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奏劾王奂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雍州刺史王奂启录小府长史刘兴祖,虚称「兴祖扇动山蛮,规生逆谋,诳言诽谤,言辞不逊」。
敕使送兴祖下都虑所启欺妄,于狱打杀兴祖,诈启称自经死。
止今体伤楗苍黢,事暴闻听。
兴祖门生刘倪到台辨问,列「兴祖共事,不能相和。
自去年朱公恩领军征蛮失利,兴祖启闻,以启呈因此便相嫌恨。
若云兴祖有罪,便应事在民间;
民间恬然,都无事迹。
至十年九月十八日使仗身三十人来,称敕录兴祖付狱。
安定郡蛮先在郡赃私兴祖既知其取与,即牒启,不问。
兴祖后执录,仍令蛮领仗身于狱守视。
兴祖未死之前,于狱以物画漆柈子中出密报家,道无罪,令启乞出都一辨,万死无恨」。
又云:「兴祖严禁信使,欲作方便,杀以除口舌」。
又云:「意乃可。
第三息彪随在州。
凡事是非皆干豫,扇构密除兴祖」。
又云:「兴祖家饷糜,中下药,食两口便觉,回乞狱子,食者皆大利。
兴祖大叫道:『糜中有药』。
近狱之家,无人不闻」。
又云:「治著兴祖日急,判无济理。
十一月二十一日使狱吏来报兴祖家,道兴祖于狱自经死。
尸出,家人共洗浴之,见兴祖颈下有伤,肩胛乌《黑敢》,阴下破碎,实非兴祖自经死。
家人及门义共见,非是一人」。
重摄检雍州都留田文喜,列与倪符同状。
兴祖在狱,嗛苦望下,既蒙降旨,欣愿始遂,岂容于此,方复自经?
敕以十九日至,兴祖二十一日死,推理检迹,灼然矫假。
寻敕使送下,辄拒诏,所谤诸条,悉出意。
毁故丞相陈显达,诽讪朝事,莫此之深。
彪私随父之镇,敢乱王法,罪并合穷戮(《南齐书·王奂传》,雍州刺史,辄杀宁蛮长史刘兴祖,上大怒,使御史中丞孔稚圭奏其事。)
委任唐王诏义宁元年十一月丙寅 初唐 · 杨侑
 出处:全隋文卷八
朕惟孺子,未出深宫,太上远巡,追踪穆满
时逢多难,委当尊极,辞不获免,恭已临朝,若涉大川,罔知所济,抚躬永叹,忧心孔棘。
民之情伪,曾未之闻,王业艰难,载云其易。
赖股肱戮力,上宰贤良,匡佐冲人,辅其不逮。
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位无贵贱,宪章赏罚,咸归相府,庶绩其凝,责成斯属,逖听前史,兹为典故。
因循仍旧,非曰徒言,所存至公,无为让德(《隋书·恭帝纪》)
进律疏议表 初唐 · 长孙无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六
臣无忌等言。
臣闻三才既分。
法星著于元象。
六位斯列。
习坎彰于易经。
故知出震乘时。
开物成务。
莫不作训以临函夏。
垂教以牧黎元。
昔周后登极。
吕侯阐其茂范
虞帝纳麓。
皋陶创其彝章。
大夫之述三言。
金篆腾其高轨。
安众之陈九法。
玉牒播其宏规。
前哲比之以堤防。
往贤譬之以衔勒。
轻重失序。
则系之以存亡。
宽猛乖方。
则阶之以得丧。
泣辜慎罚。
文命所以会昌
斮胫剖心。
独夫于是荡覆。
三族之刑设。
祸起于望夷。
五虐之制兴。
师亡于涿鹿
齐景网峻。
时英有踊贵之谈。
周幽狱繁。
诗人致菀柳之刺。
所以当涂抚运。
乐平除惨酷之刑。
金行提象。
镇南削烦苛之法。
而体国经野。
御辨登枢。
莫不崇宽以宏风。
树仁惠以裁化。
景冑以之硕茂。
宝祚于是克崇。
徽猷列于缃图。
鸿名勒于青史。
暨炎灵委御。
人物道销。
雾翳三光。
尘惊九服。
秋卿司于邦典。
高下在心。
狱吏传于爰书。
出没由巳。
内史灰然而被辱。
丞相见牍背而行赇。
戮逮弃灰。
诛及偶语。
长平痛积冤之气。
司败切瘐死之魂。
遂使五楼之偫。
争回地轴。
十角之旅。
竞入天田。
国步于是艰难。
刑政于焉弛紊。
殷忧俟来苏之后。
多难伫拨乱之君。
大唐乾符以应期。
得天统而御历。
诛阪泉之巨猾。
剿丹浦之凶渠。
扫旬始而静天纲。
廓妖氛而清地纪。
朱旗乃举。
东城高灭楚之功。
黄钺裁麾。
西土建剪商之业。
总六合而光宅。
包四大以凝旒。
异域于是来庭。
殊方所以受职。
航少海以朝绛阙。
昆山以谒紫宸
椎髻之酋。
加之以文冕。
穷发之长。
宠之以徽章。
王会之所不书。
涂山之所莫纪。
歌九功以协金奏。
运七政以齐玉衡。
律增甲乙之科。
以正浇俗。
礼崇升降之制。
以拯颓风。
荡荡巍巍。
信无德而称也。
伏惟皇帝陛下体元纂业。
则大临人。
覆载并于乾坤。
照临运于日月。
坐青蒲而化光四表。
负丹扆而德被九围。
日旰忘餐。
心存于哀矜。
宵分不寐。
志在于明威。
一夫向隅而责躬。
万方有犯而罪巳。
仍虑三辟攸斁。
八刑尚密。
平反之吏。
从宽而失情。
次骨之人。
舞智而陷网。
刑靡定法。
律无正条。
徽纆妄施。
手足安措。
乃制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上柱国英国公李绩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监修国史上柱国燕国公于志宁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上柱国开国公褚遂良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监修国史上骑都尉柳奭银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轻车都尉唐临太中大夫大理卿轻车都尉段宝元太中大夫黄门侍郎护军颍川县开国公韩瑗太中大夫中书侍郎监修国史骁骑尉来济朝议大夫中书侍郎辛茂将朝议大夫尚书右丞轻车都尉刘燕客朝请大夫使持节颍州诸军事颍州刺史轻车都尉裴宏献朝议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国贾敏行朝议郎刑部郎中轻车都尉王怀恪前雍州盩厔县云骑尉董雄朝议郎大理丞护军路立承奉郎雍州始平县丞骁骑尉石士逵大理评事云骑尉惠果儒林郎律学博士飞骑尉司马锐等。
抚金匮之故事。
采石室之逸书
捐彼凝脂。
敦兹要。
网罗训诰。
