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正一部
太玄部
洞神部
本汉东武阳郡在武水之阳故曰武阳其后为县属魏
郡隋开皇十六年属莘州大业二年废莘州属魏郡贞
观十七年废 永昌元年
置改名武圣开元七年改为朝 (第 10b 页)
  信安 常山 龙丘 须江

信安县(望郭下/)
本春秋姑蔑之地汉太末县也献帝初平三年分太末
立新安县属会稽郡晋太康元年以弘农有新安故改
名信安皇朝置州县属焉
常山县(上东至州八十里/)
本太末县地隋初置定阳县隋末废咸亨三年于今县
东四十里置常山县因县南有常山为名广德二年本
道使薛兼训奏移置于旧县西四十里即今县是

龙丘县(紧西至州七十二里/)
本春秋姑蔑之地越西部也杜注云今东阳太末县越
绝书谓之姑婺州吴大帝赤乌三年改太末为龙丘因
县东龙丘山为名隋末废贞观八年又置
须江县(上北至州北十五里/)
武德四年置衢州分信安县南境置须江县八年并废 永昌元年秋
复置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盈川县本汉太末县地如意元年分龙丘县置(案唐书/地理志) (第 9b 页)
 书新莽(己/巳)至甲戌止书天凤元年不复著新莽字(庚/辰)
 (地皇元年亦但/纪元无新莽字)此亦当去太后二字止书二年(以后/仿此)
 至六年己丑一书 永昌元年(亦去太/后二字)
以后如载初(原/本)
 (作天/授误)长寿天册万岁之类并纪元而去武氏周照等 …… (第 6b 页)
 纪年顿异非所称画一之法也且淫名无当但宜以
 后为正(凡例正统改元无事义/者以后为正况武氏乎)如七年庚寅正月
 元载初
而分注仍书天授九年壬辰再改长寿分注
 犹存如意(分注周武氏如意/元年再改长寿)尤非诛乱讨贼之义并
  …… (第 7a 页)
 非是(按初成虽微者其迎帝之意视敬业尤正敬业/虽起兵然不直抵洛阳而规取常润论者至比)
 (之叛逆纲目于敬业书起兵而初/成书矫制非权衡之平者不可从)
(己/丑)六年(太后 永/昌元年)
太后自名照改诏曰制
  考异(太后当作武氏按凡例篡贼曰/某此后当改太后二字作照字)
 当从考异作武氏 …… (第 8a 页)
 分注当作周照载初元年(是年一书周照以始更名/改号也以后但书某年并)
 (去周照/等字)○按唐书本纪云天授元年正月 改元载初
 
勋谓改元在 (第 9b 页)
正月
当书载初不录天授可也考异仍
 称天授特未考本纪耳 (第 9b 页)
二月
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
  分注(贡士殿试自此始○胡氏曰汉策问贤良非/试之也延于大廷访以理道其事重矣若贡 (第 9b 页)
 原本作太后迁帝不书复非是
(丁/亥)四年(武氏垂/拱三年)九月虢州杨初成募人迎帝于房州太
后杀之
 原本州下有人字募上有矫制二字并删 (己/丑)
六年(武氏 (第 9b 页)
永/昌元年)
武氏自名照改诏曰制
 原本武氏作太后非是
照流同平章事韦方质于儋州杀之
 原本照作太后又无同平章及杀 (第 9b 页)
之六字非是今补

(庚/寅)七年(周照载/初元年)
 原本分注作周武氏非是今据王莽例书周照某年
 按本纪天授元年正月 改元载初
此当书载初元年
 原注及考异仍称天授并误
二月照策贡士于洛城殿
 原本策上仍书太后误
九月武照自称皇 (第 10a 页)
陈先生碑石并残缺)
(通志太平观主王/远知碑徐硕𨽻书)
仙坛铭(宣州溧水县寻仙观仙坛山道士宋文干以 大/唐垂拱五年
因山石自然形似立仙坛三所长) (第 88b 页)
  海入章安八年废始丰乐安章安三县入临海贞
  观六年改隶括州都督府八年复析临海置始丰
  上元二年复置永宁 永昌元年
复置宁海神龙二
  年析宁海置象山县天授元年改永宁为黄岩天
  宝元年改台州为临海郡乾元元年复为台州 (第 3b 页)
    仙居
城周回六百步唐上元二年筑国朝宣和寇乱统制姚
  平仲张思正驻兵于此因再筑焉
    宁海
城周回六百步旧在海游 唐永昌元年
徙今地(或云唐/大历间)
  四隅旧各有门后废令陈宗仁于西北驿道立其
  二曰望台曰朝京
   乡里 (第 6a 页)
  有黄石故名
东镇山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临海记云洋山东百里有
  东镇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生昆布海藻甲香矾
  等物又有金漆木用涂器物与黄金不殊 永昌元
  年
州司马孟诜以闻中有四墺极崄峻山上望海
  中突出一石舟之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
永宁山在县东五里旧志云 (第 4a 页)
  至隋开皇九年平陈废县入临海郡唐武德四年

