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其浚清 1789 — 1847
滇行纪程集二十首 其一 分州晃州玉屏交界处,有界碑二。) 清 · 吴其浚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楚黔疆界苦分明,一样西风落木声。
鼎澧竹枝欲再唱,背人滩水去无情。
其二 两汊玉屏东十五里。)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洞水帘舂白石,侵云樵路掘交藤。
岩寮一浴丹砂水,服食神仙得未曾(土人舂白石,研藤根为粉,和□谷食之。温泉在两汊东二十里,泉丛岩间流出,居人就取涤衣。)
其三 玉屏县(故雄溪地,酉阳县,元平溪蛮夷司,明为卫,国初隶辰州,后改玉屏,属思州。)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城外郎当驿传马,滩前簸荡茅棚舟。
捣衣挑菜河滨女,不看行人看水流。
其四 响水玉屏西三十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望衡道是随湘转,过晃谁知转更长。
蓦地石钟声到耳,嵚崎颠煞米襄阳(岸石多洞,夹江奇灵,可愕可怡。)
其五 青溪县(故清浪地。)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谁遣龙车到此间?城根清浪石斑斑。
徭童越岭归何处,朝暮还看架阁架阁山在县治西。水路曲折,行一日程,尚见山头。)
其六 梅花(《方舆纪要》:梅花哨出清浪卫,黔志不载。今梅溪铺在县西二十里,又十里为小溪,盖即梅花哨也。)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水枕低昂船上迟,沙暄镇似早春时。
披图指点梅花哨,驿使无因赠一枝(适有差弁岸上经过,唤之不应。)
其七 中河山镇远东。河中有山,刻“楚桥风顺”四字。)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已入黔西百里遥,中河犹刻楚江桥。
偏沅久撤节楼锁,击鼓椎牛更寂寥(明设偏沅巡抚沅州偏桥康熙年间长沙。苗俗椎牛,最易聚众滋事,特禁之。)
其八 镇远县无阳县奖州地镇安县,明改镇远,国朝以湖广镇远卫入之。)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砌成磴道通蛮象(适缅甸贡象。),椓竟牂柯驻使槎(旧说庄蹻夜郎,椓船牂柯于此。今船行至此,改陆。)
文德关前回马立,仍依北斗望京华文德关在县西二十里,山陡峻。芸台相国题行馆诗,有“夜来少见北垣星”之句,以县治依山作障、重岭亘空故也。)
其九 镇远府名宦祠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辛勤太守召机人,分茧称丝欲救贫。
羃树浮波霜落尽,满山橡栗作柴薪(前太守凌泰交令民种橡取茧,载《潕溪杂记》。询之土人,久停杼轴矣。)
其十 施秉县(唐琊川县地,宋竖眼大田溪蛮,元置施秉长官司,明改县,国朝省偏桥入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瓮篷滩险几回通,野艇沿溪入断虹。
日落花苗归洞口,一肩萝卜一肩(瓮篷洞俗呼诸葛洞。潕水上游极险,明郭子章、国朝鄂文端公两次疏之。)
其十一 耕亭施秉县东。)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石田荦确牛蹄裂,君欲省耕何处耕?
试觅樵童柯烂未,山山方罫野棋枰。
其十二 飞云洞黄平州东二十里。)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黔中胜境旧传闻(《志》以为黔中第一胜境。),况有老僧马军
偶向钧天陪帝醉,竟从洞外蹑登云(以假寐未游。)
其十三 黄平州(宋狼洞地,黄平府,明平狼洞苗,建兴隆卫,后平播设州,国朝移州治于卫。)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梅花岭下驻行旌,岂有宜娘尚阻兵?
为笑太翁山耸处,儿孙罗列气难平梅花山在城东郭。宜娘山在城南五里,宋时有宜娘屯兵于此。太翁山在城北二十里,雄出诸山之上,然山多相峙不相让也。)
其十四 黄缑塘(黄平西十里。)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山头红日冷如霜,山下白云涌似江。
老鹤未归鸦不到,灵根可有犬声庬。
其十五 重安(黄平西三十里。)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阓中一绠锁澄潭,处处方池正刈蓝(邑产蓝。)
何地风波行不得,难教野艇下湘南(江出麻哈州,合清江入,有滩未凿,不通舟楫。)
其十六 清平县(属都匀府都云县都匀卫,国朝改县,领都匀副司邦水司。)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都云内附记何年,舟楫今通凯里铅。
一树迎春曾作伴,洛登山下挹飞泉五代时都云蛮始附于马希范。明以四川凯里来属。今出铅。清水江径此。馆于县署,有树如,开小白花,微香,亦呼迎春。洛登山在县北十里,有龙井。)
其十七 杨老驿平西三十五里。)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锡铜负戴走侁侁,驿路羊肠剧苦辛。
坠马石前频怅望,转移犹幸列闲民(昔人悯役夫辛苦,夜中骑马经此而坠,后人立石志爱。今驿路修治,肩挑鱼贯,贫民藉以糊口;其不能负贩者,赤身行乞,殆不知几许也。)
其十八 酉阳驿平越州属。)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舍月服刀旧朗州白泥沦陷已千秋。
一从改道酉阳驿,谁见凰山百鸟啾平越朗州地,后为播州,有胡刀、舍月等县。唐末,没于南诏,杨端以兵复其地,世为刺史。元为宣慰司,领白泥长官司。明平杨氏,设平越府。今驿路改由清平,不经州治。凤凰山州城南,相传有凤巢,百鸟以秋冬骈集,殆蛮人诞词耳。)
其十九 贵定县(领平伐、新添、大小平伐司。)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牟珠洞外雨廉纤,岚气成冰上雪髯。
跋马瓮城桥上过,须知旧驿是新添(县故蛮苗地,元置新添葛蛮安抚司,明为新添卫,后改为县。牟珠洞俗呼母猪洞,有寺。瓮城桥在城西二十里。)
其二十 龙里县(元龙甲州,又平伐等处蛮夷长官司,明为龙里卫,国朝改为县,革小谷龙司。)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拄杖擿途腰裹糇,背笼从古说南州(见《贵州通志》。)
儿童襁负儿童惯,一笑何如牛戴牛(黔俗:三四岁儿女即背缚一数月小儿于背。)