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莹中1122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石门文字禅》卷二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南台寺
莹中窜海上,而名震天下,不减司马丞相之在洛中时。
平生多与山林之人游,处处见其翰墨,虽戏语亦如雪中春色。
予观堪公所蓄《答仰山真慧禅师》,简重而谨严,如其为人,味其立朝尽节,无愧宋广平、陆宣公也。
题清修院壁宣和七年八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益阳市
昔余庵于湘西,与希一为邻,相欢如价密。
宣和四年冬,居一迁于兹山,然每会面,夜语达旦。
七年秋余将归老玉峰之下,来谒别,为留两昔。
言意俱尽,而情则有馀,桑下三宿,前圣丁宁者,正箴余今日之病。
晓阴阁雨,千掌在有无中,出山有不胜言者。
中秋后二日题。
先志碑记(代)1122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石门文字禅》卷二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
政和元年,余为湘阴
湘阴濒楚水,临洞庭,连樯万艘,天水相接,尽献南楚之形胜。
爱其风俗之纯美,民讼之稀少,士君子博学而知要,笃实而有文,穷不忘道,富则守礼。
邑之南郭邓氏之富,至纨裤僮奴,谷量牛马,然奉身甚约,礼士甚恭,邑人皆化其德。
其子沿循道,议论有英气,直谅而勇于为义,缙绅高其才,今为承直郎,余游相好也。
自余之宦湘阴馀十年,无日不思缚屋湘尾,分湖山之胜,从父老之游,且将老焉。
宣和四年夏,循道以书抵余曰:「天降罪罚,不自殒灭,上延先考。
启手足时则有遗训:『吾承祖宗馀庆,坐享温燠,族大口众,贫富错居。
欲赡给其贫者,未遇皇暇。
汝其承吾之志』。
言卒而弃诸孤。
呜呼,沿尚忍言之!
已于今年元日,与族人为约券,月给谷一斛;
男议婚钱十千,再婚减其半;
女议嫁者钱三十千,再嫁则减其半;
备丧者钱十千,及葬更给其半。
岁月弗穷,而存殁弗常,不敢负标以计数,限斛以为额,庶其利流百世而不弊,子其为我书之,将刻石以昭示子孙,使无忘先训,且欲族人想见先考馀风遗烈也」。
范文正公念族人游宦未归,多厄于饥寒,则建义庄于姑苏,以给其伏腊。
舒王请输己俸,买田蒋山饭僧,为王氏之亡者修营冥福。
文公赡其生,舒王福其死。
循道独立券约,恩及存殁,此其东南贤士大夫多称,其可以无书乎?
系之以词曰:
汉祚中兴天所佑,笃生奇臣扫秽垢。
杖策军门谒刘秀,功业千年粲星斗。
邓侯受材极奇茂,毛骨似之岂其后?
清明在躬气浑厚,慈祥照人资孝友。
邑人依之扶老幼,楩楠参天覆清昼。
毫末养之至成就,百未一施舟壑走。
疑侯功名在怀袖,取之易然行探手。
湖山万顷连户牖,料理风烟课榆柳。
琴书娱客付杯酒,走人之急古或有,分财赡族今则否。
此风移之遍宇宙,天子无为千万寿。
念尔族人拜稽首,恩无贵贱适所受。
符之弗忘帝汝祐,不然鬼亦扼汝脰。
西山磬石清欲透,刻此铭诗传不朽。
重修龙王寺宣和六年春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石门文字禅》卷二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湘潭市隐山
祝融占南极,其高盖四千八百丈,与中原相直。
其平如衡,故名衡岳
岳之北,崇冈峻岭,如奔如伏,晴岚夕晖,星螺掩玉。
百里而至阳陂,翔为奇峰,呀为深谷。
峰之颠有大穴,泉满石裂,攧雷溅雪,夏冬弗竭,盖神龙之所蟠蛰,故名龙山
唐贞元间马祖曹溪心要,隐于岳中,从之游者多得道,散处林壑之佳处,老死而世不闻,矧见之乎?
