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推诚保节忠亮翊戴功臣建雄军节度晋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晋州诸军事晋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食邑七千九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穆武高康王神道碑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六、《华阳集》卷四九、《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九
熙宁九年七月壬申,臣圭奏事殿上。
皇帝曰:「朕奉承圣序,方以天下致养于皇太后,而外家赏赐官爵,未尝辄有所加。
朕每兴言禁中,太后数不许。
尝考《国史》、《实录》,见高氏之世次,惟烈武王有子十四人。
其长康王,于太后为大父,历事三朝,出征入卫,有夙夜之劳。
王葬有年矣,而谥未告其第,碑未刻其阡,朕甚悼之。
今特赐之谥曰穆武,其为朕作康穆武王之碑,庸称所以推崇太后祖考之意」。
臣圭谨按,王讳继勋字绍先,自冀国公去濠适亳,三世为蒙城人
王生亳之谷阳,少学兵法,好将帅之节。
雍熙三年,以父任为右班殿直,迁西头供奉官
王仪状动人,太宗召问其家世,擢寄班祗候,再迁内殿崇班,为西京陕孟怀虢路都巡检使
时有群盗保聚山川,吏久不能捕,王使勇士衷甲饰辎重,诱之轘辕道中,贼皆就擒,由是知名。
咸平三年王均益州反,以崇仪副使益州兵马都监提举诸州军巡检事。
招安使雷有终以卒五百人授王,攻东郭二门未下,引兵与贼战弥牟塞,其众大溃,追击至嘉州界,生擒贼百馀人,获伪造黄伞、金涂枪而还。
有终益以精卒复攻二门,下之,贼退保子城。
王大建麾帜城上,诸将知已拔城,于是有终进薄天长门,贼更出拒战。
时会莫,有终曰:「贼军乡罢,急击之,可有功」。
王乃从数骑往驰贼陈,身被数创,血溃甲缕,马中矢死,复更马以战。
入内都知秦翰以兵援,贼知不可拒,还走入城。
王开围纵之,遂夜遁。
翌日,王率有终抚循城中,封府库,敕所部秋毫无犯。
既诛,天子赐书褒谕。
于是以定蜀功,进崇仪使
方王拔城,适有中使密传诏曰:「今贼婴城自守而久未下,外暴官军,内敝百姓,顾其策安决?
若纵之使跳去,彼乌合之众,安能久伏林莽乎」?
败,正如圣略所出。
居亡何,贼党杨承海、谢才晟复收馀众保岩谷中,数招贷之不出。
又以为绵汉剑门路都巡检使
王乃募里中恶少年,辄伺知贼动静。
一日,徒步领轻兵驰历阻险,径贼所匿处,贼不谓王之至此也,方解衣自如,莫知计所出。
王手格杀数人,馀麾众尽缚之,蜀为之无盗。
在蜀有威名,号神将
峡路兵马钤辖
还朝,陈用兵出入奇正之要,真宗以为能,改洛苑使、并代路钤辖
景德元年契丹河北,分兵入河东
王至岢岚军,遇敌五万众陈于草城川。
王与知军贾宗登山上望敌军,谓曰:「敌虽众,而鼓噪不成列,将无人也。
我领骑兵三千,虽不足与战,候敌南去,当临隘出奇以要击之。
彼前不得战,退不得还,子可悉众左右乘之,必大乱」。
已而王果得所欲,追杀至寒光岭,斩首及自相腾轹以死者万馀人,焚车帐,获马牛橐驼器械盖数万计。
天子复赐书褒谕,迁弓箭库使荣州刺史
是岁,朝廷与契丹约和,烈武王有大功于澶渊
明年,为麟府路钤辖
河外环列亭障,而宿兵多转饷给军,间为敌所钞。
王移军㧖兔毛州,以断敌窥,而军食滋不乏。
契丹新遣使朝京师,以知瀛州
王虽以武功进,而天资达于政事。
始至州,凡所设施,严而不烦,老吏缩手不敢肆。
属岁大饥,谷价翔起,即召诸里富人谓曰:「今半境之人,将转而入之沟壑。
若等家固多积粟,能发而济赈之,若将济州将之命」。
于是皆争出,王亦以其直予之,蒙活者万馀人。
明年,岁物丰美,有甘棠连理者四本,郡人相与诣阙上其图,诵王德政,求刻石。
王奏止之。
内藏库使宫苑使
奉使契丹,其国人见王为人英伟,且知故烈武王之子,莫不加惮之,至不敢仰视。
还知定州,徙延州冀州,又徙贝州
乾兴元年,复知瀛州,徙雄州
是岁,契丹燕京,大纵猎涿、易之野,忽候骑报敌将大入,缘边皆饬为备。
王独示之以无事,徐曰:「敌岁赖汉金缯,当内计利害,无敢轻出兵」。
已而果然。
渤海之畔贼者,群剽两界中,传信相惊恐,王因戒边吏毋得辄往捕,第驱之,令远去。
故终王所临,寨下无生事。
又历东、西上閤门使、昭、陇二州团练使,遂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连州防禦使,又知瀛州
于是吏民无幼艾,皆鼓舞王之旌下。
曰:「不意三见我公之临也」。
渭州
在渭三年,客有献计者曰:「河南之人思汉久,以王之善用兵,千载之功可就也」。
曰:「我持守方隅,幸而亡犬吠之警,乃敢为边生患邪」?
辄就遣之。
更步军、马军殿前都虞候,拜步军副都指挥使邕州观察使,入宿卫
踰年,愿复守边,为镇定路马步都总管威武军节度观察留后
天圣十年,制授马军副都指挥使保顺军节度使。
明年,移节昭信军,为章献明肃太后山陵、章懿太后园陵都总管
明年,以老上章乞骸骨,不许。
它日召见便殿,给一子扶,俾勿拜。
自陈:「少起兵间,未尝以身自爱,今年老被病,敢茍生以顾禄乎?
