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漫赋 其一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又载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蒿径难安仲蔚居,且同咄咄向空书。
瞻天望切嗟无路,陟屺悲深悔绝裾。
如鬼未堪讥谒者,寡亲只合赋归欤。
飘摇风雨栖难定,岂是吾家乏敝庐(江宝钗编校)。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又载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何处呼名浪得名,三挝万载竟留声。
爰爰可待株难守,虩虩于邻震亦惊。
歇后何如同郑五,争臣未必动阳城。
坟分黑白繇来广,莫令通人笑守硁(江宝钗编校)。
感忆(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乘》、连横《台湾诗荟》、林钦福《瀛洲诗集》、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编者按:《台湾诗乘》题作〈忆感〉。)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乘》、连横《台湾诗荟》、林钦福《瀛洲诗集》、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暂将一苇向南(编者按:「南」,连横《台湾诗乘》作「东」。)溟,来往随波总未宁。
忽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
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江宝钗编校)。
普陀幻住庵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磬声(编者按:「声」,连横《台湾诗荟》作「音」。)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
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
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
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江宝钗编校)。
偶成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最是贫来韬迹宜,强争枘凿(编者按:「枘凿」,连横《台湾诗荟》作「凿枘」。)竟忘痴。
客窗诗苦囊兼涩,旅梦春浓老不知。
失意无成知得少,灰心已久望燃疑。
生嫌岂独刘惔妹,难笑东山掩鼻时(江宝钗编校)。
夕餐不给戏成(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编者按:《台湾诗荟》题作〈飧不给戏成〉。)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难道夷齐饿一家,萧然群坐看晴(编者按:「晴」,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群」,误。)霞。
炼成五色奚(编者按:「奚」,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悉」,误。)堪煮,醉羡中山不易赊。
秋到加餐凭素字,更深吸露饱空华。
明朝待汲溪头水,扫叶烹来且吃茶(江宝钗编校)。
自疑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我自知人人未知,为人谋得己偏疑。
拈诗且脱寒酸气,作梦偏多欣喜时。
卧学袁安愁饿死,乞同伍员(作者注:「仄声。」)欲投谁。
可怜声应年来少,一味虚脾只自欺(江宝钗编校)。
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编者按:「颇」,连横《台湾诗荟》作「便」。)宜。
诗债屡稽明月(编者按:「月」,连横《台湾诗荟》作「日」,误。)夜,酒缘偏误好花时。
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
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江宝钗编校)。
郊游分得青字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和风催我出郊去,好鸟还宜载酒听。
草色遥联春树绿,湖光倒映远峰(编者按:「峰」,连横《台湾诗荟》作「山」。)青。
歌喉润处花初落,诗韵拈来醉欲醒。
逸兴强寻豁目处,颓然独立望沧溟(江宝钗编校)。
重九日登啸卧亭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重阳节至客心悲,托兴登临酒一卮。
健挽(编者按:「健挽」,连横《台湾诗荟》作「挽健」。)石梁看没羽,醉摩字影读残碑。
当年运数终穷九,廿载忧危共此时。
为问生涯在何处,黄花知以晚为期(江宝钗编校)。
思归 其一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岁岁思归思不穷,泣歧无路更谁同。
蝉鸣吸露高难饱,鹤去凌霄路自空。
青海涛奔花浪雪,商飙夜动叶梢风。
待看塞雁南飞至,问讯还应过越东(此诗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赖子清《台湾诗醇》)。(江宝钗编校)。
其二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飒飒风声到竹窗,客途秋思更难降。
霜飞北岸天分界,月照家园晚渡江。
荒(编者按:「荒」,连横《台湾诗乘》作「蓬」。)岛无薇增饿色,閒庭有菊映新缸。
夜深寻友沿溪去,怕叩柴门惊吠尨(此诗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赖子清《台湾诗醇》)。(江宝钗编校)。
其三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我贵何妨知我希,秋山閒看倚荆扉。
涛声细细松间落,雪影摇摇荻上飞。
诗瘦自怜同骨瘦,身微却喜共名微。
家乡昔日太平事,晚稻香新(编者按:「香新」,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作「告我」,误。)紫蟹肥(江宝钗编校)。
其四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潮水如(编者按:「如」,连横《台湾诗乘》作「始」,误。)从天外来,澄光一片隐楼台。
东山兴懒藏游屐,栗里花稀(编者按:「稀」,连横《台湾诗乘》作「残」。)覆酒杯。
熟惯穷愁诗债逼,久安寂寞道心开。
洗兵(编者按:「兵」,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作「心」,误。)欲挽河犹远,利涉当前藉大才(此诗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江宝钗编校)。
其五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
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编者按:「绝」,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作「纪」,误。)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
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此诗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江宝钗编校)。
其六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编者按:「思」字,此处借作平声。)梦里添。
竹和风声幽戛(编者按:「戛」,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作「嗥」,误。)籁,桐筛月影静穿帘。
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
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此诗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江宝钗编校)。
州守新搆僧舍于南溪人多往游余未及也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沿溪傍水便开山,我亦闻之拟往还。
一日无僧浑不可,十年作客几能閒。
书成短偈堪留寺,说到真虚欲点顽。
正有许多为政处,仅将心思付禅关(江宝钗编校)。
五日(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赖子清《台湾诗海》、赖子清《台湾诗醇》、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编者按:《台湾诗海》题作〈五月五日〉。)【五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赖子清《台湾诗海》、赖子清《台湾诗醇》、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谩说哀猿择木难,锦标夺尽我徒看。
宁堪独醒还如屈,也取新芳试浴兰。
命到饥来奚待续,冠当穷处自羞弹。
应声却怪山妻语,也比鲇鱼上竹竿(江宝钗编校)。
蛙声有序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连横《台湾诗荟》、赖子清《台湾诗海》、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寓居窄逼,庭草不生。时值秋霖,云深日暝。入夜至更馀,雨声暂歇;残云宿于天际,微月出于东方。忽有蛙声,出自庭侧;仅仅孤鸣,或断或续。岂呼类而寡朋,抑离群而自咏。欹枕听之,似为有致;不若池塘乱鸣,徒聒噪人不成梦也。披衣而起,挑灯咏之。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
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
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编者按:「更」,连横《台湾诗荟》作「莺」)。(江宝钗编校)。
别顾南金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连横《台湾诗荟》、连横《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明知苦节却艰(编者按:「艰」,连横《台湾诗荟》作「难」。)贞,九载相怜藉友声。
丘壑有情(编者按:「情」,连横《台湾诗乘》作「怀」。)推大老,色言欲避笑愚生。
入山地近区南北(作者注:「南金移居南路。」),此日情深胜弟兄。
安得时时慰依傍,长如鸥鹭得随行(江宝钗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