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皇甫规东汉 103 — 174
女师箴 东汉 · 皇甫规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观象制教,肇经乾坤。
家有王义,室有严君。
各有定位,阴阳是分。
昔在轩辕,陶化正刑。
刑于壶闱,以临百官。
煌煌后妃,女紞是闭。
穆夫人
爰采洁蘩。
师礼莫违,而神冈时怨,「关雎」首化,万国承流
实有淑女,允作好逑。
唐媛兴妫,文母盛周。
厥德不回,弘济大猷。
咨尔庶妃,銮路斯迈。
战战兢兢,厉省鞶带。
渐进不形,变起无外。
行难著而易丧,事易失而难退。
动若顺流,应如发机。
奉上惟敬,抚下唯慈。
怨岂在明,患生不思(《艺文类聚》十五,《初学记》十)
建康元年贤良方正对策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陛下圣德钦明,闻灾责躬,咨嗟群僚,招延敢谏,臣得践天庭,承大问,此诚臣写愤毕命之期也。
臣伏惟孝顺皇帝初勤王政,纲纪四方,天下欣然,几以获治。
自后遭奸伪,威分近习中常侍小黄门凡数十人,同气相求,如市贾焉,竞思作变,导上以非,畜货聚马,戏谑是闻。
又因缘嬖幸,受赂卖爵,轻使宾客,交错其间,分脏解罪,以攘大威。
公卿以下,至于佐史,交私其门,终无纪极。
顽凶子弟,布列州郡,并为豺狼,暴虐群生。
天下扰扰,从乱如归。
至今风败俗坏,招灾致寇。
故每有征战,鲜不挫伤,官民并竭,上下穷虚
臣在关西,窃听风声,未闻国家有所先后,而威福之来,咸归权幸。
陛下体兼乾坤,聪哲纯茂。
摄政之初,拔用忠贞,其馀维纲,多所改正。
远近翕然,望见太平。
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大贼从横,血流川野,庶品不安,谴诫累至,殆以奸臣权重之所致也。
今宜庭问百寮,常侍以下尤无状者,亟便黜遣,与众共之,披埽凶党,收入财贿(《袁宏纪》作「荡涤其贿」。),以塞痛怨,以答天诫。
《大雅》曰:「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此之谓也。
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处周、邵之任,为社稷之镇,加与王室世为《袁宏纪》作「旧有」。)姻族,今日立号虽尊可也。
而天下区区,愿其霈然增修谦节,省去游娱不急之费,割减庐第无益之饰,□近儒术,考论经书,辅佐日月,宜有至效。
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朝之群臣,乘舟者也。
大将军兄弟,操楫者也。
虽曰众也,在所欲之。
苟能卒志毕力,守遵常轨,以度元元,所谓福也。
或乃怠驰中流,而捐楫放棹,将沦波涛,归咎受愆,可不慎乎!
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
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耳纳邪声,口出谄言,甘心逸游,唱造不义。
亦宜贬斥,以惩不轨。
等深思得贤之福,失人之累。
又在位素餐,尚书怠职,有司依违,莫肯纠察,故使陛下专受谄谀之言,不闻户牖之外。
臣诚知阿谀有福,深言近祸,岂敢隐心以避诛责乎!
臣生长边远,希涉(《袁宏纪》作步。)紫庭怖慑失守,言不尽心袁宏《后汉纪》十九,《后汉·皇甫规传》,各有删节,合录成篇。)
永康元年贤良方正对诏问日食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天之于王者,如君子于臣,父之于子也。
诫以灾妖,使从福祥。
陛下八年之中,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
而灾异犹见,人情未安者,殆贤愚进退,威刑所加,有非其理也。
太尉陈蕃刘矩,忠谋高世,废在里巷;
刘祐冯绲赵典尹勋,正直多怨,流放家门
李膺王畅、孔翊,洁身守礼,终无宰相之阶。
至于钩党之衅,事起无端,虐贤伤善,哀及无辜。
今兴改善政,易于覆手,而群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
伏愿陛下暂留圣明,容受謇直,则前责可弭,后福必降(《后汉·皇甫规传》)
求自效疏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
羌戎未动,策其将反,马贤始出,颇知必败。
误中之言,在可考校
臣每惟等拥众四年,未有成功,悬师之费且百亿计,出于平人,回入奸吏。
故江源之人,群为盗贼,青、徐荒饥,襁负流散,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
乘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
军士劳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饿死沟渠,暴骨中原。
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
酋豪泣血,惊惧生变。
是以安不能久,败则经年。
臣所以搏手叩心而增叹者也。
愿假臣两营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护羌校尉赵冲共相首尾。
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兵势巧便,臣已更之。
可不烦方寸之印,尺帛之赐,高可以涤患,下可以纳降
若谓臣年少官轻,不足用者,凡诸败将,非官爵之不高,年齿之不迈。
臣不胜至诚,没死自陈(《后汉·皇甫规传》)
上疏言羌事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自臣受任,志竭愚钝,实赖兖州刺史牵颢之清猛,中郎将宗资信义,得承节度,幸无咎誉。
今猾贼就灭,太山略平,复闻群羌并皆反逆。
臣生长岐,年五十有九,昔为郡吏,再更叛羌,预筹其事,有误中之言。
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报大恩,愿乞冗官,备单车一介之使,劳来三辅,宣国威泽,以所习地形兵势,佐助诸军。
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
自鸟鼠至于东岱,其病一也。
力求猛敌,不如清平;
勤明吴、孙,未若奉法。
前变未远,臣诚戚之。
是以越职,尽其区区(《后汉·皇甫规传》)
上疏自讼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四年之秋,戎丑蠢戾,爰自西州,侵及泾阳,旧都惧骇,朝廷西顾。
明诏不以臣愚驽,急使军就道。
幸蒙威灵,遂振国命,羌戎诸种,大小稽首,辄移书营郡,以访诛纳,所省之费,一亿以上。
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
故耻以片言,自及微效。
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
前践州界,先奏郡守孙隽,次及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
旋师南征,又上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陈其过恶,执据大辟。
凡此五臣,支党半国,其馀墨绶,下至小吏,所连及者,复有百馀。
吏托报将之怨,子思复父之耻,载贽驰车,怀粮步走,交构豪门,竞流谤讟,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贷。
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
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
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公主
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
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
自永初以来,将出不少,覆军有五,动资巨亿
旋车完封,写之权门,而名成功立,厚加爵封。
今臣还督本土,纠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
臣虽污秽,廉洁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
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后汉·皇甫规传》)
上书荐中郎将张奂自代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
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
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后汉·皇甫规传》)
上言宜豫党锢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
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颂臣,是为党人所附也。
臣宜坐之(《后汉·皇甫规传》)
刘司空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明公至德,佐国忧世,虽赠两梁冠及鲐鱼一双,服厚尊贶,荣施其宏(《御览》四百七十八)
马融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谨遣掾尚许奉书,裁上絮被一双,袜一量,以通微意(《书钞》一百三十四,《御览》六百九十七,八百十九)
追谢赵壹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蹉跌不面,企德怀风,虚心委质,为日久矣。
侧闻仁者悯其区区,冀承清诲,以释遥悚
今旦外白有一尉两计吏,不道屈尊门下,更启乃知已去。
如印绶可投,夜岂待旦。
惟君明睿,平其夙心。
宁当慢傲,加于所天。
事在悖惑,不足具责,傥可原察追修前好,则何福如之。
谨遣主簿奉书,下笔气结,汗流竟趾(《后汉·赵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