研覈邱坟。
撰律疏三十卷。
笔削巳了。
实三典之隐括。
信百代之准绳。
铭之景钟
将二仪而并久。
布之象魏。
与七曜而长悬。
庶一面之祝。
远超于殷。
十失之叹。
永弥于汉图。
谨诣朝堂奏表以闻。
无忌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永徽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进。
大照禅师塔铭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奂上人至。
传诸大德意。
令弟子撰和上碑。
但重元门深。
□四海大君者。
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之谓也。
入佛之智。
赫为万法宗主者。
我禅门七叶大照和尚之谓也。
是以从无因得。
不出三界。
清泰运。
昭宣圆。
常洽著菩萨之本心。
密住依国王之信力。
四生于涅槃者。
不其广欤。
和上讳普寂
俗冯氏。
长乐信都人也。
其先毕公高之后。
毕万入晋。
受邑于魏。
支子食采冯城。
因而得姓。
洎亭为韩上党守。
在赵为华陵君。
异汉征西将军
思义骠骑将军
家于河南
今为河东人也。
祖居士讳道相。
经德营道
晦用藏密。
居士讳会均
艮背园庐。
飞遁乡邑
和上生而茂异。
长而开明。
神清体闲。
气和志远。
栝树虽小。
其根巳深。
河源则微。
其流可大
欣愿去结。
永言依僧。
尝以德业书绅。
艺术从学。
负笈梁许。
抠衣
博总经籍。
殚极天人。
以为洪范九畴。
周易十翼。
虽奥旨元邈。
然大略回疑。
不若别求法缘。
幽寻释教。
时大梁璧上人以义解方闻。
敷演云会。
遂听法华经唯识起信等论。
巨石投水。
其入甚多。
修坂走丸。
所适弥远。
重依东都端和上受具。
转奉南泉景和上习律。
超契心地。
忽见光明。
随止作行。
得亲近处。
于是贞观嵩阜。
隐居半岩
布褐一衣。
麻麦一食。
中夕叹曰。
文字是缚。
有无是边。
盍不以正戒为墙。
智常为座。
发广大愿。
修具足慈。
他方七宝之山。
路远难到。
自境四念之地。
身乐且安。
犹曰密印者谓之师。
先觉者谓之达。
吾当求矣。
此其时哉。
将寻少林法如禅师
未臻止居。
巳承往化。
追攀不及。
感绝无时。
芥子相投。
遇之莫遂。
甘露一注。
受之何阶。
翌日。
远诣玉泉大通和上
膜拜披露。
涕祈咨禀。
良马易进。
良田易平。
加之思修。
重之勤至。
宝镜磨拂。
万象乃呈。
玉水清澄。
百丈皆见。
衡山之石。
更悟前身。
新丰之家。
自然本处。
此者五岁。
约令看思益。
次楞伽。
因而告曰。
此两部经。
禅学所宗要者。
且道尚秘密。
不应眩曜。
和上旁求僻陋。
宛在园林。
夹江之间。
之下。
鮀蜃每作。
虺蜮交驰。
顷差他人。
必辞痼疾。
和上愿充僧使。
便得经行。
心无所存。
背无所倚。
都忘禅睡。
了悟佛知。
两马一车。
进念同辙。
一鸟二翼。
定慧皆空。
此者复二年。
大通和上深赏重之。
人未之兰若。
今将自之。
大通止曰。
嵩山亦好。
至于再。
诺而居焉。
长安年。
度编岳寺。
神龙岁。
请不哭泣而不言。
缁素坠心。
栋梁落构。
以为四害腾口。
谁者能缄。
五欲乱绳。
谁者能截。
乃合谋悉意。
闻香求花。
鸟随风。
轮随迹。
咸请和上一开法缘。
使四园可游。
八池可浴。
则僧非聚食。
人异散心。
愿闻乐器之音。
用滋毛孔之润。
和上曰。
夫净灯可以照胜宅。
助风可以持宝城
今何为乎。
且千车之声。
不入于耳。
万人之请。
谁听其言。
神龙中
孝和皇帝诏曰。
大通禅师降迹阎浮。
情存汲引。
戒珠圆澈。
流洞鉴于心台。
定水方澄。
结清虚于意府。
原其行也。
既无人而无我。
测其理也。
亦非断而非常。
然而示彼同凡。
奄随运往。
形虽已谢。
教乃恒传。
其弟子僧普寂
夙参梵侣。
早簉法筵。
得彼髻珠。
获兹心宝。
释迦流通之分。
终寄于阿难。
禅师开示之门。
爰资于普寂
宜令统领徒众。
宣扬教迹。
俾夫聋俗。
咸悟法音。
考功员外郎武平一奉宣圣旨。
慰喻敦劝。
和上犹逡巡辞避。
不获巳仍曰。
广大者莫极于虚空。
我性相能遍。
元妙者莫深于开示。
我定慧能传。
未或不从应身。
而建四生法主
未或不登正觉。
而启一佛度门。
曷敢当仁。
以膺求我。
且正见了见。
转次既殊。
浣家锻家。
习性亦别。
草席遇水而紧。
草绳遇水而舒。
地水火风。
青赤白黑。
八万烦恼。
八万解脱。
翳憍慢之山。
金椎难碎。
贪恚之毒。
龙珠不消。
诸生当诵戒经。
以传正受。
开元十三年
恩诏屈于敬爱寺宴坐。
逮十五年。
上将幸于京师也。
优诏曰。
慎言义福宜从驾。
和上留都兴唐寺安置。
由是法云遍雨。
在其根茎。
妙音尽闻。
惟所围绕。
其始也。
摄心一处。
息虑万缘。
或刹那便通。
或岁月渐證。
总明佛体。
曾是闻传。
直指法身。
自然获念。
滴水满器。
履霜坚冰。
故能开方便门。
示直宝相。
入深固藏。
了清净因。
耳目无根。
声色亡境。
三空圆启。
二深洞明。
是故闻者斯来。
得者斯止。
自南自北。
若天若人。
或宿将重臣。
或贤王爱主。
或地连金屋。
或家蓄铜山
毂击肩摩
陆聚水咽。
花盖拂日。
玉帛盈庭。
和上洗然若虚。
旷然若谷。
不见施者。
不知受焉。
遂龙象之所崇。
惟塔庙之所供。
但趫猿自息。
醉象皆调。
闻是名者。
不生四趣。
蒙其润者。
便过四禅。
则有学富蓬山
经通贝叶。
百家奥旨。
三藏真言。
曜星。
飞电。
莫不杜口折角。
失客革心。
二十七年秋七月
诲门人曰。
吾受托先师。
传兹密印。
远自达摩菩萨导于可。
可进于璨。
璨钟于信。
信传于忍。
忍授于大通
大通贻于吾。
今七叶矣。
波罗密是汝之师。
奢摩他门是汝依处。
当真说实行。
自證潜通。
不染为解脱之因。
无取为涅槃之会。
诸生殊不知其故。
呜呼。
八月二十四日有弥留。
怡然坐灭于都兴唐寺
享寿八十九。
夏五十二。
闻哀行哭。
临堂抚膺。
云雾冒山。
江河奔海。
沸渭坌入。
阴沈弥望者。
至于百万。
皆曰。
天地德。
不踰昼水。
神明之祐。
未际入流。
今之我闻。
异于汝说。
