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卫铄东晋 272 — 349
与释某书 东晋 · 卫铄
 出处:全晋文
卫稽首和南。
近奉敕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
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钟繇,遂历多载,年廿,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
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师可诣尚书馆书耳。
仰凭至鉴,大不可言。
弟子李氏卫和(《淳化阁帖》五)
笔阵图 东晋 · 卫铄
 出处:全晋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匪乎银钩。
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
蔡尚书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
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其理者多。
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
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
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
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
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
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若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陆断犀象。
“㇃”百钧弩发。
“丨”万岁枯藤
“㇏”崩浪雷奔。
“刀”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
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
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超妙矣。
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一,《御览》七百四十八,案,朱长文墨池编以此为王羲之书论。长文又云,旧传右军所作,后见张彦远要略,以为卫夫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