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明朝
李芳联明至南明
维基
李芳联(?
—17世纪),号仙芝重庆府长寿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曾祖李秀春,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举人,前山西道御史巡视三关,巡按河南
当时权相严嵩父子秉政,沈练弹劾他们被谪戍边。
抗疏争救,有“陛下不斩严嵩之头,以谢天下,宁斩臣之头,以谢严嵩”之语,待命阙下,一时间直声振于京城,被贬为福建侯官县尉严嵩倒台,改授陕西按察司佥事,年七十无病而亡,崇祀乡贤
李芳联贡生李之应的孙子,于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631年)联捷进士大理寺观政,获授句容知县十年(1637年)礼部仪制司主事
之后担任山西提学副使,以才识提拔人才,调任陕西巩昌道参政;到弘光年间转为河南督学佥事,辞官回乡后专心著书,四十五岁去世。
颜伯玮明 1353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3—1402 【介绍】: 江西庐陵人名环,以字行。
建文元年以贤良征,授知沛县
李景隆屯德州燕王,赖伯玮督率沛人终岁挽运,得不困。
四年春,燕兵攻,城破,自经死。
王时追谥忠惠
李兆明至南明 1591 — 1647
维基
李兆(1591年—1647年)字为之号见可四川顺庆府西充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李兆生于万历十九年辛卯三月十日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举人,和兄长李完一同在次年(1622年)进士,获授林县知县,调往安阳;之后历任稽勋主事文选郎中,因忤逆周延儒转官光禄寺少卿崇祯十五年出典山西乡试,进右通政
他在任内刻苦警戒自己,在朝议收民田税时力陈此事不便民众,使朝廷中止计划。
后来周延儒失势,陈演当政,李兆上书得罪陈演而被任命出抚陕西,遂陷其死地,遂乞骸骨。
乃更升户部右侍郎,下俞旨给假归乡。
遂买舟南行,明年甲申春道次沅州,闻崇祯殉社稷,恸哭呕血数升,遂病重。
同年张献忠四川道路断绝,李兆行至云南思南府,派人潜回四川查访消息,得知其家与兄李完一家尽被屠杀,只有次子李映庚九岁与一女婢逃脱,被查访者带回思南李兆闻讯悲愤不已。
隆武帝继位后再次以原官起用他,和张夬共同监督钱法。
福京失守,他在思南酉阳龚滩隐居,与杨世禄遥遥唱和,南明灭亡后忧愤而死。
临终之际赋诗四首,有“数茎短发留残顶,一片荒碑勒本朝”之句,呼子映庚曰:尔父负国恩,无以见先皇帝,即死勿厚敛我,青衣免冠,俾得待罪地下,勿违吾言。
乃瞑目,得年五十七。
王廷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
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
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
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
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
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
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
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
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
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
有《梦泽集》。
廷陈字稚钦黄冈人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
谏南巡,杖谪裕州知州,寻下狱,免归。
有《梦泽集》二十三卷。
(《四库总目》:延陈少年高第,以恃才傲物,致放废终身,其器量殊为浅狭。
至其诗,意警语圆,轩然出俗,则不得不称为一时之秀。
《司动集》:《梦泽集》乐府古诗,潘、陆齐轨,下拟阴、何;五七言律,沈、杜比肩,参之庐骆。
《艺苑危言》:王稚钦诗如良马走阪,美女舞竿,五言尤自长城。
稚钦少为文,顷刻便就,多奇气。
庶吉士,诗已有名。
其意不可一世,仅推何景明而好薛蕙郑善夫
以谏出知裕州台省监司过州不出迎,相戒莫敢道裕州,而恨稚钦益甚,为文致逮下狱,削秩归。
家居益自放。
达官贵人来购文,好见者,稚钦多蓬首垢足、囚服以应之。
间衣红纻窄衫,跨马或骑牛,啸歌田野间,人多望而避者。
晚节诗律尤精,好纵倡乐,有《闻筝》一首:「花月可怜,房栊映玉人。
思繁织指乱,愁剧翠蛾颦。
授色歌变,留宾态转新。
曲终仍自叙,家世本西秦
」又一书答人云:「绮席屡改,伎俩杂陈。
丝肉竞奏,宫徵暗移。
义和既逝,阑膏嗣辉。
逸兴狎悰,千霄薄云。
礼废罚弛,履遗缨绝。
」俱妙极形容,可谓才子。
《国雅》:稚钦谓高趣新,颇多奇句,如深谷绵蛮,泠然幽响。
其《少年行》云:金羁及狡兔,珠缯落高鸿。
」《吊道士》云:「海田犹有变,洞壑岂无哀?
