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创作日期
建炎丁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戏成一诗简牛郎织女云1127年7月7日 宋 · 郑刚中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今夕何夕织女牵牛
云軿拥高汉,仙事传风流。
人间适焦窘,龟兆生田畴。
当时大军后,皆抱糠籺忧。
我劝二星者,鹊桥无谩游。
曷不攀天河,驾浪鞭龙头。
共化油然云,白雨淋九州。
无庸事机巧,下副儿女求。
良宵幸款曲,愿尔深(四库本作深愿尔)自谋。
无令一年中,虚烦天地
滥赏十馀事更不问诏靖康元年七月七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靖康要录》卷九
朕即位以来,广辟言路,台章交至,多及滥赏,日欲澄革,以除蠹弊。
然岁月既久,干涉者众,真伪混淆,难以究治。
且累经赦宥,瑕玷尽涤,若复求索瘢疵,首尾岂不相戾?
况今边方骚驿,兵革未息,朕欲用楚子之言,安民和众,以修武德,岂不美哉!
前此滥赏十馀项事可更不问。
故兹诏示,其谕朕怀。
开封府差得力捉事使臣管押蔡京蔡攸至贬所交割诏靖康元年七月七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靖康要录》卷九
访闻中路徘徊,不去贬所,州县尚自观望,将迎不绝。
开封府差得力捉事使臣管押至贬所,交割讫奏,日下施行。
不以堂除吏部人改官事诏靖康元年七月七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四六(第三册第二三五二页)
三省申明旧制,今后不以堂除吏部人,凡初改官,未曾实历知县者,不许别除差遣
复南城军捷奏绍兴十年1140年7月7日 宋 · 岳飞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三九、《金佗稡编》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状奏:今月初十日,据本司统制忠义军马孟邦杰申:「遵依指挥,令措置收复南城军。
邦杰寻遣差将官杨遇等将带人马收复。
据杨遇等申:七月初四日夜二更以来,南城军北角与金贼交阵,拥掩落水溺死贼众不知其数,并杀死贼兵三千馀人。
所有夺到鞍马、舟船、器甲、弓、箭、旗、枪等别具状供申外,逼逐贼兵出城,上船渡河。
至初七日收复南城军了当,已抚存官吏、居民,各安职业。
委获胜捷,申乞照会」。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绍兴二年七月1132年7月7日 宋 · 岳飞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二、《金佗稡编》卷一九、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下、《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二、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
湖南岳飞被旨讨贼曹成,自桂岭平荡巢穴,二广、湖湘悉皆安妥。
痛念二圣远狩沙漠,天下靡宁,誓竭忠孝。
赖社稷威灵,君相贤圣,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
蜂蚁之群,岂足为功。
过此,因留于壁。
绍兴二年七月初七日
论恩榜任子革弊奏议1164年7月7日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六、《汉滨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今月初七日准御封降下御劄文字付台谏官,谓:「朕自临御以来,躬率俭抑,每念官冗恩滥,思革积久之弊。
将来任子、贡举,若停三年之限,必胥动以浮言。
今欲遇郊祀之恩,已经奏补者并权免荫补一次。
贤良方正之科,许令中外普荐真材,其免解该恩榜人,且权住罢赴试。
卿等各宜公协乃心,参酌所宜,条具上来,朕审处而行之」。
臣猥以庸虚,备数谏省
伏睹陛下天资英睿,济以果断,厉精求治,约己救时,近古帝王盖所未有。
即位以来,慨然愤积弊之久,欲一切惩革,以大有为于天下,斯千载之一时也。
臣不肖,待罪谏省,得奉咨询,何其幸欤!
然臣闻更化者不欲骇俗,而除弊者不可循常。
人情安于侥倖,茍且历数,百年乃欲,一旦革而正之,势必至于纷纷而不靖。
将遂行而不恤欤,则必失天下之心;
将中道而复止欤,则后日无以为政。
是不可以不审也。
若曰「更化除弊,难恤流俗之议」,亦须在我者词直而有名,犹当反覆调伏,使无所发其忿怼不逞之心,始可以无悔,况其未然乎!
