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小男字敬度。作太傅掾。
女适济南刘子彦。徵士延世之孙(右二验出续搜神记)。
晋桓道悯者。谯人也。 晋隆安四年 丧妇。道悯
内顾甚笃。缠痛无已。 (第 0851b 页)
其年夜 始寝。视屏风上
见有人手。惊起炳炬照屏风外。乃其妇也。形
貌庄严具如生平。悯了不畏惧。遂引共卧。
言 (第 0851b 页)
语往还陈叙存亡。悯曰。卿亡来初无音影。 今夕 那得忽还。答曰。欲还何极。人神道殊。
各有司属。无由自任耳。新妇生时差无馀罪。
正常疑君怜爱婢使。以 …… (第 0851b 页)
悯曰。当生何处。可得相寻知不。答曰。但知当
生。不测何处。一为世人。无容复知宿命。何由
相寻求耶。 至晓 辞去洟泗而别。悯送至步廊
下而归。已而方大怖惧恍惚积日。
宋咸宁中。太常卿韩伯子某。会稽内史王蕴 …… (第 0851b 页)
有一人乘马看。戏将三四人至
岑村饮酒。小醉暮还。时炎热。因下马入水中
枕石眠。马断走归。从又悉追马。 至暮 不反。
眠觉日已向晡。不见人马。见一妇来。年可十
六七。云女郎再拜。日既 (第 0851c 页)
向暮。 此间大可畏。
君作何计。问女郎姓何。那得忽相问。复有
一年少。年可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车。车后二
十人 …… (第 0851c 页)
办。送丝布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
裈履屐。皆精好。又给十小吏青衣数十人。妇
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 三日 后大会客
拜閤。 (第 0851c 页)
四日 云礼既有限。当发遣去。妇以金瓯
麝香囊与婿别泣洟而分。又与钱十万药
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复云。十 (第 0851c 页)
女适济南刘子彦。徵士延世之孙(右二验出续搜神记)。
晋桓道悯者。谯人也。 晋隆安四年 丧妇。道悯
内顾甚笃。缠痛无已。 (第 0851b 页)
其年夜 始寝。视屏风上
见有人手。惊起炳炬照屏风外。乃其妇也。形
貌庄严具如生平。悯了不畏惧。遂引共卧。
言 (第 0851b 页)
语往还陈叙存亡。悯曰。卿亡来初无音影。 今夕 那得忽还。答曰。欲还何极。人神道殊。
各有司属。无由自任耳。新妇生时差无馀罪。
正常疑君怜爱婢使。以 …… (第 0851b 页)
悯曰。当生何处。可得相寻知不。答曰。但知当
生。不测何处。一为世人。无容复知宿命。何由
相寻求耶。 至晓 辞去洟泗而别。悯送至步廊
下而归。已而方大怖惧恍惚积日。
宋咸宁中。太常卿韩伯子某。会稽内史王蕴 …… (第 0851b 页)
有一人乘马看。戏将三四人至
岑村饮酒。小醉暮还。时炎热。因下马入水中
枕石眠。马断走归。从又悉追马。 至暮 不反。
眠觉日已向晡。不见人马。见一妇来。年可十
六七。云女郎再拜。日既 (第 0851c 页)
向暮。 此间大可畏。
君作何计。问女郎姓何。那得忽相问。复有
一年少。年可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车。车后二
十人 …… (第 0851c 页)
办。送丝布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
裈履屐。皆精好。又给十小吏青衣数十人。妇
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 三日 后大会客
拜閤。 (第 0851c 页)
四日 云礼既有限。当发遣去。妇以金瓯
麝香囊与婿别泣洟而分。又与钱十万药
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复云。十 (第 0851c 页)
不立也)。
* 杂问律事二卷(初出见长房录)
右一部二卷本阙。
沙门昙摩。晋翻云法。善于律学。以 安帝隆安四年庚子三月二日。 于杨都尚书令王法度精舍。沙门释僧遵等二十馀德。请译杂问律事序具卷首。明佛法僧物互相交涉。分齐差 (第 0506c 页)
* 杂问律事二卷(初出见长房录)
右一部二卷本阙。
沙门昙摩。晋翻云法。善于律学。以 安帝隆安四年庚子三月二日。 于杨都尚书令王法度精舍。沙门释僧遵等二十馀德。请译杂问律事序具卷首。明佛法僧物互相交涉。分齐差 (第 0506c 页)
五年 |
| |建兴七年 |登国六年 | |
| 壬辰 太元十七年 |太初七年 |建初七年 太初四年 麟嘉六年 |
| |建兴八年 |登国七年 | |
| 癸巳 太元十八年 |太初八年 |长卒太 …… (第 0784b 页)
西凉 |后凉篡 咸宁元年 |后燕长乐元年 |北凉 天玺元年 |魏 天兴二年 庚子 隆安四年 南燕即帝 (第 0785b 页)
建平元年 南凉利鹿孤 (第 0785b 页)
建和元年 |后秦 弘始二年 西秦乞伏 |
| |西凉皓元年 (第 0785b 页)
后凉 咸宁二年 |后燕 长乐二年 |北凉 天玺二年 |魏 天兴三年 辛丑 晋 隆安五年 |南燕 建平二年 |南凉 建和二年 |后秦姚氏弘始三年 |西秦乞伏 …… (第 0785b 页)
孤。河西鲜卑人。至是晋帝隆安元
年据广武(今陜西巩昌路兰州。古雍州之地也)。号南凉。戊戌年
乌孤建元 太初。庚子年 利鹿孤 (第 0787c 页)
建和元年
正月欲称帝。安国将军鍮勿嵛曰。吾国上
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
徙。无城廓室庐。故能雄视沙 (第 0787c 页)
漠抗衡中夏。
利鹿孤从之。乃更称河西王。 改元建和。 以
广武公傉(奴笃切)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
牧。壬寅年景王傉檀立。年曰弘昌。戊申年
四月后秦王姚兴 …… (第 0787c 页)
西凉
李皓。字玄盛。丙申年(晋武帝大元二十一年)据姑臧(今甘
肃省西凉州也)。 庚子年(晋安帝隆安四年) 皓称元年。乙巳年(晋安
帝义熙元年)西凉公皓。徙都酒泉(今甘肃省肃州路也)。年曰
建初丙辰年(晋义熙 (第 0789a 页)
| |建兴七年 |登国六年 | |
| 壬辰 太元十七年 |太初七年 |建初七年 太初四年 麟嘉六年 |
| |建兴八年 |登国七年 | |
| 癸巳 太元十八年 |太初八年 |长卒太 …… (第 0784b 页)
西凉 |后凉篡 咸宁元年 |后燕长乐元年 |北凉 天玺元年 |魏 天兴二年 庚子 隆安四年 南燕即帝 (第 0785b 页)
建平元年 南凉利鹿孤 (第 0785b 页)
建和元年 |后秦 弘始二年 西秦乞伏 |
| |西凉皓元年 (第 0785b 页)
