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石虎后赵 295 — 349
石勒疏劝进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臣等闻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
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事。
是以三代陵迟,五伯迭兴,静难济时,绩侔睿后。
伏惟殿下天纵圣哲,诞膺符运,鞭挞宇宙,弼成皇业,普天率土,莫不来苏,嘉瑞征祥,日月相继,物望去刘氏,威怀于明公者,十分而九矣。
今山川夷静星辰不孛,夏海重译,天人系仰,诚应升御中坛,即皇帝位,使攀附之徒,蒙尺寸之润。
大将军大单于冀州赵王(晋书无此十三字。)
汉昭烈蜀魏王在邺故事,以河内汲、顿丘平原清河钜鹿常山中山长乐乐平十一郡,并前赵国广平阳平章武渤海、河闲、上堂、定襄范阳渔阳武邑燕国乐陵十三郡,合二十四郡,户二十九万为赵国,封内依旧改为内史,准《禹贡》、魏武冀州之境,南至盟津,西达龙门,东至于河,北至于塞垣。
大单于镇抚百蛮,罢并、朔、司三州,通置部司以监之,伏愿钦若昊天,垂副群望也(《晋书·载纪·石勒传》上,石季龙张敬张宾右司马张屈六,程遐文武等一百二十九人上疏云云,又见《十六国春秋》十三。)
敕敬佛图澄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司空李农朝夕亲问,太子诸公五日一朝,表朕敬焉(《高僧传》九,《法苑珠林》七十六,又《十六国春秋》二十一。)
麻秋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受降如待敌,将军慎之(《晋书·载记·石虎传》上,段辽遣使许降,使征东麻秋百里郊迎,敕云云,又见《十六国春秋》十五。)
下书称居摄赵天王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王室多难,海阳自弃,四海任重,故俯从推逼。
朕闻道合乾坤者称皇,德协人神者称帝,皇帝之号,非所敢称(一作“闻”)
且可称居摄赵天王,以副天人之望(《晋书·载纪·石虎传》上,又《十六国春秋》十五。)
下书以钱谷赎刑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刑赎之家,得以钱代财帛,无钱听以谷,皆随时价,输水次仓(《晋书·载纪·石虎传》上,又见《十六国春秋》十五。)
下书尊佛图澄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和尚国之大宝,荣爵不加,高禄不受,荣爵匪顾,何以旌德?
从此以往,宜衣以绫锦,乘以雕辇,朝会之日,和尚升殿,常侍以下。
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和尚至,众坐皆起,以彰其尊(《高僧传》九,《法苑珠林》七十六,又《十六国春秋》二十一。)
下书清定选制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事之通塞。
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虽未尽弘美,亦缙绅之清律,人伦之明镜,从两以来,遵用无改。
先帝创临天下,黄纸再定,至于选举,铨为首格,自不清定,三载盱兹,主者其更铨论,务扬清激浊,使九流咸允也。
吏部选举,可依晋氏九班选制,永为揆法,选毕,经中书门下,宣示三省,然后施行之。
其著此诏书于令,铨衡不奉行者,御史弹坐以闻(《晋书·载纪·石虎传》上,又见《十六国春秋》十五。)
下书拒上尊号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过相褒美,猥见推逼,览增而然,非所望也。
其亟止兹议,今东作告始,自非京城内外,皆不得表庆(《晋书·载纪·石虎传》六,又《十六国春秋》十五。)
下书问中书令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佛号世尊,国家所奉,闾里小人无爵秩者,应得事佛与否。
沙门皆应高洁贞正,行能精进,然后可为道士
沙门甚众,或有奸宄避役,多非其人,可料简,详议真伪(《高僧传》九,《广弘明集》六,又《十六国春秋》十五。)
下书听百姓为道士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
朕生自北鄙,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
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
夫制由上行,永世作则。
苟事允无亏,何拘前代?
其夷赵百蛮,有舍于淫祀,乐事佛者,悉听为道士(《高僧传》九,《晋书·佛图澄传》,《广弘明集》六,又《十六国春秋》十五。)
因灾异下书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朕在位六载,不能上和乾象,下济黎元,以致星虹之变。
其令百僚各上封事,解西山之禁,蒲苇鱼盐,除岁供之外,皆无所固。
公侯卿牧不得规占山泽,夺百姓之利(《晋书·载纪·石虎传》上。时大旱,白虹经天,下书云云,又《十六国春秋》十六。)
又下书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前以丰国渑池,二治初建,徙刑徒配之,权救时务。
而主者遂为恒法,致起怨声,自今罪犯流徒,皆当申奏,不得辄配也。
京凰见囚,非手杀人,一皆原遣(《晋书·载纪·石虎传》上,又《十六国春秋》十六。)
因天变下书求极言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盖古明王之理天下也,政以均平为首,化以仁惠为本,故能允协人和,缉熙神物。
朕以眇薄,君临万邦,夕惕朝乾,思遵古烈,是以每下书蠲除徭役,休息黎元,庶俯怀百姓,仰禀三方。
而中年已来,变眚弥显,天文错乱,时气不应,斯由人怨于下,谴感皇天。
虽朕之不明,亦群后不能翼奖之所致也。
昔楚相修政,洪灾旋弭,郑卿励道,氛祲自消,皆股肱之良,用康群变。
而群公卿士,各怀道迷邦,拱默成败,岂所望于台辅百司哉!
其各上封事,极言无隐(《晋书·载纪·石虎传》上,时白虹出自太社,经凤阳门东南连天十馀刻乃灭,下书云云,又见《十六国春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