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金石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詞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雜家類
現代詩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神部
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五礼通考卷三十三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三十三
   日月
    蕙田案大戴礼保传传天子 春朝
朝日秋暮
    夕月国语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周官典
    瑞王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 …… (第 1a 页)
门之外服玄冕其诸侯则玉藻云皮弁以/听朔于太庙与天子礼异其礼虽异皆早旦行事)
大戴礼保傅篇三代之礼天子 春朝
朝日秋暮夕月所 …… (第 6b 页)
 (黄氏直卿曰觐礼载朝日之礼盖时会殷同王既揖/诸侯于坛乘龙路载大旂出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
 (方明此所谓大朝觐者也常岁 春朝
朝日诸侯有修/岁事而朝者岂亦帅之而出欤国语大采朝日少采) …… (第 7a 页)
    之盖误
典瑞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注缫有/五采文)
(所以荐玉木为中干用韦衣而画之就成也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训民事君也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觐)

(礼曰拜日于东门之外晋读为搢绅之搢谓插于绅带/之间若带剑也 疏云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训民事君)
(也者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故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以王者至尊犹朝日夕月况民得不事君乎是训民事)
(君也云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知者案祭义云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又玉藻云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
(又觐礼
拜日于东门之外既 (第 10b 页)
拜日于东/明秋夕月于西故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也)
圭璧以祀日月(注圭其邸为璧取杀于上帝并疏祭日/月谓若 …… (第 10b 页)
 杨氏复曰典瑞朝日注云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
 月玉藻朝日于东门之外注云朝日于春分之时马
 融郑康成皆同此说贾谊亦曰三代之礼 春朝
朝日
 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盖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此 …… (第 15a 页)
 (子革夕齐之乱子我夕赵文子砻其椽张老夕智襄/子为室美士茁夕皆暮见也汉仪夕则两郎向琐闱)
 (拜谓之夕郎亦出是名也故曰大采朝日小采夕月/又曰 春朝
朝日秋夕夕月若是其类足矣又加祀焉)
 (盖不学者为之也寮曰欲子之书/其说吾将施于世可乎予从之)
   …… (第 18b 页)
          右日月附录
史记封禅书始皇东游海上祠八神六曰月主祠之莱

山在齐北渤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
东北隅以迎日出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圭币
杂异焉
汉书郊祀志高祖六年长安置祠祀官女巫晋巫祠东
君以岁时祠宫中(师古曰东/君日也)
武帝本纪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
甘泉天子亲郊见朝日夕月(师古曰 春朝
朝日秋暮夕/月盖常礼也郊泰畤而揖)
(日月此/又别仪) …… (第 19a 页)
 降神用豫和(词同冬/至圜丘) 皇帝行用太和(词同冬至圜/丘 夕月同)
 登歌奠玉帛用肃和 惟圣格天惟明飨日帝郊肆
 类王官戒吉圭奠
舒钟歌晓溢礼云克备斯文有
 秩
 迎神用雍和 晨仪式荐明祀惟光神物爰止灵晖
 载扬玄端肃事紫幄兴祥福 (第 29b 页)
 唐书新罗传新罗元日相庆是日拜日月神
宋史礼志天禧初太常礼院以监察御史王博文言详
定准礼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国语大采
朝日少采夕月又曰 春朝
朝日秋夕夕月唐柳宗元论
云夕之名者朝拜之偶也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案
礼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 …… (第 8b 页)
神阳灵东升运行于天神光
下烛无私无偏岁纪聿新昭天之德万物具瞻黄道弗
忒国有时祀古典式遵曦驭既格海宇咸 春夕
月曰唯
神太阴所钟承光于日配阳之德丽于穹碧惟此秋夕
云敛气清仰瞻素辉神驭以升夜明有坛用伸报祭唯
神鉴 …… (第 19b 页)
 牲大明用赤犊夜明用白犊星辰用纯色犊玄酒齐
太尊实醴齐著尊实盎齐山罍实清酒其明水玄酒各
实于上尊 笾豆之实笾实以石盐乾鱼乾枣栗黄榛
子仁菱仁芡仁鹿脯白饼黑饼豆实以韭菹醓醢菁菹
鹿醢芹菹兔醢笋菹鱼醢脾析菹豚拍 祭服服衮冕
皇帝 春朝
朝日仪注 时日以春分日行事 斋戒皇
帝散斋三日致齐二日陪祭官执事官并齐五日如常 (第 20b 页)
  吉礼三十五
   星辰
    蕙田案祭法云王宫祭日夜明祭月幽宗祭
    星此日月与星辰异坛矣 春朝
朝日秋莫夕
    月此日月之正祭其星辰正祭不见于经而 …… (第 1a 页)
 升殿正安 屹彼嘉坛赤伏始届掞光曜明洋乎如