」《还蜀》云:峡束秋江怒,云盘石栈县。
」殆兴高、岑方轨矣。
《明诗选》:「陈卧子曰:「稚钦爽俊,故意警而调圆。
」 《静志居诗话》:稚钦逸藻波腾,雕文霞蔚;音高秋竹,色艳春兰。
乐府古诗既多精诣,五言近体亦是长城。
固已邈后淩前,足称才子。
田按:稚钦格矜复古,意取标新,亮节清音,绵情丽制。
大约古体胜于近体,五言胜于七言。
固由诣有专精,亦是才分各限。
薛君采高苏门亦复尔尔。)
王綖明 1477 — 15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37 【介绍】: 大名府开州人字邃伯号龙湫
弘治十八年进士
户部主事,迁郎中
卫辉知府,地当要冲,权贵过者,只庭见一揖。
再调湖广副使
世宗入继大统宦官谷大用迎驾,强令长跪,拒之。
肆行侮辱,乃脱冠裂服,奔赴王府。
王慰答之。
即弃官归。
嘉靖初再起,镇压河南矿徒王镗起义。
累迁至大理寺卿
维基
王綖(1477年—1537年)字邃伯别号龙湫直隶大名府开州人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三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
户部主事,升本部员外郎郎中丁父忧归。
服阕,升河南卫辉府知府正德十四年(1519年)湖广按察司副使
正德十六年(1521年)弃官归乡。
嘉靖元年(1522年),起复河南副使二年山西右参政,改山西行太仆寺卿,三疏乞休归。
八年以荐起四川左布政使,丁母牛淑人忧归。
十一年春江西左布政使十三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本省地方,以恩诏进阶通议大夫
十四年大理寺卿,左迁山东参政十六年正月卒于官。
姜璧明 1539 — 1595
维基
姜璧(1539年—1595年)字完卿号蒲汀顺天府霸州文安县(今河北省文安县)人。
隆庆四年(1570年)顺天府乡试第二十七名。
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辛未进士
乐安县知县
万历五年(1577年),入为河南道监察御史
次年,出按两淮盐法,因丁忧归里。
万历十一年(1583年)服阙,出按中州,以疾归。
万历十四年(1586年),起原官,巡时京营戎政,复巡视京畿,兼掌河南道事,大计群吏。
姜璧御史后十三年,始进大理寺右丞,不久转左,大理寺左、右少卿
万历十九年(1591年)春都察院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万历二十年(1592年)秋,诏改留都。
姜璧以太夫人年老,不复出仕,又三年,因病卒,年五十七。
诸称明 1477 — 1533
字扬伯嘉兴人
正德丁丑进士,授黄梅,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擢福建佥事总理屯政,颇号详密。
贵州副使历官二十五年,廉介焉。
维基
诸称(1477年—1533年)字扬伯号苧村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民籍。
正德八年(1513年)浙江乡试第八十一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第241名,三甲154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初授黄梅县知县,在任二年以父忧去职。
起改大名县嘉靖五年(1526年)徵为刑部主事次年丁母周氏艰。
九年起复主事,进员外郎,寻升福建按察司佥事,清理屯田,十六年贵州布政司参议十八年累官贵州按察司副使二十年春上书乞致仕。
二十二年卒,享年六十七。
秦政学明 ? — 1418
维基
秦政学(?