洞山悟本禅师价公游方时,与密师伯者偕行,尝经阳陂,迷失道路。
见溪流菜叶,知有隐者。
并溪深入丛薄间,有茅茨,僧出迎,貌癯而老,索尔虚闲,谓价曰:「此山无路,阇梨自何而至」?
价曰:「无路且止,老师自何而入」?
曰:「我不曾云水」。
价曰:「住此山多少时」?
曰:「春秋不涉」。
价曰:「老师先住耶?
此山先住耶」?
曰:「不知」。
价曰:「何以不知」?
曰:「我不从人天来」。
价曰:「得何道理,便尔歇去」?
曰:「我见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无消息」。
于是价班密师伯之下,拜之。
拜起,问:「如何是主中宾」?
曰:「青山覆白云」。
问:「如何是主中主」?
曰:「长年不出户」。
问:「宾主相去几何」?
曰:「长江水上波」。
问:「宾主相见,有何言说」?
曰:「清风拂白月」。
价心异之,求依止,僧笑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即焚其庐而去,莫知所终。
龙山又名隐山
今祖堂王英诸禅师江西宗派,亦著隐山之号。
光化中,有奇比丘名师信,不知何许人,庵于隐山之故基。
一衲宴坐,异迹显著,龙众皆易形为王者服,从之听法。
岁旱,民祈雨,辄响应。
马氏据有荆楚,钦事之,不敢名斥,赐号雨禅师,而增名为龙王山
自信之化世为禅林,号西禅寺太平兴国改赐今额。
宗教下衰,师法大坏,至以大福田之衣,蒙市井无赖。
而兹山十世,宣和四年夏,潭帅大学曾公,尽礼致前住道林云禅师领院事
云孤硬,饱参精严,临众洞山十世之孙,而焦山枯木之嫡嗣也,人望翕然。
师解包之日,顾嗟太息,因发其形胜,增广其基构而鼎新之。
聚材鸠工,以岁入输租、饭僧之馀助成之,不专取于檀信。
以谓檀法以信,而发心为净,施止增一草,获福不赀。
不然,虽侧布,但名住相。
人徒见法劳熏役,而不知游戏也。
有无诸道人上白实阴相之,且从余求文记其事,曰:「价公参道于此山,而云禅师嗣其法以兴修之,疑非偶然」。
余曰:「隐山单丁住山,把覆顶,刀耕火种而食。
两客及门,焚其庐而去之。
今云公不起于座,使绿疏青琐以栖千柱,飞薨画栋以粲万瓦,层楼杰阁以荡摩云烟,虚堂广殿以吞吐风月。
挝鼓升堂,千指围绕,云屯川增,方进而未艾也。
视其迹若相远,然其道实相须。
如来世尊盖尝曰:「不住无为,不尽有为」。
金刚般若开空法道也,而曰持戒,修福者名发信心。
开空法而修福,无住无尽之旨也。
隐山之焚庐灭迹,与云公之幻出楼阁,托斯文于不朽,殆得如来世尊之遗意,于是为疾书之。
宣和六年春,公生明斋记。
题淳上人僧宝传1122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南台寺
问:「如何是火性」?
答曰:「热是火性」。
问:「如何是水性」?
答曰:「湿是水性」。
问者欣然而有得,水火之义尽于此矣。
又问:「何以谓之恕」?
答曰:「如我之心以待人则恕矣」。
又问:「何以谓之慎」?
答曰:「心之一具德见于慎耳」。
问者又欣然有得,盖恕、慎之理极于此矣。
此世间义理之论也。
义理者,心之尘垢也,其去佛道不翅如百亿天渊。
然昔者有问竹林:「如何是法身」?
答曰:「法身无相」。
又问:「如何是法眼」?
