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陈执中罢相除使相亳州至和二年六月戊戌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九、《宋大诏令集》卷六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五
门下:代天之任,入则宣寅亮之谟;
分陕以居,出则膺藩翰之寄。
矧予宿艾,久冠臣邻,宜均休逸之恩,用昭进退之遇。
具官陈某风猷端粹,材识敏明。
早事先朝,实开忠益之路;
属予下武,历更机近之繁。
弥纶之效固多,直清之望无玷。
向自上还玉节,再陟衮司。
画一之规,动遵于彝宪
难进之槩,居亮其素怀。
矧兹年德之高,闵劳机轴之任,宜授符于斋阃,乃均宠于宰衡。
近委价藩,增陪邑赋。
于戏!
君臣之分,固当徇于至公;
中外迭居,寔同归于大任。
推乃心于王室,尚俾炽于寿祺。
往哉汝谐,思对休命。
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青州刺史、充镇海军节度青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判亳州军州,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赐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忠亮翊戴功臣
□□□。
文彦博昭文相至和二年六月戊戌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九、《宋大诏令集》卷五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五
朕若稽古训,考慎柄臣。
万机百揆之微,九功三德之事,熙朕之载,时能奋庸。
若予黄发之英,尝居冢弼之任,诚贯金石,功书旂常,还来相予,寔允公议。
推诚保德忠亮翊戴功臣忠武军节度许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使持节许州诸军事、行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永兴军路马步都总管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平阳郡开国公食邑六千四百户、食实封二千户文彦博,大忠至正,明识敏材。
学究九流之微,身兼数器之用。
自参乘于近侍,即升赞于机廷。
出抚翰垣,惟国方召;
入冠台路,乃时
丹青帝谟,金玉王度
威赏惟叙,纪律寖张。
间均逸于师垣,居纳忠于王室。
柱石之望,虽外而益隆;
股肱之良,匪贤而曷寄。
宜还斋钺,入正衮司。
仍更勋籍之华,兼益辕田之赋。
用昭体貌,以伫贤庸。
于戏!
图任旧人,朕方循于彝训;
一二仲父,尔当体于仰成。
往舒励翼之诚,以膺眷任之重。
遂底嘉靖,岂不美欤!
可特授行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译经润文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改赐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
富弼集贤相至和二年六月戊戌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九、《宋大诏令集》卷五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五
朕历选贤辟,亮成天功,必得非常之才,以辅有为之主。
矧予思治之际,敢忘注意之求!
上以扬祖宗之休,下以酬士民之望。
若予髦彦,宜正钧衡
推诚保德功臣宣徽南院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判并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河东经略安抚使、并代泽潞麟府岚石路马步都总管上柱国河南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富弼,渊闳敏明,忠亮方正。
学贯文武,识通天人。
早参清问之求,绝出诸臣之右。
荐扬近序,协赞治庭。
心劳王家,已任大事。
间分符于外屏,居闻问于中朝。
金石之诚,不移于燥湿;
秋阳之惠,实济于疲羸。
宣力四方,蹈道一节。
天下寖闻于风采,朝家实赖于谟明。
是用断自朕心,召升宰席,增陪食邑,褒锡勋名,用图贤劳,以赞大治。
于戏!