—1418年),浙江慈溪(今宁波市)人,明朝官员。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二甲第五名进士,累官燕京行在礼部郎中,为人狡险,专务掇人过失,后因贪污暴横被弹劾,十六年(1418年)春成祖命有司就地正法,伏诛,舆论称快。
僧宗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浙江馀姚人
俗姓宋字大章号朽庵
杭州安隐、净慈间。
嘉靖初京师,居香山
工诗,有《浮生梦幻篇》、《香山梦寐集》。
宗林
字大风
朽庵其号。
杭人也。
幼孤。
母忧其不能自立。
舍送普宁庵。
事某师为童子。
诵经执务。
得师欢心。
及长。
精戒行。
起息必慎。
不妄与人交。
交必以道。
能诗文。
不漫作。
作必惊人。
性至孝。
虽出家。
孜孜以母为念。
曰戒不忘亲也。
自是流誉遂达宸听。
弘治中
被徵入
命为登坛大戒主。
为学佛者师。
又敕提督五台山
校正清凉通传入藏。
正德改元
赐紫衣玉带。
大宗师之号。
西直门外大香山寺
立宗师府居之。
虽际荣盛。
处之若无。
淡如也。
有诗云。
天命传来墨未乾。
栉风沐雨上长安
低头懒进三公位。
洗足羞登万寿坛。
闻戒故多持戒少。
承恩虽易报恩难。
何如只向山中住。
竹萧萧共岁寒。
师倦于津梁。
奏乞南还。
得请喜。
而有诗云。
再拜下丹宸。
衣香御路新。
九门三月雨。
千里一归人。
马踏残花路。
莺啼细柳
因思头白母。
心火热如焚。
二诗可以想见为人矣。
郭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世重
正德九年进士,授浦江知县
考治绩为最,入为御史
世宗即位,诸臣争“大礼”者皆得罪。
巡按云南
乃驰疏乞复生者之职,恤死者之家。
时帝怒未已,乃被逮治,削籍。
六年春,起为吉水县教谕,终官南宁知府
维基
郭楠字世重号白峰福建承宣布政使泉州府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141名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浦江县知县
因政绩卓出,正德十四年(1519年)十一月召入朝任贵州道试监察御史十五年五月实授。
世宗继位后,郭楠请求召还大臣舒芬王思黄巩张衍瑞等,得到批准。
嘉靖元年(1522年),检查两广兵饷,其弹劾总兵官抚宁侯朱麒贪污懦弱,世宗下诏戒饬。
此后因事被中官诬陷而被逮捕。
大礼议事件中,其在外巡按云南,仍然上疏反对世宗,被逮捕下抚狱、廷杖、削籍。
嘉靖六年,重新起用为吉水教谕,官至南宁府知府
张克俭明末 1592 — 16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 【介绍】: 山西屯留人字禹型
崇祯四年进士
卫辉知县,擢湖广佥事,监郧襄诸军。
十四年,因张献忠令人假督府军符诳入襄阳城,被诱杀。
维基
张克俭(1592年—1641年)字禹型号镜龛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群牧所籍,明末政治人物。
累官湖广佥事,擢河南巡抚,未及上任,张献忠襄阳张克俭不屈而死。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山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
兵部观政,授河南辉县知县
六年(1633年)春,农民军犯武安,守备曹鸣鹗战死,既而犯辉县
张克俭乘城固守,敌军不能克,屯驻百泉书院,三日而去。
张克俭兵部主事,被荐召对,称旨。
十二年(1639年)考选,历兵部车驾司、职方司主事,擢湖广岳州兵备佥事、改襄阳兵备佥事