答曰:「法眼无瑕」。
为道吾众中,所失笑者宜矣。
近世邪师相与传授,谓无有悟,但直问直答,谓之于法中不生异见,纷然棋布名山,称嗣祖沙门,学者例无英气,往往甘心屈伏,每为之流涕。
宣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夜,为众说《参同契》,至「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处,曲折引譬,以发明先圣之意,使忱信而虔敬者,一洗其矫诬宗旨之气。
福唐太淳上人适出此编,示予灯下,为书以付之。
淳能识宗,则知尊卑之语不出义理之域,而悟首山独坐无尊卑,从上无一法与人,为太老婆饶舌矣。
题芳上人僧宝传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长沙益阳白鹿大禅师门弟子季芳,福唐人,纯静寡言笑,年二十馀,侍其师。
宣和四年夏,于湘西南台写此书三十卷,写毕以示予。
予曰:「汝师出云盖西堂之门,西堂为临济九世之嫡孙,而黄龙南公之真子也。
□家辩才,丛林畏仰之,汝能自勤自诵习此书,玩味其旨,踪迹其行事,继之以不休,则古人岂难到哉?
如写而不读,读而不味其意,徒欲粉饰清兴,于道何有」?
端上人僧宝传1123年1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临川志端上人宣和四年夏长沙之谷山,谷山有众,而领袖者鲁暗,不通晓世事,丛林以是凋落。
律身益敬,日诵经行道,暇则写《僧宝传》。
同学劝经行他山,要与之俱,端辞以山水未暇观,正以白业未办为忧。
同学怒,弃去,怡然勿恤也。
明年正月上浣日袖此书来求题其后,予告之曰:「一精想中,十法界种子皆具,随其所熏发而起。
譬之田有稻种,藉时雨以芽孽之。
十法界者,六凡四圣谓也。
屏绝诸缘,日唯录佛祖之语,味佛祖之意,则亦熏发佛乘之种。
与夫游谈无根,疲精神于庄、孟,为陈言腐说以欺无知者异矣。
然能穷究其所自,使所言所履如传八十一人者,则可谓出家知恩者」。
予视端精紧板而声圆,若可语此者。
聊及之,其勉之!
休上人僧宝传宣和五年正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明白庵
泰山之鸟,巢于木末;
九渊之鱼,托于沙罅。
呜呼,鱼鸟之微,亦知附托于高深,安有毁发学道之徒,而自弃于浅陋乎?
季休福唐人也,而得业于湘上之南台
师太公与予为兄弟行,其熏烝见闻,有自来矣。
初,太遭横逆,坐圜扉中百许日,他法属皆畏詶酢之,而服勤不敢失礼,逮其释,余劝度之,宣和四年正月也。
既受具陪众,遂写此传。
除夕捧以来,予佳其能自脱浅陋而趋高深,为题其末。
明年元日也,明白庵题。
英大师僧宝传宣和四年十一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者,理之序也。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施,多识前言往行」者,日益之学也,如春夏之水方增川,浩然不可测其际。
思之又思之,以至于无思,如囱之在顶,盖造形之极,不可以数量情识得。
孔子晚乃悟曰:「天下何思何虑」。
如秋冬之水缩,廓然见其涯涘。
呜呼,丛林法道之坏,无如今日之甚。
非特学者之罪,实为师者之罪也。
学者方蒙然无知,而反诫之曰:「安用多知,但饱食默坐」。
虽若甚要,然亦去愚俗何远?
予所录《僧宝传》,先叙其悟道之缘,又书其死生之际,欲学者法前辈为道之精。
而惠英大师,年二十馀,生海上,独挺然有志,不肯碌碌,而哑羊者固已憎之如十世雠矣。
手写此书,携以过予。
予佳其勤,扶此心以自此趋无上佛果,如顺风扬尘耳。
宣和四年十一月题。
寂音自序1123年3月4日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四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南台寺
寂音自叙:本江西筠州新昌喻氏之子,年十四,父母并月而殁,乃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
十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得度,冒惠洪名,依宣秘大师深公,讲《成唯识论》,有声讲肆。
服勤四年,辞之南归,依真净禅师庐山归宗。
真净洪州石门,又随以至,前后七年。
年二十九,乃游东吴明年衡岳
又三年而真净终于庵,自湘中归拜塔,将终藏于黄龙。
而显谟朱彦世英请住临川北禅二年。
退而游金陵,久之,运使学士吴幵正重请住清凉
入寺,为狂僧诬,以为伪度牒,且旁连前法和等议讪事,入制狱一年,坐冒惠洪名,著缝掖入京师
大丞相张商英特奏再得度,节使郭天信奏师名。
坐交张、郭厚善,以政和元年十月二十六日配海外,以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琼州五月七日崖州
三年五月二十五日蒙恩释放,十一月十七日北渡海,以明年四月到筠,馆于荷塘寺。
十月,又證狱并门。
五年,于新昌之度门,往来九峰洞山者四年。
将自西安入湘上,依法眷以老,馆云岩。
又为狂道士诬,以为张怀素党人,官吏皆知其误认张丞相怀素,然事须根治,坐南昌狱百馀日。
会两赦得释,遂归湘上南台
宣和四年夏释此论,明年三月四日毕,停笔。
坐念涉世多艰,百念灰冷,时年五十三矣。
追绎达摩四种行,作四偈。
《无求行》曰:「形恃美好,今已毁坏。
置之世路,自觉塞碍。
始缘饥寒,致万憎爱。
欲坏身衰,入此三昧」。
《随缘行》曰:「此生梦幻,缘业所转。
随其所遭,敢择贵贱?
