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2ng Sho3uqia1n 992; tr. Legge: 533
辛巳,
将盟于宋西门之外。
楚人衷甲。
伯州犁曰:
「合诸侯之师,
以为不信,
无乃不可乎?
夫诸侯望信于 (第 677a 页)
齐氏之宰渠子召北宫子。
北宫氏之宰不与闻,
谋杀渠子,
遂伐齐氏,
灭之。 丁巳
晦,
公入,
与北宫喜盟于彭水之上。
秋七月戊午朔,
遂盟国人。 (第 487a 页)
  阳门之介夫死子罕入而哭之哀
介夫者一甲士之守卫者耳死而司城哭之哀则甲士

众矣死而哭之能遍乎甲士而哭之哀等而上之守卫
者将何似乎为司城者曰哭亦不及矣
  鲁庄公之丧
注为庄公为子般所弑按春秋庄 三十二年八月癸亥
公薨于路寝榖梁曰路寝正寝也是庄卒于正寝而非
弑矣冬十月己未子般卒夫子又称之为子又以日卒
与襄公时之子 (第 22a 页)
 (之大礼也何故无之对曰周公及武公娶于薛孝惠/娶于商自桓以下娶于齐此礼也则有若以妾为夫)

 (人则固无其礼也公卒立之而以荆为太/子国人始恶之故疑微之际不可不别也)
  文公二年八月丁卯
大事于太庙跻僖公
 定公八年冬从祀先公
 (公羊子曰从祀者何顺事也文公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顺祀叛者五人 …… (第 26b 页)
 (为天下戮笑必有后于鲁国牙从其/言而饮之无傫氏至于王堤而死)

  八月癸亥
公薨于路寝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
 闵公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子曰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不言 (第 37a 页)
 (祧焉鲁人之意欲下闵公也而有所不敢故迁延于/孝惠之祧庙而谷梁子以为易檐改涂焉可者则将)
 (在孝惠与将在闵庙与曰必在孝惠也/闵为祢庙如之何以祢庙为祖庙也)
  八月丁卯
大事于太庙跻僖公
 (大事于太庙盖请之周公也秋尝者鲁祭之重者也/僖公之颂曰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 (第 20b 页)
 (盲风疾风也鸿雁来自北来也元鸟归蛰也养羞畜/食也夏小正曰丹鸟羞白鸟丹鸟谓丹良白鸟谓蚊)
 (蚋也其谓之鸟者重其养也有翼者为鸟羞也者进/也不尽食也周训曰白露之日鸿雁来又 五日
元鸟)
 (归又 (第 6b 页)
五日
群鸟养羞鸿雁不来远人背畔元/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养羞群臣骄慢)
天子居总章太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 (第 6b 页)
(期音期肸/许乙反)○八月 癸亥
公薨于路寝(公薨皆书其/所谨凶变)路寝
正寝也寝疾居正寝正也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
以齐终也(齐絜○齐侧 (第 21a 页)
 寡君闻命矣齐人惧对曰小国言之大国制之敢不
 听从既闻命矣敬其以往迟速唯君叔向曰诸侯有间
 矣不可以不示众八月辛未治兵建而不旆 壬申

 旆之诸侯畏之邾人莒人愬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
 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晋侯不见公使叔向来辞 (第 33a 页)
   (于针巫氏使针季酖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
   叔牙共仲贼子般(庄 三十二年八月癸亥
公薨/于路寝子般即位次于党氏)
   (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成季奔陈立闵公)闵公请复 (第 18a 页)
 自执焉之下而错简于五帝之遗声也下逮程子郑
 康成出方始觉悟意襄公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之前
 之后必有某公某年为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者
 又有为 八月癸巳朔日
有食之者脱其简于彼而错
 其简于此事固有之理或一解既而思哀十二年冬 …… (第 22b 页)
 九八四八一五(癸酉/日大)五月建辰经朔三十九日五一

 五四○八 (癸卯/日
大)六月建巳经朔九日○四六○○一
 (癸酉/日小)七月建午经朔三十八日五七六五九四(壬寅/日大)
  (第 41a 页)
 (宋大祖开宝七年正月丙戌日中著二黑子/太平兴国四年四月乙未白气压北斗)
 (真宗咸平三年十月黑气贯北斗三/景德元年十二月甲辰出如日者)
  (仁宗景祐元年八月壬戌
黄白气/出张翼积三十三日应在元昊)
 (神宗熙宁二年十一月赤气著西北如昼/哲宗元祐三年七月丁卯夜东北 (第 95b 页)
  揔释二十九卦数例(其间有数无/数假象假物)
(六/二)十年乃字(何不以七/年与五年)(上/六)三人(三/阳)(九/二)户三百(不/言)
(二百一百/象中有数)三褫(同/音)(九/二)三锡(何不言/九锡)(九/五)三驱(何不言/二驱与)

