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僧波颇隋末唐初 565 — 632年4月6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作明知识
一名波颇
华言光智
中天竺人也。
本王种。
姓刹帝利
十岁出家。
师习学
诵一洛叉大乘经偈。
受具后。
因习律部。
略通戒纲。
心乐禅观。
更从胜德习定。
十二年
南游伽陀国。
陀寺。
时戒贤师。
方弘十七地论。
复获听受。
然以此论兼明小教。
仍诵小乘论一洛叉偈。
门人般若因陀罗跋摩传灯本国。
托以绍承。
乃展转北行。
达于西面可汗叶护衙。
以法训勖。
曾未浃旬。
可污信向。
武德九年
高平王使而见之。
将载与俱。
叶护君臣未即许。
高平驲奏闻。
叶护津发。
毋滞留。
十二月偕高平京师
谒帝。
诏居兴善寺
赐䌽段纳帔。
从僧加常供给。
问劳勤至。
三年三月
诏所司。
𢯱扬硕德一十九人。
波颇所居寺传译。
沙门慧乘證义
沙门玄暮等译语。
沙门慧赜
慧净
慧明
法琛。
等缀文。
上柱国
尚书
左仆射
房玄龄
散骑常侍
太子詹事
杜正伦
参助铨定。
光禄大夫
太府卿
萧璟
知监护。
出宝星。
胜光。
般若灯。
大庄严经论。
三部三十五卷。
六年缮写云毕。
上闻。
波颇䌽百假。
馀赐束帛有差。
当是时。
或谤以为故聚名达。
废弃讲贯。
侥倖取誉。
诚非弘通本意者。
监护使以沙门灵佳之辨弗听。
太子疾。
迎入内。
承顾问。
宠眷益隆渥。
然其气刚志确。
终以前谤。
不能平。
遂分散衣资。
造诸净业。
贞观六年四月六日
观佛坐逝于胜光寺。
遗表施身。
诏阇维收舍利起塔。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唐言作明知识
或一云波颇
此云光智
中天竺人也。
本刹利王种。
姓刹利帝
十岁出家。
师习学
诵一洛叉大乘经可十万偈。
受具已后便学律藏。
博通戒网心乐禅思。
又随胜德修习定业。
因修不舍经十二年末复南游摩伽陀国那烂陀寺。
值戒贤论师盛弘十七地论。
因复听采。
以此论中兼明小教。
又诵一洛叉偈小乘诸论。
波颇识度通敏器宇冲邃。
博通内外研精大小。
传灯教授同侣所推。
承化门人。
般若因陀罗跋摩等。
学功树绩深达义纲。
今见领徒本国匡化。
为彼王臣之所钦重。
但以出家释子不滞一方。
六月一移任缘靡定。
承北狄贪勇未识义方。
法藉人弘敢欲传化。
乃与道俗十人展转北行。
达西面可汗叶护衙所。
以法训勖曾未浃旬。
特为戎主深所信伏。
日给二十人料。
旦夕祇奉。
同侣道俗咸被珍遇。
生福增敬日倍于前。
武德九年
高平王出使入蕃。
因与相见。
承此风化将事东归。
叶护君臣留恋不许。
王即奏闻。
下敕徵入。
乃与高平同来谒帝。
其年十二月达京。
敕住兴善
释门英达莫不修造。
自古教传词旨。
有所未踰者。
皆委其宗绪。
括其同异。
内计外执指掌释然。
徵问相雠披解无滞。
乃上简闻。
蒙引内见。
躬传法理无爽对扬。
赐䌽四十段。
并宫禁新纳一领。
所将五僧加料供给。
重频慰问劳接殊伦。
至三年三月
上以诸有非乐。
物我皆空。
眷言真要无过释典。
流通之极岂尚翻传。
下诏所司。
搜扬硕德备经三教者一十九人。
于大兴善创开传译。
沙门慧乘證义
沙门玄谟等译语。
沙门慧赜慧净慧明法琳等缀文。
又敕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杜正伦
参助勘定。
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璟
知监护。
百司供送四事丰华。
初译宝星经。
后移胜光。
又译般若灯大庄严论。
三部三十五卷。
至六年冬
勘阅既周。
缮写云毕。
所司详读乃上闻奏。
下敕各写十部散流海内。
仍赐物百段。
馀承译僧有差束帛。
又敕太子庶子李百药制序。
具如论首。
波颇意在传法。
情望若弦。
而当世盛德自私诸己。
有人云。
侥倖时誉取驰于后。
故聚名达废讲经论。
斯未是弘通者时。
沙门灵佳。
卓荦拔群妙通机会。
对监护使具述事理云。
远投东夏情乖名利。
欲使道流千载声振上古。
昔符姚两代。
翻经学士乃有三千。
大唐译人不过二十。
意在明德同證。
信非徒说。
后代昭奉无疑于今耳。
识者佥议攸同。
后遂不行。
时为太子染患众治无效。
下敕迎入内。
一百馀日。
亲问承对不亏帝旨。
疾既渐降辞出本寺。
赐绫帛等六十段并及时服十具。
誓传法化不惮艰危。
远度葱河来归震旦。
经途所亘四万有馀。
躬赍梵本望并翻尽。
不言英彦有坠纶言。
本志颓然雅怀莫诉。
因而搆疾自知不救。
分散衣资造诸净业。
端坐观佛遗表施身。
下敕特听。
寻尔而卒于胜光寺。
春秋六十有九。
东宫下令给二十人。
舆尸坐送至于山所。
阇维既了。
沙门玄谟收拾馀骸。
为之起塔于胜光寺。
师塔东。
贞观七年四月六日也。
有识同嗟法轮辍轸。
四年之译三帙献功。
掩抑慧灯望照惑累。
用兹弘道未敢有闻。
既而人丧法崩归𮘧斯及。
伊我东鄙匪咎西贤
悲夫。
僧慧赜隋末唐初 580 — 636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李姓
荆州江陵人
九岁依本邑隐法师出家。
沙弥
执卷诵文。
纸盈四十。
初听涅槃。
法华。
后别听三论。
隋开皇中
乡里以器质夙成。
请为法主
讲涅槃。
辨答率屈耆宿。
时才十二岁。
刺史空龙公元寿
闻而谒焉。
大加褒赏。
以其名闻。
诏入京师
既引见。
