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孙虑假节开府治半州(黄武七年三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期运扰乱,凶邪肆虐,威罚有序,干戈不戢。以虑气志休懿,武略夙昭,必能为国佐定大业,故授以上将之位,显以殊特之荣,宠以兵马之势,委以偏方之任。外欲威振敌虏,厌难万里,内欲镇抚远近,慰恤将士,诚虑建功立事竭命之秋也。虑其内修文德,外经武训,持盈若冲,则满而不溢。敬慎乃心,无忝所受(《吴志·孙虑传》注引《吴书》)。
夏口议还都建业诏(黄龙元年)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诸将吏勿拘位任,其有计者,为国言之(《吴志·孙奂传》注引《江表传》)。
大赦天下诏(嘉禾二年春正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于国,其路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书》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令普天率土备闻斯庆(《吴志·大帝传》)。
封公孙渊为燕王诏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故魏使持节车骑将军辽东太守平乐侯:天地失序,皇极不建,元恶大憝,作害于民,海内分崩,群生堙灭,虽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方之今日,乱有甚焉。朕受历数,君临万国,夙夜战战,念在弭难,若涉渊水,罔知攸济。是以把旄杖钺,剪除凶虐,自东徂西,靡遑宁处,苟力所及,民无灾害。虽贼虏遗种,未伏辜诛,犹系囚枯木,待时而毙。
惟将军天姿特达,兼包文武,观时睹变,审于去就,逾越险阻,显致赤心,肇建大计,为天下先,元勋巨绩,侔于古人。虽昔窦融背弃陇右,卒占西河,以定光武,休名美实,岂复是过?钦嘉雅尚,朕实欣之。自古圣帝明王,建化垂统,以爵褒德,以禄报功;功大者禄存,德盛者礼崇。故周公有夹辅之劳,太师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兼受备物。今将军规万年之计,建不世之略,绝僭逆之虏,顺天人之肃,济成洪业,功无与比,齐鲁之事,奚足言哉!《诗》不云乎,「无言不雠,无德不报」。今以幽、青二州十七郡七十县封君为燕王,使持节守太常张弥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奚契尔龟,用锡冢社。方有戎事,典统兵马,以大将军曲盖麾幢,督幽州、青州牧辽东太守如故。今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三世相承,保绥一方,宁集四郡,训及异俗,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玄牡二驷;君务在劝农,啬人成功,仓库盈积,官民俱丰,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正化以德,敬下以礼,敦义崇谦,内外咸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保边远,远人回面,莫不影附,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略,官方任贤,显直错枉,群善必举,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戎马整齐,威震遐方,纠虔天刑,彰厥有罪,是用锡君铁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禽讨逆节,折冲掩难,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忠勤有交,温恭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心,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钦哉!敬兹训典,寅亮天工,相我国家,永终尔休(《吴志·大帝传》注引《江表传》)。
宽逋诏(嘉禾三年春正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兵入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诸逋,勿复督课(《吴志·大帝传》)。
答陈表诏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吴志·陈武传》。嘉禾三年,以表领新安都尉,初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在会稽新安县,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以还官,充足精锐,诏曰云云。)!
吕岱平贼诏(嘉禾四年)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厉负险作乱,自致枭首。桓凶狡反覆,已降复叛。前后讨伐,历年不禽,非君规略,谁能枭之?忠武之节,于是益箸。元恶既除,大小震慑,其余细类,扫地族矣。自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三郡晏然,无怵惕之惊。又得恶民以供赋役,重用叹息。赏不逾月,国之常典,制度所宜,君其裁之(《吴志·吕岱传》)。
诏议奔丧(嘉禾六年正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世治道泰,上下无事,君子不奔人情,故三年不逮孝子之门。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绖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遭丧不奔非古也。盖随时之宜,以义断恩也。前故设科,长吏在官,当须交代,而故犯之,虽随纠坐,犹已废旷。方事之殷,国家多难,凡在官司,宜各尽节,先公后私,而不恭承,甚非谓也。中外群僚,其更平议,务今得中,详为节度(《吴志·大帝传》。又见《御览》五百五十二)。
改年号诏(赤乌元年)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详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吴志·大帝传》)。
诏责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赤乌元年) 其一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并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闻此帐然,深自刻怪。何者?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人之举措,何能悉中,独当己有以伤拒众意,勿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自孤兴军五十年,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然劳百姓,事不得已耳。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发有二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孤亦望之。昔卫武公年过志壮,勤求辅弼,每独叹责(案,此下注引江表九语,盖陈寿所删,当补于此。)。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污垢不异。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荣福喜戚,相与共之。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同船济水,将谁与易?齐桓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尝不叹,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乃执嫌难。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见,因事当陈。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吴志·大帝传》。权使中郎将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云云。)。
其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夫能以驳致纯,不惟积乎?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吴志·大帝传》注引《江表传》)。
选郎吏诏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郎吏者,宿卫之臣,古之命士也。间者所用颇非其人。自今选三署皆依四科,不得以虚辞相饰(《吴志·大帝传》注引《江表传》载权正月诏)。
诏禁农桑时役事(赤乌三年正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盖君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顷者以来,民多征役,岁又水旱,年谷有损,而吏或不良,侵夺民时,以致饥困。自今以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吴志·大帝传》)。
诏止议立皇后四王(赤乌五年春正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今天下未定,民物劳瘁,且有功者或未录,饥寒者尚未恤,猥割土壤以丰子弟,崇爵位以宠妃妾,孤甚不取。其释此议(《吴志·大帝传》。百官奏请立皇后及四王,诏曰云云。)。
诏陆逊代顾雍为丞相(赤乌七年正月)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朕以不德,应期践运,王途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遑鉴寐。惟君天资聪睿,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夫有超世之功者,必膺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今以君为丞相,使使持节守太常傅常授印绶。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于乎!总司三事,以训群寮,可不敬与?君其勖之!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如故(《吴志·陆逊传》)。
诏勿杀叛将妻子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督将亡叛,而杀其妻子,是使妻去夫,子弃父,甚伤义教,自今勿杀也(《吴志·大帝传》注引《江表传》)。
论步骘表言防魏诏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吕岱、诸葛恪道步骘说,北人欲以布囊盛土塞江,每读此表,令人连日失笑,此江自天地以来,宁有可塞者乎(《初学记》六引环济《吴纪》。)?
诏息铸大钱(赤乌九年)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谢宏往日陈铸大钱,云以广贷,故听之。今闻民意不以为便,其省息之,铸为器物,官勿复出也。私家有者,敕以输藏,计畀其直,勿有所枉也(《吴志·大帝传》注引《江表传》)。
诏作太初宫(赤乌十年三月) 其一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建业宫乃朕从京来所作军府寺耳,材柱率细,皆以腐朽,常恐损坏。今未复西,可徙武昌宫材瓦,更缮治之(《吴志·大帝传》改作太初宫注引《江表传》)。
其二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大禹以卑宫为美,今军事未已,所在多赋,若更通伐,妨损农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