  改郡名台州复置县今海游是其处七年复废至
  则天 永昌元年
复置迁于广度里则今县治是也
  故宁海创自西晋以迄隋唐凡两废三迁然后定
  夷考颠末殆是晋武帝创之唐 (第 5a 页)
命待价为)
(待价击吐蕃七月败于寅识迦河按本传不云两曾将兵今删此事/六揔管以讨吐蕃不言师出胜败如何至 永昌元年五月
又云命) …… (第 2b 页)
王慈徵长上果毅元肃然请与怀义为儿既而)
(物三千段又表辞不受今从旧传/拜怀义辅国大将军封卢国公赐) 永昌元年五月
怀义为新平军大揔管(揔管今从实录/旧传为清平道大) (第 3b 页)
七月
纪王慎子徐州刺史东平王续等皆被诛(慎长子/旧传云)
(知名早卒今从实录/和州刺史东平王续最) (第 3b 页)
八月甲申
张楚金郭正一魏元忠流岭南 (第 3b 页)
(十四日
张楚/唐历 (第 3b 页)
七月
二)
(绞死 (第 3b 页)
八月辛亥
郭正一绞死新书纪 (第 3b 页)
八月辛丑
杀郭正一今/金绞死 (第 3b 页)
八月二十一日
郭正一绞死年代纪 (第 3b 页)
七月甲戌
楚金)
(岭南御史台记云元忠将刑至于市神色自若则天以扬楚/据实录楚金等皆流配未死旧书楚金正一万顷传皆 …… (第 3b 页)

十月
杀鄂州刺史嗣郑王璥等(璥作敬今从新本纪/唐历云抚州别驾旧传)
嗣滕王脩琦等六人流岭南(人免死配流今从 (第 4a 页)
 魏文正公之孙叔玉之子官至怀州司兵参军坐事

 流死岭南碑以垂拱四年立(集古/录目)
唐扬州都督赵道兴碑
 唐李至远撰 永昌元年
(京兆金/石录)
周宣州泾县令窦孝礼墓志
 天授三年正月六日(复斋/碑录)
唐金刚般若经石柱
 唐 (第 8b 页)
据此以拒袁绍绍围之城陷为绍所杀魏晋属阳平郡
北齐废之后周复置武阳县隋属武阳郡唐属魏州贞
观十七年省 永昌元年
复置武圣县开元七年更名朝 (第 3a 页)
二年复置在州郭下与会稽分治有鉴湖东汉水和
太守马臻所创开周回三百馀里溉田九千馀顷创
湖之始多浸冢墓有千馀人怨讦臻因被刑于市及遣
使覆按总不见人 (第 5a 页)
烂尽既归已数十年亲戚凋落无复向时矣
紧江山县本须江县唐武德四年析信安置属衢州八
年省 永昌元年
复置五代时改为江山有江郎山通典
谓之须郎山发地如笋有三峰焉
上龙游县本姑蔑越之西部也秦为太末县属会稽 …… (第 9b 页)
定县属新安郡晋太
康元年改名遂安宋因之隋平陈县废仁寿中复置属
睦州唐因之有白英山
中寿昌县本雉山县地 唐永昌元年
分置属睦州载初
元年省神龙元年复置
上秀州春秋时吴越分境于此吴亡属越越败属楚秦
属会稽郡汉因之东汉晋 (第 11b 页)
四品皇朝左丞正四/品上右丞正四品下服絺冕六旒三章两梁冠龙朔二)
(年改为左右肃机咸亨元年复为左右/丞 永昌元年
为从三品神龙二年复故)
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糺举宪章以辨六官之仪制而正
百僚之文法分而视焉(若左阙则右兼 …… (第 8b 页)
服章与/诸司郎中并同玄冕五旒衣无章裳刺黻一章两梁冠)
左司员外郎一人右司员外郎一人并从六品上(天后 永昌)
(元年
置时顾琮自侍御史除元怀贞以洛州司户迁神/龙元年省二年乂置其职务与郎中分掌其朝服与诸)
(司员外郎并爵 (第 11a 页)
   杜审言集一卷
右唐杜审言必简也襄阳人预之后裔擢进士恃高才
以傲世尝对武后赋欢喜诗后叹重其文学李峤崔融
苏味道为文章四友集有诗四十馀篇而已
   张说集三十卷右唐张说道济也洛阳人 永昌元年
贤良方正策第一
累迁凤阁舍人睿宗时兵部侍郎平章事开元十八年 (第 15b 页)
 (月/)

