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江上军事第一劄子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八日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八、《采石瓜洲毙亮记》附录、《宋代蜀文辑存》卷五六
蒙圣恩令从军江上,今月六日建康
次日准叶义问差臣前来采石会李显忠,并给犒御前军马。
臣于八日午后到采石,见江北虏兵甚厚,极目望上下二三十里不绝,鼓声震地。
臣即时跃马至岸口,与诸统制相见。
北岸有一高台,台上大红绣旗、黄旗各二,左右分立,中有大黄盖,有一人服金甲,以胡床坐其下。
之,此虏酋也,昨已登台祭天,刑白马,与诸将盟矣。
号四十万,马数倍之。
臣与统制官张振等共议,列马步军为阵,静以待之。
分戈船为五,以其二傍东西岸行;
其一驻中流,载精兵以待战;
其二藏小港中,以备不测。
摆布仅毕,忽闻虏众齐声发喊,虏酋亲执小红旗,麾数百舟绝江而来。
未顷刻间,已有七舟遽达南岸。
虏登岸与官军战,臣往来行间,再三传令,激以大义,许以醲赏。
步军统制时俊先登,军皆殊死斗,俘斩既尽,而战于江中者艨艟相击,虏舟皆平,沈水死者以万数。
天色向晦,北岸鼓声乃止,虏引馀舟遁去。
臣等尚虑其诈,不敢以兵掩其前,但以强弓弩袭其后追射之,虏兵多伤。
至夜师旋,计其岸上之尸凡二千七百馀人。
射杀万户一人,服紫茸绵甲注丝战袍。
生获千户二人,女真三十馀人,馀皆伉健者。
臣度虏未必遽休,而采石之旧将已去,新将未至,当军情危疑间,虏兵鼎来,臣不当便引去,暂且留此与统制官同谋战守,须俟一大将至,有所分付,乃敢还建康
仰乞陛下特宽忧顾,臣无任激切皇惧之至。
江上军事第三劄子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五六
臣于今月八日大破虏兵,已具战守之计、斩获之数敷奏去讫。
次日绝早,臣与将士同在江口摆布戈船,分兵待敌。
其贼众行列比昨日稍稀。
至辰、巳来,虏凡再鼓。
臣等举旗麾出海鳅战船五分之二,分其半向北岸上流,直至杨林河口,以其半傍南岸而行,其馀仍藏港中,以防不测。
良久,虏兵益稀。
臣恐虏酋欲遁,亟令水军统制盛新引船杜塞河口,以神臂弓、克敌弓齐力射虏,应弦而倒者以万数。
虏见船无归路,即时从下流发火自焚,官军亦于河口上流举火尽焚其馀,凡一百五十馀舟。
完颜亮引馀众遁去,遣一小舟,令张千者持书王权
观其书意,似与有先约,虽其策出于用间,然亦不可不以朝廷已行遣王权之事报之,以绝其观望。
李显忠至,臣与显忠商量作报,遣所获女真奴婢二人赍往,已录白,同逆书真本缴进去讫。
其张千本是镇江军使臣,在瓜洲战陷虏中,臣验得本人身上有数处重伤,已即时与转两官,发归本贯收管,听候朝廷追唤外,所有采石至太平州一带民兵各已安堵。
资州龙水县内翰范公祠堂记绍兴二十三年四月 南宋 · 程敦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三
绍兴壬申冬十一月初八日资州龙水县作堂,以祠故令华阳范公淳父。
既事,今令眉山程敦本以人士之请,谒文于其兄某以记之。
惟公自龙水即从温国司马文正公之辟同编修《资治通鉴》,凡十有五年。
书成,文正奏疏论公学识操守之美甚备,曰:「臣诚不及也。
由臣顽固,纂次淹久,致其沉沦,而安恬静默,若将终身」。
然后得秘书省正字
于是可以见公矣。
元祐末,公入翰林学士,竟以言不合,遂力丐补外而去。
至绍圣初,议者以公附会文正变更熙、丰法度,贬永州,移贺州,再贬宾州,又移化州以卒。
上中兴,乃追复公龙图阁学士
乌虖!
党锢之祸,邪籍之禁,皆激于君子。
公于是时,盖已知之,曰:「圣人之道,不过得中;
天下之事,不可极意」。
而一时大老,察微虑远,如忠宣范公黄门苏公,皆有是言也。
及调亭之策行,则遂引君子小人使之并进,而君子固不胜矣。
夫党锢解而黄巾已张,邪籍弛而兵衅已结,小人之误国,其祸未有不烈者。
而所以为公,顾肯置休戚于祸福死生之间哉?
则公盖无恨也。
方公之令龙水,距今几百年,当时之民无复在者,斯堂之作,岂独使后生之不忘,于以考德慕谊,父兄相教诏,夙夜砥节砺行,莫敢为非,期无愧公而后已。
酌水荐公,尚不吐也。
公讳祖禹字淳父,有传国史。
此特著其足以师表万世者,其他盖略云。
明年癸酉夏四月二十三日记。
巴陵史君方公墓志铭 其一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七、《艾轩先生文集》卷九
莆之耆旧,彬彬可录,至是凋残,为可吊也已。
春正月巴陵郡守方公卒。
公讳扩,字端立,于莆为望姓。
长官有子六人,公为适出,工部直下孙也。
曾祖讳谨微,赠吏部侍郎
祖讳革,终然晦处;
父讳希叔,累赠右朝散大夫
宜人黄氏。
大夫公通三经字说,为时辈所敬,从之游多显者。
有二子,长曰柔立,负隽才。
公早岁以父兄为师友,不去户庭,而所学有根株。
绍兴二年进士第,授南雄州保昌县慰。
南雄于汀、赣为接连,人多梗悍,一岁不熟,即去而为盗。
公尝一至贼壕,遇莫夜不即入,有来觇者,公方熟寐,迟明乃发栅,是不过一二言而决耳。
左司谏韩公璜尚书郎林公说持节南海,屹然不可犯,独于公交口荐之。
从政郎,差建宁府建安县
用荐者改宣教郎,知福州闽县
奉议郎,知温州平阳县
承议郎,赐五品服。
公之为邑如治家舍,竟日坐庭中,听民讼如对家人可不之辞,故昏田节目,随意可见,鞭杖无所用。
时州郡苛急,夏税输一绢率至万钱。
公以为赋调倍蓰也,宁忤上官,此必不可。
侍郎张公九成尚书王公大宝相继来永嘉,而公之说为胜。
时有健讼者辞连州县,部使者来覆验,反以平阳丽水有善状,同白之朝,有旨增秩。
满后且优擢之,特授朝奉郎通判临安军府事,累迁朝奉大夫
都辇治中往往多为丞郎,公唯求外补,遂得知岳州
前时兵兴,学馆多阙,士子至流寓他州,荐送旧籍,从而减削,公为之增复其数。
沿江表里,巴陵为重地,公尝条利害凡十三事,以内治为急,而后攻守之技可以次第施行之。
朝散大夫
天子受内禅,覃恩转朝请大夫
乾道元年主管台州崇道观
明年,公裁六十,以疾甚,顷刻即死,尚捉笔为丹丘别乘欧阳君作挽柩歌辞。
公平生无杂想,积官至二千石,奉养如布衣时。
每得一食,视之为有馀,必于亲戚故人分剖而食之。
死之日,有道其事,乃至出涕者。
故人来调赀费窘束,贷之钱三十万。
一日闻其死,以书来唁我云:「此季艾之友也。
所恨与之交甚浅,可以此钱赙其丧」。
吾尝以是事寘之心骨,公如先我而死,当为公书之。
昨者秩满,囊中无留钱。
一夕,敦匠取布帛,为绞紟且不足。
公娶通判广州蔡君元璋之女,赠宜人
男四人,伯达,前赣州信丰县主簿
仲忽,前抚州司户参军
季随,以遗泽当补官;
季騧及二女并幼。
孙男三人,孙女一人。
三年冬十一月壬申葬公于八濑之西原
诸孤哭而请铭。
我于公定交三十年,则斯铭也不得为徒尔。
噫吁涕下而铭之。
其辞曰:
维是恬风,一何翩翩。
尺寸即上,有所不然。
公为静者,所观在是。
有此一编,何如阿畤。
君山之颠,白波摇摇。
我作斯铭,如彼大招。
题唐范柱国绍兴十一年十一月 南宋 · 吴升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一、《铁网珊瑚》卷三、《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一
柱国为钩稽时勋已及此,而行事无闻于传记。
数世之后,乃有文正公忠宣公为之子孙,愚知柱国有隐德矣。
绍兴辛酉中冬八日秦国吴升之谨题。
缴王若钝用居广恩例劄子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六、《盘洲文集》卷四七
臣准中书门下省送到录黄一道,皇兄岳阳节度使居广,乞以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合得亲属占射差遣恩例,与将仕郎王若钝收使。
十一月八日奉圣旨,差监文思院上界
臣仰惟陛下以任子之冗,尚思更张之术,今必令铨试入官,乃所以使世禄之家颇知务学,不敢徼幸门荫,便萌弹冠之心。
检照隆兴元年四月指挥,初出官选人不许用父祖亲戚应合得恩泽免试,虽见任宰执亦不许陈乞回授。
若放行王若钝一人,则继踵而来,无以救官冗之弊矣。
欲望圣断,特赐追寝已降指掸。
所有录黄,臣不敢书行。
取进止。
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一、《文定集》卷二三、《经义考》卷二三
公讳师心,字与道,世为婺州金华人
曾祖惟尧,故不仕。
祖本,故赠宣教郎
考登,承议郎,赠特进
妣陈氏,太原郡夫人
公幼敏悟强记,而静重如成人。
未冠,游乡校,数试艺有声。
政和八年进士第,授迪功郎海州沭阳县
时承平久,郡县无备,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禦。
既转掠京东,径趋沭阳,公独引兵要击于境上,败之,贼遁去。
诏改承奉郎,监信州汭口排岸。
丁外内艰,服除,绍兴元年,知福州长溪县,政事详明,民便安之。
盗起建宁,官军由永嘉浮海入闽讨之。
长溪,供亿百出,仓卒间皆不扰而辨。
宣抚使贤之,并以治状闻,除太府寺丞
寻例罢职事官之待阙者,除干办诸司审计司,行大理寺丞
九年,金人以侵疆来归,诏签书枢密院事之臣往使陕西,宣谕德意,辟公干办公事
时多谓和好可久,公赞画之际,力陈敌必渝盟,宜蚤为备。
初,大食国遣满亚里入贡,而广东市舶司例计置回赐,官吏并缘侵刻,讼久不决,诏公同御史广州即讯,狱乃竟。
将作少监,迁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司左司郎中
十三年郊祀,以为提点一行事务,迁权工部侍郎
大金贺生辰使还,未几出知袁州
公勤于吏事,动有绳墨,州素匮乏,公撙节浮滥,检柅欺隐,久之廪库盈溢。
秦丞相用事,监司郡守类献羡馀以希进。
或谓公盍献诸,公笑不答,则以贷贫民之逋租者,犹沛然有馀积也。