沐浴智慧之海。
超腾生死之河。
崇化先。
痛深物表。
情可理割。
义可事诠者。
尝以前圣后贤。
示迹开教。
降生所以传法。
归尽所以同凡。
久留则厌闻恐其慢易。
终去则追远欲其怀思。
忘其身而神迁益
间其法而事稀弥重。
始终权实之化。
不断不绝。
究竟诱进之益。
无去无来。
河南尹裴公名宽
飞表上闻。
皇情震悼。
诏曰。
大士遗荣。
岂贵于名称。
前王表德。
必在于袖崇。
同德兴唐寺故大德僧普寂
资于粹灵。
是为法器。
心源久
戒行弥
既来理而悟空。
每导凡以宗圣。
慈悲所应。
汲引盖多。
冀永年
式宏像教。
遽从迁化。
用谢浮生。
言念于此。
良深悯惜。
宜稽其净行。
锡以嘉名。
示夫将来。
使高山仰止。
可号大照禅师
归本居葬日。
量借威仪手力。
上将变易之岁。
累告门人曰。
久居山水。
缘亦在焉。
及泥日。
天竺兴唐缁似。
皆请卜而厝之。
表而祈之。
唯岳寺一方。
地震雪下。
少室偫巘。
树折霜封。
九月八日
恩私果令归葬。
二十一日。
金棺发轫。
卤簿启行。
或两都倾城。
或四方布路。
持花者林指。
执绋者景移。
三条之中。
泣泪如雨。
重城之外。
号叩若雷
䌽云二时。
自都达岳。
白露数里。
弥川遍空。
二十四日。
穸于岳寺之旧居。
礼也。
门人等修罗死慈。
岛人死义。
血现于体。
绳系于床。
佥某拾衣。
一心起塔。
尘多折轴。
箭重回舟。
衔石而海水可填。
而佛恩难报。
二十八载十一月十五日
恩旨许焉。
仍委寺主慧远上座崇泰都维那昙庆等。
载令构缉。
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恩旨迁藏海寺于和上河东旧宅。
廓为寺焉。
建塔追崇也。
且爰自六叶。
式崇一门。
未诵戒经。
或传法要。
大通以凡例起谤。
将弃我闻。
深解依宗。
遽求圣道。
所以始于累土。
渐于层台。
摄之孔多。
学者弥广。
故所付诸法。
不指一人。
西河
有疑夫子。
郑元北海
自袭马融
至于密意除知。
慧心入境。
因日照。
方见日轮。
终以佛光。
乃明佛道。
岂伊也。
而敢议之。
大弟子惠空胜缘等。
相与追过去。
示方来。
一以抒宿心。
存妙用。
一以奉慈训。
宏教门。
腾净行于松阡。
刻师资于石字。
其词曰。
三界渺茫。
四生沈痗。
尘境延歊。
荫欲攻内。
明镜虚受。
大慈圆对。
法鼓震惊。
魔军消溃(其一)
千佛转觉。
七叶相承。
护持俗谛。
应现真僧
长河皎月。
静室明灯。
梵经滋广。
禅林蔚兴(其二)
童稚初心。
儒释兼致。
梁陈咨禀。
伊洛勤匮。
虽臻阃域。
犹执文字。
古城元远。
空门深邃(其三)
逝将分赴。
曾是幽求。
玉泉谷口。
甘露山头。
慧日一照。
浮云四收。
给园都邑
鹫岭嵩邱(其四)
大通往生。
后觉来问。
妙法终启。
苦言未顺。
愿发他心。
稍宏本分。
固让固请。
不矜不训(其五)
德音光被。
皇华荐臻。
曲荷天奖。
昭宣法轮。
总总缁素。
憧憧搢绅。
以智慧水。
洗烦恼尘(其六)
慈摄云奔。
檀施山积。
无相无愿。
不受不斤。
龙象兴补。
塔庙光益。
香花户庭。
护念泉石(其七)
同人将灭。
依宗阐教。
草系尔师。
宴居尔照。
闻哀行哭。
惟艾及少。
命鸟无翼。
慈舟失棹(其八)
渥恩痛悼。
追谥哀荣
塔遂嵩岳
仪从洛城
灵舆顾步。
天乐凄清。
追攀雾委。
感动雷惊(其九)
入室来思。
登坛永慕。
密教不纪。
后生何趣。
石塔兮若割。
仰金字兮如注。
杖亿劫兮昭阳。
与四法兮安住(其十)
天宝元年二月十五日建。
唐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丞上柱国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于戏。
逆鳞劘上。
匡救之义深。
守死不回。
人臣之致极。
况乎文包风雅。
道济生灵。
建一言而天下倚平。
含九德而三光式序。
超无友而独立者。
其惟广平公乎。
公讳
字□□邢州南和人
其先出于殷王元子
七代祖弁。
魏吏部尚书
列人子。
祖钦道。
北齐黄门侍郎
并事迹崇高
各见本传。
高祖元节。
定州田曹。
曾祖宏俊。
大理丞
祖务本。
栎阳
父元抚。
卫州司户
户部尚书
自田曹至于尚书
皆实浮于名。
而位不充量。
事见许公苏颋所撰神道碑。
公七岁能属文。
一遍诵鵩鸟赋
丁尚书府君忧。
水浆绝口者五日。
八九岁时。
尝梦大鸟衔书。
吐公口中。
公吞之。
遂乘而直上。
倏忽惊寤。
犹若下在胸间。
自后藻思日新。
襟怀益爽。
年十六七时。
或读易旷时不精。
公迟而览之。
自亥及寅。
精义必究。
明年进士高第
上党
王屋主簿
相国苏味道侍御史出使。
精择判官
奏公为介。
公作长篇以自兴。
梅花以激时。
苏深赏叹之。
曰。
王佐才也。
合宫
长寿三年从调。
判入高等。
有司特闻。
天后亲问所欲。
公以代为唐臣。
不求荣达。
诡奏云。
家本山东
愿得魏之一吏。
遂手诏授录事参军
拜舞趋出。
后异而召还。
又手诏拜监察御史里行
寻丁齐国太夫人忧。
服阕。
筑室反耕。
志图不起。
俄而即真
殿中侍御史
同列有博于台中者。
将责名品而黜之。
博者惶恐自匿。
翌日。
公独正辞引过。
天后悦而释之。
天官员外郎凤阁舍人御史中丞
乃谓所亲曰。
吾比欲优游自免。
不图要近。
骤至于斯。
其敢废所职乎。
乃悉心纳忠。
无所回避。
张易之昌宗兄弟。
席宠胁权
天下侧目。
公危冠入奏。
奋不顾身。
天后失色。
苍黄欲起。
公叩头流血。
誓以死争。
拾遗李邕奏曰。
陛下坐则天下安。
起则天下危。
内史敕公出。
公曰。
颜咫尺
奉德音。
劳宰臣
宣王命。
词气慷慨。
左右震悚。
遂俱摄诣台。
庭立切责。
二竖股栗气索。
不敢仰视。
自朝至于日昃。
敕使驰救之。
公不得已而罢。
又令诣公谢罪。
公拒之。
后有惨恤
二竖来吊。
公辞曰。
贵近不宜与执法通同。
假满。
朝士慰公。
二竖又欲序进。
公举板迎揖之。
不得成礼而去。
神龙之兴复也。
公实佐其谋。
及当畴庸。
让而不受。
曰。
清宫问罪。
事出五王
夏中兴。
功归明主。
非曰逃赏。
谁敢贪天。
俄拜朝散大夫吏部侍郎谏议大夫
黄门侍郎
尝遇梁王武三思于朝。