后凉 咸宁二年 |后燕 长乐二年 |北凉 天玺二年 |魏 天兴三年 辛丑 晋 隆安五年 |南燕 建平二年 |南凉 建和二年 |后秦姚氏弘始三年 |西秦乞伏 …… (第 0785b 页)
孤。河西鲜卑人。至是晋帝隆安元
年据广武(今陜西巩昌路兰州。古雍州之地也)。号南凉。戊戌年
乌孤建元 太初。庚子年 利鹿孤 (第 0787c 页)
建和元年
正月欲称帝。安国将军鍮勿嵛曰。吾国上
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
徙。无城廓室庐。故能雄视沙 (第 0787c 页)
漠抗衡中夏。
利鹿孤从之。乃更称河西王。 改元建和。 以
广武公傉(奴笃切)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
牧。壬寅年景王傉檀立。年曰弘昌。戊申年
四月后秦王姚兴 …… (第 0787c 页)
西凉
李皓。字玄盛。丙申年(晋武帝大元二十一年)据姑臧(今甘
肃省西凉州也)。 庚子年(晋安帝隆安四年) 皓称元年。乙巳年(晋安
帝义熙元年)西凉公皓。徙都酒泉(今甘肃省肃州路也)。年曰
建初丙辰年(晋义熙 (第 0789a 页)
方。与高僧钜儒百四十人。结为净社。莲漏六时。礼
诵不辍。远澄心观想。初十一年。三睹圣相。沉厚不言。 后十九年七月晦夕。 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
空。圆光之中。无量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又见水
流光明。分十四支。 (第 0162c 页)
一一支水。洄注上下。演说妙法。佛
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 后七日 当生我国。
又见佛驮耶舍。慧持。慧永。昙顺。刘遗民等。在佛之侧。
向前揖远曰。法师之志在吾先。何来之 …… (第 0162c 页)
分明。与其徒言之。且曰。始吾居此十一年。幸三睹圣
相。今复见之。吾生净土决矣。次日寝疾。 至七日 端坐
入寂。年八十二。时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也。
*** 慧永
晋慧永。河内人。十二出家。既而与 (第 0163a 页)
诵不辍。远澄心观想。初十一年。三睹圣相。沉厚不言。 后十九年七月晦夕。 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
空。圆光之中。无量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又见水
流光明。分十四支。 (第 0162c 页)
一一支水。洄注上下。演说妙法。佛
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 后七日 当生我国。
又见佛驮耶舍。慧持。慧永。昙顺。刘遗民等。在佛之侧。
向前揖远曰。法师之志在吾先。何来之 …… (第 0162c 页)
分明。与其徒言之。且曰。始吾居此十一年。幸三睹圣
相。今复见之。吾生净土决矣。次日寝疾。 至七日 端坐
入寂。年八十二。时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也。
*** 慧永
晋慧永。河内人。十二出家。既而与 (第 0163a 页)
怀,屡有击其节者,而恨不得与斯人同时也。
*** 答刘遗民书
不面在昔,伫想用劳。慧明道人至,得 去年 十
二月疏并问。披寻返覆,欣若暂对。凉风届
节,顷常如何?贪道劳疾,多不住耳。信南返不
悉。八月十五 (第 0155b 页)
*** 答刘遗民书
不面在昔,伫想用劳。慧明道人至,得 去年 十
二月疏并问。披寻返覆,欣若暂对。凉风届
节,顷常如何?贪道劳疾,多不住耳。信南返不
悉。八月十五 (第 0155b 页)
履宜者。谓履践道候相宜顺也。思业谓禅
思行业乾健也。易初卦云。终日乾乾。是以
建德匪懈。晓夜勤勤。予近禀 灌顶上师著
思吉剜卜元言法。救行道精健兢兢宵夕。学
广德高。叔世一人也。自非正叹。谓远公如斯
乾乾。盖神智證理。即道之用潜注流行。故能
尔尔。过顺者。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今谓远
公六旬已上人也。所以下刘复自叙。意云。谓
远德高广所以托身慰心亦深。恩大难答。致
令仰德报谢。其路尤绝。 去年夏末。 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才运清俊
旨(趣)中沈允(深当)推涉圣文。婉(美)而有归。披味
慇勤不能释手。真 …… (第 0221b 页)
古之沙门谦称亦少。有病疾或劳心而得。是
故云尔。书式有二幅三幅。此广略二幅尔。略
令先知大况故。 八月十五日 释僧肇疏答。服像虽殊妙期不
二。江山虽[糸*丐](远)理契则邻(近)所以望途致想虚
㦗(怀)有寄 (第 0223a 页)
初二 句旧说连前。今详义意。合
贯广初题言疏答。即通答前问故也。次二句
形像衣服儒释两殊。玄妙归期终无有二 …… (第 0223a 页)
。每一言集。何尝不远喻(晓)林
下之雅咏。高致(趣)悠(远)然清散未期厚自保爱。
每因行李数有承问 初四 句但叙前书云。既
已遂宿心等。嘉遁即周易遁卦九五之辞。每
一言集者。谓肇公与南来之人一言集会也。
何 (第 0223a 页)
思行业乾健也。易初卦云。终日乾乾。是以
建德匪懈。晓夜勤勤。予近禀 灌顶上师著
思吉剜卜元言法。救行道精健兢兢宵夕。学
广德高。叔世一人也。自非正叹。谓远公如斯
乾乾。盖神智證理。即道之用潜注流行。故能
尔尔。过顺者。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今谓远
公六旬已上人也。所以下刘复自叙。意云。谓
远德高广所以托身慰心亦深。恩大难答。致
令仰德报谢。其路尤绝。 去年夏末。 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才运清俊
旨(趣)中沈允(深当)推涉圣文。婉(美)而有归。披味
慇勤不能释手。真 …… (第 0221b 页)
古之沙门谦称亦少。有病疾或劳心而得。是
故云尔。书式有二幅三幅。此广略二幅尔。略
令先知大况故。 八月十五日 释僧肇疏答。服像虽殊妙期不
二。江山虽[糸*丐](远)理契则邻(近)所以望途致想虚
㦗(怀)有寄 (第 0223a 页)
初二 句旧说连前。今详义意。合
贯广初题言疏答。即通答前问故也。次二句
形像衣服儒释两殊。玄妙归期终无有二 …… (第 0223a 页)
。每一言集。何尝不远喻(晓)林
下之雅咏。高致(趣)悠(远)然清散未期厚自保爱。
每因行李数有承问 初四 句但叙前书云。既
已遂宿心等。嘉遁即周易遁卦九五之辞。每
一言集者。谓肇公与南来之人一言集会也。
何 (第 0223a 页)
