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子伯茂为始兴王以奉昭烈王祀
          右陈文帝宣帝
北魏书彭城王传彭城王协永平元年薨谥曰武宣王
庄帝即位
追号文穆皇帝妃李氏为文穆皇后迁神
主于太庙前废帝时去其神主 (第 30a 页)
 六马云对曰亦愿陛下日慎一日
纪元表壬午梁高祖武帝天监元年(十八元三年北魏/正始 五年秦)
(州主薄吕苟儿反号建明元泾州陈瞻圣明元僣称王/ 七年北魏永平元魏京兆王愉僣称帝号建平元)
(十一年北魏延昌元年十五年北魏孝/明帝熙平元 十七 北魏神龟元)庚子普通元年
(七号是年北魏正光元莫五年沃野镇人破落污拔陵/反 真王元秦州城人 折念生天建元僣称天子)
(六年北魏孝昌元徐州刺史元法僧天启元僣称宋王/柔元镇人杜洛州反于上谷号真王元山胡刘蠡斤神)

(嘉元僣/称天子)丁未大通元年(二隆是年永州刺史萧宝寅反/号 绪元陈郡民刘获郑辨同)
(反于西华号天授元世二年 北魏武泰
(第 8a 页)
二月
孝明帝/崩胡太后立临洮王 子钊是为幼主太后临朝称制) (第 8a 页)
(夏四月
尔朱世隆立长乐王子攸是为孝庄帝 (第 8a 页)
改元建/义九月
改为永安元 河间邢昶反于青州号天统元)
(魏北海王颢为/魏王号孝基元)己酉中大通元年(六武是年北海 (第 8a 页)
 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五日丁未一丈八寸一分

 太二十六日戊申一丈七寸五分强以壬戌 戊申

 相较馀二分二釐半为实以丁未戊申景相较馀六
 分五釐为法以法除实得三十四刻六十分以减距
 日四千 (第 26b 页)
 域故唯魏收所言为得其实(秦州之嶓冢与宁羌之/嶓冢南北相距五六百)
 (里/)
 地理今释荆山在今湖广襄阳府南漳县西少北八
 十里昭 四年
左传荆山九州之险指此
内方至于大别
 锥指传曰内方大别二山名在荆州汉所经正义曰 …… (第 18a 页)
 城在今湖广安陆府钟祥县南长林故城在今荆门
 州东汉阳县即今汉阳府治大别山在其东北水经
 注所谓翼际山也 左传定 四年
自小别至于大别
 杜预云禹贡汉水至大别南入江然则此二别在江
 夏界水经注云江水东经鲁山南古翼际山也元 …… (第 19a 页)
 茂州州本冉駹国汉以其地置汶山郡治汶江县晋
 改曰广阳隋又改曰汶山山海经注云岷山在广阳
 县水经注云汶水出汶江道徼外岷山玉轮坂 下元
 
和志云汶山县有汶山即岷山去青城山百里天色
 晴明望见成都即陇山之南首张栻西岳碑云岷山
 在茂州列鹅村 …… (第 21a 页)
 于溢乐实跨古雍州之境而南则讫于青城绵地千
 馀里与太行伯仲或专指在松潘亦非笃论然大江
 所出则必直氐道西徼外者也 舜典 五月
南巡守
 至于南岳传云衡山也后汉志长沙郡湘南县下云
 衡山在东南刘昭曰郭璞云山别名岣嵝湘中记云
 遥 (第 22b 页)
 迁灵榇于长陵兆西北六十步
宣武帝景陵
 魏书延昌四年春正月甲寅帝不豫丁巳崩于式乾
 殿二月甲午葬景陵
孝明帝定陵
 魏书 武泰元年二月癸丑
帝崩于显阳 (第 47a 页)
三月乙酉

 
葬静陵
孝庄帝静陵
 魏书永安三年十有二月甲寅尔朱兆迁帝于晋阳
 甲子崩于城内三级佛寺中兴二年谥为武 (第 47a 页)
 集传(辨疑五)