赐纳僧伽梨。
并馀衣一袭。
仍住清禅寺。
冠盖日拥门。
惮烦。
应禅师禀资心学。
大业末
避地终南之高冠岭。
唐室隆兴
出游都邑
屡建法筵。
武德初
诏于延兴寺。
百座开仁王经
公卿盛集。
吉藏竖论。
言清理诣。
锐责锋起。
四部骇异。
叹伏。
善楷书
太宗文皇帝
在秦邸。
欲致之别第。
以崇供养。
使者六反。
固辞。
贞观诏。
简僧传译。
众咸推让。
讫事奏上。
诏赐帛百匹。
衣服一袭。
又著般若灯论叙。
文多不载。
十年四月六日
终于所住。
寿五十有七。
京师之东郊。
太常博士褚亮撰碑词。
有集八卷行世。
释慧赜
俗姓李
荆州江陵人
早悟非常神思锋逸。
九岁投本邑隐法师出家。
隐体其精爽异伦。
即度为沙弥
讲授之暇诲以幽奥。
领牒玄理曾不再思。
执卷诵文纸盈四十。
荆楚秀望钦而美之。
初从隐听涅槃法华。
后别听三论。
皆剖析新奇。
抗拟摽会。
开皇中年江陵寺。
大兴法席群师云赴。
道俗以嘉绩夙成。
咸欲观其器略。
共请为法主
顾惟披导有旨。
因而践焉。
甫年十二。
创开涅槃。
比事吐词义高常伯
论难相继。
辩答冷然。
少长莫不缄心。
颂声载路。
荆州刺史宜龙公元寿
闻其幼誉。
惊挺亲驾谒焉。
素倍前闻大相褒赏。
以事奏闻云。
希世卓秀者也。
登即有诏。
令本州备礼所在恭送。
既达京辇殊蒙慰引。
赐纳僧伽梨并衣一袭。
仍令住清禅寺。
从容法侣敦悦玄儒。
才藻屡扬汲引无竭。
预有衣冠士族。
皆来展造门庭。
莫不赞其洽闻博达。
机捷之谓也。
末厌烦梗思济清神。
乃从应禅师
禀资心学。
掩关两载。
情𮛫诸门。
遂语默于贤圣之间。
谈授于经纬之理。
值隋氏云丧法事沦亡。
道阕当年情欣栖静。
大业末岁。
移卜终南之高冠岭。
因岩构室疏素形心。
会唐运勃兴苍生攸济。
不滞物我。
来从帝城。
讲诲暂扬。
倾都请道。
武德年内释侣云繁。
屡建法筵皆程气宇。
延兴寺。
百座讲仁王经
王公卿士并从盛集。
沙门吉藏爰竖论宗。
声辩天临贵贱倾目。
才施锐责。
言清理诣思动几微神彩惊越四部骇心百辟。
顾而叹曰。
非惟论辩难继。
抑亦银钩罕踪。
今上在蕃亲观论府。
深相结纳拟为师友。
六使来召令赴别第。
以生名杀身之累。
由来有人。
退让馀词一不闻命。
及贞观开译。
诏简名僧众以文笔知名兼又统详论旨。
乃任为翻论之笔。
译讫奏闻。
有敕赐帛百匹衣服一具。
又著论序曰般若灯论者。
一名中论。
本有五百偈。
借灯为名者。
无分别智有寂照之功也。
举中标目者。
鉴亡缘观等离二边也。
然则灯本无心智也。
亡照法性平等。
中义在斯。
故寄论以明之也。
若夫寻论滞旨。
执俗迷真。
颠倒断常之间。
造次有无之内。
守名丧实攀叶亡根者。
岂欲尔哉。
盖有由矣。
请试陈之。
若乃构分别之因。
招虚妄之果。
惑累熏其内识。
恶友结其外缘。
致使慢耸崇山见深沧海恚火难触词锋罕当。
闻说有而快心。
听谈空而起谤。
六种偏执各谓非偏。
五百论师诤陈异论。
或将邪乱正。
或以伪齐真。
识似悟而翻迷。
教虽通而更壅。
可谓捐珠玩石。
弃宝负薪。
观画怖龙。
寻迹怯象。
爱好如此。
良可悲夫。
龙树菩萨救世挺生。
呵嗜欲而发心。
阅深而自鄙。
蒙独尊之悬记。
然法炬于阎浮。
且其地越初依。
功超伏位。
既穷一实且究二能。
佩两印而定百家。
混三空而齐万物
点尘劫数历试诸难。
悼彼群迷故作斯论。
文玄旨妙破巧申工。
被之钝根多生怯退。
有分别明菩萨者。
大乘法将体道居衷。
遐览真言为其释论。
开秘密藏赐如意珠。
略广相成师资互显。
至如自乘异执郁起千端。
外道殊计纷然万绪。
驴乘竞驰于驾驷。
萤火争耀于龙烛。
莫不标其品类显厥师宗。
玉石既分玄黄也判。
西域染翰乃有数家。
考实析微此为精诣。
若含通本末有六千偈。
梵文如此。
翻则减之。
我皇帝。
神道迈于羲皇
陶铸侔于造化。
崇本息末。
无为太平。
守母存子不言而治。
以为圣教东流年淹数百。
而亿象所负阙者犹多。
希见未闻劳于寤寐。
中天竺国三藏法师波颇蜜多罗。
学兼半满博综群诠。
丧我怡神搜玄养性。
游方在念利物为怀。
故能附弋传身举烟命伴。
冒冰霜而越葱岭
犯风热而度沙河
时积五年途经四万。
大唐贞观元年
顶戴梵文至止京辇。
昔秦徵童寿苦用戎兵。
汉请摩腾远劳蕃使。
讵可方兹感应道契冥符。
家国休祥德人爰降。
有司奏见。
殊悦帝心。
敕住兴善胜光。
即传新经之始。
仍召义学沙门及王公宰辅。
对翻此论。
研覈幽旨。
去华存实。
目击则欣其会理。
函杖则究其是非。
文虽定而覆详。
义乃明而重审。
岁在寿星。
检勘云毕。
其为论也。
观明中道。
而存中失
空显第一而得一乖空。
然司南之车本示迷者。
照胆之镜为鉴邪人。
无邪则镜无所施。
不迷则车不为用。
斯论破申。
其犹此矣。
虽复斥内遮外尽妄穷真。
而存乎妙存。
破如可破。
荡荡焉。
恢恢焉。
迎之靡测其源。
顺之罔知其末。
信是蓥心神之砥砺。
越溟海之舟舆。
骇昏识之雷霆。
照幽途之日月者矣。
此土先有中论四卷。
本偈大同。
宾头卢伽为之注解晦其部执。
学者昧焉。
此论既兴可为龟镜
明达君子。
详而味之。
序成未即闻上。
帝敕秘书监虞世南作序。
见赜之所制。
叹咽无以加焉。
因奏闻上。
仍以序列于卷首。
所在传写缄于
贞观十年四月六日终于所住。
春秋五十有七。
葬于京郊之东。
列隧立碑颂其芳德。
太常博士褚亮为文。
之知道。
伦等崇其辩机
时俗以拟慧乘
固为笃论。
词注难穷。
无施不遂。
讲华严大品涅槃大智度摄大乘及中百诸论。
皆筌释章部决滞有闻。
又诵涅槃法华。
音文淳美。
时为众述。
清啭动神。
又抽减什物。
用写
寻阅才止便修虔奉。