贾客寄
凉州故人。
**** 晋昙霍者
不知何许人。好居冢间树下。河西鲜卑秃
发利鹿孤僭据西平。 改元建和。 时霍持一锡杖。自河
南至。使人跪之曰。此般若眼。奉之者可以得道。人施
以衣服。受之而掷地弃水。后其衣 (第 0327c 页)
凉州故人。
**** 晋昙霍者
不知何许人。好居冢间树下。河西鲜卑秃
发利鹿孤僭据西平。 改元建和。 时霍持一锡杖。自河
南至。使人跪之曰。此般若眼。奉之者可以得道。人施
以衣服。受之而掷地弃水。后其衣 (第 0327c 页)
资亡。顷之光又卒。子绍袭位。数日光庶子纂
杀绍自立。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 有猪生子。一
身三头。龙出东厢井中到殿前蟠卧。比旦失
之纂。以为美瑞。号大殿为龙翔殿。俄而有黑
龙升 …… (第 0958a 页)
关中。亦挹其高
名虚心要请。吕以什智计多解。恐为姚谋不
许东入。及苌卒子兴袭位。复遣敦请。弘始三
年 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
茞。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至 (第 0958a 页)
五月 兴遣陇西
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 (第 0958a 页)
至九月 隆上表
归降。方得迎什入关。以 (第 0958a 页)
其年十二月二十日
至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初杯度
比丘在彭城。闻什在长安乃叹曰。吾与此子
戏别三百馀年。杳然 (第 0958a 页)
杀绍自立。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 有猪生子。一
身三头。龙出东厢井中到殿前蟠卧。比旦失
之纂。以为美瑞。号大殿为龙翔殿。俄而有黑
龙升 …… (第 0958a 页)
关中。亦挹其高
名虚心要请。吕以什智计多解。恐为姚谋不
许东入。及苌卒子兴袭位。复遣敦请。弘始三
年 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
茞。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至 (第 0958a 页)
五月 兴遣陇西
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 (第 0958a 页)
至九月 隆上表
归降。方得迎什入关。以 (第 0958a 页)
其年十二月二十日
至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初杯度
比丘在彭城。闻什在长安乃叹曰。吾与此子
戏别三百馀年。杳然 (第 0958a 页)
聚浮出复绳本形。
既而又治无效。少日资亡。顷之光又卒。子绍
袭位。数日光庶子纂杀绍自立。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 有猪生子。一身三头。龙出东厢
井中到殿前蟠卧。比旦失之。纂以为美瑞。
号大殿为龙翔殿。俄而有黑龙升于 …… (第 0332a 页)
遣敦请。兴弘始三年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广庭。逍遥园葱变为[廿/(〡*臣)]。以
为美瑞。谓智人应入。 至五月 兴遣陇西公
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 (第 0332a 页)
至九月 隆上表
归降。方得迎什入关。以 (第 0332a 页)
其年十二月二十
日至于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
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
年忘勌。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 (第 0332a 页)
既而又治无效。少日资亡。顷之光又卒。子绍
袭位。数日光庶子纂杀绍自立。称元咸宁。 咸宁二年 有猪生子。一身三头。龙出东厢
井中到殿前蟠卧。比旦失之。纂以为美瑞。
号大殿为龙翔殿。俄而有黑龙升于 …… (第 0332a 页)
遣敦请。兴弘始三年三月。
有树连理生于广庭。逍遥园葱变为[廿/(〡*臣)]。以
为美瑞。谓智人应入。 至五月 兴遣陇西公
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 (第 0332a 页)
至九月 隆上表
归降。方得迎什入关。以 (第 0332a 页)
其年十二月二十
日至于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
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
年忘勌。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 (第 0332a 页)
于世。相传迄今。
众律要用众律要用二卷(人处不同。文亦大异见别录)
右一部二卷。安帝世 隆安四年三月二日。 沙
门释僧遵等二十馀德。于杨州尚书令王法
度精舍。请三藏律师昙摩晋言法善。译出。律事序具。卷首明佛法 (第 0071a 页)
众律要用众律要用二卷(人处不同。文亦大异见别录)
右一部二卷。安帝世 隆安四年三月二日。 沙
门释僧遵等二十馀德。于杨州尚书令王法
度精舍。请三藏律师昙摩晋言法善。译出。律事序具。卷首明佛法 (第 0071a 页)
.二谛论.佛性有常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
有缘论。皆网罗旧说发其渊奥。皈如日星。又明年正
月 庚子 升法座。词音朗润。听者悟悦。俄尘尾堕地隐
几而化。
十一年。天竺三藏求那跋摩初让国出家。解四阿含 (第 0131c 页)
有缘论。皆网罗旧说发其渊奥。皈如日星。又明年正
月 庚子 升法座。词音朗润。听者悟悦。俄尘尾堕地隐
几而化。
十一年。天竺三藏求那跋摩初让国出家。解四阿含 (第 0131c 页)
。秦主深加礼遇。侍以国
师。大阐经论。震旦宣译至符秦并什法师等。两朝出
经律论三藏凡八百馀卷云。 隆安四年。 姚秦天王于西内创逍遥园。命法师罗什
宣译众经。皆所暗诵。秦主机政之暇。躬与什对译。寻
览旧经多所纰缪 (第 0124b 页)
师。大阐经论。震旦宣译至符秦并什法师等。两朝出
经律论三藏凡八百馀卷云。 隆安四年。 姚秦天王于西内创逍遥园。命法师罗什
宣译众经。皆所暗诵。秦主机政之暇。躬与什对译。寻