汉文帝时诸侯彊大,僭上不轨,景帝愤之,峻加裁削,于是七国俱反,汉几失山东,此乃循常骇俗之至也。
其后武帝主父偃之策,各使封及支庶,诸侯不削而自弱,盖处之得其道耳。
任子恩科,祖宗时有之,遽停三年,必不免浮言之胥动。
庆历中仁宗天章阁,命辅臣陈当世急务,范仲淹富弼辈条上数事,减任子其一也。
未几谤讟大兴,一时名臣皆狼狈而去,所言卒废格不行。
神宗熙宁中进士状头恩数,而苏轼亦极言其非。
大抵更化除弊为至难,在祖宗时已然,况风俗久坏,纲纪未振,如今日之甚者乎!
且名位有高卑,子侄有多寡,若已经奏补者并免荫补一次,则贵贱不分,而人有幸不幸矣。
特奏名之人,举数有多少,年齿有老壮,若并权住罢,则举多者受屈,而年老者无聊矣。
至于开贤良之科,广中外之荐,自是国家求才,与任子、恩榜非所以相乘除也。
自靖康以后兴复此科,十有馀举,竟无一人应诏
虽令普荐,亦恐虚名而无实也。
陛下欲大有为于天下,每事不可求速,宜为之以渐,使侥倖之俗日减月脧,愈久愈效而无后悔,则善矣。
以陛下之英睿果断,厉精求治,十年之后,何事不立?
今即位未久,虽勤俭仁孝之德孚于天下,而恩泽之沾渍者尚未深也。
如此二事,关于士大夫者甚众,愿陛下姑少宽之,以为后图。
必欲稍救其弊,则亦有说矣。
夫人之情笃于爱其子以及其孙,其次则兄弟若侄若甥,以至于疏属,于其至亲则利害之心切,其馀亦泛泛而已。
先王因其亲疏之别,制为五服。
此人情之杀,天理之自然也。
今文臣自带职朝奉郎以上隔郊奏荐,中散大夫以上每郊奏荐,太中大夫以上虽致仕遇郊亦得奏荐,其子孙近亲皆已官矣,又及其疏属。
每荐一人,有纳贿至数千缗者,其寿考之人有荐至数人者,甚无谓也。
今若立制:自某官以下,子孙之外不许奏期亲;
某官以下,不许奏大小功亲;
某官以下,不许奏缌麻亲。
其许奏者,差其官品,立定员数。
以郊恩、致仕、遗表通计,数已足矣,虽有恩泽,不得奏补,只许回授与已有官人。
仍不得名他子孙为己子孙,以冒荫补,无子息者许养一人。
如此,则一郊所省,文武不下数百员。
然于其人之利害,初亦不甚切也。
此救任子之说也。
方今科举之弊,莫甚于转运司之牒试。
祖宗时无若是之滥也。
有避一人亲而牒三四十人者,而所谓亲未必亲也,所谓门客而未必门客也。
每三岁诏下,士人奔走,竞求牒试,富者行贿赂,巧者干请托,改换乡井,诡冒宗支,败坏礼俗,莫此为甚。
就试者十人解一人,到省则十四人取一人。
若牒一百四十人,是暗添一员省额矣。
天下每举,诸路转运司所解不下数百人,则省额安得不滥乎!
十四人之中令举一人,而馀十三人者,十七八年之后皆免解进士也,则恩榜安得而不多乎!
免解就试之人众,非徒恩榜众多,而正奏名省额亦自暗增,盖以十四人则额当取其一也。
今若将中外官门客牒邻州服属疏者免牒试,试院帘内、帘外官别作措置,仍申严保官批书之法,务在必行,则转运司试人绝少。
举正奏名,可减数十人,而将来免解之数又不知其几矣。
此救科举之说也。
凡为此者,所以修法度、重名器、柅奸倖、覈诈欺,而于祖宗之制非有所戾也,不亦辞直而有名乎?
