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小學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北敌之/谋不听)质实(沈湎注见汉成/帝永始二年)
  书法(讥亵也蜀主于是再书宴矣终纲目书宴十/六大宴一贞观十二年以前书宴九自隋宴)
  (外皆美也 景龙四年
以后书宴八皆讥/也详汉高帝五年舍是无书宴者矣)
唐封高季兴为南平王质实(南平郡名注见晋/惠帝永兴二年 (第 40a 页)
 (晋武帝泰始二年弋阳浦城按一统志本汉东侯官/县地汉末置汉兴县吴改曰吴兴隋省入建安唐初)

 (复置改曰 唐兴
天授初改曰武宁神龙初复曰 (第 69a 页)
唐兴/
天宝初始改曰浦城宋元仍旧○本朝因之属建宁)
 (府雪峰寺在福州府城西一百馀里雪/峰山内乃唐所建真觉禅 (第 69a 页)
 (并属营/阳郡)(省泠道舂陵二县并入营道属/零陵郡萧铣改营道为梁兴)(改唐兴/长寿二)
 (年改武盛神龙元年复曰 唐兴
天宝元年改/延唐大历二年析延唐置大历县属道州)(乾德/三年)
 (更名宁远省大历/入焉仍属道州) (第 25a 页)
 士尹崇博学先达一行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
 卷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
 曰此后生颜子也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 睿宗即位
 
以礼徵固辞以疾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 (第 18a 页)
 崇文总目明皇既作注故行冲奉诏作疏
尹氏(知章/)孝经注

  唐志一卷
   佚
 旧唐书尹知章绛州翼城人神龙初太常博士 睿宗
 即位
拜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
李氏(嗣真/)孝经指要
  唐志一卷
   佚
 旧唐书李嗣真滑州匡城人永昌 (第 11a 页)
  本朝因之


  永清县

  汉益昌县地晋以后为安治方城二县地唐如意
元年分安次置武隆县属幽州 景云元年
改曰会
昌天宝元年又改曰永清五代晋天福初入辽属
析津府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属燕山府宣和七
年仍入金属大 (第 24b 页)
 在威县北六十里唐麟德二年建

  法云寺 在威县北五十里元至元二年建

  崇馨寺 在威县北七十里 唐隆纪元年


  隆兴寺 在清河县西南相传隋时建旧有古塔在
寺东宋初重修梵宇弘丽岁久圮废今前殿壁有
白石佛一 (第 17b 页)
  吕 琮(临桂人)      徐 贤(临桂人见进士)

  刘 升(兴安人)      唐 绍(兴安人)

   唐 兴(兴安人)
      刘 宗(兴安人运判) (第 18a 页)
  刘幽求武彊人太平公主有逆计幽求与右羽林
将军张炜谋使说玄宗图之炜泄其言幽求得罪
流封州崔湜阴属广州都督周利正必杀之道出
桂州时王晙为都督知其故留之晙所利正复移
书督趣晙终不遣行得免未几湜诛幽求复执政
利正贬邕州赐死(节本传)

  冉祖雍景龙初为侍御史 景云元年
坐附韦武党
流岭南赐死桂州(旧志) (第 11a 页)
  本朝相继修葺者数焉天平之石分水之塘赀费最
繁而倾颓亦最易非大加修筑其何以经久远耶
尔泰蒙