愿陛下爱怜之」。
于是听罢典军,以建雄军节度使滑州
王虽老,犹遇事精明。
方河怒啮堤,王一夕坐堤上,调揵薪兴筑,而河怒为止,滑人每过其堤而思之。
王年七十六,是岁景祐二年,以七月二十七日薨州之正寝。
仁宗恫悼之,为辍视朝一日,赠太尉,驰使护丧西还。
其年十月二日,葬开封府开封县吹台乡建邑之原。
王忠慎有知略,临机不轻发。
尤善御军,得士卒死力,故以少击众,未尝不有功。
其治民期尽人情之曲折,而略于用刑,今犹爱思之。
初典禁兵,捧制书泣下,谓诸子曰:「尔祖有大功朝廷,典此职几二十年矣,未始有过失。
我何功之有?
尔曹念所以报国,惟有忠孝一节尔」。
家故宗族蕃,则推心爱睦之,其赒冠昏丧祭无不及。
曾祖霸,赠尚书令密国公。
祖乾,赠尚书令冀国公
父琼,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卫王烈武其谥也。
母李氏,魏国夫人
元配康氏,唐国夫人
继室郭氏,陈国夫人
王氏,周国夫人
子男六人:长遵度,故西京左藏库副使
遵范,故右侍禁閤门祗候
次遵甫,故北作坊副使,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武功郡皇太后之父也;
次遵约,故文思副使
次遵宪,故供备库副使
次遵揖,故左班殿直
女三人。
孙,右班殿直士先等十六人。
曾孙,右侍禁公景等二十四人。
四世孙,右班殿直世祚等六人。
臣圭既述王碑而工未就,乃八月庚戌皇太后中使趣其文蚤上。
且闻天子有诏,赐碑铭曰《克勤敏功钟庆之碑》。
臣圭曰,高氏之兴,自烈武王,有幽、澶之功;
至王,西定蜀,北战寒光岭,为国捍患,亦未尝妄杀。
惟阴施之及人者深,故天发有来,右我圣后,保翼天子,以母临天下。
则其所以追念王之前劳而褒大之,岂与夫两京外家恩泽富贵之儗哉?
王之子孙,维孝维,蝉联曼衍,而不可穷。
今之为世家言者,高氏盛矣。
铭曰:
蒙城之高,世则崛起。
衔训自王,奋岂不伟!
薅蜀燹贼,禾黍被野。
四方既平,泽及牛马。
豹尾神旗,以长六军。
历临八州,有惠在民。
岂无虎臣,为国爪牙。
嶷嶷维王,能世其家。
王发多祥,聿及神保。
神罔不怀,使王寿考。
诞钟圣孙,以母天下。
思媚周姜,京室以化。
后未胜衣,顾王犹在。
身履至尊,终念王爱。
帝亲母家,一门三王。
子孙祁祁,申锡无疆。
谁言恩腴,莫非外戚?
人孰望王,世载乃绩。
宣王碑,天子有命。
万纪犹新,用宏兹庆。
高丽世次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一、《元丰类稿》卷三一、《曾文定公集》卷一
高句骊,其先出夫馀王,得河伯女,因闭于室,感日而孕,生朱蒙。
及长,夫馀之臣谋杀之,朱蒙走得免,至纥升骨城居焉,号高句骊,因以高为氏。
朱蒙死,子如立。
死,子莫来立汉武帝元封四年,灭朝鲜,置玄菟郡,以高句骊为县,属之。)
驺立(史失其世次。王莽时,发高句骊兵伐胡,不欲行,遂皆出塞为寇,归咎于驺,严尤诱而斩之,乃大悦,更名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
光武建武八年,高句骊遣使朝贡,复其王号(史不著其名。)
莫来裔孙宫立(殇、安之间寇辽东。)
宫死,子遂成立安帝建光元年也。)
遂成死,子伯固立(《北史》云:「宫死,子伯固立。」)
伯固死,子伊夷模立。
伊夷模死,子位宫立。
位宫死,元孙乙弗利立(频寇辽东。)
弗利死,子钊立,安立(史失其世次,而云:以高丽王安为平州晋孝武大元十年也。)
钊曾孙琏晋太武时,始遣使者,诣安东奉表。)
死,孙云立后魏孝文太和五年也。《南史》云:「死,子云立。」)
云死,子安立后魏宣武神龟中。)
安死,子延立。
延死,子成立。
死,子汤立。
汤死,子元隋开皇大业中,皆伐之。)
元死,弟建武(建武之立,隋末也。唐高祖武德中,拜辽东郡。)
建武死,弟之子藏立(建武为盖苏文所杀,更立建武弟之子藏为王,自为莫离支专国,犹唐兵部尚书中书令之职。贞观十八年李绩伐之。十九年太宗亲征。高宗龙朔元年,遣任雅相以三十六军,水陆分途,观高丽之衅。乾封三年李绩扶馀城总章元年李绩平壤城,执藏,收其地。盖朱蒙至藏,有国九百年矣。)
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武后圣历二年也。后稍自为国,至元和末,遣使献乐工。)
同光天成间,高骊国王高氏,累遣使朝贡(唐末,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同光后唐庄宗时。天成,明宗时天德元年长兴二年,二百六十四年,通上九百年,计一千一百六十四年。)
高骊国王王建立明宗长兴三年权知国事王建遣使朝贡,明宗拜为王。)
建死,子武立。
武死,子昭建隆三年四年开宝五年,来贡。)
昭死,子胄立开宝元年太平兴国二年三年五年六年,来贡。)
胄死,弟治立太平兴国七年九月,遣使来贡。制以治为王。九年端拱元年,来贡。淳化二年,遣使求印经,诏赐之。四年,又来贡。五年,来乞师,优诏答之。)
治死,弟诵立(诵初立,遣兵校徐远来候朝廷德音,久不至。咸平三年,其臣吏部侍郎赵之遴命牙将朱仁绍至登州访之,州将以闻,召见仁绍,回,因赐诵钿函诏。六年,来贡乞师,优诏答之。)
诵死,弟询立。
按:大中祥符七年天禧元年五年天圣八年,来贡。
尚书工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狄公神道碑治平元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一、《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九、民国《禹县志》卷一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狄氏故并人,唐武后时,有以谅直至宰相者,有功中宗以及社稷,是为梁公。
公,梁公之十四世孙也。
讳棐字辅之
曾祖曰崇谦,连州桂阳县令
祖曰文蔚全州清湘县
考曰希颜徐州录事参军
及公贵,赠录事君至兵部尚书,而公母李氏封陇西郡太君
盖梁公之后,有兼谟者,亦有名迹,至大官
其后禄仕不终,然寖微弗
及公,乃以行能为时用,出使入侍,终尚书工部侍郎、直枢密学士,天下称为善人长者。
公少孤力学,中咸平三年进士甲科
其官,自大理评事,历大理寺丞殿中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员外郎祠部刑部郎中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其职,自直昭文馆,历龙图阁直学士
其初任知袁州分宜县,后尝知开封府司录通判邓州成都府,为开封府判官,使京西成都府路转运,又使制置江淮荆浙,再判吏部流内铨,知审官院,知壁、广、滑、魏、随、陕、郑、同、扬九州,河中、河南二府
其知陕州河中府,以赵元昊反,择西方守吏。
其知随州,则坐在魏时军事有骄不逊者不即治。
其知扬州,则不及赴,而卒于京师
庆历三年二月十七日也,享年六十七。
公惇厚笃实,未尝妄言笑,虽有喜愠,未尝见色,终身不言人过恶。
南海,所赍无南物。
在陕中,贵人有力者言,将援公于上,公为不闻,接以它语,退而叹曰:「吾束发至此,得爵禄皆以义,可以老而自污邪」!
