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基曹魏 ? — 261
明帝疏谏盛修宫室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臣闻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故在民上者,不可以不戒惧。
夫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是以先王居之以约俭,俾不至于生患
颜渊云,东野子之御,马力尽矣而求进不已,是以知其将败。
今事役劳苦,男女离旷,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
昔汉有天下,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而贾谊忧之曰:「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因谓之安也」。
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
使贾谊复起,必深切于曩时矣(《魏志·王基传》)
上疏请守便宜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今与贼家(《通典》作「与贼交利」。)对敌,当不动如山。
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
诸军并据深沟高垒,众心皆定,不可倾动,此御兵之要也(《魏志·王基传》,《通典》一百五十八)
奉诏停驻请进军南顿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俭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者,是其诈伪已露,众心疑沮也。
今不张示威形以副民望,而停军高垒,有似畏懦,非用兵之势也。
若或虏略民人,又州郡兵家为贼所得者,更怀离心;
俭等所迫胁者,自顾罪重,不敢复还,此为错兵无用之地,而成奸宄之源。
吴寇因之,则淮南非国家之有,谯、沛、汝、豫危而不安,此计之大失也。
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
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之要也(《魏志·王基传》)
进据㶏水复议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兵闻拙速,未睹工迟之久,方今外有疆寇,内有叛臣,若不时决,则事之深浅未可测也。
议者多欲将军持重。
将军持重是也。
停军不进非也。
持重非不行之谓也。
进而不可犯耳。
今据坚城,保壁垒,以积实资虏,县运军粮,甚非计也(同上。)
被诏迎邓由驰驿陈状 其一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且当清澄,未宜便举重兵深入应之(《魏志·王基传》》注引司马彪《战略》)
其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夷陵东道,当由车御至赤岸,乃得渡沮,西道当出箭溪口,乃趣平土,皆山险狭,竹木丛蔚,卒有要害,驽马不陈。
今者筋角弩弱,水潦方降,废盛农之务,徼难必之利,此事之危者也。
昔子午之役,兵行数百里而值淋雨,桥关破坏,后粮腐败,前军县乏。
姜维深入,不待辎重,士众饥饿,覆军上邦
文钦、唐咨,举吴重兵;
昧利寿春,身没不反。
此皆近事之鉴戒也。
嘉平以来,累有内难。
当今之宜,当镇安社稷,抚宁上下,力农务本,怀柔百姓,未宜动众以求外利也。
得之未足为多,失之伤损威重(《魏志·王基传》》注引司马彪《战略》)
其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昔汉祖纳郦生之说,欲封六国,寤张良之谋,而趣销印。
基谋虑浅短,诚不及留侯,亦惧襄阳食其之谬(同上。)
刘毅于公府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方正亮直,挺然不群,言不苟合,行不苟容,往日侨仕平阳,为郡股肱。
正色立朝,举纲引墨
朱紫有分,郑卫不杂,孝悌著于邦族,忠贞效于三魏。
孙阳取骐骥于吴坂,秦穆拔百里于商旅。
未遇知己,无所自呈。
前已口白,谨复申请(《晋书·刘毅传》)
伐吴进趣之宜封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于外,财用穷于内,故必全而后用也。
若不资通川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必渡之势矣。
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腴之田以千数。
安陆左右,陂池沃衍。
若水陆并农,以实军资,然后引兵诣江陵夷陵,分据夏口,顺沮、彰,资水浮谷而下。
贼知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后率合蛮夷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夏口以上必拔,而江外之郡不守。
如此,吴、蜀之交绝,交绝而吴禽矣。
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魏志·王基传》)
司马景王嘉平四年 曹魏 · 王基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八
天下至广,万机至猥,诚不可不矜矜业业,坐而待旦也。
夫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思虑审定则教令不烦,亲用忠良则远近协服。
故知和远在身,定众在心。
许允、傅嘏、袁侃、崔赞皆一时正士,有直质而无流心,可与同政事者也(《魏志·王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