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二十三年,浙东大旱,衢州饥民啸聚,虽颇捕获,犹未定,则起公知州事
公镇以安静,民复安堵如故。
时士大夫往往以告讦为功,通判州事汪召锡掎摭宗室令衿语言,以为谤讪。
公闻而劝止之,不听,令衿谪居汀州,且置狱。
通判迫其行,人无敢过门者,公独遣人慰安而阴调护之。
除知泸州,中途改知洪州,充江南西路安抚使
转运判官张常先笺注前帅张宗元所与张丞相诗,言于朝,欲并中之,狱辞所连逮百馀家。
公随事救庇,赖以免者为多。
秦丞相薨,事亦熄。
上躬揽权纲,一新政事,凡昔之无良,其挟持附离以逞者,次第谴斥。
于是公独以不倚见知,除敷文阁待制、知荆南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湖南凋敝久,流逋未复,公悉力拊摩,户口日增。
奏言湖南上流重地,而兵力单弱,顷年商弄兵,一道骚然。
乞分鄂渚重兵留屯,以示形势。
从之。
召为户部侍郎,上劳问甚渥,且曰:「卿以不附秦桧,故去国久,朕知卿未尝忘也」。
公因奏宜塞倖门,开言路。
上语及国用,公谓生财不如节用,所条陈甚悉。
又言:鄂渚戍兵,市马北境,宜禁止之,以窒边衅。
鼎、澧、归、峡产,民私贩入北境,利数倍,自知盭法,不复顾藉,因自弃为盗。
由引钱太重,贫不能输,故抵此。
乞别创凭由,轻立引价,既开其衣食之门,民必悔过改业,庶几化诱愚民,消弭群盗。
上然之。
给事中,兼详定一司敕令,兼侍读,迁权吏部尚书
进读《三朝宝训》终篇,公奏祖宗创业垂统,所以长虑却顾,为子孙万世计甚备。
熙宁大臣私意改作,流毒至今,不可不监。
又奏帝王之于史,其要在于观得失,究治乱,今进读《汉书》,愿摘切于治体者读之。
诏可。
公从容进退,所以致尽规之义者,前后非一,恳切详尽,上皆嘉纳焉。
二十八年,浙东水灾,上忧之,以公为显谟阁直学士、知绍兴府事,兼浙东安抚使
既至,询究疾苦,宽逋责,赈乏绝,民以不流亡。
显仁皇后菆宫事毕,进显谟阁学士
时有献议者,持阴阳家说,欲于菆宫旧禁之外,广立四隅,以二十里为禁域,其间坟墓当徙者殆且千数。
公具奏言其不便,诏遣御史按验,获免者七百六十有奇。
荐献之物,旧取于民,公谓圣孝通于神明,荐献极其诚敬,岂宜使民劳费,请以上供钱给其直。
从之。
和买缯绢,以赀产为多寡之差,而县各不同,会稽偏重尤甚。
公奏请捐之,后亦略如公言。
三十年,知福州,充福建路安抚使
时敌有渝盟入塞意,道路汹汹,公早夜忧念,至忘寝食,条上三事:一曰求人材,谓任贤使能,乃自治之要,愿委宿望实才以筹边;
二曰通下情,谓建炎维扬之难,起于臣下壅蔽,敌压境而不知,今当以为戒;
三曰择将帅,谓朝廷宿将,军中新进不为无人,愿加简拔。
复移书执政,以蜀远缓急不能相应,请增重帅臣之权,使得以便宜从事
又请推行州县巡社法,以防盗贼。
朝廷悉施行之。
汀州鬻盐峻暴,民惊扰啸聚,州辄遣兵捕戮,复疑平民与关通,械系之,欲论以重辟。
录事参军刘师尹争不能得,致仕去。
公移文释其囚,荐师尹于朝,于是州之守贰皆坐罢而师尹复仕。
今上隆兴元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二年,知湖州
时水旱之馀,疾疫大作,道殣相属,公既为粥以食饿者,又遣僚属劝分,多所全活。
乾道元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再上章告老,乃进左朝奉大夫致仕。
五年十有二月戊戌,薨于里第,年七十有三,诏赠特进
六年十有一月甲申,葬于金华惠日常乐寺之东原。
公娶曹氏,封淑人
六子:涣,右通直郎、前权通判宁国府事;
㳘,右宣教郎、前福建路提举市舶司干办公事
浤,右承事郎、新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出后公之长兄师醇;
注,右迪功郎、新监行在太平惠民局
淑,先亡;
汾,右承务郎
三女,适仕族。
孙男七人:柄,右承务郎,楷、杞、楠、梓、樾、朴。
孙女十二人,曾孙男一人。
公敦厚宽裕,词气穆然,不见喜愠。
遇事精详,必审其可而后发,不为表襮以求赫赫。
拊兄之孙如己子,族女之贫不能行者,皆使之有归。
虽自奉养俭薄,而亲旧困乏皆周之,久益不厌。
既退居,自号适翁,所著诗文章奏藏于家。
自公仕宦五十馀年间,世之变故多矣,士方随时炎凉,而为之俯仰,竭其巧力以趋势射利,其他一切不暇顾恤也。
公更阅夷险,出入中外,恬静凝重,雅有常德,表里相副,终始如一,而从容进退,自适其适,康宁寿考,郁为宿望,《洪范》所谓福者,殆无憾焉!
观公之本末,其念虑操履,所以感应召致,夫岂偶然者哉!
铭曰:
恂恂王公,率履由衷。
不矫为异,不阿为同。
在西柄臣,欲人同己。
利诱威胁,翕然风靡。
时方掊克,争进羡馀
公散其积,代民逋租。
时方告讦,人莫自坚。
公独哀矜,劝以无然。
皇明独断,屏除群邪。
公以不倚,帝庸褒嘉。
国计之重,尔其开阖。
朕命之严,尔其出纳。
乃侍经席,乃长天官
乃眷大邦,于蕃于宣。
寒暑贸迁,谁能不移。
中外出入,谁能具宜。
公惟一意,秉此常德
更阅事变,其仪不忒。
进退有馀,寿考且宁。
归安斯丘,始终哀荣。
天道与善,人或疑之。
视履考祥,其观此诗。
乞恩例状绍兴二十七年 宋 · 杜子善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宋会要辑稿》后妃二之一一(第一册第二三八页)
缴到政和五年十一月八日手诏:「昭宪皇后淑哲懿敏,诞育二圣,深谋远计,辅佐初潜,勤劳王家,勋在社稷。
今考杜氏之后,门阀微替。
可令有司访其后裔,条具来上」。
乞依前项指挥,将本家未仕子孙逐月计口支给孤遗钱米。
梁国乔氏夫人墓志宝庆三年三月 宋 · 赵希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五、光绪《诸暨县志》卷四三
梁国乔氏,前脩职郎、临安府富阳县主簿赵希𡍮之配。
梦符开禧间监察御史
夫人生十五年而御史殁,又八年归于我。
夫人儒家女,识理道。
先是吾母死且久,先君将以家事属冢妇,欿然不敢承。
嘉定甲申秋,先君出守荆门,诸季以宦学不克侍,余赖之尽子妇之职。
明年,先君病,侍药不懈。
先君殁且归,于是念门户之甚重,蹈风樯之屡危,忧且惧,食益少矣。
秋七月,先君丧抵敝庐。
冬十有一月奉襄事,凡事之出于内者悉繇之。
月之八日,得疾卒,享年三十有三。
惟余家比多故,盖十年间期、功、齐、斩之制,靡岁不有。
昔人谓以是累夫人之寿者,诚然耶!
何其事俪而感同也!
葬以宝庆丁亥三月庚申,地在越州诸暨县金兴乡南庄之原。
子女各一人,皆幼。
希𡍮志。
还丹众仙论序皇祐四年十一月 宋 · 杨在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
粤还丹者,华池为初也。
华池之中,能生神水,上下清灵,湛然明静。
神水变化,洁白如霜,号曰白金黄芽
次入三阳之精水,煮火炼,若经九转,变成紫粉,号曰紫河车
河车之中,投汞又经九转,产出真金号曰金公
将金公与汞相合,水相见,再炼九转,名曰金丹。
丹者,人饵长生,老者反少,有病自除,变凡为仙,自然不死。
夫金丹者,须是亲传口诀,方识铅汞。
铅者,真铅,汞者,真汞。
铅非黑锡,汞非水银。
铅者铅精,汞者朱汞。
铅汞交媾,产出黄芽。
黄芽者,还丹之祖,大药之基。
坎戊月铅内藏真虎,离己日汞内藏真龙。
龙虎会合,自成戊己。
坎水生金,离火生木,自然四象俱备,五行不亏。
还丹者,木水火土也。
者,虎也。
木者,龙也。
火者,朱雀也。
水者,玄武也。
土者,四象聚也。
非用世间金、银、铜、铁、铅、锡、盐卤、灰霜之类也。
还丹者,铅汞也。
铅得水而无体,汞得火而通灵。
从无生有,真铅因水化而有,真汞自火化而成。
若论真铅真汞,神水华池青龙白虎,黄芽白雪,河车神室,自古以来非口诀不能得解。
汾阳西河人也,弱冠好道,至三十馀年,得遇明师,亲蒙口诀,方晓丹经之理,洞达幽微之文,得见造化之真,明了浮沉之妙。
宋皇祐四年十一月八日,偶暇,纂集诸家丹经节要,集成一卷,目曰《还丹众仙论》,以俟同志者云。
按:《还丹众仙论》卷首,正统道藏本。
万首唐人绝句诗序绍熙元年十一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六、《洪文敏公集》卷五
淳熙庚子秋,迈解建安郡印归,时年五十八矣。
身入老境,眼意倦罢,不复观书,惟时时教稚儿诵唐人绝句,则取诸家遗集,一切整汇,凡五七言五千四百篇,手书为六帙。
起家守婺,赍以自随。
踰年再还朝,侍寿皇帝清燕,偶及宫中书扇事。
圣语云:「比使人集录唐诗,得数百首」。
迈因以昔所编具奏,天旨惊其多,且令以元本进入,蒙寘诸复古殿书院。
又四年,来守会稽间,公事馀分,又讨理向所未尽者。
唐去今四百岁,考《艺文志》所载,以集著录者几五百家,今仅及半,而或失真。
王涯翰林,同学士令狐楚张仲素所赋宫词诸章,乃误入于《王维集》;
金华所刊杜牧之续、别集皆许浑诗也;
李益「返照入闾巷,愁来与谁语」一篇,又以为耿湋
崔鲁「白首成何事,无欢可替愁」一篇,又以为张蠙
薛能邵平地入吾庐」一篇为曹邺
狄归昌马嵬坡依依」一篇为罗隐,如是者不可胜计。
今之所编,固亦不能自免,然不暇正。
又取郭茂倩《乐府》与稗官小说所载仙鬼诸诗,撮其可读者合为百卷,刻板蓬莱阁中,而识其本末于首。
绍熙元年十一月戊午焕章阁学士宣奉大夫、知绍兴军府事、两浙东路安抚使魏郡洪迈序。
按:《万首唐人绝句》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忠文公夫人吕氏墓表 南宋 · 施师点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绍兴二十八年春,予蒙恩归里治先人坟墓,因遍历川原。
某水某邱少所嬉游者,日方汲汲不暇,于亲朋赠遗,一切酬应谢未遑。
会有以前枢密院忠文张公夫人吕氏之墓表请者,予不觉倒屐急索所从事
忆予束发时知敬爱公,比亲睹其制行烈如日星,悉夫人有以劝之无不逮,诚《彤管》中之弁冕也。
夫人与公一德,虽隔千里,犹将徵之以垂所信,矧近在桑梓,子纵无请,予忍默然已乎?
