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韩伯东晋
周协 东晋 · 韩伯
 出处:全晋文
拜下之敬,犹违众从礼;
情理之极,不宜以多比为通(《晋书·韩伯传》,陈郡周协为谢安主簿,居丧废礼,崇尚庄老,脱落名教,中正,不通,协议。)
为或人答殷灵符 东晋 · 韩伯
 出处:全晋文
昔亡伯丧未除而祖母见背,从兄不废父丧主,而为祖母居庐,郤太尉来吊,不以为非礼也(《通典》九十七)
辩谦论 东晋 · 韩伯
 出处:全晋文
夫寻理辩疑,必先定其名分所存。
所存既明,则彼我之趣可得而详也。
夫谦之为义,存乎隆己者也。
以高从卑,以贤同鄙,故谦名生焉。
孤寡不谷,人之同恶,而侯王以自称,降其贵者也。
执御执射,众之所贱,而君子以自目,降其贤者也。
与夫山在地中之象,其致岂殊哉?
舍此二者,而更求其义,虽南辕求冥,终莫近也。
夫有所贵,故有降焉。
夫有所美,故有谦焉。
譬影响之与形声,相与而立。
道足者,忘贵贱而一贤愚;
体公者,乘理当而均彼我。
降挹之义,于何而生!
则谦之为美,固不可以语至足之道,涉乎大方之家矣。
然君子之行己,必尚于至当,而必造乎匿善。
至理在乎无私,而动之于降已者何?
诚由未能一观于能鄙,则贵贱之情立;
非忘怀于彼我,则私己之累存。
当其所贵在我则矜,值其所贤能之则伐。
处贵非矜。
而矜己者常有其贵;
言善非伐,而伐善者骤称其能。
是以知矜贵之伤德者,故宅心于卑素;
悟骤称之亏理者,故情存乎不言。
情存乎不言,则善斯匿矣;
宅心于卑素,则贵斯降矣。
夫所况君子之流,苟理有未尽,情有未夷,存我之理未冥于内,岂不同心于降挹洗之所滞哉?
体有而拟无者,圣人之德;
有累而存理者,君子之情。
虽所滞不同,其于遣情之累缘有弊而用,降己之道由私我而存,一也。
故惩忿窒欲,著于《损》象;
卑以自牧,实系《谦》爻。
皆所以存其所不足,拂其所有馀者也。
王生之谈,以至理无谦,近得之矣。
云人有争心,善不可收,假后物之迹,以逃动者之患,以语圣贤则可,施之于下斯者,岂惟逃患于外,亦所以洗心于内也(《晋书·韩伯传》)
王述 东晋 · 韩伯
 出处:全晋文
会稽太守淮海维扬,皇基所托,此盖关河之重复,泱泱大邦(《文选·沈约安陆王碑文注》,又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