三阶之任,非肃乂无以奋庸;
万事之微,非几深无以成务。
勉惟皇极之训,以伫王功之成。
遂登丕平,无忝休命。
可特授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上柱国、进封开国公、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赐推忠协谋佐理功臣
诸路安抚等举有政事之才者备升擢诏嘉祐四年六月癸酉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九
诸路安抚、转运、提点刑狱,各于所部举见任文资行实敦朴而有政事之才,可备升擢者三人。
两府臣僚许通举内外官,其已带职及见任两府与自己亲戚毋得举。
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
臣襄等昨奉敕差充皇帝登宝位北朝皇太后、皇帝国信使副,于五月十日雄州白沟驿。
十一日接伴使副泰州观察使萧好古、太常少卿杨规中差人传语,送到主名国讳官位,及请相见。
臣等即时过白沟桥北与接伴使副立马相对。
接伴副使南朝皇帝圣体万福,臣等亦依例问其君及其母安否。
相揖至于北亭,规中以其君命赐筵,酒十三盏,问臣等年几,各答以实。
臣等复问接伴使副年几,好古称年四十三岁,规中称年三十三岁。
规中问臣愈兄弟凡几,答以当房十二人。
又问臣咸融兄弟凡几,答以十人。
臣坦问受礼何处,规中言在神恩泊,此去有三十一程,已差下馆伴副太常少卿杨益诫大使即未闻。
规中问臣坦南朝府大臣别无除改。
臣坦答参政欧阳侍郎以眼疾恳请出镇亳州枢密副使吴奎侍郎参知政事
又问文相公曾相公枢密副使有无移动,答云并如旧。
又问冯馆使甚处相逢,臣愈答曰雄州相见。
送三司人茶绢银楪子等(已后赐筵及逐州迎接,依例皆有䌽等送祗应人,更不入录。)
行次有易州容城县董师义、涿州新城县赵琪归义县王本立道傍参候。
至新城县驿有入内左承制宋仲容来问劳,臣等依例即时具公裳排备茶酒土物出厅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差人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史炤等坐位,要移臣襄坐放西北宾位。
臣等寻据随行通引官旧曾入国人程文秀供录结罪状称,近于去年十月内曾随主辰番使邵谏议傅谏议等入国,沿路置酒管待,使臣并是邵谏议主席,与今来接伴使副所送到图子坐位不同。
臣等亦令通引官文秀依生辰番使坐次画到坐位图子,差人传语接伴使副,合依当所供去图子,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施行:左番大使合坐于东南,与使臣当头坐位相对,以伸主礼;
接伴使合坐于西南,与右番大使相对,亦自不失主位,各无相压。
往还计会十馀次,接伴使副不肯过位。
臣等再差人传语接伴使副,称使臣衔命事大,茶酒事末,且请先来传谕,然后商议坐位,不宜以末事久留使命,深属不便。
接伴使副却称南朝生辰番使邵谏议坐位不依得积年久例。
臣等答云:「昨来邵谏议等管待使臣,自是接伴使韩閤使、馆伴使刘侍郎安排坐位,非是当所创生仪式,若非久例,因何韩閤使等前番并不理会」?
接伴使副却差人传语,为使臣不饮,辞免茶酒。
臣等方受问劳,授仲容谢表,送与土物(已后差来使臣,并依例授表,送与土物,更不入录。)
十二日到涿州知州太师萧知善及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并饮于南门之亭,酒十一盏(已后逐州送迎并饮于门外之亭,更不入录。)
十三日,知善等出饯酒五盏。
规中问臣咸融,富相公今在何处,答以见判河阳三城。
又问臣等张升相公,答以昨判忠武军,近已致仕。
将次良乡县,本县尉南应、范阳县梁克用道傍参候。
臣等送接伴使副私觌物(已后七次依例送接伴使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十四日,行次遇雨。
规中言:「北界春夏已来久愆雨泽,国信使副至新城涿州,俱得甘雨。
今日到燕京,若更沾足,煞是好也」。
又问臣咸融:「南朝曾得雨否」?
答以「自春及夏,屡得雨泽」。
过河滩,臣坦问好古:「此是桑乾河否」?
答云:「然」。
燕京副留守中书舍人韩近郊迎,置酒九盏。
臣襄为治平元年曾于陈桥接伴,赐近等御筵。
近先问臣襄:「昨者持礼到陈桥,蒙谏议迎接,多幸复在此相见」。
臣襄答云:「奉别已三年矣」。
臣襄问:「同番大使萧禧观察今在何处」?