惟夫人正献申国公之孙女,少膺灵粹,诞降华宗,祖德依然,儒风宛在,行比秋霜之洁,性拟春日之和,既含慧而载玩图书,抑卑牧而俨同裙布,夫人禀姿美备若兹。
时公亦以经略太安人无禄早世,常虑弓裘之替,弗克蒙业而安,怵怵然敦朴,茂惩封靡,每怀靡及。
及夫人笄,归于公,雅不以世胄之繁缛玷尔清操,即此已卜其能承先志体公心也。
迨公倅兰州、知海、秦诸州,宦归故乡,惟书数卷,夫人喜甚,益厉家人,躬督机杼,是以公历一十馀郡,咸著茂绩,毫无内顾。
祀事而豆笾足供,嘉会而乾糇无愆,不仅妇德之全,抑亦母道是践。
笃、祜二嗣,啖以熊丸,左、谷、马、班,旨皆口授,然教读之馀惟晓譬以冠履之大分、家世之芳声,勿忘勿坠云尔。
靖康元年,金入寇,公改知郑州,领兵南道,初入卫,饬还。
及金陷西京,薄京师,诏书再下,时方食,投著戒军旅,夫人觉之。
从容谕二嗣君,谓大人此举必不与金共戴天矣,汝二人当严为备。
乃持奁馀浣衣以赠曰:「匆匆漫索犒军费,祈剩双环一幅襦」。
因泣下,军士闻之,咸感激。
始夫人之勉二嗣以从公也,公再筹之,盖公欲为犄角之势少尝金师,趣仲驻军南尉以待诸道踵至。
夫人则虑公年劭蹉跌,惟勉以并军戮力而已。
厥后执赴军中,凶问再至,夫人向北洒涕,已而曰:「大人今获死所,儿亦瞑目泉下,未复何憾」?
使人购尸有待,爰捡笥上所封事数条,朝廷方下礼臣议,夫人逾时即趣装南旋,偕仲嗣旂载以牛车。
绍兴三年抵故里,忆公之偕二嗣而白沟弗返也,夫人不绝如线,岂料距家数千里,嗣孙方龀之年,能逮祖母,奉以周旋以达兹土哉!
天也,非人也。
夫何夫人见故乡之风景犹昨,人物已非,越一载而疾卒,卜兆于里之西辛塘坳。
令嗣孙方弱冠,衰绖哀毁,庐而守焉。
信矣,天其以孝子报忠臣矣。
夫人生治平三年丙午,卒绍兴四年乙卯,葬以乙卯十月丁亥,享寿六十有九。
夫人初封兰州县君,继封海州郡君,今赠郑国夫人
噫,公之诚泣鬼神,名且寿乎河山,而夫人之醇德懿行,实有以承先人之志,体公之义方,而黾勉奋迅以成公之大节,有不可得而磨灭者。
点自丁丑通籍后,得以夫人从侄讳彦司直君友善,已悉其概。
今距夫人之卒二十三年矣,始得拜其墓而临文欷歔曰:
兆离居不数武兮,遭颠沛而卒安于其厓。
环山带水,笃忠荩而祐纯懿兮,佥云其藏则佳。
绍兴二十八年戊寅春杪朔七日
按:道光《广丰县志》卷三,清道光本。
邛州墓志铭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嵩山集》卷五二
某昔仕涪州,所趋走州刺史程公之子仔衣大布,戴大帛之冠,手其书一编来见,曰:「哀不能言,执事其视诸书」。
仔去,某取其书读之,以为为善而志常遂者天也,或有不遂者,天所不逮也。
天则以文予人,而使之发扬焉。
仔之父仕至右朝议大夫,不克大显。
其葬也,于是乎有待乎文也。
某闻公之先,盖有讳仁霸者,州论其行义,使摄录事参军
有盗芦菔根,不自意所持刀伤主人,尉几幸赏,以为劫狱。
赇,强搒服之。
录事公咋谓盗:「汝冤,盍自言?
吾为汝直之」。
州竟杀盗。
盗后三十年,昼见请往与尉史对,对已则子孙其昌矣。
至公盖六世,果皆官达而寿,天于公之家抑厚矣,尚怼曰不大显。
第见世有愧于公者,而在高位,顾不求其传,孰能如公之家欤?
不必资于文以发扬也。
虽然,公且葬,不可不具著以告于后之人,知公实大显,又非止于其身,将其后皆然。
公讳敦书,字通叟,其先武昌人
唐广明中讳琦者,从僖宗,遂家于眉州
曾王父讳浚大中大夫,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其配宋氏,京兆郡
王父讳之邵大中大夫显谟阁待制,赠龙图阁直学士,累赠少师
其配史氏,蜀国夫人
父讳唐,宝文阁学士右正议大夫,赠特进
其配杨氏,通义郡夫人
许氏,同安郡夫人
勾氏,安康郡夫人
自其曾王父而来为仁厚,宝文公未尝以徒罪刑人,及公益宽大。
宣和二年,宝文公任为承务郎,始为资阳丞,盐井日征有程,主计者欲征倍程,檄公覈其实。
公曰:「是盈缩无常,今而盈可也,不幸而缩,吾不可奉上官害民」。
列其实,有司为正,民间大叫欢,以喜去。
金堂县税,愈益轻其征。
其初课不登,已而商贾争出其途,课大增。
将去,留其赢于库,不以著籍,曰姑以是备不登可也。
再为江原丞,率其民尽力于堰,仍为均水,约束民不复争。
张魏公宣抚川陕,陈公通判达州,寻遣奏事阙下。
吕丞相欲留为郎尚书省,公曰:「不可不返报」。
既归,州阙太守,兼行太守事。
女真逼安康,其帅王彦以其军来,公谕其民,民曰:「公不欺我」。
争出刍,其军亦喜曰:「微公如何」!
其军,有哗者吾不贷。
终其军去,无敢哗。
涪州,其民旧出地租为公使钱者悉除之。
普州,盐井废,所负不入,系狱者百馀家。
公论其课当除,卒为免其课九十九万一千馀斤,钱五万三千馀缗。
再至涪州,州之人喜且相语:「我公来矣」。
雅州,徼外蛮杀灵关民,提点刑狱司欲徵旁郡兵,公曰:「何至是」!
第召土丁集塞下,徼外蛮意慑不敢动,以无事。
邛州,栏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实八十万。
前为守者常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上其状,且自劾。
未报,则戚戚以悲;
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于其民之得复除也。
其后卒除十万缗。
而公以乾道三年正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公少渊静无竞,所至为政简便,盖自其家法而然。
其居家,于亲也孝,于兄弟也顺,于族也惠,于士也诚。
尝予之田以资其养,从女之孤者嫁之,内外属贫者赒之。
泸上有族,于杨夫人之丧助沐椁,见必泣。
公所居乡,其乡人爱之;
所居官,其邦人德之。
有子又能教之,以文学进士第
古之君子著于册书,为世所称道盖如此,公讵不大显也耶?
仔以公卒之年十一月壬申,葬于眉山县怀德乡公所卜龙渊之上。
黎恭人之圹,去宝文公墓三里。
公之孝益信也。
恭人左中奉大夫、直秘阁揆之女,生子男二人,俱,右承事郎、前泸州泸川县主簿,致仕卒。
仔,左承直郎,前邛州军事推官
孙男四人,以正、以发,将仕郎
以简、以一,未仕。
孙女五人,长适右迪功郎资州龙水县主簿孙直洵,馀未嫁。
铭曰:
世有施仁,孰识其报?
既炽既昌,于公有考。
公之初祖,慈惠且温。
冤则直之,天大其门。
迄公六世,仕者加多。
为帝守邦,旗纛弓戈。
登于光显,益故常。
实羡于仁,以笃不忘。
公之子孙,是效是似。
继今绵绵,刻示无止。
与仲玘书 其一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七、标点本《陆游集》附录
游顿首。
伏被手帖,获闻动静,深以为慰。
开谕院记,谨已具稿。
今遣优婆塞归拜呈,不知可用否?
老病无复佳思,皇恐,皇恐!
此乃令人写本,若欲恶札,却须示及,当为作之,仍告写及题额人衔位、姓名。
若要写守、倅衔,亦须示及,当为一手写去,切不可令他人书。
向来南山只为如此,故曾致虑,不免重刻,切望少留神,仍丁宁知事也。
末即会聚,万万为道珍厚。
不宣。
游顿首。
智者玘公禅师友旧。
十一月八日
跋唐御览诗1155年11月8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五、《渭南文集》卷二六、《放翁题跋》卷一、唐人选唐诗十种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右,《唐御览诗》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学士令狐楚所集也。
卢纶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臣采诗,第名家得三百一十篇。
公之章句奏御者居十之一」。
今《御览》所载诗,正三十二篇,所谓居十之一者也。
据此,则《御览》为唐旧书不疑。
然碑云三百一十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盖散逸多矣,姑校定讹谬,以俟完本。
《御览》一名《唐新诗》,一名《选集》,一名《元和御览》云。
绍兴乙亥十一月八日吴郡陆某记。
杜太后家子孙劄子淳熙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周文忠公奏议》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窃见本朝崇德报功,凡勋臣之后多命以官,使续世禄,此忠厚之至也。
仰惟昭宪皇后诞生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圣子神孙,垂裕万世,功德之大,古无伦拟。
爰自大观元年十一月,因杜氏孙女陈乞两世失禄,特诏逐月计口支给钱米,五岁钱一贯文、米一石,十岁以上钱二贯文、米一石,至今遵而行之,非其他外戚可比。
在于恩意固极隆厚,然而禄仕不继,阙孰大焉。
政和五年十一月八日内出手诏,其略云:「杜氏之后,门阀微替,求其子孙,无在仕版,第宅圮坏,贫不自给。
可令有司访其后裔,命之以官」。
由是观之,当时固不止给钱米而已。
臣愚欲望睿慈特命有司参照上件典故,令杜氏整比家谱,择其子孙愿恪有才能者一二人,加之一命之宠,畀以祠庙之禄,世世勿绝。
仍就行在赐官屋三二十间,使聚族以居,与国无穷。
庶几慰在天之灵,报垂裕之德。
况近降十二月十一日指挥,杜氏请钱米者不过临安常德府一两处,计其人数,必不甚众,及今施行,良易为力。
如合圣意,乞作圣旨行出。
取进止。
乞付出礼官讨论服制记1178年11月1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二、《奉诏录》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是月八日未后,光尧既晏驾,上在德寿宫丧次,二府留漏舍。
十四日,上令甘炳传旨,欲用晋孝武魏孝文故事实行三年服,自不妨听政,可商量所降诏旨。
是日未时始就素幄得对,上呜咽流涕,因奏丧服事。
上曰:「司马光《通鉴》载此甚详」。
奏云:「晋武虽有此意,后来止是宫中深衣练冠」。
上曰:「当时群臣不能将顺其美,所以讥之,后来武帝竟行。
盖谓王太后之丧,上不欲言「太后」二字,其谨如此。
奏云:「记得亦不能行」。
上曰:「自我作古,何害」?