三思方欲言事。
公正色谓之曰。
当今复子明辟。
王宜以侯就第。
何得尚干朝政。
三思惭惧而退。
请急累月。
俄而兼摄尚书左丞
中宗将幸西蜀
深虞北鄙。
乃兼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又改兼贝州刺史
与数人同辞。
三思独揖公住。
公顾谓之曰。
诸人巳出。
不可独留。
遂揖之而去。
属年谷不登。
国租罢入。
三思食邑
公悉蠲之。
既屡挫其锋。
亦处之自若。
俄而真拜。
杭州
又复迁相州
寻入为洛州长史
唐隆初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粤五日兼右庶子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
元宗之在储闱
镇国太平长公主潜谋废立。
尝于光范门内坐步檐中。
宰臣以此旨。
诸相失色。
莫敢先言。
公盛气诘之曰。
东宫有大功。
宗庙社稷主也。
安得异议。
遂奏妇人干政。
恐生祸阶。
请不令朝谒。
俄而男又纵横。
公奏之。
繇是贬楚州刺史
主亦竟以凶终。
无何。
复拜银青
历魏兖冀三州兼河北按察使
寻迁幽州都督御史大夫
复为魏州
入为国子祭酒东都留守
开元二年寻拜御史大夫京兆尹
睦州刺史
广州都督
充按察经略讨击使
又兼御史大夫
许便宜从事
前是首领桀骜。
多据洞不宾。
公之下车。
无敢不蔇。
彼之风俗。
竞趋苟简。
茨竹檐。
比屋鳞次。
火灾岁起。
煨烬无馀。
公教之度材。
变以陶瓦。
千甍齐翼。
万堵皆兴。
于今赖焉。
燕国公张说著为碑颂。
无何。
使中官杨思勖召公
公拜恩而就马便行。
在路竟不交一言。
思勖将军贵幸。
泣诉于帝。
帝嗟叹久之。
刑部尚书
四年吏部黄门监
监修国史
五年改号侍中
明年
驾幸东都。
至三崤。
驰道险隘。
行不得前。
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中丞王怡并坐当降黜。
公奏曰。
必若致罪二臣。
将来必受其弊。
遂命公舍之。
曰。
陛下责之。
以臣免之。
是过归于上。
恩由于下。
臣请使且待罪。
然后俾其复职。
上嘉而从之。
元宗尝命公名诸皇子公主邑号。
既而又令各定一美名。
公奏称。
七子均养。
鸤鸠之德。
锡以名号。
不宜有殊。
若母宠子爱。
恐非正家之道。
王化所宜。
元宗悦而从之。
八年开府仪同三司
进爵广平郡开国公
策勋上柱国
狂竖权梁山构逆长安
有司深探其狱。
敕公按覆。
京兆司录李如璧等百馀家。
皆以借宅假器。
悉当连坐。
公以婚姻假借。
天下大同。
至于京城
其例尤众。
知情即是同反。
无罪不合论辜。
凶渠之外。
一切原免。
天下欣服焉。
中书令河东张公。
杰出将明之材。
独运庙堂之上。
镜机朗澈。
见事风生。
求公规模。
悉阅堂案。
每至危言谠议。
执正守中。
未尝不废卷失声。
汗流浃背。
其为通贤所服也如此。
十三年。
驾幸东都。
以公为西京留守
公极言得失。
无有所隐。
元宗感悦。
制曰。
所奏之言。
置之座右。
出入观省。
以诫终身。
因赐䌽物二百匹。
明年又兼吏部
十七年尚书右丞相。
雅善戏谑。
不常矜庄。
与故户部尚书王晙为莫逆之友。
晚而弥笃。
凡所谈谐。
人辄疏取。
端五日蒙赐钟乳。
命医归鍊。
或以为上药异味。
不宜委之。
曰。
推诚求信。
犹惧不应。
猜以待人。
信其可得。
闻者惭退。
二十一年抗疏告老。
至于再三。
手诏优许。
遂特给全禄。
赐绢五百匹。
东京
公以为大臣归休。
不宜关通人事。
遂杜绝宾客
其年。
驾幸洛阳
公迎拜道左。
元宗亲驻龙跸。
使荣王琬劳问者数四。
自后中使往来。
赏赉不绝。
方崇乞言之典。
以极师臣之敬。
二十五年仲冬十九日
寝疾薨于东都明教里第。
享年七十五。
天下失声。
元宗震悼。
追赠太尉
谥曰文贞公
赙物米粟。
常数有加。
丧葬官供。
仍诏河南少尹崔释之充监护使。
夫人齐国夫人博陵崔氏。
沧州长史艺之女。
淑慎严整。
高明柔克。
训诸子而慈且有威。
丞相而德无违者。
门内之理。
一以见咨。
蹑公而殁。
允终偕老。
呜呼。
公有七子。
复。
同州司功
先公而卒。
升。
尚书郎太仆少卿
尚。
汉东太守
浑。
职方郎中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东京采访使太子左谕德
恕。
都官郎中延原少尹
华。
判入高等登封尉氏
衡。
右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河南节度行军司马
或肃或乂。
或哲或谋。
克笃前烈。
以休令闻。
戊寅岁五月二十九日
虔奉遗约。
归葬公于沙河县太尉丞相原之先茔。
夫人合而祔焉。
礼也。
惟公间气降神。
应期杰出。
生知礼度。
天纵才明。
玉立殿天子之拜。
介然秉大臣之节。
震电凭怒。
谠言而不有厥躬。
鼎镬沸前。
临事而义形于色。
蠢迪检押
难常情之所易。
志深直谅。
易古人之所难。
外其身而富贵不离。
行其道而死生勿替。
非夫含一之德
格于皇天。
不二之心。
形于造次。
则何以异是乎。
允所谓振古之元龟。
皇王之威宝者矣。
且夫公之德烈。
充塞寰宇。
公之谋猷。
著明日月。
大历五年冬十二月
孙俨
惧遗盛美。
不远求蒙。
真卿天禄校文。
太仆之下列。
宪台执简。
谕德之深知。
虽青史传信。
实录巳编于方册。
而丰碑勒铭。
表墓愿备于论撰。
谨凭吏部员外郎卢僎所上行状。
略陈万一。
多恨阙遗。
其辞曰。
天命元鸟。
降而生商。
汤孙之绪。
微子分疆。
词招正则。
尉翼文皇
吏部黄门
纷纶耿光。
忠贤世出。
信史相望。
笃生丞相
祚我有唐。
文明纯嘏。
毅烈坚刚。
恒卫间气。
星辰降芒。
嶷然山立。
铿尔金锵。
忠孝之盛。
人伦纪纲。
垂髫能文。
梦鸟发祥。
通夕究易。
冲龄擅场。
胜冠结绶。
历政洋洋。
乃尉合宫
贰轺琅琅。
赋嗤梅艳。
篇美松长。
苏公嗟称。
才必佐王。
满岁从调。
试言高骧。
登闻黼扆
骤列绣裳
簉迹天官
如圭如璋。
言凤阁
纶綍煌煌。
乃作中丞
威棱莫当。
志除凶狡。
廷劾二张
天后愕眙。
百寮震惶。