 在俛仰重离默与精会随我降升肃听环佩
 大辰位奠玉币嘉安 维莫之
五阳发舒日之夕
 矣三星在隅莫量匪币莫嘉匪玉明荐孔时神光下
 瞩
 商丘宣明王位奠币嘉安 二七储神与 (第 36a 页)
    蕙田案此以十二辰之神为太岁仍主木星
王圻续通考国初令祀太岁及四季月将风云雷雨
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尝建山川坛于天地
坛之西正殿七坛曰太岁曰风云雷雨曰五岳曰四
镇曰四海曰四渎曰钟山两庑从祀六坛左京畿山
川夏冬季月将右都城隍春秋季月将西南有先农
坛东有旗纛庙南有藉田至是始议为一坛春秋专

祭先是上亲祀之至是始遣官祭乃
用惊蛰后秋
用秋分后三日是日上皮弁御奉天殿降香中严升
御殿献官复命解严还宫
 馀冬序录国初肇祀太岁礼 …… (第 17b 页)
 之候寒暑行焉今祭太岁月将则四时与寒暑之
 神也载诸祀典孰谓非经见耶
    蕙田案此以太岁月将即四时寒暑之神
明梦馀录洪武七年令春秋上旬择日祭太岁未
几以诸神从祀南郊遂省春祭
明会典嘉靖八年令以每岁孟春及岁暮特 …… (第 18a 页)
 奠帛以后俱同神祗
礼志嘉靖十年命礼部考太岁坛制礼官言太岁之
神唐宋祀典不载元虽有祭亦无常典坛宇之制于
古无稽太岁天神宜设坛露祭准社稷坛制而差小

从之遂建太岁坛于正阳门外之西与天坛对中太
岁殿东庑春秋月将二坛西庑夏冬月将二坛帝亲
祭于拜殿中每岁孟春享庙岁暮祫祭之日遣官致
明梦馀录嘉靖十年即山川坛为天神地祗二坛
以仲秋中旬致祭别建太岁坛专祀太岁东庑为 (第 20a 页)

秋月将西庑为冬夏月将各二坛前为拜殿宰牲亭
南为川井即山川坛旧井有龙蛰其中坛西南有先 …… (第 20a 页)
图书编明太祖洪武元年诏立春后丑日祭风师于东
北郊立夏后申日祭雨师雷师于西南郊祭风师雨师
给米三石
明梦馀录洪武二年以风云雷雨诸神止令祀于城
南诸神享祀之所未有坛壝等祀非隆敬神祇之道命
礼官考古制以闻 …… (第 46a 页)
 雨风云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馀/并)
 (同朝/日)
   降香遣官祀风云雷雨师仪注
时日 
以惊蛰后三日秋用雷收声时秋分后三日
行事
斋戒 前期三日皇帝斋戒献官及各执事官俱散斋
二日致斋一日 …… (第 48b 页)
   各府州县祭风云雷雨师仪

时日 
以惊蛰日秋用秋分日行事
斋戒 前三日三献官散斋二日于别寝致斋一日于
祭所执事人员斋各一日于祭所
陈设 (第 55b 页)
    非诸侯所得与其不同一也诗周颂载芟序
    春藉田而祈社稷良耜序秋报社稷丰年序
    秋冬报月令孟冬之月大割祠于公社或以
    
或以秋冬从未有以夏至者是祭之时不
    同二也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郊特
    牲日用甲用日之 (第 19b 页)
 酌献饮福用寿和黄钟宫(礼部尚书/苏颋作) 礼物斯备乐
 章乃陈谁其作主皇考圣真对越在天圣明佐神窅
 然汾上厚泽如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太簇宫(太常少卿/何鸾作) 乐
 奏云阕礼章载虔禋宗于地昭假于天惟馨荐矣既 (第 30b 页)
 瘗
宋史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三年六月庚戌河中府父老
千馀人请祀后土不许七月辛丑文武官将校等三上
表请祀汾阴后土八月丁未朔诏 明年春
有事于汾阴
州府长吏勿以修贡助祭烦民戊申陈尧叟为祀汾阴
经度制置使己酉王旦为祀汾阴大礼使王钦若为礼 (第 3a 页)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四十
   方丘祭地
明史太祖本纪吴三年八月癸丑方丘成
 
