兵侵寇熟户,即时部兵策应,违者重行朝典。
两浙灾伤州军场务亏课主吏科罚诏天禧二年四月己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一
两浙灾伤州军场务亏课者,主典并免科罚。
庄懿皇太后哀册文明道二年九月 北宋 · 李迪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宋会要辑稿》礼三二之一九(第二册第一二○九页)、《宋大诏令集》卷一六
维明道二年岁次癸酉四月丙申朔六日辛丑,追上真宗皇帝宸妃李氏尊号曰庄懿皇太后,粤十月癸巳朔五日丁酉迁座祔于永定陵之次,礼也。
燎火馀荧,星华启明。
森灵位以宿设,俨仙辒而欲行。
风物凄其变采,铎挽唱以流声。
哀子嗣皇帝祯痛隔慈颜,钦扬恤典,感劬劳于欲报,竭诚信于先远。
乃命执事,纪垂芳猷,琢之金玉,代彼旂旒。
词曰:函关紫气柱史族贵;
轩辕黄龙,次妃位崇。
含德之厚,是称坤母;
配天之尊,乃侔乾元。
祚发竹书,运膺赤伏。
三叶重雍,九围率服。
王化所先,壸政惟穆。
修明阴教,登进才淑。
倬哉邦媛,允矣儒门,遥华启绪,积善昌源。
称《诗》率《礼》,有德有言。
之茂,如玉之温。
托景椒涂,陪游茧馆。
象服斯皇,女功载缵。
勤懋观图,谦闻辞辇
位映紫廷,芬扬彤管。
继明昭晋,隤阯灵长。
业开持禹,庆叶生商。
梦日兴贵,祠禖感祥。
载震载夙,宜君宜王。
黄离荐吉,金干增强。
帝所无还,湘川不从。
铜台帷,先园是奉。
安车赤绶,礼策加重。
怀恩永慕,居约弥冲。
攀慈宴于长乐,戒外戚于濯龙。
仁则宜寿,明胡弗融!
奄婴六疾,未建三宫。
邈求药兮冥津阔,杳登真兮云汉重。
呜呼哀哉!
闇忽不追,炎凉甫换。
刚健龙申,威光霆断。
躬揽维纲,缅思圣善。
尧母门兮岿独存,身毒鉴兮犹可见。
呜呼哀哉!
崇章极号,情文克申。
尊名茂行,厥诔斯陈。
殡宫载辟,园法攸遵。
变黄衣兮祚圣,对玉玺兮思亲。
呜呼哀哉!
鲋隅之阴,将开陵兆;
夷则之奏,聿严妣庙。
追远兮慎终,扬名兮继孝。
呜呼哀哉!
驹尘莫驻,牲膳谁羞?
林欲静而风不止,露既降而岁云秋。
览池阁以心痗,阅卮匜而涕流。
呜呼哀哉!
东背浚郊,西瞻巩雾,黯嵩色兮凝阴,浩洛波兮奔注。
皇阙耸兮长斑苔,银海深兮潜漆炬。
矧可度兮九虞,空复还兮五辂。
呜呼哀哉!
萧萧松柏,肃肃几筵。
閟晕珩而夷体,攀弓剑以偕仙。
恸极宸扆,哀深昊天。
内尽志兮颙若,如事生兮僾然。
呜呼哀哉!
柔明之风,始资内治;
顾复之爱,终光圣嗣。
含饴之乐虽违,飨德之灵俾炽。
伊淑范与懿声,永奉传于金匮。
呜呼哀哉!
