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部尚书铨
序明审号为称职出为吴郡太守为政勤恤民隐辩讼
如神视事四年政为天下第一吏民诣阙请树碑诏许
大通二年
复为吏部尚书领侍中太子中庶子敬容
身长八尺白晰美须眉性矜庄衣冠尤事鲜丽武帝虽
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 …… (第 13a 页)
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
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已不负闇室类皆如此京师后进
宗其学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 大通二年
卒年七十
五谥曰贞长子谞位尚书郎湘东王外兵参军谞子准
有文才陈宣帝时位度支尚书昭弟映字徽远三岁而
孤 …… (第 22a 页)
将子见礼甚隆为人多酒无赖醉后为阉竖所

胡僧祐字愿果南阳冠军人也少勇决有武干仕魏至
银青光禄大夫以 大通二年
避尔朱氏之难归梁频上
封事武帝器之拜文德主帅归使戍项城魏克项城因
入魏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 (第 88a 页)
第庄帝亲之略同诸姊 建义初
尔朱荣欲循旧事庶姓
封王由是封子彰濮阳郡王寻而诏罢仍复先爵天平
中拜卫将军颍州刺史以母忧去职元象中以 (第 88b 页)
口以归寻授国子博士 孝庄即位
除东濮阳太守时河
北纷更人避贼多入郡界岁俭饥乏巨伦倾资赡恤务
相全济时类高之元颢入洛据郡不从孝庄还宫 (第 50b 页)
济州刺史子先护少有
武干庄帝之居藩也先护得自结托及尔朱荣称兵向
洛灵太后令先护与郑季明等守河梁先护闻 庄帝即
于河北遂开门纳荣以功封平昌县侯广州刺史元 …… (第 16b 页)
捍遂表朴特为西郢州刺
史朝议许之梁将李国兴寇边朴特与部曲为表里声
援郢州获全朴特颇有力焉徵为七兵尚书 武泰中

本官兼侍中为关中大使未及发于河阴遇害赠司徒
公谥曰贞烈无子脩弟宣字叔令通辩博物早有声誉
少孤事母 (第 52b 页)
罚云为不依常宪恐有异心昱还面启明帝及灵太
后并不纳及宝夤邀害御史中尉郦道元犹上表自理
称为椿父子所谤 建义元年
为司徒永安初进位太保
加侍中给后部鼓吹元颢入洛椿子昱为颢所擒又椿
弟顺顺子仲宣兄子侃弟子遁并从驾河内 (第 8a 页)
及咸阳王禧等五王子孙像成
者当奉为主唯庄帝独就师次河内重遣王相密来迎
庄帝与帝兄彭城王劭弟霸城公子正 武泰元年四月
庄帝于高渚潜渡至荣军将士咸称万 (第 47b 页)
十一日
庄帝 (第 47b 页)
内重遣王相密来迎
庄帝与帝兄彭城王劭弟霸城公子正武泰元年四月
庄帝于高渚潜渡至荣军将士咸称万岁十一日 庄帝