盖其廉如此。
其治民,出于宽仁不忍,虽以此尝得罪,然自若,弗悔也。
当时士大夫闻其死,多叹惜。
累阶至中散大夫,勋至上柱国,爵至山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一百户,食实封四百户。
夫人武城县君路氏,左司谏知制诰振之女。
初,公以布衣见路公,路公即誉公文学行治,妻以其子。
生六男子:遵道、遵度、遵礼、遵悫、遵路、遵彝。
遵度当天圣初,善为古文,志义甚高,尝为襄州襄阳主簿,不幸早死,君子莫不伤之。
遵路为太常寺奉礼郎,与遵道、遵悫、遵彝,亦皆早死。
遵礼今为尚书虞部员外郎
六女子:嫁卫尉卿王罕卫尉卿魏琰枢密直学士何中立尚书驾部郎中王信民,二人早死。
狄氏当五代之乱,占潭之湘潭,至公始葬武城君于许州阳翟县张涧里,故以公合葬。
葬以庆历五年
既葬二十年,而遵礼来求铭文,刻之墓碑。
铭曰:
维狄先公,开号于梁。
扶国举帝,仁柔义刚。
施垂子孙,禄不旷仕。
历世十四,循吏
内行振振,恕以与人。
无恚无忌,考终厥身。
阳翟古墟,有幽新里
铭诗不磨,彼石之视。
尚书驾部员外郎曹君墓表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彭城集》卷三六
君姓曹氏,名宪字正叔,其先赵人。
君少通三《礼》,未冠,学者从之常数十。
性温厚,疏财尚气节。
武善射,尝行道遇盗,却,张弓誓之,植梃路旁,叱盗视我,一发仆梃,群盗惊走。
契丹犯边,至赵郡
君自田间载谷粟,入保郡城。
虏众攻之,君转战行间,丁壮多伤。
君弃谷粟,载伤者,遂皆免。
咸平三年,以三《礼》举中第,调大名府安县主簿
父忧,去。
终丧,调正定府司法,更德州安德主簿开州开江
人疾病,不知医药疗治,祠鬼神求佑助而已。
君为出私钱市药剂,有病者辄遣吏烹煎临饮之。
民初强从,既稍有瘳,全活者十七八,于是开人始知信医药云。
真宗皇帝择选人可为职事官者,君应选,择为澶州观察推官
其治以廉干闻,监司交荐之。
大理寺丞、监冀州清酒。
课最,迁太子中舍、知祁州鼓城县事、改殿中丞
母忧,去,庐于墓侧,负土为坟,手植松梓。
服阕,知正定府真定县事。
君从弟利用,为枢密使、兼侍中,侍权当朝。
将行,君为侍中言思止足,计不能用。
君至真定二年,侍中竟以罪贬,君亦坐左迁,监黄州团风镇税。
侍中思君言,未尝不泣下。
侍中贵盛时,亲故多藉其势以得宠荣,及其窜逐,众知其冤,莫有言者。
君独数上书为之辨雪,人以是称之。
明道初,君复官知筠州新昌县事,迁国子博士
汎恩,改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陈州事、转比部、徙鄂州
遂以驾部员外郎致仕,居于宛丘
凡九年,以寿终,享年八十六。
先一岁,自卜墓地于宛丘县友于乡潘仁里葬焉。
君两娶,皆孙氏。
后夫人封寿光县君进封乐安
四男子。
长曰冲,举进士,早卒。
次曰振,今为比部员外郎通判亳州
次曰抗,亦举进士
次曰握。
以子贵,累赠刑部侍郎夫人封万年县太君
祖讳贵,左侍禁
父讳珣,太子中允,赠职方郎中
始君之贰陈州,政事见纪于民,至今称之。
而子孙遂为陈人。
比部君欲振揭遗美,表而铭之,使乡人过而知加礼,至于后世不忘也。
亟使来请,乃为诗曰:
曹君官陈,民颂其美。
君亦爱之,去其乡里。
告老来归,遂为陈人。
实有田庐,处其子孙。
眉寿永年,致政逮久。
爰归其藏,曰君所有。
惟君可纪,民所能识。
勒铭表功,载之来裔。
奏请四皇后庙升祔状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九、《无为集》卷一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
右臣先曾上言,伏为皇后庙四室,第一室孝惠皇后贺氏,第二室孝章皇后宋氏,第三室淑德皇后尹氏,第四室章怀皇后潘氏。
孝惠皇后太祖首纳之后也。
淑德皇后太宗首纳之后也。
章怀皇后真宗首纳之后也。
并遇初潜,嫔于帝室,正位乎内,至化所基,生享礼封,后行追册。
孝章皇后在太宗之朝已母仪天下,及太宗即位号曰开宝皇后
以上四后顺德徽音,见于彤史
奉安别庙,荐享有常,升祔之仪,久而未讲。
每遇禘祫,则迁神主,设席于太庙本位、帝主、后主之次,虽云合食,其实异牢,礼意人情,有所未尽。
或者以谓孝惠、淑德、章怀三后生无尊称,殁加盛礼,难以升祔太庙。
臣谨按《国朝会要》、《礼阁新编》所载,懿德皇后符氏,开宝八年崩,亦在太宗登极之前。
至太平兴国二年,方行追册,今已升祔太宗室。
况又孝章皇后在太祖之朝已正中壸而母仪天下乎?
