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康僧会孙吴 ? — 280
法镜经序 孙吴 · 康僧会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夫心者,从法之原,臧否之根,周出异名,祸福分流,以身为车,以家为国,同旋一作游十方,禀无倦息,家欲难足,犹海吞流,火之获薪,六邪之残,已甚于蒺藜,网之赋鱼矣。
女人佞等三𩲐,其善伪而信寡,斯家之为祸也。
尊邪秽,贱清真,连丛琐,谤圣贤,兴狱讼,丧九亲,斯家之所由矣。
是以上士耻其秽,惧其厉,为之慑慑如也。
默思遁迈,犹明哲之避无道矣。
剃发毁容,法服为珍,靖处庙堂,练情攘秽,怀道宣德,开一作闿导声瞽,或有隐处山泽,漱石枕流,专心涤垢,神与道俱,与寂齐乎无名,明化周乎群生,贤圣竞乎清净,称斯道曰大明,故曰法镜。
骑都尉安玄、临淮严浮一作佛调,斯二贤者,年在束一作龆龀,弘志圣业,钩深致远,穷神达幽,悯世蒙惑,不睹大雅,竭思译传斯经景谟。
都尉口陈,严调笔受,言既稽古,义又微妙。
然时干戈未息,志士莫敢或遑,大道陵迟,内学者寡,闻睹其景化,可以拯涂炭之尤险。
然义壅而不达,因闲竭愚,为之注义,丧师历载,莫由重质,心愤口悱,停笔怆如,追远慕圣,涕泗并流。
今记识阙疑,俟后明哲,庶有畅成,以显三宝矣(《释藏·服》八,又《迹》六)
安般守意经序 孙吴 · 康僧会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夫安般者,诸佛之大乘,以济众生之漂流也。
其事有六,以治六情。
情有内外,眼、耳、鼻、舌、身、心,谓之内矣;
色、声、香、味、细、滑、邪念,谓之外也。
经曰诸海十二事,谓内外六情之受邪行,犹海受流,饿夫受饭,盖无满足也。
心之溢荡,无微不浃,恍惚仿佛,出入无间。
视之无形,听之无声,逆之无前,寻之无后;
深微细好,形无丝发,梵释仙圣,所不能照。
明默种子,此化生乎?
彼非凡所睹,谓之阴也。
犹以晦曀种未粢芬(一作「深芬」。),闿手覆种,孳有万亿,旁人不睹其形,种家不知其数也。
一朽乎下,万生乎上。
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
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犹彼种夫也。
是以行寂,系意著息,数一至十,十数不误。
意定大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怕然(一作泊然。)若死,谓之一禅。
禅,弃也。
弃十三亿秽念之意,已获数定,转念著随,蠲除其八,正有二意,意定在随,由在数矣。
垢浊消灭,心稍清净,谓之二禅也。
又除其一,注意鼻头,谓之止也。
得止之行,三毒四走,五阴六冥,诸秽灭矣。
煚一作煛然心明,逾明月珠;
淫邪污心,犹镜处泥;
秽垢污焉,偃以照天,覆以临土。
聪睿圣达,万土临照,虽有天地之大,靡一夫而能睹。
所以然者,由其垢浊。
众垢污心,有逾彼镜矣。
若得良师,划刮莹磨,薄尘微曀,荡使无馀,举之以照毛发面理,无微不察,垢退明存。
使其然矣,情溢意散,念万不识一矣。
犹若于市,驰心放听,广采众音,退宴存思,不识一夫之言,心逸意散,浊翳其聪也。
若自闲处,心思寂寞,志无邪欲,侧耳靖听,万句不失,片言斯著,心靖意清之所由也。
行寂止意,悬之鼻头,谓之三禅也。
还观其身,自头至足,反覆微察,内体恶露,森楚毛竖,犹睹脓涕,于斯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无存不亡。
信佛三宝,众冥皆明,谓之四禅也。
摄心还念,诸阴皆灭,谓之还也。
秽欲寂尽,其心无想,谓之净也。
得安般行者,厥心即明;
举明所观,无幽不睹;
往无数劫,方来之事,人物所更,现在诸刹,其中所有,世尊法化,弟子诵习,无遐不见,无声不闻。
恍惚仿佛,存亡自由,大弥八极,细贯毛犛;
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
入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备无限,六行之由也。
世尊初欲说斯经时,大千震动,人天易色,三日安般,无能质者。
于是世尊化为两身,一曰何等,一曰尊主,演于一作千斯义出矣。
大士上人六双十二辈,靡不执行。
有菩萨者安清安世高安息王嫡后之子,让国与叔,驰避本土,翔而后集一作进,遂处京师。
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模,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动,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
怀二仪之弘行,悯黎庶之顽暗,先挑其耳,却启其目,欲视听之明也。
徐乃陈演正真之六度,译安般之秘奥,学者尘兴,靡不去秽浊之操,就清白之德者也。
余生末踪,始能负薪,考妣徂落,三师凋丧,抑瞻云日,悲无质受,眷言顾之,潸然出涕。
宿祚未没,会见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此三贤者,信道笃密,执德弘正,烝烝进进,志道不倦。
余从之请问,规同矩合,义无乖异,陈慧注义。
余助勘酌,非师不传,不敢自由也。
言多鄙拙,不究佛意,明哲众贤,愿共临察!
义有月尤腨,加圣删定,共显神融矣(《释藏·敬》一,又《迹》六,又略见《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