虽有纷纷,亦不能为患矣。
此其大略,其馀纤悉,当命有司条具以闻,而陛下审处之。
臣素怀愤世之心,最疾冒滥。
今在得言之地,遇非常之主,非不欲将顺隆旨,以一扫宿蠹,顾事有不可以骤语者。
臣区区之愚,惟欲吾君政法流行而名誉光美,不愿求欲速之效,使兴讹造讪者得以窃议于其间也。
伏惟圣慈留神采择,幸甚。
取进止。
郊祀天地御札建炎二年七月七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六、《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二一(第二册第一○二九页)、《中兴礼书》卷一○一
天子必有尊,斯极两仪之奉;
圣人能飨帝,故膺多福之崇。
朕以眇躬,嗣承鸿业。
念险阻艰难之未济,常严恭寅畏而靡宁。
乃应乎天,维新其命。
兆民欣戴而无离德,大将数起而少凶年。
遣使交邻,庶底干戈之载戢;
出师荡寇,已臻枹鼓之稀鸣。
顾庙社之复安,实神祇之并贶。
世祖建武之二载,始立郊位之规;
肃宗乾元之初年,尝行禋祀之典。
虽属羽檄交驰之际,岂忘天地祗事之诚?
在古有稽,于今敢怠?
是用遵累朝之成宪,举三岁之亲祠。
谒款紫坛,升侑烈祖
裒万灵而咸秩,洽百礼以精禋。
列陈嘉笾,聿隆大报之谊;
遵迎善气,均锡函生之休。
明戒先期,诞孚群听。
朕以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郊祀天地。
咨尔攸司,各扬乃职,相予肆祀,罔或不恭。
班直辄经他处陈状侥求差遣等诏建炎二年七月七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四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八(第三册第三○○九页)
班直并不许辄经他处陈状侥求差遣,及逃窜在诸统兵官下使唤,如违,并依军法施行。
如有差占去处,限三日发遣归殿前司,免罪,依旧收管。
仍令殿前司常切遵守。
河北等路失守州军失付身之人诏建炎四年七月七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六、《宋会要辑稿》职官八之一一(第三册第二五六三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五二三页
河北、河东陕西京西京东淮南失守州军去失付身之人,如有当时去失州军给到干照,或但得别有照据文字一件可以照使,即许于寄居所在州军保奏,其保官二员。
若无曾同任差遣或同时出身或同乡里,但委识今来所保之人,即于状内添入所保人曾任何官,便许收使。
刘光世集庆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依前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府兼管内劝农使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佰户制建炎四年七月七日丁未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六、《鄜王刘公家传》卷三
光世谦恭好礼,居多贤士之风;
临敌乘机,暗合孙吴之策。
风移介胄,望在󲦤绅。
授钺斋坛,克嗣建旄之旧;
差肩政路,遂兼掌武之雄。
比属防秋,往从分戍。
提行宫之印,屯湓浦之冲。
马既饮江,贼终避境。
虽虏锋莫禦,俘丑类以良多;
顾鼠辈何为,扫妖氛而略尽。
介圭而入觐,喜文陛之重登。
念作藩于京口,方新大帅之名;
俾换节于谯邦,超进上公之秩。
于戏!