伏请比用懿德皇后礼例,升孝惠皇后孝章皇后祔于太祖皇帝室,升章怀皇后祔于真宗皇帝室。
所贵严升配,正始人伦,推广孝思,风化天下。
奏入已久,未蒙付外施行。
今伏见慈圣光献太皇太后上仙,山陵有日,陛下以嫡孙号慕过哀,外示易月之文,而实遵三年之制。
谓园陵有所谦抑,故隆以因山;
谥法未足形容,故增以四字。
权宜祥禫之服,却而不御;
公卿群臣表章,七上而始得。
瞻望更朝,又表章五上,然后勉从正殿之请。
每降手诏,发扬太皇太后仁圣功业,莫不出于至诚,感动天地。
自载籍以来,天子孝德未有过今日也。
将来九虞礼毕,则崇配于仁宗室。
臣愚不避诛殛,再敢上浼天听,伏乞陛下扩充不匮之心,等而上之,至于祖宗后庙,因慈圣光献崇配之日,升孝惠孝章、淑德、章怀四后神主祔于太祖太宗、真宗祏室,断天下之大疑,正宗庙之大法,以垂永久,不胜至愿。
其升祔昭穆,准淳化元年敕,宜依旧懿德皇后在淑德皇后之上;
咸平三年敕,孝章皇后宜在孝惠皇后之下。
祥符五年敕,禘祫之日,孝惠孝章、淑德三皇后神主,祔飨于太祖太宗本室,次于正主。
祥符六年,言者请以元德皇后神主升祔在懿德皇后之上,真宗诏曰:「载念尊亲,盖惟极致。
在乎陟降,非敢措辞。
惟以祔庙之岁时,用为合享之次序,宜恭以元德皇后神主祔于明德皇后之次」。
至庆历五年,言者请以章懿皇后序于章穆章献皇后之上。
仁宗诏曰:「祗览祥符之诏,深原文考之旨,极意尊亲之际,重形陟降之辞。
故以祔庙之岁时,用为合享之次序。
义无差别,情无重轻。
恭依礼官所议,奉章献皇后章懿皇后序于章穆之次」。
是至庆历祀仪,凡行禘祫,皇后神主并设席于太庙本位、帝主、后主之次,永万世不易之典也。
如蒙允臣所请,其升祔昭穆,即乞依三朝诏旨及庆历祀仪、熙宁祀仪施行。
谨具奏闻,伏候敕旨。
南阳主簿黄梦升配温夫人墓志铭元丰六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八、《山谷全书·别集》卷一○
夫人太原温氏,南阳主簿梦升之配也,年若干,归于我家。
事尊章应礼,在等夷不争,接幼少慈惠,遇使令款曲。
梦升豪气藐四海,下笔成文章,贯穿百家事,辞妙见万物情状。
南阳时,自以身与阘茸俯仰,心琰如含饭欲哕。
平生与欧阳文忠公友善,而文忠公谴逐,奔走夷陵乾德间,不能有益,梦升徒呴沬相哀。
阳夏谢希深来守邓,叹赏其才异甚,纳以礼意,梦升亦自以得知己,晚方尽书平生所为文归之。
不幸希深下世,梦升怀稿书火于柩前,哭不任其声。
数日梦升亦捐馆舍,享年才四十二。
夫人怀保抱携,归葬故郡。
艰苦淡薄绵四十年,无以家而不愠,若将坠而不悔,及见子庾、孙公器登仕籍而终。
其生以咸平庚子,其没以元丰癸亥
子男四人:齐、敦、庾、燮。
敦早世,庾假承务郎
女二人:嫁通直郎余亶、试将作监主簿南宫日休。
孙男十人:公器宣德郎、知衡州常宁县
公才、公概、车公、范轩、公弼、公介、公准皆读书。
女若干人。
夫人家鄂之崇阳,父讳可贤,梦升讳注
没之岁某月某甲子,兆于巉田之吉卜。
叔父谓某曰:「吾与庾、燮、公器等,谋铭先夫人,莫宜于汝」。
某哭再拜而铭。
铭曰:
百夫之雄,愤世而倾,弃捐嫠婴。
惠柔之嫠,雏养怀绷,迄观厥成。
终没吾世,不怼不侵,以好其德音。
筑丘巉田,其原膴膴,安乐永久。
当身不雠,福禄在尔后,万家置守。
谓我不信,迨其兴也,则莫余敢侮。
宋赠卫尉少卿黄公墓志 北宋 · 朱戬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公姓黄,讳振字仲骧
自曾大父惠徙暨,大父褒、父胜家素封。
公生而警悟,及长,贯通经书,尤重寒微之士。
三衢刘仲章钱塘叶之奇、同郡齐唐辈邂逅相遇如素交,且率之家居,赒以日用,始终无吝颜。
后皆为闻人。
又轻财好施,念贫民难于遍及,特建高楼,日登以眺村落,不举炊者遗之粮,寒无衣者遗之衣。
其妻仁寿夫人刘亦出嫁资置义庄,以岁入罄济族党之不能婚葬者,乡族德之,爰名其楼曰「望烟」,庄曰「仁寿」。
康定元年,陕右用兵,诏天下有平戎策者上之。
长子宋卿献十策阙下,召试学士院,累官至比部员外郎
赠公卫尉少卿祀乡贤
夫人刘赠仁寿县
次子舜卿正议大夫,三子晋卿召试不就。
孙男十一人,庾、充、育、雍、钺、永、革、赓、序、侃、均,有中进士第者。
曾孙二,无慝、日新,元符三年庚辰同登进士
而曾孙之森森在目,学业有成者,未有艾也。
宁非公与夫人厚德有以致之欤?