公独凛然。
出身激昂。
义形言色。
精贯穹苍。
皇室中兴。
嘉谟克彰。
功成牢让。
事轶屠羊。
贰职选曹
谏议是匡。
载清流品。
屡奏封章。
乃侍琐闱。
时维夕郎
悉心纠正。
庶绩咸康
三思睢盱。
席宠干常。
责之就第。
惭惧靡亢。
左曹摄辖。
大卤于襄。
兼刺贝邱。
朋辞雁行。
三思揖语。
公独循墙。
处之不怍。
转旆于杭。
既迁邺城
遂尹洛阳
乃作冢宰
吁谟庙堂。
俄兼宫相
亟绾银黄
元宗登储。
镇国是遑。
潜谋废立。
谣诼相翔。
厥男挠政。
累奏愆殃。
聿临楚邦。
荐察冀方。
总督幽蓟。
翻飞国庠
亚相烈烈。
尹京趪趪
旋临建德。
歘莅南荒。
俚帅咸蔇。
㮧是攘。
张公颂德。
隽咏甘棠。
所忠来召。
拜命即装。
略无交言。
帝用式臧。
司刑吏
八座抑扬。
兼监黄枢
钧轴是将。
匪躬蹇蹇。
终始洸洸。
乃拜仪同
允釐保障。
河东阅故。
汗洽流浆。
狂竖犯阙。
凶渠既戕。
命公覆狱。
咸脱死亡。
乃涉右揆
谠论泱泱。
每谑王君。
岂常矜庄。
悬车告老。
庶保康强。
方崇馈酳
孤映缣缃。
天不慭遗。
萎哲坏梁。
一人震悼。
九有凄凉。
市既罢贾。
舂仍绝粻。
乃赠太尉
饰终礼滂。
返葬沙河
羽仪央央。
阖朝倾祖。
河尹护丧。
生荣死哀。
行路感伤。
令人孺慕。
攀泣喤喤。
高坟崔嵬。
钜鹿剧旁。
森梢宰树
缭绕连冈。
吁嗟广平
宅此不旸。
孝孙翼翼。
论撰靡忘。
丰碑坚碣。
万古訾相
泗州刺史李君神道碑 唐 · 李轸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夫崇孝悌者。必竭力以事亲。
厚忠贞者。亦尽心以奉上。
故圣人广而教之。以劝遐裔。
至若马迁续太史之纪。安国传夫子之书。
潘氏家风。谢公别传。
内足以贻厥后昆。外足以锡祉尔类。
小子不敏。仰希前哲。
窃述类本。用表流光。
君讳孟犨。字公悦
其先乃太上元元之系。五代景皇帝
始封于唐。高祖讳亮
至德初追册郑王谥曰孝
曾祖讳神通武德初以佐命元勋封淮安郡王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谥曰靖
烈祖讳孝义武德初封安永郡王
贞观中改封胶西郡公银青光禄大夫司农卿上柱国冀贝等州刺史
烈考讳璥易州司马朝散大夫上柱国
袭胶西郡公至德初追赠平阳太守
皆斧藻至德。琢磨令范。
仁经义纬。敦教易俗。
理化勋庸。备详史牒。
君纯懿灵粹。得之自天。
先府君贬南州也。以正直忤物。
为邪丑正。辛已告终于官舍。
君未弱冠。号天踊地
浆勺不入。礼过成人。
寮吏赗赠。一无所受。
扶护艰险。泣血万里。
提携幼稚。尽室获全。
以某月日迁茔配庙。礼物无阙。
由是以纯孝闻。服阕。
调补梁州参军。转右卫录事参军王府户曹
以清干称。恩诏特加朝散大夫
出宰合阳猗氏三原。德风洽闻。
香声远茂。君之临猗氏也。
莱田数十里。上蔽荆榛。
下辟舄卤。逋逃夜聚。
豺狼晓嗥。公曰。
谷不足者。地有遗利。
食不足者。人有遗功。
长其荆棘。孰若树其禾稼。
聚其豺狼。孰若利其贫窭。
乃寻斧于拱木。疏凿于涑川。
化草莽为陂塘。变硗确为坟壤。
人民胥悦。工亦子来。
史起决漳。郑国开白。
亦何加也。人其德。
邑茂其功。建颂立碑。
迄今斯在。后中司抚循廉桉。
嘉公丕绩。荐为邓州司马兼陆门堰田使
君乃溪白水之口。壅樊阳之陂。
筑埇云屯。謺石山积。
树楗立则。截流施扃。
制蓄泄之门。为水府之权。
分血脉之经纬。为农夫之司命
条流百道。浸润七邑。
疆畦绮错。稼穑龙鳞。
田畴之歌。何独子产
宗司举以郎署。擢授礼部员外
属东封扈跸。转虞部员外郎
出牧泗州清明肃。
行第一。而地接吴楚。
气候卑湿。因之痁疠。
辞以疾归。开元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终于大梁旅馆。享年五十有五。
权厝大行山。至德初累赠宋郑二州刺史
季子翼。自衡鄂转运使汉南租庸从事
爰适上国。分途启扈。
奔就吉辰。以大历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迁窆于京兆万年县之毕原。先夫人崔氏称祔焉。
礼也。今夫人清河人也。
父讳惟明。累迁海沂等州司马
兄镜邈。隐居大行。
累辟不起。弟国辅。
秀才擢第。制举登科。
补阙起居礼部员外郎。夫人冲和备体。
柔顺居中。出茂先之箴。
闺门遵大家之诫。自府君捐世。
庶务亲临。存孤抚稚
有妨禅寂。是以通大乘。
顿悟门。挹沆瀣。
饵花香。而又现举止之异者有二。
凡于宴坐。口吐舍利香。
骨顶生如佛螺髻。惊闻中外。
得未曾有。翼等以额珠外见。
意宝内明。释氏前言。
今为见世。遂感涕奉戴。
归于故园。起塔瞻奉。
莫之测也。及天宝末
随子权赴陕州司马。属狂贼犯阙。
中原鼎沸。权负板舆。
自宏农蓝田。值潼关失守。
朝野震惊。扶老携幼。
潜避山谷。重壑固阴。
深林酷冷。因之违豫。
至于弥留。以其年九月二十九日
薨于终南居。享年七十有三。
有子六人。长曰权。
金州刺史。次曰衡。
洺州清漳。次曰枢。
检校虞部员外侍御史。次曰轸。
歙州别驾。次曰房。
渭南。季曰翼。
陕府长史侍御史陕府防禦观察陕虢等使。惟轸与翼。
永号孤苦。斯拱。
铭碣未彰。感奉遗范。
惧深失坠。敬尊典故。
不惭以文。其词曰。
于赫大祖。蝉联我王。
梦兰异感。剪叶殊祥。
择贤建德。立社封疆。
肇分枝族。贻厥其昌。
安忠党。英灵倜傥。
率众关西。济师江上。
胶西酷似。文武不坠。
运属休明。化流抚字。
烈考谪官。遭罹艰时。
酷吏深文。天下共悲。
君之岐嶷。生知敏识。
磨砻节行。韬晦仁德
钟罚蛮貊。膺填气塞。
天之辅护。日茂嘉声。
参卿发迹。语掾驰名。
邑佐都。事明理贞。
为郎起草。后范规程。
出守泗滨。明德惟馨。
继疏蹑陆。修身知止。
福亮未极。壑舟旋徙。
猗那夫人。性合天真。
心游志道。迹弃喧尘。
嘉偶君子。敬待如宾。
衣冠之族。礼乐之门。
词林翰苑。金友玉昆。
垂芳后叶。流庆无垠。
令闻不朽。贞石斯存。
施州房使君郑夫人殡表805年11月19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夫人之先出于周。以郑为氏因初侯。
