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正表 东晋 · 何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璇衡运周,元正肇祚。伏惟陛下,应乾纳祜,与天同休(《初学记》四)。
请徵虞喜疏 东晋 · 何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伏见前贤良虞喜天挺贞素,高尚邈世,束修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综广深,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处静味道无风尘之志,高枕柴门,怡然自足。宜使蒲轮纡衡,以旌殊操,一则翼赞大化,二则敦励薄俗(《晋书·虞喜传》)。
奏言沙门不应敬王者 东晋 · 何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侯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伯臣翜、散骑常侍、右仆射建安伯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肃祖明皇帝聪圣玄览,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也。愚谓宜遵承先帝故事,于义为长(《释藏冠》一,《沙门不应拜俗事》一。)。
又奏 东晋 · 何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候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伯臣翜、散骑常侍、右仆射建安伯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诏书如右,臣等暗短,不足以赞扬圣旨,宣畅大义,伏省明诏震惧屏营。辄共寻详,有佛无佛,固非臣等所能定也。然寻其遗文,赞其要旨,五戎之禁,实助王化。贱昭昭之名行,贵冥冥之潜操,行德在于忘身,抱一心之清妙,且兴自汉世,迄于今日,虽法有隆衰,而弊无妖妄,神道经久,未有其比也。夫诅有损也,祝必有益。臣之愚诚,实愿尘露之微,增润嵩岱;区区之祝,上裨皇极。今一令其拜,遂坏其法令,修善之俗,废于圣世,习实生常,必致愁惧。隐之臣心,窃所未安。臣虽蒙蔽,岂敢以偏见疑误圣听,直谓世经三代,人更明圣,今不为之制,无亏王法,而幽冥之路,可无拥滞。是以复陈愚诚,乞垂省察,谨启(《释藏冠》一,《沙门不拜俗事》一。)。
又奏 东晋 · 何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臣充等言,臣等虽诚暗蔽,不通远旨,至于乾乾夙夜,思修王度,宁苟执偏管而乱大伦邪?直以汉魏逮晋,不闻异议,尊卑宪章,无或暂亏也。今沙门之慎戒专然,及为其礼,一而已矣。至于守戒之笃者,亡身不吝,何敢以形骸而慢礼敬哉!每见烧香祝愿,必先国家。欲福祜之隆,情无极己。奉上崇顺,出于自然,礼仪之简,盖是专一守法。是以先圣御世,因而弗革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臣等屡屡以为不令致拜,于法无亏,因其所利而惠之,使贤愚莫敢不用情,则上有天覆地载之施,下有守一修善之人。谨复陈其愚浅,愿蒙省察,谨启(《释藏冠》一,《沙门不拜俗事》一,《弘明集》。)。
褚太后敬父议 东晋 · 何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如禅所正,可敕御史、左将军,入在公廷,则修臣敬。皇太后归宁之日,则全子礼,申谕内外奉行(《通典》六十七)。
与庾翼书 东晋 · 何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褚将军还朝,值太后临朝,时议褚侯虽后父,乃晋臣也,宜用郑议。或谓诸王宜不拜耳,乃不称臣燕王,非比也。又云,窦武虽受爵太后,录尚书事,而汉无拜文为疑,故恐大义乖错。褚侯既不拜,便是异姓太上皇也。此巍巍亦庶姓不敢安(《通典》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