(十九年)(脱字)鄫人会盟于邾娄(何校官本 五)
(二十八年)
传未侵曹则其言侵曹何致其意也
 圣人立教犹云不逆诈岂未行其事而先致其意乎
 赵集传
归之于者罪已定矣 (第 10b 页)
一言宫属土 庚子庚午 辛丑辛未 戊寅 戊申
己卯己酉丙辰丙戌丁巳丁亥
三言徵属火 戊子戊午 己丑已未 丙寅丙申
丁卯丁酉甲辰甲戌乙巳乙亥
五言羽 (第 31a 页)
乃得/其平若不问其是非曲直而待之如一则是善者常不)
(得伸而恶者反幸而免以此为平/是乃所以为大不平也 戊申
封事)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也纂注(程子曰自牧自处也诗云/自牧归荑蔡氏曰牧养也)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劳谦君 (第 13a 页)
乖王法臣等商量请依先朝之诏禁之为便防奸
息暴断遣轻重亦准前旨所置监司一同往式于是复
置监官以监检焉 孝庄帝永安元年
有诏废盐池税长孙稚上表曰臣前
违严旨径解河东非缓长安而急蒲坂诚以一失盐池
则三军乏食也略论盐税 (第 32b 页)
一年
准绢三十万疋昔高祖
升平之年犹创盐官加典护非与物竞利恐由利乱俗 (第 32b 页)
以涡阳内属甲寅曲赦东豫州十一月丁
卯以中护军萧藻为都督侵魏镇于涡阳是岁林邑师
子高丽等国各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乙酉
蠕蠕国遣使朝贡 (第 33b 页)
二月
筑寒山 (第 33b 页)

魏孝明皇帝 (第 33b 页)
夏四月戊戌
魏尔朱荣推奉孝庄帝 (第 33b 页)
庚子
荣杀幼主及太后胡 (第 33b 页)
辛丑
魏郢州刺史元显达 …… (第 33b 页)
阳降封显达为乐平王是时魏大乱其北海王颢
临淮王彧汝南王悦并来奔北青州刺史元俊南荆州
刺史李志皆以地降 冬十月丁亥
以魏北海王颢主魏
遣东宫直閤将军陈庆之卫送还北魏豫州刺史邓献
以地降是岁 (第 34a 页)
魏武泰元年
寻改为建义又改曰永安
中大通元年春正月辛酉祀南郊大赦赐孝悌力田爵
一级辛巳祀明堂夏四月癸巳陈庆之攻拔 …… (第 34a 页)
 以贿成服冕乘轩由其掌握是以朝纲混杂黜陟无
 章易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此之谓也
  武帝天监十八年普通七年 大通二年
中大通六
  年大同十一年中大同元年太清三年即位四十
  八年 (第 54a 页)
六七十二月戊
申都督源子邕裴衍与荣战败于阳平东北并殁是月
杜粲为骆超所杀超遣使归罪是岁蠕蠕遣使朝贡 武泰元年春正月乙丑
生皇女秘言皇子 (第 66b 页)
丙寅
大赦改 (第 66b 页)
丁丑
雍州人侯终德相率攻萧宝夤宝夤度渭走雍
(第 66b 页)
二月癸丑
帝崩于显阳殿时年十 (第 66b 页)
甲寅
皇子即 …… (第 66b 页)
乙卯
幼主即位仪同三司大都督尔朱荣抗表请入
奔赴勒兵而南是月杜洛周为葛荣所并 (第 67b 页)
三月甲申

尊谥曰孝明皇帝乙酉葬于定陵庙号肃宗 (第 67b 页)
四月戊戌
尔朱荣济河 (第 67b 页)
庚子
皇太后幼主崩
  孝明帝熙平神龟各二年正光五年孝昌三年 (第 67b 页)

