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一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7148
人物库2010
古籍库63414
活动2533
人物库 宋朝
洪炎宋 1067 — 11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洪州南昌人字玉父
洪刍弟。
哲宗元祐间进士
谷城
复知颍州谯县,有循政。
累官著作郎秘书少监
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
与兄洪朋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
诗酷似黄庭坚
有《西渡集》。
全宋诗
洪炎(一○六七?
~一一三三),字玉父南昌(今属江西)人。
黄庭坚甥。
哲宗元祐末进士,累官秘书少监
晚年以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卒于高宗绍兴三年(生卒年据王兆鹏《宋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载《古籍整理与研究》第六期)。
与兄朋、刍,弟羽,俱以诗文知名,号四洪
著有《西渡集》,传本以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泾县朱氏惜分阴斋校刊本最为完善。
 洪炎诗,以惜分阴斋本(藏江西省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简称丛书本)。
新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八七九
洪炎(一○六七?
——一一三三),字玉父南昌(今江西南昌)人。
黄庭坚之甥,与兄朋,弟刍、羽俱以文词名世,号四洪
元祐末进士,为谷城,以兄弟罹元祐党同贬。
起知上谯县宣和中,累官至秘书少监,复坐元祐曲学罢。
建炎初少监召,久不至,绍兴二年又申命之,且兼权右谏议大夫
绍兴三年,除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疾请祠,遂以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
同年十一月,卒于信州,赠左通奉大夫
著有《西渡集》(存)、《尘外纪》、《侍儿小名录》等。
见《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五九、六○、六二、六三、六四、七○,《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九,《宋史》卷二○六《艺文志》五,《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郑绅北宋 ? — 1127
全宋文·卷二六二二
郑绅(?
——一一二七),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徽宗显肃皇后郑氏之父。
始为直省官,以后贵。
政和元年二月,以太子少师开府仪同三司
宣和五年十一月封太师
靖康元年四月封乐平郡王
靖康二年卒,淳熙十四年八月追谥僖靖
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三,《宋史》卷二○、二二《徽宗纪》及卷二四三《后妃传》下。
高观音隆南宋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观音隆
兴正 ?—?
简介
高观音隆,是12世纪大理国苍山莲花峰芒涌溪人氏,高智升的玄孙,高升泰的弟弟高升祥的曾孙。
大理宣宗段智兴利贞三年(1174年),他推翻执政相国寿昌,拥立族侄高贞明为相国、中国公
十一月,阿机起兵,夺高贞明之位还给高寿昌高贞明逃到鹤庆,自称明国公
两年后(1176年)高观音隆的儿子高观音妙从白崖起兵,自立为相国,夺高寿昌位。
刘邦翰南宋
简介
乾道七年(1171)常德府知府11月言事。
淳熙二年(1175)湖广江西总领财赋湖北京西军马钱粮5月已在任。
淳熙四年(1177)四月仍在任。
淳熙四年(1177)户部侍郎
淳熙五年(1178)襄阳府知府
史斌北宋末 ? — 11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宋人
北宋末参加宋江起事,或谓即三十六人之一史进。
后随宋江降宋。
建炎元年,复聚众起事,攻占兴州,建号称帝。
后入四川,攻剑门不胜而退。
二年,引兵攻兴元不克,乃还关中,入据长安
十一月,为泾原兵马都监吴玠所败,退至鸣犊镇,被俘遇害。
赵不𢙯南宋
简介
乾道四年(1168)夔州路转运判官
乾道七年(1171)成都府路转运判官
淳熙元年(1174)11月放罢。
淳熙二年(1175)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五年(1178)江南西路转运判官
淳熙六年(1179)判大宗正事
吕祖俭南宋 ? — 11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 【介绍】: 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子约号大愚
吕祖谦弟。
受业祖谦诸生
通判台州
宁宗即位,除太府丞
赵汝愚罢相,上封事极谏,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未至,改送吉州
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自给。
遇赦量移高安,卒。
追谥忠
有《大愚集》。
全宋诗
吕祖俭(?
~一一九六),字子约自号大愚叟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金华(今属浙江)人。
祖谦弟。
以父荫入官。
历监明州仓,衢州法曹,藉田令,司农簿。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六月通判台州十一月,除太府寺丞(《嘉定赤城志》卷一○)。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忤韩侂胄韶州安置,后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
二年,卒。
著有《大愚集》,已佚。
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今录诗二十六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
吕祖俭(?
