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小學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其子立乞梨弩悉笼时年七岁祖母禄没氏摄位
至中宗神龙三年四月以所养嗣雍王守礼女封金城
公主出降吐蕃赞普 景龙四年正月
幸始平县送金城
公主以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为使 (第 19b 页)
二月
改始平县为金
城县又改其地为凤台乡怆别里天宝十四年死其子
立号乞犁悉笼纳赞
  大羊同 (第 19b 页)
  (省长平/入焉)(开皇十八年改曰鸿沟县大/业初复改曰西华属淮阳郡)(武德元/年更名)
  (箕城 景云元年
复曰/西华属陈州淮阳郡)五代(属陈/州)(属淮/宁府)金 元(俱/属)
  (陈/州)(属开封 (第 9b 页)
  (臣/)等谨按永清县明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原永清县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五十七里东至东安
县界三十里西至固安县界二十里南至霸州界三十

里北至东安县界二十七里东南至大城县治一百里
西南至霸州界五十里东北至东安县治四十里西北
至良乡县治一百一十里(一大清/ 统志)
原永清汉益昌县属涿郡为侯国东汉省晋因之(清类/天文)
(分野/之书)
原巨马水东径益昌县故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婴为
侯国王莽之有秩也风俗记曰方城县东八十里有益
昌城故县(水经/注)

原隋大业七年开渠通辽于县西五里置通泽县后罢
唐如意元年改武隆县 景云元年
改会昌县天宝元年
改永清县(清类天文/分野之书)
增郦道元水经注方城县东八十里有益昌县故城方
城为今 (第 2a 页)
  (臣/)等谨按祠在旧县北门外正统中修有学士曹
  鼐记弘治初修有郡人刘嗣荣记乾隆三十八年
  重修
原狄梁公祠建自 唐元
大德间重建正统间修之其碑
云梁公为昌平县令有媪子死于虎媪诉于公公为文 (第 13a 页)
(记/)
原青山州 景云元年
析元州置(唐书/志)
原青山州𨽻幽州都督领县一青山寄治于范阳县界
水门村(太平寰/宇记)
原鲜州武 (第 19b 页)
 苦瘴疠莫敢往庆礼入境谕以大义皆释仇相亲
秋九月贬魏元忠为高要尉流张说于岭南(嗣后贤而/谪者例书)
中宗神龙二年丙午春二月置岭南巡察使
秋八月长流敬晖于琼州张东之于泷州
景龙元年丁未春二月策试举人擢韶州张九龄及第
睿宗大极元年壬子秋八月流刘幽求于封州
元宗开元元年癸丑冬十月流郭元振于新州
二年甲寅冬十月岭南市舶使周庆立进奇器坐罪免