善导众首舒畅物情。
为诸文雄之所称叙。
特明古迹偏晓书画。
京华士子屡陈真伪。
皆资其口实定其人世。
文章词体预能流。
草𮨕笔功名疏台府
每有官供胜集。
必召而处其中。
公卿执纸请书填赴。
随纸赋笔飞骤如风。
藻蔚雄态绮华当世。
故在所流咏耽玩极多。
悬诸屏障。
或铭座右。
著集八卷行世。
释法楷
释法楷
曹州人
十五出家。
依相京贤统而为弟子。
师习涅槃通解文义。
及受具后专攻四分。
云晖两匠振纽齐都。
备经寒暑伏面咨禀。
皆赐其深奥无所子遗。
及齐法俱亡。
南避淮表寿山之阳。
随开律教。
开皇首岁大辟法门。
还返曹州
欲终山水将趣海岸。
而道俗邀留不许东骛。
揩性虚静。
更于城北三里左丘山营造一寺。
名曰法元。
高显平博下临城邑
遥望发心皆来受法。
未为安而能迁。
古人所尚。
久在尘厌不无流转。
便入关壤观化京都。
住扬化寺复扬戒律。
仁寿置塔。
奉敕送舍利于曹州
揩以初基有由。
欲报斯地。
表请树塔还置法元。
上帝不违。
任从所请。
初达曹部。
舆州内。
广现神瑞。
备如别纪。
但学未经远难得遍知。
故略编之。
想未繁挠。
日别异见。
具如后述。
三月十四日中时。
见佛半身面白如玉。
舍利舆前佛顶之上。
黄赤光起。
二十九日夜降甘露。
味甜逾蜜。
现于赤光遍于城上。
须臾流照达于塔所。
四月五日
舍利上踊白色鲜明。
其日申时
帐上北面忽见光影。
中有白云气。
中生树状如青桐。
下有青色师子。
面西而蹲。
六日卯时复有光影。
见云气内。
有三莲花
两厢双树下有佛像。
楼阁树林沓重而出。
上有立菩萨像。
辰时又见金色光明出没渐大。
已时复见重阁。
阁上有树叶。
如贝多。
旁立圣僧
午时复现双树之形。
下列七佛。
申时双树又见一佛二菩萨像三花承足。
又见天人擎花在空黄师子等。
亥时帐后见千佛形。
舍利室内出黄白光。
四月七日
又见双树黄雀一头及以光云师子等像。
辰时又见金翅鸟身飞龙树林宝盖等像傍现二菩萨及黄师子。
已时又见宝幢树林。
下有菩萨黄衣居士
白色师子蹲踞石上。
又有气树林楼阁菩萨。
午时又见白色气宝幢树林青色师子。
申时又现双树繁茂须臾变为宫殿楼阁佛坐花台其色黄白。
亥时云起西北雨润三寸上六天一时见身。
四月八日将欲下塔。
平旦之时天雨白花。
飞飏不下。
卯时又见诸天宝盖树侧菩萨及黄师子。
辰时又见大盖两重众宝庄严。
下坐菩萨及白师子踞在石上。
帐上又见光影气。
气中金光乍大乍小。
下有莲花时开时合。
雨天花
大者在空。
面阔尺馀。
小者堕地。
状如桃花
已时帐后见三诸天三师子及莲花水池
午时将下。
又见双树并立菩萨。
舍利忽分以为五粒。
流转光曜。
四月九日
填平已后。
帐后板上光影之内叠石文生。
又见大树。
青衣沙门执炉而立。
又感奇香郁烈人鼻。
具列闻。
帝大悦。
令图缋之。
以流海内。
自仁寿创塔。
前后百馀。
感徵最优勿高于
后以常业终于本寺。
僧法照中唐 ? — 77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
大历二年
依止衡岳云峰寺
修习罔怠。
尝于僧堂晨粥。
睹钵内五彩云气骤起。
而山寺影现其中。
去寺东北五十里。
有山。
山下有涧。
北去涧有石门
石门
行可五里。
有寺金榜。
署云大圣竹林寺
当是时。
目了而心疑之。
盖以平生所未尝造也。
他日又现台山诸寺于午钵云气中。
其楼观池榭。
皆众宝严饰。
而无山林秽恶诸物。
并现十方佛国清净可爱。
食毕乃灭。
于是问嘉延昙晖二师之尝游五台者。
其言与所见尤合。
四年遂起五会念佛道场于衡州湖东寺
六月二日
祥云弥覆一寺。
云中楼阁影现。
且有梵相数僧。
身长丈许。
执锡行道。
阿弥陀佛。
文殊普贤。
一万菩萨。
其身高大咸在。
自未至酉方灭。
州人见者率感泣作礼。
及晚于道场外。
遇一老人谓之曰。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
奉觐大圣。
今可去矣。
答曰。
时危路险未可也。
老人曰。
但亟去无惮也。
忽不见。
八月十三日
结同志发衡岳
五年四月五日
五台
已遥见白光数道于佛光寺之南矣。
明日诣寺揽其境。
则悉无异昔日钵中所现者。
四鼓
又一光自北山来。
正触身。
即入堂问众。
众曰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以感悟有缘者耳。
因具威仪。
寻光由寺东北。
行十五里。
果得山涧石门等。
而善财难陀青衣年八九岁。
立石门外。
若预候者。
入门。
向北行五里。
过金门楼。
入门则大圣竹林寺也。
地纯黄金。
流渠华甫方二十里。
两庑周遭。
一百二十院。
比之钵中所睹者。
差分明耳。
而讲堂之中。
狮子座上。
文殊处西。
普贤处东。
大菩萨众。
左右围绕。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前作礼。
问言。
末劫凡夫。
智浅障深。
法海渊洪。
虽欲修行。
罔得其要。
惟愿大圣指陈。
使知所在。
文殊报曰。
诸修行门。
无过念佛。
福慧二严。
举无遗者。
我于过去劫中。
以念佛故。
今获一切种智。
是以一切诸波罗蜜
乃至诸佛。
从念佛生。
汝当勤念。
无令休息。
又问其念云何。
曰此世界西。
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系念。
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
决定往生。
说是语已。