太子中舍致仕上官君墓志铭皇祐二年四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范文正公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君讳融,字仲川,其先蜀人也。
曾祖讳琛,不仕。
祖讳逊,赠礼部侍郎
父讳佖,兵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赠光禄少卿
妣袁氏,彭城县太君
君幼专词学,秀出流辈。
天圣二年秋广文馆进士,公卿大夫之子咸在焉,君中第一人。
明年春,礼部较天下之才,君别试于太常寺,又首荐之。
由是名动京师,士大夫愿识其面。
未第间,丁光禄忧。
朝廷录光禄之后,赐君同学究出身。
服除,授信州贵溪主簿
君不辞小官,而恪其职。
枢密直学士蒋希鲁、故龙图阁直学士吴安道时并任江南东路转运使,联章荐君,就迁蔡州平舆县
移使淮南,奏掌真州盐仓。
又故龙图阁直学士段希逸与时贤七人举君于朝,旋以疾闻,除太子中舍致仕,居于曹南郡
庆历三年三月五日不起,年四十有九。
君始娶任氏;
再娶辛氏,封金城县君
子二人:长曰延赏,郊社斋郎
次曰延德
君之弟太子中舍隆与其孤,以皇祐三年四月六日,葬君于济阴县沛郡乡崇儒里,请铭于予。
天禧初为谯之从事光禄公方典是郡,君时侍行,而予始识君。
见君文雅有议论,不敢以子弟器之。
后数年,与君会于京师,与之游皆当世异才,以文学风义相许,予益爱焉。
君既禄仕,而大夫之贤者多荐之,斯可谓之闻人矣。
惜乎命之不修,弗克树勋于时,可永叹焉。
或者曰,儒生多薄命,天岂不与善也?
余谓不然,君子之为善也,必享其吉,有穷且夭者,世皆重而伤之,虽一二人犹以为多焉;
小人之为不善也,必罹其凶,其祸且死者,世皆忽而忘之,虽千百人若无焉。
仲川之亡,可谓重而伤之者矣。
故作铭云:
惟人之才而无命兮,犹物之秀而不实。
品汇纷其自然兮,非化工之能一。
仲川之亡兮可奈何,如川之去兮无还波。
至此兮,孰少孰多?
君子之思兮,徒为乎悲歌。
请善择岭外牧守奏庆历四年四月丁酉 北宋 · 杜杞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八、《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四八、《宋史》卷三○○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
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阻险,可以屯兵,应援三郡,贼或奔冲,足为控扼。
管内制广源,外控交趾,愿择文臣达权变、练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
抚问宣徽南院使彰信军节度使真定府李昭亮口宣四月六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三
卿宣劳边鄙,颇历岁时。
因乃子之言行,俾过家而赐问。
式彰宠眷,以耀私门。
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劄子庆历四年四月丁酉1044年4月6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八、《太平治迹统类》卷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四六、《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四、《永乐大典》卷八○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六、《文编》卷一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七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近风闻狄青刘沪水洛城事,枷禁等奏来。
窃以边将不和,用兵大患。
狄青刘沪,皆是可惜之人,事体须要两全,利害最难处置。
臣闻水洛城曹玮以来,心知其利,患于难得,未暇经营。
能得之,则于之功不小,于秦州之利极多。
韩琦等自西来,闻有论奏,非以水洛为不便,但虑难得而难成。
能得之,又有成之之志,正宜专委此事,责其必成。
狄青所见不同,遂成衅隙。
其间利害,臣请详言。
国家近年边兵屡败,常患大将无权。
今若更沮狄青,释放刘沪,则不惟于狄青之意不足,兼沿边诸将皆挫其威,此其不便一也。
臣闻刘沪经营水洛城之初,奋身展效不少,先以力战取胜,然后诱而服从,乃是党留诸族畏威信
今忽见先得罪,带枷入狱,则新降生户岂不惊疑?
若使翻然复叛,则今后边臣以威信招诱诸族,谁肯听从?
不惟水洛城更无可成之期,兼沿边生户永无可招之理,此其不便二也。
自用兵以来,诸将为国立事者少。
水洛城,不惟自曹玮以来未能得之,亦闻韩琦近在秦州,尝欲经营而未暇。
奋然力取,其功垂就,而中道获罪,遂无所成,则今后边将谁肯为国家立事?