——一一九六),字子约号大愚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祖谦弟。
受业祖谦诸生
明州仓,将上,会祖谦卒,为终期丧。
衢州法曹,除籍田令,为司农簿,通判台州
宁宗继位,除太府丞
韩侂胄,安置韶州,改送吉州
遇赦,量移高安
庆元二年卒,谥曰忠
著有《大愚集》。
见《宋史》卷四五五《吕祖俭传》,《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四、职官七三之一九。
赵善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居隆兴字无咎号应斋
进士
常熟
官至岳州漕帅佐。
工诗词,与辛弃疾酬唱,词风亦近。
有《应斋杂著》。
全宋诗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居士,寓隆兴(今江西南昌)(《应斋杂著》卷二《迓黄枢密隆兴府启》)。
太宗七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七)。
进士
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常熟
七年通判平江府《重修琴川志》卷三)。
淳熙间历知鄂州连州常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二五、三八、五五)。
后入荆湖北路转运使幕。
有《应斋杂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其中诗一卷。
事见《诚斋》卷八四《应斋杂著序》。
 赵善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三九六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太宗七世孙。
寓居隆兴
乾道四年进士,以左奉议郎常熟
十一月通判平江府
七年,为苏州别驾,又倅长沙
后知鄂州,终官朝请大夫岳州漕帅佐。
著有《应斋杂著》。
杨万里诚斋》卷八三《应斋杂著序》,《重修琴川志》卷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
姜如晦南宋
全宋文·卷五八○二
姜如晦字弥明,曾知崇庆府新津县
淳熙四年十一月被劾特降两官。
著有《月溪集》三十二卷。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七○,《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首《姓氏》。
袁植南宋 ?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材老
袁默弟。
徽宗崇宁二年进士
宣和六年复中词学兼茂科。
累官监察御史,陈边防十三事,以诛佞臣为先,不纳,遂引疾致仕。
高宗建炎初召为左司谏,直言忤宰臣,黜守岳州
会金兵大入,叛臣李允文鄂州剽掠荆湖条奏其状,不久遇害。
全宋诗
袁植(?
~一一三○),字材老无锡(今属江苏)人。
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
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又举词学兼茂科。
监察御史,金人入侵,建言边防以诛佞臣为先,不纳,引疾归。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复为监察御史左司谏(《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八)。
四年,以言事出知岳州十一月宣抚置司参议官李允文叛,遇害。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赠直龙图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七、三九、四七)。
事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一、一七。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袁植(?
——一一三○),字材老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崇宁二年进士
复中宣和六年词学兼茂科。
建炎三年监察御史,擢右司谏。
金人入寇,陈边防十三事,不纳。
乞斩黄潜善汪伯彦,被斥,出知池州,徙岳州
四年十一月,于鄂州李允文所杀。
绍兴初直龙图阁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三九,《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无锡志》卷三上。
胡直孺南宋 ? — 11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 【介绍】: 洪州奉新人字少汲号西山老人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钦宗靖康元年,以知应天府东道都总管,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
高宗绍兴元年刑部尚书,兼权礼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侍读
工诗。
有《西山老人集》。
全宋诗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属江西)人。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初为路州司户,累迁监察御史,出知平江府
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为淮南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
宣和五年(一一二三),为东南六路转运辇运拨发司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一○)。
靖康间南京,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
高宗朝擢龙图阁直学士隆兴府,进兵部尚书,卒。
有《西山老人集》,已佚。
事见清同治奉新县志》卷八。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
——一一三一),字少伋号西山老人
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绍圣四年进士,能诗。
建炎元年为金人所得,既而归之,为龙图阁直学士户部尚书
建炎二年龙图阁直学士洪州
绍兴元年四月刑部尚书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守兵部尚书
十一月兵部尚书侍读卒,赠端明殿学士
孙觌西山老人文集序》(《鸿庆居士》卷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
潜说友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处州人字君高
宋淳祐四年进士咸淳中中奉大夫权户部尚书知临安军府事封缙云县开国男
贾似道势方炽,说友曲意附和,故得进。
后守平江兵至,弃城遁。
宋亡,降元,受宣抚使之命。
以官军支米不得,王积翁以言激众,遂为李雄剖腹死。
有《咸淳临安》。
全宋诗
潜说友字君高缙云(今属浙江)人。