时二菩萨。
舒金色手。
摩顶而授记言。
汝以念佛功德力故。
不久获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善男女等。
必欲疾成佛道者
但念佛而已。
于是二菩萨。
各说伽陀以发明之。
则欢喜踊跃。
疑网顿除。
作礼以谢。
合掌住侧。
文殊使之巡历菩萨诸院。
遍请教戒。
及游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
大如碗许。
取而食之。
身意泰然。
旋辞菩萨以出。
青衣至于门外。
遂失所在。
而徘徊伫眺。
倍增悲感。
十三日复偕五十馀僧。
于金刚窟。
无著遗迹。
礼二十五佛名。
独见地莹琉璃。
宫殿净。
文殊普贤万菩萨众佛陀波利等。
坐立俨然。
其馀僧则无所见也。
是夜三鼓
又见五镫于所止华严寺西楼上。
默祝曰。
愿分百镫。
寻如其数。
曰愿千镫亦然。
且其比列之整。
非世所能拟。
乃复独诣金刚窟见大圣。
佛陀波利引入圣寺
语具觉救传。
十二月于寺之念。
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七日之夜方唱佛次。
有梵僧造道场。
曰。
汝盍亦流通所见境界乎。
不应。
明日申时
则有梵僧之老者。
见曰。
灵异之事。
宜普示众生。
使发菩提心可也。
曰。
非敢閟也。
第恐俗情腾谤耳。
其僧曰。
大圣之居此山。
谤议纷纭。
尚莫之止。
况汝所见境界耶。
然性善性恶均为菩提。
而涂毒鼓缘自应不谬。
六年正月
华严寺僧崇明谦等三十馀人。
立石记于金刚窟般若院地。
当是时忽闻钟声雅亮。
节解分明。
众尤惊异。
以为所开示断不虚矣。
后照又建竹林寺一区以自表显。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𢹂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
沙弥惟英。
优婆塞张希陵等八人。
东台
先睹白光数四。
异云叆叇。
云开而红色。
文殊乘青毛狮子。
于五色通身光内。
微雪飘洒。
圆光遍映山谷。
详载绛州兵椽王士詹记。
释法照
不知何许人也。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
勤修不懈。
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
云内现山寺。
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石门
入可五里有寺。
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
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
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
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
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
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
又现诸佛净国。
食毕方灭。
心疑未决。
归院问僧。
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
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
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
然尚未得台山消息。
四年夏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
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
六月二日未时
遥见祥云弥覆台寺。
云中有诸楼阁。
阁中有数梵僧。
各长丈许。
执锡行道。
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
其身高大。
见之者皆深泣血设礼。
至酉方灭。
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老人。
云。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
今何不去。
怪而答曰。
时难路艰何可往也。
老人言。
但亟去。
道路固无留难。
言讫不见。
惊入道场重发诚愿。
夏满约往前。
任是火聚冰何终无退衄。
至八月十三日
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
果无沮碍。
五年四月五日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
六日佛光寺
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
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
忙入堂内。
乃问众云此何祥也。
吉凶焉在。
有僧答言。