近云:「见持礼宿永年馆」。
臣等送接伴使副下都总管土物(已后共五次依次送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燕京留守耶律仁先送臣等酒食。
十五日,臣等送留守私觌物中京留守依此,更不入录。)
西头供奉官韩资道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嗣宗赐筵,三司使乐尚书刘云伴宴,酒十三盏。
劳臣等云:「盛暑道远,冲涉不易」。
再三劝臣等饮酒,称两朝通好多年,国信使副与接伴使副相见如同一家。
臣襄答云:「所谓南北一家,自古两朝欢好,未有如此」。
答言:「既然如是,今日敢请国信使副尽酒」。
臣襄答云:「深荷厚意,但恨饮酒不多」。
又问吕侍郎胡侍郎莫只在朝否,臣襄并答以实。
又言奉使南朝,是吕侍郎馆伴。
又称本家有十二人曾奉使南朝,今者又差伴筵,缘契如此,各请饮尽甚好。
臣等并随量饮,以答其意。
臣等送云及私觌物(已后逐州并依例送赐筵副留守等私觌物,更不入录。)
十六日,近出饯酒五盏。
宿望京馆。
臣襄、臣咸融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从人。
酒十三盏。
规中云:「今日甚热,接伴观察龙化州,不识此热也」。
十七日顺州,有怀柔县九思道傍参候,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七盏
规正即宰相哲之长子,规中之兄。
问臣等道涂跂履不易,臣襄答以多幸得少卿接伴,又此披见太傅
十八日,规正出盏酒五盏。
过白絮河,到檀州,有密云县李易简道傍参候,知州常侍吕士林郊迎,置酒七盏
宿密云馆,有入内供奉官秦正赐臣等汤药各一银合子,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准前要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坐位,臣等执定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不敢移易。
前后计会十馀次,却有公文称,是臣等久滞使命。
寻具公文回答,称:「自新城至此,两次差到使臣,尽被贵所滞留,直至夜深,不令过位,非是当所住滞」。
黎明,接伴使副方引正来赐臣等汤药,不赴茶酒。
臣等将授表,次正辄引避,被臣等再三传语,欲就接伴使副致表,方肯收接。
十九日,士林出饯酒五盏,宿金沟驿。
臣坦、臣愈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如望京馆。
规中问臣坦:「荔支生何处」?
答:「生南方极热之地」。
又问臣愈:「父曾任甚官」?
答以终于马军副都指挥使
又问:「曾伴射否」?
答以累次伴射。
二十日至古北口馆,二十一日至新馆,过望云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三盏。
二十二日至卧如馆,接伴使副送臣等麂一只、酒四瓶,臣等依例回答(已后茍有送物,并量事回答,更不入录。)
二十三日过摘星岭,臣襄问:「此结实否」?
规中言:「惟东楼接女真高丽者有之」。
宿柳河馆。
二十四日,登摸斗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如前。
宿打造馆。
二十五日,过会仙石,接伴使副请会食。
七盏,规中问臣愈:「刘怤太保今在何处」?
答以见在阙下。
宿牛山馆。
二十六日登松子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汤
宿鹿夹馆。
二十七日至铁浆馆。
二十八日至富谷馆,中京留守相公韩迥遣人送臣等酒果,接伴使副送臣等麝脐各一及松花等。
二十九日至长兴馆。
六月一日中京副留守大卿牛玹郊迎,置酒九盏。
玹问:「涂中可煞炎暑」?
臣襄答以自过北沟古北口,一路得雨稍凉。
玹言:「本京久旱,夜来得雨,盖因国信使副所感也」。
规中亦言可谓随轩。
宿大同馆。
二日,有左承制君祐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全翼赐筵,度支使户部侍郎赵微伴宴,酒十一盏。
微问臣襄:「蔡内翰今在何处」?
答以丁母忧
奉使南朝,是蔡内翰馆伴。
兼言往年欧阳修侍郎来贺登位,是微接伴。
三日,玹出饯酒五盏。
宿临都馆。
四日至锅窑馆,接伴使副为初伏日,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等:「自入山路至北,煞远不易」?
臣坦答以若直路下来时莫近。
臣襄言:「比之向南州军,此来为远。
若据帐前至汴京,莫只祇汴京杭州远」。
又问:「杭州属甚处」?
臣襄答以属两浙路
又问臣襄住处,答云:「福州福建路,去汴京四千馀里」。
又问:「福建以外更有甚路」?
臣襄答以更有广南东西二路,去京师万里。
接伴使副送臣等水晶棋子各一副,苁蓉、郁李仁等。
五日山馆。
六日崇信毡馆。
七日至广宁馆,道过小城之西,居民仅二百家。
好古云:「此丰州也」。
又经沙陁六十里,宿会星馆。
九日至咸熙毡馆(已后并是毡馆,并不入录。)
十日潢河,好古云:「潢河上源出于龙化州界」。
将至黑崖馆,臣坦问:「此去上京几何」?