朕则无负于忠勋之报,尔其勿忘于祸乱之图。
捐尔之私,则尔方成其私;
先吾之利,则尔亦享其利。
尚念股肱之同体,益坚金石之一心。
期共剪于寇雠,克再安于宗社。
往服予训,无忘汝成
七夕与孟婿约汤朝美率徐行中游鹤山1181年7月7日 南宋 · 韩元吉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鹤山
城市竞时节,幽寻固难同。
旧闻鹤山奇,欲往岁屡穷。
兹辰尚残暑,夙驾乘西风。
楚俗候飞鹊,阶庭闹儿童。
谁能事针缕,觅巧瓜果中。
起携东床友,况得下榻翁。
青蒲有杰客,放怀适相从。
一招云中仙,共呼潭底龙。
翠壁耸崷崒,龟鱼澹游空。
泉源几万斛,石窦藏丰隆。
久知神物交,解致零雨濛。
我田甚无多,例思年谷丰。
公才正类此,时至会有庸。
竹间小招提,阒静无鼓钟。
枕石漱甘井,荔丹启筠笼。
若据两石羊,摩挲古狄铜。
高谈剧霏屑,壮气吹长虹。
可无樽酒绿,遂使老颊红。
醉语或不省,啸歌亦舂容。
归欤兴难尽,月明照风松。
癸丑七夕1193年7月7日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
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
早时闻桐叶坠,夜凉已怯纻衣单。
民无馀力年多恶,退士私忧实万端。
关著作行记1171年7月7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五、《渭南文集》卷二六、《蜀中名胜记》卷二一、嘉庆《四川通志》卷四○、《放翁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卧龙山、咸平寺
著作关公出使峡中,风采峻甚,仕者人人震栗,莫敢仰视。
某以孤生起罪籍,万里佐州,浅暗滞拙,自期且汰去。
关公独厚遇之,举酒赋诗,谈台阁旧事,忘其位之重也。
公免归之明年,某以事至卧龙山咸平寺长老惠琏言,公往有《行记》,今将刻之石,因属某书其末。
某曰:方关公之门可炙手时,此书伏不出。
今公归卧青城山中,宾客解散,形势一变,而方刻其书,为不朽计。
嗟乎!
足以愧士大夫矣。
乾道七年七月七日左奉议郎通判夔州军州、主管学事陆某谨识。
中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姚宪辞免知太平州乞依旧宫观不允诏淳熙三年七月七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玉堂类稿》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牛渚而上有名郡焉,俗美而人淳,奉优而事简。
中兴以来,间起执政旧臣为之守,所以重蕃宣、彰眷礼也。
卿顷繇才望,参秉事枢。
去位二年,靡忘简注。
适兹调守,亟以命之。
趣驾朱幡,毋违朕命。
所辞宜不允。
赵雄生日诏淳熙四年七月七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玉堂类稿》卷九
赵雄:商飙初授,辰火微流。
储英气于一贤,应嘉祥于七夕
驰颁牢醴,往佐豆觞。
永绥寿考之祺,式伫功名之会
谢致仕表庆元元年1195年7月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历官表奏》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臣某言:伏奉制命授臣少傅,依前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臣已望阙祗受遥谢讫者。
告老叩阍,屡渎前旒之听;
疏荣就第,特升左棘之联。
遂止尼之私情,彰优崇之异数。
虽故事无控辞之礼,在愚臣重侥倖之惭。
臣某中谢。)臣窃考中兴以来,旋观故相之籍。
释褐庙堂之上,殆三十人;
引年祠馆之中,才一二数。
盖进用多由于壮岁,故退休罕及于暮年。
如臣者素乏才能,晚叨任使。
坐窃无功之禄,免羞有道之贫。
不自意其久生,乃及时而得谢。
仍纡皇眷,申锡鸿恩。
疏受汉之名儒,居易唐之遗直,皆历储宫之傅,用为晚节之荣。
臣愧非二子之贤,忝正三孤之秩。
职崇秘殿,爵极诸公。
初终尽出于遭逢,高厚莫胜于戴履。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德隆,仁法祖宗。
爱人每急于亲贤,兴孝尤先于贵老。
诞布丝纶之渥,惠绥簪履之遗。
臣祗服宠光,退誇族党。
之暖,馀生幸适于丘园;
倾葵藿之心,未死常依于天日。
臣无任。
辞免册命奏状庆元元年1195年7月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历官表奏》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右,臣伏准制命除臣少傅致仕。
宠光过厚,荣感倍深。
稽诸故事,不敢辄具辞免,已上表称谢外,惟是册命之礼,虽见任三公无敢当者,况在休致之臣?