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
历知南康军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八)。
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秘书丞,迁军器少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出为两浙路转运判官
三年,迁转运副使
四年知临安府两浙路安抚使(《咸淳临安》自序)。
八年,知平江府
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兵逼境,以乞降输财犒军全城,削职贬南安军(《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
后随二王入留守福州
降元,为元守城,死于兵变(《癸辛杂识》别集卷上)。
有《咸淳临安》。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八○二六
潜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人。
淳祐四年进士,尝知建德县
咸淳二年三月枢密院编修官权刑部郎官权右司郎官,除秘书丞十一月军器少监
四年朝散郎直华文阁两浙运副司农少卿知临安府,寻措置两浙运司,擢户部尚书
十年平江府明年以城降元。
后为李雄所杀。
编有《咸淳临安》一百卷(存)。
见《咸淳临安》卷四九,《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潘才卿南宋
简介
淳熙五年(1178)复州知州
淳熙五年(1178)澧州知州
淳熙七年(1180)11月放罢,《会要·职官》与《瑞异》不同,《职官》为六年11月放罢。
沈公孙南宋
简介
淳熙六年(1179)蕲州知州11月,与闲慢差遣
陆九渊南宋 1139 — 11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1193 【介绍】: 抚州金溪人字子静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
陆九思弟。
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
少闻靖康间事,感慨金军侵辱,即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
曾轮对陈五事,为给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
光宗时,知荆门军,创修军城,以固边防,甚有政绩。
卒谥文安
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
主“心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通信论难,并会于鹅湖辩论。
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
有《象山先生全集》。
全宋诗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字子静号存斋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金溪(今属江西)人。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隆兴府靖安主簿,未上,丁继母忧。
六年,服除,改授建宁府崇安县主簿
九年,除国子正
十年冬,迁敕令所删定官
十三年,除将作监丞,为言者疏驳,还乡,讲学贵溪象山精舍。
曾与朱熹会讲鹅湖,论多不合,理学自此分朱陆二家。
光宗即位,知荆门军
绍熙三年十二月卒,年五十四。
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赐谥文安
有《象山》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
其中诗一卷。
事见《象山全集》卷三三《象山先生行状》、清杨希闵编《陆文安公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陆九渊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三《象山先生集》(简称小集)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陆九渊(1139—1192) 字子静,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谥文安
抚州金溪人
南宋教育家、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乾道八年进士
京师,"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屡满,耆老扶杖观听"。
朱熹 "所学多不合",曾在鹅湖就 "理"与"气"大辩论,而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已。
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
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以为治学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能诗。
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23首,有《象山先生全集》36卷。
全宋文·卷六一二七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二)字子静号象山翁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
乾道八年进士第淳熙元年迪功郎隆兴府靖安主簿
丁母忧,服阕,调崇安县主簿
九年,以侍从荐,除国子正
迁敕令所删定官,转宣义郎,除将作监丞
后省疏驳,主管台州崇道观
开门授徒,从容讲道,环坐率一二百人,学者称象山先生
光宗即位,除知荆门军
通下情,断狱讼,严保伍,修城壁,人情晏然,郡中恬若无事,诸司交章论荐。
绍熙三年冬十一月卒,年五十四。
谥文安
九渊论学,主简易直捷,开心学之派。
尝与朱熹会讲鹅湖,论辩多不合。
朱以「道问学」为主,陆以「尊德性」为宗,理学遂有朱、陆二派。
杨简象山先生行状》(《慈湖遗书》卷五),《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范德林北宋
简介
咸平四年(1001)衡州知州
咸平六年(1003)11月满。
韩磊南宋
简介
淳熙四年(1177)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淳熙八年(1181)11月放罢。
罗适北宋
简介
政和三年(1113)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11月少府少监
张昌诗南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临江军知军
淳熙五年(1178)真州知州
淳熙十三年(1186)均州知州11月特降一官,上任应在11月前?。
张斌北宋
全宋文·卷一八二
张斌真宗咸平四年七月德州团练使定州副都总管十一月为北面前阵钤辖
景德初环庆路总管
见《宋会要辑稿》兵八之一○、兵一八之一、蕃夷一之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