明梦馀录太祖未即大位之先建方丘于太平门
 外钟山之阴分祀地洪武元年李善长等进方丘说 …… (第 1a 页)
    凡一百有一见圜丘门

明会典嘉靖九年遵初制建方泽于安定门外每岁夏
至祭地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陵寝诸山从祀俱止奉
太祖一位配享而罢太宗之配 建皇地祗室于方泽
南以藏皇地祗及从位主 是年既分建四郊遂号祖
陵山曰基运皇陵山曰翊圣孝陵钟山曰神烈显陵山
曰纯德并天寿山俱从祀方泽居岳镇之次仍俱祀于
地祗坛
 
明梦馀录嘉靖九年从给事中夏言之请建改地 …… (第 25a 页)
 送神宁和之曲 礼成兮诚已伸驾还兮法从陈灵

 祗列兮以随百辟拜兮恭寅望坤宫兮奉辞愿普福
 兮烝民
 望燎曲同宁和
  (春
明梦馀录潘潢议大祀之殿义不可堕案尚书孝/经春秋凡言郊不卜郊郊祀用牲于郊皆断名之曰)
 (郊不别云某郊 …… (第 31b 页)
    而为一而不知悖于因地事地之义矣又谓

    社稷在国都之右因泽为丘不必于门内吾
    不知其何说矣
    又案
明梦馀录又载姚涞一议以周人建
    子可以冬至郊天夏至祭地用夏正则先地
    后天尤为谬妄吴鼎顾 (第 34b 页)
          右里社
周礼春官小宗伯若大师则帅有司而立军社(注出军/必先有)

(事于社及迁庙而以其主行社主曰军社迁主曰祖春/秋传曰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曾子问曰天子巡守)
(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书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疏郑知有司是大祝者见大祝职云)
(大师设军社故也郑知王出军必先有事于社及迁庙/而以其主行者见泰誓及王制将出军皆云类于上帝)
(宜于社又曾子问云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故知也云/社主曰军社者以其载社在于军中故以军社言之)
大祝大师设军社(注郑司农说设军社以春秋传曰所/谓君以师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者)
(也
疏设军社者此则据社在军中故云设军社司农/引 秋传者定四年左氏传案彼祝鮀云君以军行者)
(师则军也故 …… (第 5a 页)
 (周氏谞曰社田毕作/欲其皆晓于战阵也)
季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
誓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
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
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注凡出火以火出建辰/之月火始出焚谓焚莱)
(也简历谓算具陈列之也君亲誓社誓吏士以习军旅/既而遂田以祭社也言祭社则此是仲春之礼也仲春)
(以火田田止弊火然后献禽至季春火出而民乃用火/今云季春出火乃亲誓社记者误也社或为省流犹行)

(也行行田也盐读为艳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艳之观其/用命否也谓禽为利者凡田大兽公之小禽私之失伍)
(而获犹为犯命是求服其志不贪其得也之疏此一节/论仲春祭社之前田猎取禽以祭社获福 事祭社既)
(用仲春焚当在仲
记者以季春民始出火遂误以天/子诸侯用焚为季春也焚谓焚烧除治宿草出火谓出)
(陶冶之火案春秋火出为夏三 …… (第 13a 页)
          右社田君亲誓社
诗周颂载芟序曰春藉田而祈社稷也(笺藉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
(所耕之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藉田 疏载芟诗者春藉田而祈社稷之乐)
(歌也谓周公成王太平之时王者于春时亲耕藉田以/劝农业又祈求社稷使民获其年丰岁稔诗人述其丰)
(熟之事而为此歌焉经陈下民乐治田业收穫弘多酿/为酒醴用以祭祀是由王者耕藉田祈社稷劝之使然)

(故序本其多穫所由言其作颂之意经则主说年丰故/其言不及藉社所以经序有异也月令孟春天子躬耕)
(帝藉仲春择元日命民社大司马仲春教振旅遂以蒐/田献禽以祭社然则天子祈社亦以仲春与耕藉异月)
(而连言之者虽则异月俱在春时故以
总之祭法曰/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此二社皆)
(应以春社之但此为百姓祈祭文当主于/大社其 …… (第 14a 页)
 (方氏悫曰公社亲而不尊/在致味以祭之故曰大割)
明堂位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注省读为狝/狝秋田名也)