览旧经多所纰缪 (第 0124b 页)
独可暂近。女人悭姤瞋谄。妖
秽斗争贪嫉。不可亲近。
*** 感应缘(一验)
晋桓道悯者。谯人也。 晋隆安四年 丧妇。道悯内顾甚笃。
缠痛无巳。其年夜始寝。视屏风上。见有人手。惊起炳炬。
乃其妇也。形貌庄饰。具如 (第 0158c 页)
秽斗争贪嫉。不可亲近。
*** 感应缘(一验)
晋桓道悯者。谯人也。 晋隆安四年 丧妇。道悯内顾甚笃。
缠痛无巳。其年夜始寝。视屏风上。见有人手。惊起炳炬。
乃其妇也。形貌庄饰。具如 (第 0158c 页)
十二年改元者三)。
安帝丁酉隆安元年。
戊戌二年(魏天兴元年)。
己亥三年(秦弘始元年)。 庚子 四年。
律僧昙翼感阿育王所造圣像见于长沙寺。
沙门昙翼。事道安。以律行见称。令分化江楚。缔构
长 (第 0120b 页)
安帝丁酉隆安元年。
戊戌二年(魏天兴元年)。
己亥三年(秦弘始元年)。 庚子 四年。
律僧昙翼感阿育王所造圣像见于长沙寺。
沙门昙翼。事道安。以律行见称。令分化江楚。缔构
长 (第 0120b 页)
以其年冬十一月
集龙光寺译为三十四卷什执梵文于填沙门慧严
等更互笔受参正文理仪同侍中琊琊王练为檀越 至二年十二月 方讫律教东行五分第四解脱戒本
一卷(兴和二年出僧昉笔受出迦叶毗律大本不来)此之一卷至梁武帝世
东魏南 …… (第 0311a 页)
界辨者如下结界中说今正释羯
磨文中且就说戒单白分为五句一大(德姊)僧听者劝
警耳识鉴法得失二今僧白月 十五日 布萨说戒者
正宣情事启众令知三若僧时到僧忍听者正明僧
若和集详心审听量其可不若僧时到者谓心和身
集事 …… (第 0313c 页)
二根本白意次判成就忍可所
为五白如是者事既办巳白结告知次就羯磨法中
明白者且约白四羯磨受戒初白论之然 上巳 明恐
初学未委重述令知就前白中还有五句一大(德姊)僧
听者策动耳识劝审听法二是某甲从(和上和上尼)某 …… (第 0313c 页)
羯磨作法成不答律无正文
可以义求然羯磨戒本作法相似戒必令诵巳然后
得说今类羯磨岂得白读故此律及僧祇中 十五日
无人能诵戒者应差人向他处诵得巳还本处说不
得重说乃至一人说一篇竟更一人说若不能诵者
伹说法诵经便罢终 …… (第 0314a 页)
所明僧之一界正此宣释就中分三一大界者谓人
法二同界次论量者此律同一说戒中为路远故听 十四日 说戒 (第 0314c 页)
十三日 先往不得受欲义准应有百里
毗尼母云同布萨界极远听一日往还若极大结如
前所明欲小结者下至容四人巳上亦得 …… (第 0314c 页)
相行法者无疑善见云界
相有八种一山二石三林四树五路六蚁封七江八
水次明界形者善见云界形有五种一方二圆 三鼓
形四半月形五三角形义云并随屈曲方圆任地形
结不要方正若先无相随立一物作之亦得今时结
者多是空地四方城 …… (第 0315a 页)
具三义故不得受欲一结界是众同之本理
宜急制二自然界弱不胜羯磨故僧祇云非羯磨地
不得作僧事三令知界畔护 夏 护衣护食别众等过
故十诵云作羯磨比丘死馀人不知界处佛令舍巳
更结故须尽集次正作羯磨上座问僧集和合巳又 …… (第 0315c 页)
竖㯹杙以绳连之当于戒
场东南角离大界南墙尺八地傍小墙基下钉一大
杙直至西墙离西大墙内尺八地又钉一杙直 北至
小墙基下复钉一杙亦令远大墙一尺八寸仍以绳
连此三㯹外为自然地其戒场相者东北两边则以
小墙内畔为戒场相 …… (第 0316b 页)
无量须臾之间头
满大海时有罗汉维那打楗槌闻便剑止苦痛小息
王则白言唯愿大德若鸣楗槌延令长久为长打巳 过七日 竟便受苦毕长打迄今意兼济物故增一阿
含经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又说二
偈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 …… (第 0317c 页)
以不请故多造非法师呵责之反
云谁请大德为我作和上佛因制之若不请者不得
与授此律中请师不云僧前计预一月 五月 巳来请
者何伤大理益成生善人今时多在众中请者此依
十诵故彼文言令受戒人先入僧中教次第头面一
一礼僧足 …… (第 0321a 页)
四人清净者得成僧用故摩得勒伽云边地五人持
律者得授当知中国理则亡言(大僧和上十 夏 尼和上十二 (第 0321c 页)
夏) 必须
限定此律九夏和上虽开成授而得小罪(尼十一 (第 0321c 页)
夏 和上准此
应开)二种阇梨(大僧五夏巳上尼六 (第 0321c 页)
夏 巳上也)方得受戒故下律文多
巳五岁也馀师随夏多少无所妨也五百问事比丘
五臈不满度弟子知非而度犯堕若弟 …… (第 0321c 页)
比丘
尼)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比丘尼)法汝是中尽形
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 八日 食 (第 0325b 页)
十五日 食月初日食若僧常食檀越请食得
受三依树下坐(比丘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
比丘尼)法沙是中 …… (第 0325b 页)
复相领解如
此方成舍戒。
* 说六念章第十
第一念知白月大小法若是白月者应云今朝白月
大一日乃至 十五日 以白月一向大故不须云小若
是黑月便通大小黑月大者应云今朝黑月大一日
乃至 (第 0325c 页)
十五日 月小者应云今朝黑月小一日乃至十 (第 0325c 页)
四日 五分云于馀方国虽是我教不为清净者不行
无过虽非我教必应行者不得不行若据斯文此方
月历不局黑白通唱无过 (第 0325c 页)
若月大者应云今有 正月
大一日乃至 (第 0325c 页)
三十日 月小者应云今朝二月小一日 (第 0326a 页)
二十九日 此谓识知布萨日远近又防俗问故
故律云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数等。
第二念知食处法若全不受请应云我今不受请 …… (第 0326a 页)
请处或云我今乞食无请处若受请不背者应
云今有请处念当自往若受请有背缘者应云今有
某缘得背请(缘者谓迦 提月 病施衣等也)若受多请无缘对舍者
应云今日有多请处自受一请馀者施与(长者大姊)在某
处(对舍者谓对五众 …… (第 0326a 页)
甲檀越于
我不计我得自恣食(三说)十诵五种人方得心念谓独
住兰若远行长病饥时依亲里住人。
第三念知 夏 之大小法若初受戒者应云我于某年
岁次在某日月在某一尺木若干影时受具我今无
夏后若有 (第 0326a 页)
夏 随夏多少称(西国受戒巳以木量影拟辨大小)。
第四念知衣钵有无净施法若衣钵具受者应云我
(三五)衣钵 …… (第 0326a 页)
未说净者应云念当说净若犯长者念当舍堕。
第五念知别众食法若有别众食缘者应云今有某
缘得别众食或病迦 提月 等若无缘者应云念不别
众食。
第六念知病之有无法若有病念当疗治若无病者 …… (第 0326a 页)
道故智度论云佛圣弟