奏云:「御殿时人主缞绖,臣下吉服,可乎」?
上曰:「自有等降」。
奏云:「臣从君者也。
若可行,祖宗行之矣。
乞且令有司讨论,使中外知圣意,自不必降诏」。
上曰:「指挥可也」。
是日有旨:「大行太上皇帝奄弃至养,朕当缞绖三年,群臣自遵易月之令。
其合行仪制,可令有司讨论以闻」。
已而礼官皆谓难行,止乞如绍兴七年太上服徽宗之丧,从易月之制,御殿服淡黄袍、黑带,终二十五月。
上留之弗下。
至二十七日,遣御药张安仁遍谕五府云:「逾月易服,情所未安,且欲缞服引辅臣及班次,俟过卒哭别议」。
二十八日,以大祥日迫,乃与二府同入此奏,未报。
二十九日奏事,面乞行礼官之言。
上曰:「朕自有所见」。
少间批出,奏云:「陛下圣孝通天,知汉文短丧之失,而陋晋臣不能成其主之美,锐意复古,非圣学高明,岂能及此」?
上曰:「朕正欲稍救千馀年之弊」。
既退,遂有御批如右。
于是礼官折衷,乞大祥改服小祥之服,素纱软脚折上巾、淡黄袍、黑银带;
至祔庙毕,改服皂幞头、淡黄袍、黑鞓带。
遇过宫则缞绖行礼,二十五月而除。
十一月十一日,御批依,淡黄袍改服白袍。
自是每御延和并用大祥之服,而袍以白,禁中则白巾布衫腰绖,过宫缞绖而杖云。
臣某谨记。
亲征录(起辛巳十月庚子,止壬午六月丁丑。)1162年6月12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绍兴三十一年岁在辛巳十月朔庚子,阴。
手诏金虏叛盟,将亲征。
其文洪景卢所草,前一月,人已能诵之。
癸卯,雨,除三招讨使
吴璘报:九月十八日,遣将彭清劫金人大寨于宝鸡桥。
均州武钜奏:招到北界杜海、昝朝等二万馀人,老小数万口,获首生擒二百馀人。
池州都统李显忠奏:与金人三战于正阳西,败之。
此月三日也,时虏骑已缚桥踰淮。
吴璘奏:九月二十七日秦州
戊午,晴。
张真甫供职,叶义问督视江淮荆襄军马,虞允文参谋军事
义问洪迈冯方同行。
时虏骑大入,诸将多败奔也。
庚申,阴晴相半。
王权与金人战于和州境,人情大汹。
辛酉午后出北关送叶枢,矜气大言,识者忧之。
行府犒军金帛络绎于道。
邵宏渊黄旂走报,与金人战于六合。
先是诸将每遇敌辄以捷告,都人望旗呼舞。
尚书省揭黄榜于通衢,不移刻摹印遍都下,验其地则皆自北而南,实未尝有所获也。
壬戌,闻虏陷真州邵宏渊虽力战于六合,兵少不能禦故也。
甲子,阴。
闻虏陷扬州,百官宅迁徙一空。
十一月朔己巳,霜晴,人情稍舒。
刘锜皂角林大捷。
先是提军驻淮东清河口,与虏兵相持,而完颜亮亲率大军别从淮西入寇,李显忠遇之即遁,遂与王权战于庐、于和,退舍屡败。
自滁入真,邵宏渊又不能当。
兵将绕出后,知不敌,即舍清河维扬,焚庐舍刍粮南归,虏遂两道入矣。
皂角林与战,败之。
捷书闻,上大喜,遣中使赐予甚厚。
丙子,闻此月五日李横败绩于瓜州
初,刘锜捷,即卧病舆归京口,虏遂临江。
叶义问进战,不可,亦以病实不能行。
义问乃命将兵过江,方交锋,虏分兵为左右翼,潜出后,夹攻我师。
大败,诸军赴江死者甚众。
凡犒军金帛尽为虏得,亡失都统印,匿草间获免。
或云是日中军将刘汜临陈先遁,故败。
汜,之侄也。
庚辰,采石捷书闻。
初,虏兵虽胜,视瓜州江阔难渡,而采石浅狭,且朝廷方以李显忠王权金陵之师。
亮意其号令未定也,以此月八日九日执旗鼓督细军临江,而聚所掠之舟密载甲士南渡。
会渔人谍知其期,走白显忠虞允文,亟命舟师逆之。
虏舟杂以木筏,又其人不习水。
我以战舰乘风冲击,贼兵皆溺死,亦有数百人已登南岸者,允文激励士卒殊死斗,尽数杀之,不然几殆。
辛巳,闻采石北师稍稍引去。
乙酉,闻北师聚于淮东真、扬间。
甲午武钜报克邓州外城,王彦报师次长安外邑。
大抵诸军时时以小捷闻,而淮上益急。
十二月己亥朔,同舍皆至政府,自午至酉方出堂。
先是边报稍缓,宰执皆早归,一遇警急,往往晚出。
张真父戏云:「欲知敌情但视堂」。
又军兴已来阴雨连绵,天气愁沮,閒值晴霁,必传捷音,同舍又戏云:「欲占吉凶请视日」。
庚子,晴。
镇江诸帅报完颜亮为其下所戕。
之将败盟也,得浙匠教之航海,于是大兴工役,造巨舟于胶西,刷河北丁壮,杂以金人,谓之大汉军,命苏尚书者为之帅。
其谋谓:「我以大兵踰淮逼江,中国必悉师来拒。
钱塘禁卫空虚,则楼船可捣腹心。
腹心震骇,虽抽江上援兵亦已无及,然后可以得志」。
其部分计画皆有成说,乃命张忠彦坚壁凤翔以敝吴璘,又命刘萼攻扰襄汉,而自率精锐及签军号数十万由淮东、西两道入。
既未能渡江,则驻师维扬,日望海道如约。
无何,朝廷遣李宝或云刘锜预谋。
率防海之舟先过山东,将次胶西,祷神祠遇顺风,又得谍者,用其言冲虏舟。
舟既大,而签军及女真不习战棹,束手败降。
纵火焚数十艘而归。
闻大怒,暴戾益甚,杀戮无常,人人惴恐。
王者知其可图也,遣亲信结帐下兵杀
亲兵别攻泰州,左右无助,乃以冬至夜作乱。
惊起,为攒箭所杀。
食罢,同舍相率庆二揆杨参、黄枢,首揆有还白沟之语。
夜锁学士院何通远痰眩在假,刘共甫时暂摄直。
辛丑文德殿宣麻:李宝右武大夫宣州观察使提督海船拜靖海军节度使、充浙东西路通泰海州沿海制置使京东路招讨使,赏胶西之功也。
圣旨已降指挥,巡幸视师可用十二月十日进发。
黄枢云:今早得报,十一月晦虏兵陷泰州,刳剔老幼,俘掠少壮,极其惨酷,即所遣亲兵也。
或谓左右与王通谋,故说遣之。
壬寅,金国大都督府牒:「国朝太宗皇帝创业开基有天下,迄今四十馀年,其间讲信修睦,兵革寝息,百姓安业
不意正隆失德,师出无名,使两国生灵皆被涂炭。
奉新天子命诏,已从废殒,大臣将帅方议班师赴国,各宜戢兵,以敦旧好。
须议移牒,牒具如前。
宋国三省、枢密院照验。
大定元年十一月三十日」。
丁未王彦报收复华州
戊申,大雨,□时上披毡裘,乘马出北关门,宰执建王以下皆紫衫从驾至税亭。
御船进发,留司百官班辞于东仓,以泥泞免拜,随驾官宰执皆行。
后省金安节刘珙谏院梁仲敏宰属徐度六部长贰凌景夏张运御史台吴芾陈良祐卿监王普史浩郎官曾汪余时言薛良朋马骐姚宽,一官率兼数职,馀不书。
己酉,雨不止。
留守相公视事于都堂,徙居于执政府,职事官皆上谒。
庚戌午后雨稍止。
王彦收复陕州
甲寅,闻车驾十四日次平江,十五日歇泊,今日进发。
丙辰,阴。
枢密行府限五日结局。
虏兵万馀尚留和州李显忠禦之。
辛酉,雨。
闻车驾二十日次镇江,未有进发之日。
初,虏之残兵屯和州鸡笼山李显忠攻之不克,亡失两将,虏兵缓辔徐归。
显忠蹑其后而不敢逼,久之方出境。
丙寅,闻赦新复州军。
绍兴三十二年岁在壬午正月戊辰朔,车驾在镇江
史局奏:未时太阳交蚀,甚于申,复于酉。
雨不止,无所见。
守局如式。
庚午,晴。
岁旦镇江日蚀五分,又闻德音赦淮南京西残破州军。
壬申,阴。
陈宗卿置酒省中。
闻车驾此月三日发镇江
丁丑,吴珙等报十二月十二日收复汝州武钜报十四日复嵩州
己卯武钜十二月九日义兵复西京,又闻王师复寿春府,其实入空城而已,虏兵至则又弃之。
丙戌,闻有旨班进讨之师,粮运不继,且疫疠大作也。
戊子,闻有旨二月六日回跸。
癸巳,闻北虏遣使告即位。
二十三日,圣旨差洪迈张抡充接伴使、副。
左朝议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
二月癸卯,驾离金陵
丙午,发镇江
丁未太尉刘锜薨。
乙卯五更馀杭门五里迎御舟。
丙辰丁巳戊午,歇泊假。
己未,文武百僚诣后殿问圣体。
乙丑干办诸军审计司严致明云:常岁除川陕外,诸军支春衣二十四万馀疋,今春止二十一万馀疋,盖自去冬用师开落三万,而隐冒不与焉。
著作佐郎张震权仓部郎官,云:行在百司及内人月支米十四万馀石,内外诸军岁支米四百馀万石。
三月庚子,圣旨:扈从及随逐一行官吏军兵依绍兴四年扈从至平江府例,并特与转一官资,馀人犒设一次。
枢密行府官吏军兵诸色人依此推赏。
癸卯吴璘报逐金人至宝鸡,尽得关险。
枢密院编修官郑樵卒。
字渔仲兴化军人,力学著书,不为文章,不事科举,屡至阙下,游诸公间。
二十八年讲筵官王纶等荐对,特补右迪功郎,主管架阁库
御史叶义问论其过失,改监南岳庙,给札归抄所撰《通志》。
三十一年携其书来,得枢密院编修官,请修北虏《正隆官制》,比附中国秩序,因求入秘书省翻阅书籍。
未几,又坐言者寝其事。
至是欲进《通志》而病,病数日而卒,年五十九。
好为考證伦类之学,成书虽多,大抵博而寡要。
平生甘枯淡,乐施予,独切切于仕进,识者以是少之。
壬子,北使高忠建、张景山入见。
前此三节人乘马入丽正门,至是令就门外下马,喧争甚久。
既而使者捧国书上殿,知閤门事赵述以祖宗旧例跪受之,使者守近例不与。
述老矣,相持移时,仆于地。
上目二相,陈康伯进曰:「臣等位宰相,不当受其书,请用他日行礼」。
又呼馆伴责曰:「前日已议定用在京礼例,今乃紊烦圣听,何也」?
