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益明(说苑齐伐莒鲁下令丁/男悉发五尺童子皆至)曹大家曰古者十五受
兵六十还之注云国中六十免役野六十有 五晚
于国 (第 23b 页)
 于卦变为乾重巽于爻变为一阴爻卦变之始卦以
 柔遇刚得名爻以刚包柔立义遇之为道贵比而恶
 閒以柔遇刚唯初于二以阳包阴唯二于 初五
为大
 君无不并包三与初同体欲包而不能上无涉于阴 (第 8b 页)
 (爻阴/虚象)武人(履三爻阴象/巽初义同)幽人(履二归二皆/兑体居中象)旅人(旅上/只取)
 (本爻/称人)君子(乾三本爻屯三泛指筮者小畜上同谦初/三观 初五
上剥上遁四壮三夷初解五夬)
 (三革上未济/五皆指本爻)小人(师上否二大有三观初剥上遁四爻/壮三解五 …… (第 27a 页)
 悔(豫三/困上)有悔(乾上豫/三困上)小有悔(蛊/三)亏悔(鼎/三)无悔(同上复/五咸五)
 (壮五涣/三未五)无祇悔(复/初)悔亡(咸四恒二壮四晋三五家初/二睽 初五
夬四萃五艮五巽)
 (四五兑二/涣九二)悔厉吉(家人/三) (第 47a 页)
皆曰咸临○泉峰龚氏曰卦辞以二阳逼乎/阴为义爻辞以阴阳相感为义初临四二临五阳临乎)
(阴下临乎上也四临 初五
临二阴临乎阳上临乎下也/皆相感而相临者也程子以卦传曰咸感也而有皆义)
(谓交相感也政此意或谓四五不言 (第 66a 页)
  年二月之己亥皆不合故于上年十二月补一闰
  为甲申朔此年正月为甲寅朔(杜历甲寅在甲申/前此甲寅在 甲申)
  (
后则两大月/有所移也)二十一日得甲戌其己丑为再赴之
  误不必辨则六年七年之月日皆合矣似为得之
 大 (第 21b 页)
  庚申
七大  庚寅  (经癸巳初四日癸大衍历七/月大庚申朔经 巳在八月)
八小  庚申  (经 癸亥
初四日癸大衍历八/月小庚寅朔经 亥在九月)
九大  己丑
十小  己未  (经己未即朔日未大衍历十 (第 17a 页)
 (经乙亥五月乙亥齐侯潘卒杜氏从赴/云乙亥在四月二十九日书五月)
六小  丙午
七大  乙亥  (传 乙卯
杜氏云七/月无 (第 27b 页)
乙卯日
误)
八小  乙巳
九大  甲戌  (经甲申/十一日)
十小  甲辰
十一大 癸酉 (第 27b 页)
初八日丙辰初十日壬四日壬申二十六日/戌十六日丁卯二十一日戊辰二十二日庚午二十)
七小  丁丑  (经 辛巳
初五日传戊寅初二/日壬午初六日乙酉初九日)
八大  丙午 (第 3a 页)
日丙辰初十日壬四日壬申二十六日/戌十六日丁卯二十一日戊辰二十二日庚午二十)
七小  丁丑  (经辛巳 初五日
传戊寅初二/日壬午初六日乙酉初九日)
八大  丙午 (第 3a 页)
  壬寅
三小  壬申
四大  辛丑
五小  辛未
六大  庚子
七小  庚午
八大  己亥  (经 己酉/
十一日) (第 20b 页)
  在四月朔耳若依杜历从隐元年前一月推至此

  则辛未朔即六月不知杜历何以言七月朔也但
  不合于僖五年之辛亥朔及戊申朔奈何
 大衍历正月小 甲戌
朔戊戌日冬至五月大壬申朔
 六月小壬寅朔经五月癸丑在此月七月大辛未朔
 日食郭氏亦云七月辛未朔加时在 …… (第 25b 页)
 大衍历八月大辛未朔经癸亥在九月
庄三十一年(戊/午)
正小  戊辰
二大  丁酉
三大  丁卯
四小  丁酉
五大  丙寅
六小  丙申

七大  乙丑
八小  乙未
九大  甲子
十小  甲午
十一大 癸亥
十二小 癸巳
庄三十二年(己/未)
正大  壬戌

二小  壬辰
三大  辛酉
闰小  辛卯
四大  庚申
五大  庚寅
六小  庚申
七大  己丑  (经癸巳/初五日)
八小  己未  (经 癸亥/
初五日) (第 34a 页)
  庚申
五大  庚寅
六小  庚申
七大  己丑  (经癸巳/初五日)
八小  己未  (经癸亥 初五日)