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答有缘。
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
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一石门
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
颜貌端正立于门首。
一称善财二曰难陀
相见欢喜问讯设礼。
入门。
向北行五里已来。
见一金门楼。
渐至门所乃是一寺。
寺前有大金榜。
题曰大圣竹林寺
一如钵中所见者。
方圆可二十里。
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
其地纯是黄金。
流渠华树充满其中。
入寺至讲堂中。
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
各据师子之座。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文殊左右菩萨万馀。
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
至二贤前作礼问言。
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
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浣。
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
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报言。
汝今念佛。
今正是时。
诸修行门无过念佛。
供养三宝福慧双修。
此之二门最为径要。
所以者何。
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
因念佛故。
因供养故。
今得一切种智。
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
乃至诸佛。
皆从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又问。
当云何念。
文殊言。
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继念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是语已。
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顶为授记别。
汝已念佛故不久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
则能速證无上菩提。
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
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又更作礼。
礼已合掌。
文殊言。
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
授教已次第瞻礼。
遂至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其大如碗。
便取食之。
食已身意泰然。
造大圣前作礼辞退。
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
礼已举头遂失所在。
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存焉。
复至四月八日
华严寺西楼下安止。
十三日与五十馀僧同往金刚窟。
无著见大圣处。
处心礼三十五佛名。
礼才十遍。
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
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
居在一处。
见已惟自庆喜。
随众归寺。
其夜三更华严院西楼上。
忽见寺东山半有五圣灯。
其大方尺馀。
咒言。
请分百灯归一畔。
便分如愿。
重谓分为千炬。
言讫便分千数。
行行相对遍于山半。
又更独诣金刚窟所。
愿见大圣。
三更尽到见梵僧。
称是佛陀波利
引之入圣寺
语在觉救传。
至十二月初。
遂于华严寺华严院入念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时。
又见一梵僧入乎道场。
告云。
汝所见台山境界何故不说。
言讫不见。
疑此僧亦拟不说。
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又见一梵僧。
年可八十。
乃言曰。
师所见台山灵异。
胡不流布普示众生令使见闻发菩提心获大利乐乎。
曰。
实无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谤。
故所以不说。
僧云。
大圣文殊见在此山。
尚招人谤。
况汝所见境界。