徐哲惧不能对。
时北使方秉笏寘书两臂间,从旁掣以进。
国书略曰:「十二月日,大金皇帝致书于宋帝。
粤自皇统以来,修好不绝;
不意正隆之末,师出无名」。
且有「归两淮,敦旧好」之语。
癸丑,蜀中报,闰月二十五日姚仲吴挺败虏师。
乙卯洪迈借翰苑、经筵,同张抡充贺大金登宝位国信使、副。
丁巳,北使辞,答书略曰:「淮甸侵疆,幸先期而克复;
祖宗故地,方遣使以请求」。
戊午,北使出门,太常少卿王普带御器械王谦、送伴成闵淮东来朝。
之留荆襄也,虏正窥采石、瓜州,朝廷屡以金字牌解围。
声言捣陈、蔡,其实畏避。
既而驰百馀里,士卒冻馁而死者十二三,至有自经于树者。
虏退,方进攻宿、亳,亦复无功。
至是归阙,惧人之议己,凡郎官而上皆有苞苴,冀以自解云。
己未洪景卢出《接伴杂录》云:「淮泗间弥望无寸木,鹊巢平地」。
又云:「道逢泰州民自虏中逃归,言初被驱迫至京畿,百姓争舍匿之,调护甚至,仍为治装,告以归路,有舍其马使代步者。
惟过河则不可回」。
四月戊辰皇孙永嘉郡薨,年十四。
初本疮疹,而医者误投药,有旨送棘寺
庚午,释众医,朱邸奏请也。
辛未,上为永嘉郡辍视朝。
闻泛使礼物例用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合十具(脑子、龙涎、心字香、丁香各二合之类。),匹物二千(绵撚、金葺背,以上各二百;线罗、摴线、紧丝蒲绫、清丝绫,以上各四百。)
朝士言:三月十七日得旨,许高丽遣使来贺恢复疆土。
盖纲首徐德荣为乡导,而明守韩仲通为请于朝,众论不以为然。
会浙东提刑樊光远画七不可之说,其议遂阁。
洪州言:三月二十七日,资正殿学士魏良臣卒。
良臣字道弼金陵人,登进士第,调丹徒,移遂昌,召为敕令所删定官,擢尚书郎
北虏遣二太子将兵薄淮,韩世忠战不利,吕颐浩良臣往使。
时方与同舍郎观潮,得檄纳笥中,卒饮乃起。
人颇危其行,良臣亦作遗令付其家,脱不幸,持以白父母。
行至楚州,见世忠道使指。
世忠下令断浮桥,命无得以一骑踰淮。
良臣驰扣虏营,其副将聂耳孛堇有和意,敕吏授馆待使者
无何,世忠谍知虏已弛备,轻兵渡水击其后军,杀伤甚众。
聂耳大怒,谓良臣卖己,麾众捽斩之。
良臣大呼曰:「某亲老,妻子幼弱,诚知边将不恤国计,侥倖一旦功,何苦蹈万死来见将军哉」?
聂耳稍悟,命韬剑,驱良臣行数十里,抵主帅帐前,卒许和,遣良臣归报。
颐浩罢相,赵鼎主战。
良臣请祠去。
久之,召拜左司员外郎,进检正,擢吏部侍郎
兀术寇边邀结好,诏良臣王公亮议之。
虏欲斥地尽江,岁遣匹两皆五十万。
良臣曰:「被命以淮为界,非江也」。
兀术阳诺而签书云:「使者许我江北矣」。
良臣私发其封,大惊。
明日携入诘兀术背约,兀术辞穷,为取玺纸易书,和议自此始定。
俄坐台劾与近习昵,出知庐州,徙池州
敷文阁待制,进直学士
秦桧用事久,士大夫异己者死徙相望。
良臣书曰:「天有雷霆,尚随之以雨露,欲胜天乎?
愿为子孙计,毋贻后悔也」。
死,御批召陈诚之良臣等四人。
良臣先至,遂拜参知政事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也。
良臣既骤当大任,锐意更庶事,稍裁诸将回易之弊,发三省堂厨官贾瑜罪流之,人颇畏慑。
然学术空疏,举措多轻脱,内外喧诮,不三月罢为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
内侍邓友护攒官,干扰府县,良臣摘其盗伐禁地林木,械送行在,诏贷死决配。
人颇服其果。
未几提举洞霄宫,起知宣州,徙潭州洪州、所至治盗甚刻,洪州之政尤暴率。
卒年六十九。
五月丁未梁仲敏蔡寺丞子平相访。
蔡乃君谟曾孙,陈亚尝有「蔡襄无口便成衰」之戏,自是子孙立名多连口字,惟子平从水
壬子五更至漏舍,平明丽正门宰执亲王使相侍从、台谏、两省官、礼官并诣射殿立班。
辰时八刻,皇帝自御幄出,再拜升殿,奠酹显仁皇后神御前,沾洒久之,在廷泫然。
神御出丽正门,皇帝奉辞,宰执礼官皆骑导赴景灵宫,文武百官奉迎于宫门,骑导官步导赴后殿
未时八刻,再立班行奉安礼,左仆射陈康伯礼仪使
是日天气甚凉,初出丽正门,细仗布列,鼓吹振作,众马惊跳。
户部侍郎方跨鞍而坠,腰臂皆损。
癸丑,歇泊假。
钦宗小祥,前辅臣至权侍郎以上赴几筵殿行奠酹礼,以明日枢密院罢散天申节道场,故前期入奠。
甲寅,有旨张浚专一措置两淮事务,兼节制淮东西、建康镇江府池州军马。
丙辰张子盖李宝连报海州围解,虏兵败走。
国信使、副以十六日到虹县,金国接伴使、工部侍郎庞,副使秘书少监□已先在,遣人致问云:「不须傅衔,便请过界」。
丁巳,天申节,故事当拜表贺,有旨免。
百官晨赴明庆寺,望阙立班再拜赐香口宣,再拜讫,又再拜,首相以谢表授中使回奏。
顷之,再追班满散祝圣寿道场,台史引予立香案侧,谓之监香。
甲子,未后御笔手诏:「朕以不德,躬履艰难,天地祖宗垂祐之休,获安大位三十有六年。
忧劳万几,宵旰靡懈,属时多故,未能雍容释负,退养寿康。
今边鄙粗宁,可遂如志。
皇子玮毓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几焉。
可立为皇太子,仍改名(初用烨字,或谓近唐昭宗名,有旨别拟定。)
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其宫室官属仪物制度等,疾速讨论典故以闻」。
诏自内出,外廷不知也。
自去岁修秦桧旧府,贵近密语人云:「上欲行唐尧故事」。
寻以边事而止。
今春工役甚急,外议藉藉。
四月末,新除侍御史吕广问陈康伯姻嫌改除礼侍
康伯因求去,上始露倦勤之意,云:「朕年老多病,皇子将四十,可付社稷」。
径欲行内禅礼。
他日近臣奏云:「事当有渐,无令四方或致惊骇」。
上曰:「朕未思此也」。
故先下立储之诏,而意指已见。
或谓此即初制传位诏云。
六月戊辰殿院张真甫上殿击朱揆,仍纳副本。
倬自拜相即地震,且立朝专务迎合,中外杂然讥讪,台谏欲论列,而上眷至厚,非其有大恶,势不能去。
五月间,倬闻内禅有定议,语其子端厚,端厚遽令干办府以状申太府寺云:「某本国学生去秋误作白身奏补承事郎,乞批料钱历为證」。
会有密告台谏者,以为国学生与白身初不系入官利害,盖臆料将来覃恩,国学职事及得解人或可免省,而倬在相位可主此议。
又惧人之知也,故不于吏、礼部而言之太府,但欲取官文书照使尔。
弹文专指此事,并面奏:大臣怀奸,觊幸非常,不可恕。
上闻之变色。
辛未,御营宿卫使杨存中保明扈卫统制将佐使臣、军兵等四万三百五十二人。
四月六日,奉旨诸班直等三百三十四人并诸军扈卫官兵二万九千七百三十二人各特与转一官资,出戍暴露并扈卫官兵二万九千七百三十二人各特与转两官资。
今日报台见之。
癸酉侍从、台谏、礼官御史台集议故宗室子称并妻加封事。
初,朝士有以子称恩数白宰相者,宰相难之。
既而冒昧进呈,上遽曰:「他日诚难处置,今了却甚善」。
寻有旨皇太子所生父子称赠秀王追谥安僖
中书舍人唐文若既书黄,疑其未安,急白宰相别取旨,改称皇太子本生之亲。
俄又收回制书而降旨云:「故宗室子称并妻合行加封,令礼部官、侍从、台谏检照典故讨论闻奏」。
于是诸公仿濮王之议,请极其官爵,使后无以加,且服属虽绝,当从权冠以皇兄二字,庶免著姓。
徐敦立汪圣锡吕仁甫坚欲称宗室,予与辨论久之,乃肯书奏
是日奉旨子称赠太师中书令追封秀王谥安僖(元系左朝奉大夫秘阁修撰。),妻加封秀王夫人,而制中加「皇兄」二字。
甲戌皇太子赐字元永宰臣率百官诣文德殿拜表贺立储。
翰林学士洪遵等十六人以皇太子正位东宫告庙礼毕,同班上殿称贺,实欲致恋轩之意。
上曰:「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
真父、仲诚同对,促罢朱揆。
上曰:「即有处分,卿等皆公论也」。
乙亥,旬假。
宣麻:「朱倬右仆射」。
时内禅日逼,宰执请止降告,上不欲废故事,就假日。
殿院张真甫之具稿也,察官周元特未知,一日云:「某昨夜梦朱相衰服还乡,且以棺自随,此何祥也」?