子住于中道故著三衣不同外道裸身无耻白衣多
贪故重著也分别功德论云为三时故制有三衣 冬
则著重 (第 0326b 页)
夏 则著轻春则著中亦为障诸虫故此律亦
为寒故制著三衣又为三世如来并著如是衣故义
云为调三毒因缘故制著三衣 …… (第 0326b 页)
得会衣者不失受持萨婆多云三衣不受持
有坏威仪缺衣二罪若本说净今作三衣即失本净
又舍此衣前衣须说净不者 过十日 犯长萨婆多云
若三衣破不问孔大小但缘不断不失受持(尼祗支覆肩衣
义准此断)。
第十五浣染治补者十诵 …… (第 0328a 页)
罗者此音讹也正翻应云波多罗(随云)薄也
治磨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善见云若无人时亦得心
念受故僧祇十诵云若 十日 内舍故受新 (第 0329b 页)
十日 一易
(似是独住比丘法也)。
六失法者五百问事云若一日都不用钵食犯堕病
重者开若出界经宿不失受持善 …… (第 0329b 页)
虽先受持钵
若穿如粟米即失受持若以铁屑补塞巳更须受之
若买他钵未还直不成受其主虽言但受持亦不成
受若 过十日 亦不犯长若买他钵度价竟钵主熏巳
报比丘知不往 (第 0329b 页)
过十日 犯舍若馀人知熏竟传向 …… (第 0329b 页)
洗钵坏色当熟㨶细物筛而
用之三千威仪云洗钵当用澡豆皂荚二种为净十
诵云新熏钵苏者一心三洗是名净又不得 日中 炙
令津出吉罗僧祇云不得临危处洗应先洗师钵后
洗巳钵不得持巳钵中残水写师钵中乃至浣染衣
亦尔勿以师衣 …… (第 0329c 页)
开畜七宝房舍比丘入中便證圣道以随根性故先
制后开复令众生因此假法渐教入道后得道时方
得实施问何故正开 十日 答佛知法相缓急合宜所
以齐开 (第 0330a 页)
十日 使卢思营作施人说净等项。
第二施主不同于中有二一展转净二真实净今且
明展转净真实净希故不论先简财对 …… (第 0330a 页)
人知亦得)。
第四说净方轨者善见云所说之物众多散落者并
束相著然后说之萨婆多云钱宝谷米等并同长衣 十日 说净此律云应至一(比丘比丘尼)所具修威仪手捉
衣云大(德姊)一心念此是某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
大(德 …… (第 0330b 页)
德等并成若言愿大德受此衣
等不成五分云心念说净者应具修威仪捉衣心生
口言我此长衣净施某甲从彼取用得至 十日 复如 …… (第 0330b 页)
前威仪心生口言我此长衣从某甲取还得至 十日
复如初说如是舍故受新 (第 0330c 页)
十日 一易。
次明钱宝谷
米净法者此律云当持至可信优婆塞若守园人所
告言此是我所不应汝当知之即名说净(文 …… (第 0330c 页)
求净施主(四分无文随意所取)。
第六作法竟失不失者僧祇云沙弥边作净若受具
者应称无岁比丘若死者得停 十日 更须说净若不
知施主存亡便失净法不得 (第 0330c 页)
过十日 萨婆多云若死
更求净主除钱宝谷米等自外一切长财尽五众边
作净义准钱宝等俗人净主存亡同前十诵云若净
施 (第 0330c 页)
主是弟子被师呵责者不得作净应更求馀人边
说此律云若忘不说净或贼夺失想等虽经多日不
犯长若失 五日 后时忆得更经 (第 0330c 页)
五日 说净亦得若得
衣 (第 0330c 页)
十日 至第 (第 0330c 页)
十日 冥忘不说后时忆得即须当日说
净不尔犯舍十诵云忘衣 (第 0330c 页)
五日 后得所忘衣更得十
日说净萨婆多云若说净财宝及以衣财若人贷之
后时宝更还宝钱更还钱乃至本财相当还者不须 …… (第 0330c 页)
罗忏毗尼母云恶比丘不说净者入手即犯不须至 十日。 四药受净章第十四
此章大门有三一制意释名二四药体状三受法不
同。
第一制意释名者然报有增 …… (第 0331a 页)
时药者谓诸杂果浆对病因缘法在时外开服无过
名非时也三七日药者谓约法就能尽其分齐从于
日限以得其名名 七日 也四尽形药者谓势力既微
故听尽形畜服方能患除形有三种谓尽药形病形
报形故明了论云有身必病虽少差损后必 …… (第 0331a 页)
咽咽波
逸提三七日药者律云苏油生苏蜜石蜜此等五种
世人所识当食当药如食饭乾饭不令粗现伽论沙
糖浆亦得 七日 受乃至未舍自性故僧祇加脂一种
此律舍利弗风病动医教服五种脂谓熊罴猪驴鱼
等僧祇云此药清净无时食气一时 (第 0331b 页)
受 七日 服有四
百四病风百一用油脂治火大热病用苏治之水病
蜜治之杂病用上三药治之十诵云石蜜不得辄啖
除五种人 (第 0331b 页)
得食谓远行人病五分云听饥渴二时以
水和饮僧祇云食上多得酪食不尽者动作生苏七
日受若长煎作熟苏 七日 受若乞食时多得苏者贫
病比丘以细叠漉取苏得 (第 0331b 页)
七日 受若有缘事不得中
前作者当对一比丘记识云此中净物生我当作七
日受若忘误不受不作净过时是名不净四尽形药 …… (第 0331b 页)
果浆非澄清者
或食生藕根米汁等或身无重病非时食啖石蜜苏
油杏人汤等此并非法若食咽咽波逸提故律云七
日 过七日 服者得提问杏人汤所以不开服者答律
伹云病比丘听服杏人本不开作汤服又此汤力味
是味是大故不同苏油等也大 …… (第 0331c 页)
体者中论云如蒲桃浆持戒者应饮
若变作酒不应饮若变为苦酒还复得饮十诵云苷
蔗是时药清汁是非时浆作石蜜是 七日 药烧作灰
炙是尽形药胡麻亦然萨婆多云四药相和从强而
服若以时药尽形药助成 (第 0331c 页)
七日 药者作 (第 0331c 页)
七日 服由七
日药势力多故又助成故如以饧椒用和苏油等得
作 (第 0331c 页)
七日 药服若以时药 (第 0331c 页)
七日 药助成尽形寿者作尽
形药服如以苏乳和葶苈子作丸者是又如附子乌
头诸毒药等用浸豆麦者是并得尽形服若以尽 (第 0331c 页)
形
药 七日 药助成时药者时中服之如以苏油姜椒橘
等和面作食者是若分两俱等势力相齐者随以一
名标别加法。
第三手 …… (第 0331c 页)
(德姊)边受(三说)若蒲桃梨果等诸杂
果等浆随其病者题药名号牒入法中伹改名便是
若顿受饮尽不须加法受 七日 药口法云大(德姊)一心
念我(比丘比丘尼)某甲今为热病因缘故此是苏 (第 0332a 页)
七日 药
分为 (第 0332a 页)
七日 共宿服故今于大(德姊)边受(三说)如风病服
油冷病服蜜杂病服石蜜等各依病而服牒入口法
类说可知受尽形 …… (第 0332a 页)
何患对病称之各依一药为首类如口法义云
若买药未足随得入手即加口法而体是尽形药者
依其本名作之若是时药 七日 药入于丸散之数者
应作尽形药服若遇缘不得共得共尽形药一时作
法者应对一(比丘比丘尼)作法云大(德姊) …… (第 0332b 页)
下文受得生果忘不作净佛言应
放著地使净人作净巳自应洗手更受故知为受而
受不成恶触。
第三说净不同者 七日 一种作口法
竟偏心属巳须说净畜以药体是贵贪畜过多又久
近多时无变动义复气味殊越资身力强制令说净
若不 …… (第 0332b 页)
共食之论其口受亦通别人
由其口法加他二通之药一者味通二者手受通故