指东北曰:「三百里。
又自潢河之南去只数十里」。
十一日,自黑崖馆至三山馆,接伴使副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融:向传「范防禦(音同高宗讳。)当甚处」?
答以见判三班院
十二日至赤崖馆。
行次,遇遣留礼信使副史炤孟阳李评李琦,暨送伴使副耶律世达、梁援于中路馆。
臣等与遣留使副回复,各置酒三盏。
接伴、送伴使副却请臣、臣襄等四番使副一处会饮,酒巡亦如前石馆。
十四日至中路馆,接伴使副展辞状与臣等相别,却有馆伴使副太傅耶律弼、太常少卿杨益诫来迎,与臣等相见。
左班殿直、阁门祗候李思问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刘达赐筵,酒十一盏。
益诫问臣坦、臣融、臣愈乡贯,并答以京师人
至顿城馆,有左承制阁门祗候祈纯古来问劳,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馆伴使副依前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次,臣等却送与生辰番使邵谏议等坐位图子,请依此近例坐次。
往还计会亦十馀次。
馆伴使副差人传语云:若不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位,使臣要回阙下。
臣等答以茶酒事末,不宜为此以反使命,请馆伴使副裁度。
当所伺候多时,早请过位。
馆伴使副却回传语云:「使已回去也」。
十五日黎明,馆伴使副与臣等自顿城馆二十里诣帐前,引至客省,与大将军客省使耶律仪赵平相见,置酒三盏。
益诫言:「昨日以坐位未定,已白两府,云未欲奏知,且令益诫再来商量。
若不依此坐位,恐闻南朝」。
臣襄答以「生辰番使近例,不敢更改。
如闻南朝有邵、傅二谏议在相次」。
閤门舍人更不阅仪,便引臣等两番使副入见。
臣襄致国书于其母,面传圣辞,置酒三盏。
又诣其君帐前,臣坦致国书于其君,传圣辞如前,并问南朝皇帝圣躬万福。
臣等恭答之。
置酒五盏,仍赐臣等衣带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有东头供奉官李崇赐臣等生饩,亦以坐位不便,不肯过位。
十七日赴曲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依例恭受致表。
十八日,有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韩贻训赐臣等酒果,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马初赐筵,太尉夷离毕萧素伴宴,酒十三盏。
素问张掞,臣坦答以见克群牧使
益诫刘永年,臣融答以见任岱州。
十九日,有西头供奉官韩宗来赐臣等签食并酒,亦不过位。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恭受致表。
馆伴使副请聚食,酒八盏。
二十日,有供奉官阁门祗候耿可观赐臣等酒果,韩宗赐射弓筵,枢密副使太师耶律格伴宴,酒十三盏。
格问臣等韩相公富相公莫只在朝否,并答以实。
赐臣等弓马衣币及三节人有差。
二十一日,入至客省帐前,置酒三盏。
臣襄与益诫言:「大行皇帝发引在近,望与建白,若回程剩蹉数驿,尚可辞得灵驾,此臣子之心也」。
益诫然之。
遂辞其母及其君,逐帐置酒如初,授臣等信书,赐衣各三对及弓马衣币,各三节人有差。
是夕馆伴使副置酒三盏,与臣等解换。
益诫言:「两朝欢好,信使每至此会,最为惜别,各请饮尽」。
臣等并多谢之。
又言:其君七月上旬渐往秋山打围,九月下旬燕京住,各受礼。
南朝生辰正旦使来,绝近便也。
二十二日,发顿城馆至腰馆,有右承制鲁滽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君卿赐筵,翰林学士给事中王观伴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弼、益诫、送伴使副好古、规中与焉。
言:其君好儒释二典,亦尝见仁宗皇帝《三宝赞》,钦叹久之。
臣襄言:「仁宗皇帝深于理性,尝有御颂赐僧大觉禅师怀琏,殊臻妙理。
亦赓和,未能过之」。
宿石馆。
二十三日至赤崖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颗盐各一盘。