真甫惊异,具言之。
解之者曰:「衰服者,白身也。
端厚正以白身事故为此举,其以棺自随,殆能终保观文乎」。
既造廷,果除观文殿学士提举在外宫观
台谏交章乞褫职,皆不报。
昨日刘共父当直,以尝为荐,在假规免。
丙子五更待漏院平明,正殿设仗。
上坐,雨稍止,禁卫閤门三衙文武百官以次起居。
宰执上殿奏事讫,驾兴,班退。
顷之,复追班序立殿门。
上閤门官南乡宣诏曰:「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
皇后太上皇后」。
云云。
百官拜舞讫,入诣殿下立班。
皇太子即位,流涕久之,侧立拱手,群臣拜舞称贺。
内侍固请坐御榻,不许。
礼毕,宰执奏事,皇帝亦立听。
班退,雨复作。
太上皇帝祥曦殿乘逍遥车幸德寿宫,仪卫及从驾臣僚并如常制,百官就幕次起居,太上皇后相继出。
陈德召司业云:「某在宗寺,见玉牒载绍兴初今上皇帝初入宫,宰执赞太上圣德真用心。
太上曰:『之事甚不难』。
则脱屣之意盖素定于当日矣」。
丁丑,大雨。
驾诣德寿宫,伞扇皆止宫门外。
百官班迎,泥淖没膝,不能成列。
初定仪注,皇帝率百官谒太上,既而诏百官免入。
俄有旨从驾臣僚亦不入,但就宫中行家人礼。
昨日,上欲从太上过宫,大臣议不同而止。
侍从官赴都堂议赦,初定太学止免职事人文解,御批在籍皆免,非故事也(《杂著述》卷一。)
缺字明抄本、四库本作「巽」。
龙飞录(起绍兴壬午六月戊寅,止隆兴癸未四月壬戌。)1162年6月1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四、《杂著述》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绍兴三十二年岁在壬午六月丙寅朔
戊寅,宣赦文德殿,首尾词翰林学士洪遵草,其间有云:「凡今者发政施仁之目,皆得之问安视膳之馀」。
盖用御批语,人传诵之。
圣旨:「朕欲日朝德寿,太上谓恐废万几,劳烦群下,委礼官重定其期」。
礼官请用汉帝故事,五日一朝
辛巳监察御史以上诣德寿宫起居,辅臣略至榻前。
太上幞头,宽袖赭袍,玉排方带。
中官八人分立殿下,惟施伞扇,不鸣鞭。
乙酉祠部员外郎刘藻卒。
字昭信福州人进士入官,颇穷《易》,通《礼》学。
陈诚之西府荐为学官,改枢密院编修官,除国子博士,兼建王小学教授
教授本专用馆职王十朋既去,朱倬以命,而降旨云:「教授阙,差馆职学官兼领」。
俄擢祠曹郎,而兼职不改也。
东宫立,宰执请迁王府官僚。
太上曰:「小学何劳之有」?
止迁史浩张阐
已被病,未几卒,年六十四,赠秘阁修撰,三皇子各赙银绢百。
初被召,尚在选调,吏误召岭南人京官刘藻,久之始悟,朝廷除广州通判遣之。
至是卒,而刘藻适自梅州乞致仕,异哉!
己丑,太上以车驾五日一朝为烦,诏用朔、望、初八、二十二日诣德寿宫
辛卯德寿宫月进钱十万贯,太上令止进四万贯。
甲午文德殿宣诏书,上太上皇帝尊号曰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寿圣太上皇后
先是礼官执政已定此号,然后令有司集议。
二十二日侍从、台谏、礼官会于都堂左相援笔书云云。
或谓尊号始自开元,至元丰罢之,万世不可易也。
汪圣锡持此议尤力,给舍台谏多从其说,故不签议状者大半,而洪翰林已草寿圣之议矣。
二十三日进呈,奉旨恭依。
汪圣锡徐敦立侍郎给舍台谏各以状申都省云:「尊号既非矣,而光尧近神尧寿圣英宗诞节,且尝名寺,不可用也」。
二十五日,遂降旨谓已奏知太上,不容但已,恐数字未善,更令金安节张震等商量,疾速奏来上。
金彦亨禁从签书中官最长,而真父台谏之长故也。
明日彦亨、真父等请再集百官议。
二十七日圣旨,不须别议,愿与签书前议者听。
诸公知不可回,皆与签书
七月朔丙申,先天节假。
连日蜚蝗自宣、湖入临安界,绵亘数十里,所过赭其山而不甚害稼。
江浙间三十馀年前尝有之。
丁酉监察御史以上赴德寿宫起居。
既卷班,辅臣升殿问圣躬,次从官,次杨存中赵密田师中、郑藻等。
太上有所奖谕,存中等曲谢三四。
客云:「豺能杀虎,鼠可害象,事固不可忽也」。
戊戌粮料登极赦诸军优赏,共支银三十八万三千一百馀两:殿前司捧日都虞候军额等至诸军长行一十九万四千一百馀两,马军司卫都虞候军额等至诸军长行五万四千三百馀两,诸军司卫都虞候军额等至诸军长行九万九千七百馀两,诸百官司等处三卫差到军兵自都虞候军额等至长行三万五千馀两。
己亥,百官受誓戒于尚书省,奉敕摄光禄丞,以此月十四日皇帝亲飨太庙也。
按《国朝会要》,无即位亲飨故事,太常官比附郊祀定此礼。
初请乘玉辂,上不许,稍令裁定。
癸卯,德寿圣旨:「前尝止宰执等月内两次到宫,今闻尚与前说不异。
缘宫前无待漏处,缓急阴雨,使百官暴露,殊不安怀,可今后只初二日率从官同来一次」。
时宣麻,张浚特进大观文少傅江淮宣抚使进封魏国公
昨日锁院刘共父当直,不召,就式假中宣史直翁
初,三省议除少保封次国,制出乃少傅、大国。
或云直翁与谋,陈揆不乐,曰:「真内相也」。
戊申,赴太庙致斋。
大雨终日,夜暴风达旦,轩簸可畏,太史局奏地震。
己酉五更,皇帝亲飨太庙。
初行礼大风,既而雨作。
张魏公申请,内一项:除申朝廷用状,馀皆劄子。
或谓非见执政,不当如此。
癸丑,圣旨罢御前激赏库左帑,谓之南库,从袁仲诚谏疏也。
自秦氏歛中外之财输御前,虽时有进纳,而三省、密院移用为多,有司莫得稽考。
上锐意除去,士大夫以为盛举。
又有三省、密院激赏库,顷尝裁定岁给十万缗而已。
汪圣锡云:「吕元直为相,堂厨每厅日食四千。
秦会之当国,每食折四十馀千,馀执政有差」。
于是始不会食。
胡明仲侍郎尝谓「虽欲伴食,不可得矣」。
丙辰临安访求岳飞坟在钱塘门外,当时私号「贾宜人坟」,今将以一品礼葬之。
癸亥内侍李绰提举军器所
初,上以器械不犀利,工部军器监未尝问,故以付,而不令隶部监。
台谏谓建炎间太上尝以此委中官,未几废罢,新政岂宜如此?
上颇然之,有「只为题目不好」之语。
既而张大其事,日有启请,且辟置官属
上意于是向,谕真甫仲诚云:「祖宗朝中官尝掌兵,此亦何害」?
二人论奏不已,遂降御笔云:「览卿所奏,备见忠谠(云云),已令复隶部监」。
犹未罢也。
二人再论列,而任信孺陈应求因内殿引对亦及之,乃令绰自请罢提举,而改用统制官辅逵等。
甲子洪景卢张才甫入燕,国书略曰:「使介来庭,缄题越式。
固违群议,特往报书」。
又曰:「宣靖既迁,楚齐继及」。
海道定君臣之事。
又曰:「海陵失德,江介兴师,过乃止于一身,盟固难于屡变(亮既死,追封岐国王后改谥海陵炀王。)」。
又曰:「尺书侮慢,既匪藩臣
寸地侵陵,又违誓表」。
又曰:「殊无致贺之词,继有难从之请」。
又有若使干戈不息,赋歛繁兴,坠民涂炭,咎将谁执之意,而末句云:「尚敦旧好,勿徇群言」。
初,景卢在境上与接伴约用敌国礼,接伴许诺,故沿路表章皆用在京旧式。
才入燕京,尽却回使,邀景卢依近例易之,景卢不可,于是扃驿门,绝供馈。
而馆伴者云,尝从景卢尚书公学,阳吐情实,言勿固执,恐无好事,须通一线路乃佳。
景卢等惧留,易表章授之。
既入见,使副例不跪,至是皆跪。
虏主传令云:「国书不如式,不当受,可付有司」。
其诡诈虚喝类此。
八月己巳成闵保奏瓜州皂角林阵亡将校长行共三千一百一十三人。
其实皂角林所丧甚少,而瓜州之败恐不止此也。
戊寅,宫门早二刻开,行事官朝服入赴大庆殿,各庀其职。
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发册宝讫,还内。
臣僚常服出和宁门,导册宝诣德寿宫
有顷,驾来太上皇帝御殿。
皇帝入拜殿上,奏册宝讫,行事官归班,百官拜舞称贺太上皇帝太上皇后讫,退。
昨晚诏迎天竺观音祈晴,今日雨意垂垂,仅能成礼。
有旨光尧寿圣太上皇帝上尊号,进银五万两,寿圣太上皇后三万两。
八月二十一日生辰进银三万两。
先是有司引唐顺宗故事,虽在钦宗服制,不妨上册宝,但欲设乐而不作。
礼部郎官刘仪凤以唐实行易月之制,与本朝不同,著议甚典丽,然卒从有司所请。
丁亥,除起居郎
己丑后殿侍立,退诣文德殿拜表,请以会庆名圣节,殿门待班幕次,台谏皆设倚,近臣则各以交床自随。
徐敦立相戏云:「罚却倚子矣」。
癸巳,拜第二表请圣节名。
是月九日,奉旨:吴拱保奏,今年二月五日西京差金人攻汝州,我兵追赶过河;
二月二十四日直来城下,掩击败走,及发兵深入,收复永安军永宁福昌长水等县;
并金人攻打蔡州,遂发统制王宣等前去确山县解围等事。
保明实立功官兵二万五千五十四人,奇功一千四十八人,各特转两官资。
第一等三千二百六十八人,第二等八千九百八十七人,第三等一万一千七百四十七人,各特转一官资。
九月朔甲午,驾诣德寿宫
上御内殿(即讲殿。),辅臣奏事毕,自祥曦殿登辇。
祥曦旧殿名,今面西,常日但为行廊。
凡驾出,辅臣若无奏事,则径于祥曦设御座,鸣鞭山呼如仪。
左右史例随应奉官两拜起居,次宰执、从官、亲王使相等两拜起居,班退而辇升。
左藏库册宝支赐银八千两、绢九千疋。
乙未,早赴德寿宫起居,退诣文德殿听批答,「所请十月二十二日为会庆节,宜允敦义」云。
魏申谓汉宣帝光武唐肃宗皆亥生(更检《光武纪》中元二年注,云是岁在丁巳,则光武乃生于丙辰范晔论曰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
丁未,敕兼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右正言袁孚温州
德寿宫中官梁康民欲就宫侧开酤事,上批其章云:「览卿所奏及德寿宫,朕令询问,即无此事,朕心悚然。
今后论事,毋或如此」。
寻批出除吏部郎官,大臣以为不可。
请去,故有是命。
寻又除直秘阁丁巳权中书舍人
十月辛巳,闻吴璘德顺秦州
癸未,旬假。
宣麻:张子盖海州解围立功,加检校少保
十馀年来,武臣节度使一转即拜真太尉,臣僚论其太骤,乞复检校官,遂自子盖始。
十一月甲午,早赴德寿宫起居。
韩知閤恕云:绍兴七八年间,同莫将使金国,不许至其都,止燕山以待。
久之报虏主来,将等亦不得见,但呼至都堂
宰相等五人设榻坐堂上,将等立白事,屡被诟辱,几不可堪。
既留国书,即徙将等于涿州驿中,伺守颇严。
太守来招议事,将、恕以下皆朝服步往,未尝给车马也。
乙未,以内教权罢讲筵
是日当末讲,旧例临安具酒馔,比亦废此礼,学士院设食三品而已。
洪翰林侍读
丙申镇江张子盖契丹归正人萧鹧巴来。
译者谓契丹为金人所败,此曹遁以来,然未可信。
戊戌讲筵所例赐冬至节仪:讲读官钱五十千,酒六斗;
修注官钱三十千,酒四斗。
己亥,就都亭驿萧鹧巴等四十五人御筵,酒七盏
初议遣从官押宴,予与给舍白宰执止之
庚子日南至,稍晴。
早入丽正门,赴文德殿拜表称贺,过祥曦殿起居。
从驾诣德寿宫,皇帝入大次,百官班殿下,皇帝步入小次。
太上皇帝御殿,应奉官、礼官导皇帝自东阶升,北面四拜讫,西向立,百官拜舞如仪。
礼毕,皇帝从太上皇帝还内,班退归幕次。
未后从驾回。
是日,太上宣萧鹧巴等入宫击毬,赐银碗有差。
戊申,诏改来年正月一日隆兴元年曾子宣日记有此号。
壬子,旬假。
雨中访务观务观韶美少稷至能共饭。
务观云:「尝记先人说红鞓饰带,始唐庄宗施之优人」。
程俱致道云:「迩来庞元英《文昌杂录》云:滑台贾昌朝画像犹是黑鞓金玉带,不知红鞓果起于何时」。
丙辰张震中书舍人
或谓庙堂有所疑,故峻迁,使去风宪
上谕三省云:「知无不言,言皆当理」。
遂谕当制舍人载之训词。
真甫辞免云:「自太上中兴,殿中侍御史凡五十二人,未有径除三字者」。
十二月戊辰,省劄坐同知枢密院事张焘所奏,并降御札召侍从两省台谏赴尚书省,拜受讫,就都堂给笔札,令条具时弊,仍各论其官属次第以闻。
众议乞许三日内条对,逐具奏闻。
己巳景灵宫行香。
御笔督条对,史参乞少宽之,详尽。
上亲批数十语,大略谓:「近臣非若疏远之士不知时务,今宣之于口,书之于简,何择焉?
