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东林杂诗(《诗纪》云。一作游庐山。) 东晋 · 释慧远
押词韵第十七部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庐山记》。升庵诗话。《诗纪》三十七。)。
游石门诗 东晋 · 慧远
押词韵第十一部
石门在精舍南十馀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则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馀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途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间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世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古诗类苑百二。《诗纪》三十七。)。
昙无竭菩萨赞 东晋 · 释慧远
四言诗 押轸韵 出处:全晋文
亹亹大匠,道玄数尽。
譬彼大壑,百川俱引;
涯不俟津,涂不旋轸。
三流开源,于焉同泯(《初学记》二十三。)。
报罗什偈一首 东晋 · 释惠远
押霁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
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
惑相更相乘,触理自生滞。
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
时无悟宗匠,谁谓握元契。
末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
答秦主姚兴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欲令作《大智论》序,以伸作者之意。贫道闻怀大非小堵所容,汲深非短绠所测。披省之日,有愧高命。又体羸多疾,触事有废,不复属意以来,其日亦久。来告之重,辄粗辍所怀。至于研究之美,当复寄诸明德(《释藏辇》九,又百五。)。
答王谧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古人不爱尺璧而重寸阴,观其所存,似不在长年耳。檀越既履顺而游性,乘佛理以御心,因此而推,复何羡于遐龄邪?聊想斯理,久已得之,为复酬来讯耳(《释藏辇》九,又百五,又世说。)。
答戴处士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释慧远顿首。省君别示,以为慨然。先虽未善相悉,人物来往,亦未始暂忘。分明穷达,非常智所测,然依傍大宗,似有定检。去秋与诸人共读君论,并亦有同异。观周郎所作答,意谓世典与佛教粗是其中。今封呈,想暇日能力寻省(《广弘明集》二十。)。
又与戴处士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见君与周处士往复,足为宾主。然佛教精微,难以事诘。至于理玄数表,义隐于经者,不可服言,但恨君作佛弟子,未能留心圣典耳。顷得书论,亦未始暂忘,年衰多疾,不暇有答。脱因讲席之余,粗缀所怀,今寄往,试与同疑者共寻。若见其族,则比干、商臣之流,可不思而得。释慧远顿首(《广弘明集》二十。)。
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便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沈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君诸人并为如来贤弟子也,策名神府,为日已久,徒积怀远之兴,而乏因籍之资,以此永年,岂所以励其宿心哉?意谓六斋日宜简绝常务,专心空门,然后津寄之情笃,来生之计深矣。若染翰缀文,可托兴于此,虽言生于不足,然非言无以畅一诣之感,因骥之喻,亦何必远寄古人(《广弘明集》三十二。)!
遣书通好鸠摩罗什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释慧远顿首。去岁得姚左军书,具承德问。仁者曩绝殊域,越自外境,于时音译未交,闻风而悦,但江湖难寘,以形乖为叹耳。须知承否通之会,怀宝来游。至止有问,则一日九驰,徒情欣雅味,而无由造尽,寓目望途,固以增其劳伫。每欣大法宣流,三方同遇,虽运钟其末,而趣均在昔,诚未能扣律妙门,感彻遗灵。至于虚襟遣契,亦无日不怀。夫旃檀移植,则异物同熏;摩尼吐曜,则众珍自积,是惟教合之道,犹虚往实归,况宗一无像,而应不以情者乎?是故负荷大法者,必以无执为心;会友以仁者,使功不自己。□若令法输不停轸于八正之路,三宝不辍音于将尽之期,则满愿不专美于绝代,龙树岂独善于前踪?今往比量衣裁,愿登高坐为著之,并天漉之器,此既法物,聊以示怀(《高僧传》六。)。
重与鸠摩罗什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日有凉气,比复何如。去月法识道人至,闻君欲还本国,情以怅然。先闻君方当大出诸经,故未欲便相咨求。若此传不虚,众恨可言。今辄略问数十条事,冀有余暇,一一为释,此虽非经中之大难,要欲取决于君耳。并报偈一章曰: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山势。惑相更何乘,触理自生滞。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末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高僧传》六。)。