眠食既足,馀复何羡?
缘尽则行,无可顾恋」。
《报冤行》曰:「僧婴王难,情观可丑。
夙业纯熟,所以甘受。
受尽还无,何丑之有?
转重还轻,佛恩弥厚」。
《称法行》曰:「本无贪瞋,我持戒忍。
食不过中,手不操楯。
风必顿息,而浪渐尽。
离微细念,方名见性」。
既说是偈,并载于此,时省观焉。
呜呼,孙思邈著《大风恶疾论》曰:「《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何者?
割弃尘累,怀颍阳之风,所以因祸而取福也」。
寂音之祸,奇祸也,因祸以得尽窥佛祖之意,不能文以达意,以寿后世,则思邈之论可信也。
化油炭疏(一)1122年12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石门文字禅》卷二八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南台寺
石霜枯木寒灰,都忘世礼
药山草衣橡食,略露家风。
南北随缘任运,尚求煖夏凉;
今岁郁密堂深,犹少炭炉红火。
有忠道者,潜来献诚。
要令坐对红金,实藉十方檀信。
醉馀一掷之戏,化为海众冬温。
他日果證菩提,顿超暖忍顶地。
待月堂序1122年2月22日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石门文字禅》卷二四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宣和四年二月辛亥湘西真身禅寺新堂成,余同道林真教禅师鹿苑希一禅师往登焉。
堂临晴湖,日光下彻,俯见游鱼。
聚立纵望,湘西山云之纤秾,草木之深密,一览而尽得之。
真教拊栏哦曰:「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
而今却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语未卒,住持禅师妙德欣然曰:「吾经行诸方倦矣,既老来归,将为终焉之计。
此句是吾心也」。
希一请以待月名其堂,而使寂音记之。
德公得法于智海佛印清公临济十世孙,世为泉南人,朴茂而历落者也。
布景堂记1122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石门文字禅》卷二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宣和三年秋萍乡文益之还自大梁,过湘上会余,夜语及里中奇豪,而高侯尤其魁垒者。
侯学精敏而齿少,行修洁而材高,虽隐约寂寞之滨,而名满缙绅之间。
所居有风泉云壑之胜,茂林脩竹之美,四时之景,阴晴异态,秾纤毕见。
构亭佳处,而名之曰布景。
余因得其为人,而想见其处,恨未能与益之从侯相佯乎其上,援笔而赋之。
明年春,以书抵余曰:「山川之妍美,阅古今而不尽;
万物之荣谢,供四时而无穷。
然特若为闲适者所施设,而为悲愁者所乾没也。
玉轮流辉,苍崖哀湍,天下之清绝也,而倚娉婷者不见,节丝竹者不闻。
昼公曰「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者,讥之也。
红艳之闲美,鸣禽之过前,物外之奇观也,而忧国者以为悲,行役者以为愁。
少陵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者,哀之也。
吾口先王之法言,逢至治之圣世,勤田园以供伏腊,玩琴书以娱宾客,偏亲慈和而耳目聪明,弟昆孝友而乐易贤雅,所谓悲愁者于我亦安能神哉?