二十四日三山馆,送伴使副请聚食,酒五盏。
二十五日至黑崖馆,二十六日至咸熙馆,二十七日蹉会星馆,至广宁馆。
规中问臣五台京师远近,答以三十馀程。
规中言:「与本界云州相对,不及二百里」。
云州西京也。
二十八日至崇信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鹿脯各十五条。
二十九日山馆,三十日蹉锅窑馆,至临都馆。
七月一日中京大定府少尹大监李庸郊迎,置酒九盏。
宿大同馆。
二日,送伴使副请臣等同游镇国寺,次至大天庆寺,烧香素食,依例送僧䌽。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崇彝就馆赐臣等筵,左承制阁门祗候王緌赐酒果,度支使左丞李翰伴宴,酒十一盏。
问臣等首厅相公是谁,臣襄答云韩侍中
又历问两府大臣翰林学士是何人,臣襄并答以实。
三日,庸出饯酒五盏。
蹉长兴馆,至富谷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麋角、松实
四日至铁浆馆。
五日行次,规中言:「近祭奠大使回来传语,说南朝河北路秋稼煞好」。
宿鹿峡馆。
六日至牛山馆。
七日过聚仙石,送伴使副请会食,酒七盏
宿打馆造。
八日至柳河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鱼一盘。
九日蹉卧如馆,过遍厢岭,送伴使副与臣等互致酒,各三对。
宿新馆。
臣襄、臣坦等依例排备,请送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酒七盏
规中言:其君已离神恩泊三日矣。
往岁燕京受礼,南朝大使(音同高宗讳。)少卿,今已八年矣。
十二日檀州知州给事中李仲燕郊迎,置酒五盏。
十三日燕出饯酒五盏。
将到顺州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五盏。
十四日,规正出饯酒五盏。
蹉望京馆,至燕京析津府少尹少府少监程冀郊迎,置酒五盏。
宿永平馆。
十五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章赐臣等筵,西头供奉官刘侁赐酒果,步军太傅伴宴,酒十一盏。
留府送臣等生饩、折绢、绫罗等,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冀出饯酒七盏
宿良乡县
十七日涿州知州太师耶律德芳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置酒五盏。
宿涿州馆。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郝振来问劳,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是夕,送伴使副置酒十三盏,与臣等解换。
十八日德芳等出饯酒九盏。
新城县
十九日北沟,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延来赐臣等筵,酒九盏,使臣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行次,送伴使副酌送于白沟桥之北,臣等酌送于白沟桥之南,酒各三盏。
又至于桥中,皆立马相对,酌酒换鞭传辞并如前例。
是夕宿雄州(辽海丛书本《使辽语录》。)
江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 北宋 · 司马光
 押词韵第十一部
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
夫子寓官舍,无术逃烦蒸
轩窗豁四开,灭去壁上灯。
纻衣不可亲,羽扇安能胜。
濯泉泉已温,抚簟簟可憎。
万叶悄无风,但有飞蚊鸣。
六府燥不濡,喉舌烟尘生。
摄衣起徐步,四顾天正晴。
云汉浅欲涸,箕毕徒纵横。
忽思终南巅,秀出秦云青。
上有长松林,蔽日深杳冥。
下有万仞壑,含蓄太古冰。
安得蹑轻屐,杖策缘峥嵘。
挂冠芙蓉阙,结屋高崖棱。
回视万钟禄,飘撇如飞蝇。
