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金石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詞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雜家類
現代詩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神部
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通鉴前编元子钊麻冕黼裳即位朝见诸侯于应门
 内诸侯听命出王释冕反丧服元年癸亥遍告诸侯
 朝于丰宫
 竹书纪年 穆王六年春
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 十
 五年春正月留昆氏来宾 十七年西王母来朝宾 …… (第 10a 页)
          右魏晋至隋
通典贞观二十年有司言案史记正月诸侯朝贺凡四
人留长安不过二十日今请每
二王入朝礼毕还蕃
从之 (第 30a 页)
之岁大行人所云侯服年年)
(朝甸服二年朝男服三年朝采服四年朝卫服五年朝/要服六年朝各随其年而朝若殷见
则东方六服尽) …… (第 2b 页)
          右会同次舍
秋官司仪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成宫旁一门(注合诸/侯谓有)

(事而会也为坛于国外以命事宫谓壝土以为墙处所/谓为坛壝宫也天子
帅诸侯拜日于东郊则为坛于)
(国东夏礼日于南郊则为坛于国南秋礼山川丘陵于/西郊则为坛于国西冬礼月四渎 …… (第 11a 页)
        右会同坛壝宫
天官太宰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注助王/受此四)
(者大会同或于 春朝
或以秋觐举春秋则冬夏可知玉/币诸侯享币也其合亦如小行人所合六币云玉献献)
(国珍异亦执玉以致之玉几王 (第 13a 页)
          右明

明大政记洪武七年九月丁丑上谓廷臣曰草木无心
而茂遇秋而零落气之所感犹知荣悴况于人乎
崇礼侯布尼雅实哩南来已五载今既长成岂无父母
乡土之思宜遣之还 (第 36a 页)
绝慕义之
君也不如勿受便天子从之
平帝本纪元始元年正正月越裳氏重译献白雉一黑
雉二诏使三公以荐宗庙  二年春
黄支国献犀牛
 西域传赞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 (第 14b 页)
          右遣使劳使
春秋隐公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杜注凡伯周卿士凡/国伯爵也 何注书)
(者喜之也古者诸侯有较德殊风异行天子聘问之当/北面称臣受之于太庙所以尊王命归美于先君不敢)
(以已/当之) 榖梁传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九年
天王使南季来聘(注南季天子大夫/也南氏季字也) 榖梁传 …… (第 14b 页)
 (张氏洽曰隐公十年之间宰咺凡伯南季三至鲁庭/以鲁为周公之胄而欲亲之也公不明尊王之义以)
 (正其国于是诸侯相效而王灵竭臣子则/象而篡弑萌矣此春秋详书王使之意也) 桓公四年春
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杜注宰官渠/氏伯纠名也) 左
氏传父在故名 公羊传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
也其称 …… (第 15b 页)
          右周赗葬
春秋隐公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杜注武氏子大夫之/嗣也平王丧在殡新)
(王未得行其爵命听于冢宰故传曰王未葬释其所以/称父族又不称使也鲁不共奉王丧致令有求经直文)
(以示不敬故传/不复具释也) 左氏传王未葬也 公羊传武氏子
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
未命也何以不书使当丧未君也丧事无求求赙非礼


桓公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左氏传
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注车服上之/所以赐下)天子不私求财(注/诸)
(侯有常/职者) 公羊传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
礼也 榖梁传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
故有辞让而无徵求求车非礼也求金甚矣 文公元年春
毛伯来求金(杜注求金以共葬事虽踰/年而未葬故不称王使)
左氏传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 (第 23b 页)
    云敌国宾至火师监燎盖庭燎惟朝聘之宾

    至乃设之疏以为照燎来朝之臣非
          右诸侯相朝失礼 春秋隐公十有一年春
滕侯薛侯来朝 左氏传滕侯
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
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 …… (第 28b 页)
 (同往纪国非并行朝礼也然僖二十八年两朝王所/皆诸侯并朝襄二十八年公如楚亦诸侯同往经皆)
 (不书他诸侯者春秋主/鲁书鲁以见其馀耳) 桓公二年春
滕子来朝(注隐十一年称侯今/称子者盖时王所黜)
秋七月纪侯来朝(左传作杞侯范注隐二年/称子今称 盖 …… (第 30a 页)
 (不受必反之于正而后止/此亦春秋拨乱之意也)
二十有七年冬杞伯来朝(杜注杞称伯者/盖为时王所黜) 僖公五年春
杞伯姬来朝其子 公羊传其言来朝其
子何内辞也与其子俱来朝也 榖梁传妇人既嫁不
踰竟踰竟非正也诸侯相见 …… (第 33a 页)
 (刘氏敞曰若失地之君何得言朝又公羊以郜灭在/春秋前按春秋以来且九十年郜子失地殆三世矣)
 (犹能自归同姓躬行朝/礼无乃不近人情乎) 二十有七年春
杞子来朝 左氏传杞桓公来朝用夷
礼故曰子 (第 34b 页)
二十有九年春
介葛卢来 左氏传介葛卢来朝舍于
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礼也 公羊传介葛卢者
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 …… (第 34b 页)
 (屡朝于齐晋/而不见答也)
宣公元年秋邾子来朝
成公四年三月杞伯来朝 左氏传归叔姬故也
六年夏六月邾子来朝
七年夏五月曹伯来朝