以吾之闲适,较市朝当十倍。
吾亭虽陋,然万景分布吾前,受吾约束,真造物之为施设,非经营而得招要而至者也。
子其为我书之」。
余曰:昔支遁之爱山,乃买沃洲之小岭;
贺知章之爱水,特上疏以乞鉴湖
其风味虽清妙,而正所谓经营招要者。
若之紫芝则不然,偶爱陆浑山水之佳,遂留六年。
余观高侯之趣味,殆亦紫芝之流,乃欣然为记之。
花药英禅师行状(代)1122年12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石门文字禅》卷三○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临济九世之孙,云庵真净之嗣。
师讳进英字拙叟,出于罗氏,其先吉州太和人
幼孤,母怜之。
性慧敏,龆龀中日诵千馀言,通诗礼大义。
与群儿嬉游,侮玩之气出其上,亲旧爱敬之。
使著缝掖为书生,辄病,至于死邻。
母泣曰:「吾始娠,梦有乘空而语曰:『而出家则疾有瘳矣』」。
于是击钟梵,放誓于佛前,乞以为僧洞隆童子,而藉名于善集
才年十八,试所习得度,受具戒,即欲经行诸方以观道,报劬劳之德。
其母有难色,于是庵于母室之外,名曰精进。
士大夫喜其为人,赋诗为赠,多佳句,螺川父老迨今道之。
母殁,心丧三年,修白业为冥福。
即游淮海,所至少留,当时号明眼尊宿。
遍谒已,虽未契而尝识多贤者。
晚谒云庵,夜参闻贬剥诸方,以黄檗临济,云门接洞山机缘,为入道之要,擿其疑处以启问,师恍然大悟,如桶底脱。
佛印禅师,丛林号大宗师,有盛名,慎许可,独以师为俊彦。
师有爽气,喜暴所长以激后学。
三十年一节不移,故佛印呼为铁喙。
初开法,住长沙之开福,十年之间,殿阁崇成。
又五年弃之,翩然北游五台,遍览圣迹。
乃南还,庵梁山,天下衲子益追崇之。
政和甲午衡阳道俗迎住花药之天宁,劝请皆一时名公卿。
师以教外别传之宗授上根,以沤和般若化道俗,老益康强,精进不替。
尝中夜礼佛,作息饮食不肯与众背,丛林信其诚,民人化其教,得法而为一方领袖者,不可胜数。
搥拂之下,尝二千指,龙象杂遝,方进而未艾也。
其激扬大事,游泳语言,备存三录,曰《报慈》,曰《雁峰》、《游台》,盛行于世。
宣和三年冬谢事,复庵梁山
明年腊月,示疾蝉蜕。
呜呼,若人已矣,予窃为桑门惜之。
参学禀淳,一日泣诉于予,以予知其师之深者,欲干其状而求铭,故为书云耳。
长沙孙承之谨状。
秋蝇篇1122年 北宋 · 苏过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秋风中人如剑芒,飞蝇侧翼何处藏。
晨忧霜露避暗壁,晚集户牖依斜阳。
斜阳寂寂能几许,股翼未温寒日暮。
纵馋不敢近华筵,屏迹何须待挥麈。
我方六月流汗时,营营聒耳缘目眉。
盘餐旨洁未下箸,聚嘬弄吻不少迟。
微物盛衰还有数,得意何曾念寒暑。
帐中相吊定饥蚊,窗外巧寻惟蝎虎。
糜身槁死不足怜,耳目所眷欣且去。
嗟哉时节那可争,造物于汝何好恶。
袅漤亭上梁文1122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斜川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袅漤亭
门外有湖,独跨一城之风景;
岸边无屋,难包四面之烟光。
虽拨棹以可航,奈牂牁之靡定。
用涓嘉腊,载举修梁。
野处老人学道无成,读书粗遣。
遭遇四朝之明主,周旋三纪之从官。
人生七十古来稀,况邻耄齿;
水击三千抟而上,宁复壮心?
幸足迹未倦于驱驰,而眼力尚堪于登眺。
乃眷宽闲之野,本为莽眇之区。
久嗟领略之太迟,敢惜经营之小费?