遣书通好昙摩流支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佛教之兴,九行上国,自分流已来,四百余年。至于沙门律戒,所阙尤多。顷有西域道士弗若多罗,是罽宾人,其讽十诵梵本。有罗什法师,通才博见,为之传译,十诵之中,文始过半。多罗早丧,中途而寝,不得究竟大业,慨恨良深。传闻仁者斋此经自随,甚欣所遇,冥运之来,岂人事而已邪?想弘道为物,感时而动,叩之有人,必情无所吝。若能为律学之徒,毕此经本,开示梵行,洗其耳目,使始涉之流,不失无上之津,澡怀胜业者,日月弥朗,此则惠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愿垂怀,不乖往意,一二悉诸道人所具(《高僧传》二。)。
答桓玄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大道渊玄,其理幽深,衔此高旨,实如来谈。然后道出家,便是方外之宾,虽未践古贤之德,取其一往之志,削除饬好,落名求实。若使幽冥有在,故当不谢于俗人。外似不尽,内若断金,可谓见形不及道,哀哉哀哉!带索枕石,华而不实,管见之人,不足羡矣。虽复养素山林,与树木何异?夫道在方寸,假练形为真,卞和号恸于荆山,患人不别故也。昔闻其名,今见其人。故庄周悲慨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以此而寻,孰得久停?岂可不为将来作资!言学步邯郸者新无功,失其本质,故使邯郸人匍匐而归,百代之中,有此一也,岂混同以通之?贫道已乖世务,形权于流俗,欲于其中化未化者,虽复沐浴踞傲,奈疑结何?一世之荣,剧若电光,聚则致离,何足贪哉!浅见之徒其惑哉!可谓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真可谓迷而不反也。贫道形不出人,才不应世,是故毁其陋质,被其割截之服,理未能心冥玄化,远存大圣之制,岂舍其本怀,而酬高诲?贫道年与时颓,所患未痊,乃复曲垂光慰,感庆交至。檀越信心幽当,大法所寄,岂有一伤毁其本也?将非波旬试娆之言!辞拙寡闻,力酬高命,盖是不逆之怀耳(《弘明集》十一。)。
与桓玄书论料简沙门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佛教陵迟,秽杂日甚,每一寻思,愤慨盈怀,常恐运出非意,混然沦湑,此所以夙宵叹惧,忘寝与食者也。见檀越澄清诸道人教,实应其本心。夫泾以渭分,则清浊殊流;枉以直正,则不仁自远。推此而言,符命既行,必二理斯得,然后令饰伪取容者,自绝于假通之路,信道怀真者,无复有负俗之嫌,如此则道世交兴,三宝复隆于兹矣。贫道所以寄命江南,欲托有道以存,至业之隆替,实由乎人。植檀越当年,则是贫道中兴之运,幽情所托,已冥之在昔,是以前后书疏,辄以凭寄为先,每寻告慰,眷怀不忘,但恐年与时乖,不尽檀越盛隆之化耳。今故咨白数条如别疏。
经教所开,凡有三科:一者禅思入微,二者讽味遗典,三者兴建福业,三科诚异,皆以律行为本。檀越近制,是大同于此,是所不疑。或有兴福之人,内不毁禁,而迹非阿练若者。或多诵经,讽咏不绝,而不能畅说义理者;或年已宿长,虽无三科可记,而体性贞正,不犯人非者,凡如此辈,皆是所疑。今寻檀越所遣之例,不堪问此,而外物惶惑,莫敢自宁,故以别白。夫形迹易察,而真伪难辩,自非远鉴,得之信难。若是都邑沙门经檀越视听者,固无所疑。若边局远司,识不及远,则未达教旨,或因符命,滥及善人,此最其深忧。若所在执法之官,意所未详,又时无宿望沙门,可以求中,得令送至大府以经高鉴者,则于理为弘,想檀越神虑,已得之于心,直是贫道常近之情,不能不及耳。若有族姓子弟,本非役门,或世奉大法,或弱而天悟,欲弃俗入道,求作沙门,推例寻意,似不塞其清涂,然要须咨定,使洗心向味者,无复自疑之情。昔外国诸王,多参怀圣典,亦有因时助弘大化,扶危救弊,信有自来矣。檀越每期情古人,故复略叙所闻(《弘明集》十二,《高僧传》六,有节文。)。
答桓玄书 其一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详省别告及八座书,问沙门所以不敬王者意,义在尊主崇上,远存名体,征引老氏,同王侯于三大,以资生运通之道,故宜重其神器。若推其本,以寻其源,咸禀气于两仪,受形于父母,则以生生通运之道为弘,资存日用之理为大,故不宜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此檀越立意之所据,贫道亦不异于高怀。求之于佛教,以寻沙门之道理则不然。何者?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乎圣典,斯与王制同命,有若符契,此一条全是檀越所明,理不容异也。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故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自于存身,故不贵厚生之益,此理之与世乖,道之与俗反者也。是故凡在出家,皆隐居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隐居则宜高尚其迹。夫然,故能拯溺族于沈流,拔幽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广开天人之路。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若斯人者,自誓始于落簪,立志成于暮岁,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如此,岂坐受其德,虚沾其惠,与夫尸禄之贤,同其素食者哉!檀越顷者以有其服而无其人,故澄清简练,容而不杂,此命既宣,皆人百其诚,遂之弥深,非言所喻。若复开出处之迹,以弘方外之道,则虚襟者挹其遗风,漱流者味其余津矣。