即位
诏以荣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
兼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太原王及度河太后乃下
发入道 (第 47b 页)
十二日
内外百官皆朝于行宫 (第 48a 页)
十三日
荣惑武
卫将军费穆之言谓天下乘机可取乃谲朝士共为盟
誓将向河阴西北三里至南北长堤悉令下马西度云
欲祭 …… (第 48a 页)
可荣
乃曰若我不可天穆如何灵助曰天穆亦不吉惟长乐
王有王兆耳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久而方悟遂便
愧悔至 四更
中乃迎庄帝望马首叩头请死其士马三
千馀骑既滥杀朝士乃不敢入京师欲向北为移都之
计持疑经日始奉驾还洛阳 …… (第 49a 页)
复二心庄帝自起止
之因复为荣誓言无疑心荣喜因求酒一遍及醉熟帝
欲诛之左右苦谏乃止即以床舆向中常侍省荣 夜半
方寤遂达旦不眠自此不复宿禁中矣荣女先为明帝
嫔欲上立为后帝疑未决给事黄门郎祖莹曰昔文公 …… (第 49b 页)
者亦稍归阙荣又奏请番直朔
望之日引见三公令仆尚书九卿及司州牧河南尹洛
阳河阴执事之官参论国政以为常式 五月
荣还晋阳
乃令元天穆留京为侍中太尉公录尚书事京畿大都
督兼领军将军封上党王树置腹心布在列职举止所
(第 50b 页)
由其意 七月
诏加荣柱国大将军时葛荣将向京
师众号百万相州刺史李神俊闭门自 (第 50b 页)
九月
荣上表 …… (第 50b 页)
不以为虑永安二年春诏元天穆先平
齐地然后回师征颢颢以大将未还乘虚径进既陷梁
国鼓行而西荥阳虎牢皆不守 五月
车驾出幸河北事
出不虞荣闻之驰传朝行宫于上党之长子舆驾于是
南辕荣为前驱旬日间兵马大集天穆克平邢杲亦 …… (第 52b 页)
损于是数人被杀遂禽
得之持此为乐焉太宰元天穆从容谓荣曰大王勋济
天下四方无事唯宜调政养民顺时蒐狩何必 盛夏
驰 …… (第 55a 页)
孝庄即位
封颍川郡公后从上党王元天穆平邢杲
及元颢屯于河桥荣遣兆与贺拔胜自马渚西渡袭禽
颢子冠受进破安丰王延明 …… (第 63a 页)
启谒率多见从而仲远
摹写荣书又刻荣印与尚书令史通为奸诈造荣启表
请人为官大得财货以资酒色落魄无行业及 孝庄即
封清河公累迁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兼尚书仆射三
徐大行台寻进督三徐诸军事仲远上言窃见比来行 …… (第 67b 页)
奴来寇泾州琛后与莫折念生交通侮慢
忍夤遣使人费律如至高平诱斩琛为丑奴所并与萧
宝夤相拒于安定宝夤败还 建义元年夏
丑奴击宝夤
于灵州禽之遂僭大号时获西北贡师子因 (第 74a 页)
神兽元

置百官朝廷忧之乃除天光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
率大都督武卫将军贺拔岳大都督侯莫陈悦等讨丑
奴天光初行唯有 …… (第 74a 页)
六镇饥乱
深随杜洛周南寇后与妻兄念贤背洛周归尔朱荣路
中遇寇身披苫褐荣赐其衣帽厚待之以为中军副都
庄帝即位
封厌次县子从荣讨葛荣于滏口战功尤
多除燕州刺史时葛荣别帅韩楼郝长等屯据蓟城荣
令深讨楼配众甚少或以为 …… (第 85a 页)
崩讳至咸以对敌欲秘凶问纂曰安
危在人岂关是也遂发丧号哭三军缟素还入州城申
以盟约寻为义宗所围相率固守 孝庄即位
除兼尚书
仍行台后大都督费穆击义守禽之入城因举酒属纂 (第 101a 页)
长不盈五尺性果决有胆气 魏永安元年
以统别将从
尔朱荣破元颢荣诛随尔朱兆入洛及魏孝武西迁𢶏
从都督元斌之与齐神武战败遂与斌之奔梁后得逃 …… (第 28a 页)
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
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太后见之大怒谨备说广
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太后意解遂舍之 孝庄即位

以从元天穆讨葛荣平邢杲拜征虏将军从尔朱天光
破万俟丑奴封石城县伯后从尔朱天光与齐神武战
于韩陵山天光 (第 30b 页)
和性通朗彊识有学位谏议大夫以别
将从广阳王深征葛荣遇害赠殿中尚书华州刺史父
敷少有志操重然诺人景慕之 魏建义初
袭祖钧爵临
贞县伯稍迁廷尉少卿断狱以平允称周孝闵践阼进
爵为侯天和中为汾州刺史进爵为公齐将段孝先率 (第 31b 页)
释与广阳子迎丧返葬中尉郦善长嘉其气节引为殿
中侍御史台中语曰见恶能讨宋游道 孝庄即位
除左
兵中军为尚书令临淮王彧谴责游道乃执版长揖曰
下官谢王瞋不谢王理即日诣阙上书曰徐州刺史元
孚频有 (第 45a 页)
旧识以数十骑潜送子升得达冀
州还京师李楷执其手曰卿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
是无复宦情闭门读书励精不已及 孝庄即位
以子升
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曾一日不直上党王天穆时
录尚书事将加捶挞子升遂逃遁天穆甚怒奏人代之 …… (第 43a 页)
外梁武称之曰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恨我辞人数穷 百六
阳夏守傅标使吐谷浑见其国主床头有书数卷
乃是子升文也济阴王晖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
谢灵运梁有沈约任 (第 44b 页)
以供丧用七日灵
太后为设二百僧斋
平季字幼穆燕国蓟人也坐事腐刑累迁新兴太守明
帝崩与尔朱荣等议立庄帝 庄帝即位
超拜肆州刺史
寻除中侍中以参谋勋封元城县侯永熙中加骠骑大
将军卒
封津字丑汉勃海蓨人也父令德娶常宝女 (第 51b 页)
摩立奉表贡献普通七年王高
戍胜凯遣使献方物诏以为持节都督缘海诸军事绥
南将军林邑王大通元年又遣使贡献 二年
行林邑王
高戍律陁罗跋摩遣使贡献诏以为持莭都督缘海诸
军绥南将军林邑王六年又遣使贡方物自是迄于陈
(第 24a 页)
  岳阳县(府东北一百一十里/)