曾祖讳随祖讳玠。厥考讳绛咸垂休。
归于房宗生九子。左右稷祠春秋。
道顺德严显且裕。宜寿而富今何谬。
永贞冬至前四日。寓殡坟此非其邱。
送惟良上人(并引)824年11月 中唐 · 刘禹锡
 押寘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
并引:以貌窥天者曰:「乾然健(乾然而健),于然而高(单于然而高)。」以数迎天者曰:「其用四十有九,天果以有形而不能脱乎数。立象以推策,既成而遗之。」古所谓神交造物者,非空言耳。轩皇受天命,其佐皆圣人,故得之。惟唐继天,德如皇帝,有外臣一行,亦圣之徒与。刊历考元,书成化去。今丹徒人惟良,生而能知,非自外求,以乾坤之筴,当十期之数,凝神运指,上感躔次。视玄皇溟涬,无倪有常,绝机泯知,独以神会。数起于复之初九,音生于黄钟之宫,积微本隐,言与化合。夫天人之数,极而含变,变而靡不通,神趋鬼慑,不足骇也。惟良得一行之道,故亦慕其为外臣。谬谓余为世间聪明,孑孑来访。初以说合,至于不言。言息而理冥,复申之以嗟叹。曰: 师其庶几乎。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至,浅哉余闻乎,曾井蛙醯鸡之不若也。长庆四年冬十一月甲子,语至夜艾,遂为诗以志焉。
高斋洒(一作映)寒水,是夕山僧至。
玄牝无关锁,琼书(一作拾)文字。
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
语到不言时,世间人尽(一作自)睡。
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811年 中唐 · 柳宗元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引用典故:羽人丘 双金 杂佩酬
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
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
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一作堂)空残月曙,门掩候虫
谬委双金重,难徵杂佩酬
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
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元符己卯十一月十九日,忽得龙川信,寄此纸,试书此篇。
霍邱县万胜冈新城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七
元和九年。蔡之帅死。
子元济以其土叛。逸掠陈汝之间。
。纵兵临寿春
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
霍邱淮南郡邑大骇。
民人卷席而居。上闻之怒。
谪其守。明年春
执金吾李将军驰传出守之。既至。
收其坏卒。聚寿春城
使人劳井闾而市货。耕桑之业始复。
民人莫知复为战矣八月乙巳。乃夜引兵南出霍邱百四十里。
又折而西四十里。营于万胜冈
新城。初将度曰。
吾士卒萍合之众也。易散而难役。
吾以筑垒令之。必苦难使。
寇闻之。必袭吾。
思欲其自用。乃召诸将谓曰。
旦日望气。其状有寇。
谨备之。令诸军分营连居。
环回之间。十有馀里。
各视营之所向。宜为数堵之垣。
以禦暴矢耳。诸将数奇将军言。
归而亟晓其卒。故所命立就。
将军监军使出周祝之。还至武宁
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
语宠其将。因曰。
既已。幸周缭之善也。
他将耻其功之不类。乃复兴。
即日而垣周。将军监军使出。
具牛酒为劳。因士卒之乐。
又令曰。山泽之地。
其土瘠漓。今时方
浸潦用事。谓众之功难为也。
顾其垣今日而周。明日而坏。
吾为诸君惜之。诚能致其厚。
则土藏气色。脉力相辅。
虽霖潦不为患矣。筑者皆悦。
复争为厚。及竟。
将军监军使出视之。复劳曰。
嗟乎。诸君之能。
众士之功也。既周且厚。
始为其垣。今则城矣。
因自吟曰。城乎城乎。
使其增数仞而饰之。寇虽蚩尤
宁敢犯我乎。遂归。
诸将相谓曰。乃者将军之词。
得无意其高耶。吾党亦丑其卑矣。
复增其筑。于是新城遂具。
明日。寇果来。
望见皆愕然。因至新城傍。
俱张喉高言。指城上曰。
为我曹敬谢将军。讫辞而去。
诸将尽伏。寇亦以王览董重质营其侧拒之。
十一月戊辰。将军将卒万馀。
西渡涧渠。上史蔟冈与贼阵。
平明日中。进退相延不得合。
及日侧。将军乃谋曰。
彼必乘暮伺吾还兵。击我必矣。
于是引兵急攻寇。寇延退数里。
乃以精兵分伏其两隅。复自延退间。
拔其羸老先复。令军中曰。
皆坐。贼之后见官帜有引渡者。
以为兵怠俱还。遂大呼疾驰东下。
于是伏兵皆奋断其后。贼大溃。
杀伤千馀。生得数十人。
官卒死者亦数百人。是时李存亮为先锋将。
使百骑游击左右。独五人环驰如毂。
至贼麾下。斩其将王览
继辔转斗而归。十一年夏
高霞寓败于随唐既谪。尽发其卒属陈。
。捕得寇兵。
尽罢南境之备。俱东备矣。
九月。使偏将军李曜领步卒数百人。
从险道夜行。衔枚入寇境。
西过九女原百馀里。屠其堡聚三十馀垒。
又使义营诸将西北傍安阳山。破其土附屯戍之众数十百人。
招其降民男女万户。得其将二人用之。
久之。朝之卿士。
以为将军怠于战。或发其语。
而客亦有来诘于将军曰。始天下高将军之义
将军兵临三州之寇。谓一举而取。
何为久不称其获与。将军曰。
子之望吾非也。夫锄深根者。
必利其锸。乃吾之部。
多吴楚耕贩之人。习于沮泽之上。
彼鱼鸟之性。其生也。
恇恇如偷儿。其游翔之偫。
非不多也。及抚掌而骇之。
即争为溃矣。而寇亦素难吾名。
常以精卒待我。今驱是于溪谷之间。
与寇决斗。譬由畜彘之禦穷狼。
宁有所抗。盖居之严城。
以固其意。令旦暮从壁上望见寇骑号呼奔突之状。
以熟其目。然吾又常喻以风云胜败之语。
以壮所恃。如目熟而胆壮。
及其可用。吾伺其利而击之。