舍与前人受法不失何以知之故律云至第 七日 药
与诸比丘食若施人失受者药不清净佛则不听劝
舍劝食以此义准故知通失。
第五得重不得重者
义云论其 (第 0332c 页)
手受触失本受即须更受虽重无过若论
口受法者萨婆多云 五日 巳还净人来触更馀不受
药来杂更加 (第 0332c 页)
七日 法不依 (第 0332c 页)
二日 法受正从法论不从
药势 (第 0332c 页)
六日 巳去不得重加以药将入净故便随药势
更不加法若药众多不知何者是本药应更手口二
受然后服之若病重不能口受 …… (第 0332c 页)
五满五岁巳上六
自有智行住处更无胜巳七饥俭无食处故十诵云
若恐饥饿死者当在日日见和上处住恐不尔者若 十五日 若二由旬半若至自恣时来见和上八行道
称意处故五分云诸比丘各勤脩道无人与作依止
当于众中上坐依止敬如师 (第 0333a 页)
住摩得勒伽云初至
他处不相谙委听 二三日 选择(此律亦然)。
第四合依止总有十人律云一和上命终二和上休
道三和上决意出界四和上舍畜众五弟子缘 …… (第 0333a 页)
痴无智慧尽形依止他此约行教
为言十诵云虽受戒多岁不知五法尽形依止他一
不知犯二不知不犯三不知轻四不知 重五 不广诵
戒通利毗尼母云百臈不知法者应从十臈知法者
依止九或愚或智谓数犯众罪十毗尼母云不诵戒
人若故不 …… (第 0333b 页)
诵云无好师者听五六夜有好师者乃至一夜
不依止者得罪五百问事云若不依止饮水食饭坐
卧床席日日犯盗若经十 夏 不诵戒者罪同不依止。
第十一简师德者律云阿阇梨有五种一出家阇梨 …… (第 0334a 页)
痛前人岂成悲子之意故地持云上过罚黜中犯折
伏下犯呵责亦无杖打之法。
第十六呵失法者律云尽形呵责或 夏初 犯过罢安
居巳瞋犹不息或不现前呵责或不出过呵责或设
呵责而受供给此并非法得罪。
第十七忏谢法者律云 …… (第 0335a 页)
晨起布萨得罪以
后来比丘不闻戒故三昼夜亦得说戒四增减者此
律下文为外界斗争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若知十 四日 来 (第 0335b 页)
十三日 说若 (第 0335b 页)
十五日 来 (第 0335b 页)
十四日 说若巳入界
不可同说者当白僧言今不得说戒 (第 0335b 页)
后十五日 说戒
如是又增至 (第 0335b 页)
十五日 若不去者强和合说律中但明
二度不说不言至三此律下文拘睒弥国比丘斗争
六年不说戒又阿难疑高胜比丘犯盗经 (第 0335b 页)
集龙光寺译为三十四卷什执梵文于填沙门慧严
等更互笔受参正文理仪同侍中琊琊王练为檀越 至二年十二月 方讫律教东行五分第四解脱戒本
一卷(兴和二年出僧昉笔受出迦叶毗律大本不来)此之一卷至梁武帝世
东魏南 …… (第 0311a 页)
界辨者如下结界中说今正释羯
磨文中且就说戒单白分为五句一大(德姊)僧听者劝
警耳识鉴法得失二今僧白月 十五日 布萨说戒者
正宣情事启众令知三若僧时到僧忍听者正明僧
若和集详心审听量其可不若僧时到者谓心和身
集事 …… (第 0313c 页)
二根本白意次判成就忍可所
为五白如是者事既办巳白结告知次就羯磨法中
明白者且约白四羯磨受戒初白论之然 上巳 明恐
初学未委重述令知就前白中还有五句一大(德姊)僧
听者策动耳识劝审听法二是某甲从(和上和上尼)某 …… (第 0313c 页)
羯磨作法成不答律无正文
可以义求然羯磨戒本作法相似戒必令诵巳然后
得说今类羯磨岂得白读故此律及僧祇中 十五日
无人能诵戒者应差人向他处诵得巳还本处说不
得重说乃至一人说一篇竟更一人说若不能诵者
伹说法诵经便罢终 …… (第 0314a 页)
所明僧之一界正此宣释就中分三一大界者谓人
法二同界次论量者此律同一说戒中为路远故听 十四日 说戒 (第 0314c 页)
十三日 先往不得受欲义准应有百里
毗尼母云同布萨界极远听一日往还若极大结如
前所明欲小结者下至容四人巳上亦得 …… (第 0314c 页)
相行法者无疑善见云界
相有八种一山二石三林四树五路六蚁封七江八
水次明界形者善见云界形有五种一方二圆 三鼓
形四半月形五三角形义云并随屈曲方圆任地形
结不要方正若先无相随立一物作之亦得今时结
者多是空地四方城 …… (第 0315a 页)
具三义故不得受欲一结界是众同之本理
宜急制二自然界弱不胜羯磨故僧祇云非羯磨地
不得作僧事三令知界畔护 夏 护衣护食别众等过
故十诵云作羯磨比丘死馀人不知界处佛令舍巳
更结故须尽集次正作羯磨上座问僧集和合巳又 …… (第 0315c 页)
竖㯹杙以绳连之当于戒
场东南角离大界南墙尺八地傍小墙基下钉一大
杙直至西墙离西大墙内尺八地又钉一杙直 北至
小墙基下复钉一杙亦令远大墙一尺八寸仍以绳
连此三㯹外为自然地其戒场相者东北两边则以
小墙内畔为戒场相 …… (第 0316b 页)
无量须臾之间头
满大海时有罗汉维那打楗槌闻便剑止苦痛小息
王则白言唯愿大德若鸣楗槌延令长久为长打巳 过七日 竟便受苦毕长打迄今意兼济物故增一阿
含经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又说二
偈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 …… (第 0317c 页)
以不请故多造非法师呵责之反
云谁请大德为我作和上佛因制之若不请者不得
与授此律中请师不云僧前计预一月 五月 巳来请
者何伤大理益成生善人今时多在众中请者此依
十诵故彼文言令受戒人先入僧中教次第头面一
一礼僧足 …… (第 0321a 页)
四人清净者得成僧用故摩得勒伽云边地五人持
律者得授当知中国理则亡言(大僧和上十 夏 尼和上十二 (第 0321c 页)
夏) 必须
限定此律九夏和上虽开成授而得小罪(尼十一 (第 0321c 页)
夏 和上准此
应开)二种阇梨(大僧五夏巳上尼六 (第 0321c 页)
夏 巳上也)方得受戒故下律文多
巳五岁也馀师随夏多少无所妨也五百问事比丘
五臈不满度弟子知非而度犯堕若弟 …… (第 0321c 页)
比丘
尼)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比丘尼)法汝是中尽形
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 八日 食 (第 0325b 页)
十五日 食月初日食若僧常食檀越请食得
受三依树下坐(比丘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
比丘尼)法沙是中 …… (第 0325b 页)
复相领解如
此方成舍戒。
* 说六念章第十
第一念知白月大小法若是白月者应云今朝白月
大一日乃至 十五日 以白月一向大故不须云小若
是黑月便通大小黑月大者应云今朝黑月大一日
乃至 (第 0325c 页)
十五日 月小者应云今朝黑月小一日乃至十 (第 0325c 页)
四日 五分云于馀方国虽是我教不为清净者不行