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督师襄阳军府张克俭深得其倚仗,加湖广右参议
十四年(1641年)二月,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未及上任,张献忠虏获杨嗣昌的特使,取得军符,密令二十八骑改易官军衣饰,持符入襄阳城
张克俭不能辨,半夜敌军纵火焚襄王府,张克俭被杀。
推官邝曰广、摄县事李大觉、游击黎民安皆殉职。
释隆琦明末清初 1592 — 1673年4月3日
字隐元
福建东林林氏子也。
父在田。
母龚氏。
生六岁。
父客于湘。
家产日耗。
难以攻读。
渐以耕樵为业。
每静夜与二三友。
坐卧松下。
仰观天河运转。
星月流辉。
谁系谁主。
缠度不忒。
心甚骇焉。
遂有慕佛之念。
年二十母与长兄欲定聘。
自思身为男子。
不知父之游踪。
急于娶。
非孝也。
因告母兄。
将聘金为路用。
直往豫章
南京
宁波舟山
见族叔。
又至绍兴
经历一载。
囊已空。
随香船至南海
朝观音。
见佛地庄严。
一时凡念冰释。
遂发心持斋
潮音洞主出家。
明年二月。
航海归闽省母。
母以为自天降下。
喜不自胜。
劝母奉斋归佛。
越明年。
归寂
鉴源于印林寺。
方便接引。
遂从削发。
即发愿精修。
辛酉
绍兴显圣寺。
听涅槃经。
时闻本师费和尚之名。
因遍处参寻。
壬戌
鹦窝顶听法华。
冬在夹石碧云。
听楞严。
忽闻密老和尚
来应金
即往参见。
随问学人初入禅门。
未知做工夫。
求开示。
密云
我这里无有工夫可做。
要行便行。
要坐便坐。
要卧便卧。
师云。
蚊子多卧不得时如何。
密云
一巴掌。
师有省。
便拜云。
某甲会得和尚掌中意。
和尚云道看。
师便喝。
和尚云。
再道看。
师又喝。
和尚云。
三喝四喝后如何。
师云。
今岁盐贵如米。
自此日常活泼泼地。
忽一日窗外风吹入。
寒毛卓竖。
通身白汗。
大彻底。
便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
天下老和尚
情与无情。
尽在。
一毫头。
了了分明。
无二无别。
不可举似于人。
庚午春
黄檗本寺。
老和尚进山。
师同回寺。
辛未
众请住狮子岩
癸酉冬
马峰费和尚主席。
命师为西堂。
一日诸禅人颂百丈再参马祖
一喝三日耳聋。
黄檗闻之不觉吐舌因缘。
师亦颂云。
一声涂毒闻皆丧。
遍野髑髅没处藏。
三寸舌申安国剑。
千秋凛凛白如霜。
呈上。
费老人即圈出示众。
升座云。
吾有一枝拂子。
是从上用不尽的。
顾师云。
汝作么生奉持。
师喝便出。
到方丈。
师礼拜。
老人举拂云。
汝且将去行持。
师接著。
便打一拂。
老人云。
将为报恩那。
又打一拂。
便归寮。
甲戌回狮岩隐静。
丙子夏
本山请继黄檗法席。
却之不能。
岩下有侧石如舟。
俱以不平为叹。
师一夜在石中坐。
持大悲咒三遍。
默祝龙天。
此去黄檗
吾道大行。
为山增色。
此石可平。
默坐注香。
归室次。
蚤徒良哉报云。
石已自平。
师乃名为自平石。
法通专使送大衣流至。
丁丑仲冬
至山开堂。
腊八示云。
昔日世尊升忉利天。
为母说法。
说甚么法。
蓦竖拂云。
也只是这个。
今日山僧不动本际。
为诸父老谈禅。
谈甚么禅。
也只是这个。
这个又是个什么。
正如八十翁翁入场屋。
真诚不是小儿戏。
向个里消息恰好去。
许汝入黄檗门。
黄檗人。
黄檗同条合命。
共气连枝。
不然。
尽是门外之绕汉。
要见黄檗毫毛也大难。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隆琦字隐元
姓林氏黄檗人也。
生有灵徵,幼志凝重。
因父远游不归,绝意婚娶,附舟诣补陀祷祝,睹大士境界,遂欲轶尘。
乃礼黄檗鉴源为师,薙染易服。
遍造诸方,潜颖真参,心光灿发。
密云金粟,径往依之,始露头角,机锋酬酢,迥出寻常,密云甚相契重。
逮受黄檗请,乃偕还旧山,结茅于师子岩。
隐安继主檗山本同,则延之领众,因继其法。