汉榖远县地𨽻上党郡莽曰榖近又为猗氏县地
东汉仍为榖远县地

北魏建义元年
置安泽县𨽻义宁郡建义 (第 41b 页)
元年
割平阳
 置冀氏郡领冀氏合阳二县
北齐废冀氏郡又废合阳入冀氏
隋大业初改安泽为岳阳县𨽻临汾郡县志开 (第 41b 页)
二年仍𨽻山西布政司
国朝因之编户旧六十里
  沁源县(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汉谷远县地𨽻上党郡 北魏建义元年
置沁源县为义宁郡治
北齐 (第 9a 页)
 又名沁口 沁水自太行南出由枋口而东会尧王

 泉水又东丹水注之  魏建义元年六月
葛荣使其
 仆射任褒率车三百馀乘南寇自沁水
梅河源出东乌岭梅谷村东涧东流三十馀里合梅谷
 沟水名梅水 (第 52b 页)
 奴堡推曹弘为大单于所在残掠征东姚懿自蒲阪
 讨弘战于平阳大破之执弘送于长安徙其豪右万
 五千落于雍州  后魏武泰中
尔朱荣赴洛郦恽与
 唐州刺史崔元珍不从其命荣行台中郎樊子鹄攻
 陷平阳 永兴二年正月平阳民黄苗依汾自 (第 5b 页)
 侯杵臼忠智侯赐敕建祠崇宁三年又封韩厥为义
 成侯
 岳阳县
唐尧城东八十里世传尧筑址存
合阳城魏志 建义元年
置有合阳城隋省入冀氏县
谷远故县汉志上党郡有谷远县莽曰谷近
冀氏故县东南一百三十里 (第 57a 页)
北魏建义元年
割擒昌襄 …… (第 57a 页)
 翼城郡武德元年改浍州二年改北浍州四年州废

新安故县汉置后魏孝昌中属北绛郡后齐废入北绛
 县
小乡故郡北魏志 建义元年
罢有小乡城唐志义宁元
 年复置武德九年省入翼城
武子庄魏武子采邑县东二十五里有武子庙
金钩店秦昭襄为 (第 63b 页)
 蒯于纯留北魏志有屯留城唐武德五年移治霍壁
 村括地志屯留故城在潞州长子县东北三十里本
 汉屯留县城
建义故县北魏志 建义元年
析屯留县置
宾适亭在西北隅宋绍圣丁丑八月建蒲津张毕有记
宝峰碑影光可以鉴新会梁迪诗古寺荒馀有剩碑
  …… (第 7b 页)
 元年治安民真君中复治壶关
石勒城西北九十里城底里乃勒攻上党积草城也旧
 志县北五十里
乌苏城北魏志铜鞮县有乌苏城
襄垣城北魏志 建义元年
置襄垣郡治襄垣城后齐郡
 废
临川城北魏志襄垣有临川城
故韩州唐志后周置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贞 (第 8b 页)
 志阏与聚土人讹为鸣苏今称鸣苏村
甲水城后周阳城县隋开皇十八年改名甲水唐武德
 九年省今为甲水村
义宁故郡 北魏建义元年
置治孤远城又置义宁县隋
 开皇十八年改和川县大业初废
旧涅县隋志铜鞮有旧涅县后周改为阳城 …… (第 51a 页)
 更名沁州土人名州西岭
绵上故城北八十里绵山下即今绵上镇隋开皇十六
 年分介休之南界置绵上县
招远故县唐志武德二年析沁源县置三年省
安泽故县 魏建义元年
置𨽻义宁郡 (第 52b 页)
 废镇置东雍州齐斛律光屯兵于此
正平故郡北魏志神麚元年改南太平为征平太和十
 八年置正平郡隋开皇初废
南绛故郡 北魏建义初
置南绛郡治会交川以南绛县
 属焉后周废
正平故县本汉临汾县北魏置正平郡隋开皇十八年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