十有八年秋杞伯来朝 左氏传杞桓公来朝劳公且
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八月邾子来朝 左氏传邾宣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襄公元年九月邾子来朝 左氏传礼也
六年秋滕子来朝 左氏传滕成公来朝始朝公也 七年春
郯子来朝 左氏传始朝公也
夏四月小邾子来朝 左氏传小邾穆公来朝亦始朝
公也 (第 36a 页)
十有八年春
白狄来(杜注不言朝/不能行朝礼)
二十有一年冬曹伯来朝 左氏传曹武公来朝始见

 (汪氏克宽曰曹武 …… (第 36b 页)
    来朝也故不载
僖公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杜注诸侯五年再相朝/礼也例在文十五年)

三十有三年冬十月公如齐 左氏传公如齐朝且拜
有狄师也
文公三年冬公如晋
十有三年冬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朝且寻盟
宣公四年秋公如齐 五年春
公如齐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第 38b 页)
十年春
公如齐 …… (第 38b 页)
 (晚年不悦齐顷乃背齐/好晋反覆皆以私也)
成公三年夏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拜汶阳之田
四年夏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
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
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不敬乎

十年秋七月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注亲吊/非礼)晋人止
公使送葬 十有八年春
公如晋 左氏传朝嗣君也 (第 39b 页)
襄公三年春
公如晋 左氏传始朝也(注公即/位而朝)
四年冬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听政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左氏传公 …… (第 39b 页)
 (迨昭九年而诸侯之大夫亦旅见于楚矣迄哀之四/年而晋亦京师楚矣世变至是圣人盖伤之甚矣)
昭公二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 左氏传晋少姜卒公
如晋及河晋侯使士文伯来辞曰非伉俪也请君无辱
公还 公羊传其言至河乃复何不敢进也 榖梁传
耻如晋故著有疾也 五年春
公如晋 左氏传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
失礼 …… (第 40b 页)
有三年冬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 公羊传何言
乎公有疾乃复杀耻也 榖梁传疾不志此其志何也
释不得入乎晋也 二十有七年春
公如齐(杜注自/郓行)
冬十月公如齐 (第 41b 页)
二十有八年春
公如晋次于乾侯 (第 41b 页)
二十有九年春
公如晋次于乾侯
定公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第 41b 页)
    于天子者也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浮公榖/作包) 左氏传以成
纪好也(注二年纪莒盟于密为鲁故/今公寻之故曰以成纪好) 公羊传公曷为
与微者盟称人则从不疑也 榖梁传可言公及人不
可言公及大夫
桓公元年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左氏传公
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榖梁传
及者内为志焉尔越盟地之名也

二年九月公及戎盟于唐 左氏传修旧好也 十有一年春
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左氏传齐卫
郑宋盟于恶曹(注宋不/书经阙)
十有四年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左氏 …… (第 6b 页)
父盟于趡寻蔑之盟也
    蕙田案公榖皆作公及左氏传亦云及邾仪
    父盟于趡惟经文云公会疑误也 庄公九年春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蔇公榖/作暨) 左氏传齐
无君也 公羊传公曷为与大夫盟齐无君也然则何
以不名为其讳 …… (第 7a 页)
于曹南
二十年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左氏传为邢谋卫难也
 榖梁传邢为主焉尔邢小其为主何也其为主乎救
二十有一年春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杜注宋为盟/主故在齐人) …… (第 10a 页)
 (厥貉以后君将皆称君其爵/楚君者亦所以志无伯也)
十有六年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郪公羊/作犀谷)
(梁作/师) 榖梁传复行父之盟也
十有七年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榖 宣公七年春
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左氏传卫孙桓子 …… (第 12a 页)
 左氏传郤犨来聘且涖盟
十有六年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犨盟于扈
襄公三年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左氏传

盟于长樗孟献子相公稽首(注相仪也稽/首首至地)
七年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 十有五年春
宋公使向戌来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

二十有九年夏杞子来盟(范注杞复称子/盖时王所黜) 左氏传杞
文 …… (第 14a 页)

庄公十有三年春
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齐侯谷梁作齐人时何注齐桓行伯约束诸侯尊天子/故为此会也桓公 未为诸 …… (第 20a 页)
 谷梁传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始疑之何疑焉
桓非受命之伯也将以事授之者也(注言诸侯将权时/推齐侯使行伯事)
曰可矣乎未乎举人众之也(注称人言非王/命众授之以事)
十有四年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左氏
传宋服故也 谷梁传复同会也 十有五年春
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 左氏
传复会焉齐始霸也 榖梁传复同会也
二十有七年冬公会齐侯于城濮(杜注 …… (第 20b 页)
十有一年秋晋侯会狄于攒函 左氏传众狄服也
榖梁传不言及外狄
十有四年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榖 十有五年春
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秋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
成公五年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榖 左氏传晋荀
首如齐送女故 …… (第 23a 页)

十年春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
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 左氏传会吴子寿
梦也 榖梁传会又会 …… (第 25b 页)
 公羊传会未有言其所为者此言所为何录伯姬也
诸侯相聚而更宋之所丧曰死者不可复生尔财复矣

此大事也曷为使微者卿也卿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
卿不得忧诸侯也 榖梁传会不言其所为其曰宋灾
故何也不言灾故则无以见其善也其曰人何也救灾
以众何救焉更宋之所丧财也
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
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
曹人于虢 左氏传寻宋之盟也
四年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