费隐既受别请,林御史汝翥与士众请居祖席,始出世焉。
坐夏十稔,指踰三千,鞭龙策象,声光远播。
万里扶桑,梯航申礼,祈教彼土,恳请尤挚。
亦自知信于东倭,实有宿缘,当为了之。
故扬帆破浪,海若效灵,遂底长
岛主欣迎,万象云拥。
驻锡兴福,益以崇福,兼兹二刹,法雨所施,罔不沾溉。
受请普门,国王、大将军咸来致敬,宠锡优渥,珍服名香,络绎充积。
亦漠然,惟思流通正教,弘我佛旨。
但每念祖庭,时有故山之思,国王感其眷恋,乃于太和山更起梵宫,仍名黄檗,以慰其心。
移居未久,举首座性瑫自代,退隐松堂,国王为建寿塔,优游泉石,十有馀载。
预知报谢,乃示微疾,彼国王臣慰问再四,皆裁偈酬答,端居而化,康熙十二年癸丑四月三日也。
寿八十有二,腊五十有三。
得法者二十二人,有《七会语录》。
貌魁伟,秉性刚正,苦行高谊,具在年谱。
檗山大众仰其馀徽,为筑衣钵塔,释如幻弘为之记铭,见《瘦集》。
应良明 1478 — 15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9 【介绍】: 浙江仙居人字原忠号南洲
正德六年进士,官编修
王守仁吏部从之治学。
亲老归养,讲学山中垂十年
嘉靖初还任,以争大礼受廷杖,出为山西副练,谢病归。
卒年七十余。
维基
应良(1478年—1549年)字原忠晚号南洲浙江台州府仙居县人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浙江乡试第四名举人
正德三年(1508年)中会试第五十四名,因愤慨权阉刘瑾专权,避归。
正德六年(1511年)补应辛未科殿试,登第二甲第七名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黄绾朱节等同受业于王守仁
正德七年(1512)春,乞终养归,家居十年
嘉靖二年(1523年)应良朱节等举荐下,与吕楠湛若水同起,授编修
次年,大礼议时间爆发,随编修杨慎等参与左顺门哭谏,被廷杖。
出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随即调广西
官至广东布政使致仕。
释天隐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天隐荆溪闵氏子。
早岁失怙,奉母居贫,不能力学,种圃以养。
年二十,始自检束,蔬食盟心,然未识三宝归向,唯对神立誓,若邪念忽起,则默诵《小人閒 居为不善章》,顿然念息。
一日听讲《楞严》“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因自警惕,欲图解脱。
适幻有禅宿来自清凉山唐凝庵太常吴安节通政延居龙池山,道风远鬯,乃往归之。
虽处尘寰,无心世味,母知其志坚,遂允出家。
万历戊戌,初从芟染,看赵州无字䛡,无有入处,更参未生前本来面目,工候急切,昼三夜三及百馀日,偶展《楞严》见“佛咄阿难云:此非汝心”。
于是,如善财入弥勒楼阁,顿空豁境界,疑情放下。
明年春,随幻有入城至显亲禅堂,问“永嘉大师道:忽然如托空时如何”,幻有一喝,复顾隐曰:“我代尔修行去。
礼拜,便会得宾主照用之句。
复入石城天界寺,谒松云。
貌古腊高,精勤定课,寒暑不移,亲炙久之,获益良多。
又访文斋能仁寺,敏而能文,出语新奇,人心畅。
辛丑还山,掩关两载,终日蒲圃,正在忘绝境界之际,忽闻驴鸣,恍然而悟,顿释前疑。
有偈曰:“忽闻驴子叫,惊起当人笑。
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
”自是,见解圆通,了无滞碍。
偶闻风拂松梢,雨打窗纸,口占云:“风声与水声,不必论疏亲。
一耳闻为快,何曾有二音。
甲辰四月八日,解关趋觐幻有于燕都普照,时已残冬,命呈所见,偈曰:“人说北地寒,我道南方暖。
寒暖不知人,穷人知寒暖。
”异日复徵云:“祇如四料简,汝如何会?
