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坦之东晋 330 — 375
将之广陵镇孝武帝 东晋 · 王坦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臣闻人君之道以孝敬为本,临御四海以委任为贵。
恭顺无为,则盛德日新;
亲杖贤能,则政道邕睦
昔周成、汉昭,并以幼年纂承大统
当时天下未为无难,终能显扬祖考,保安社稷,盖尊尊亲亲,信纳大臣之所致也。
伏惟陛下诞奇秀之姿,禀生知之量,春秋尚富,涉道未广,方须训导以成天德
皇太后仁淑之体,过于三母,先帝奉事积年,每称圣明。
臣愿奉事之心,便当自同孝宗
太后慈爱之隆,亦不必异所生。
琅邪王馀姚主及诸皇女,宜朝夕定省承受教诲,导习仪刑,以成景仰恭敬之美,不可以属非至亲,自为疏疑。
昔肃祖崩殂,成康幼冲,事无大小,必咨丞相导,所以克就圣德,实此之由。
仆射臣安、中军臣冲,人望具瞻,社稷之臣。
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愚谓周旋举动,皆应咨此二臣。
二臣之于陛下,则周之旦奭,汉之霍光显宗之于王导
冲虽在外,路不云远,事容信宿,必宜参详,然后情听获尽,庶事可毕。
又天听虽聪,不启不广;
群情虽忠,不引不尽。
宜数引侍臣,询求谠言。
平易之世,有道之主犹尚诫惧,日昃不倦;
况今艰难理尽,虑经安危,祖宗之基系之陛下,不可不精心务道,以申先帝尧舜之风。
可不敬修至德,以保宣元天地之祚(《晋书·王坦之传》)
谢安 东晋 · 王坦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具君雅旨,此是诚心而行,独往之美,然恐非大雅中庸之谓。
意者以为人之体韵犹器之方圆,方圆不可错用,体韵岂可易处!
各顺其方,以弘其业,则岁寒之功必有成矣。
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
至于此事,实有疑焉。
公私二三,莫见其可。
以此为濠上,悟之者得无鲜乎!
且天下之宝,故为天下所惜。
天下之所非,何为不可以天下为心乎?
想君幸复三思(《晋书·王坦之传》)
殷康子书论公谦之议 东晋 · 王坦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夫天道以无私成名,二仪以至公立德。
立德存乎至公,故无亲而非理;
成名在乎无私,故在当而忘我
此天地所以成功,圣人所以济化
由斯论之,公道体于自然,故理泰而愈降;
谦义生于不足,故时弊而义著。
大禹、咎繇,称功言惠而成功于彼,孟反、范燮殿军后入而全身于此。
从此观之,则谦公之义固以殊矣。
夫物之所美,已不可收;
人之所贵,我不可取。
诚患人恶其上,众不可盖,故君子居之,而每加损焉。
降名在于矫伐,而不在于期当;
匿迹在于违显,而不在于求是。
于是谦光之义与矜竞而俱生,卑挹之义与夸伐而并进。
由亲誉生于不足,未若不知之有馀;
良药效于瘳疾,未若无病之为贵也。
夫乾道确然,示人易矣;
坤道陨然,示人简矣。
二象显于万物,两德彰于群生,岂矫枉过直而失其所哉!
由此观之,则大通之道公坦于天地,谦伐之义险巇于人事。
今存公而废谦,则自伐者托至公以生嫌,自美者因存党以致惑。
此王生所谓同貌而实异,不可不察者也。
然理必有源,教亦有主。
苟探其根,则玄指自显;
若寻其末,弊无不至。
岂可以嫌似而疑至公,弊贪而忘于谅哉(《晋书·王坦之传》)
与某书 东晋 · 王坦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坦之惶恐言,不知已与谢郎论坦之事未。
其意良不了者,今当诣公自陈,愿告。
坦之惶恐言(《淳化阁帖》三)
废庄论 东晋 · 王坦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荀卿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扬雄亦曰「庄周放荡而不法」,何晏云「鬻庄躯,放玄虚,而不周乎时变」。
三贤之言,远有当乎!
天独构之唱,唱虚而莫和:无感之作,义偏而用寡。
动人由于兼忘,应物在乎无心。
孔父非不体远,以体远故用近;
颜子岂不具德,以德备故膺教
胡为其然哉?
不获已而然也。
夫自足者寡,故理悬于羲农;
徇教者众,故义申于三代。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吹万不同,孰知正是!
首阳之情,三黜之智,摩顶之甘,落毛之爱,枯槁之生,负石之死,格诸中庸,未入乎道,而况下斯者乎!
先王知人情之难肆,惧违行以致讼,悼司彻之贻悔,审褫带之所缘,故陶铸群生,谋之未兆,每摄其契,而为节焉。
使夫敦礼以崇化,日用以成俗,诚存而邪忘,利损而竞息,成功遂事,百姓皆曰我自然。
盖善暗者无怪,故所遇而无滞,执道以离俗,孰逾于不达!
语道而失其为者,非其道也;
辩德而有其位者,非其德也。
言默所未究,扬之以为风乎!
且即濠以寻鱼,想彼之我同;
推显以求隐,理得而情昧。
若夫庄生者,望大庭而抚契,仰弥高于不足,寄积想于三篇,恨我之怀未尽,其言诡谲,其义恢诞。
君子内应,从我游方之外,众人因藉之,以为弊薄之资。
然则天下之善人少,不善人多,庄子之利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
故曰鲁酒薄而邯郸围,庄生作而风俗颓。
礼与浮云俱征,伪与利荡并肆,人以克己为耻,士以无措为通,时无履德之誉,俗有蹈义之愆。
骤语赏罚不可以造次,屡称无为不可与适变。
虽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人。
昔汉阴丈人修浑沌之术,孔子以为识其一不识其二,庄生之道,无乃类乎!
与夫如愚之契,何殊间哉!
若夫利而不害,天之道也;
为而不争,圣之德也。
方所资而莫知谁氏,在儒而非儒,非道而有道,弥贯九流,玄同彼我,万物用之而不既,亹亹日新而不朽,昔吾孔老固已言之矣(《晋书·王坦之传》)
沙门不得为高士论 东晋 · 王坦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高士必在于纵心高畅,沙门虽云俗外,返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世说·□□篇》注,北中郎不为林公所知,乃著此论,其大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