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杜注楚灵王/始会诸侯) 九年春
叔弓会楚子于陈
十有一年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
宫佗郑罕虎曹人杞人于厥慗 左氏传谋救蔡也 …… (第 28a 页)
滕人会于扈 左氏传令戍周且谋纳公也 三十有一年春季
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
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 左氏传公会齐侯于
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 …… (第 28b 页)
    一定十年于安甫是也外诸侯会狄者一宣
    十一年于攒函是也外大夫相会者二襄三
    十年于澶渊昭二十七年于扈是也 隐公二年春
公会戎于潜(杜注戎而书会者顺其俗以/为礼 何注凡书会者恶其)
(虚内务恃外好也古者诸侯非朝时不得踰 …… (第 33a 页)
郑伯许男曹伯晋
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左氏传同盟于新城从于楚
者服且谋邾也 榖梁传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十有六年春季
孙行父会齐侯于阳榖齐侯弗及盟
左氏传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于阳榖诸盟齐侯不
肯曰请俟君间 公羊传其言弗 …… (第 41a 页)
          右会盟
隐公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杜注遇者革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
(逢遇也会疏曲礼下云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曰 然则会者豫谋閒地克期聚集训上下之则)
(制财用之节示威于众各重其礼虽特会一国若二国/以上皆称会也遇者或未及会期或暂须相见各简其)
(礼若道路相逢遇然周礼冬见曰遇则与此别刘贾以/遇者用冬遇之礼故杜难之释例曰遇者仓卒简仪若)
(道路相逢遇者耳周礼诸侯冬见天子曰遇刘氏因此/名以说春秋自与传违案礼
曰朝夏曰宗秋曰觐冬) …… (第 50b 页)
(多在不虞无故卒然相要小人将以/生心故重而书之所以防祸原也) 榖梁传及者内
为志焉尔遇者志相得也 八年春
宋公卫侯遇于垂 左氏传齐侯将平宋卫有
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故遇于犬丘 (第 51a 页)
 (以见/之)
夏荆人来聘(杜注不书荆子使某来聘/者盖楚之始通未成其礼) 公羊传荆何
以称人始能聘也 谷梁传善累而后进之其曰人何
也举道不待再(注明聘问之礼朝宗之道非/夷狄之所能故一举而进之)
二十有五年
陈侯使女叔来聘(杜注女叔陈/卿女氏叔字) 左氏
传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 谷梁传其不名何也天 (第 27b 页)
子之命大夫也 僖公三十有三年春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左氏传齐
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注迎/来曰)
(郊劳送去/曰赠贿 …… (第 28a 页)
宣公八年冬齐侯使国佐来聘 左氏传国武子来报

成公三年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
夫来聘 四年春
宋公使华元来聘 左氏传通嗣君也(注宋共/公即位) (第 29b 页)
八年春
宋公使华元来聘 左氏传聘共姬也 …… (第 29b 页)
十有五年
宋公使向戌来聘 左氏传宋向戌来聘
且寻盟
二十有六年夏晋侯使荀吴来聘 左氏传中行穆子
来聘召公也(注 (第 31a 页)
召公为/澶渊会)
二十有七年
齐侯使庆封来聘(杜注景公即/位通嗣君也)
二十有九年夏晋侯使士鞅来聘 左氏传范献子来
聘拜城杞也
吴 …… (第 31a 页)
 谷梁传吴其称子何也善使延陵季子故进之也身
贤贤也使贤亦贤也延陵季子之贤尊君也其名成尊
于上也
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罢来聘 左氏传通嗣君
昭公二年春
晋侯使韩起来聘 左氏传晋侯使韩宣
子来聘(注公即/位故)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 …… (第 31b 页)
    于此
僖公五年夏公孙兹如牟 左氏传公孙兹如牟娶焉
七年秋公子友如齐(杜注罢盟而/聘谢不敏也)

十有三年冬公子友如齐
二十有八年秋公子遂如齐(杜注/聘也)
三十年冬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左氏传东门襄仲
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 三十有一年春
公子遂如晋 左氏传拜曹田也
文公元年冬公孙敖如齐 左氏传穆伯如齐始聘焉
礼也凡君即位卿出并聘践修旧好 …… (第 33a 页)
 左氏传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
丧之礼以行(注闻晋/侯疾故)
十有一年秋公子遂如宋 左氏传襄仲聘于宋 十有五年春季
孙行父如晋 左氏传为单伯与子叔
姬故也 …… (第 33b 页)
如宋 左氏传报华元也
(注前年宋/华元来聘)
六年夏六月公孙婴齐如晋
冬季孙行父如晋 左氏传贺迁也 八年春
公孙婴齐如莒 左氏传声伯如莒逆也(注自/为逆)
(妇而书者/因聘而逆) …… (第 35a 页)

十有九年春季
孙宿如晋 左氏传季武子如晋拜师
二十年秋叔老如齐 左氏传齐子初聘于齐礼也
冬十月季孙宿如宋 左氏传季 (第 37a 页)
武子如宋报向戌之
聘也 二十有四年春
叔孙豹如晋
二十有八年秋八月仲孙羯如晋 左氏传孟孝伯如
晋告将为宋之盟故如楚也
二十有九年冬仲孙羯如 …… (第 37a 页)
聘礼也
(注自叔老聘齐至今二十年礼意久/旷今修盛聘以无忘旧好故曰礼)
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 二十有五年春
叔孙婼如宋 左氏传叔孙婼聘于宋
定公六年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左氏传季桓子
如晋献郑俘也阳虎强使孟懿 (第 38b 页)
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
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十二年春王正月
用田赋 榖梁传 哀公十有二年春
用田赋(注古者九/夫为井十) …… (第 42b 页)
乡之
帅帅之公将其一(工商之/乡隶公)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
焉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
教既承令勿迁徙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视
足以相识 (第 46b 页)
    蕙田案此总论郡国兵及都试之法
汉书高帝本纪十一年秋七月发上郡北地陇西车骑
巴蜀材官军霸上
惠帝本纪七年冬十月发车骑材官诣荥阳太尉灌婴
将之
文帝本纪三年五月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长安