(春田祭社/秋田祀祊)
 (方氏悫曰社与省
与秋皆有之其所异者春社以/祈为主秋社以报为主 (第 15a 页)
省以耕为主秋省以敛为)
 (主耳此于社言 (第 15a 页)
以该秋于/省言秋以该 (第 15a 页)
其实一也)
 (山堂考索载芟载柞其耕泽泽此春祈社稷之诗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此秋报社稷之诗也夫庐居族) …… (第 15a 页)
 (盖秩之为言次序之谓也周礼肆师以岁时序其祭/祀正谓此尔况社稷大祀先师中祀自当循其次序)
郊特牲日用甲用日之始也(注国中之神莫贵于社故/日用甲也 疏社是国中)
(之贵神甲是旬日之初始故用之也社之祭一岁有三/仲
命民社一也诗曰以社以方谓秋祭二也孟冬云) …… (第 17a 页)
 国之社亦有稷故士师云若祭胜国之社稷则为之
 尸是有稷也但亡国之社稷故略之用刑官为尸其
 祭馀社为尸不用刑官也其社之祭一岁有三仲
 
命民社一也诗云以社以方谓秋祭二也孟冬云大
 割祠于公社是三也其社主用石故郑注宗伯云社
 之主盖用石案 (第 36b 页)
    矣
二年入关因命县为公社(李奇曰/犹官社)
 萧何传汉二年何守关中立宗庙社稷
郊祀志六年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治枌榆社常以时
以羊彘祠之长安置祠祀官梁巫祠天社秦巫祠社 (第 1b 页)
(师古曰即/五社主也)
    蕙田案枌榆社周礼所云树之田主各以所
    宜木名其社也
十年
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稷以羊彘民
里社各自裁以祠(谓随其祠具/之丰俭也)
 汉旧仪官大社及大稷一 …… (第 2a 页)
右西向跪读祝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子某官姓
名敢昭告于社神唯神德兼博厚道著方直载生品物
含养庶类谨因仲
祇率常礼恭以制币牺齐粢盛庶
品备兹明荐用伸报本以后土勾龙氏配神作主尚享
(县祝文以/下并同)讫祝兴刺 …… (第 45b 页)
日子某坊(村则云某/村次下准)
(此/)社正姓名合社若干人等今昭告于社神唯神载育
黎元长兹庶物时属仲 春日
唯吉戊谨率常礼恭用特
牲清酌粢盛庶品祇荐社神尚享祝兴社正以下及社 (第 49b 页)
 于宗庙社稷于是令有司立宗庙社稷
洪武元年二月定社稷礼岁必亲祀以为常
大政纪洪武元年正月恭诣社稷坛行礼十二月己丑
颁社稷坛制于天下
明梦馀录洪武元年命儒臣定诸祀典李善长等进
社稷议曰周制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
社稷之祀坛而不 …… (第 1b 页)
明集礼社稷建坛于宫城之右
用二月上戊日秋用
八月上戊日致祭 配位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
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 …… (第 3b 页)
毕贮库坛设
太社神牌居东太稷神牌居西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
神西向而罢勾龙后稷配自奠币至终献皆同时行礼
明梦馀录洪武十年上以太社太稷分祭配祀皆因
前代制欲更建之为一代之典遂下礼部议尚书张筹
详议奏曰案通典 …… (第 28b 页)
    嘉靖时去祖宗配仍以句龙后稷配乃合于

    古矣
明史礼志 十一年春
祭社稷行新定仪迎神饮福送神
凡十二拜馀如旧
 王圻续通考是年祭太社太稷前祭二日诣奉先殿
 告仁祖淳皇 …… (第 32b 页)
    蕙田案御史之言是也
嘉靖九年谕礼部天地至尊次则宗庙又次则社稷今
奉祖配天又奉祖配社此礼官之失也宜改从皇祖旧
制大社以句龙配太稷以后稷配乃以更正社稷坛配
位礼告太庙及社稷遂藏二配位于寝庙更定行八拜


  (春
明梦馀录嘉靖九年谕礼部曰祭太社太稷奉我/太祖太宗配朕有疑焉夫天地至尊次则宗庙又次)
 (则社稷此次序 …… (第 47b 页)
    天载姚涞霍韬之议同一谬也
明会典嘉靖九年更定仪一前期二日太常寺卿同光
禄寺卿面奏省牲如常仪一陈设太社居东北向太稷