  泰元年
即位十三年
敬宗孝庄皇帝讳子攸彭城王协之第三子也母曰李
妃明帝初以协有鲁阳翼卫之勋封帝武城县公幼侍 (第 67b 页)
明帝书于禁中及长风神秀慧姿貌甚美雅为明帝亲
待孝昌二年八月进封长乐王历位侍中中军将军以
兄彭城王劭事转为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寔见
出也 武泰元年二月
明帝崩大都督尔朱荣谋废立以
帝家有忠勋且兼人望阴与帝通率众来赴帝与兄弟
夜北度河会荣于河阳 (第 68a 页)
永安元年夏四月戊戌
帝南济河即皇帝位以皇兄彭
城王邵为无上王皇弟霸城 (第 68a 页)
子正
为始平王以尔朱 …… (第 68a 页)
太后及幼主次害无上王劭始平王子正又
害丞相高阳王雍已下王公卿士二千人列骑卫帝迁
于便幕荣寻悔稽颡谢罪 辛丑
车驾入宫御太极殿大
赦改武泰为 (第 68b 页)
建义元年壬寅
荣表请追谥无上王为皇
帝馀死河阴者诸王刺史赠三司三品者令仆五品者 …… (第 68b 页)
刺史七品已下及庶人郡镇诸死者子孙听立后授封
爵诏从之 癸卯
以前太尉江阳王继为太师以司州牧
相州刺史北海王颢为太傅开府仍刺史封光禄大夫
清泉县侯李延实为阳平王位 …… (第 69a 页)
以冯翊郡公源绍景
复先爵陇西王扶风郡公冯囧东郡公陆子彰北平公
长孙悦并复先王爵以北平王超还复为安定王 丁未
诏中外解严庚戍封大将军尔朱荣次子叉罗为梁郡
王诏蠕蠕王阿那瑰赞拜不名上书不称臣是月汝南
王悦北海王颢 (第 69b 页)
临淮王彧前后奔梁 五月丁巳朔
以右 …… (第 69b 页)
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光禄勋元欣副之循方黜陟先
行后闻 辛酉
大将军尔朱荣还晋阳帝饯于邙阴 (第 70a 页)
六月
癸卯
以高昌王世子光为平西将军瓜州刺史袭爵泰
临县伯高昌王帝以寇难未夷避正殿责躬彻膳又班
幕格收集忠勇有直 (第 70a 页)
言正諌之士者集华林园面论时
事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间邢果率河北流移人万馀户
反于北海自署汉王年号天统 秋七月乙丑
加大将军
尔朱荣柱国大将军录尚书 (第 70a 页)
壬子
光州人刘举聚众 …… (第 70a 页)
反于濮阳自称皇武大将是月高平镇人万俟丑奴僭
称大位临淮王彧自江南还朝 八月
太山太守羊侃据
郡反 (第 70b 页)
甲辰
诏大都督宗正珍孙讨刘举平之 (第 70b 页)
九月己巳
以齐州刺史元欣为沛郡王壬申柱国大将军尔朱荣
率骑七千讨葛荣于滏口破禽之冀定沧瀛殷五州平 (第 70b 页)
乙亥
以葛荣平大赦 (第 70b 页)
改元为永安辛巳
以尔朱荣为大
丞相进荣子平昌郡公文殊昌乐郡公文畅爵并为王
以司徒杨椿为太保城阳王徽为司徒 (第 70b 页)
冬十月丁亥
尔 …… (第 70b 页)
朱荣槛送葛荣于京师帝临阊阖门荣稽颡谢罪斩于
都市戊戍江阳王继薨 癸丑
复胶东县侯李侃希祖爵
南郡王是月大都督费穆大破梁军禽其将曹义宗槛
送京师梁以北海王颢为魏主年号孝基入 (第 71a 页)
据南兖之
铚城 十一月戊午
以无上王世子韶为彭城王陈留王
子宽为陈留王宽弟刚为浮阳王刚弟质为林虑王 (第 71a 页)

行台于晖等大破羊侃于瑕邱侃奔 (第 71a 页)
戊寅
封前军
元凝为东安王是岁葛荣馀党韩楼复据幽州反 …… (第 71a 页)
  孝武帝永熙三年
文皇帝讳宝炬孝文皇帝之孙京兆王愉之子也母曰
杨氏帝正始初坐父愉罪兄弟皆幽宗正寺及宣武崩
乃得雪正光中拜直閤将军时胡太后多嬖宠帝与明
帝谋诛之事泄免官 武泰中
封邵县侯永安三年进封
南阳王孝武即位拜太尉加侍中永熙二年进位太保
开府尚书令三年孝武与高欢构难以帝为 (第 84a 页)
至自东伐列齐主于前其王公等并从车舆旌旗及器
物以次陈于其后大驾布六军备凯乐献俘于太庙京
邑观者皆称万 岁戊申
封齐主为温国公庚戌大会群
臣及诸蕃客于露寝乙卯废蒲陜泾宁四州总管己巳
享太庙诏分遣使人巡方抚慰观风省 (第 53a 页)
所亲也母子之间嫌隙屡起郑俨虑祸乃与太后计因
潘充华生女太后乃诈以为男使大赦为 武泰元年