五行志文帝三年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士八万五千人
诣高奴击右贤王后六年春二月发材官屯陇西景帝
中二年秋匈奴寇边中尉不害将车骑材官士屯代高

景帝本纪 后二年春
发车骑材官屯雁门
武帝本纪元光二年六月李息为材官将军屯马邑谷
中六年秋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渔阳
 韩安 (第 12b 页)
          右师名义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
 (陈氏浩曰天地大德曰生
者生德之盛时也兵凶/器战危事以杀戮之心逆生育之气是变易天之生)
 (道其殃/也宜哉)
季夏之月不可以 …… (第 6a 页)
为亚献终献仪物杀
京都
大政纪永乐八年二月以亲征祓于承天门遣官祭太
岁旗纛等神八月丁未遣官祭旗纛
 
明梦馀录旗纛庙建于太岁殿之东永乐建规制
 如南京
明会典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巡遣官祭旗纛之神用牲 (第 41a 页)
 (征伐犹自天/子出故录之)
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
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
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
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
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

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传/古)
(之用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今云孥戮汝权以胁之使/勿犯 疏昭二十年左传引康诰曰父子兄弟罪不相)
(及权胁之耳不于甘誓解之者以启承舜禹后刑尚宽/殷周以后其罪或相缘坐恐其实有孥戮故于此解之)
泰誓惟十有三年
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
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皇
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 (第 24b 页)
 退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车不式城
 上不趋危事不齿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左氏传
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
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
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 …… (第 13a 页)
庆公帅师伐于馀丘 三年春王正
月溺会齐师伐卫 五年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
伐卫 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  十四年春
齐人陈人
曹人伐宋夏单伯会伐宋 十五年秋宋人齐人邾人
伐郳 十六年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秋荆伐郑 十
九 …… (第 23b 页)
戎 二十六年
公伐戎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二
十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秋荆伐郑 三十年
冬齐人伐山戎 三十二年冬狄 …… (第 24a 页)
冬楚人伐郑 四
年春王正月遂伐楚次于陉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六
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年春
齐人伐郑 八年夏狄伐晋 十年夏齐侯许男
伐北戎 十一年冬楚人伐黄 十五年秋七月齐师 …… (第 24a 页)
曹师伐厉冬宋人伐曹  十七年春
齐人徐人伐英氏
 十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冬邢人
狄人伐卫 十九年秋卫人伐邢 二十年冬楚人 (第 24b 页)

随 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
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冬公伐邾  二十二年春
公伐
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第 24b 页)
二十三年春
齐侯伐宋围缗秋楚人伐陈 二十四年夏狄伐郑
二十六年夏齐人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冬楚人伐宋围 (第 24b 页)
缗公以楚师伐齐取谷  二十八年春
晋侯伐卫 三
十三年夏公伐邾取雩娄秋公子遂帅师伐邾冬晋人
陈人郑人伐许
文公元年夏晋侯伐卫卫人伐晋  (第 25a 页)
二年冬晋人宋人
陈人郑人伐秦 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
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夏秦人伐晋冬晋阳处父
帅师伐楚以救江 四年秋晋侯伐 秦 七年春
公伐
邾冬徐伐莒 九年三月楚人伐郑 十年夏秦 (第 25a 页)


十一年春
楚子伐麇  (第 25a 页)
十四年春
邾人伐我南鄙叔彭
生帅师伐邾 十五年六月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
蔡十有二月齐侯遂伐曹入其郛  (第 25b 页)
十七年春
晋人卫
人陈人郑人伐宋夏齐侯伐我西鄙
宣公元年秋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冬晋人宋人伐郑  (第 25b 页)
二年春
秦师伐 (第 25b 页)
晋 三年春
楚子
伐陆浑之戎 四年春王正月公伐莒取向冬楚子伐
郑 五年冬楚人伐郑 七年夏公会齐侯伐莱 八 …… (第 25b 页)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秋公孙归父帅师
伐邾取绎冬楚子伐郑 十一年夏公孙归父会齐人
伐莒 十二年冬宋师伐 陈 十三年春
齐师伐莒夏
楚子伐宋 十四年夏晋侯伐郑 十五年夏秦人伐 (第 26a 页)
晋 十八年春
晋侯卫世子臧伐齐公伐杞 (第 26a 页)
成公二年春
齐侯伐我北鄙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 …… (第 26a 页)
伯伐郑夏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秋晋
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冬郑伐许 四年冬郑伯伐
许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七年春
吴伐郯秋楚公
子婴齐帅师伐郑 八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
邾人伐郯 九年秋晋栾书帅师伐郑冬十有一月楚 …… (第 26b 页)
伯邾人伐郑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
人邾人伐郑 十八年夏楚子郑伯伐宋
襄公元年夏晋韩厥帅师伐郑  二年春
郑师伐宋 (第 27a 页)
三年春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冬晋荀罃帅师伐许
五年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陈 八年秋莒人伐我东鄙 …… (第 27a 页)
 十四年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
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
秦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十五年夏齐侯伐我北鄙
围成秋邾人伐我南鄙  十六年春
齐侯伐我北鄙夏
五月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秋齐侯伐
我北鄙围郕  (第 28a 页)
十七年春
宋人伐陈夏卫石买帅师伐
曹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冬 (第 28a 页)
邾人伐我南鄙 十八年秋齐师伐我北鄙冬楚公子
午帅师伐郑 十九年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二十
年秋仲孙速帅师伐邾 二十三年秋齐侯伐卫遂伐
晋 二十四年夏楚子伐吴秋七月齐崔杼帅师伐莒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二十五年春
齐崔杼帅
师伐我北鄙冬郑公孙夏帅师伐陈十有二月吴子遏
伐楚门于巢卒 二十六年冬楚子蔡侯陈侯伐郑
昭公 …… (第 28b 页)