居西北向后土句龙氏居东西向后稷氏居西东向陈
设并如旧制惟帛
用告祀秋用礼神一正祭上乘舆
由西阙门入至坛北门东降舆导引官导上由右门入
至具服殿上具祭服导引官导上由 …… (第 48b 页)
稷名同前定神牌曰五
土榖之神名义至当采帝耤之义改为帝社帝稷以上
戊明日祭后改次戊次戊在望后则仍用上已
告秋
报为定制
明会典帝社帝稷坛坛趾高六尺方广二丈五尺甃以
细砖实以净土缭以土垣北为棂星门高六尺八寸 …… (第 50b 页)
玄色
用告祀秋用礼神帝稷陈设同一正祭是日辰
刻上具皮弁服乘版舆至豳风亭东降舆导引官导上
至棂星门内典仪唱乐 …… (第 51b 页)
    虽古今事殊其谊一也今以义类相近附诸
    社稷之末云
太平府志城隍庙在府治东承流坊始于吴赤乌二年
创建历代增修
 
明梦馀录城隍之名见于易若庙祀则莫究其始
 唐李阳冰谓城隍神祀典无之惟吴越有尔宋赵与
 时辩其非以为成 …… (第 57b 页)

明梦馀录洪武二年以城隍止合祀于城南诸神享
祀之所未有坛壝非隆敬神祗之道命礼官考古制以
闻礼官奏城隍之 …… (第 65b 页)
    蕙田案此城隍之神合祭于风云雷雨坛
三年夏六月始正各城隍等称号各处府州县城隍称
某府城隍之神某州城隍之神某县城隍之神未几复
降仪注凡府州县新官到任必先宿斋城隍庙谒神与
誓在阴阳表里以安下民
明会典洪武三年正城隍号命从祀于山川坛
明集礼合祭山川城隍及遣使分祀每坛各尊三笾八
豆八簠二簋二登二

    蕙田案改祀城隍山川坛从地祗之类也
明史礼志洪武六年制中都城隍神主成遣官赍香币
(第 67a 页)
明梦馀录洪武二十年改建城隍庙诏刘三吾曰朕
设京师城隍俾统若府州县之神以监察民之善恶而
祸福之俾幽明举 …… (第 67a 页)
 之鉴视纠察之任使有民社者不敢以非理厉吾民
 也我圣祖主典神人兼用礼乐鬼神以为治幽明之
 间各受其职其所以克相上帝宠绥万方者至矣
明会典 洪武二十一年春
附祭于郊秋祭仍旧后又罢
惟每岁八月祭帝王后一日遣南京太常寺官祭
明集礼王国祭城隍仪 斋戒前期王散斋二 (第 68b 页)
 (易氏祓曰几祈也珥弭也沈以祭川辜以磔/门四者用牷正也无则以駹代之亦可也)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注为伤妊生之类以/疏牺牲毋用牝者)
(山林川泽其祀既卑馀月之时牲皆用牝唯此月不用/故注为伤妊生之类者天地宗庙大祭之时虽非正月)
(皆不/用牝)
 (方氏悫曰祀不止于山林川泽然止以是为言/者盖天地宗庙之祭非
亦未尝用牝故也)
论语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
舍诸 …… (第 30b 页)
 音四会(注阳伯犹言春伯春官秩宗也伯夷掌之侏/离舞曲名言象物生育离根株也徒歌谓之)
 (谣其声清浊比如余谣然后应律也晰当为析
厥/民析晰阳乐正所定也是时契为司徒掌地官矣后)
 (又举禹掌天官仪当为羲仲之后也鼚动貌哉始也/言象物 (第 37a 页)
应雷而动始出见也南任也中仲也古字通)
  (春
为元夏为仲五月南巡守仲祭大交气于霍山也/南交称大交书曰宅南交也夏伯夏官司马也弃掌)
 (之谩犹曼也彧 (第 37a 页)
   四望山川
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汉书注师古/曰谓夏都安)
(邑殷都朝歌/周都洛阳)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
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自