公生于咸平三年庚子九月二十一日,卒于熙宁十年丁巳五月六日,享寿七十有八。
葬四十一都下碧山仙人跷足形。
夫人后公五年卒,别葬金鹅山之原。
按:光绪《诸暨县志》卷七,宣统二年刻本。
宋穆武高楚王绘像记元祐三年 宋 · 李之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八、《成都文类》卷四五
楚王高氏讳继勋字绍先谥穆武太皇太后之大父,烈武魏王讳琼之长子。
世家谱系、始终德业,具载国史,见于御篆《克勤敏功钟庆之碑》。
兹举其略:真宗咸平三年,逆卒王均益州乱,王以崇仪副使益州兵马都监提举诸州军巡检事。
招安使雷有终以兵五百人授王,攻东郭二门,未下,引兵与贼战于弥牟寨,其众大溃。
追击至嘉州界,生擒百馀人,获伪黄伞金涂枪而还。
有终益以精卒,复攻二门,下之。
贼退保子城,王大建麾帜城上,诸将知已得城,于是有终进薄天长门,贼更出拒战,时会暮,王谓有终曰:「贼军乡罢,急击之可有功」。
王乃从数骑往驰贼陈,身被数创,血渍甲缕,马中矢死,更马以战。
入内都知秦翰以兵来援,贼知不可拒,还走入城。
王开围纵之,遂夜遁。
翼日,王率有终抚循城中,封府库,敕所部,秋毫无所犯。
既诛,天子赐书褒谕,以定蜀功进崇仪使
方王拔城,适有中使密传诏曰:「今贼婴城自守而久未下,外暴官军,内乏百姓,顾其策安决?
若纵之使跳去,彼乌合之众安能久伏林莽乎」?
败,正如圣略所出。
居亡何,贼党杨成海、谢才晟复收馀众保岩谷中,数招贷之,不出。
又以为绵、汉、剑门路都巡检使,乃募里中恶少年,辄伺知贼动静。
一日,徒步领轻兵驰历险阻,径所匿处。
贼不意王之至也,方解衣自如,莫知计所出。
王手格杀数人,馀麾众缚之,蜀为之无盗。
王在蜀有威名,号神将,黄发之老,犹能详道,畏爱威德,迨今不忘。
惟蜀之风,尊贤贵长,凡官守代去,必请绘神表,以永瞻敬,故王之弟崇仪副使继宣为兵马都监閤门使继元为本路兵马钤辖,侄供奉官遵裕走马承受公事孙庄宅使士言为两路兵马钤辖,皆图形于成都寺观;
独王阙焉,岂以扰攘方定,而未遑及是耶?
元祐戊辰,王之孙士敦以閤门通事舍人钤辖两路兵马。
至之日,首访耆旧,求拜王像而不得,怆然感慕,出家庙真容,写于安福寺正法禅院,见索鄙文,以志本末。
噫嘻!
王雄毅劲果,血甲犯陈,奋扬天威,震荡坤服,而贼以之平。
盖激发忠愤,以成武功,人更生,有大惠矣。
王之孙又欲论撰祖德,章示远裔,使知朝廷命将必择智勇,人臣报上决尽死力,故戡定寇难,所向无不克,彼勇暴者其敢侥倖而萌逆节乎?
此广考严亲,而民用警惧,可为万世戒,止患未形,于义岂不韪哉!
忠与孝人所耸闻而乐道,顾虽浅陋,而不敢辞已,辄叙其事,而继以诗曰:于显穆武,奕世多绩。
克嗣先烈,竭忠奋力。
躬犯行陈,贼均之乱,讨平惟亟。
宣振国威,惠此梁益。
功成去久,孝孙至止,追怀感恻。
爰择净刹,图真素壁。
英气生动,桓桓之风,尚形于色。
邦人仰瞻,进退祗惕。
思恩厚,孰敢犯顺,凶悖潜革。
永靖厥后,王之馀泽。
合格举人有权要亲族合具闻诏绍兴二十六年六月八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三○、《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三○(第五册第四三○五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三
贡院遵依咸平三年三月诏旨,所试合格举人内有权要亲族者,具名以闻。
东宫故事十四首 其二 二月二十三日1177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三朝宝训》:真宗咸平三年,对太子太师张永德崇政殿,自午至未,复数刻罢。
某闻唐宗之盛莫如三宗,考其致治之由,皆以亲近文儒、勤询政事为本。
太宗之为秦王,开天策府,置官属十八人,分为三番,更日宿直,朝谒之暇辄讨论文籍,或至夜分乃寝,故能成贞观之治。
其后有若明皇,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或修书,或侍讲
当时有以为无益徒费者,张说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
上重其言,故能臻开元之盛。
又其后有若宪宗,尝与宰相论治道于延英,日旰暑甚,汗透御服。
宰相恐上体倦,求退,上留之曰:「朕入禁中,所与处者独宫人宦官耳。
乐与卿等且共谈为理之要,殊不知倦也」。
故能致元和之功。
逮我真宗安平之运,守盈成之业,方且不自满假,勤于询访,引对旧臣,至移时而未已,视唐三宗可以无愧
咸平之政度越有唐,岂无自而然哉!
东宫故事十七首 其十七 五月七日1180年5月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真宗咸平三年御便坐,命翰林侍讲学士邢炳讲《左氏春秋》,侍读预焉。
时初置讲读之职,至五年讲毕,宴近臣于崇政殿,赐袭衣、金带,加器币,仍迁工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
某谨按《国史》,咸平三年真宗皇帝即位尚新,北则契丹入寇,西则李继迁未平,西南则王均僭号于成都,羽檄交驰,日不暇给。
当是时,议者必以选将练兵为亟,而指崇儒重道为迂。
帝独不然,方且初置讲读之职,博延儒学之士,是岂急其所当缓,缓其所当急哉?