燕 十年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十二年冬楚子伐徐晋伐鲜虞 十五年秋晋荀吴帅
师伐鲜虞  十六年春
晋侯伐徐  (第 29a 页)
十九年春
宋公伐
邾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二十二年 (第 29a 页)
齐侯伐莒 三
十二年夏吴伐越
定公四年秋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七年秋齐 …… (第 29a 页)
 十二年夏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十三年夏卫公孟
彄帅师伐曹 十五年夏郑罕达帅师伐宋
哀公元年秋齐侯卫侯伐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三年夏宋乐髡帅师伐曹 五年夏齐侯伐宋晋赵鞅
帅师伐卫  六年春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冬仲
孙何忌帅师伐邾宋向巢帅师伐曹 七年秋公伐邾
  (第 29b 页)
八年春
吴伐我 九年夏楚人伐陈秋宋公伐郑 (第 29b 页)
十年春
公会吴伐齐夏宋人伐郑冬楚公子结帅师伐
陈 十二年秋宋向巢帅师伐郑 十三年夏楚公子
申帅师伐陈
    …… (第 30a 页)
    钟鼓曰伐
庄公十年二月公侵宋 十五年秋郑人侵宋 二十
四年冬戎侵曹 二十九年夏郑人侵宋
僖公二年冬十月楚人侵郑 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

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冬十有二
月公孙兹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
  十三年春
狄侵卫 十四年秋狄侵郑 二十一年 (第 30b 页)
狄侵卫  (第 30b 页)
二十六年春
齐人侵我西鄙  (第 30b 页)
二十八年
晋侯侵曹 三十年夏狄侵齐秋介人侵萧 三十
二年夏卫人侵狄 三十三年夏狄侵齐
文公四年夏狄侵齐 七年夏 (第 30b 页)
狄侵我西鄙 九年夏
狄侵齐 十年冬狄侵宋 十一年秋狄侵齐 十三

年冬狄侵卫 十五年夏齐人侵我西鄙十二月齐侯
侵我西鄙
宣公元年秋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冬晋赵穿帅师侵
崇 二年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三年夏楚人
侵郑秋赤狄侵齐 四年夏赤狄侵 齐 六年春
晋赵
盾卫孙免侵陈
成公二年冬楚子郑师侵卫  (第 31a 页)
六年春
卫孙良夫帅师
侵宋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 (第 31a 页)
宋 八年春
晋栾书 …… (第 31a 页)
帅师侵蔡  十年春
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十六
年夏四月郑公子喜帅师侵 (第 31b 页)
宋 十七年春
卫北宫括
帅师侵郑 十八年冬楚人郑人侵宋
襄公元年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二年夏晋师宋
师卫宁殖侵郑  …… (第 31b 页)
北宫结以侵卫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
齐二月公侵齐秋七月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九月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哀公七年春
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 (第 32a 页)
 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秋

晋人败狄于箕
文公十一年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成公十二年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昭公元年六月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四年秋七
月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鼢泉 二十三年七月戊
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逞灭
获陈夏齧
定公十四年五月于越败吴于槜李

    蕙田案以上败左氏传曰凡师敌未陈曰败
    某师 哀公九年春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第 36a 页)
十三年春
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岩
    蕙田案以上取左氏传曰覆而败之曰取某
    师
襄公二十三年冬齐侯袭莒 …… (第 36a 页)
    其不备也
庄公三年冬公次于滑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
俟陈人蔡人 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 十五
年三月遂次于匡
文公十年冬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襄公元年夏仲孙蔑会齐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定公九年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十三年春
齐侯卫
侯次于垂葭 十五年夏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 (第 36b 页)
    宿为信过信为次
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十三年夏六
月齐人灭遂
僖公二年夏虞师晋师灭下阳 五年秋八月楚人灭
弦弦子奔黄  十年春
狄灭温温子奔卫 十二年夏
楚人灭黄 十七年夏灭项 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
午卫侯燬灭邢 二十六年秋楚人灭 …… (第 37a 页)
    地而不能有也
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僖公六年秋楚人围许 十九年秋宋人围曹 二十
五年秋楚人围陈 二十七年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
许男围宋 二十八年冬诸侯遂围许曹伯襄复归于
曹遂会诸侯围许 三十年秋晋人秦人围郑 三十
一年冬狄围卫
文公三年秋楚人围江 十二年夏楚人围巢

宣公三年秋宋师围曹 九年冬宋人围滕  十二年
楚子围郑 十四年秋九月楚子围宋
成公三年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九年冬郑人围许
襄公元年春仲孙蔑会晋栾黡 …… (第 40b 页)
昭公十一年夏四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十三年
叔弓帅师围费 二十三年 (第 41a 页)
晋人围郊 二十六
年夏公围成
定公四年秋楚人围蔡 五年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六年冬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 (第 41a 页)
郓 十年夏晋赵鞅
帅师围卫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秋叔孙州仇
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十二年十有二月公围成
哀公元年春王正月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三年