若澄简之后,犹不允情,其中或真伪相冒,泾渭未分,则可以道废人,固不应以人废道。以道废人,则宜去其服;以人废道,则宜存其礼。礼存则制教之旨可寻,迹废则遂志之欢莫由。何以明其然?夫沙门服章法用,虽非六代之典,自是道家之殊俗表之名器。名器相涉,则事乖其本。事乖其本,则礼失其用。是故爱夫礼者,必不亏其名器,得之不可亏,亦有自来矣。夫远遵古典者,犹存告朔之饩羊,饩羊犹可以存礼,岂况如来之法服邪?推此而言,虽无其道,必宜存其礼,礼存则法可弘,法可弘则道可寻,此古今所同,不易之大法也。又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军国异容,戎华不杂,剔发毁形之人,忽厕诸夏之礼,则是异类相涉之像,亦窃所未安。檀越奇韵挺于弱年,风流迈于季俗,犹参究时贤,以求其中,此而推之,必不以人废言。贫道西垂之年,假日月以待尽,情之所惜,岂存一已苟恪所执?盖欲令三宝中兴于命世之运,明德流芳于百代之下耳。若一旦行此,佛教长沦,如来大法,于兹泯灭,天人感叹,道俗革心矣。贫道幽诚所期,复将安寄?缘眷愚之隆,故坦其所怀,执笔悲懑,不觉涕泗横流矣(《沙门不拜俗事》一。)。
其二
出处:全晋文
夫称沙门者何邪?谓能发矇俗之幽昏,启化表之玄路,方将以兼忘之道,与天下同往,使希高者挹其遗风,漱流者味其馀津。若然,虽大业未就,观其超步之迹,所悟固已宏矣。又袈沙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高僧传》六,案,此即前篇而文句多异。)。
与晋安帝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释慧远顿首。阳月和暖,愿御膳顺宜。贫道先婴重疾,年衰益甚。猥蒙慈诏,曲垂光慰,感惧之深,实百于怀。幸遇庆会,而形不自运,此情此慨,良无以喻(《高僧传》六。)。
答卢循书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损饷六种,深抱情至。益智乃是一方异味,即于僧中行之(《艺文类聚》八十七,《御览》九百七十二。)。
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并序) 其一 在家一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庾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茫浩,推乎视听之外,以敬为本,此出处不异。盖所期者殊,非敬恭宜废也。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在于赀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体实唯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弘御而已?沙门之所以生生赀国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有其美,徒咸尽所怀,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之否运,深惧大法之将沦,感前事之不忘,故著论五篇,究叙微意,岂曰渊壑之待晨露?盖是伸其罔极,亦庶后之君子崇敬佛教者式详览焉。
原夫佛教所明大要,以出家为异。出家之人,凡有四科,其弘教通物,则功侔帝王,化兼治道。至于感俗悟时,亦无世不有,但所遇有行藏,故以废兴为隐显耳。其中可得论者,请略而言之。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礼敬有本,遂因之而成教。本其所因,则功由在昔。是故因亲以教爱,使民知其有自然之恩;因严以教敬,使民知其有自然之重。二者之来,实由冥应,应不在今,则宜寻其本,故以罪对为刑罚,使惧而后慎,以天堂为爵赏,使悦而后动,此皆即其影响之报,而明于教,以因顺为通,而不革其自然也。何者?夫厚身存生,以有封为滞,累根深固,存我未忘,方将以情欲为苑囿,声色为游观,耽湎世乐,不能自勉而特出,是故教之所检,以此为涯,而不明其外耳。其外未明,则大同于顺化,故不可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是故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变俗投簪者,必待命而顺动。若君亲有疑,则退求其志,以俟同悟,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论者立言之旨,貌有所同,故位夫内外之分,以明在三之志,略叙经意,宣寄所怀。
其二 出家二
出处:全晋文
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则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而不贵厚生之益,此理之与形乖,道之与俗反者也。若斯人者,自誓始于落簪,立志形乎变服。是故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夫然者,故能拯溺俗于沈流,拔玄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广开天人之路。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以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从此而观,故知超化表以寻宗,则理深而义笃。昭泰息以语仁,则功末而惠浅。若然者,虽将面冥山而旋步,犹或耻闻其风,岂况与夫顺化之民,尸禄之贤,同其孝敬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