盖以攘戎狄在乎修政事,修政事在乎正心术,正心术在乎明道德。
未有道德既明而安强之威不成者也。
惟帝天纵将圣,有得于此,故日命邢炳等讲《左氏春秋》,才二三年遂至终篇。
又两年而北戎入寇,车驾再幸澶渊,射杀贼帅,虏众狼狈宵遁,卑辞请和,太平之功自此而定。
然则帝王讲艺论道,岂专为文治而已,其亦立武事之本欤(《承明集》卷九。)
与世:原倒,据明抄本、四库本乙。
乞放身丁钱劄子1194年10月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止斋先生文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真宗实录》:大中祥符四年秋七月壬申朔诏曰:「朕临御万邦,厉精庶政。
一夫不获,尚切于忧劳;
九赋用均,唯思于宽简。
惜其物力,以厚民生。
眷惟浙江之区,介彼东南之域,而自祖宗恢复,声教诞敷。
去率敛以居多,俾乐康之斯洽。
洪惟利泽,已浃编氓。
然计口算缗,尚存于伪制;
治财吝纳,仍限于岁输。
特俾蠲除,式申旷荡。
两浙福建荆湖南北路身丁钱,并特除放。
如有元以钱折征物色,亦与除放(自「如有」以下十三字,据福州法册添入。)」。
凡岁免缗钱四十五万四百六贯。
身丁钱,不知所始,臣伏读御札,则知其为东南伪制也。
本朝六路次第归化,所以加惠之者甚厚。
往者妇人有之,至淳化三年(见十月四日琼州敕。)
寺院行者有之,至咸平五年(见七月四日两浙福建路敕。)
摄官有之,至至道二年(见正月十五日广南敕。)
盐亭户有之,至太平兴国元年(见九月福州路敕。)
赁舍寄住者有之,至咸平六年(见四月二日广州敕。)
死丁自咸平二年始与除放八月二十日、明、、台、、秀、苏、湖十二州敕。),逃丁自咸平四年始与检阁(见七月十一日荆湖南、北路敕。)
又伪命日,如福州每丁三百二十五,自太平兴国五年定纳钱一百七月高象先奏请。)福州长溪有温、台等州投过一千七百馀户、二千馀丁,每丁亦三百二十五,自景德二年定依温、台州,见纳钱二百五十四月二十日刘炤奏请。)
苏州每丁纳米,自淳化五年定纳钱二百(见八月十七日苏州敕。)
睦州每丁六百九十五,处州每丁五百九十四,自咸平三年许将绢折纳五月二十三日两浙路敕。)
抑见伪制各出一时,颇亦不等。
前后敕命,大抵多者使寡,难者使易,不宜有者使无。
而诸国苛歛,渐趋于平。
至是乃一切蠲去,与民更始。
天圣间侍御史章频言:「先帝除放伪命身丁,东南之区,圣德所被,十六年矣。
放过钱七百馀万贯,而军国之须,不闻申匮乏」。
可谓至论!
然臣又按《实录》,明道元年三月两浙转运司言:「大中祥符五年已放诸路身丁钱,而婺、秀州尚输如故」。
乃蠲除之。
蔡襄亦尝言:伪命日,诸州各有丁钱,唯漳、泉州兴化三郡折作米七斗五升。
真宗皇帝哀矜困穷,蠲放两浙福建身丁钱。
其时漳、泉、兴化是亦丁钱折变作米,无人论奏因依,遂至先朝大惠不及三郡。
以此见祥符放丁溥及六路,其间犹有至今输纳者,皆府县占吝,奉行不虔之故。
推而广之,宜在今日。
恭惟陛下仁圣在上,轸忧民瘼,欲省赋甚矣。
间者断自渊衷,量减折帛之估。
有司以阙经费为言,其议遂寝。
以臣愚见,折帛固宜减,不如身丁切于穷民。
且其为钱,视祖宗折帛之估才十之一;
而其为丁,视纳折帛之家殆累数万缗。
陛下寻祥符之诏,断而行之,幸甚。
赐名清湘书院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洺水集》卷八
真宗朝,张公景状柳公开之行云:「公少诵经籍,天水赵生老儒也,持韩退之文百篇授公,曰:『质而不丽,意若难晓,子其详之』。
公一览不舍,叹曰:『唐有斯文哉』!
因为文直以韩为宗,且名肩愈字绍先」。
又曰:「公生于晋末,长于宋初,扶百圣之大教,续韩孟而助」。
兵部侍郎王公祜得公书曰:「子之文出于今,真古之文也」。
兵部尚书杨公昭俭亦曰:「子之文章,世无知者已二百年矣」。
然则公之道韩公之道也。
公在先朝,一时群贤尊慕如此。
按公以开宝六年进士第,张公作行状乃咸平三年,而公序韩公集有曰:「予读先生之文,年十七,今凡七年」。
然则在国初固已得韩集,去穆公脩时已数十年矣。
欧公苏公轼更出其后,而欧公略不及之,乃以为天下未有道韩文者,何也?
范公仲淹作尹公洙集序,亦云:「五代文体薄弱,皇朝柳仲涂起而麾之。
时人专事藻饰,谓古道不适于用,废而弗学者久之。
师鲁伯长欧阳永叔从而振之,由是天下之文一变而古」。
读范公此序,则韩之道始发于公,而尹公、穆公、欧阳公皆继公之绪亡疑也。
夫如是,则洗西昆之陋而上承六艺之统,使我宋文体陶育大醇,公之功实在诸儒之先。
初,公刺史全州也,作堂湖山,遐迩来学,亲为指授。
迨今全人师慕如新。
前牧守监司白鹿故事,乞名书院,亡虑十数,史君杨侯苦请尤切,率尼未下。
宝庆改元,程侯典州事,显述颠末,复请于朝,朝廷下仪曹
某时待罪春官,与尚书郎刘致一合词于朝曰:「三代盛时,天下之学不一,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盖不止天子诸侯之国有学而已。
所以本朝庆历既令天下州军咸立学,又令天下小县皆得立学,此正三代多设学校之意。
况道以文而后名,以道而为古,柳公古文之倡,实有功于斯道。
今若效濂溪东湖,令本州揭榜,仍拨隶州学,一等教养,于理为顺」。
丞相是之,曰:「此郡所当言,而朝廷所当行者」。
亟言之,即日报可,名以清湘书院,且俾郡博士兼领之。
成命初传,儒绅欣跃,斯文所系,油然有光。
虽然,韩之道更四百馀年,至公始振,公之学又二百馀年,迨今始彰。
然道无古今,人无先后,而显晦则有时焉,天也。
今全之士既喜公之教行于时,则当推公之道垂于后,必也。
顺彝则,察纪叙,哜嚅道真,经纬谟雅,则公之泽庶乎亡涯,而上之赐庶乎不虚。
矧尔贤侯崇其庐,丰其租,俾尔多士休佚以养其气,餍沃以厚其学,发之而为词章,充之而为气节,大之而为功业,其又可量邪?
侯以纪事书扁为属,亡何,持宪节广右,扁已揭,记镌未遑也。
嗣守赵侯必愿,忠定丞相之孙,学与行世其家,故下车首锓之。
又前守林侯岊亦尝即其地作新书堂,是皆有志斯文者。
呜呼!