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冬叔孙州仇仲孙何忌
帅师围邾 七年秋宋人围曹
    蕙田案以上围环而攻之曰围 …… (第 41a 页)
 十年冬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十二年春王二月季

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 十五年夏公救成至遇 二
十三年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
哀公七年冬郑驷宏帅师救郑 十年冬吴救陈
    蕙田案以上救赴难曰救左氏传曰凡书救
    善之也
庄公十有八年夏公追戎于济西 僖公二十六年春
公追齐师至酅弗及
    蕙田案以上追敌已去而蹑之曰追 (第 42b 页)
僖公二十八年春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
襄公五年冬戍陈 十年冬戍郑虎牢
    蕙田案以上戍以兵守之曰戍
    又案 (第 43a 页)
春秋书战事为例十有三虽未尽合周
    礼然犹近古与后世专以杀人为功者有间
僖公二十六年公子遂如楚乞师 成公十三年春
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十六年夏晋侯
使栾黡来乞师 十七年秋九月晋侯使苟罃来乞师 …… (第 43a 页)
    蕙田案此凯旋释奠于学
诗小雅出车序出车劳还率也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
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
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
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

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
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起居岂不怀
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
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

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猃狁于夷
    蕙田案此凯旋劳还率
周礼春 (第 48b 页)
   蕙田案古者寓兵于农有校阅之礼有田猎
    之礼考周礼大田之礼简众也又云听师田
    以简稽
而振旅夏而茇舍秋而治兵冬而 …… (第 1a 页)
亡)
    蕙田案以上鲁校阅之礼
国语齐语管仲作内政而寄军令制三军有中军之鼓
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以振旅秋以治兵是故卒
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
    蕙田案以上齐校阅之礼
春秋昭公十四年左氏传夏楚子使 …… (第 4b 页)
    丰故有此命
政和元年三月诏春秋大教诸军弓弩斗力并依元丰
旧制 四年五月臣僚上言神臂弓垛远百二十步给

箭十只取五中为合格军中少得该赏恐惰于习射送
殿前马步军司勘会将中贴箭数并改为上垛其一中
贴此两上垛从之 五年三月诏自今敢占留将兵不
赴教阅并以违御笔论不按举者如其罪十一月臣僚
言春秋大教诸军弓弩上取斗力高强其射亲中多者
激赏太薄无以为劝诏依元丰法 八年诏州郡禁军
出戍外常留五分在州教阅从毛友之请也
重和元年正月兵部侍郎宇文粹中进对论训练不精

多充杂役帝曰祖宗军旅之法最为密致神考尤加意
训习近来兵官䆮以弛慢古者
振旅夏苃舍秋治兵
冬大阅皆于农隙以讲事大司马教战之法大宗伯大
田之礼细论周制大抵军旅之政六卿无有不总 (第 58a 页)
 (折中曰四居高当位载缵武功而田害悉/去解获三狐而此获三品所获者多矣)
周礼春官大宗伯大田之礼简众也(注古者因田习兵/阅其车徒之数)
 (王氏昭禹曰坐作进退不讲则不知刺伐擒纵不习/则不能
以振旅夏以茇舍秋以治兵冬以大阅此)
 (所以简/其能也) …… (第 3a 页)
    云有礼者也
王制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

春秋隐公五年左氏传臧僖伯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
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
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
不射古之制也(疏尔雅释四时之猎名与此同周礼大/司马职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
(教治兵中冬教大阅其名亦与此同桓四年公羊传曰
曰苗秋曰蒐冬曰狩三名既与礼异又复夏时不田)
(谷梁传曰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 (第 8b 页)
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皆与礼异者良由微言既绝曲辨妄生)
(丘明亲受圣师故独与礼合明帝集诸学士作白虎 …… (第 8b 页)
(除害上以共宗庙下以简集士众也
谓之田何 (第 9a 页)
者/岁之本以本名而言之也夏谓之苗何择其怀任者也)
(秋谓之蒐何蒐索肥者也冬谓之狩何守地而取之也/四时 …… (第 9a 页)
    秋冬公羊春苗秋蒐谷梁春田秋蒐其异三
    案大宗伯言大田之礼则田者总名何故专
    属之
贾谊新书亦谓夏不田何也曰天地
    阴阳盛长之时猛兽不攫鸷鸟不搏蝮虿不
    螫鸟兽虫蛇且知应天 …… (第 9b 页)
 刘向说苑谓之畋何圣人举事必反本五谷者以奉
 宗庙养万民也去禽兽害稼穑者故以田言之圣人
 作名号而事义可知也传曰
曰蒐夏曰苗秋曰狝 …… (第 10a 页)
 冬曰狩百姓皆出不失其驰不抵禽不诡遇逐不出
 防此蒐苗狝狩之义也故蒐苗狝狩之礼简戎事也
          右田猎名义
春秋桓公四年公羊传
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蕙田案何休以公羊夏苗但去害苗而不田
    猎
谷梁传 (第 10b 页)
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四时也四用三
焉 …… (第 10b 页)
          右田猎时令