高居简劄子治平四年六月十一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三、《司马公文集》卷三六、《国朝诸臣奏议》卷六二、《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二
臣闻古人有言:「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赡旷耘」。
言近者不治,则不暇及远也。
窃见勾当御药院高居简,资性奸回,工谗善佞,久处近职,罪恶甚多。
臣谨案祖宗旧制,勾当御药院官至内殿崇班以上,即须出外。
盖以日月寖久,官资稍高,则防其凭恃威灵,窃弄权柄,远鉴汉唐之祸,深为子孙之虑故也。
陛下即位之初,内臣以覃恩迁官者,尽补外职,独留御药院四人,天下首以此一事讥陛下之失。
居简于众人之中最为狡猾,而陛下特加宠信,待以腹心,中外指目,大玷圣德。
臣职在绳纠,不敢不言。
伏望圣慈遵祖宗令典,应句当御药院官崇班以上者,尽授以向外差遣
高居简,乞远加窜逐,以解天下之惑。
取进止。
比部郎中司马君墓表熙宁三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八、《司马公文集》卷七八、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一二、《山右石刻丛编》卷一四
兄讳某,字嘉谟陕州夏县人
其先宗支所自出,见于祖墓碣。
曾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皆不仕。
兄为人谨厚,孝于亲,友于兄弟,自幼及长,无子弟之过。
不幸生二十八年,以天禧四年六月辛卯终于家。
夫人同县王氏,进士禹之女。
长男未名而夭。
次男京,生未踰岁而兄没。
夫人年尚少,自誓不嫁。
京既长,以叔祖天章府君荫入官。
为人彊直干敏,所至吏民称之,由是累迁尚书驾部员外郎通判潞州军州事。
赠兄官至比部郎中
夫人享荣禄之养几三十年,封福昌县太君
年七十九,以熙宁三年七月壬寅终。
二女:长适乡人曹中立,早卒;
次适进士宋辅。
始兄之没,光生二年矣,故于兄之材行不能详知,然茍非兄力为善,于其身而无禄,安能有遗福及其后邪?
兄以天圣六年三月乙巳葬于先茔。
及夫人之没,以其年十月辛酉祔于兄墓。
京惧岁时之久,不可以莫之识也,泣请于光为之表。
寿州霍丘县主簿宋君墓志铭元丰八年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六
宋氏世占开封,盖得姓授氏之邑也。
皇朝赠太子左清道率府副率譓,始居襄邑,乡里称长者。
内殿崇班良,起家为三班官,出掌筦库、治军旅并有善状。
衢州西安县令宏,少治儒术,学《易》于徂徕守道,授《春秋》于泰山孙明复,名重上庠,擢进士丙科,调亳州卫真县主簿
上官荐其材宜治剧,领邑以卒,事迹具太学博士曾君𪰋所叙铭志。
予尝观其所学,自经史、百家、言,至于星历、五行、占课、象数、兵家权谋之书,皆贯穿浃洽,无不通。
其书存者多手钞,蝇头细字,几数十万言。
又尝以其生之年月日时推考星纬,参验休咎,自谓寿不得长,故造适任运,不蕲茍进。
无几何,以使牒考试它州,在道水祸以殁,士大夫闻者,莫不叹其志于道而安于命也。
寿州霍丘县主簿拯。
拯字道济,幼岁以父死职事,推恩补郊社斋郎,孝友敦愿,善守家法。
予以女弟妻之,留于家且久,知其强敏人也。
一从进士不中选,益自奋,早夜诵习书传、课试文赋,期于大成。
有志无命,才满一官,年二十八,以治平二年遘疾,卒于京师僦舍。
生三子:曰育、曰充、曰高,高亦早卒。
育、充力学游场屋,不坠门业。
然自霍丘之亡,子弟继以沦谢,二孤羁寓京口,因而著籍,宋氏不绝如线。
育每追念先世多难,率府而下五世稿菆京畿,久不得归大墓也。
为世适当任其责,而单力不能反葬乡里,常抱终穷之痛,因谋于亲知,曰坟墓近所居,则岁时展省不废。
既而卜迁,其兆亦从。
于是裹粮西上,干舟有司,载其高、曾、大父母暨父、叔、季弟凡十三丧以归。
买地于京岘北原。
元丰壬戌六月辛酉既襄事矣,而相冢者曰:「山高远地,水与风逆,神灵弗居」。
育复询求他师,遍求陵阪,得崇德里焦石山之东南原。
地合葬范,岁在乙丑,月维丙子,其日庚申,厥利大举,乃启诸柩,厝于新阡。
率府君位西向大穴,崇班、霍丘为二昭,西安为穆,二从祖、祖父、三季父、一幼弟别为二茔,附东南隅,同日掩圹,事无不及者。
师言山当巽隅,外如拱抱,水出庚辛,合流江海。
法曰亡者安而存者利,宋氏宜有后矣。
呜呼!