以四法界荅之,幻有首肯。
时古辉老宿博通三藏,讲经于白塔寺,因思古德云“通宗不通教,开口便胡道
通教不通宗,如蛇入竹筒
宗教两俱通,如日处虚空。
宗教俱不通,如犬吠丛。
”于是更历教海。
会慈圣太后建无遮,大创于台山,静渊主法席,亦与焉。
更与妙峰居塔院数月,每当请益,忻羡真诚,苦行建树德业,浩然无穷。
后回京,复与密云南游浙中,谒幻也于天童,高风逸韵,世所罕及。
丁未,还龙池
年命秉拂,隐辞之。
癸丑命理院事,复辞。
因假岭南静室掩关,幻有以偈寄之云:“老衲于今不坐关,既无住也幸无间。
何曾进又何曾出,只在寻常天地间。
”及闻幻有寂,破关,匍匐归诣龛前。
已而曳杖入关。
居久之,为凝庵居士强之始出,遂归龙池
庚申,欲编历诸方,偶得山南幽处名磐山荆溪极深谷也,诛茆为庵,自大雪绵绵,积五十馀日,人迹罕到,徘徊四顾,唯饥禽野兽而已。
储尽粮空,烟爨欲绝,因卓杖语侍曰:“若老僧数尽,即埋此山,他日自然成就伽蓝地也。
”后果藉檀信经营,十二载,竟成丛席。
崇祯七年秋八月,移主湖州上柏山报恩禅院,示众云:“老僧多病不能提持佛法,赖土木瓦石为诸人转大法轮,发诸人大机大用,切不可当面错过,若错过,只知事从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盖年已六十矣,当掩关岭南时,顾九畴大史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白云封我圆光户,恰似无人坐室中。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曰:“风送白云归洞去,祇留一个野僧閒 。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曰:“了知四大原非我,白云聚散本无踪。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几度白云来伴我,就里和衣带月眠。
”得法弟子通问箬庵,入室呈颂云:“千玄万妙隔重重,个里无私总不容,一种没弦琴上曲,寒崖吹落五更风。
曰:“玄妙即不问,如何是不隔底句?
通问拟议,便捧之。
复示颂曰:“千波万浪隔重重,识得源头处处通。
根境脱然全体用,拈来物物始从容。”
孙承泽明末清初 1592 — 16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2—1676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益都人,先世于明永乐中京师
字耳伯号北海退谷
明崇祯四年进士
在明官至刑科都给事中
明亡,李自成授为防御使
入清,任吏科都给事中,历官兵、吏两部侍郎
年六十,引疾归,家居二十余年而卒。
有《经翼》、《明梦馀录》、《庚子销夏记》等。
维基
孙承泽(1592年—1676年)字耳北号北海又号退谷上林苑监籍山东益都人
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
孙承泽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户部观政,授陈留县知县六年祥符县十年行取,十一年钦授刑科给事中
在大顺政权中任四川防禦使
入清后任吏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极受多尔衮的宠信,孙承泽批评说用满洲仪祭天不当,多尔衮仍听得下去。
顺治十年(1653年),因题奏保举大学士陈名夏担任吏部尚书,引起顺治帝不满,认为孙另有所图,于是承泽“引疾乞休,(上)允之”,隐居西山樱桃沟顺治十一年(1654年)退翁亭、闲者轩、砚山斋(今孙公园处)。
晚号退谷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卒,赐祭葬如例。
安徽会馆原为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
同治五年安徽籍官员吴廷栋等75人倡议兴修安徽会馆,同治七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及淮军诸将集资,购得“孙公园”的大部分,于同治八年二月修建安徽会馆。
江渊明 1401 — 14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57 【介绍】: 四川江津人字世用
宣德五年进士
编修
正统十二年侍读入文渊阁肄业。
土木之变后,陈固守之策,由侍讲超迁刑部侍郎
也先逼临京师,受命督军
景泰元年入阁参预机务,官至工部尚书
英宗复辟,谪戍辽东
有《观光集》。
孔殷号梅谷
维基
江渊(1401年—?