五帝以至秦轶兴轶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
其礼损益世殊不可胜记(师古曰代代殊/异故不可尽记)及秦并天下
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于是
自殽以东(索隐曰殽即崤山杜预云崤在弘农渑/池县西南即今之二崤山是也亦音豪)名山
五大川祠二曰太室太室嵩高也恒山泰山会稽湘山
(索隐曰地里志/湘山在长沙)水曰济曰淮(索隐曰风俗通云济庙/在临邑淮庙在平氏也)
以脯酒为岁祠因泮冻(服虔曰/解冻)秋涸冻(汉书注师古曰/涸读与冱同冱)
(凝也音下故反 (第 1b 页)
则解之秋则凝之春秋左氏传曰/固阴冱寒礼记月令曰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冬 …… (第 1b 页)
 唯灊(音/潜)之天柱在王略之内也旧台选百户吏卒以
 奉其职中兴之际未有官守庐江郡常遣太史兼假
 四时祷赛
释寒而冬请冰咸和迄今又复堕替计
 今非典之祠可谓非一考其正名则淫昏之鬼推其
 糜费则百姓之蠹而山川大 …… (第 10b 页)
 青阳肇开祀事孔饬郁人赞溉其
 馨苾苾敬尔威仪亦孔之则神之格思无我有斁
 奠玉币明安 司历告时惟孟之
爰举时祀旅于
 有神鼓钟既设圭帛具陈阜蕃庶物以福我民 (第 59b 页)
          右金祀山川

元史世宗本纪中统二年秋七月乙丑遣使持香币祀
岳渎冬十月辛卯遣道士訾洞
代祀东海广德王庙
祭祀志岳镇海渎代祀自中统二年始凡十有九处分
五道后乃以东岳东海东镇北镇为东道中岳淮 …… (第 13b 页)
 广润灵通王北海广泽灵祐王
时东平布衣赵天麟上策日臣闻天子祭天地及天下

之名山大川诸侯祭社稷及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大
夫祭五祀士祭宗庙庶人祭祖考于寝上得兼下下不
得僣上皆有制以节之今国家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既
有礼部及太常司侍仪司以备其节文又诏令所在官
司岁时致祭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历代圣帝明王忠臣
节士之载在祀典者皆其宜也窃见方令小民不安常
典妄事神明其类甚多不可枚举夫东岳者太平天子
告成之地东方藩侯当祀之山今乃有娼优戏谑之徒

货殖屠沽之子每年 春季
四方云聚有不远千里而来
者有提挈全家而至者干越邦典渫渎神明停废产业
耗损食货亦已甚矣昔季氏鲁国之上卿 …… (第 18b 页)
          右元祀山川
明会典国初建山川坛于天地坛之西正殿七间祭太

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钟山之神东西庑各
十五间祭京畿山川春夏秋冬四季月将及都城隍之
神坛西南有先农坛东有旗纛庙南有籍田
明史礼志岳镇海渎山川之祀洪武二年太祖以岳渎
诸神合祭城南未有专祀又享祀之所屋而不坛非尊
神之道礼官言宜以岳镇海渎及天下山川城隍诸地
祗合为一坛与天神埒春秋专祀遂定祭日以清明霜
降前期一日皇帝躬省牲至日服通天冠绛纱袍诣岳

镇海渎前行三献礼山川城隍分献官行礼是年命官
十八人祭天下岳镇海渎之神帝皮弁御奉天殿躬署
御名以香祝授使者百官公服送至中书省使者奉以
行黄金合贮香黄绮幡二白金二十五两市祭物
明梦馀录洪武二年以岳镇海渎山川之神享祀之
所未有坛壝非隆敬神祗之道命礼官考古制以闻礼
官奏岳镇海渎之 …… (第 24a 页)
 望瘗熙和之曲 俎豆既彻礼乐已终神之云还倏
 将焉从以望以瘗庶几感通时和岁丰维神之功
降香遣官祀岳镇海渎天下山川仪注 时日
以清
明日秋以霜降日行事 斋戒皇帝散斋二日致斋一
日献官(以省台/官充)及各执事官俱散斋二日致斋一日 …… (第 40b 页)
 送神司礼唱送神典祠启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司礼
唱在位官皆再拜司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王与陪
祭官皆鞠躬(大乐/作)拜兴拜兴平身(乐/止) 望燎司礼唱望
燎读祝官取祝捧币者取币掌祭官取馔诣燎所典祠
启诣望燎位(大乐/作)典祠典仪导王至望燎位(乐/止)司礼唱
可燎候燎半典祠启礼毕导引王还次引礼引陪祭官