先成画舫,戛然浮漾于中流:兹创笠亭,正尔铺张于佳观。
值庆桥之改作,参枉渚以函通。
轮蹄因是以娱嬉,士女相招而和会。
东阡北陌,穷赋诗把酒之欢;
南浦西山,挹捲雨飞云之胜。
朝游暮反,于以舒忧;
寒往暑来,不妨养性。
琼圃起前鱼之叹,云庄兴退鹢之讥。
姑取足于鹪巢,顾何嫌于鹤怨?
棋坊在左,酒肆直南。
坐隐手谈,或留连而竟夜;
清明寒食,想歌舞之酣春。
爰代工师,戏呈韵语:
东,庆善桥虹自在通。
吞却玉湖成一派,细寻山色有无中
西,筵高楼望却低。
示病维摩元不出,秋风花月使人迷。
南,亭影参差照碧潭。
旋插柳枝三百本,他年烟雨正毵毵。
北,此去吾庐才咫尺。
良宵正可百回来,借月留云邀夜色。
上,缥缈丹霞千万丈。
但知天上是神仙,不羡人间真将相
下,采鹤飞翔如绘画。
谁能拚得一生闲,来结山翁香火社。
伏愿上梁之后,棹声不断,楫唱相闻。
留客烹茶,兼尽弈棋之兴;
呼童益酒,更成堕帻之欢。
凡我同盟,共兹胜赏。
瑞棠记宣和四年冬至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高峰文集》卷一一
临汀州治之后圃,旧植海棠一株,丛生而大,高且二丈馀。
有断干焉,去本数尺,而枝叶敷茂,华实以时交加丛干中,初弗之觉。
老圃为余言,曩取斧柯者戕之,于兹五年矣。
迫视之,肤理预结,锯迹几漫,宜若是其既久也。
异哉!
此独何理然耶?
夫物之托于土者,禀或有异,如之两岐,谷之九穗,或殊本而枝连,或别亩而类合,发其根或得人物之状,辨其理或成字画之文。
神奇瑰怪,尚不可殚举,岂无自而然哉?
雷风之所动化,日星霜露之所感移,寒燠燥湿之所变迁,彼其巧妙功深,抑土之气实滋焉以成之者也。
今是干也,薪之偶未束耳。
阴阳造化,无所施其妙用,有槁而已。
而届兹严栗,万木雕脱之时,乃始津津然独叶其杪,是何耶?
余每至其下,未尝不徘徊注想,恨欲诘之而不可得。
然吾闻之,玉韫山辉,珠藏渊媚,虽神圣之所存,妙万物而不测。
昔定光佛现相兹土,灵异之迹特著。
今此棠正植其祠之前,岂此翁招泉涸溪、训槎剪石之馀戏耶?
命工图刻于石,置祠下,庶与诸灵迹并传不朽云。
宣和四年冬至,摄郡事延平廖某记。
大井记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五、《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七、民国《乐清县志》卷二
予始祖五代末自钱塘徙于温州乐清左原,迨今无虑二十房,虽吾庐世得先祖始卜之地,阅二百年矣。
家之东南有井焉,不知其疏凿之始,其深才二丈,方不踰丈,水清而味甘,寒于夏而温于冬。
至岁亢旱,他井皆告枯,兹独不竭,提罂而汲者骈集也。
大观间,吾家筑新门,遂徙旧门为井亭,作床以护之,植双桂于南北两旁,名其亭曰「投辖」,皆先人之雅致也。
宣和辛丑,魔寇犯境,吾庐数千百椽燎而为埃,惟是亭与门幸而独存,盖吾家遗迹也。
是井有三可书:当大父之世,乡人号吾居为大井头王家。
井非甚大而以大得名,以其大于他井也,非吾家大之,见大于乡人尔。
宣和壬寅,大父得疾服药,思鲫鱼,时方盛暑,不可遽致,先人忧见颜色,遂垂钓于井,获巨鳞。
予时年十有一,侍立井旁亲见之。
井初无鱼,先人素不善钓,盖孝感也。
绍兴癸亥,予辟家塾于井之南,朋友岁集焉,饮灌洗濯率资其利。
至庚午季夏,群臧夜汲,以有光告予,往视之果不诬。
尝作《井光辨》以识之矣,意谓鱼鳖之族鳞甲文理发光于夜,或螺胎蚌腹产珠以自照,然未可知也,必有博物君子辨之者。
是井有能大名,有孝感之异,有光辉之象,其可没而不书耶?