育以孤童自立,力贫举事,往返江淮,千里负其亲丧,再岁卜迁,卒得吉宅,永锡尔类,师言其信乎!
铭曰:
维家遘屯,维子艰勤,念所亲乎。
立不逮养,死不克葬,怀巨创乎。
五世之丧,自汴之阳,归朱方乎。
始茔京岘,山峻水断,居匪善乎。
通吴之东,若堂之封,卜之从乎。
考《易》之繇:「有子无咎」,福厥后乎(《苏魏公文集》卷五六。)
授:原无,据库本补。
乞将蕃兵依旧各于顺便城寨隶属逐将奏元符二年三月九日 北宋 · 章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八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
元符元年六月十一日枢密院劄子、臣僚劄子奏,访闻得泾原路蕃兵自来以住坐近便,分隶在逐将下所管。
凡有出入,本将全藉引路探望,伏截捉人。
使唤易为得集,蕃兵亦无枉有縻费盘缠。
昨来自团结为东西路,蕃兵将校每有勾集,在边住坐,却来近里将下赴点差使,不下一二百里,往来甚有费用。
未知出入之处,已有数百里之劳,人马疲困,汉蕃皆言未便人情。
熙河路事体不同,其五州军相去不及二百里,至界首不满百里,逐州从初各置蕃兵将分勾集百里之地,无虚劳扰。
欲望圣慈详察蕃情,下经略司更切体量,具利害闻奏。
臣伏睹鄜延环庆路蕃兵最多,见分在逐将下管干,极甚安便,欲乞早降处分。
〔贴黄〕臣近过秦凤沿边城寨,亦见汉蕃人言所置蕃兵将即非便利,人情未安,亦乞下本路具利害闻奏。
旨令泾原秦凤路经略安抚司详上件事理子细依公体问相度,昨所措置有无不便事理,如委是未便,今来合如何措置施行,具经久可行的确利害,结揽保明事状闻奏。
勘会本路蕃兵,自来以住坐地里远近顺便城寨分隶在逐将,每遇出入,与汉兵相参使唤,别无阙误,兼逐将又得蕃兵选委引路探事之类。
昨自绍圣三年内因钟传奏请,以熙河有专置蕃兵将,本路彭阳城驻劄第六将减罢,改置东路蕃兵将
绥宁靖安、乾兴、天圣寨系各有边面去处,水洛城驻劄。
第十二将减罢,改置西路蕃兵将
如静边、隆德、得胜治平寨,亦系各有边面去处,每遇勾集,其缘边住坐蕃兵却来近里将下应点差使,其间有一二百里往来,极甚劳费,委是未便。
兼与熙河事宜不同,及契勘本路进筑过六城寨七堡子,合用戍守人马,并于诸将下正兵、汉弓箭手内挈拨前去,缘逐将各有所管,边面地分阙人照管。
司令相度若将东西路蕃兵将废罢,却将蕃兵人马依旧各于顺便城寨隶属逐将统领,与汉兵相兼差使,委是经久利便。
今状结揽,保明是实,伏乞朝廷更赐详酌,特降指挥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〇七。
乞许本路差官应办置籴奏熙宁七年六月丁丑 北宋 · 王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六(第六册第五一九七页)
熙、河二州最为聚兵之地,岁支人粮马豆三十二万斛、草八十万束。
本路有市易,于茶盐酒税可以应办宜籴。
乞差官二人乘贱计置其草豆,别乞差四人专领,并立敷办赏格。
并乞盐钞三二十万,候三年外本司自办。
止酒1097年6月11日 北宋 · 苏轼
 押纸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丁丑岁,予谪海南子由亦贬雷州五月十一日,相遇于,同行至六月十一日,相别,渡海。余时病痔呻吟,子由亦终夕不寐。因诵渊明诗,劝余止酒。乃和原韵,因以赠别,庶几真止矣。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抚问鄜延路臣寮口宣元祐四年六月十一日下院)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等各膺器使,祗服边陲。
眷兹靖安,时乃忠力。
特加劳问,以示顾怀。
右正议大夫尚书左仆射吕大防生日礼物口宣元祐四年六月十一日下院)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惟兹谷旦,生我元臣。
爰分服食之良,往助闺门之喜。
式为尔寿,宜识朕心。
按:《七集·内制集》卷一○「十一日」作「二十一日」。
谢宣召再入学士院 其一 1091年6月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今月十一日翰林待诏梁迪至臣所居,奉宣圣旨,召臣入院充学士承旨者。
使星下烛,生蓬荜之光华;
天泽旁流,及之枯槁。
国有用儒之盛,士知稽古之荣。
伏以翰墨之林,号称内相
文章之外,不取他才。
至于用人,可以观政。
文武并用,或成颇牧之功;
邪正杂居,至有伾文之患。
惟贵且近,故难其人。
而况金銮玉堂,亲被丝纶之密;
北扉东阁,独称年德之高。
必有异人,以齐众口。
而臣本缘衰病,出守江湖。
以一方凋弊之馀,当二年水潦之厄。
戴星而治,仅免流离;
及瓜而还,恍如梦寐。
