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正一部
太玄部
洞神部
 以一祖配之于礼意人情为两得乎

通典 永昌元年九月
敕天无二称帝是通名承前诸儒
互生同异乃以五方之帝亦谓为天假有经传互文终
是名实未当称号不别尊卑相浑自 (第 16b 页)
 不报

 武后本纪 永昌元年正月乙卯
享于万象神宫大赦
 改元赐酺七日戊午布政于万象神宫颁九条以训
 百官
 旧唐书礼仪志 (第 26a 页)
永昌元年正月
元日始亲享明堂大
 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颁九条以训于百官
 文多不载翌日又御明堂飨群臣赐缣纁有差 …… (第 26a 页)
 之乃止吐蕃及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来贺

 武后本纪载初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
 下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 永昌元年十一月
为载
 初元年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
 礼仪志载初元年冬正月庚辰朔日南至复亲飨明
 堂大赦改元用 (第 26b 页)
 送神 北郊时洌南陆辉处奠本虔诚献弥恭虑上

 延祉福下承欢豫广乐送神神其整驭
通典 永昌元年(即嗣圣/六年)
敕天无二称帝是通名承前诸
儒互生同异乃以五方之帝亦谓为天假有经传互文
终是名实未当称号不别尊卑相混自 (第 6b 页)
之愚直并依正礼周悰之请
实乖古仪则天由是且止
    蕙田案贾议辞严义正卓然不可磨
唐书武后本纪嗣圣 七年(即武后天/授元年)
(第 7a 页)
九月丙戌
立武氏
七庙于神都 (第 7a 页)
十月
改唐太庙为享德庙以武氏七庙为
太庙
礼乐志天授二年则天既革命称帝于东都改制太庙
为七庙室奉武氏七代神 (第 7a 页)
 宗为太上皇
纪元表癸丑玄宗开元元年(二十九元七年渤海王武/艺仁安 十六年渤海)
(王钦茂/大兴元)壬午天宝元年(十五载三年正月改年曰载于/十五 帝幸蜀太子亨即位)

(灵武尊帝为上皇天帝改元安禄山反僣称帝/国号燕改为圣武元 在位四十四年改元二)
唐书肃宗本纪天宝十五载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
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遣寿王瑁及内侍高力
士谕太子太子乃还七月辛酉至于灵武壬戌裴冕等
请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灵武尊皇帝曰
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
纪元表丙申肃宗至德元载(三子二载春正月安禄山/为 庆绪所杀庆绪即伪)
(位 改元载初十月
又改为天和元载十/二月上皇还京师 三年改载曰年)戊戌乾元元年 (第 15b 页)
为正始元年
正月以建丑月为后十二月
          右魏改正朔
唐书武后本纪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 改元曰载初
(第 78b 页)
十一月
(第 78b 页)
正月十二
月为 (第 78b 页)
腊月
来岁正月为一月
久视元年十月甲寅复唐正月大赦
旧唐书武后本纪圣历三年五月癸丑改元为久视冬
十月甲寅复 (第 78b 页)
各一人员外郎各一人都事各六人主事)
(各六人龙朔元年改左右丞曰左右肃机郎中曰左右/承务诸司郎中曰大夫 永昌元年
置员外郎神龙元年)
(省明年/复置)
吏部尚书(一人侍郎二人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其属/有四曰吏部曰司封 (第 6b 页)
          右隋
通典唐武德元年五月诏曰革命创制礼乐变于三王
修废继绝德泽隆于二代其以莒之酅邑奉隋帝为酅
国公正朔服色一如旧章
唐书太宗本纪贞观二年八月辛丑立二王后庙置国