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耳。
闻斯语便随忆念录之。
江东释慧从。
大历六年正月内。
华严寺明谦等三十馀人。
随照至金刚窟所。
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
于时徒众诚心瞻仰。
悲喜未已。
遂闻钟声。
其音雅亮节解分明。
众皆闻之惊异尤甚。
验乎所见不虚。
故书于屋壁。
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慧。
自后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
庄严精丽便号竹林焉。
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与弟子八人于东台睹白光数四。
次有异云叆叇。
云开见五色通身光。
光内有圆光红色文殊乘青毛师子。
众皆明见。
乃霏微下雪。
及五色圆光遍于山谷。
其同见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等。
后笃巩其心修鍊无旷。
不知其终。
绛州兵掾王士詹圣寺记云。
系曰。
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
显正依报庄严故。
菩萨未沾国土名。
但云住处。
修净佛国因随生佛家。
故华严经有菩萨住处品焉。
经云。
唯佛一人居净土此下不僣上也。
若八字陀罗尼经云文殊大愿力与佛同境界。
境界净则说法净
则三土义齐也。
问诸经中佛住王舍城等。
可非住处邪。
通曰。
此义同名别。
或可上得兼下也。
又如兜率宫院是补处域宝陀落清凉支提等山。
皆是菩萨识所变刹土也。
若然者土与住处义同名异耳。
法照竹林圣寺见文殊境也。
诸于山岭见老人童子等。
则秽土见圣人。
僧智闲五代 819 — 914年四月六日
释智闲
青州人也。
身裁七尺。
博闻强记有干略。
亲党观其所以。
谓之曰。
汝加力学则他后成佐时之良器也。
俄尔辞亲出俗。
既而慕法心坚。
至南方礼沩山大圆禅师
盛会咸推为俊敏。
沩山一日召对茫然。
将诸方语要一时煨烬曰画饼弗可充饥也。
便望南阳忠国师遗迹而居。
偶芟除草木击瓦砾。
失笑冥有所證抒颂唱之。
由兹盛化。
终后敕谥袭灯大师
塔号廷福焉。
舒州桐城投子山释大同
姓刘氏
舒州怀宁人也。
幼性刚正有老成气度。
因投洛下唐满禅师出俗。
习安般观业垂成遂求华严性海。
复负锡谒翠微山
法会。
伏牛元通激发请益大明祖意。
由是放荡周游还归故土。
投子山结茅茨。
栖泊以求其志。
中和中巢寇荡履京畿天下悖乱。
有贼徒持刃问曰。
住此何为。
对以佛法。
魁渠闻面膜拜。
脱身服装而施之下山。
梁乾化四年甲戌四月六日加趺坐亡。
春秋九十六。
法腊四十六。
凡居化此山三十馀载云。
释大同后梁 819 — 914年4月6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舒之怀宁刘氏子。
夙事洛下唐满禅师出家。
习安般。
业且成矣。
意以为华严性海。
岂局此哉。
乃负锡趋翠微法会。
偕伏牛元通请益。
大明祖意。
归乡里。
茅茨投子山
以接学徒。
一日赵州谂和尚
以分卫抵桐城县
亦出山。
遇诸途。
未相识也。
州加侦察。
知是
乃问云。
莫是投子山主否。
同云茶盐钱乞我一个。
州先入山坐庵中。
后𢹂油一瓶至。
州云。
久响投子。
到来只见个卖油翁。
同云。
汝只见卖油翁。
且不识投子。
州云如何是投子。
提起油瓶云。
油油。
州又问死中得活时如何。
同云。
不许衣行。
投明须到。
州曰。
我早侯白
汝更侯黑。
自是誉播海寓。
而咨询之侣。
辐辏焉。
中和中
巢寇扰攘天下。
有渠魁。
持刃问曰。
住此何为。
色不变。
对以佛法。
皆惩戒意。
渠魁遽膜拜。
脱身所著衣服施之。
感泣而去。
梁乾化四年甲戌四月六日趺坐而亡。
寿九十六。
腊四十六。
凡居此山三十馀载云。
释宗坦北宋 ? — 1114年5月4日
宗坦
襄阳黎城人
出家于延祥院。
道恭为师。
圆具后。
遍游讲肆。
通经论。
为时所称。
于圆觉十六观等经。
皆具疏释。
由是五十年。
以圆顿作门。
夜禅昼讲。
开发良多。
晚年驻锡襄阳
专修净土。
时说净土观门。
晓示里俗。
听者如云。
又于唐州青台。
闭关习观。
日益勤至。
三业四仪。
未尝暂忘。
大都师之化人。
人之从师化。
皆视力行。
非徒言说耳。
政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忽佛现梦中告曰。
净土已成。
馀缘秪有六日
无自怠。
次日不豫。
犹唱警策。
至五月初四日
声钟告众曰。
胜缘在迩。
惟凭时刻。
幸大众念佛助往。
俄而雷鸣。
白云覆庵。
作兜罗绵状。
寂然而逝。
异香三日始歇。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宗坦姓申黎城人
年十六落发,受具。
少通义学,长访名师。
垂五十年,名播讲林。
晚讲净土《观经》,劝人念佛,求生安养
听者如云,皆禀净业。
后于唐州青台镇,誓求安养,持名作观,末尝暂忘。
政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定中见佛告曰:“汝说法止,六日当生净土”。
出而白众,次日讲唱不辍。
至五月四日,自知时至,呜钟集聚,告曰:“因缘聚散,固当有时,净土胜缘,岂容错过?