第七百六十三唐介休令张君清德碑(李愿撰李敬八/分书 永昌元年)
 (九/月)
第七百六十四周邛州刺史狄知逊碑(书撰人姓名残/缺载初元年正)
 (月/)
第七百六十五周乙速孤府君 (第 14b 页)
金城院在仁爱乡长沙里开宝二年十二月敕建
禅林院在登瀛乡宣化里 唐永昌元年
敕建
江祈院在孝悌乡千秋里吴顺义二年建
灵山院在平辽乡新安里唐天祐三年敕建今为禅院
清泉院在孝悌乡玉 (第 21a 页)
   中宗
嗣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赦天下帝欲以皇后父
韦玄贞为侍中宰相裴炎固争帝怒曰我以天下与
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炎白太后二月戊午废帝为
庐陵王幽之立豫王旦为皇帝政事皆决于太后豫王

居别殿不得有所预立永平王成器为皇太子赦天下
改元文明秋九月甲寅赦天下改元光宅己巳追尊武
氏祖考皆为王妣皆为妃冬十月柳州司马李敬业举
兵于扬州以匡复为辞太后遣李孝逸李知本率兵三
十万讨之复敬业姓徐氏十一月敬业为其党王那相
所杀
二年春正月太后赦天下改元垂拱三月丙辰迁帝于
房州

三年春正月帝在房州冬十月有山出于新丰县太后
改新丰为庆山
四年秋九月虢州人杨初成自称郎将募人迎帝于房
州太后杀之 五年春正月
帝在房州太后毁乾元殿作明堂 (第 12a 页)
夏五月
太后加号曰圣母神皇 (第 12a 页)
秋八月
琅邪玉冲举兵于博州太
后遣丘神绩率兵拒之冲为其下所杀越王贞举兵于
豫州 (第 12a 页)
九月
太后遣曲崇裕岑长倩率兵拒之削贞冲属 …… (第 12a 页)
籍改其姓为虺氏贞自杀 冬十二月
太后杀霍王元轨
江都王绪大杀唐宗室流其幼者于岭南改明堂为万
象神宫
六年 (第 12b 页)
春正月
帝在房州太后享于万象神宫赦天下 (第 12b 页)

元永昌
追尊考曰皇妣曰后 (第 12b 页)
夏四月
杀汝南王炜鄱阳
公諲等宗室十二人 (第 12b 页)
秋七月
流纪王慎于巴州改其姓
为虺氏 (第 12b 页)
冬十月
杀嗣郑王璥等六人流嗣滕王循琦等
六人于岭 (第 12b 页)
十一月
太后大 (第 12b 页)
改元载初
(第 12b 页)
十一月
为 …… (第 12b 页)
元年正月十二月为 腊月
来岁正月为一月除唐宗室
属籍
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夏五月太后杀梁郡公孝逸秋
七月流舒王元名于和州杀豫章 (第 13a 页)
 渝州游仙观杜法师功德碑(韩太冲撰/拱三年立) (垂/恭)
鞠处信

 法果寺碑(姚璹撰立垂拱四/年二月 定)
陶德甄
 宣州刺史陶大举德政碑(僧灵廓撰日 永昌元年/二月十三
立 太平)
李敬
 介休令张冲清德碑(李愿撰立永昌元/年九月 汾)
刘翊
 周化善寺石井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