(五/驱)同人(九/三)三岁高陵(何不二年五六/年何以三岁)(繇/辞)三日甲(何不/二日)
(五/日)临八月(阳/尽)(繇/辞)七日(何不 五/日
来复)(上/六)十年(何不/九年)(九月/阳尽)
(六/三)十年(何不/三年)(六/四)(第 16a 页)
(上/六)三岁(案此下/有脱文)(繇/辞)三接(以/柔)
(进授何不/五接终日)明夷(繇/辞)三日不食(何不言 五日/
二日不食)(繇/辞)二女(长/女)
(少/女)一车(何不言/三车)(九/二)三狐(何不二狐/何以 …… (第 16a 页)
六)三岁(何不二/岁五岁)
(九/三)三就(二就又/何如)(六/二)遂七日(何不八日三日/何不言 五日
得)(九/年)三岁 …… (第 16a 页)
(何不/五岁)(上/六)三岁(何不/二岁)(六/五)一矢(小/)(九/五)三日(何不言 五日)

(何不五/品七品)既济(九/三)三年未济(九/四)三年(何不一年二年○/案此节原文讹脱)
(特 (第 16b 页)
 卷四百六十二
   起哲宗元祐六年七月庚午尽其月
  卷四百六十三
   起哲宗元祐六年八月戊子尽 是月壬辰

  卷四百六十四
   起哲宗元祐六年八月癸巳尽其月
  卷四百六十五
   起哲宗元祐六年闰八月尽 (第 26a 页)
 诏吏部南曹自今常调赴集选人取历任多课绩而
无阙失其人材可副升擢者具名送中书门下引验以
闻当与量材甄奖上虑铨衡止凭资历英俊或沈于下

僚故也(选举志在四年今从/故事新旧录并无之) 八月戊申
诏百官内殿起居日两省御史台官分班于
殿庭东西相向而立金吾将军各在本班之上故事台
省官金吾将军俱为侍从 (第 18b 页)
诸州就州廨作检纳厅以受民租
是月以孔子四十四代孙宜为曲阜县主簿宜举进士
不中因上书述其家世特命之 八月丁酉
诏西川民欠伪蜀臣僚私债者悉令除放
辛丑召宰相枢密使开封尹翰林学士窦仪知制诰王
祐等宴紫云楼下因论及民 …… (第 12b 页)
口镇为永康军 王全斌言破贼帅
吕翰克雅州翰走黎州为其下所杀弃尸水中(新旧录/皆无之)
(本纪载此事于 丙寅
后乙亥前 (第 15a 页)
丙寅
初五日乙亥十四/日也不知此事的在何日按实录是月乙丑以酒坊使)
(扈继能权知雅州乙丑初三日也或者朝廷因 …… (第 15a 页)
黎州残
寇全斌令光实权知黎州兼黎雅二州都巡检使安集
劳来蛮夷怀之
乙丑曹州言河水汇入南华县坏民庐舍 丙寅
诏吏民先陷蜀踰十五年者除坟茔外其田宅不
得理诉
己巳澶州言河水汇入卫南县界民登邱阜以避之
庚午索殿前 (第 16a 页)
 又诏如闻两京士庶之家婚姻丧葬台吏府率伶人
多诣门遮道徼求财物自今禁止之违者重寘其罪
灵武节度使冯继业既杀兄代父领镇颇骄恣时出兵
略夺羌夷羊马戎人不附又抚士卒少恩部下多携贰
继业亦虑其为变上在潜日与继业有旧及即位继业
数来朝觐贡献因请举族内徙 庚辰
以继业为静难节 (第 19b 页)
急取之臣若误陛下请夷三族上屏左右召升殿问状
遽寝前议赦陟罪不治 八月甲辰
复以陟判吏部流内
(或云己发诏罢兵因陟言始命/追还盖误也时方有此议耳)
朝廷以丁琏远修职贡本其父部 (第 14b 页)
(因佖出/附见) 己亥
幸新龙兴寺
乙巳幸等觉院遂幸东染院赐工人钱又幸控鹤营观
骑士射赐帛有差又幸开宝寺观经藏
丁未命伐北汉 (第 17b 页)
八月戊申朔契丹苏哲等二十八人来降赐以衣服钱
帛配𨽻契丹直
守中书令西京留守石守信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 壬子

责授崇信莭度使兼中书令 将作监段思恭责授少府
少监思恭前知秦州擅借官钱造器用又妄以贡奉为
名贱市狨毛 (第 21b 页)
置三班院者皆误职官志又云咸平三年始置三班/院真宗实录亦于三年六月乃书名三班曰三班院今)
(不/取) 八月乙未
令诸路转运使及州郡长吏自今并不得擅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