若徇人情,朕所不取」。
史参又奏:「陛下固欲知时弊,非掩士大夫不备而穷其所短也」。
并缴洪翰林以下所援仁宗给札故事,退而条具。
上乃从之。
乙酉,微雪。
越人以欲雪而日光穿漏为雪眼。
己丑,百官赴太庙门外班迎安穆皇后神主,退入幕次,俟丁时祔神主于别庙。
礼官初欲依荐享例用乐,予奏云:「荐享为祖宗,故不以钦宗馀服而废乐,虽别庙亦可就用。
今安穆乃钦宗侄妇,不可用乐」。
周元特亦论之,诏可。
庚寅秘书少监陈棠卒。
字德邵常州人,年六十二。
秘阁柱裂有大声,人以为长贰不祥之应。
隆兴元年岁在癸未正月癸巳,晴。
虏人陷水洛城,城在德顺军秦州之间。
虏先以兵与吴挺相持于德顺,一旦焚寨引去。
不疑其伪遁也,不为备。
虏自间道径趋水洛,断我师归路,而城中兵甚少,故陷之。
丙申盱眙报蒲察徒穆领兵据虹县
徒穆故泗守也,自失其地,即寓宿州,睥睨故疆而不可得。
既陷虹县,遂称泗州居之。
庚子,宣麻:史浩右仆射,兼枢密使
张浚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
昨日拟定魏公除目,上以笔圈去枢密使三字,止升都督
今早执政奏事闻之,请如初议,而制已付閤门,遂用旧文首尾词告廷,而令直学士院刘珙归改其词行下。
是日锁礼部贡院,敕差翰林承旨洪遵知举兵部侍郎周葵中书舍人张震同知
以免解就试人众,增参详官二人,点检官四人。
国子司业王十朋为别院考试官
戊午贡院言:「承指挥,比前举取过人数共添取一百人。
检照前举凡三千五百四十四人,终场取过二百五十四人,今合取三百五十四人。
去年覃恩免解,徐、鼎、剑州不曾申到数目外,国学一千三百四人,建宁府一千八十九人,洪州二百三十八人,宣州二百七人,已上共二千八百三十八人,内有八百六十五人未来就试。
今乞于增添一百人额内措留三十人,充未到合取之数」。
从之。
贡院言:「常举共得钱一万二千贯,酒二百石,今官吏增多,乞增钱六千贯,酒一百八十石」。
诏给半。
二月甲子,蜀中正月探报虏人据水洛城吴挺德顺间道归。
丁卯徐稚山侍郎论秋菊落英事。
予谓有二说:一则为花落色衰之落;
一则落训初,如所谓「访予落止」者,义见《尔雅》,盖取之初英食之。
戊寅吴拱正月二十八日军前申状云:向起胜军,皆自德顺援归,胜军颇多亡失,我师焚秦州,退保皂郊。
三月壬辰朔张魏公缴进北界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回书来上。
其式云「志宁白宣抚执事」,书词大略谓:「向者新主初立,即舍淮南地,先遣信使,而宋国袭我归师,稍侵吾疆。
今得来书,以天时人事逆顺为言,固争旧礼,不议他事。
陕西所失地近已克复,将士或执或死,其数甚多。
此由宋国贪土地之故,不顺天意,不惜人命,以致此也。
志宁材虽不武,被命分阃,师之进止得以专之。
倘能先归侵地以示诚款,则复往之礼乃可徐议。
今则按兵不动,以俟来音。
宜深思熟虑,毋贻后悔」。
初,魏公以其拒我使者,邀索旧礼,尝移书开谕之,故复用此意来答。
甲寅,夜与共甫宿省中,来日覆试权要亲族过省者。
乙卯,雨作,寒。
引试七人《礼义积而民和亲论》。
初,秦氏以子侄窃高科,而诸将亦行赂效之。
死,议者请按乾德咸平故事,凡两省台谏侍从以上谓之权要,其有服亲登第,皆令覆试。
虽有旨依而未尝举行。
今岁赵密之子右承事郎赓过省,众疑其假手也,欲验之,而赓果托疾不来。
四月壬戌奉祠出都。
閒居录(起隆兴癸未七月庚寅,止乾道丙戌九月己酉。)1088年12月1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六、《杂著述》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隆兴元年岁在癸未七月庚寅朔
甲午,早泛舟入城赴州会。
会散,过隆庆寺
通判黄朝散壄相访,给事中廉之孙,尚书叔敖之子,鲁直犹子也。
双井乃其祖茔所产,岁终收数斤,尝其味绝不类草茶,向来所得皆赝耳。
双井在大溪中,即修水也。
上井可深四丈,下井深六丈,沙石过而不入。
晚,长老了达具蔬食。
初,闲禅师造此寺,往乞某家林木,其人不可,妄云:「待树上生葫芦当奉施」。
未几,扣门曰:「葫芦生矣」。
视之果然,削树而迹愈明,遂舍之。
今法堂皆遍柱而葫芦形如刻云。
九月己丑朔,游清都观
观兴于南唐保大中,旧号西台治平改今名。
是岁创清都台,下临荷池,远眺诸山,苏翰林为题其榜,仍留诗,见集中。
旧有逍遥堂黄大临元明赋绝句云:「心游魏阙鱼千里,梦觉邯郸一炊
蔬食菜羹吾亦饱,逍遥堂下叶辞枝」。
或谓鲁直所作。
庚寅,早谒辅顺庙威远侯,俗呼王仙
庙有南唐匡甫所撰碑铭,后题显德五年十一月八日,盖是年五月李璟始用正朔,故称显德
其叙立庙大略云:太和县江东有王岭,相传王子乔憩鹤于此。
唐贞观间,匡和先生年六十,弃家入山学道,兴台院云云。
至天宝中封山为王,谓子乔也;
封和为匡山王,且立庙焉。
后因敕使诣庙祈祷,至瓷窑小吾团若有影响,遂创此以为别庙,瓷窑团即今之镇也。
又云:匡氏之祖以晋永嘉二年渡江来江西
其文词甚凡下,不足考信。
然士人转匡为王者,岂以避太祖讳故耶
大抵庐陵王仙事迹甚多,如永兴嘉福之观、值夏之市、大皋之渡皆是也。
嘉福观在郡城南三里,俗直以王仙名之。
崇宁中,郡人葛敏修圣功作观记云:故老传讳子繇字大皋东汉乔之弟。
晋永嘉中得道,所过皆以其姓目之。
山曰王山,村曰王田庐陵为观亦曰王仙
太和县图经》乃云王乔尝控鹤此山,其舄堕焉,血食山中。
东汉王乔晋永嘉盖三百年,不应与子繇为兄弟,疑子繇当晋之乱隐居,得道山中,世俗因以事附著之尔。
圣功此记与庙碑殊不合,未知孰是。
梁湘东王《古今同姓名录》凡六王乔:一周太子字开山,一庐陵太守,一汉,一古仙人,一河东人,一魏人。
杜光庭《王氏神仙传》亦载王乔有三:一子,一叶令,一蜀中食肉芝者。
圣功所谓讹繇为尚可疑也。
夫事至于千百年固多差谬,况杂以神仙渺茫之说乎?