伏望圣慈即赐寝免。
臣无任。
留正书回奏淳熙十二年七月七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奉诏录》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早蒙圣谕奴儿结事,今节到始末,具在别纸,并臣昨以所降指挥有曲折不可明言者,遂以私书谕留正,使之过为堤备。
所得回书本不敢进呈,既蒙宣问,恐宸衷欲知其详,辄同缴进,庶几清閒之燕可以详览。
恭候降下,别拟指挥,或以咨目再三丁宁留正
伏取圣裁。
文苑英华序1204年7月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平园续稿》卷一五、《文苑英华》卷首、《宾退录》卷九、《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一(第三册第二二四七页)、《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二、《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七五、《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八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臣伏睹太宗皇帝丁时太平,以文明化成天下。
既得诸国图籍,聚名士于朝,诏修三大书:曰《太平御览》,曰《册府元龟》,曰《文苑英华》,各一千卷。
今二书闽、蜀已刻,惟《文苑英华》士大夫家绝无而仅有,盖所集止唐文章,如南北朝间存一二。
是时印本绝少,虽韩、柳、元、白之文尚未甚传,其他如陈子昂张说、九龄、李翱等诸名士文集世尤罕见,故修书官于宗元居易权德舆李商隐顾云罗隐辈或全卷取入。
真宗朝,姚铉铨择十一,号《唐文粹》,由简故精,所以盛行。
近岁唐文摹印浸多,不假《英华》而传,况卷帙浩繁,人力难及,其不行于世则宜。
臣事孝宗皇帝,间闻圣谕欲刻江钿《文海》。
臣奏其去敢差谬不足观,帝乃诏馆职裒集《皇朝文鉴》。
臣因及《英华》虽秘阁有本,然舛误不可读。
俄闻传旨取入,遂经乙览。
时御前置校正书籍一二十员,皆书生稍习文墨者,月给餐钱,满数岁补进武校尉
既得此为课程,往往妄加涂注,缮写装饰,付之秘阁,后世将遂为定本。
臣过计有三不可:国初文集虽写本,然雠校颇精,后来浅学改易,浸失本旨。
今乃尽以印本易旧书,是非相乱,一也。
凡庙讳未祧之前当阙笔,而校正者于赋中以商易殷,以洪易弘,或值押韵,全韵随之,至于唐讳及本朝讳存改不定,二也。
原缺一句或数句,或颇用古语,乃以不知为知,擅自增损,使前代遗文幸存者转增疵颣,三也。
顷尝属荆帅范仲艺、均倅丁介稍加校正
晚幸退休,遍求别本,与士友详议,疑则阙之。
凡经、史、子、集、传注、《通典》、《通鉴》、及《艺文类聚》、《初学记》,下至乐府、释老、小说之类,无不参用。
惟是原修书时历年颇多,非出一手,业脞重复,首尾衡决,一诗或析为二,二诗或合为一,姓氏差误,先后颠倒,不可胜计。
其间赋多用「员来」,非读《秦誓》正义,安知今之字乃员之省文?
以尧韭对舜英,非《本草注》,安知其为菖蒲
又如切磋之磋,驱驰之驱,挂帆之帆,仙装之装,《广韵》各有侧声,而流俗改切磋为效课,以驻易驱,以席易帆,以仗易装,今皆正之,详注逐篇之下,不复遍举。
始雕于嘉泰改元春至四年秋讫工,盖欲流传斯世,广熙右文之盛,彰阜陵好善之优,成老臣发端之志。
深惧来者莫知其由,故列兴国至雍熙成书岁月,而述證误本末如此。
阙疑尚多,谨俟来哲。
七月七日,具位臣周某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