期于必胜。此吾所效也。
十一年冬。诏书促战。
十月乙未。上遣中贵人来临视。
将军于是图其阵于帐中。令诸将各识其序。
旦暮击鼓。教士卒为分圆方之势。
备尽所用。将军出。
客有难之者曰。自建中于今。
淮夷三叛其间矣。虽蒙赦令。
然未尝斯须忘战。故介兵人传其兵。
父训之子。兄教之弟。
非战事不语。是寇以将军名闻天下。
故不敢犯。自将军西出疆。
屯兵于万胜城。以控其要。
濠水而东。连次江淮之间。
郡邑之人。耕桑自力。
转输相属。曾不为寇虞。
将军之功也。以强计毅诚。
招其转祸之人。继来如绳。
将军之用也。今将军不以此为百全之基。
驱貊越之人。身自蒙坚。
而与必死之寇决命顷刻。即万一有不如将军之指。
东土之固。将安仰哉。
对曰。此吾以熟于计久矣。
然吾昔尝仕于河塞十有馀年。若偻之忘伸也。
前行始入觐。不意蒙宠于过误。
使率师振旅。吾之力。
唯其所指。以死效。
夫马随羁而引者也。羁之使驰。
则为之驰。羁缓则步。
安有择涂陆而避僵蹶哉。如有纵之不前。
衔之不止。徒见挞贱之弃。
焉得延颈踠足以待御。且圣上旦暮待绩于吾。
中贵继至。亦吾蒙羁之日也。
何敢自引于便而已矣。遂以十一月庚辰夜
漏过四十刻。引兵西渡。
上史蔟牧之。下瞩贼垒。
分铢皆察。及日中
大风从西起。折干迥帜。
将军谓中贵人曰。今日之候。
非其利也。愿屯兵堡史蔟以伺之。
中贵人曰。某受命视公战。
不视公守。将军不得已。
乃阵中军为前。武宁军次之。
左右辅皆亲兵。战凡十合。
会庐宣之军居间。闻战声。
自惊溃失次。且遁。
是时贼军方苦中军武宁之杀伤。几欲引去。
及闻庐宣之军惊溃。即分精兵数百。
劲突所溃以击之。而将军复与中军武宁深逐贼而行数十里。
因与庐宣之军相弃。庐宣之军先遁去。
卒无所伤。至暮
中军力斗遂死。其将曹惟直张忠信杨浑等。
及卒死者数百人。武宁死者亦数百人。
还军新城。虽无功者亦劳之。
以故士卒无战苦畏叛之患。时亚之客寿春
得详其语而书之。以备史听。
颜鲁公诗记 唐 · 郑薰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颜鲁公既用贞鲠元载所忌。由刑部尚书夷陵郡别驾
大历六年。又以前秩转庐陵郡
道出宣州溧水县。县之南经古烈士左伯桃墓。
节槩交感。即于墓下作诗一首。
自题于蒲塘之客舍。词韵凄激
点画崭壮。穷国艺之奇事。
厥后洎于大中之丁丑岁。八十七年矣。
孤宇夐阒。扃縢不固。
久为飘暴薪牧所困。一挑半剔。
往往洿缺。余作镇到此。
有客谓余者。惜之。
立召工将王少儒。领其部匠。
凿垣复匣。移窞于北望楼之西隅。
且以为郡居之胜绝。镌石其下。
俾后之观者。知改置之意无忽。
大中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宣歙池观察使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郑薰记。
圣母庙记 南唐 · 贾彬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
唐中兴
文轨未一。
天子宵旰。
惠于烝人。
畴兹贤才以理郡。
琅琊王公出宰畿甸。
训谕之日。
具于纶言。
是故图书但载至止之日。
溧水者。
古之中山也。
刊之在石。
隶于宣城
瘠而名美。
洎我皇出潜驻跸。
王畿
土厚而俗富
水陆兼济。
乡党乐康
比屋可封。
非贤不处。
琅琊公自达理隐。
颐教化之源。
上布皇风。
下调民事。
闾里相贺。
諠哗若争。
公每鄙众心尚崇淫祀。
罔根本末。
俱食甘腥。
巫觋以之须求。
远近以之敬信。
不有取舍。
那分否臧。
爰采地图。
稽求故事。
乃得县东南胜槩。
独立不倚。
高而不危。
显著灵踪。
藏诸旧史。
有若圣母。
享于是山。
公乃曰。
古之诸侯。
今之令长。
诸侯得祀境内。
以祈有年。
有若世运光启。
昭应协从。
其名中山
其神后土。
将设庙貌。
胡为不然。
不率民财。
只凭众力。
绀殿连碧。
虹桥跨清。
归百姓之真心。
配神作主。
中山之灵迹。
与国咸休。
其馀嚣浮所完。
土木之设。
并从毁拆。
无或兴妖。
有以见公之去邪蔑疑。
为政以德。
恺悌君子。
其在兹乎。
惟神正直聪明。
不可不报之以介福。
虫霜水旱。
不可不助之以阴功。
无或俨然。
以伤舆论。
偶熟前事。
敢书直言。
用纪岁时。
以示今昔。
升元六年岁壬寅仲冬十有九日记。
诫饬士庶子弟甥侄等诏太平兴国六年十一月癸丑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宋大诏令集》卷一九○
周设乡饮之礼,以序正长幼;
汉立孝悌之选,以敦劝人伦。
应内外文武官及两京、诸道州府士庶子弟甥侄等,方属承平,宜伸诫谕。
自今州县长吏伺察部内有轻薄无赖,孝悌有亏,货鬻田园,追随蒱博,宗族所共弃、乡党所不容者,并当严加诱掖,俾之悛改。
闻义不服、为恶务滋者,即须条具姓名以闻,当议置于刑辟。
束不率者以告,盖有格言;
比屋于可封,用成至化。
凡尔中外,咸体至怀。
进号显圣灵源公诏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丙子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七
四渎之雄,九河居要,夙著浮沉之典,式尊正直之神。
朕展采乔岳,致诚有昊,爰历宣防之地,缅怀烈圣之功。
皇运肇开,澄澜宿应。
钦惟善利,用益嘉名。
宜进号显圣灵源公,仍遣右谏议大夫薛映河中府比部员外郎丁顾言就坛祭告。
权住缘黄河州军调丁夫采伐捍堤木一岁诏天禧元年十一月癸丑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缘黄河州军所用捍堤木,常岁调丁夫采伐者,权住一岁。
天禧三年有事南郊制天禧三年七月戊辰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宋大诏令集》卷一一八
朕以菲德,袭兹鸿图,缅想艰难,未尝暇豫。
席二后之成命,集百珍之降祥,封岱展仪,含生被泽。
承平斯久,固恢绰以弥文;
祭祀惟勤,盍精严于大报!