岭南竹有华实是岁大饥
三年乙卯春三月以宋璟为广州都督始教民陶瓦 四年丙辰夏五月
遣使求南海珠翠寻罢之
 续大事记遣监察御史杨范臣求南海珠翠范臣諌
 乃止
命内供奉左拾遗张九龄开凿大 (第 27a 页)
 王世果(济阴人垂/拱中任)
 周仁轨(神龙元/年任)    周利正(景龙/中任)
 毕 构(偃师人 景/云元年
任)   萧 璿(兰陵人先/天元年任)
 杨 谭(开元元/年任)    宋 璟(开元三/年任)
 甄 …… (第 27b 页)
 王世果(济阴人垂/拱中任)   周仁轨(神龙元/年任)
 周利正(景龙/中任)     毕 构(偃师人 景/云元年
任)
 萧 璿(兰陵人先/天元年任)   杨 谭(开元元/年任)
 宋 璟(三年/任)     甄  (第 32a 页)
  丞与柬之谋诛二张以白其母母曰忠孝不两全
  先国后家可也乃帅兵迎中宗入斩易之昌宗封
  扶阳郡王贬泷州司马有惠政寻为周利正所害
   景龙四年
与柬之等并追复官爵
  姜晦上邽人以世家子起家参军县令有威惠声 (第 95b 页)
修礼(按文苑英华作往修新/礼今从唐志及会要)时改旧章渐广渭阳之恩
不遵洙泗之典及弘道之后 唐元之间(按唐会要作唐/隆之间历代名)
(臣奏议删此句今从/唐志及文苑英华)
国命再移于外族矣礼亡徵兆傥
或斯见天人之际可不诫哉开元初补阙卢履冰尝进
状论丧服轻重敕令佥议于时群议 (第 23a 页)
文苑英华作往修新/礼今从唐志及会要)时改旧章渐广渭阳之恩
不遵洙泗之典及弘道之后唐元之间(按唐会要作 唐/隆之间
历代名)
(臣奏议删此句今从/唐志及文苑英华)国命再移于外族矣礼亡徵兆傥
或斯见天人之际可不诫哉开元 (第 23a 页)
崇庆府(𦂳/)本蜀州唐安郡军事绍兴十年以高宗潜藩
升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府县四晋源(望/)新津(望 唐/唐安)
(
县宋开宝/四年改)永康(望蜀析青/城地置县)江源(望本唐安县宋开宝四/年改今名 案宋史缺)
(江源 (第 4a 页)
县今据舆地广记各书增入又按史新津县注云 唐唐安
县宋开宝四年改与此同据舆地考称新津后)
(周县当是史文误/载谨附识于此)
彭州(紧/)濛阳郡军事县三 (第 4a 页)
  汉(广汉德阳/三县地)(方义/县地)(永淳元年分置唐兴县属/遂州长寿二年改曰武丰)
  (神龙元年复曰 唐兴/
天宝元年改曰蓬溪)(属遂宁府端平/三年尝为府治)(至元十/九年省)
  (长江入焉/属遂宁州) (第 57b 页)
  祎等卒后尚书令陈祇寺人黄皓表里擅权魏遣
  邓艾钟会侵之帝迎降迁于洛阳封安乐公
 唐玄宗皇帝姓李氏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初封临淄
  王 景龙四年
起兵讨韦氏并其党皆伏诛以功改
  封平王睿宗既立册为皇太子太极元年秋八月
  睿宗传位于帝帝即位天宝 (第 29a 页)
    杨觐光(星甫山东招远县人丁未进士繇主/客司主事升任)
    石维屏(邦卫山东陵县人辛丑进士繇兵部/职方司升任)
    周尔发(子祥福建同安县人 庚戌
进士繇祠/祭司主事升任)
    王象晋(庚侯山东新城县人甲辰进士繇行/人司副使升任) (第 18a 页)
得之巴州旧恩阳县治右广福观铜钟上有 景龙庚戌
四字俱见本志
七签云施州清江郡开元观有钟麟鼻而系于簴状若
悬匏扣之清越闻于数里不知何代物先是有郡民牧 (第 2b 页)
   孙之翰唐论
丹铅录云之翰名甫蜀人所著唐论笔力在范祖禹之
上与青神王当所编春秋名臣传皆有史迁之风今罕
传于世惜哉  中宗景龙四年睿宗即位
未踰年 (第 10b 页)


元景云
之翰书去其元字而书景云年慎谓前若书 (第 10b 页)

龙四年正月
(第 11a 页)
五月
(第 11a 页)
五月
后直书景云 (第 11a 页)
六月
(第 11a 页)
十二
庶得其实而贬亦在其中矣之翰之论曰古之人君
即位必踰年而改元者先君之年不可不终也后君继
位不可无始也一 (第 11a 页)
   七年兴唐寺主居法澄塔铭称彭王嗣□女密
   多罗(案密多罗原石刻误/作弥多罗今改正)出家为法澄弟子资
   治通鉴称 景云元年十二月
上以二女西城隆 (第 16a 页)
  旧唐书百官志司天台旧太史局𨽻秘书监龙朔

  二年改为秘阁局久视元年改为浑仪监 景云元
  年
改为太史监复为太史局𨽻秘书乾元元年三
  月十九日敕改太史监为司天台改置官属旧置
  于子城内秘书 (第 26b 页)
 (汪士进/重修)
姚安府(姚州附郭/)

 姚安府城 (唐景云元年
御史李知古筑土城明洪武/二十一年指挥戴都改筑砖城嘉靖七年)
 (兵备道周崇义筑月城于南门外八年知府王 (第 14b 页)
 中宗景龙元年六月吐蕃及姚州蛮寇边姚巂道讨
  击使唐九徵败之吐蕃以铁絙梁漾濞二水通西
  洱蛮筑城戍之九徵毁絙平城建铁柱于滇池勒
  功  四年十二月
姚州蛮反监察御史李知古击
  降之因聚敛诛掠群蛮怨怒引吐蕃攻杀知古姚
  巂路绝
 玄宗开元元年十月 (第 36b 页)
 河西自称凉王尽有河西之地唐武德二年复曰甘

 州 景云元年
始置河西节度使天宝初仍为张掖郡
 乾元初复曰甘州属河西道永泰二年陷于吐蕃大
 中五年张义潮以州来归授 (第 6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