周礼天官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注罟网也以网搏/所当田之兽 疏)
(名物者谓兽皆有名号物色也案夏官四时田猎
用/火夏用车秋用罗冬用徒四时各以其一为主无妨四)
(时兼有/网也)
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兽物(注狼膏聚 …… (第 14a 页)
          右田猎祭祀
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注兵者守国之备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

(事不可空设因蒐狩而习之凡师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皆农/习战也四时各教民以其一焉
习振旅兵入收众专于)
(反疏尔雅云出为治兵尚威武也入为振旅仄尊卑也/ 尊卑者出则壮者在前老弱在后入 …… (第 31b 页)
 (郑氏锷曰虽教之有素一旦出田野临干戈安得不/三令五申之此司马所以誓之也 又曰月令仲春)
 (之月毋焚山林大司马乃用火田者盖
而焚莱将/以田也 (第 34b 页)
而焚山林伤生意也所以有无焚之令)
 (王氏曰社/者土示也)
    蕙田案有司表貉郑康成谓大司徒郑刚 …… (第 34b 页)
 (行而草止未有营垒之所草止之地防患尤严防患/之道夜事尤急教之无素则是以众予敌矣教茇舍)
 (独于中夏以月令考之孟春草木萌动季春生气方/盛惟夏之时生于
者至是益长长于 (第 36a 页)
者至是益)
 (茂军屯其中患生不/虞又况莫夜之时)
群吏撰车徒读书契(注撰读曰算算车徒谓数择之也/读 …… (第 36a 页)
          右夏苗
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
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
旟各书其事与其号焉其他皆如振旅(注军吏诸军帅/也师都遂大夫)
(也乡遂乡大夫也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百官卿大夫也凡旌旗有军旅者画异物无)
(者帛而已书当为画秋疏凡兵出曰治兵入曰振旅 春/
以入兵为名尚农事 以出兵为名秋严尚武故也军)
(吏者从军将以下至伍长皆是军吏各书其事与其号/者即是 …… (第 39b 页)
 (陈氏祥道曰周官司服凡田冠弁服月/令季秋天子乃厉饰盖周秦之礼异也)
命主祠祭禽于四方(注以所获禽祀四方之神也司马/职曰罗弊致禽以祀祊 疏谓猎)
(竟也主祠谓典祭祀者也四方有功于方之神也四时/田猎皆祭宗庙而分时各以为主也此天子猎既毕因)
(命典祀之官取田猎所获之禽还祭于郊以报四方之/神也郑注秋狝祀方云秋田主祭四方报成万物诗曰)
(以社以方下云方迎四方气于郊也郑又/云秋祭社与四方为五谷成熟报其功也)
          右秋狝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冬教大阅(注
辨鼓铎夏辨号名/秋辨旗物至冬大阅简) (第 44a 页)
(军/实)
 (孔氏颖达曰冬教大阅者以冬闲无事/备习威仪故因其田猎教以简阅也)
 (王氏详说
辨鼓铎镯铙之用夏辨号名之用秋辨/旗物之用至冬则戒众庶修战法而及于旗物鼓铎)
 (镯铙要之辨鼓铎者未始 …… (第 44b 页)
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
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二十有二年春
大蒐于昌间
定公十有三年夏大蒐于比蒲(注夏蒐/非时)
十有四年秋大蒐于比蒲 (第 64b 页)
哀公十有四年春
西狩获麟(注冬猎曰狩大野/在鲁西故言西狩) 左氏
传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
以赐虞 (第 64b 页)
 辞而去莫知所在

东平宪王苍传苍拜骠骑将军位在三公上 永平四年
车驾近出观览城第寻闻当遂校猎河内苍即上书
谏曰臣闻时令盛春农事不聚众兴功传曰田猎不宿
饮食不享出入不 …… (第 5a 页)
宗本纪咸平四年十一月庚寅畋近郊
景德三年十二月乙酉狩近郊以亲获兔付有司荐庙
大中祥符三年二月己亥禁方
射猎每岁春夏所在 …… (第 35b 页)
          右宋

辽史营卫志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
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以为常四时各有
行在之所谓之巴纳
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
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
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 …… (第 38a 页)
罕地
 九年丁酉春猎于齐齐克察罕之泽冬十月猎于野马
川 十年戊戌夏帝猎于齐齐克察罕之泽 十一年己
复猎于齐齐克察罕之泽 十三年辛丑春二月猎
于齐齐克察罕之泽十一月丁亥大猎齐齐克察罕
定宗本纪元年丙午 …… (第 48b 页)
英宗本纪至治元年二月丁巳畋于柳林 三年二月
癸酉畋于柳林
泰定帝本纪泰定二年春正月乙未以畿甸不登罢
畋 三年八月甲午以灾变罢猎辛丑次中都畋于翁
果察图之地 四年二月壬午狩于漷州 …… (第 52b 页)
    禽已毕司爟所谓野焚莱者有罚时也
郊特牲季春出火为焚也(注谓焚莱也凡/出火以火出)然后简其车
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
起之以观其习变(注君亲誓社誓吏士以习军旅既而/遂田以祭社也言祭社则此是仲春)
(之礼也仲春以火田田止弊火然后献禽至季春火出/而民乃用火今云季春出火乃后誓社记者误也 疏)
(祭社既用仲春此出火为焚当在仲
之月今云 (第 57a 页)
春季/
者以季春之时民始出火遂以为天子诸侯用焚亦在) (第 57a 页)
(春
故误为季春当为仲春也出火以火出者案春秋火/出为夏三月此出火者谓陶冶之火故左氏昭六年郑)
(人铸刑书火 (第 57b 页)
    又案此条马之刍牧序官圉夫良马匹一人