各府州县祭山川 于王国既已祭其封内山川而郡
县亦得于本境筑坛致祭凡各府州县山川坛皆筑于
城西南高三尺四出陛三级方二丈五尺祭则设主于
其上以春秋清明霜降日行事牲用羊一豕一笾二实
以栗黄牛脯豆二实以葵菹鹿醢簠一实以黍饭簋一
实以稷饭象尊一实以缇齐壶尊一实以事酒
各府州县祭山川坛仪 时日
用清明日秋用霜降 …… (第 48b 页)
县与史俱合浑源之称北岳止见州志碑文经传无可
考仍祀曲阳是
 
明梦馀录北岳在今真定府定州曲阳县汉为常
 山郡上曲阳县史记封禅书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
 其弟于真定以续 (第 59b 页)
 东方朔传朔之文辞有封泰山篇
武帝本纪元封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祀五畤春幸缑氏

遂至东莱夏四月还祠泰山
郊祀志其
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
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
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 (第 27a 页)
北五年一周若为封禅何其数也此为
九郊亦皆正义至如大旅于南郊者非常祭也大宗伯
国有大故则旅上帝月令云仲
玄鸟至祀于高禖亦
非常祭故诗云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并有雩祷亦非常
祭礼云雩禜水旱也是为合郊天地有三特郊天 …… (第 15b 页)
是牛弘辛彦之许善心姚察虞世基等创定其礼奏之
帝逡巡其事曰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但当东守因
拜岱山耳 十五年春
行幸兖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
又壝外为柴坛饰神庙展宫悬于庭为埋埳二于南门
外又陈乐设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 …… (第 20a 页)
韦挺为简较封禅大使礼部侍郎令孤德
棻副焉朝廷参议其仪异端竞起秘书少监颜师古乃
奏称臣撰定封禅之礼书在 十一年春
于时诸儒参详
以为适中诏公卿定其可否多从师古之礼六月己酉
有星孛于太微宫犯帝位辛亥朝散大夫行起居郎褚 …… (第 32a 页)
纡睿绂远振天声徵鸿儒聘鲵齿考逸义缉遗
编摭秦煨之逸文采鲁璧之馀蠹酌云经而定议宪河
图而缮仪然后五路乘
金镳肃景五牛翻其折羽六 …… (第 37b 页)
灵眷降
福超于百王巨海所环莫非臣妾长河攸括并入封疆
日者夷夏同文祯符狎至谓可鸣銮日观勒牒仙闾许
以来
亲行告禅而今延陁一姓流窜西陲控弦万计
初归正朔新就絷维又以公卿庶僚各陈诚请遂有翠 …… (第 42b 页)
 堂表请四月辛卯朔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诏

 太常卿韦挺为检校封禅大使礼部侍郎令狐德棻
 副焉秘书少监颜师古奏臣撰礼书在 十一年春

 公卿定可否多从师古之礼六月己酉有星孛太微
 宫辛亥起居郎褚遂良进曰行至洛阳彗星辄见或
 有未允 (第 44a 页)
三月西岳祠庙灾时关中久旱诏曰自
以来久愆时
雨登封告禅情所未遑所封西岳宜停
 范氏祖禹曰封禅实自秦始古无有也且三代不封
 禅而王秦封 (第 25b 页)
 (陈氏祥道曰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者以其有制以正法有度以正则也)
          右五祀之义
礼记月令春祀户祭先脾(注春阳气出祀之于户内阳/也祀之先祭脾者
为阳中) …… (第 14b 页)
奥者就尊之处)
(也中间设主祭黍稷祭肉祭醴户西者就/户处也其馀五祀所祭设主皆就其处也)
 蔡邕独断户
为少阳其气始出生养祀之于户祀
 户之礼南面设主于门内之西
 白虎通春祭户户者人所出入亦 (第 16a 页)
万物始触户而
 出也 …… (第 16a 页)
 义范晔高堂隆刘昭之说皆然后汉魏晋亦皆从之
 汤五祀户井灶中霤行有行无门而月令书乃有行
 而无井康成放之以故隋唐以行代井开元礼祀户
 司命以
灶以夏门厉以秋行以冬中霤以季夏迨
 林甫诏修月令始复井而绌行以行神特軷于始行
 非冬祀也必欲祀行则汤 …… (第 35a 页)
          右祀井
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
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
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
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
曰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注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
(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乐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鬼神谓此与司命主督察三命中霤)