),字时用四川重庆江津县人
十二月初六日生,行三。
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
宣德五年(1430年)庚戌科二甲第三十名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正统十二年(1447年),诏令与杜宁裴纶刘俨商辂陈文杨鼎吕原刘俊王玉共十人入学东阁,拜曹鼐等为师。
土木之变后,景帝监国徐有贞倡议南迁,太监金英叱出,徐有贞行至左掖门时遇到江渊有贞告之经过。
江渊觐见,极力陈述固守北京之策。
翰林院侍讲,升为刑部右侍郎
也先逼近京师江渊参赞都督孙镗军务,参与京师保卫战。
景泰元年,出任紫荆关倒马关、白羊关,与都指挥同知翁信督修雁门关
同年兼任翰林学士,进入内阁
之后改为户部侍郎
次年改为吏部侍郎,仍然兼任翰林院学士
上言称户部尚书金濂仍然徵收已免田租,金濂之后下狱。
江渊则加太子少师,并因江言,罢免四川巡抚佥都御史李匡
母丧丁忧,除服后恢复原职
五年春山东河南、江北等地饥荒,命江渊与同平江侯陈预抚恤赈灾,其进言构建常盈仓,以护民用,均得以批准。
当时在转运粮草时,漕卒乘机侵耗,被监察御史调查,江渊被弹劾,被廷臣劝阻,景帝宽恕。
当时,内阁成员互不协助,其中陈循、王尤其自私,江渊则好议论,然而每被同官压制,悒悒不乐。
恰逢兵部尚书于谦告病在家,景帝下诏请一人协助处理兵部事务,江渊想担任。
陈循则佯装推举江渊,而密令商辂草奏,并示以「石兵江工」四字,在旁不知。
待诏下,调工部尚书石璞兵部,而以江渊代替石璞职。
江渊大失所望。
明英宗复位后,江渊陈循等俱谪戍辽东,不久去世。
周鼎明 1401 — 14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1—1487 【介绍】: 浙江嘉善人字伯器一名铸字九鼎
博览群书。
正统中参赞军务金濂辟为幕僚,从至福建
旋授沭阳典史,为王竑所恶,罢官归。
遨游三吴,卖文为生。
与修《杭州府志》。
有《桐村集》、《疑舫集》、《土苴集》。
鼎,字伯器号桐村又号疑舫嘉善苹川人,少警敏,以文学知名。
正统间尚书荣襄金公帅兵征,过嘉兴,鼎以布衣谒见,与语,大奇之,辟置幕下,议进取方略,多见用。
尝与千户龚遂奇从数骑入龙溪山寨,降其众而还,幕府不知也。
寇平,遇土木之难,格其赏。
久之,授沐阳典史
师次杭州四明章文仲来谒,曰:闻幕下周鼎奇才,愿与之角金。
公出南征百韵诗,朗诵一过,各书一通上之,不遗一字。
鼎曰:能从末句倒诵至前乎?