众念佛,助我往生。
”又曰:“享年七十六,四大分离处。
净土礼弥陀,永超三界苦。
”言已坐脱,满室雷鸣,白云覆地,从西而来,久之方歇。
张清明 1409 — 1468
维基
张清 (1409年—1468年)字子澄四川重庆巴县人,民籍,治《春秋》。
四月初六日生,行一,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八十六名。
年二十二岁中式宣德五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二十三名进士
刘定昌明 1447 — 1506
维基
刘定昌(1447年—1506年)字邦泰四川重庆綦江县人,军籍,治《诗经》,年二十九岁中式成化十一年乙未科第二甲第八十二名进士
四月初六日生,行四,曾祖刘干辰,知事;祖刘仲端;父刘哲;母淩氏。
具庆下,妻吴氏,兄复昌;德昌景昌,弟守昌;原昌。
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八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三十六名。
傅鹗
维基
傅鹗(1494年4月6日16世纪),字文瑞号石山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人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江西乡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获授行人,七年(1528年)选授为试御史,不久实授广东道监察御史巡按湖广时有风骨名声,其后与权臣严嵩不和而请求辞官终养,身后入祀乡贤祠。
王德明 1517 — 1558
维基
王德(1517年—1558年)字汝修号东华浙江永嘉县场二都英桥里(今温州市龙湾区永昌堡)人。
明朝官员。
官至广东按察司佥事,乡居抗击倭寇殉难。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浙江乡试第八十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
十九年山东东昌府推官二十年以临清外城修成,升俸一级,六月丁父忧
二十六年起补大名府推官,摄滑县知县事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十一月行取户科给事中巡视光禄寺。
嘉靖二十九年,出京赴山东募兵,放担任广东按察司佥事,在岭南带兵,因与抚台议事不合,称病辞归。
嘉靖三十一年温州沿海有倭寇掠夺黄岩王德与伯祖散官王沛招募义兵,抗击倭寇。
嘉靖三十七年倭寇再掠永嘉龙湾四月初六王沛头阵亡。
王德率部驰援郡城,四月二十日傍晚龙湾金岙时遭伏,不得脱,“手射杀数人,骂贼死”。
追赠太仆寺少卿
陈王道
维基
陈王道(1530年—?
年),字敬甫号春野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治《易经》。
四月初六日生,行一。
国子生中式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七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三百二十五名。
年三十三岁中式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第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
礼部观政,本年八月授郑州知州丁忧
隆庆四年(1570年)五月复除光州万历二年(1568年)二月工部员外郎六月杭州抽分,三年十月丁忧
六年十一月复除工部九年二月致仕。
罗良祯
维基
罗良祯(1533年—?
年),字应泰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人,民籍。
四月初六日生,行一,治《书经》,由县学附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隆庆二年戊辰科会试第三十二名,第三甲第七十一名进士
历官户部福建司署郎中主事万历七年(1579年)二月云南按察司佥事,十年正月湖广右参议
陈应春明 1584 — ?
维基
陈应春(1584年—?
),字载阳号海庚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籍。
甲申四月初六日生,行二,治《易经》,由学生中式癸卯乡试二十九名举人,年二十六岁中式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八十七名,第二甲第五十五名进士
兵部观政,授户部河南司主事四十年丁忧四十四年复原职四十六年陕西司郎中,延绥管粮。
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云南按察司副使
龚彝明末清初 ? — 1662年3月16日
维基
龚彝(?
—1662年),字和梅云南顺宁府(今凤庆)人。
年轻时在鲁史蜢璞岩读书,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
崇祯年间,官南京兵部员外郎,官至兵部郎中
南明时,随永历帝奔滇,加封为兵部侍郎永历帝入缅甸之后,龚彝返回顺宁
后与詹事雷跃龙春坊闪仲俨一起加入孙可望的大西军。
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孙可望派遣杨畏知龚彝广东肇庆四月初六日到达肇庆,献上黄金三十两、琥珀四只、马四匹,并请封秦王,由于金堡袁彭年反对,永历帝不允。
永历帝被清兵俘押回昆明吴三桂同意龚彝宴请永历帝
龚彝永历帝时伏地痛哭,以头触地三日而死。
刘中藻明末清初 1605 — 1649
维基
刘中藻(1605年—1649年)字荐叔号泂山福建福安人
南明时期人物,官至南明时期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著有《泂山集》、《泂山九潭志》和《葛衣集》,今仅存《葛衣集》。
明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中举,闽清教谕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授行人司行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奉旨出山海关慰劳守边三军,回京复命恰逢李自成北京中藻被执。
李军胁其归降,中藻不降。
吴三桂带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中藻趁乱逃归福安故里。
隆武元年(1645年)唐王立于福京,中藻被擢拔为兵科给事中,因得罪郑芝龙罢职。
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败殁于福建汀州中藻组织义军万余人(多为畲族子弟兵),以孤军转战闽浙俩省之间,攻下泰顺福安古田等七县。
鲁王入闽监国中藻被封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永历二年(1648年)四月初六攻克福宁州城,杀死清首任福宁州知州宋若苏。
永历二年(1648年)十一月中藻亲率士卒五千名守浙江庆元清总兵刘世昌马得功等进攻,十一月初二日攻破庆元中藻移驻福安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福建总督陈锦率兵十万,城外挖沟、树栅,把福安城团团围住。
永历三年(1649年)四月十二日,城中粮尽弹绝,中藻知道已经回天无力,悬挂明高祖的画像于中堂上,穿上明朝衣冠,施朝礼说道:“臣力竭矣!
