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费长房
上开皇三宝录表 隋 · 费长房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八
臣房言:臣闻有功于国,史录其勋;
有功于民,碑传其德。
况如来大圣,化洽无穷,而不垂美百王,流芳千载者也。
臣窃寻览,自汉、魏来,代有翻译,而录目星散,经多失源,世罕缀修,时致间绝。
缘此佛以正法付嘱国王,是知教兴,寄在人主。
伏惟陛下应运秉图,受如来记,绍轮王业,统阎浮提,悯世间昏,开慧日照,广缉经像,大启伽蓝,开解脱之门,导天人之路,建善舟楫,济拔苍生,斯实旷古轶代盛仪,岂臣庸微,辄敢妄述!
但昔殷废,臣在染衣,今日兴隆,还参法侣,时事所接,颇预见闻。
因纲历世佛法缘起,始自姬周庄王甲午,佛诞西域后汉明皇永平丁卯,经度东岁,迄今开皇太岁丁巳,历一千二百八十一载。
其间灵瑞,帝主名僧,代别显彰。
名《开皇三宝录》,凡十五卷。
庶法无隐,冀经有弘。
不任下情,惶悚战惧。
轻冒奉表,上录以闻。
伏愿天慈垂神降省,谨言。
开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大兴善寺翻经学士费长房(《释藏》云五,《历代三宝记》十五)
开皇三宝录总目序 隋 · 费长房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八
窃惟三宝所资,四生咸润。
而世有兴毁,致人自升沉。
兴则福业恒感天堂,轮王人主;
毁则罪报常受地狱,饿鬼畜生。
论益物深,无过于法。
何者?
法是佛母,佛从法生。
三世如来,皆供养法。
故《胜天王般若经》云:「若供养法,即供养佛」。
知法教律流,乃传万代。
佛僧开导,止利一时。
故贤劫之兴,千佛同其化;
修短之寿,四圣异其年。
虽复住世延促有殊,取其宣扬弘法无别。
莫不煎熬爱海,济含识以趣涅槃;
錾凿慢山,度苍生以会般若。
然般若玄寂,非因声难以通。
声必托形,不藉相无由显。
所以境称忍刹,总百亿之须弥;
世号娑婆,统三千之国土。
区分三界,五浊之秽土沙;
形别六道,二乘之鄙羊鹿。
大圣慈悯,俯降迦毗。
丈六金容,应王宫之里。
三十二相,炳太子之身。
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四十九载,处在世间。
假以言音,方便演畅。
无染之法,金口自宣。
一音敷扬,万类各解;
机缘匪一,教有尘沙。
阿难总持,滴无遗失。
譬别器水,泻之异瓶,双树入般涅槃。
迦叶王城,结集一千罗汉,迭察迭书,著之叶皮,布乎天竺
五百中国,各共奉持。
十六大王,皆同拥护。
后汉之始,方届脂那。
帝世交参,十有六代。
翻彼域语,作此方言,相承迄今,五百馀祀。
古旧二录,条目残亡。
士行、道安,创维其缺。
尔来间有祖述不同,各纪一方,互存所见。
三隅致隔,故多失疑。
又齐、周、陈并皆翻译,弗刊录目,靡所遵承。
兼值毁焚,绝无依据。
赖我皇帝维地柱天,澄静二仪,廓清六合,庭来万国,化摄九州,异出遗文,莫不皆萃。
臣幸有遇,属此休时,忝预译经,禀受佛语,执笔暇隙,寝食敢忘,十馀年来,询访旧老,探讨方获,虽粗缉缀,犹虑未周。
广博寻求,敬俟来俊。
今所撰集,略准三书,以为指南,显兹三宝。
佛生年瑞,依周夜明;
经度时祥,承汉宵梦。
僧之元始,城堑栋梁;
毗赞光辉,崇于慧皎
其外旁采隐居历年,国志典坟,僧祐集记,诸史传等,仅数十家,摘彼翠翎,成斯纪翮,扇之千载,风于百王。
共秉智炬之光,照时昏暗;
同传法流之润,洽世燋枯。
阐我皇猷,导开厥始。
昔结集之首,并指在其国城;
今宣译之功,理须各宗时代。
故此录体率举号,称为汉、魏、吴及大隋录也。
失译疑伪,依旧注之人,以年为先。
经随大而次有重列者,犹约世分。
总其华梵,黑白道俗,合有一百九十七人,都所出经律戒论传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位而分之,为十五轴。
一卷总目,两卷入藏,三卷帝年,九卷代录。
代录编鉴经翻译之少多,帝年张知佛在世之遐迩,入藏别识教大小之浅深。
昔姬潜之鼎出现,彰汉室之将隆;
近周毁之法重兴,显大隋之永泰
佛日再照,起自大兴之初
经论冥归,发乎开皇之始。
事扶理契,合此会昌,述纪所由,因斯而作,所以外题称曰《开皇三宝录》云。
其卷内甄,为历代纪(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