是事更数守,历数十年乃克备,岂惟全士之幸哉!
上下湘江儒馆相望,之道浸昌矣。
方氏仕谱志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铁庵集》卷三七
闽第进士欧阳詹始,昌黎语也,唐史因之。
然前一年有林藻矣。
林、欧俱莆人,是时莆特清源一属邑耳,而擢第为七闽的,后百年间联翩不绝。
唐季,吾方氏始来。
值五季世,士堕在偏方,不得策名上国者馀四十年,故方未由是选者。
宋兴二十年矣,遐陬僻壤,争相贡士,以与中州之士并驱而先,而莆以未克还职方,独不得贡,士气郁甚。
太平兴国三年,陈氏奉版籍以归,莆升为郡,士气百倍,预选者有人,天下之视莆隐然若一大都会,吾长官子孙亦可以备磨砻振迅,出为世用矣。
独以庙学未立,无师承,为郡阙典,秘监之子仪以布衣间关万里,俯伏阙庭,慷慨上书,名动京师
咸平改元有诏立学,仪倾家赀以助,族人从之者翕然,河南氏之气始吐。
二年,仪与弟能、从子慎言始克举茂材京师,复拜疏于朝,请大其址。
京人曰,此向之伏阙请立学者,而今复与其弟侄俱来矣。
三年学成,河南氏之气始张,仪遂以是年与慎言联名擢太常第。
豪杰之士虽无学校犹兴,夫岂不能自奋收一第,而切切于立学如营私计,其爱邦人子弟深矣,则莆之有学自吾方氏始。
太平兴国后,郡擢第者间一二见,然未有登甲科者,慎言一举中的。
越再诏,慎从蹑之。
昆仲俱以甲选为莆唱,邦人荣之,莆之视方隐然若一敌国。
仪止于著作,而学宫之祠与郡相终始;
慎言徜徉谏坡,风采凛凛;
慎从标表学馆,遍仪清贯,声名翕翕。
明道景祐间,遂与中州名臣抗衡,而天下知有长官子孙矣。
方之入莆始郁于五季,复隔于陈氏,怀才抱艺而弗克逞。
以至学成之岁,是惟无出,出则联翔而高擢,焜耀海内之睹闻。
嗣是横飞捷出,合力鏖战,策勋上都,他邦敛衽。
亚殿魁者有人,奏赋为南宫高选者有人,或通榜而两三人者无虑数十。
参错鹓行,盘旋要路,不特以科第自见,或以政声闻,或以德望著,或以文章传,或以名节显,人人自奋,各求以勒名青史,自见于不朽,盖不独以进士一途而已。
猗欤休哉!
吾大父和剂万以「一经」名堂,实藏书万卷,谓姓名漫漶,弗纪将轶,立仕版于堂楣,以进士标其首,特奏次之,世赏又次之,封赠又次之。
高伯岳阳使君扩为之记,深以淬砺望后学,盖绍兴二十八年戊寅也。
成之二年,而大父策名其间。
版载登仕籍者百二十一人,距今五十年,彬彬辈出,版溢久矣,来者无以容,欲更大之未果,姑取而列之谱系之后。
既首述吾祖所以擢第之由,复推广伯祖所以责望之意。
吾祖积善种德以遗子孙,馀三百年,诗书有种公侯有种,本厚根深,其发畅也易,然非学不足以承之,不学则与稊稗何异?
暴弃枯燥,为家庸子,而失其所以种,来者戒乎哉。
虽然,学者何?
记诵多而已乎?
词艺精而已乎?
科第华其身而已乎?
要必基以忠孝,充以器识,自其师友讲习无非君民事业,则其出也光明俊伟,为国闻人,而后得其所以学。
来者勉乎哉,必如是而后足为长官子孙。
灵佑淳祐八年六月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巽斋文集》卷一六、同治《新喻县志》卷三、民国《吉安县志》卷七
敕赐灵佑威显善利灵应英烈王神姓康,讳保裔,国初北边名将也
父讳再遇,从太祖征泽潞,死太行山下,乡民庙其所。
王在后周即有战功,入本朝连守数州,最后以彰国节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入寇,范廷召中山分兵迎击,来求援。
王领兵赴之,日已暮,约诘朝战,是夕廷召遁。
质明,敌骑独围王数重,左右请易甲以逃,王曰:「临难无苟免,此吾效死日也」。
大呼决战数十合,矢尽至以弩击杀伤甚众,遂死之。
事闻,真宗震悼,优诏赠侍中
王有母年八十有四矣,即遣内司宾劳问,封陈国太夫人
妻薛氏先卒,追封河东郡夫人
子继英自供奉官六宅使顺州刺史
继彬、继明、继宗及孙悉加宠秩。
诸子感泣谢,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慰劳,且顾左右,以其父子两世战没,嗟惜之,事见国史。
咸平三年距今淳祐戊申二百五十年矣,赫赫若前日事也。
洛阳,死于河间大江之南马迹不及,而南渡以后威灵著于兹土,岂其平生徇国,死有馀忠,中州既经靖康之难,人谋不臧而收复无日,则其英魂毅魄固将视衣冠所在而依之耶?
朝家怀柔百神,所在郡邑有以王之封号为请,皆即日报可。
自王之身以及父母妻子,命书稠叠,恩数甚盛,以死勤事之报,至于今未已。
呜呼盛矣!
非为其但以祸福惊动世人也。
庐陵属邑皆有王之别庙,远近人士岁时走集,莫敢遑宁。
然其所以事神往往知畏而不知敬,造妖袭讹,日新月盛,甚专以司疫冠其徽称,盖无复知有王之平生者。
江南巫鬼自昔已然,王重不幸,以其凛凛不磨之忠,乃见侪于伯强之列,荐享黩慢,罔有馨香,则有荷校赭衣、自为累囚,巫操其权,禁贯在口,有敢出一语證其理之不然,巫之党战战相恐,若谓祸且立至。
何辜斯人,神愿乐于立威如此哉!
推原所以,盖学士大夫未有考信方册,诵言王之平生,是以蚩蚩之氓震于妖讹,莫之或止。
窃尝论之,人神一也。
《易》言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情状
鬼神未易知也,吾且一死生物变而观之,则今之不可度思者,昔之与我同类者也。
人之生也,动天地、感鬼神惟一念;
及其殁也,超太清、役万化亦一念。
王以战殁之身,不殒先烈,于家为孝子,于国为忠臣,一念之正,上帝临之,是用界命为神,使主下土,禦菑捍患,以宏庇于生人,今虽杳在冥漠,此念岂有异于平生哉!