章谢曰:服矣。
寻以淮土民饥,鼎欲奏请赈济,忤当道,罢归。
囊橐萧然,卖文为活。
吴中墓志、谱谍,皆出其手,造请填咽。
晚年起家为富,翁石田赠诗有山县军书前吏迹,墓堂文字老生涯之句。
年近九十,修杭州志,灯下书,蝇头不爽毫发。
平生为文,援笔立就,不加点窜。
尤长于诗,绝句推江南独步。
有土苴集,读之沈雄历落,有横槊磨盾之风。
然一往多隽思,故是大难耳。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器嘉善人
正统中官沐阳典史桐村疑舫斋土苴集
鼎字伯器嘉善人
以军功授沐阳典史
有《桐村》、《疑舫斋》、《土苴》等集。
(《南濠诗话》:柯博士九思在奎章日,得出入内廷;后失宠,退居吴下。
虞文靖公作《风入松》词赠之,中亦微露此意。
予闻柯尝画《黄鹂》、《白头》,题诗二绝。
《白头》云:「春浓不放小禽栖,白发冲冠向晓啼。
帘幕半开人末起,楼台风暖日犹低。
」《黄鹂》云:「春风娇软绿阴肥,上苑莺花紫翠围。
却向后宫深院里,一枝闲自理金衣。
」近嘉兴周丈伯器尝题二图,为予诵之。
诗云:「奎章阁下老词臣,吟遍莺花上苑春。
回首金衣闲自理,绿阴多处少风尘,」「重重罗幕护轻寒,听彻春禽乍夜阑。
无限江南归兴里,不将华发漫冲冠。
」盖用其语而反其意也。
弇州四部稿》:伯器书结法萧洒。
田按:伯器工书,善赏鉴,名人书画,往往见其题跋,小诗亦有风致。)
方士亮明至南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府歙县人
崇祯四年进士
嘉兴福州推官,擢兵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
曾揭发兵部尚书陈新甲勾结宦官,与清议和事。
其论中官出镇监军之弊,语尤切至。
周延儒牵连得罪下狱,后释归。
维基
方士亮(16世纪—17世纪),字君绳号慕庵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方士亮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获授浙江嘉兴府推官六年本省同考官,七年丁忧
服除,调往福州,再迁官兵科给事中;他和同官在朝房遇上谢升谢升说:「君主以不用聪明人为高招,今上太用聪明人,令天下朝政败坏。
」又说:「各位不用谈政事,皇上早有主意。
」他连同言官弹劾谢升诽谤泄密,使其被削籍。
之后他相继他弹劾陈新甲张福臻徐世荫朱大典叶廷桂吕大器马爌,请求召用姚思孝何楷李化龙张作楫张焜芳李模詹尔选李右谠林兰友成勇傅元初,抚恤吴执御魏呈润傅朝佑吴彦芳王绩灿枢的家人,推荐方岳贡陈洪谧,朝廷大多采纳。
周延儒督师,他担任赞画军前,战败后入狱,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天才释放归乡。
弘光年间方士亮得起用为户科给事中南京失守后加入金声军队;隆武帝即位后太常卿,北征时受命和与何九云辅导唐王朱聿𨮁,福京沦陷后去世。
李中明 1479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42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子庸
正德九年进士
工部主事,拜官三月,因抗疏主张毁佛寺,出乌斯藏僧人,忤帝,谪广东通衢驿丞
世宗即位,累官山东巡抚,有政绩,进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少学于同里杨珠,后曾在五经书院讲学,所居里名谷平学者称谷平先生,有《谷平文集》等。
维基
李中(1478年—1542年)字子庸号谷平湖广德安府随州民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生于成化戊戌十一月初一日弘治十二年(1499年)随父赴湖广景陵十四年(1501年)随州看望祖父,为知州李充嗣所赏识,荐入为州学增广生,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湖广乡试解元,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
吏部尚书杨一清数次召其应考言官,不赴选。
六月刑部浙江司主事,期间反对明武宗建寺于西华门内。
武宗怒,贬其为广东通衢驿丞
十三年病移长乐学宫。
当时王守仁巡抚赣州,檄其参与军事,平定朱宸濠之乱。
明世宗即位,升广东佥事
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广西布政司左参议四月提学副使,三年丁继母忧归。
嘉靖六年起复前职,八年(1529年)五月升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
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升任广东按察使八月监乡试,九月武举十月父丧丁忧去职。
十四年起升广东右布政使
总督巡按御史戴某,以考察降四川右参政十六年至官数月,乃具疏乞休,同官力劝乃止。
十八年入觐,复升浙江按察使,未赴任,十月再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次年春赴任,治理当地蝗灾。
嘉靖二十年七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二十一年八月因事遭弹劾去职,十一月九日卒于南京官舍,年六十五。
明光宗时追谥庄介
蒋简
维基
蒋简字恒谦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进士出身
曾祖蒋春,祖父蒋安善,父亲蒋砮。
浙江乡试第二十名中举。
建文二年,会试第三十五名,殿试登庚辰进士二甲第二十一名,授兵科给事中,历任都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