此其不便三也。
臣又闻水洛之戍,虽能救援秦州,而须藉渭州应副。
刘沪既与狄青异议,纵使水洛筑就,他时万一缓急,狄青异己,又欲遂其偏见,稍不应副,则水洛必须复失,此其不便四也。
缘此之故,遂移青于别路,则是因一小将移一部署,此其不便五也。
此臣所谓利害甚多,最难处置者也。
臣谓今宜遣一中使,处分鱼周询等速令和解,务要两全。
必先密谕狄青曰:「水洛,本有所禀,非是擅为。
役众筑城,不比行师之际,见利坚执,意在成功,不可以违节制加罪。
宜释放,朝廷不欲直放,恐挫卿之威,卿自释之,使感卿惠。
若他时出师临阵,有违进退之命者,任卿自行军法」。
然后密谕曰:「汝违大将指挥,自合有罪。
朝廷以汝于水洛展效,望汝成功,故谕青使赦汝,责尔卒事以自赎」。
水洛功就,则又戒:「不可因前曾异议,坚执不修,惟幸失之,遂己偏见。
今后水洛缓急,尤须极力应副,万一小有疏失,则是汝挟情故陷之,必有重责」。
如此,则水洛之利可成,蕃户之恩信不失,边将立事者不懈,大将之威不挫。
茍不如此,未见其可。
盖罪既不可,罢水洛城又不可,沮狄青又不可。
事关利害,伏望圣虑深思。
取进止。
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元丰二年七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元丰二年四月甲辰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修国史宗正寺修玉牒官判秘阁权判尚书都省提举醴泉观公事宋公终于位。
初,公以疾在告,上御集英殿进士,顾左右,怪公不在,因遣使抚视之。
间日,又遣使挟医疗治之,仍诏其子官于外者归省。
及讣闻,衋然痛伤,赠尚书礼部侍郎,敕府县应接其葬事,皆特恩,非故常也。
于是乎见公之得君之深,而知天子念公之为隆且厚也。
公讳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
世事王氏,曾祖龟符犹为王氏平棘,赠太师中书令
祖皋,太宗、真宗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赠太师中书令谯国公
父绶,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燕国公,谥曰宣献
常山郡太夫人毕氏。
天圣二年,以宣献公荫,为秘书省正字,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馆阁校勘
坐赴同舍苏舜钦进奏院会,签书集庆军判官
以祖母郑国太夫人年耆且病,因请解职,留京师就养,许之。
踰年,王文安公宋景文公刊修《唐书》,以公尝为《续唐录》,习唐故事,奏充编修官,复校勘
以嫡孙丁郑国忧,仍诏在家修书。
后为集贤校理通判西京留守司,知太平州,五迁太常博士
《唐书》成,进尚书工部员外郎。
未几,迁刑部
英宗践祚,进兵部
堕马伤足,得请亳州
召还,充仁宗实录院检讨官,足未平,特蠲朝谒。
治平元年,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
明年知制诰同修撰仁宗实录》、同判太常寺
今上即位,迁兵部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可嫁娶者,下太常
公以为大行未发引,不可。
既踰年,又有言者,曰:「宗室义服,服变而练,可以嫁娶矣」。
议上,朝廷以与前议不同,降刑部