此一块残疆,终非我有。
唯有一死报列后在天之灵耳!
”在他决死时,开列府库钱粮数额清单,致信陈锦,表示决死,并请清军不要屠杀无辜百姓。
据清朝版《福安县志》记载,中藻是吞金屑自杀。
在刘氏族谱中有载,中藻两次服毒,都没有死,割开动脉敷服毒药还是没有死成,最后自缢身亡。
当时,刘中藻的儿子刘思沛身在福建浦城,清兵也一直想招他为官。
但他一直不愿意,当他听说父亲为守节而自杀的消息后说:“父为国尽忠,子为父尽孝。
”此后,也自杀身亡。
清顺治追认刘中藻为“忠臣”,其故居为“刘中藻室”。
另有明末在福安传教的天主教相关文献显示,当时中藻福安曾屠杀并焚城三分之一。
清兵破城,又是进行报复性的大屠杀。
劳温良
维基
劳温良(1637年4月6日—?
年),字特生号鄹涯广东广州府顺德县小劳村人
习易经,顺治十七年庚子广东乡试第38名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会试第92名,殿试三甲进士
康熙十年(1671年)四川省邻水县知县,《邻水县志》述其「湛深经术,治先教化,士民歌颂不置」。
释悟先清 1812 — 1885年四月六日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悟先字省一
姓高氏江都人
世为农家,故省一生而诚悫,不染浮习。
年十二,执母亲哀毁不已,念母死何归,人言佛法可冀超登,因有出世志。
以父在,当力养,不果。
行及父没,始投天峰寺薙染,复受具于扬州天宁。
尝谓“出家祈登上果,今求修持之门,乃无知者。
”久之,始闻净土之学于焦山僧,辄自立课程,专志持名不辍。
又数年,复有告以刻期求證念佛三昧者,省一闻之喜曰:“必如此乃称圆顿,不然郁郁毕世奚为也。
”遂发愿闭关念佛,百二十日,期现證三昧,已入关,妄念纷乘,波谲澜翻,屡澄不止,期已满,无所得,乃大憾。
规再入誓,必得乃已。
又数年复掩关于扬州,初念时,杂鹜如故,至五十日犹未已,复大戚弥加,恳挚如是者二十馀日,返观心境,觉情识破坏,妄心渐息。
又久之,觉妄念之扰,日不过三五至,即见阿弥陀佛卓立空际,金容炳然,庄严微妙,不可名状,欢忻礼拜,私自付度:“佛已在前,涕唾欠伸皆不敬,奈何?
”已而洒然曰:“父母于子,犹不以污秽为嫌,况佛乎?
”由是猛勇精进,持诵益虔。
又久之,心境廓然,皎如皓月凌空,善恶胥蠲,细微尽泯,万念激清,纤尘不染,动静如一,心口之际,惟有佛名,至是神气倍充,不复卧寐,亦忘饥渴,食至则食,略无所苦,所居之室,墙壁皆虚,一望直达,光明洞彻。
诸佛菩萨,充满大空,金地莲池,七实行树,宫室楼台,多不胜数,所坐处,境界如一。
不别昼夜,晖丽无间,其超胜博富多净土经所未及。
一日方持诵间,见前有宝莲花二,花上天人貌与诸菩萨同,而神似其父母,才一注视,其人已绥步至前,谛视之,果母也。
辗然语之曰:“汝以我故,发心出家。
汝今證道,我与汝父,亦以汝故,得生净土。
今奉佛饬,特来慰汝。
省一方起立,母止之曰:“佛正在前,不以我故,扰汝定力,汝志已慰,他日净土,好相见也。
”言已遂隐,再视宝莲,即大地众华,披拂相似,迷不知处矣。
自證三昧后,心中净境,不变不退,直至出关,心境寂然,浑忘久暂。
虽逾百日,视若兼旬。
年才三十,證道如斯。
然终日诵佛,至老不倦,故眉发俱自,而颜色温润,状貌嶷然。
有参谒者,惟语以入道缘起,及所證境界,或以禅教为问,则谢不知,其诚实如此。
尝主天宁法席,未几辞去。
光绪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寂于丹徒竹林寺,塔于夹山青龙麓,世寿七十有四,法腊五十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