大皋渡去永和七八里,安福永新之水至此入于江,其名略见《南史·陈纪》,而土人妄呼大篙,以为王仙尝掷篙渡此水,尤为荒唐。
值夏在永和之上二十里小江中,云王仙至此值盛夏,因以得名。
永兴观去永和五六里。
十月戊午朔
丙寅,游青原山靖居寺,七祖大师行思道场也。
自镇渡江行六七里,冈峦环拥,逼山门方见屋瓦,其寺颇迫窄。
塔在山之巅,蹑阶上下。
塔左有三泉,号锡杖、虎跑、雷泉。
唐颜鲁公题名及元丰六年黄鲁直二诗并刻泉侧。
鲁直碑,先祖贰郡时尝跋其后。
饭罢,南过钓台,面对太山,下临清溪,气象幽深,可以隐居。
溪浅而源远,其支流循寺而出。
唐大中五年四月,前刺史段成式等记云:景龙三年为兰若,天宝十载为寺。
所载亭台颇多,今皆不可考。
甚重颜碑,亦叙三泉,所可见者此尔。
成式文务奇涩,或不能句。
午后由小径过龙集院,归访彭子从坟庵,逼暮到家。
己巳,早,同子澄、季怀游洞岩,去镇七八里,过白沙渡,又五六里至朱陵观,知观朱守常及识王父云。
南唐徐锴开宝四年所作观记,载旧止名洞岩,隶吉水县
传者云昔天师尝再定天下名山三百六十五以应天度,此居其三百三十六。
又云峰有云岚、元秀之名,洞有青帝、西灵之精,又有对扬峰、徊岚亭。
又云故老传先天中谢行仙于此学道,贞元中刺史阎寀请立观。
其大略具此。
饭罢登自雨岩,即东洞也徐锴所谓青帝洞者。)
四顾川原衍沃,心目开明。
泉自岩而下,点滴如檐溜水,积而不溢。
道士云下为伏流出庙前,理或然也。
东南望赤岭,横亘十馀里,而不甚高,或云其上多高冢,故名大墓岭,或曰败墓岭。
盖旧传此地有王气,南唐时白氏居其傍,时以狂僭事觉,名捕,发其祖茔以厌之。
故此外大山苍郁,诸峰皆耸秀。
其坳一峰剑立者,香城山也。
顷之,过西洞(锴所谓西灵之精者。)
季怀祖坟在路傍山上,往观焉。
下山日已过午,杖履行谷中,荆棘翳路,命从者刜除以进。
小溪曲折,凡十七渡,乃望见山尾相衔,一居中如屏障。
水自两山出,是为双涧之源,而山后之泉流为青原水矣。
此去水源极近,而樵苏路绝不可往。
回至观中少休,命道士取琴弹《清溪操》,曲终上马如值夏。
值夏距洞岩七八里,中路过白竹院、前遂渡,入市。
民居数百家,闻承平时甚盛,今稍衰矣。
游胡氏旧宅,上月台,登南楼,望香城山才十五里,不若远望之苍翠也。
步至大霄观,治平间重修,已复破敝。
自此登舟,水甚浅荡,而后行过鹿渡石徐锴碑亦及此。或云卢渡。),十里出白沙江口,乘月放溜而归。
庚午,阴。
早同子澄、季怀饭讫,泛舟送子澄于神冈。
冈去州十里,突然而起,高数十丈,其形如龟,俯首伸颈而隆背。
神祠在项背间,号惠佑庙封嘉应侯
按重刊咸通中庙碑及熙宁乙卯修庙记,并云神姓刘,名竺字世泊陈鸣凤中庐陵太守,卒官而庙食焉。
其傍有西台精舍,可以登览。
子澄既别去,予与季怀登山陬访旧庙基,尽见近城诸山,其后巍然而大者龙西也。
江流横陈,小江右出,势如磬折,帆樯来往,烟树晻霭。
农事既毕,牛马散布于平原旷野之间。
若即其地筑台以尽临观之美,当为此邦之绝景。
十一月戊子朔
乙未,游西峰寺
寺在栅门外,南安岩主得法于此。
门外松径萧森。
寺后有三秀亭松林间,旧名秀野,以芝生改今名,黄鲁直作记。
十二月丁巳朔
戊寅,董参薨,德元字体仁,吉之永丰人
靖康元年乡举第一,后以恩科入官,待道州营道簿缺,石塘刘氏延教诸子。
绍兴十七年与之,应转运司试,非其志也。
既而复高中,宗族强之赴省比,殿试遂为第一,以有官降第二,特补左承事郎签书镇南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校书郎
二十四年三月监察御史,六月迁殿中,兼崇政殿说书,与右正言王岷并特升侍讲
明年三月侍御史,六月擢吏部侍郎,超拜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十月秦桧薨,而德元以十二月罢为资政殿学士
台官汤鹏举论列不已,遂以本官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家居八年卒,年六十八。
德元循谨自守,不事矫饰,此其所长也。
台察时病伤寒甚困,夜梦碧衣童语之曰:「无忧,君上世有阴功,虽数百年其籍故在,且为天官矣」。
次夕,又梦至一亭,望耕农满野,前童子亦在,语德元曰:「此皆君所食禄也」。
觉而病良愈。
岁中典吏铨,自以为应天官之梦,未几至参大政,值乙亥南郊,相位方虚,德元实为大礼使太宰事者两月。
既归,第宅田园日盛,悉与梦合。
隆兴二年岁在甲申二月丙辰朔
辛酉,同七兄鸡鸣登舟,至乾明寺前出,陆行二十五里,饭(元注:奴梗反。)冈铺,又二十里过东界渡,入小路,数里至善生寺
寺本渡头废刹,今主僧宗式买地于此而兴之,盖四十二年矣。
内外严好,竹树掩映,为留移时。
式姓朱氏,东界大族。
戊申己酉间予家避虏于其室,颇遭剽掠,式犹记祖母先夫人,其他良贱皆能言之。
寺有破藤床,云予家物也。
自此多行田间,乃借僧骡以代舆。
过上邳市,居民稍多。
北行望一山团峦,与众峰不同,土人谓之圣岭,尝有头陀居之,今祷雨辄应。
善生约十里至吉祥山宝岩院。
按记南唐保大十五年将仕郎、知彭泽县镇薛良撰。),创于萧梁。
至唐天宝中僧利涉居之,日诵观世音号,恳求聪明,果得辨才无碍,有言论,载《传灯录》。
尝凿泉于山胁,号聪明泉,泓澄澹足,至今不竭。
初名吉祥,德加咸通二字。
五季分荡,屋宇迁徙,伪吴顺义中有欧阳郴者募众力新之,今又经改造矣。
郴仕南唐武昌宰,即文忠公曾祖也(郴墓东去院十里,地名桐木官山。)
晚宿上方,其下砌石五级,列植山茶
方盛开,捧槛如红云。
登阁四望、翠嶂环密,独缺其西南,七兄云极类南岳双峰院。
去城六十里。
壬戌,早,七兄题壁而行。
约十五里,至龙须山法云禅院
曹溪六祖大弟子曰法登,吉之安福人,青原思大师兄弟也,遍得六祖之道,唐大历中来隐此山。
有地人龙须尽以山林田宅施之,故号龙须山
代宗赐额为长兴寺
德宗时卒,创塔于院西三百馀步,高二丈四尺。
武宗毁浮屠,至其石函,遇风雹雷电,有群虎来卫,不果毁。
泰和三年,改为长兴禅院
明年,又改宣化。
本朝开宝三年易号妙峰,取所用锡杖、衲衣入内,未几复归之,赐谥博济禅师,塔名法雨。
大中祥符二年改今名。
衲、锡皆在,取而观之。
院记云:唐大中十二年,贼窃衲衣,取其巾幞,弃衣草中,野火焚山,独衣傍丈馀草木如故,微光发彻,遂求得之。
又古碑云:长庆年间登禅师开山,中废。
天祐中,道殷禅师姜姓。
重葺治之,天圣以前犹曰妙峰。
与僧德宗所记异同。
寺有伪吴顺义七年所给户帖,用尚书工部之印,其末署右司郎中判押。
故人将仕郎李孝基嗣卿自劳村来,遂同长老师古步至法雨塔及巢云庵。
饭讫,嗣卿先去,与师古坐览翠阁甚久。
寺宇幽邃,老宿所聚,门外绝无居民。
旧藏辟支佛顶骨,近为人窃去。
申后出山约十馀里,至劳村访嗣卿。
其傍有小寺,亦往游焉。
辛巳,阴。
早,挈家游青原,招长老以宣饭。
去寺百步有山孤立如覆钟,号石军山
王贽侍郎及其子亿职方葬其上,半山有二碑张方平撰,亿碑王安国撰。)
四月乙卯朔
甲申,雨。
陈立夫云:四月十月甲申,其兆为旱。
农夫之占如此,亦难据也。
五月乙酉朔
戊申夏至
土人是日五更占风,北风为丰年,人皆开仓,南风则闭籴。
大槩类甲申占也(在四月。)
九月癸未朔
丙申监镇秉义郎士章殂。
士章杂流出身,或云东坡遗腹子也,其状亦仿佛,而两子皆登科。
戊申,早,七兄往灵泉寺访尚五夫人坟。
予与二兄、季怀泛舟继往,泊梅林渡龙王祠前,登岸二三里至其寺。
刘子澄先在,遂共饭。
寺倚螺子山,按图经,山在庐陵县东北一十里,周回十八里,高五十丈。
昔有渔人至此得五色螺,因以为名,而寺僧又讹而为骡,以为仙人自此乘白骡飞升,总其实皆非也。
山无林木,其形盘互如螺蚌形尔。
州城以是为主山,故其名特著。
下有螺湖,其流浅狭,入于江,故州之别名曰螺川焉
山顶旧有小亭,遗址犹在,往年太守劝农于此。
众客颇惮登涉,惟七兄褰裳而上。
顷之归,云四望平远,有足观者。
问寺僧,灵泉在门外数十步,得小井,无他异也。
由别径步过珠林,入护国院。
门术幽深,面对黄原、白玉诸山,本与灵泉皆为邦人游赏之地,今转而为北邙矣。
子澄自此入螺冈门先归。
予与两兄、季怀复行二三里,入北庵招义寺。
庆历间朱处约记文云:祥符中僧守至首创精舍,后三十馀年而成,景物幽寂,近城不易得也。
门有水松二株,可爱。
自此度云腾岭,观沸塘。
塘可半亩,觱沸如鱼沫
傍有小亭,上直云腾庙。
云腾盖玉笥山九峰之支岭也。
初有吴史君隐居得道,天宝中见梦明皇云:「吾今为金天神」。
有诏即宅立庙。
土人呼为南祠,水旱祈祷甚验。
此其别祠也,故其岭亦号云腾云
谒庙毕,日已晚,绕城问归路至南栅门,暮色苍然,复登舟小酌。
是日,舟车所历殆遍四郊,到家将二鼓矣。
十月癸丑朔
土人是日以青箬裹餈饲牛,而取其馀涂牛角,使鸲鹆食之,欲其为牛嘬蚤虱云。
甲子,食罢,同七兄至方广,遂约文山人凤山
以笋舆登其巅,去平地约五里,眺望甚远,州城塔寺历历可数。
江流曲折,远者接天,近者如半沼。
山之阴即青原也,惟其左为群山拥蔽,无所观览。
是日天气阴寒,既登山而晴和,移时乃去。
久闻百步间有界冈庙,亦一访之,神像皆唐装,其来远矣。
戊寅,同子中游庐冈,去镇约四五里,相传陈霸先尝驻师,尚存壁垒,故往访焉。
以竹舆周其顶,茅冈中时有疆砾而已。
十一月壬午朔
癸巳,早入城游太玄观,有泉颇佳,故俗呼三泉
乾道二年岁在丙戌五月癸卯朔
壬子,闻南山地陷,围数十丈,深倍之,下浊水,四傍之田皆偾裂,水泉涌出,他山亦然。
其地在永和南五里。
父老云:山侧往有尼寺,号本觉,百馀年陷而为塘,泥中犹存柱石,距今所陷才百丈许,殆潜蛟所为也。
或谓镇之本觉亦号南山,即尼寺旧额。
太平兴国四年记文,此寺自号报恩禅院,未知孰是。
七月壬寅朔
戊午五鼓约胡季怀蓐食讫,乘月过耸福院,去镇十二三里。
下车方辨色,乘凉易山轿又行二里许,登娑罗岭。
岭高而路峻,庙在山崦,殊草草。
土人率以月日祭赛,遇大旱,州官或来迎请,而不载祀典。
前后列四松,远望而见者,此树也。
日色已高,而云气崩腾,不容极目,颇以为恨。
归饭寺中。
庚申,早过方广,回入落塘源,观欧阳氏阴地。
遂上鸡冈,永和之朝山也。
窑泥皆仰给于此,遇地脉可凿,蹑阶以入,深至数十丈。
初取皆细泥,见风乃凝如白石
一穴尽,即他之山为之突,盖不知几百年,或云随取随生,恐无是理。
遍观山顶,其高稍亚金凤而相联属。
九月辛丑朔
己酉,骨肉过神冈登高,饭于西台
日午复登舟,上东岸行二里许入洞元观小酌。
竹轩道士大中祥符间州牒,本以永兴为名,疑南唐或国初所创,治平中改洞元。
今大皋渡之南复有永兴观,当考。
酒散,至江边得小寺曰宝仙,明爽颇类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