知制诰绛州,修河山,稍赋于绛之役民岁八十万,三分之,以一岁均于晋、泽,以纾绛人。
是冬召还,兵部
修实录成,迁右谏议大夫
枢密吕公御史中丞,以言事罢知颍州,公当制,执政改其词以进,寻乞解职,不报。
后数日,以封还词头,连怫执政意,遂得解职,以本官奉朝请
明年,加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
明年,使河北祭塞河口,还,奏河北旱,蠲其夏租。
熙宁七年,为龙图阁直学士
十年,修仁宗、英宗正史,掌均公建公府笺记。
鸿胪,护燕国公主、兖王、卫王葬。
未克葬,以疾终于春明坊之第,享年六十一。
终之岁七月癸酉,葬于管城县马亭乡东城原之先茔。
其践扬,若进奏院登闻鼓院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纠察在京刑狱判秘阁秘书省尚书都省吏部流内铨、礼部、刑部工部知通银台司审官东院勾当三班院管勾编修院、编集历代君臣事迹所,宗正寺修玉牒官太皇太后宝册官,开封府发解官,锡庆院试官,南郊礼仪使,永厚陵礼仪使契丹生辰国信使,馆伴使,使河北祭塞河口,编修阁门仪制、蕃国朝贡条例,详定元正朝贺仪注,定夺郊赦命官使臣罪犯,而太常礼院太常寺官告院编修录用勋臣子孙,皆再领焉。
娶毕氏,丞相文简公之曾孙、光禄少卿从善之子、常山太夫人从子也,有贤德,封京兆郡君,先公四岁而亡。
子男九人:庆曾殿中丞
匪躬,著作佐郎
弄孙及其次早亡;
尚贤将作监主簿
正功,大理评事
表微,将作监主簿
揆方、处仁未官。
女二人,适赞善大夫王佑大理寺丞吕希纯,皆亡。
孙七人:焞,将作监主簿
燔、煜、烨、爚、󱼢、煇皆未官。
孙女六人,长适太常寺太祝曾说,次白马县范祖德,馀在室。
曾孙女一人。
公约清惇纯,而敏于记学。
其为文章,训辞诰命皆有程范。
朝廷典故,士大夫疑议,必就取正而后决。
宋元宪公河南,每咨以故实。
欧阳文忠公致手简通问,则自处浅陋,而以鸿博名公。
家藏书三万卷,日集子孙讨论翻绎,以为娱乐。
平居湛如,与人交,乐易,无不可者。
至于守职据正,毅然不少回。
掖垣徐国公主以驸马都尉王师约兄公约为侄,奏官,公以为乱天伦,遂执正之。
太常议祧庙,公请递迁僖祖,后复诏详定,公奏前议不可改,遂免详定。
御史中丞李公自秀州军事推官太子中允御史里行,公奏:「旧制,太常博士两任通判,须奏举乃得入台。
去年骤用京官,议者以为非;
今又用幕职官,恐官制遂隳」。
即封还词头,有诏转对。
是时郡守县令数更易,吏民疲劳,公请慎于进改,而不数变易,所贵上获考绩之实,下有恪位之美,而治道可建也。
河北陕西河东举人性朴茂,而词藻不工,每诏下,登第者才数人。
公请令转运使择有行艺,或谋略材武为众所推者,每路荐五七人,时与推恩,所贵人材参用,而士有可进之路。
嘉祐中,尝宽恤民力,州县公人例多减放,而役事不减,则是去者逸而是留者重劳矣。
公请省事,或增其人,使劳逸得均,而民力可宽也。
三馆秘閤书类多讹舛,所藏虽博,而往往无稽考。
公请先以前汉《艺文志》,据所有用校七史例,下诸路购求善本,重复校正
然后自后汉以来至于唐,依逐书志目以次雠对,取其堪者,馀悉置之,使秘府文集得以完善也。
其议贡举,则曰:州郡有学舍而无学官,四方之士轻去乡里者,以求师也,今请州置学官一人。
又三岁一下诏,得士三百人,今请二百人试诗赋论策,糊名通考之如旧,其一百人请如赦文,令州郡论荐,转运使审覈之。
太学生则委国子监官,至御试,随其所学而试之,则文辞、经艺、行实之人皆无遗也。
其后官不数变易,太学建三舍,命举人以官,置学官,三路取百人,皆公发之也。
凡三临州,率不满岁召去,去而民爱思之。