无过虽非我教必应行者不得不行若据斯文此方
月历不局黑白通唱无过 (第 0325c 页)
若月大者应云今有 正月
三十日 月小者应云今朝二月小一日 (第 0326a 页)
二十九日 此谓识知布萨日远近又防俗问故
故律云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数等。
第二念知食处法若全不受请应云我今不受请 …… (第 0326a 页)
请处或云我今乞食无请处若受请不背者应
云今有请处念当自往若受请有背缘者应云今有
某缘得背请(缘者谓迦 提月 病施衣等也)若受多请无缘对舍者
应云今日有多请处自受一请馀者施与(长者大姊)在某
处(对舍者谓对五众 …… (第 0326a 页)
甲檀越于
我不计我得自恣食(三说)十诵五种人方得心念谓独
住兰若远行长病饥时依亲里住人。
第三念知 夏 之大小法若初受戒者应云我于某年
岁次在某日月在某一尺木若干影时受具我今无
夏后若有 (第 0326a 页)
夏 随夏多少称(西国受戒巳以木量影拟辨大小)。
第四念知衣钵有无净施法若衣钵具受者应云我
(三五)衣钵 …… (第 0326a 页)
未说净者应云念当说净若犯长者念当舍堕。
第五念知别众食法若有别众食缘者应云今有某
缘得别众食或病迦 提月 等若无缘者应云念不别
众食。
第六念知病之有无法若有病念当疗治若无病者 …… (第 0326a 页)
道故智度论云佛圣弟
子住于中道故著三衣不同外道裸身无耻白衣多
贪故重著也分别功德论云为三时故制有三衣 冬
则著重 (第 0326b 页)
夏 则著轻春则著中亦为障诸虫故此律亦
为寒故制著三衣又为三世如来并著如是衣故义
云为调三毒因缘故制著三衣 …… (第 0326b 页)
得会衣者不失受持萨婆多云三衣不受持
有坏威仪缺衣二罪若本说净今作三衣即失本净
又舍此衣前衣须说净不者 过十日 犯长萨婆多云
若三衣破不问孔大小但缘不断不失受持(尼祗支覆肩衣
义准此断)。
第十五浣染治补者十诵 …… (第 0328a 页)
罗者此音讹也正翻应云波多罗(随云)薄也
治磨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善见云若无人时亦得心
念受故僧祇十诵云若 十日 内舍故受新 (第 0329b 页)
十日 一易
(似是独住比丘法也)。
六失法者五百问事云若一日都不用钵食犯堕病
重者开若出界经宿不失受持善 …… (第 0329b 页)
虽先受持钵
若穿如粟米即失受持若以铁屑补塞巳更须受之
若买他钵未还直不成受其主虽言但受持亦不成
受若 过十日 亦不犯长若买他钵度价竟钵主熏巳
报比丘知不往 (第 0329b 页)
过十日 犯舍若馀人知熏竟传向 …… (第 0329b 页)
洗钵坏色当熟㨶细物筛而
用之三千威仪云洗钵当用澡豆皂荚二种为净十
诵云新熏钵苏者一心三洗是名净又不得 日中 炙
令津出吉罗僧祇云不得临危处洗应先洗师钵后
洗巳钵不得持巳钵中残水写师钵中乃至浣染衣
亦尔勿以师衣 …… (第 0329c 页)
开畜七宝房舍比丘入中便證圣道以随根性故先
制后开复令众生因此假法渐教入道后得道时方
得实施问何故正开 十日 答佛知法相缓急合宜所
以齐开 (第 0330a 页)
十日 使卢思营作施人说净等项。
第二施主不同于中有二一展转净二真实净今且
明展转净真实净希故不论先简财对 …… (第 0330a 页)
人知亦得)。
第四说净方轨者善见云所说之物众多散落者并
束相著然后说之萨婆多云钱宝谷米等并同长衣 十日 说净此律云应至一(比丘比丘尼)所具修威仪手捉
衣云大(德姊)一心念此是某长衣未作净为净故施与
大(德 …… (第 0330b 页)
德等并成若言愿大德受此衣
等不成五分云心念说净者应具修威仪捉衣心生
口言我此长衣净施某甲从彼取用得至 十日 复如 …… (第 0330b 页)
前威仪心生口言我此长衣从某甲取还得至 十日
复如初说如是舍故受新 (第 0330c 页)
十日 一易。
次明钱宝谷
米净法者此律云当持至可信优婆塞若守园人所
告言此是我所不应汝当知之即名说净(文 …… (第 0330c 页)
求净施主(四分无文随意所取)。
第六作法竟失不失者僧祇云沙弥边作净若受具
者应称无岁比丘若死者得停 十日 更须说净若不
知施主存亡便失净法不得 (第 0330c 页)
过十日 萨婆多云若死
更求净主除钱宝谷米等自外一切长财尽五众边
作净义准钱宝等俗人净主存亡同前十诵云若净
施 (第 0330c 页)
主是弟子被师呵责者不得作净应更求馀人边
说此律云若忘不说净或贼夺失想等虽经多日不
犯长若失 五日 后时忆得更经 (第 0330c 页)
五日 说净亦得若得
衣 (第 0330c 页)
十日 至第 (第 0330c 页)
十日 冥忘不说后时忆得即须当日说
净不尔犯舍十诵云忘衣 (第 0330c 页)
五日 后得所忘衣更得十
日说净萨婆多云若说净财宝及以衣财若人贷之
后时宝更还宝钱更还钱乃至本财相当还者不须 …… (第 0330c 页)
罗忏毗尼母云恶比丘不说净者入手即犯不须至 十日。 四药受净章第十四
此章大门有三一制意释名二四药体状三受法不
同。
第一制意释名者然报有增 …… (第 0331a 页)
时药者谓诸杂果浆对病因缘法在时外开服无过
名非时也三七日药者谓约法就能尽其分齐从于
日限以得其名名 七日 也四尽形药者谓势力既微
故听尽形畜服方能患除形有三种谓尽药形病形
报形故明了论云有身必病虽少差损后必 …… (第 0331a 页)
咽咽波
逸提三七日药者律云苏油生苏蜜石蜜此等五种
世人所识当食当药如食饭乾饭不令粗现伽论沙
糖浆亦得 七日 受乃至未舍自性故僧祇加脂一种
此律舍利弗风病动医教服五种脂谓熊罴猪驴鱼
等僧祇云此药清净无时食气一时 (第 0331b 页)
受 七日 服有四
百四病风百一用油脂治火大热病用苏治之水病
蜜治之杂病用上三药治之十诵云石蜜不得辄啖
除五种人 (第 0331b 页)
得食谓远行人病五分云听饥渴二时以
水和饮僧祇云食上多得酪食不尽者动作生苏七
日受若长煎作熟苏 七日 受若乞食时多得苏者贫
病比丘以细叠漉取苏得 (第 0331b 页)
七日 受若有缘事不得中
前作者当对一比丘记识云此中净物生我当作七
日受若忘误不受不作净过时是名不净四尽形药 …… (第 0331b 页)
果浆非澄清者
或食生藕根米汁等或身无重病非时食啖石蜜苏
油杏人汤等此并非法若食咽咽波逸提故律云七
日 过七日 服者得提问杏人汤所以不开服者答律
伹云病比丘听服杏人本不开作汤服又此汤力味
是味是大故不同苏油等也大 …… (第 0331c 页)
体者中论云如蒲桃浆持戒者应饮
若变作酒不应饮若变为苦酒还复得饮十诵云苷
蔗是时药清汁是非时浆作石蜜是 七日 药烧作灰
炙是尽形药胡麻亦然萨婆多云四药相和从强而
服若以时药尽形药助成 (第 0331c 页)
七日 药者作 (第 0331c 页)
七日 服由七
日药势力多故又助成故如以饧椒用和苏油等得
作 (第 0331c 页)
七日 药服若以时药 (第 0331c 页)
七日 药助成尽形寿者作尽