  圣主恩授节钺总三省 岁庚戌
自滇入粤道百色渡柳
江过永福抵桂林溯漓江而出全湘涉历道涂周咨
询度辄思所以广

  上德音者会陡河方 (第 32a 页)
无攸遂在中馈言妇人不得参于国政也伏愿皇)
(后无往正殿干及外朝专在中宫修阴教则坤仪式固/鼎命久永不纳 景龙四年
中宗遗制韦庶人辅少主知)
(政事安国相王参谋辅政中书令宗楚客谓韦温曰今/既皇太后临朝宜停相王辅政且皇 …… (第 9b 页)
(吏五人各令执笔口授分写同时须叟俱毕词理典赡/时人叹服 景龙四年六月二日
初定内难唯中书舍人)
(苏颋在太极殿后文诏填委动以万计手操口对无毫/釐差误主书韩礼谈子阳转书诏草屡谓 (第 37b 页)
曰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由此言之即尚书兼知五品选事明矣)
景龙中尚书掌七品以上选侍郎掌八品以下选至
云元年
宋璟为尚书始通其选而分掌之因为常例开
元以前诸司之官兼知政事者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 …… (第 4b 页)
宰臣多兼领之但从容衡轴不自
铨综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遂为故
事或分领其事则列为三铨(四年 六月
敕其员外郎御/史并馀供奉官直进名敕)
(授自此不/在吏部)尚书掌其一侍郎分其二(尚书所掌谓之尚/书铨 …… (第 5a 页)
部郎旧视中丞迁侍中又)
(陈吏部郎中秩六百石后魏孝文帝欲创革旧制选置/百官谓群臣曰为朕举一吏部郎给卿 三日
假寻曰朕)
(已得之矣乃徵崔亮为之亮字敬儒自参选事垂将二/十年廉慎明决尚书曰非崔郎中选事不辨又曰韦玚 (第 6a 页)
春曰风俗秋曰廉察/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
(以察州县延载以后奉/敕乃巡不每年出使也) 睿宗即位
诏二台并察京师资
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太极元年以尚 (第 3b 页)
加署少卿一人大唐龙朔
二年改太仆为司驭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改为司仆
神龙初复旧卿一人掌驭五辂少卿本一员 景云元年
加一员领乘黄典厩典牧车府等四署署各有令天下
监牧置八使五十六监(贞观初仅有牧牝三千匹从赤/岸泽徙之陇 (第 21a 页)
领内坊大唐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
诸局(龙朔二年改门下坊为左春坊典书坊为/右春坊咸亨初复旧 景云元年
又改为之)左春坊
置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司议郎四人录事二人左谕
德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崇文馆校书郎八人亦 (第 2b 页)
宁安乐唯不置长史馀并同亲王宜城新都
定安金城等公主非皇后生官员减半其金城公主以
出降吐蕃特宜置司马至 景龙四年六月
停公主府依
旧邑司(时安乐公主中宗女恃宠骄恣欲皇后临朝冀/得自立为皇太女遂同谋鸩弑既诛废为庶人) (第 27a 页)
景云元年六月
敕公主置府近有敕总停其太平公主
有崇保社稷功其镇国太平公主府即宜依旧(酸枣县/尉袁楚)
(客奏记于中 (第 27a 页)
𨽻属官有兵曹从事史盖有军事则置之以主兵事至
北齐以后并同功曹大唐掌军防烽驿傅送马门禁田
猎仪仗之事 (景龙四年
许州司兵燕钦/融上表直谏诏扑杀之)○司法参军两
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历代皆有或谓之贼曹或为
法曹或为 (第 15a 页)
主为终献遂改南郊仪注/唐绍蒋钦绪固争乃止遂以巨源为终献后侍御)
(史倪若水劾奏山恽/钦明等出牧蕲饶) 景云元年十一月十三日乙丑
(第 8a 页)

祀圆丘(时阴阳人卢雅侯艺等奏请促 (第 8a 页)
冬至
(第 8a 页)
十二/日甲子
以为吉会右台侍御史唐绍奏曰礼)
(所以 (第 8a 页)
冬至
祭圆丘于南郊 (第 8a 页)
夏至
祭方泽于北郊者以其/日行躔次极于南北之际也日北极当晷度循半日南)
(极当晷度环周是日一阳爻生为天地交 (第 8a 页)
际之始故易/日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即 冬至
卦象也一岁之内吉莫)
(大焉甲子但为六旬之首一年之内隔月常遇既非大/会晷运未周唯总六甲之辰助四时而成 (第 8a 页)
岁今欲避圆)
(丘以取甲子是背大吉/而就小吉也竟依绍议)大极 元年正月
初将有事于南 (第 8a 页)
  幅巾(缣巾/) (黄巾○后汉/) (后周/) (大唐/)
后汉末王公名士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之徒虽
为将帅皆著缣巾时有妖贼以黄为巾时谓之黄巾贼
(按巾六国时赵魏之间通谓之承露袁绍战败幅巾渡/河按此则庶人及军旅皆服之用全幅皂而向后幞发)
(谓之头巾俗/人谓之幞头)后周武帝因裁幅巾为四脚○大唐因之

  巾子(大唐/)
大唐武德初始用之初尚平头小样者天授二年武太
后内宴赐群臣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 景龙四年
三月
中宗内宴赐宰臣已下内样巾子(其样高而踣皇/帝在藩时所服)
(人号为英/王踣样)
 
 
 通典卷五十 (第 21b 页)
过之而定谥为缪无负于许
氏矣诏令尚书省集五品以上重议礼部尚书杨思敬
议称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为恭○ 景云元年

常谥赠荆州大都督舒国公韦巨源曰昭户部员外郎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