通典二年秋八月制曰二王之后礼数宜崇寝庙不修
廪饩多阙非所以追崇先代式敬国宾可令所司量置
国官营立庙宇 永昌元年十一月
制以周汉之后为二王仍封舜禹成
汤之裔为三恪
神龙元年五月制宜依旧以周隋为二王后
天宝八载七月封后魏孝 (第 27a 页)
  用人用人乃其一事耳(语/录)
  东莱吕氏曰火在天上大有传谓火高在天上照
  见万物之众多而大有是有也昔未尝无特不见而
  己 (己丑/
课程)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伊川先生曰九居大有之初未至于盛处卑无应与
 未 (第 12b 页)
 气盖壤两劘拂(又烦壤粪埽之馀积也庄子达生篇烦壤之内雷霆居之)又蚁壤泉穴也战国策齐桓公伐孤竹山中无 
 水隰朋曰去蚁壤寸有水掘之果得水(又击壤古戏也史记五帝纪帝游康衢老人击坏而歌于路)又地名春秋宣 七年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注晋地左传隐十一年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注郑地史记秦本纪甘茂伐)
(韩宜阳五月不拔樗里子谮之王欲罢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悉起兵拔之一曰息壤坌土也路史息生之土长而不穷)
 柳宗元有永州龙兴寺息壤记(又姓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壤驷赤字子徒秦人)又集韵如阳切音勷肥土也急就章墼累 (第 45b 页)
 氏云不先书郓与乾侯非公且徵过也非也向者公
 虽去国然犹居郓古人所谓若在竟内则犹君也是
 以不岁首书郓耳 去年
公如晋次于乾侯但是暂时
 次止之名犹以郓为居自然不得书公在乾侯也今
 郓人溃散公无所入羁旅他国国非其 (第 76b 页)
 以仲月昏中合于尧典石刻尚书图云古法以纪蔀
 为宗从伏羲先天甲寅积周一千八百一十四纪再
 入十五纪人元一十有二蔀当癸酉蔀 岁在己丑

 生帝尧至甲辰岁十有六即位越二十有一岁得甲
 子而演纪作历是年天正冬至日在虚一度又案纪
 元历岁 (第 20b 页)
 复见古书之旧余嘉其有大复古之功而少案文切理
 之实故订之以俟后之君子云
 又按蔡传计金縢书首尾凡七年非也克商二年岁在
 庚辰 后五年乙酉
武王崩明年成王纪元周公辟居东
 凡二年罪人始得秋大熟辄系于此二年中独仁山以
 于后二字谓诗当作于二年 (第 24b 页)
下室为布政之居 来年正月一日
可于明堂宗祀三圣
以配上帝其月明堂成号为万象神宫天授二年正月
乙酉日南至亲祀明堂合祭天地以周文王及武 (第 23a 页)
月为正服色尚黑隋火
德以赤雀降祥之故衣服旗帜牺牲尚赤戎服以黄七
月帝始服黄唐土德建寅月为岁首(武太后 永昌元年/十一月一日
依周)
(制 (第 59b 页)
建子
之月为 (第 59b 页)
改元为载初
元年 (第 59b 页)
十一月
(第 59b 页)
正/月十二
(第 59b 页)
腊月
来年正月为一月十月建亥为年终) (第 59b 页)
 以糺御史也
左右司郎中(隋炀帝三年于尚书都省初置左右司郎/二人品同诸曹郎从五品掌都省之职唐)
(贞观二年改为郎中龙朔二年改为左成务咸通元年/复旧令掌副左右丞所管诸司事省署抄目勘稽失知)
(省内宿直判都省事若右司不在/则左并行之左司不在右亦如之)
员外郎(唐武后 永昌元年
置与郎中分/掌曹务神龙元年省二年复置)
  尚书总序(八座附/) (第 9b 页)
临朝 永昌元年
改百骑为千骑天授中改军为卫中宗
景龙元年改千骑为万骑大将军一人(大足元年左右/羽林卫各增置)
(将军 …… (第 15b 页)
卫同将军各三人以副之(领官属/并唐置)
  左右龙虎军(左右神虎军附/)
唐之初有禁兵号为百骑属羽林 永昌元年
改羽林百
骑为千骑景龙元年改千骑为万骑仍分为左右营开
元二十六年析羽林军为左右龙虎军以左右万骑营
𨽻 (第 15b 页)
 客卒谥曰懿
孙湛贞观中为榆次令引洞涡水西流溉田民利之政

 以严称吏不敢犯
邓义高宗时为祁县令有异政邑人刻石颂之
张柬之字孟将襄阳人登进士第调清源丞 永昌元年
 以贤良召时年七十馀对策第一狄仁杰姚崇荐之
 累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诛张易之昌宗以功擢天
 官尚书同三 (第 16b 页)
品封汉阳郡王加特进为武三思所诬
 贬泷州卒景云中赠中书令谥文贞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孝宽曾孙举明经 永昌元年
为并 (第 16b 页)
 元时碑
黄龙寺在县西北四十里紫金山峪王时济记
崇化寺在白池村唐开元四年僧国兴建金大定十五
 年僧智月重修
寿圣寺二一在坞堆村 唐永昌间
建明弘治万历继修
 一在湖家庄宋治平间赵寺丞以守坟建 (第 58b 页)
 务挺诏为明堂又度明堂后为天堂鸿丽严奥次之
 始作崇先庙于西京享武氏后自号圣母神皇作神
 皇玺拜洛受图大陈珍禽奇兽贡物卤簿坛下礼成
 去 永昌元年
享万象神宫改服衮冕搢大圭执镇圭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