交亲迎劳,都邑聚观。
惊华发之半空,笑丹心之未折。
宜投闲散,以养衰残。
岂期过采于虚名,复使荣加于旧物。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德如乾健,明配日中
既祖述于尧仁,复躬行于舜孝。
才难之叹,人诵斯言。
缘先帝之德音,收孤臣于散地。
言虽直而无罪,身愈远而益亲。
委曲保全,始终录用。
臣敢不更磨朽钝,少补涓埃。
难得者时,未有捐躯之会;
勿欺而犯,誓无患失之心。
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录奏谢以闻。
谨奏(《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三。又见《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上,《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一○一一五,《古俪府》卷六,《渊鉴类函》卷七一。)
者:原无,径补。
谢宣召再入学士院 其二 1091年6月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三、《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一○一一五、《八代四六全书》卷六、《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今月十一日翰林待诏梁迪至臣所居,奉宣圣旨,召臣入院充学士承旨者。
衰迟无用,宠既溢于当年;
眷待有加,恩复隆于晚节。
使华临贲,天语丁宁。
耸里巷之惊观,叹朝廷之用旧。
伏以禁林分直,法本六人。
帝语亲承,旧惟一老。
不缘名次之先后,断自上心之简求。
冠内朝供奉之班,极儒者遭逢之盛。
凡膺此选,宜得异材。
而臣本以愚忠,累尘器使。
初无已试之效,但有过实之名。
千里阙庭,二年江海。
忧深投杼,岂无三至之言;
诏复赐环,不待一人之誉。
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道无私载,公生至明。
以七年之照临,观群臣之邪正。
知臣刚褊自用,虽有宽饶之狂。
察臣忠鲠不移,庶几长孺之守。
故还旧物,益茂新恩。
臣敢不早夜以思,死生不易。
虽桑榆之景,已迫残年;
而犬马之心,犹思后效。
与林济甫(一以下俱儋耳1097年6月10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九、《古今尺牍清裁》卷五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兵至,承惠书,具审尊体佳胜,眷爱各安。
某与幼子过南来,馀皆留惠州
生事狼狈,劳苦万状,然胸中亦自有翛然处也。
今日到海岸,地名递角场,明日顺风即过琼矣。
回望乡国,真在天末,留书为别。
未间,远惟以时自重。
与史氏太君惠州1097年6月10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卷七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某谪海南,狼狈广州,知时侄及第,流落中尤以为庆。
乃知三哥平生孝义廉静自守,嫂贤明教诲有方,天不虚报也。
明日当渡大海,聊致此书,嫂知意而已。
南华辩老(一一)1095年6月1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学佛者张惠蒙,从予南迁。
予游南华,使惠蒙守船。
明年六月,南华禅师使人于惠。
惠蒙曰:「去岁不得一礼祖师,参辩公,乃可恨」。
欲与是人俱往,请留十日而还。
予嘉其意,许之,且令持此请教诲于辩公,可痛与提耳也。
绍圣二年六月十一日
题文选1084年6月1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八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
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引》,斯可见矣。
李陵苏武五言,皆伪而不能去。
渊明集,可喜者甚多,而独取数首。
以知其馀人忽遗者甚多矣。
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所陈何异,而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元丰七年六月十一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