(第 34a 页)
尝则此尝祭亦谓之大尝故祭统以大尝禘连


言之然则 文公二年八月丁卯
大事于大庙跻


僖公亦是以大禘礼行之于秋尝僖八年大禘


始见经故时书禘于大庙文二年可不书禘故 (第 58b 页)
日鹰乃祭鸟次五日天地始肃后五
日禾乃登次仲秋白露之节初五日鸿雁来次五日玄
鸟归后五日群鸟养羞次秋分气 初五日
雷乃收声次
五日蛰虫坯户景天华后五日水始涸次季秋寒露之
节初五日鸿雁来宾次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菊 (第 6a 页)
共茅蒩释茅藉祭也)    徂(丛租切云往也)  酺(薄胡切周礼地官酺
为人物灾害之神汉有赐餔文帝纪酺
五日
合聚饮食为酺又蒲故切见暮字韵)  蒲(释云草可为席亦蒲柳)
(摴蒱戏)  䒀(艇也释云艇短而深者) (第 36b 页)
星名说文空
也又姓又龙珠及新补力主郎斗三切见虞麌厚三韵)
 膢(立秋出猎因祭宗庙释云膢八月旦也汉武纪膢
汉仪注立秋貙膢也今河东俗奉以为大节祭祀其先人又龙珠切见虞字韵)  楼(释云重屋亦姓)
(慺慺恭谨貌 (第 48a 页)
 会于夷仪欲伐齐不克乃使楚人伐郑以牵制中国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公至自会
陈针宜咎出奔楚
叔孙豹如京师

大饥
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
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把
伯小邾子于夷仪
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秋八月己巳
诸侯同盟于重丘
 左氏曰齐成故也舍崔氏之大罪复庄公之小怨况 (第 98b 页)
  十三秒而月与日会十二会通计得日三百五十

  四日三十六刻七十一分一十六秒是一岁月行
  之数日与天会而多 五日
二十四刻二十五分为
  气盈月与日会而少 (第 20a 页)
五日
六十三刻二十八分八
  十四秒为朔虚合气盈朔虚共得十日八十七刻
  五十三分八十四秒为一岁闰率三岁一 (第 20a 页)
    (之志臣子/不谨而已)


  隐 三年八月庚辰
宋公和卒
  桓十四年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庄二年冬十有二月乙酉宋公冯卒
  僖九年春王正月 (第 8a 页)
 藏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藏
    右以上皆隔八生阳之律
甲午金  蕤宾商于卦应姤  ䷫  乾上巽下
乙未金  林钟 (第 12b 页)
  (曰固也修其祖庙臣子之事也荐其时食祖考之/志也桓僖亲尽则藏主于太庙世室之亲不尽则)
  (岁尝四飨莫之有易也然则庙祭卜日而有己卯 丁丑
乙亥礼与曰周人之用丁辛癸也盖有常日)
  (焉大事不卜小祀有筮以四时之常祭而屡迁其/日寖至易月则霜露 …… (第 71b 页)
  (舍为祀事之先后是夫子所谓不敢以其私亵事/上帝者也然则大事有时日小事无时日有筮何)

  (谓也曰有时日者如郊祀下辛而卜上辛是也无/时日者如烝尝之用己卯 丁丑
乙亥大阅治兵之)
  (用壬午甲午会盟之用辛酉辛卯是也然则葬比/于祀祀比于盟皆用柔日筑比于蒐蒐比于戎 …… (第 72b 页)
  (不卜月而卜日也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僖公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七月大祭五月)
  (时祭也大祭不卜日时祭卜日故乙酉己卯乙亥 丁丑
四时皆可以祭也然则夫子之讥鲁郊者何)
  (也夫子以列爵正吴楚之君则不得不以郊禘正/宗国之祀以文献伤 (第 73a 页)
   论上
正义曰阳气始剥尽谓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
复时凡七日也其释注分明如褚氏庄氏并云五月一
阴生至十一月一阳生凡七月而云七日不云月者欲
见阳长须速故变月而言日也今辅嗣云剥尽至来复
是从剥尽至来复时经七日也若从五月言之何得云
始尽也又临卦亦是阳长言八月今复卦亦是阳长何
独变月而称日观注之意为不然亦用易纬六日七分

之义同郑康成之说但于文省略不复具言案易纬稽
览图云卦气起于艮巽离坎震兑各主一方其六十卦
卦有三百六十爻日凡主三百六十日馀有 五日
四分
日之一每日分为八十分 (第 12a 页)
五日
分为四百分四分日之
一又为二十分是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
二各得七分是每卦得六日七分也剥卦阳气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