且王为人谨厚谦退,好礼崇儒,及其捐躯徇义,乃卓然有立如此,此与前史所称张巡段秀实何异?
有识之士试以是思之,盛德之容,尚可想见。
不然,则阴威惨烈之气象,是固绘画之士所假以震眩流俗者,展转怪妄,其亦何所不至!
今之所以事神亦可谓一国俱若病狂者矣,厚诬之极,吾意王亦厌之,气志之动,不得不假手于人,而息邪说、正人心,是在有人民社稷者之职分。
豫章李侯某奉诏守郡,间以民事祷于神明,言出应随,如响斯答。
尝与郡人欧阳某从容言曰:「古人为政兼理神人,未尝如后世析之以为二也」。
他日闻王有庙于此,而祀事不经滋甚,慨然悼王节之昧昧与斯人之蔽蒙,如前所云,既式遏之,爰命某作记祠下。
伟此一举,契于神心,某拜手稽首,既取国史所载而刻之石,而终之曰:贤太守加惠此邦至矣!
流俗未易晓也,是邦逢掖,居此屋十之三,守正不回,化俗而不为俗化者,非所望于斯人邪?
夫物怪神奸,理之反常,惟至于知天者无所惑;
札瘥疵疠,气之失正,惟学至于立命者无所惧。
且惧妄庸人尔,理则无是,又况王之忠孝,凡有人心之所共敬,虽微惊动斯人之祸福,犹将百世祀之。
入此庙者钦仰高风,景行行止,是则有以媚于神,而亦我国家崇明祀、诏方来之意。
乃有不吉不迪,获罪于天与民彝,神不尔囚,尔亦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某文字不工,无以发明王之盛德,独念贤太守开释流俗之意,首告于是邦有识之士,以致之民,闾阎下里之惑之惧,自此其有瘳乎!
不然,不惟无救,又从臾之,无责乎尔,则亦无责乎尔。
六月某日谨记。
张子野十咏图跋 南宋 · 陈振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八、《齐东野语》卷一五、同治《安吉县志》卷一四、《南宋文录录》卷二一
庆历六年吴兴郡宴六老于南园,酒酣赋诗,安定胡先生瑗教授湖学,为序其事。
六人者,工部侍郎郎简年七十九,司封员外郎范说年八十六,卫尉寺丞张维年九十一,俱致仕。
刘馀庆年九十二,周守中年九十五,吴琰年七十二,皆有子弟列爵于朝。
刘,殿中丞述之仲父
大理丞颂之父;
大理丞知几之父也。
诗及序刻石园中,园废,石亦不存。
其事见《图经》及《安定言行录》。
余尝考之,郎简杭人也,或尝寓于湖。
范说咸平三年进士,同学究出身。
周颂,天圣八年进士
刘、吴盛族,述与知几皆有名迹可见,独张维无所考。
周明叔史君得古画三幅,号《十咏图》者,乃所作诗也。
首篇即南园宴集所赋,孙觉莘老序之,其略云云,于是始知子野之父也。
时熙宁五年岁在壬子,逆数而上八十二年,子野之生,当在淳化辛卯,其父享年九十有一,正当为守。
会六老之年,实庆历丙戌
逆数而上九十一年,则周世宗显德丙辰也。
后四年宋兴,自是日趋太平极盛之世,及于熙宁元丰,再更甲子矣。
子野于其间擢儒科,登膴仕,为时闻人。
赠其父官四品,仍父子皆耄期,流风雅韵,使人遐想慨慕不能已。
可谓吾乡衣冠之盛事矣!
世固知有子野而不知有其父也。
庆历丙戌后十八年,子野为《十咏图》,当治平甲辰
又后八年,孙莘老太守,为之作序,当熙宁壬子
又后一百七十七年,当淳祐己酉,其图为好古博雅君子所得。
会余方缉《吴兴人物志》,见之如获珙璧,因细考而详录之,庶几不朽于世。
其诗亦清丽闲雅,如「滩头斜日凫鹥队,枕上西风鼓角声」。
又「花有秋香不知」,皆佳句也。
子野之墓在卞山多宝寺,今其后影响不存矣。
此图之获,岂不幸哉。
建德县进士登科记咸淳六年五月 南宋 · 余植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景定严州续志》卷五、乾隆《严州府志》卷二八、光绪《建德县志》卷一四
国朝以人文化天下,进士得人最盛。
新定郡咸平三年由乡贡擢进士第,首于建邑得王君冕,自是举不绝书,名踵相望,惟斯邑为盛。
岂非千峰耸翠,双湍泻玉,瑰奇持杰之观,潇洒清绝之气,独萃斯邑乎?
又得非田、、吕澄泓演迤之学,仁义道德之化,首覃及斯邑乎?
至如抗直节于东都,圮极之馀,倡洛学于斯邑,再炎之始,又皆斯邑之景星凤凰,光绚宇宙,咸繇科目进者也。
今天子即位之元年,诏升藩府,遂以邑名其郡。
粤四年,上御集英,亲策方内之士,植以墨绶学制斯邑。
未唱第,先默有感焉。
已而邑人首以恩贡掇第,应益彰也。
是年,斯邑合得四人,其三皆比居于城,视他时尤盛。
顾瞻邑黉,自咸平迄今,未有题名以揭斯邑之伟观,殆非所以表列前修,兴起斯文者也。
植兹幸书满,辄采旧闻,攻石而书之。
斯邑士气夙醇,文风寖盛,方来者尚源源也,且阙以俟续书。
俾后之观者,自其登名以要其远业之所到,知斯邑有人如此,则是记岂徒然哉!
咸淳庚午长至,拟承义郎、知建德府建德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弓手寨兵军正、赐绯鱼袋余植记。
栖贤寺二首 其一 丁未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三车听法处,五老向人青。
旧记咸平塔,今看舍利瓶。
水云香积钵,花雨石函经。
欲缩欧阳楷,重镌化度铭(观寺阁所藏舍利,旧有石塔瓦函,刻云:「皇宋咸平庚子岁建此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