    驽马丽一人
圉师掌教圉人养马
除蓐衅厩始牧夏庌马冬献马
(疏庄公二十九年左传 (第 17b 页)
新延厩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谓春分秋分治厩当于是时)
 (刘氏彝曰冬寒以草藉马曰蓐 (第 17b 页)
则/除之去其秽也衅厩辟去其恶也)
 (蔡氏德晋曰始牧始出牧放也庌庑也夏酷暑而马/尤畏热故为庑以凉之养 …… (第 17b 页)
 (郑氏锷曰马未尝有祖此言马祖者贾氏谓天驷也/以天文考之天驷房星也房为龙马马生者其气实)
 (本诸此则马祖为天驷可知于
则祭 (第 22a 页)
者万物始生之时)
夏祭先牧(注先牧始养马/者其人未闻)
 (郑氏锷曰先牧始教人以放牧者也夏草方茂马 …… (第 22a 页)
北向立太祝持版进于神座之
右东向跪读祝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天子谨遣具
官臣姓名昭告于马祖天驷之神爰以 春季
游牝于牧 (第 45a 页)
 亦可岁获万疋况复牝又生驹十数年间马必倍矣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立牧监赏罚之令外监息马一岁

终以十分为率死一分以上勾当官罚一月俸馀等第
决杖牧倍多而死少者给赏缗有差凡生驹一疋兵校
而下赏绢一疋当是时凡内外坊监及诸军马凡二十
馀万疋饲马兵校一万六千三十八人每岁京坊草六
十六万六千围麸料六万二千二百四石盐油药糖九
万五千馀觔石诸州军不预焉左右骐骥六坊监止留
马二千馀疋皆 春季
出就牧孟冬则别其羸病就栈皂
养饲其尚乘之马唯备用者在焉 …… (第 5a 页)
 自诸监既废仰给市马而义勇保甲马复从官给议
 者常患国马未备 元丰三年春
以王拱辰之请乃诏
 开封府界京东西河北陜西河东路州县户各计资
 产市马坊郭家产及三千缗乡村五千缗若坊 (第 12a 页)
帝本纪至正三年诏立常平仓
明会典嘉靖六年令抚按二司督责有司设法多积米
谷以备救荒仍仿古人平籴常平之法
间放赈贫民
秋成抵斗还官不取其息如见在米谷数少将贮库官
钱并问过赎罪折纸银两趁秋成时委贤能官一员籴 …… (第 39b 页)
明史食货志嘉靖初帝令有司设法多积米谷仍仿古
常平法
振贫民秋成还官不取其息府积万石州四
五千石县二三千石为率既又定十里以下万五千石
累而上之八百里以下至 …… (第 40a 页)
 道莫有应者独闽帅赵公汝愚使者宋君若水为能

 广其法于数县然亦不能远也 绍熙五年春
常州宜
 兴大夫高君商老实始为之于其县善拳开宝诸乡
 凡为仓者十一合之为米二千五百有馀斛择邑人
 之 …… (第 68b 页)
 焉然予犹虑夫贷者之不能偿而高君之惠将有所

 穷也 明年春
高君将受代以去乃复与赵周诸君皆
 以书来趣予文且言去岁之冬民负米以输者襁属
 争先视贷籍无龠合之不入 (第 69a 页)
 (移用及春作之始苟非上之人为之补助则将有救/死不赡之患此先王所以专立春颁之法汉之春和)
 (议赈贷正/与同意)
 (李氏景齐曰散之以
则民有以济其乏而敛/之以秋则粒米狼戾之时不至于谷贱而伤农)
    蕙田案大司徒荒政之散利即此旅师所 …… (第 3b 页)
 二年冬十月庚寅以幽冀沧瀛四州大饥遣尚书长
孙稚兼尚书邓羡元纂等巡抚百姓开仓赈恤戊戌以
光州饥敝遣使赈恤
神龟元年春正月幽州大饥民死者三千七百九十九
人诏刺史赵邕开仓赈恤
食货志天平三年秋并肆汾建晋秦陜东雍南汾九州
霜旱民饥流散 四年春
诏所在开仓赈恤之而死者甚
众 …… (第 13b 页)
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七年二月诏以去秋旱歉赈京
畿粟三十万石其 元和六年春
赈贷百姓粟二十四万
石并宜放免 九年二月诏以岁饥赈常平义仓粟三
十万石 十一年四月以徐宿饥赈粟八万石 …… (第 19a 页)
 三年江淮荆浙福建旱秦凤阶成饥发粟振之
食货志绍兴二十八年夏浙东西田损于风水在法水

旱及七分以上者振济诏自今及五分处亦振之
高宗本纪绍兴二十九年闰六月命江湖浙西五漕司
增价籴米二百二十万石赴沿江十郡自荆至常州以
备振贷
孝宗本纪隆兴二年九月以久雨出内库白金四十万
两籴米赈贫民
文献通考乾道三年臣僚言日前富家放贷约米一斗
秋成还钱五百其时米价既平粜四斗始克偿之农民

岂不重困诏应借贷米谷只还本色取利不过五分
    蕙田案此惩私借之弊使富家不得乘谷贵
    以取数倍之息其意善矣
荒政考略乾道五年御批今
闽中艰食朕甚念之向
闻诸处赈济多止及于城郭而不及乡县甚为未均卿
等一一奏来
    蕙田案赈恤之惠惟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