属以岁时登稔,海域清宁,见高厚之顾怀,庆苍黔之富庶,周修禋类,式展孝恭
今年十一月十九日有事于南郊。
咨尔弼臣,洎于列位,各扬其职,以称朕心。
诸路州府,不得以进奉为名,辄有科率。
庶符简易,式召和平。
天禧三年南郊赦天下制天禧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宋大诏令集》卷一二○、《宋朝事实》卷四
门下:朕仰钦皇绪,夙奉庆基。
自列圣之贻谋,逮眇躬之继统,兵戈销偃,海域混同
何尝不日慎居怀,时乘在御。
绝畋游而育物,戒服玩以敦风。
纳民归仁寿之区,涉道究希夷之际。
抚安四极,宾延万灵,表下武以丁辰,致弥文而熙载。
讲求典礼,肃恭神人,燕处穆清,聿怀冲粹。
太霄之孚佑,示秘箓以降祥。
灵运嘉亨,景舆临暨,载聆谆诲,逖悟仙源
励翼弥坚,钦修备至。
考古先之盛则,毕封祀之洪徽,崇尚真宗,登隆妙号。
庇群生而是务,达精意以忘劳,乃至利建储闱,奉承天绪。
言念元良之嗣,生知至德之方,善访名山,特开真馆。
寿昌之介祉,见忠孝以存诚。
叠委宝文,愈昭殊应。
是用答顾怀于穹厚,展禋享于壝坛。
荐玉币以精虔,陈豆笾而蠲洁。
金匏协奏,文物骈罗,九宾相仪,百神受职。
天祺总集,既彰祚国之休;
王泽涵濡,宜洽均禧之庆。
可大赦天下(云云。)
于戏!
展严恭之礼,获拥神休;
覃霶霈之恩,式符众望。
谅周隆于庆赐,增激励于诚明。
更赖中外信臣,文武列辟,竭以忠勤之节,倾其爱戴之心,协赞重熙,永膺多福。
仁宗论体量畿内减放天圣九年 北宋 · 刘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五
臣伏睹去年十一月十九日赦书:「千里之畿,四方取则。
如闻赋租之式,倍于郡国之名,积有岁年,动成逋负。
外台之俗,久赐轻徭,而甸服之民,仍供重敛?
求之于古,讵若是乎?
将救烝民,所宜宽恤。
开封诸县人户夏秋税赋及沿纳钱物,选差清强官与本县令佐,具逐县税数闻奏,当议体量减放」者。
伏自太祖开基,因仍五代,建都汴水,是为东京
当时江浙淮南荆湖广、川峡四路、并汾一隅,各擅土疆,不禀正朔。
国家吊民伐罪二十馀年,挽粟飞刍,畿内居首。
但是降国,尽去烦苛,惟有王畿,旋增赋敛。
昨者德音浚发,欢声四驰,朝廷务在均平,将欲绝其侥倖。
遂令逐户自供地盘,严切指挥,不令隐漏,罪及邻保,非不丁宁。
然自降敕以来,颇闻疑惧,以为校定此亩,必是增添税租,蚩蚩之民,多不晓会。
县胥诳惑,窥图货财,缘而为奸,无以禁止。
然则本欲恤而安之,翻成劳而扰之。
前史云:「事有招祸,法有起奸」。
好事难行,居常如此。
况畿内之民,去秋不熟,重遭惊扰,益成困穷。
伏望圣慈体念愚民,且令停罢,候一二年间大段丰熟,民间尽信,却乞施行。
其已载赦书,不欲权住,即乞更不检责田段,只令为见管夏税额一例普减分数。
如此则狱讼不兴,春农无废,司吏不能作弊,乡村亦自安宁,时雨所沾,民乃受赐。
中书相公让恩命第一表1005年11月19日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武夷新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伏奉今月九日麻制,伏蒙圣恩,授臣行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馀如故者。
紫坛备物,方毕于严禋;
黄閤何功,首膺于茂宠?
仰荷便蕃之泽,弥增跼蹐之怀。
臣某中谢。)窃以太微西掖中书乃列于右曹
文昌六卿冬官是称于起部
典章所纪,名器甚崇。
自匪当仁,即为虚授。
如臣者,材惟琐陋,誉愧英髦,幸偶休辰,谬阶贵仕。
由先朝之振拔,参近列之论思。
俄陪贰于宰司,实预闻于国政。
莫著沃心之效,深怀濡翼之羞。
伏自尊号皇帝陛下纂绍丕图,诞敷骏命,而臣外守藩翰,虔奉诏条。
方入觐于天庭,即权临于京邑
荐委计司之剧务,亟迁省闼之崇资。
徒受宠之若惊,固涖官之无状。
俄膺明命,骤正中枢
当求治之辰,但有素餐之诮;
属事边之际,曾无前箸之筹。
乃至扈清跸以时巡,奉翠华而饮至,莫裨睿算,允谓具臣。
既避位之不容,益妨贤而为惧。
今者三垂彻警,克臻下武之期;
万国骏奔,爰毕肇禋之礼。
大赍载周于县县,鸿私首及于台衡。
进秩紫垣,兼荣于题剑
益封菜地,增数于爰田。
仰睿哲之眷怀,盖宠私之繁缛。
徵周器之训,既深戒于满盈;
宋鼎之铭,固不遑于俯偻。
须倾丹欸,上扣宸慈。
伏望陛下察以至诚,矜其非据,追寝前诏,式示至公。
如此即赏典无私,允洽大中之道;
人言可畏,免腾不称之讥。
干犯宸严,期于得请。
中书相公让恩命第二表1005年11月19日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武夷新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臣伏蒙恩制,寻拜让章,罄述丹诚,愿回玄鉴
降封泥之诏,备形出綍之言,曾未赐于允俞,实不遑于启处。
臣某中谢。)窃以受爵不让,前典之深讥;
为官择人,哲王之丕训。
西台禁掖,文昌法宫,侍从穆清,赞丝纶之密命;
详评政典,居喉舌之要司。
自非时髦,曷允公议?
如臣者谬尘鼎席,莫代天工,乏仲山补职之劳,昧商说绥民之略。
固弼谐之无取,已爵位之踰涯。
恭惟尊号皇帝陛下祗率旧章,躬修严祀。
合祭天地,纯锡之无疆;
大赍寰区,敷至仁于有截。
乃与策勋之典,聿先执政之臣。
名数崇高,既踰于列辟;
宠光渥缛,并集于微躯。
扪心但极于怔忪,闻命岂胜于陨越!
扣帝阍而沥恳,期寝鸿恩;
捧尺诏之飞文,未俞素志。
终莫安于方寸,须再黩于九重。
伏望陛下浚发宸慈,曲回殊造,特轸盖高之听,俯矜难夺之诚,申饬有司,追还成命。
如此即乡校之议,稍息于群言;
公朝之恩,更无于虚授。
臣之愚慊,实在于斯。
干冒冕旒,期于得请。
臣无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