阴行鸩毒 (第 85a 页)
其年二月
明帝暴崩乃奉潘嫔女言太子即
位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
嗣君遂立临洮王子钊为帝年始二 …… (第 85a 页)
氏后及嫔御并无过宠太后为帝选纳抑屈人流时博
陵崔孝芬范阳卢道约陇西李瓒等女俱为世妇人有
诉讼咸见忿责 武泰初
后既入道遂居于瑶光寺
孝武皇后高氏齐神武之长女也帝见立乃纳为后及 (第 85b 页)
里平又持书御史相里虎济阴太守相里祉始/居西河前赵录偏将军相里览梁有相里系孙本曾仕)
(为东平王侍郎 大通二年
归化)李氏(嬴姓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因)
(官命族为理氏夏商之李有理徵为 (第 34a 页)
年累迁都官尚书四年转吏部尚书 大通二年
出为吴
郡太守卒谥曰恭子子恪兄弟十六人并入梁有文学
者子恪子质子显子云子晖五人子恪尝谓所亲曰文
史之 (第 37b 页)
王侯后宫兄弟纵横都下宏未几复为司徒 普通九年
迁太尉扬州刺史侍中如故七年四月薨帝笃于友于
自疾至薨舆驾七出临视及薨诏赠侍中大将军扬州
牧假黄钺并给 …… (第 22a 页)
迁太子洗马舍人恒于第内私械百姓令养马又盗铸
大通二年
坐匿劫盗削爵徙郁林帝敕广州日给酒
食南中官司犹处以侯礼正则滋怨诸父与西山督护
靳山顾通室招诱亡命将袭 (第 28a 页)
雀孝文末以军功赐爵晋阳男鸷先与尔朱荣善 武泰
荣至河阴杀戮朝士鸷时与荣共登高冢俯而观之
自后弥相结纳永安初封华山王庄帝既杀荣荣从子
兆为乱帝欲率诸 (第 8b 页)
弼王爵授同母兄子诞弼于是谢绝人事托疾还第宣
武徵为侍中弼上表固让入嵩山以穴为室布衣蔬食
建义元年
子晖业诉复王爵永安三年追赠尚书令
司徒公谥曰文献初弼尝梦人谓之曰君身不得传世
封其绍先爵者君长子绍远 …… (第 10a 页)
迁京之意今见皇居壮观亦何必去河洛而就晋阳也
臣熟思元尚书言深不可夺由是迁都议革 永安元年
拜尚书左仆射封魏郡王谌本年长应袭王封为其父
灵王爱其弟谧以为世子故也庄帝诏复谌赵郡王历
位司空太保太 …… (第 65a 页)
九旒虎贲班剑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辒辌车有司奏
太常卿刘芳议谥保定大功曰武善问周达曰宣宜谥
武宣王诏可及 庄帝即位
追号文穆皇帝妃李氏为文
穆皇后迁神主于太庙称肃祖节闵帝时去其神主嫡
子劭字子讷袭封劭善武艺少有气节明 …… (第 77b 页)
用灵太后嘉其至意不许累迁雍州刺史孝昌末灵太
后失德四方纷扰劭遂有异志为安丰王延明所启徵
入为御史中尉 庄帝即位
尊为无上王寻遇害河阴追
谥曰孝宣皇帝妻李氏为文恭皇后子韶字世胄好学
美容仪初尔朱荣将入洛父劭以韶寄所 …… (第 78a 页)
等寇乱豳华等州乃
复颢王爵兼左仆射西道行台以讨明远频破贼解豳
华之围后萧宝夤等大败于平凉颢亦奔还京师 武泰
为相州刺史以禦葛荣属尔朱荣入洛推立庄帝授
颢太傅颢以葛荣南侵尔朱纵害遂盘桓顾望图自安
之策事不谐遂与 (第 82b 页)
畜五母之鸡二母之豕床上有百钱布被甑中
有数升麦饭虽苏张巧说于前韩白按剑于后将不能
使一夫为盗况贪乱乎 大通二年
为散骑侍郎鄱阳嗣
王范将西忠烈王恢谓曰吾昔在蜀每事委罗研汝遵 …… (第 30a 页)
人而起
仍布衣蔬食志守坟墓叔该谓曰汝若固志吾亦抽簪
于是始仕虽以嫡长袭爵国秩尽推诸弟累迁兼中郎
司马 大通二年
除巴陵内史便道之官路中遇疾或劝
上郡就医子舆曰吾疾患危重理难全济岂可贪官陈 (第 52b 页)
都为一集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普通元年以母忧
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 大通二年
为司徒左长史三
年昭明太子薨敕制哀策文复见嗟赏寻出为临海太
守在郡侵刻还资有芒屩两船他物称是为有司所 (第 6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