形药服如以苏乳和葶苈子作丸者是又如附子乌
头诸毒药等用浸豆麦者是并得尽形服若以尽 (第 0331c 页)
形
药 七日 药助成时药者时中服之如以苏油姜椒橘
等和面作食者是若分两俱等势力相齐者随以一
名标别加法。
第三手 …… (第 0331c 页)
(德姊)边受(三说)若蒲桃梨果等诸杂
果等浆随其病者题药名号牒入法中伹改名便是
若顿受饮尽不须加法受 七日 药口法云大(德姊)一心
念我(比丘比丘尼)某甲今为热病因缘故此是苏 (第 0332a 页)
七日 药
分为 (第 0332a 页)
七日 共宿服故今于大(德姊)边受(三说)如风病服
油冷病服蜜杂病服石蜜等各依病而服牒入口法
类说可知受尽形 …… (第 0332a 页)
何患对病称之各依一药为首类如口法义云
若买药未足随得入手即加口法而体是尽形药者
依其本名作之若是时药 七日 药入于丸散之数者
应作尽形药服若遇缘不得共得共尽形药一时作
法者应对一(比丘比丘尼)作法云大(德姊) …… (第 0332b 页)
下文受得生果忘不作净佛言应
放著地使净人作净巳自应洗手更受故知为受而
受不成恶触。
第三说净不同者 七日 一种作口法
竟偏心属巳须说净畜以药体是贵贪畜过多又久
近多时无变动义复气味殊越资身力强制令说净
若不 …… (第 0332b 页)
共食之论其口受亦通别人
由其口法加他二通之药一者味通二者手受通故
舍与前人受法不失何以知之故律云至第 七日 药
与诸比丘食若施人失受者药不清净佛则不听劝
舍劝食以此义准故知通失。
第五得重不得重者
义云论其 (第 0332c 页)
手受触失本受即须更受虽重无过若论
口受法者萨婆多云 五日 巳还净人来触更馀不受
药来杂更加 (第 0332c 页)
七日 法不依 (第 0332c 页)
二日 法受正从法论不从
药势 (第 0332c 页)
六日 巳去不得重加以药将入净故便随药势
更不加法若药众多不知何者是本药应更手口二
受然后服之若病重不能口受 …… (第 0332c 页)
五满五岁巳上六
自有智行住处更无胜巳七饥俭无食处故十诵云
若恐饥饿死者当在日日见和上处住恐不尔者若 十五日 若二由旬半若至自恣时来见和上八行道
称意处故五分云诸比丘各勤脩道无人与作依止
当于众中上坐依止敬如师 (第 0333a 页)
住摩得勒伽云初至
他处不相谙委听 二三日 选择(此律亦然)。
第四合依止总有十人律云一和上命终二和上休
道三和上决意出界四和上舍畜众五弟子缘 …… (第 0333a 页)
痴无智慧尽形依止他此约行教
为言十诵云虽受戒多岁不知五法尽形依止他一
不知犯二不知不犯三不知轻四不知 重五 不广诵
戒通利毗尼母云百臈不知法者应从十臈知法者
依止九或愚或智谓数犯众罪十毗尼母云不诵戒
人若故不 …… (第 0333b 页)
诵云无好师者听五六夜有好师者乃至一夜
不依止者得罪五百问事云若不依止饮水食饭坐
卧床席日日犯盗若经十 夏 不诵戒者罪同不依止。
第十一简师德者律云阿阇梨有五种一出家阇梨 …… (第 0334a 页)
痛前人岂成悲子之意故地持云上过罚黜中犯折
伏下犯呵责亦无杖打之法。
第十六呵失法者律云尽形呵责或 夏初 犯过罢安
居巳瞋犹不息或不现前呵责或不出过呵责或设
呵责而受供给此并非法得罪。
第十七忏谢法者律云 …… (第 0335a 页)
晨起布萨得罪以
后来比丘不闻戒故三昼夜亦得说戒四增减者此
律下文为外界斗争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若知十 四日 来 (第 0335b 页)
十三日 说若 (第 0335b 页)
十五日 来 (第 0335b 页)
十四日 说若巳入界
不可同说者当白僧言今不得说戒 (第 0335b 页)
后十五日 说戒
如是又增至 (第 0335b 页)
十五日 若不去者强和合说律中但明
二度不说不言至三此律下文拘睒弥国比丘斗争
六年不说戒又阿难疑高胜比丘犯盗经 (第 0335b 页)
子。吕光至凉
州。闻秦主姚苌所害光遂称帝凉治姑臧。罗
什在凉州译出大华严经。以自玩适至秦主
姚苌子兴 弘始二年。 至长安译出众经。佛
法尔时大盛。当晋大兴三年。安北凉州沮渠
蒙逊永和二年。有沙门昙摩谶。是天竺国人。 …… (第 0402c 页)
曰。善哉善哉。大德。吾恐汉地人不能持戒。
不复译之。今大德求如得者。汉地必有持
者。戒品从此流行。当 晋隆安四年。 自此以
后。年年西国沙门传法来者众。非记可尽。论
营记。元魏正光元年岁次庚子七月。明帝加
元服大赦。 (第 0403a 页)
州。闻秦主姚苌所害光遂称帝凉治姑臧。罗
什在凉州译出大华严经。以自玩适至秦主
姚苌子兴 弘始二年。 至长安译出众经。佛
法尔时大盛。当晋大兴三年。安北凉州沮渠
蒙逊永和二年。有沙门昙摩谶。是天竺国人。 …… (第 0402c 页)
曰。善哉善哉。大德。吾恐汉地人不能持戒。
不复译之。今大德求如得者。汉地必有持
者。戒品从此流行。当 晋隆安四年。 自此以
后。年年西国沙门传法来者众。非记可尽。论
营记。元魏正光元年岁次庚子七月。明帝加
元服大赦。 (第 0403a 页)
见之。
七谓。后燕建兴末。沙门昙猛者。从大秦路入
达王舍城。及返之日。从陀历道而还东夏。
八谓。 后秦弘始二年。 沙门法显。与同学慧景
等。发自常安。历于填道。凡经三十馀国。独
身达南海师子国。乃汎海将经。像还。至 (第 0969b 页)
七谓。后燕建兴末。沙门昙猛者。从大秦路入
达王舍城。及返之日。从陀历道而还东夏。
八谓。 后秦弘始二年。 沙门法显。与同学慧景
等。发自常安。历于填道。凡经三十馀国。独
身达南海师子国。乃汎海将经。像还。至 (第 0969b 页)
之不立)。
* 杂问律事二卷(初出见长房录)
右一部二卷本阙。
沙门昙摩。晋翻云法。善于律学。以 安帝隆安四年庚子三月二日。 于杨都尚书令王法度精舍。沙门释僧遵等二十馀德请译杂问律事。序具卷首明佛法僧物互相交涉分齐。差殊甚要须 …… (第 0803c 页)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第二出见长房录)
* 分卫经一卷(见长房录)
右二十三部四十五卷 (初二 部三卷本在大智度下二十一部四十一卷阙本)。
沙门祇多蜜。或云祇蜜多。晋云歌支。西域人。识性通敏聪达宏 (第 0805c 页)
* 杂问律事二卷(初出见长房录)
右一部二卷本阙。
沙门昙摩。晋翻云法。善于律学。以 安帝隆安四年庚子三月二日。 于杨都尚书令王法度精舍。沙门释僧遵等二十馀德请译杂问律事。序具卷首明佛法僧物互相交涉分齐。差殊甚要须 …… (第 0803c 页)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第二出见长房录)
* 分卫经一卷(见长房录)
右二十三部四十五卷 (初二 部三卷本在大智度下二十一部四十一卷阙本)。
沙门祇多蜜。或云祇蜜多。晋云歌支。西域人。识性通敏聪达宏 (第 0805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