喜道人善,荐士累数百,讫不坐累。
郑国太夫人杨文庄公之女。
文庄无嗣,岁时奉祀展墓无阙者。
疾亟,犹戒其子立碑;
子孙未官者众多,犹推遗泽奏其从孙。
盖其孝友又如此。
宣献公尝辑《唐大诏令》,未次甲乙,公釐十三类,绪正之,总百三十二卷。
所著书:《闱前集》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词》四卷,文集若干卷,《东京记》三卷,《河南志》二十卷,《长安志》二十卷,《三川官下录》二卷,《春明退朝录》二卷,以韵类次《宗室名》五卷,自唐武、宣、懿、僖、昭、哀以来六朝宝录百四十八卷,辑《颜鲁公集》十五卷,《孟东野集》十卷,《李卫公别集》五卷,《刘梦得外集》十卷,汉唐人诗刻于石者为《宝刻丛章》三十卷,又以刘伯庄《史记音义》、司马贞《索隐》、陈伯宣《注义》分注入太史公正史
及被诏本朝《会要》、删定《九域志》、《百官公卿表》,皆未就。
其先以小官事乱离间,宋兴天下益平,至公三世皆以文翰显于时。
宣献公雅善书,一日对延和,上问遗书,退而奉七轴以献。
公得其法,尝题濮安懿王襄国韩夫人仙游夫人神主,至于四方碑志,多出公手。
公以力学,被遇朝廷,论撰未尝不在选中。
呜呼,公之平生可谓无憾矣!
初,史纪草成,帅其属奏御,上御袍靴读之终篇,歛容谕之曰:「两朝丰功盛德,赖卿等考而发明之」。
公踰年服勤,欲其书之成,此其有所憾乎。
予与公游,知公者也。
铭曰:
维宣献公,昔天圣中,实为史官,十代宗工。
典常物则,备于厥躬。
纪录记述,太平之风。
世其业,遭时又同。
仁宗英宗,明昌盛隆。
有显其德,有崇其功。
方此发挥,形容昊穹。
不幸奄忽,美志弗终。
凡士大夫,惜嗟哀恫。
上彻九重,隐于帝衷。
赠典弗常,非众所蒙。
呜呼公兮,学富行充。
如渊之深,如之融。
金之刚明,玉之玲珑。
云乎不淑,命不究穷。
南瞻具茨,西望神嵩。
东城之原,从先公宫。
被地,郁郁葱葱。
子孙众多,福禄来丛。
文府公归觐序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成都文类》卷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四
江汉出于蜀而会于海,涵天地之泽,浸万物之生,渊源浩漾,流而不息,远而益大。
其发源会流,成天下之利,百川不足与其类矣,故君子象之。
直学士平阳文公诞生于晋,雄姿正气,禀汾崔之灵焉;
赋政于蜀,丰功厚泽,视江汉之流焉。
故善言江汉者,取诸浸润,与天同功而已,不私乎圳浍之益也。
善言蜀政者,谓能树教本,立民彝,绳百吏,清庶官,登俊良,屏奸宄,内和兵戎,外抚蛮夷,布上泽于方国,炳休祥于山川,俾夫黎民幸生而无奸心,然后有长世之德,不私乎一物之利,惟平阳公能之。
庆历七年春,公抚蜀二年矣,是时自秦而东及于海隅,旱土不殖,民失其职,天子忧惧,图靖灾眚,不逾旬再诏免天下之囚系,又特诏避寝彻膳,求直言以救其失。
而蜀据方面,有成国之重,负治乱之势,顾无一事乃可省去。
是以君子谓公之在蜀,能用刑矣。
夏四月六日诏书至蜀,命公乘传入位枢司。
其未行也,贺者溢于都;
其既行也,送者集于途。
咸曰:仁人天之衢,执天之枢,其庸如何,其恩如何?
俞谓古者诸侯之政纪于邦,舆人之诵载于史官
况公之入觐也,辅大君,议庶政,陈庙算,伐敌谋,以安天下为务,其光灵宠赫又若斯之隆也,岂可使江汉之域久而不金石刻乎?
今之序也,本乎实录,当有能诗者,如周人美申伯、韩侯故事,采为送公之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