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赋 其一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余观夫主五湖而察其云物,皇哉大矣!以为名山大泽,必有记颂之章,故梁山有奕奕之诗,云梦有子虚之赋。夫具区者,扬州之泽薮也。有大禹之遗迹,疏川导滞之功,而独阙然未有翰墨之美。余窃愤焉,敢忘不才,述而赋之,其辞曰:
浚矣大哉,于此五湖。乃天地之玄源,阴阳之所徂。上值箕斗之精,与云汉乎同模。受三方之灌溉,为百川之巨都。居扬州之大泽,苞吴越之具区。底功定绩,盖寓令图(二语从《文选》谢頫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注补。)。南与长江分体,东与巨海合流。太阴之所毖,玄灵之所游。追湖水而往还,通蓬莱与瀛洲。尔详观其广深之所极,延袤之规方。邈乎浩浩,漫乎洋洋。西合乎蒙汜,东苞乎扶桑。日月于是出入,与天汉乎相望。头首无锡,足蹄松江。负乌程于背上,怀大吴以当胸(四语从《水经·沔水下》注补。)。左有苞山,连以醴渎。岝萼崔巍,穹隆纡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四语从《水经·沔水下》注校补。)。右有平原广泽,曼延旁薄。原隰陂坂,各有条格。茹芦菼乱,隐轸肴错。冲风之所去,零雨之所薄(《艺文类聚》九,《初学记》七)。
其二
押先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赤桧升棹,檀浆细坚(《御览》七百七十一)。
其三
押尤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咸盐白糁,杂以菜草果,连堈柳䱹,积如林丘(《书钞》一百四十六引两条)。
其四
押屑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尔乃陈列就力,菹擗是屑。□□□□方缚直截(《书钞》一百四十六)。
赞善赋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伊善恶之所施,乃祸福之为阶。行德安而保身,妄为害而自危。故先民之有作,执温恭而不亏。云颜冉之遭命,怪祸福之参差。夫二贤之履道,历千载而见知。身既没而名存,厥复戚乎何为?夫死生之有命,非神明之所规。故积善之家,厥福惟昌;积恶之门,必有馀殃。是以赵武好善,厥胤以长;三郤好胜,厥身以亡。古人从善如不及,去恶如探汤,何福德之难值,而祸恶之易当(《艺文类聚》二十三)?
养性赋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况性命之几微,如鸿毛之漂轻(《文选》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注)。
蚕赋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古人作赋者多矣,而独不赋蚕,乃为蚕赋。(《金楼子·立言篇下》,《御览》八百二十五)
惟阴阳之产物,气陶化而播流。物受气而含生,皆缠绵而自周。伊夫蚕之为物,功巨大而弘优。成天子之衮冕,著皇后之盛服。昭五色之玄黄,作四时之单复。是以王者贵此功焉,使皇后命三宫之夫人,又世妇之吉者,亲桑于北宫。二月初吉,遂布令于天下,百辟兆民,使咸务焉。是以仲春之月,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惟蚕之祖。编使童男,作以童女。温室既调,蚕母入处。陈布说种,柔和得所。晞用清明,浴用谷雨。爰求柔桑,切若细缕。起止得时,燥湿是候。逍遥偃仰,进止自如。仰似龙腾,伏似虎趺,员身方腹,列足双俱。昏明相推,日时不居。粤召役夫,筑室于房。于房伊何?在庭之东。东爱日景,西望余阳。既酌以酒,又挹以浆。壶殄在侧,敷修在旁。我邻我党,我助我康。于是乎蚕事毕矣,大务时成。阁纡卷簿,洒扫宫庭。蚕母须饰,从容自宁。至于再宿,三日乃开阖启房,是瞻是观。方者四张,员者纡盘。纵者相属,横者交连。分薪柴而解著,兰丝互而相攀。竞以挐攫,再笑再言。惰者悦而忘懈,劣者勉以增勤。是月也,天子以大牢之礼,献兰于寝庙。皇后亲缲三盆,然后辨于夫人世妇。至于百辟卿士,下及兆民,咸趣缲事。尔乃丝如凝膏,其白伊雪。以为衣裳,冠冕服饰。礼神纳宾,各有分职。以给百礼,罔不斯服。夫功也起于绵绵,成于翼翼,颂之难周,论之罔极。殷斯勤斯,如何勿忆(《艺文类聚》六十五)!
织机赋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伊百工之为伎,莫机巧之最长。似人君之列位,象百官之设张。立匡郭之制度,如城隅之圆方。应万机以布错,实变态之有章。是以孟秋之月,首叙庶物。工民呈材,取彼椅梓,桢干修枝。名匠骋工,美乎利器。心畅体通,肤合理同。规矩尽法,因事作容。好无不媚,事无不供。于是乎女工就,素丝轻。贯综纪,简奸清。织女扬翚,美乎如芒,丽姿妍雅,动有令光。足闲蹈蹑,手习槛匡。节奏相应,五声激扬。浊者含宫,清者应商。和顺成柔,慷慨成刚。屈伸舒缩,沈浮抑扬。开以厌间,阖以高梁。进以悬鱼,退以侠疆。气变相应,阴感乎阳。僶俛不及,进却颉颃。事物之宜,法天之常。既合利用,得道之方(《艺文类聚》六十五)。
草书赋 晋 · 杨泉
押支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惟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杜垂名于古昔,皇著法乎今斯。字要妙而有好,势奇绮而分驰。解隶体之细微,散委曲而得宜。乍杨柳而奋发,似龙凤之腾仪。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书纵竦而值立,衡平体而均施。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剪而齐整,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岑而高举,或落箨而自披。其布好施媚,如明珠之陆离。发翰摅藻,如春华之杨枝。提墨纵体,如美女之长眉。其滑泽淆易,如长溜之分岐。其骨梗强壮,如柱础之不移。断除弓尽,如工匠之尽规。其芒角谽谺,如严霜之傅枝。众巧百态,无不尽奇。宛转翻覆,如丝相持(《艺文类聚》七十四)。
请辞 晋 · 杨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古不墓祭,葬于中原,而庙在大门里,不敢外其亲。平明出葬,日中反虞,不敢一日使神无依也。迨周衰礼废,立寝于墓,汉兴而不改,以先帝衣冠,四时与水进果实,而禘袷祭祀,皆于宗庙。及其末,因寝之在墓,咸往祭焉。盖由京师三辅,酋豪大姓,力强财富,妇女赡侈,车两相追,宿止墓下。连日厌饫,遂以成俗,迄于今日。夫死者骨肉归乎土,神而有灵,岂肯守夫败坏而在草莽哉(《御览》二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