且三者皆予耳闻目见之实,非诞语也。
然是井可目曰大,曰孝,曰光,予独以大名之者,先吾祖也。
作《大井记》,六月二十六日书。
韦斋1124年 宋 · 罗从彦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豫章文集》卷一二、嘉靖《尤溪志》卷二、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九、《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七○、《古文渊鉴》卷五七、《南溪书院志》卷四、乾隆《延平府志》卷三八、同治《福建通志》卷一九、民国《政和县志》卷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
宣和三年岁在癸卯中秋朱乔年尤溪,尝治一室,聚群书,宴坐寝休其间。
后知《大学》之渊源,异端之学无所入于其心,自知卞急害道,名其室曰韦斋,取古人韦佩之义。
泛观古人有以物为戒者,有以人为戒者,所谓佩韦以物为戒者也。
人之大患在于不知过,知过而思自改,于是有戒焉。
非贤者孰能之乎?
予始以困掩未能遂志,因作舫斋陆海中,且思古人所以进此道者,必有由而然。
久之,乃喟然叹曰:自孟轲氏没,更历汉唐,寥寥千载,迄无其人有能自树立者。
不过注心于外,崇尚世儒之语而已。
与之游孔氏之门,入于尧舜之道,其必不能至矣。
夫《中庸》之书,世之学者尽心以知性,躬行以尽性者也。
而其始则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其终则曰:「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此言何谓也?
差之毫釐,谬以千里,《大学》之道「在知所止」而已。
苟知所止,则知学之先后;
不知所止,则于学无自而进矣。
漆雕开之学曰「吾斯之未能信」,曾点之学曰「异乎三子者之撰」,颜渊之学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而孔子与点,称颜回以庶几,盖许其进也。
此予之所尝自勉者也。
故以圣贤则莫学而非道,以俗学则莫学而非物。
乔年才高而智明,其刚不屈于俗,其学也方进而未艾。
斋成之明年,使人来求记于余。
余辞以不能,则非朋友之义;
欲蹈袭世儒之语,则非吾心。
故以其常所自勉者并书之,使人知其在此而不在彼也。
或曰:「韦斋之作,终无益于学也邪」?
曰:古之人固有刻诸盘杅,铭诸几杖,置金人以戒多言,置欹器以戒自满,圣人皆有取焉。
苟善取之,则韦斋之作不无补也。
祭吴守文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五
呜呼!
乙未之前,未堕胞胎,君奚为耶;
壬寅之后,谢去根识,又安归耶?
六十八年,幼界尘劳,迄如斯耶;
仕至一麾,奉极千金,竟何裨耶?
君子是亲,小人是疏,亦贤非耶?
所恨未逢,大善知识,挑发机耶。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益耘耔耶。
转脑回头,霜落果熟,香芳菲耶。
昔我诸君,《圆觉》、《楞严》,归程赀耶。
君函烈观,颇亦惊省,觉有兹耶。
目光萧萧,气息奄奄,还提撕耶。
惜不在旁,掇起精神,赠半辞耶。
岂君无朋,独我知君,天临之耶?
实之论,坦夷之度,书所贻耶。
君深感激,记此两言,著此心耶。
我在武林,君在江陵,盖斯时耶。
两言虽微,万善繇兴,毋相嗤耶。
如君为人,匪微此土,举世希耶。
恨无知音,洞见幽境,为发挥耶。
安用发挥,他有一转,寄所思耶。
度君未辨,拔出苦轮,自在飞耶。
十类殊品,三类最崇,其中栖耶。
文者弗悖,明者弗惑,达弗疑耶。
择一而处,与七相离,亦岂卑耶?
身异性存,孤出洪川,抑有期耶?
忍泪彻声,君其知耶,其不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