(主堂室居处门户主出入行主道路行作厉主杀罚灶/主饮食之事明堂月令
曰其祀户祭先脾夏曰其祀)
(灶祭先肺中央曰其祀中霤祭先心秋曰其祀门祭先/肝冬曰其祀行祭先肾聘礼曰使者 …… (第 36a 页)
位而祭也云是必春/祀司命秋祀厉也者汉时既春秋俱祀司命与山神则)
(是周时必应春祀司命司命主长养故祀在
厉主杀/害故祠在秋云或者合而祠之者郑又疑之以见汉时)
(司命与山神春秋合祭故云或者合而祠之云山即厉 …… (第 37a 页)
    见太和十五年诏
陈文帝天嘉中太常卿许亨奏曰昔梁武帝云天数五
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并祭五祀臣
案周礼以血祭社稷五祀郑玄云阴祀自血起贵气臭
也五祀五官之神也五神主五行𨽻于地故与埋沈副

辜同为阴祀既非禋柴无关阳祭故何休云周爵五等
者法地有五行也五神位在北郊圜丘不宜重设制曰

隋定祀典五祀为中祀户以
灶以夏门以秋行以冬
各于享庙日中霤则以季夏祀黄郊日(夏季土/德王)各命有
司祭于庙西门道南牲以少牢 (第 44b 页)
唐初废七祀唯季夏祭中霤开元中制礼祭七祀各因
时享祭之于庙庭司命户以
灶以夏门厉以秋行以 (第 44b 页)
 宗矣孔光刘歆以六宗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
 也贾逵以为六宗者天宗三日月星辰地宗三河海
 岱也马融云万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载非
不生非
 夏不长非秋不收非冬不藏此其谓六也郑玄以六
 宗言禋与祭天同名则六者皆是天之神祇谓星辰
 司 …… (第 3b 页)
 乃雩禜之祭靡神不举非有专司舜自以摄位告祭
 何关水旱也
    蕙田案以上孔安国用祭法之说
 马氏融曰万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载非
不生非夏 …… (第 8b 页)
 梁博士崔氏灵恩三礼义宗伏生马融谓六宗者天
 地四方所以用天地四方为六宗者万物非天不覆
 非地不载非
不生非夏不长非秋不收非冬不藏
 皆有功于民故尊而祭之谓之六宗而或有非之者
 以前文有类于上帝今复谓天 …… (第 9a 页)
 是遂祭六宗六宗之议自伏生及乎后代各有不同
 今并抄集以證其论云虞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
 宗望于山川伏生马融曰万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载
 非
不生非夏不长非秋不收非冬不藏禋于六宗
 此之谓也欧阳和伯夏侯建曰六宗上不谓天下不
 谓地傍不谓四方在 (第 32b 页)
引之者证植璧于神坐之侧事也)以青圭礼东
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注礼/东方)
(以立
谓苍精之帝而太昊勾芒食焉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而炎帝祝融食焉礼西方以立秋谓白精)
(之帝而少昊蓐收 …… (第 10a 页)
圭锐象春物初生半)
(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严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 疏云礼东方以立
谓苍精之)
(帝者此已下皆据月令四时迎气皆在四立之日故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言之也知皆配以人帝人神者亦 …… (第 10a 页)
 (有娠乃周人所/由以生之始也)

    蕙田案集传云祀天于郊而以先媒配据祀
    高禖在仲
之月冬至圜丘孟春祈榖皆是
    郊天不闻仲春之月又有郊天一祭恐不必
    如此说
 (罗氏泌路史 …… (第 26a 页)
禁中行礼乞自来岁之
复行高禖之祀从之
玉海绍兴二年二月礼官上春分行礼饮福受胙仪注
三年正月博士赵霈请宸翰制祝辞以代亲祠 …… (第 41b 页)
 青帝位酌献祐安(伏羲高辛/酌献并同) 瑞鳦至止祀事孔时
 酌以清酒祼献载祇神具醉止介我蕃禧乃占吉梦
 维熊维罴
 亚终献 文安 中春
涓吉蒇事禖祠礼备乐作笾豆 …… (第 46a 页)
志嘉靖九年青州儒生李时飏请祠高禖以祈
圣嗣礼官覆以闻帝曰高禖虽古礼今实难行遂寝其
议已而定祀高禖礼
明梦馀录高禖台明初无此祀世宗嘉靖中始设木
台于皇城东永安门北震方坛上皇天上帝南向骍犊
花璧奉献皇考配 (第 4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